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畫家、現代藝術創始人、法國共產黨黨員)

畢卡索(畫家)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路易斯·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代表作品:《格爾尼卡》《和平鴿》《亞威農少女》《生命》。

1881年,畢卡索出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1897年,畢卡索赴馬德里的普拉多藝術館進修。1900年,畢卡索前往巴黎工作並生活。1903年,完成畫作《生命》。1907年,畫作《亞維農的少女》的完成,成為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1937年,畢卡索創作大幅畫作《格爾尼卡》,以納粹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濫殺無辜的事件為背景創作而成,抨擊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1949年他的作品《和平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1973年,畢卡索於法國穆然去世,享年91歲。

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勃羅·畢卡索
  • 外文名:Pablo Picasso
    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
  • 國籍西班牙
  • 出生地:西班牙馬拉加
  • 出生日期:1881年10月25日
  • 逝世日期:1973年4月8日
  • 畢業院校: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
  • 職業畫家,雕塑家
  • 代表作品格爾尼卡、和平鴿、亞維農的少女生命
  • 主要成就:立體主義運動
    現代藝術的創始人
  • 領域:繪畫、雕塑、版畫、陶瓷、舞美等
藝術風格,空間色彩,立體主義,生平經歷,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藝術轉折,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蛻變時期,田園時期,高產畫家,藝術手法,作品集,人物紀念,作品拍賣,評價,

藝術風格

空間色彩

他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卡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卡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卡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台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卡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卡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仿佛他還活在人間。
畢卡索繪畫的主要趨勢是豐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間、色彩與線的運用。
30歲以後畢卡索進入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親或可憎,或誠摯或裝假,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卡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象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藝術作品是偉大的人物創造的。

立體主義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龍的展覽上,當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看到畢卡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風格新奇獨特的作品時,不由得驚嘆道:“這不過是一些立方體呀!”同年,評論家沃塞爾在《吉爾·布拉斯》雜誌上,借馬蒂斯的這一說法,對布拉克展於卡思維勒畫廊的作品評論說:“布拉克將一切都縮減在立方體之中”。他首先採用了“立體主義”這個字眼。後來,作為對畢卡索和布拉克所創的畫風及畫派的指稱,“立體主義”(Cubism)的名字便約定俗成了。
在西方現代藝術中外,立體主義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運動和畫派。其藝術追求與塞尚的藝術觀有著直接的關聯。立體派畫家自己便曾聲稱:“誰理解塞尚誰就理解立體主義”
立體派畫家受到塞尚“用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來處理自然”的思想啟示,試圖在畫中創造結構美。他們努力地消減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現性的成分,力求組織起一種幾何化傾向的畫面結構。雖然其作品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具象性,但是從根本上看,他們的目標卻與客觀再現大相逕庭。他們從塞尚那裡發展出一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繪畫語言,將物體多個角度的不同視象,結合在畫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畢卡索的《亞維農的少女》一畫上,正面的臉上卻畫著側面的鼻子,而側面的臉上倒畫著正面的眼睛。
一般說來,《亞維農的少女》是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而立體主義運動則通常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謂分析立體主義。畫家們繼承塞尚對繪畫結構進行理性分析的傳統,試圖通過對空間與物象的分解與重構,組建一種繪畫性的空間及形體結構。
1912年以後,立體主義運動進入第二階段,通常稱為綜合立體主義。此時在畫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體仍然支離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於裝飾性。畫家們新創出一種以實物來拼貼畫面圖形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進一步加強了畫面的肌理變化,並向人們提出了自然與繪畫何者是現實,何者是幻覺的問題。立體主義雖然是繪畫上的風格,但對20世紀的雕塑和建築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生平經歷

童年時期

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馬拉加市,是唐·何塞·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
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1889年,畢卡索(左)與妹妹。
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
“巴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路易斯·畢卡索”
(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
畢卡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左鄰右舍都稱嘆不已,稱他為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卻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畢卡索成了同學們捉弄的對象。
作為壞學生,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卡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卡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有了父親的支持,畢卡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雖然功課不好,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里找到了快樂。
1889年,畢卡索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1894年,首度展出作品。1895年,畢卡索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1897年,他又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藍色時期

1900到1903年,是畢卡索人生的低潮。1900年,畢卡索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那裡。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簡化(如《熨燙衣服的人》),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如《兩姐妹》)。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畫家後來的作品大多具有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
這一時期也是畢卡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民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至於為什麼畢卡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卡里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畢卡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著憂鬱。也就在那片單色的淺藍、粉藍、深藍、湛藍中,畢卡索開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他在這一時期,目擊貧困、絕望與孤寂的人們,加上好友卡薩赫馬斯因失戀而自殺的影響,其作品常以藍色為主調,加強了憂鬱和悲哀的氣氛。
從1901年秋天開始,他為卡薩赫馬斯畫了幾幅死後的肖像畫,最終在陰鬱的寓言畫《生活》(1903年)中達到高潮,這幅作品現藏於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同樣的情緒瀰漫在著名的蝕刻版畫《節儉的晚餐》(1904年)中,這幅畫描繪了一個盲人和一個視力正常的女人,兩個人都瘦弱的,坐在一張幾乎光禿禿的桌子旁。失明是這一時期畢卡索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在《盲人的晚餐》(1903年)和《塞萊斯蒂娜的肖像》(1903年)中也有體現。其他藍色時期的作品包括《索勒的肖像》和《蘇珊娜·布洛赫的肖像》。

玫瑰時期

1904年春,畢卡索在巴黎蒙馬爾特區永久地定居下來,隨著他遷居巴黎、與菲爾南德·奧里威爾的同居,他的藍色風格時期也宣告結束。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的單一藍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為他畫布上主要的顏色(《花籃女人》)。那種暖洋洋的、嬌滴滴的玫瑰紅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鬱的一片藍色。
"玫瑰紅時期"就這樣開始了,畢卡索的油畫進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個與流浪藝人和雜技演員接軌的世界,於是也有人稱之為"馬戲團風格"(《馬上的姑娘》)。在這時,畢卡索的聲望使他得到了與眾多女人接觸的機會,在這個充滿欲望和希圖的時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統轄著他的女人們(《玫瑰色的裸女們》)。
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1904年的畢卡索
1905年下半年,與奧里威爾關係破裂後,畢卡索進入了他的第一個古典主義時期,表現出他對藝術形式無休無止的探索(《土耳其裝束的夫人》)。他預示著畢卡索藝術思想中的一個新的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單純線條,勻稱和永恆的和諧。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樣簡練,沒有偶像的背景和與主題無關的任何細節(《立著的裸女》)。造型人物,開始帶上了某種幾何形的稜角和簡化了的結構,不再用什麼玫瑰色和淡藍色,而是用簡樸的褐黃色;與此同時,又有力圖強調和保持畫面的平衡感。
1906年,畢卡索結識了馬蒂斯。他從這位野獸派泰斗那裡發現了黑人雕刻,從此迷上了黑人雕刻,並吸收其藝術精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這年,畢卡索將調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換上灰褐色的顏料,為文學家斯坦因畫肖像。代表作品《斯坦因畫像》,是畢卡索從“玫瑰紅時期”躍入“立體主義時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藝術的影響,也注意了幾何學的基本形,畫中的手是寫實的,而臉卻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

藝術轉折

在1907年,畢卡索從事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作品的創作,這件作品是他的經驗總結,並且標誌著他未來的活動朝現代派方向發展的開端。這部作品就是《亞威農的少女》。這位西班牙畫家的著眼點,不像野獸派那樣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體上,他採用靈活多變且層層分解的、雄渾有力的、寬廣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體的結構隨心所欲地組合起來。這些平面甚至發展到超越單個的物象,囊括周圍的全部空間。這時我們還沒有達到完全理性地控制物體,但是,畢卡索的畫已經導致我們必須走上這一道路。到1909年,畢卡索才確立了真正嶄新的繪畫語言,這語言是從事物的內涵去認識和解析,而不再只是從事物的視覺表象來描繪事物的形象了。
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拿菸斗的男孩》
《亞威農的少女》徹底否定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視三度空間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繪畫。畢卡索斷然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寫,把整個人體利用各種幾何化了的平面裝配而成,這一點在當時來說,是人類對神的一種褻瀆行為。同時它廢除遠近法式的空間表現,捨棄畫面的深奧感,而把量感或立體要素全體轉化為平面性。這幅畫,既受到塞尚的影響,又明顯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藝術的成就。強化變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畢卡索說:“我把鼻子畫歪了,歸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們去注意鼻子。”

立體主義

不久之後,畢卡索創立了立體主義。這個時期的觀點是:不要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按照傳統的透視法,只有一個固定的感覺,多重透視的畫法是不允許的。畢卡索開創的這種立體主義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過畫面同時表現人(有臉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像傳統畫法那樣以一個固定視點去表現形象。
畢卡索的新古典主義繪畫雖然描繪了三維空間的立體結構,但與傳統的古典主義繪畫相比,其韻味迥異其趣,那巨大的結構和人體造型等無不表現畫家對其中線、面與體積的相互關係,以及其形成的空間的關注;用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海灘上奔跑的婦人》、《熟睡的農民》、《坐著的裸女》)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事實上,畢卡索的新古典主義繪畫並非與立體主義相對抗,而是一種對立體主義的純然淨化,是在重新研究其本質構成上進行的旁支探索。
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坐著的裸女
1909年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1912年把上膠的紙貼到畫上,進一步發展立體主義;1917年 在義大利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娃,創作《歐嘉的肖像》;1918年與歐嘉結婚,與馬蒂斯舉行聯展;1920年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1922年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超現實主義

很快,畢卡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現實主義”探索,當撕裂的造型(《格爾尼卡》)、深邃和兇殘(《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憂鬱或是怪誕的時候,畢卡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個個的旋渦。女人們在這個狂暴、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著分享他的藝術靈感與名氣,但她們得到的卻只是虛無而殘酷的現實;相對感情而言,畢卡索更看重她們的身體,為了使她們在使他娛興之餘成為他聽話的創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許多令人瞠目的低級手段。
1927年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蕾莎·沃爾持,成為畢卡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1929年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作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系列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蛻變時期

在1930年代,牛頭怪取代了丑角,成為他作品中的常見主題。他使用牛頭怪的部分原因是他與超現實主義者的接觸,他們經常用它作為他們的象徵,它出現在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中。牛頭怪和畢卡索的情婦Marie-Thérèse Walter在他著名的Vollard Suite版畫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以說畢卡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對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轟炸格爾尼卡的描繪——《格爾尼卡》。這幅大畫布對許多人來說體現了戰爭的不人道、殘酷和絕望。當被問及它的象徵意義時,畢卡索說:“這不是畫家來定義的。否則,他用這么多字寫出來更好!看這幅畫的公眾必須將這些符號解釋為他們理解他們。”

田園時期

在1950年代,畢卡索的風格再次發生變化,他開始重新詮釋大師的藝術。他根據委拉斯開茲的Las Meninas畫作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他還以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尼古拉斯·普桑愛德華·馬奈居斯塔夫·庫爾貝歐仁·德拉克羅瓦的作品為基礎繪畫。
畢卡索的最後作品是多種風格的混合體,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他的表達方式都在不斷變化。畢卡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變得更加大膽,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和富有表現力,從1968年到1971年,他創作了大量繪畫和數百幅銅版畫。在當時,這些作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無能為力的老人的色情幻想或已過鼎盛時期的藝術家的草率作品。直到後來,在畢卡索去世後,當藝術界的其他部分都從抽象表現主義轉向了藝術界,批評界才開始將畢卡索的晚期作品視為新表現主義的前兆。

高產畫家

對於作品,畢卡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賣價的畫作裡面,畢卡索的作品就占據4幅。

藝術手法

畢卡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也許是對人世無常的敏感與早熟,加上家境不佳,畢卡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的憂鬱,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在求學期間,畢卡索努力地研習學院派的技巧和傳統的主題,而產生了像《第一次聖餐》這樣以宗教題材為描繪對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調,與羅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會的題材,也是畢卡索早年學習的對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畫作中,總看到用羅特列克手法經營著浮動的聲光魅影,曖昧地流動著款款哀傷。畢卡索十四歲那年與父母移居巴塞隆納,見識了當地的新藝術與思想。然而正當他躍躍欲試之際,卻碰上當時西班牙殖民地戰爭失利。政治激烈的變動導致人民一幕幕悲慘的景象,身為重鎮的巴塞隆納更是首當其衝。也許是這種興奮與絕望的雙重刺激,使得畢卡索潛意識裡孕育著藍色時期的憂鬱動力。
巴勃羅·畢卡索(畢卡索(畫家))
雙臂抱胸的女人
玫瑰紅時期的作品,人物表情雖依然冷漠,卻已注重和諧的美感與細微人性的關注。整體除了色彩的豐富性外,已由先前藍色時期那種無望的深淵中抽離。摒棄先前貧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徵,取而代之的是對人生百態充滿興趣、關注及信心。
在《穿襯衣的女子》中,一襲若隱若現的薄紗襯衣,輕柔地勾勒著自黑暗中湧現的侗體,堅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輕女子的傲慢與自信。鬼魅般地流動著纖細隱約的美感。整體氣氛的傳達幽柔細緻,使得神秘的軀體在氤氳中垂憐著病態美;拼貼藝術形成的主因,源於畢卡索急欲突破空間的限制,而神來一筆的產物。實際上拼貼在19世紀的民俗工藝中就已經存在,但卻是畢卡索將之引至畫面上,而脫離工藝的地位。首張拼貼作品《藤椅上的靜物》與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貼手法實現立體主義的最佳詮釋。
後期畫注目於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畫風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明顯的傾向於超現實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畢卡索作油畫《格爾尼卡》抗議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北部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這幅畫是畢卡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的抽象畫,劇烈變形、扭曲和誇張的筆觸以及幾何彩塊堆積、造型抽象,表現了痛苦、受難和獸性,表達了畢卡索多種複雜的情感。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畫和陶器等,亦有傑出的成就。畢卡索從十九世紀末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畢卡索是整個二十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畢卡索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著很大的影響。
畢卡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他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卡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進。
1973年,他靜靜地離去了,走完了92歲的漫長生涯,如願以償地度過了一生。
畢卡索畢生致力於繪畫革新,利用西方現代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的成果,並吸收民族民間藝術的營養,創造出了很有表現感的藝術語言;他的極端變形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在表現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方面,有獨特的力量。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都已捐贈給了法國政府。巴黎建有畢卡索博物館

作品集

作品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藝術家的母親》
1895
《最早的自畫像》
1896
《科學與慈悲》
1897
《帶貓的女人》
1900
《藍色房間》
1901
《人生》
1903
《一個盲人早餐》
1903
《熨燙衣服女人》
1904
《拿菸斗的男孩》
1905
《亞維農少女》
1907
《畫家與模特》
1914
《妻子奧爾加》
1923
《夢》
1932
《格爾尼卡》
1937
《橄欖枝的和平鴿》
1950
《鬥牛士》
1970
《最後的傑奎琳》
1971
《最後的自畫像》
1971
參考資料來源:

人物紀念

2023年是畢卡索逝世50周年,藝術評論家傑森·法拉戈(Jason Farago)、羅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 威爾·海因里希(Will Heinrich)和尹卡·埃盧喬巴(Yinka Elujoba)邀請了10位藝術家來講述畢卡索是如何對當下藝術家產生影響的。

作品拍賣

2022年7月,《斜躺的裸體》(Femme NUE Couchée)將首次拍賣。

評價

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谷不同,畢卡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畢卡索是國際公認的藝術大師,他一生的創作幾乎反映和見證了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歷程,對世界藝術的推動也產生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和影響,並極大改變了人們繪畫創作與觀賞的思維和方式。(《新京報》評)
從上世紀初,19歲的畢卡索就嶄露頭角,徹底征服了藝術之都,成為巴黎最耀眼的新星。而這只是開始,巴黎只是畢卡索的起點,這個來自西班牙的高貴的原始人在這裡完成了對世界的征服。二戰後,畢卡索更是聲望日隆,成為20世紀最具有魔幻色彩的天才。大眾的喧囂遮蔽了畢卡索的本質,榮光與讚譽簇擁下的畢卡索的本來面目已經變得日益模糊,被物化為一個時代天才的最後象徵。更深一步來看,畢卡索在贏得財富與聲名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比如顛沛流離,落落寡合,孤苦伶仃。因為抱定浪漫理想主義,畢卡索同歷史與環境都有所脫節,因此畢卡索的最大悲劇就在於,作為藝術家,儘管不斷顛覆自我,但他總是找不到題材,總是不得不向自己發問,在晚期的繪畫中不斷出現的猴子形象,亦可看作畫家無奈的自嘲與絕望。(《第一財經日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