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哲學

西方現代哲學

西方現代哲學是19世紀中葉以來的各種哲學流派的總稱,一般指尼采之後至今的哲學。西方現代哲學的主題是人和自然及其相互關係,“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則偏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兩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現代哲學
  • 時代:19世紀中葉
  • 時代背景: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
  • 特徵:不哲學的研究對象
概述,時代背景,特徵,經驗論由盛而衰,理性論逐步抬頭,多元主義和相對主義取代一元主義和決定論,普遍重視對語言問題的研究,流派,分析哲學運動,現象學運動,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運動,思潮,分析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代表人物,亞瑟·叔本華(1788年—186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900年),

概述

“科學主義”偏重於自然,崇尚科學、經驗、邏輯,科學是人與自然的中介,人對自然是認識關係,哲學研究認識方法的問題。因而,科學主義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為邏輯、語言及科學方法等問題。
人本主義”偏重於人,崇尚人的非理性和人的本能,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人的本質的存在問題。特別是以存在主義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研究個人,人的實質是絕對自由,人本主義強調人的因素,強調從個人的現實生活中去研究人性、人道、自由等問題。

時代背景

隨著19世紀上半期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進到了高度發展的階段。自然科學發展。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思想等的提出,極大地推進了人們的認識發展進程。
面對社會的各種矛盾和自然界新的現象以及科學上的新發現,人們迫切需要理論的解釋和哲學的概括。到了19世紀40年代,黑格爾學派已經解體,德國古典哲學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但是,這一古典哲學仍然被後來的哲學家們所繼承、利用、改造。20世紀,哲學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哲學逐漸產生了其他的哲學派別,如實證主義、唯意志論、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等等,這些哲學流派總稱為現代哲學。這是哲學史中現代哲學發展的另一個側面。

特徵

現代哲學的特點是新流派眾多、思想方式變化深刻、與現代科技與人文眾學科的關係密切、對中國的現實思潮影響巨大、與未來哲學的發展息息相關。
基本特徵:
(1)不哲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任務在與科學有關的範圍和領域。人的經驗、感覺就是世界的本質,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因此,獲得知識的途徑就是關注自我的感覺。
(2)拒斥形上學,不討論本體論
(3)否認人有認識經驗以外實在事物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4)推崇人類知識的力量
現代哲學與傳統的哲學相比,具有自己的時代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驗論由盛而衰,理性論逐步抬頭

在經驗論與理性論(即唯理論)的長期論爭中,經驗論由盛而衰,理性論有抬頭的跡象。從20世紀初到50年代末期,在英美哲學界一直占統治地位的,是由A.孔德開始,由B.A.W.羅素髮展起來的分析經驗論(見分析哲學)。實用主義以及歐洲大陸的其他一些哲學流派也傾向於經驗論。這一時期,理性論僅僅在新經院哲學(見新托馬斯主義)中還有點影響。但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
6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結構主義運動,力圖恢復理性論在現代哲學中的地位。而對經驗論最沉重的打擊,是來自心理學方面。蓬勃發展起來的認識心理學派,給理性論提供了反駁經驗論的最有力證據。按照認知學,心靈完全不是一塊白板,即使最簡單的知覺也受認知作用的影響,決不是單純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一個意象更是信息儲存與檢索的複雜操作,經驗論者所構想的那種純粹的經驗或觀察並不存在,人們在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中,認知的模式或範式起著決定的作用。
科學實在論根據新的物理實驗結果對經驗論所作的批評,也為理性論的復興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經驗論者不僅忽視了心靈或理性的作用,而且還否認或懷疑外物,即那些不可觀察的理論對象的存在,並以可觀察性作為實在性的標準。大多數科學實在論者反對經驗論主張的這種觀點,有些實在論者還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科學哲學中最後的裁判員不是理論,而是實驗,不是我們怎樣思想,而是我們如何行動。能夠產生效果的理論對象,即使本身是不可觀察的,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它們是實在的。經驗論和理性論在現代哲學中的易位,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19世紀中葉以前,科學明顯地對經驗論有利。然而現代科學並不支持經驗論,由於哲學家和科學家們長期囿於經驗論的傳統,他們往往試圖從經驗論立場解釋新的科學發現。隨著現代科學中理性論再度被重視,導致它在現代哲學中的復興。這樣,結構、整體、範式等,便代替邏輯原子、感覺資料、觀察語句而成為最流行的哲學概念。

多元主義和相對主義取代一元主義和決定論

在邏輯、倫理學、認識論和科學哲學等領域,普遍出現了多元主義、相對主義取代一元主義、決定論的傾向。哲學家不再信奉那種永恆不變、普遍有效、獨一無二的規範、準則、標準或範式,承認道德規範、合理性標準、科學範式等都相對於文化和時代而發生變化,甚至邏輯規則也可以根據約定而有所不同。例如,R.卡爾納普提出的容忍原則,就允許有不同的邏輯和不同的語言構架;M.福柯揭示了文化史上各種不同的認識型;T.S.庫恩指出了科學史上各種不同的範式;P.K.費耶爾阿本德強調合理性標準隨時代而改變。
這些哲學家對多元主義的趨向各自採取了不同的態度:有的這是可以容忍的;有的承認這些是人類學和科學史上所揭露的事實;有的則表示熱烈擁護。費耶爾阿本德指出,一個科學家不僅是理論的發明者,而且是事實、標準、合理性形式,乃至整個生活方式的發明者。
現代哲學在文化史、倫理學、認識論和科學哲學等方面,還普遍地帶有相對主義的特點。一個多元主義者如果進一步主張同時或先後出現的不同標準、範式等等是不可通約或不可比較的,並且在它們之間並無正確、不正確之分,並無進步、退化或優劣之別,他就成了一個相對主義者。在歐洲大陸哲學中的後期結構主義、解釋學以及在英美的分析哲學中,相對主義並不罕見。
19世紀德國哲學家F.W.尼采可以被視為現代哲學中相對主義的最早典型。他認為一切推理都是合理的,一切“真理”都是源於某一占支配地位的“意志”的視界。
尼采早在19世紀末期就反對19世紀中期以來流行的實證主義,他針對實證主義者“有的只是事實”的口號說:“不,恰恰沒有事實,有的只是解釋”。
庫恩和費耶爾阿本德則在20世紀60~70年代反對當時占統治地位的邏輯實證主義,他們對邏輯實證主義者所信奉的既是經驗意義標準也是理論評價標準的觀察證據提出質疑,認為沒有任何中立的觀察,只有充滿理論或受理論污染的觀察。在現代哲學中比較流行的有道德相對主義,還有文化相對主義和歷史相對主義,但相對主義並未占統治地位。有些多元主義者或歷史主義者既反對固定不變的標準,也反對相對主義。

普遍重視對語言問題的研究

西方古代、近代的許多哲學家都對語言作過哲學考察,但他們並不認為這種考察是一切哲學思考的必要條件或預設。現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承認語言哲學並不以形上學或認識論為基礎,相反的則是形上學、認識論和任何其他哲學學科必須以語言哲學為基礎,而且只有通過語言的分析和闡明才能夠研究、澄清或解決任何哲學問題。英美分析哲學和歐洲的主要哲學流派如現象學、結構主義和解釋學都十分注重語言的研究和闡明,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
分析哲學家往往認為科學問題是事實問題,科學研究一刻也離不開語言,而哲學問題本身就是語言問題,或者可以歸結為語言問題。他們所關注的主要在於分析形式化語言或日常語言,但其中又有不同的側重點。一種是把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看作對各種不同語言或談論的分析和闡明,如對宗教、倫理和科學的談論等等。
這樣,哲學談論就是對談論的談論,是屬於第二層次的、使用元語言的談論。對象語言和元語言只有在人工語言或形式化語言中,才能被明確區分出來。持這種看法的哲學家認為,日常語言有許多缺陷,無論分析那一種談論,都必須或應當構造一個形式語言系統,代替那些實際上被使用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夠闡明該談論中出現的許多詞、句的語義關係和邏輯關係。例如,在分析科學語言時,主要不是分析科學家實際使用的語言,而是分析那些經過合理重建的科學理論和觀察報告等等。
另一些分析哲學家則致力於分析與日常語言中的哲學至關重要的辭彙和語句,反對用人工語言代替日常語言。他們認為日常語言本身毫無問題,毛病主要出在對日常語言的誤解。正是由於不懂日常語言的用法或使用不當,造成了奇怪的、難以解決的哲學問題。因此,只要對日常語言進行細緻分析,闡明有關詞、句的意義和用法,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使哲學困惑得到“治療”。
在語言問題上,主要流行於歐洲大陸的結構主義和解釋學與主要流行於英美國家的分析哲學有所不同,這些學派比分析哲學更注重語言分析,它們不只是分析語言,而且把一切現象,包括社會現象、心理現象甚至自然現象,都當作一種代碼或符號系統,或者當作一個文本加以分析和解釋。
例如,法國結構主義者C.勒維-史特勞斯就把神話和親屬關係看作具有象語言一般的結構。按照他的分析,神話並不是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而是努力解決人的生存和社會組織問題的嘗試。他把語言和通訊作為哲學的關鍵概念,認為人的本質特徵是具有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解釋學專門研究和解釋人的行為、語言、社會制度等本質上有意向的現象,它把一個夢、一個神話故事和一條法律等等,都看作是具有語言的性質,並需加以解釋的文本。

流派

分析哲學運動

運動的先驅和創始是弗雷格。分析哲學是伴隨著弗雷格建立現代一階邏輯而興起的。 分析哲學運動另一位更知名的領袖是羅素,他的摹狀詞理論可以稱得上是分析哲學運動在現代邏輯地基上的第一塊磚,也是分析哲學之“分析”——語言分析和邏輯分析的典範性理論,而羅素悖論的提出,則終結了世紀之交的那種邏輯萬能的樂觀理想,成為分析哲學運動中一根永遠拔不掉的刺。
弗雷格弗雷格
分析哲學運動的靈魂人物是維根斯坦。他的兩部著作《邏輯哲學論》和《哲學研究》分別開創了分析哲學的兩大基本研究向度:人工語言研究向度和日常語言研究向度。
分析哲學第一個比較成型的流派是羅素提出的邏輯原子主義,前期維根斯坦在思想基調上也應屬於這個流派,儘管他可能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任何流派。
分析哲學前期比較成熟的流派是邏輯實證主義以及其後繼邏輯經驗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的流派特性最為明顯,其領導者是以石里克為核心的維也納小組,中國的洪謙也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之一。石里克意外死亡後,維也納小組自動解體,希特勒上台後,以維也納小組的另一位領袖卡爾納普為首的諸多哲學家流亡美國。經過卡爾納普等在美國的努力,邏輯實證主義及更廣泛的邏輯經驗主義一躍成為美國的主流哲學,並且隨著美國成為現代世界的羅馬帝國,該流派也隨之成為英語世界乃至現代世界的主流哲學,一如說起主流經濟學就是指薩繆爾森主義一樣。美國本土的實用主義哲學也和這個流派不斷交融,又形成許多錯綜複雜的哲學派別。 邏輯實證主義的最大的一個論敵是波譜的證偽主義。波普也參與了維也納小組的活動,因此最初曾被視為是邏輯實證主義的成員之一,知道後來卡爾納普等才明白,波普其實可以說是邏輯實證主義的一個內部論敵。但波普的問題語境和邏輯實證主義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看成是邏輯實證主義的一個別支。波普在論證其證偽主義時常用科學史的材料,由此又開創了一個聲勢頗為浩大的流派科學哲學,包括提出範式理論的庫恩和提出無政府主義方法論的費耶阿本德等哲學家。 分析哲學後期出現了人工語言分析向日常語言分析的轉向,出現了日常語言學派。它既是對邏輯實證主義的反動,同時也同邏輯實證主義、實用主義在美國的大熔爐里不斷融合。

現象學運動

現象學運動的無可爭議的創始人是胡塞爾。在1900年這個世紀之交的年份,出版了三部重要的世紀性著作,分別是:羅素的《數學原理》(與懷特海合作),是分析哲學運動的基石之一;弗洛伊德的《釋夢》,是西馬哲學運動的理論基石之一;胡塞爾的《邏輯研究》,開創了整個現象學運動。
胡塞爾胡塞爾
胡塞爾的現象學是最狹義的現象學,包括本質現象學、先驗現象學、發生現象學、生活世界現象學等形態。其中最為基礎的是胡塞爾提出的現象學還原的方法,並且只有這個方法為後繼哲學家們接受蔓延出整個現象學運動。
胡塞爾的後繼者同時也是叛逆者,包括提出哲學人類學的舍勒和存在哲學大師海德格爾。現象學運動中的海德格爾如同分析哲學運動的維根斯坦,也有前期和後期的轉向。前期海德格爾直接啟發了薩特的存在主義。存在主義猶如分析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也是20世紀中期顯赫一時的強勢哲學。前期海德格爾還直接啟發了伽達默爾的解釋學。解釋學自70年代以後由於其同英語哲學的良好對話前景而一度十分興盛。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運動的先驅是盧卡奇、葛蘭西等歐洲共產主義運動的理論家們。馬克思主義運動最成氣候的是法蘭克福學派,通常說起馬克思主義哲學一般就是指的法蘭克福學派。馬克思主義其他派別如分析哲學的馬克思主義、現象學的馬克思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自身都沒有形成哲學運動,而分別從屬於分析哲學運動、現象學運動和結構主義運動。成為運動的馬克思主義只有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是創建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的霍克海默,其歷代領袖大都有師承關係,包括:阿多爾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法蘭克福學派的特色是把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和以性分析為主要內容的弗洛伊德主義結合了起來,同時放棄了馬克思從經濟上批判資本社會的做法,而從更廣義的文化上來進行社會批判。
霍克海默霍克海默
該派由於強烈的社會關注使其在戰後席捲歐洲的的青年造反運動中出盡風頭,馬爾庫塞也一度成為青年造反運動的精神領袖。哈貝馬斯恐怕算得上當今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大師級哲學家了。雖然他晚期的理論路向發生變化,與法蘭克福的正統理論有了很大差距,但他對現代性的辯護,對交往理性的論證,仍然以其對社會現實的強烈關注潛在地發揮著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力。

結構主義——解構主義運動

結構主義運動的創始人是索緒爾。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提出了結構主義的一般方法。列維—施特勞斯把結構主義方法套用於神話學和人類學從而使這一方法發揚光大,拉康把結構主義套用與精神分析,羅蘭巴特把結構主義用於文學文本分析,福柯把結構主義用與思想史分析,以上四人在法國思想界一度被稱為結構主義四巨頭。但福柯並不認可這一定位,隨後他即顯示了與結構主義的背離之處,從而開啟了結構主義的反動——解構主義,後者以德希達為集大成。可以補上福柯之缺的應該是後來有名氣的阿爾都塞,他以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而知名。 解構主義從方法上論證了消解/解構的方法,由此可以視為整個後現代思潮的理論。
索緒爾索緒爾

思潮

分析哲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是現代哲學的重要代表和思潮。
把握這三者的共同的基本架構,可以幫助了解現代哲學的本質特點。現代哲學,無論是分析哲學、現象學還是存在主義,都是淵源於康德的揭示。在康德那裡,認識的建構既來自於經驗質料,亦相關於我們的心靈方式。心靈方式是我們的心靈所自身帶有的,具有它的先驗方式和自身規定;經驗質料則為我們的心靈方式所整列,形成了不同於客觀之物自身的認識建構。這樣,在我們的心靈方式和認識建構的外部的客觀之物即為自在之物,這種自在之物的原型如何是我們的認識建構所不能顯現的。由此,自在之物在康德那裡,始終是我們的認識建構的界限所在,並由此引出了現象界和自在之物的兩個世界,即認識的世界和自在的世界。
康德的揭示以其深深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哲學家,他們極為讚賞康德的主體先驗架構,但都不滿意康德的認識建構的界限和自在之物的不可認知,以及現象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劃分,期望通過某種方式,對主體的先驗方式進行新的調整、破解和確立,從而直達自在之物,達到心靈方式與自在之物,現象與本質,認識論和形上學的直觀統一,獲得沒有任何前提的真正普遍必然的知識基礎,現代西方哲學從總體上來說,正是在這種重新肯定形上學的基點上展開的。

分析哲學

分析哲學的領軍人物維根斯坦斷言,從今以後,哲學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而不是與往的繼續。它將使人類思想的發展出現了一個轉折,可以和伽利略以及他同代人創立力學的轉折相提並論。於是哲學就是分析,這個新的方法的基本點是:
1、分析哲學家的慣用方法是把哲學問題變換為語言學的或語法學的術語。在分析哲學看來,思想是用語言來表達的,因此,變換語言形式是討論哲學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通過研究語言形式,才能討論概念和實在的問題。
2、在分析哲學家們看來,傳統哲學的似是而非問題,包括維根斯坦所指出的形上學起源於我們使用語言的實際方式對我們的思想的不幸影響,也就是說,哲學問題在本質上就是語言問題。
3、儘管分析哲學家們,如摩爾、羅素、維根斯坦,艾耶爾、威斯登,等等,對語言如何造成對思想的不幸影響,以及如何解決語言混亂有著各自不同的方案和動機,但他們都共同地企圖通過語言分析的方法,使全部似是而非的哲學問題的本質得到揭示,它們的無意義性得到顯現,從而使思想按照正確的語言方案,通達真確的命題和事實。
4、哲學的本質和原則就是語言的界限和遊戲。這是維根斯坦分析哲學的思想核心。在維根斯坦看來,語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我們不能超出語言的界限,思想我們不能思想的東西,說我們不能說的東西。我們可以從語言遊戲的邏輯結構,推論出世界的結構,實在的結構,以及歷史的結構。在維根斯坦身上,我們既看到了康德的淵源,又看到了黑格爾的影子。康德提出了“認識的界限”,以及認識的知性的和理性的先驗方式,維根斯坦則提出了語言的界限和語言遊戲的規則;康德把心靈規律賦予了自然,維根斯坦則把語言規律賦予了哲學。黑格爾把康德的心靈規律轉換為世界邏輯,維根斯坦則把語言規律轉換為了世界和實在的結構。分析哲學與康德有著很深的淵源,誠如分析哲學家羅素所說,“在劍橋,我讀了康德、黑格爾,也讀了布雷德雷先生的《邏輯》,他們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從以上諸點中,可看出,分析哲學究其根本,是試圖以一種新的哲學方法,即語言分析的方法重建哲學,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哲學,賦予哲學新的本質和任務,即,通過語言分析,解決我們在語言使用上的混亂,消除思想對語言界限的背反,澄清全部似是而非的哲學問題,包括種種哲學悖論,形上學的重要胡說,等等,從而使我們的思想在語言分析這個新的形上學的哲學基礎上得到歸真。
分析哲學揭示了語言對思想的重大影響,以及語言與思想的不可分割的關係,特別是語言對世界,對實在的關聯。這裡就包含了一種革命性的東西,就是以語言和語言使用方式的創新,營造新的思想、建構新的世界和實在。當代,隨著計算機、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的發展,人們使用的語言和語言方式的變化,例如,網路語言,網路論壇、網路部落格、短訊息,人肉搜尋等等的出現,新的語言和語言使用方式的變化正在緩慢地、廣泛地、持久地、決然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這種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給我們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帶來重大的革命性的影響和變遷。

現象學

哲學是絕對自明、普遍有效的本質認識。為此,現象學非常不滿意康德關於經驗直觀只能是感性直觀的偏見,從理論上找出一種解決的方法,擴大直觀的範圍,尋找到精神直觀和本質直觀,從而達到真正的理性生活和知識之絕對基礎(胡塞爾),以及人的生命本身和心靈的自我更新(舍勒)。
舍勒舍勒
如何才能達到精神直觀或本質直觀,並獲得知識的絕對基礎呢?現象學大師的基本思路是:
1、擴大直觀的範圍。以舍勒的見解來看,就是要重新審視我們對經驗的理解和界定。經驗並不是康德所理解的那么狹窄,只是感性的經驗,經驗不僅包含感性的經驗,還包含理性(精神)的經驗,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感性的經驗達到事物的個體直觀,更可以通過理性的經驗達到事物的本質直觀。這種本質直觀也就是精神直觀和範疇直觀。感性直觀,比較好理解,在我們面前有一張桌子,它的形狀、大小、顏色、硬度等等都可以為我們的感性經驗所直觀。而本質直觀就很難理解,什麼是本質呢,如對於這張桌子來說,它的形狀、大小、顏色、硬度對於我們來說都很直觀,可是這張桌子的本質是什麼呢?又如何為我們的精神所經驗直觀呢?對此,舍勒的見解並沒有作出純然明證的解答。
2、進行現象學還原。用胡塞爾的辦法,就是通過懸擱、加括弧、終止判斷、存而不論,把握純然明證的、直接被給予的事實本身。在胡塞爾那裡,無論是康德的“自在之物”,經驗的“個別之物”,理性的“本質之物”,主體的“本身之物”的存在,都是觀念的實在,都是意識活動的構造。我們可以通過意識還原、本質還原、先驗還原等步驟,對自在之物、個別之物、本質之物、主體之物一一懸擱、終止、存而不論和加括弧,最終把純意識活動這個存在之存在的絕對基礎,以及這個絕對基礎的純然明證裸露出來,從而完成哲學的任務。

存在主義

首先我們進入到海德格爾的心靈世界。
對於存在問題,海德格爾有著他自己的非常獨到的見解。當我們討論存在問題時,一般總是把存在作為一個對象來研究和規定,而海德格爾則獨具慧眼地從存在問題的發問上切入,提出了存在問題首先是這個問題發問本身的活動和所是。在海德格爾看來,一切存在都源自於發問,如世界、歷史、自然、生命、空間等等,都源自於發問,才得以顯現和建構。因此,只有抓住存在問題的發問本身,按照它的“我是我所是”進行通達,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存在,以及存在的展示方式和概念方式。因此,存在問題在海德格爾那裡,原始於發問本身,正是這個發問本身的活動,內在地和外在地展開了存在。這個發問本身的存在,海格德爾稱之為“此在”,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就是以“此在”為基石,通過此在規定、此在話語、此在操心、此在意願、此在作為等一系列新穎的、深奧的、晦澀的概念運用和編織,使存在的展現和本質在“此在”中得到一一領悟,並最終走向“人,詩意地棲居”這個人的存在的至高境界。
海德格爾對康德深有研究,並寫了兩部有關康德哲學的專著。海德格爾認為,儘管康德已把時空規劃到了主體方面,但是康德並沒有進一步探尋時空自身存在的結構和功能,既耽擱了存在問題,又耽誤了“此在”這個存在論基礎的清理和發掘。當然,這個艱難的哲學任務已由海格德爾自己“自告奮勇”地承擔了下來。
對於薩特的見解來說,一個虛空、乾淨、本來就存在著的意識是第一性的。因此,存在的基石就是意識,而意識的本身是虛無,並因其虛無而具有它的自由本質。從虛無到對某物的意識,意識以其不斷流動的自由本質的作為,建立了自為的內在結構和人為的外在結構,從而使事物有了本質、規律和必然性。在薩特那裡,意識的虛無自由本質,決定了存在的意義和所是。同海德格爾把存在歸結到人的存在一樣,薩特亦把存在歸結到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海德格爾那裡是“詩意地棲居”,在薩特那裡則是“永遠的自由選擇”。自由通過自由選擇的行動與存在一起顯現,並不隱藏在任何東西的後面。
在薩特那裡,存在的本質歸根到底就是意識的虛無和自由。
以上對現代哲學的淵源、問題和價值作了些有剪裁性的探討和評析。總的來說:
1、現代西哲學,沿著笛卡爾和康德所開創的方向,從語言分析,純意識活動和存在問題上,對主體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掘和清理,對我們了解和把握主體有了更為開闊的視野和深度。
2、這種對主體的發掘和清理工作並不會由此結束,哲學的運動仍將會以新的主體方式的揭示,對我們的主體進行永恆的發掘和清理,獲得新的哲學創立。
3、我們的主體及其主體方式並不是純自身闡發和建構的,它是在人類歷史長期的主客觀化合活動中逐步生成和發展出來的,並隨主客觀化合的實踐和歷史的不斷活動而獲得它的不斷更新的新的性狀。因此,哲學需從主客觀化合的建構上,改變西方現代哲學注重主體,揚棄客體的偏執,把我們的主體;我們的心靈方式,意識活動和此在;概念和實在的建構,放到主客觀化合的基礎上來思考。
4、現代哲學仍然有著它的價值意義或者說革命性的意義,這種價值意義或革命性的意義在於:它主張人的主體對世界、自然、生命、歷史、文化的概念建構和實在建構,要求恢復人的主體性狀的本真,進行主體性狀的自我更新。

代表人物

亞瑟·叔本華(1788年—1860年)

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
叔本華叔本華
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繫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
其代表作為:
《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華首先對充足理由律的本質作出了描述,他說在他之前這條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們濫用了,從而常常使人陷入謬誤和混亂。在他看來,充足理由律的兩種基本性質被混淆了,一是將它用於判斷,即判斷為真的理由,其次是將它用於對象的變化,即事物變化的原因,這兩者實質上是不同的。事實上,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有四種不同的意義,即一切表象都可以從四個層次上進行解釋,從而將這四種意義比喻為“四重根”。
《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本書的主旨是作為表象但最終作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將兩者並列的。在這本書中,叔本華試圖解決康德哲學遺留下的難題。和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不同,叔本華保留了物自體,並將其定義為意志。所以這整部書都是為了闡述這一思想的,他從寫下這本書到去世為止堅信自己已經解決了世界之謎。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900年)

著名德國哲學家。他是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受到了叔本華的深刻影響。是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反應,直到下一個世紀—— 20 世紀,才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回聲。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采的哲學思想。
尼采尼采
他被視為現代西方哲學中相對主義的最早典型。他認為一切推理都是合理的,一切“真理”都是源於某一占支配地位的“意志”的視界。
尼采早在19世紀末期就反對19世紀中期以來流行的實證主義,他針對實證主義者“有的只是事實”的口號說:“不,恰恰沒有事實,有的只是解釋”。
其代表作為:
《悲劇的誕生》,尼采的第一本書,與啟蒙時期傳統中認為古希臘文明屬於高貴、單純、優雅、而宏偉的看法不同的是,尼采將古希臘文明描述為兩種獨特派系的不斷鬥爭—阿波羅派與狄俄倪索斯派。阿波羅屬於原則上的個人主義,帶著其優雅、冷靜、以及對於外表美觀的重視,人得以立刻將其自身與樸實的自然界區隔開來。而狄俄倪索斯則代表了酒醉、非理性、以及無人性,尼採在這裡也顯示了他受到叔本華提出的非理性成分主導人類創造力的概念所影響。尼采描述了在蘇格拉底之後阿波羅派如何支配了西方文明的思想,並且提出德國浪漫主義(尤其以理察·華格納為代表)作為復興戴奧尼索斯派的可能方式,以挽救歐洲的文化。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闡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恆輪迴”的思想。這是他的兩個主要思想體系中的一個。而另一個“趨向權力的意志”的構思,由於他的身心崩潰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