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素描美圖)

素描(素描美圖)

素描的操作定義:使用單一顏色繪畫工具而在畫面載體上按照一定的繪製原則而有意塑造物體形態的美術活動。速寫是素描的一種變式。素描水平是反映繪畫者空間造型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素描
  • 外文名:the sketch
  • 素描:以單色描繪出所想的圖像
  • 素描畫:單色的藝術作品(多非抽象)
  • 基本分類:結構素描、明暗素描
  • 基本組成:線條,透視
  • 表現效果:三大面、五大調的立體感
釋義,藝術特點,素描分類,素描題材,素描工具,美術簡介,技法種類,美術理解,作畫步驟,確立構圖,形體結構,逐步深入塑造,調整完成,素描高考,專業院校,專業用語,注意事項,常見問題,

釋義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繪畫的骨骼;也是最節制、最需要理智來協助的藝術。初學繪畫的人一定要先學素描,素描畫得好的人,油畫自然畫得好。素描的起源,普遍都是以文藝復興開始,事實上希臘的瓶繪、雕塑都有良好的素描基礎。初期的素描是視為繪畫的底稿,例如作壁畫先要有構想的草稿,然後有素描的底稿,同時也要有手、臉部分精密素描圖。作壁畫習慣上是不看模特兒寫生的,完全要靠事先準備的習作素描和畫家的記憶。近代素描,已脫離了原來的底稿和習作的地位,可以成為藝術品來欣賞。畫素描的態度不只培養描寫力,同時也培養造型的能力,最後僅僅是素描也可視為作品來欣賞。相反的單看油畫作品就可知道作者在素描上的造詣如何。因此,素描是繪畫的基礎,也是繪畫的骨骼,是初學畫的人無論如何要先認真學素描。素描在嚴格的解釋上,只有單色的黑與白,但如加上淡彩或顏色,仍可認作素描。君友會美術文獻依素描的表現方法分成:一、以描畫材料來看可分成木炭素描、鉛筆素描、炭精素描、鋼筆素描、銀筆素描、毛筆素描等。二、以所畫的題材可分成石膏像素描,風景素描,靜物素描、人體素描、幻想素描。三、依素描的目的又可分成作為構想的素描、用作畫稿的素描、速寫、作品、習作。

藝術特點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鉛筆畫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係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素描分類

一、素描從目的和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二、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三、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四、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五、 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紙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1)鉛筆素描 鉛筆素描常是素描練習的開始,不論是精細素描或是速寫,都可以由易於修改的鉛筆開始。並練習運用不同標誌的鉛筆,鉛筆標誌B表示黑度,也就是筆芯里炭黑的含量,前面標誌的數字越大,顏色越黑,鉛芯的質感也越軟,疏鬆。可用來畫較暗的部分。H表示硬度,前面標誌的數字越大,質地越硬,可用來畫較光的部分。
石膏方磚石膏方磚
鉛筆素描的畫紙可選用紙面較粗的畫紙,如150磅或200磅的模造紙,以軟質橡皮、可塑橡皮或高光橡皮為佳。
常見的素描習作可以靜物寫生、風景寫生來作練習。初學者最好不要碳鉛結合,因為碳筆亞光,而鉛筆帶有油性。
(2)木炭素描
木炭素描的炭條通常是用柳條燒制而成,畫紙可選用150磅或200磅的模造紙,可用軟橡皮、饅頭、麵包等作擦拭修改。
木炭素描常以石膏體作為練習的對象,因為石膏像為純化的物體,無色澤,無強烈的紋理變化,經由光線照射後,可產生清楚的明暗對比,初學者常由頭像入手。但在熟練掌握石膏體的畫法後,可以嘗試寫生彩色器皿,用黑白線條畫出。

素描題材

(1):以肖像和風景為主
素描原是為繪畫、雕刻等藝術服務的,後因其流暢、充實和美觀,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其題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風景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靜物。
(2):日常生活、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築素描
19世紀出現了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素描。其它還有想像和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築素描等。
20世紀的素描似乎是反映不安、動盪和科學進步的。其中一些以表現線條豪放為特色。還有一些畫家試圖把生活納入幾何圖形中 (立體派)。 在20世紀各流派中也有X射線式的技法,即同時看到外部和內部。表現主義畫家追求"表現一個場面的感情而不是描繪事物的現實外表",超現實主義者則著重表現潛意識心理。
(4):實用性和技術性素描
實用素描要清晰地記載一件客觀事物,從總體上說,它不重審美,而突出技術設計。實用素描包括為科學目的而作的插圖與說明。很多藝術家作過科學說明的素描。文學作品中的素描插圖,一般是為某段文字描寫而作的圖畫說明,但因它表現了畫家特有筆法風格,至今還享有崇高的藝術聲譽。與此相關的還有漫畫,這是用於社會批評而創作的一種假定性圖畫。並由此而發展成連環圖畫,進而演變成現代卡通卡通片。

素描工具

素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鑽子和金鋼石作畫的。工具的不同關係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工具的選用取決於畫家所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一般認為,乾筆適宜作清晰的線條,水筆宜於表現平面;精美的筆觸可用毛筆揮灑,而廣闊的田野則可用鉛筆或粉筆去勾勒。炭筆是兩者都可兼用的。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適宜用木炭來畫,對於輪廓、照應等可經長久的時間細細研究、分析。至於鉛筆適合較小尺寸,很少大張的鉛筆畫,而鋼筆畫則更小了,往往在插畫上用得較多。素描的單色表達使工具變得十分隨意,而且常常可以綜合使用幾種工具造成多種畫面效果,所以是一個極廣闊的天地。
素描(素描美圖)
(1)鉛筆
鉛筆是最簡單而方便的工具,初學者素描常從鉛筆開始,主要原因是鉛筆在用線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確而肯定,能較隨意地修改,又能較為深入細緻地刻劃細部,有得於嚴謹的形體要求和深入反覆地研究。同時鉛筆的種類較多,有硬有軟,有深有淺,比較俱全,可以畫出較多的調子,鉛筆的色澤又便於表現調子中的許多銀灰色層次,對於石膏等基礎訓練作業效果較好,初學者比較容易把握,因此,較適合於基礎訓練開始時套用。現有的國產鉛筆分兩種類型,以HB為中界線,向軟性與深色變化是B至6B,為了更適應繪畫需要又有了7B至14B等,我們稱為繪畫鉛筆。HB向硬性發展有H至6H等,大多數用於精密的設計等專業使用。由於種類較多,因此,鉛筆能很好地表現出層次豐富的明暗調子。
(2)炭筆:
炭筆以不脆不硬為度(也有硬軟之分),炭條以燒透、鬆軟筆黑色為佳,炭精棒以軟而無砂稱上品。炭筆在紙上畫上後,具有一定的擦除難度。
與鉛筆比較,炭筆顏色更黑、濃,但也更難擦除。因此,炭筆對於鉛筆而言,具有更好的藝術表達效果及繪畫難度。
(3)鋼筆:
包括一切自來水型硬質筆尖的筆。使用日常書寫的鋼筆繪畫也可以,一般都作一點加工,將鋼筆尖用小鉗子往裡彎30度左右,令其正寫纖細流利,反寫粗細控制自如。
(4)紙:
潔白、厚淨、有紙紋的紙。鉛筆畫紙不宜紙紋太粗,炭筆畫紙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鋼筆畫紙紙卻要較光滑的紙面,還要有一定的吸水性。
(5)畫板:
以光滑無縫的夾板為最好。如果站著面畫,還要備一個畫架。
(6)橡皮:
以平、軟的方形橡皮為好。以及橡皮泥,橡皮泥便於變換造型,因此適用於多樣的擦拭,但清潔修改能力一般。
(7)削筆刀、圖釘、擦布等工具備用。

美術簡介

素描是一種用單色或少量色彩繪畫材料描繪生活所見真實事物或所感的繪畫形式,其使用材料有乾性與濕性兩大類,其中乾性材料如:鉛筆、炭筆、粉筆、粉彩筆、蠟筆、炭精筆、銀筆等,而濕性如:水墨、鋼筆、簽字筆、葦筆、翮筆、竹筆、原子筆等。習慣上素描是以單色畫為主,但在美術辭典中,水彩畫也屬於素描。
素描組合景物素描組合景物
以素描表現的目的而言,素描一般用作學生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繪描練習,或作為創作前的整理或局部草稿練習、素材的蒐集方法,並練習物體形象、動態、量感、質感、明暗、空間、色彩、比例、構圖、變化統一、疏密等。大多數的畫家在從事一幅油畫或壁畫之前,便先有繪畫雛型出來,而這個簡單幾筆的雛型畫,便是素描,素描很少用來製作為成品,但也有畫家使用這種方式製作,而這樣的成品畫和畫稿有所出入,因為此類的素描是在畫完雛型的基本功外,再添加細部光影變化的描繪。而這樣素描的目的也在於作為畫家視覺的記錄。
以表現的技巧而言,素描有別於水彩、油畫,而是重於線條表現方式,以線條的粗細輕重來描述物體的明暗深淺,並且不須顧慮物體細節的色調色值,畫面藉由明暗光影的襯托來突顯主題,但是也由於失去了彩度的考量,素描在明暗的階調上,分層的很詳細,在不同的微細的明暗變化中,都能展現物體的立體感。
法國古典主義油畫家安格爾因為和浪漫主義觀點不同,認為色彩的作用不是主要的,因此創作了大量素描和單線作品。中國畫家王式廓的著名作品“血衣”,也是以素描方式創作的。
著名的素描大師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巨匠:李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拉菲爾·桑喬、中國的徐悲鴻(1895-1953 )。倫勃朗彼得·保羅·魯本斯以及伊利亞·列賓等也是素描大師。
素描同時是一種造型藝術,他的目的是在兩維的紙面上創造三維的立體形態。造型的準確和內在結構的科學是最為重要的。

技法種類

(1)線和線條技法
石膏穿插體石膏穿插體
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
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即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5)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6)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美術理解

是繪畫中的術語。在漢語中解釋:“素”從字面上指單純、直接和質樸、真實。“描”是指寫、畫、揮舞、臨摹、寫生的意思。素描的定義是指用單色來描繪物體的形象。素描是一門關於認識和表現形的學問,是指導表達造型藝術的一種最基本的、辯證的、邏輯嚴密的思維方式,是一門獨立的造型藝術。我們常說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是繪畫創作的訓練手段。
最早作為素描的雛形形式產生的就是那些古代岩洞的岩畫,當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這些簡潔樸素的描繪正是人類祖先對自然界的真實感受。16世紀在義大利,美術學院產生以後,素描才以正式身份出現在美術學府的畫室。1912年在我國上海美術學院正式開設這一課程,1958年受到衝擊,1962年恢復,到“文革”時期又受到衝擊,直到1976年在全國各大美院開始恢復。從素描的發展歷史上看,從古埃及、兩河流域到古希臘、古羅馬,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歐洲17世紀古典畫派到20世紀現代派,已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體系。在素描教學中,主要是訓練學生如何觀察和刻畫客觀物象的造型能力,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常常以把形體畫得像不像、準不準、整體不整體作為檢驗素描水平的高低。作為設計人員同樣要具備素描的基本功。
美術是表現事物的一種手段。美術的基礎是造型,藝術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進行的複雜勞動,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藝術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靜止的物體形態,更重要的是表現物體中各種形式的有機關係。掌握藝術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復人的自然思維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體的形式特點和認識它的變化規律及條件。素描是解決這些造型問題的最佳途徑,這在藝術造型的實踐中得到了完全證明,因此,素描被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
素描通常意味著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鉛筆,色粉筆,烏墨褐,墨水,及紙張,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觀者從欣賞過程中可感受這一點。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係,並包括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可以用單色線條(也可以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或塗抹成面等方式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可以表達 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色彩,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在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公司出版)這本書中,與素描相關的解釋,只有速寫一項,文中認為作品或作品部份的粗略草圖,是藝術家針對光影、構圖和全幅之規模等要點所作的研究和探討;它是全幅畫的初步構圖或其中之一。
一幅出自風景畫家的速寫素描通常是一幅小而快的記錄,用來表現風景的光線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將來重新作畫時的構想作準備。
每一個物體在光照下都會有亮和暗兩部分即明,暗兩部分。所以在畫時,會以明暗交界線為界,分出明暗兩部分。
暗部一般還為反光,灰部和暗部;亮部則是畫中最明亮的部分;此外還有投影,和背景。
在作畫時,亮部要儘量避免髒,暗部要儘量避免悶(也就是由於線條太多而沒有空隙與反光)。
素描是其他藝術的必然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 另外對平面設計,也是畫草圖的必要基礎。素描雖然被視為是兩度空間的藝術,不需要顏色及第三度空間,卻也同時暗示這兩者。
素描的定義(摘自康和教師手冊)
法文Dessin--英文Drawing--中文稱為「素描」。素描是描繪者在既定的面積或在平面的物質(紙、布……)上--描繪出外在的形體在空間中的位置--並藉此訓練來掌握物體的明暗層次和基本形象。
速寫符合素描的定義,廣義上來說,速寫是素描的一種。

作畫步驟

科學、嚴格的方法步驟不僅能夠保證素描作業順利進行,更可以培養我們的整體觀察能力和描繪能力。

確立構圖

推敲構圖的安排,使畫面上物體主次得當,構圖均衡而又有變化,避免散、亂、空、塞等弊病。

形體結構

用長直線畫出物體的形體結構(物體看不見部分也要輕輕畫出),要求物體的形狀、比例、結構關係準確。再畫出各個明暗層次(高光、亮部、中間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線)的形狀位置。

逐步深入塑造

通過對形體明暗的描繪(從整體到局部,從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對象的體積感。對主要的、關鍵性的細節要精心刻劃。

調整完成

深入刻劃時難免忽視整體及局部間相互關係。這時要全面予以調整(主要指形體結構還包括色調、質感、空間、主次等等),做到有所取捨、突出主體。

素描高考

素描需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另外,素描也可以解釋為「存在」與「繪畫」之間一切的努力,亦即所謂「繪畫之描寫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美術院校及專業招生數量越來越多,許多愛好美術的高中生報考美術院校和專業,而素描考試是美術專業考試的主 要科目,如何在高考中提高素描成績,是考生苦苦尋覓的問題。因此,對素描考試的研究是高中美術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
歐洲藝術在19世紀末,由於後期印象派、立體主義對於藝術本質的不同追求與探討,使實體形與色的描繪完全解放,因此,也改變了傳統的素描訓練方式。在部分國家,如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術系,便以「二度空間,單色與多色的研究」來取代「素描」的課程。在這種的課程安排中,素描有著更寬廣的空間,素材的彈性更大,學生可以任意使用各種不同的媒材來從事二次元的造形練習。所以,除了基本的素描概念不可偏廢外,在素描媒材的訓練上,應在課程的練習中給予更多的彈性與變通,使素描的訓練不僅能配合藝術思潮,並且展現更多的活力和更廣的表現力。
如文藝復興三傑、魯本斯倫勃朗哥雅安格爾、列賓、門采爾等等;而有的大畫家則流傳極少,像提香、委拉斯茲,由於他們長於直接在畫布上起稿,所以沒有留下多少素描稿;但從僅見的少數作品上仍能窺見他們在素描方面獨到的功夫。
素描的明暗五大面包括:亮面,灰面,明暗交界面(最暗),投影面,反光面 素描要注重基礎 畫多幾何體很提能力!
素描,一般先從石膏像入手,以石膏像作為初始階段的教學內容,其有利條件是:其一,石膏像是白色的物體,便於我們觀察人物頭部形體結構的轉折關係及層次差別;其二,石膏像是靜態的,對於初學素描寫生的學生而言,這為他們細緻、耐心地觀察和描繪對象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淡化了的人物膚色、毛髮的各種差異和變化,會使我們更為直接地感受不口理解對象的形體與結構的本質;此外,石膏像通常是翻模歐洲古代藝術大師及東方藝術家的經典雕刻作品,這些雕像本身已經過雕刻藝術家的概括、歸納、強化處理和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徵、結構關係更為強烈鮮明,動態與情緒更為生動,富有感染力。在石膏像印寫生訓練中,這種對象本身已是一個很好的藝術範例,給我們提供了結構、形體與層次的最好方法。石膏像的上述特點其實從另一方面已說明了它與人物肖像寫生的區別和差異。那么,在具體的寫生過程中,表現手法上的異同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扼要地說,石膏像素描寫生與人物肖像素描寫生從觀察方法到表現步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而且是比較一致的。但在具體的表現技巧上確有些細微差異。首先,石膏像的形體結構與肌肉的起伏關係是雕刻家用雕刀塑造出來的,它有明顯的體面歸納、概括和處理的痕跡。如石膏像的眉、須、眼球、頭髮等都是運用體面、團塊歸納與處理過的形體。骨、肌肉的起止關係都較為明顯而強烈。

專業院校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聖瑪麗大學、維吉尼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喬治城大學維克森林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

專業用語

結構 受光 背光 色調 比例 觀察 透視 視點 形體 構圖 定點 造型 臨摹 投影 虛實 強弱 輕重 寫生 色相 明度 純度
灰色 反光 高光 排線 深淺 疏密 空間 位置 側光 立面橫面 長寬高 點線面 輪廓線 結構線
基本形體 組合形體
三大面指亮面、暗面、灰面
設計專業按照自己專業的特色,修訂著素描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但基本還是借用西方美術發展中各流派的素描經驗在骨子裡還是沒有根除素描即寫實素描的觀念同時在設計基礎教學領域執教的教師大多出自繪畫專業傳承著寫實素描是標準素描模式的觀念因而一切改變都只是基於寫實素描的修正與變異。

注意事項

1.缺乏整體美感
這是不少初學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於他們缺乏長期性的作業訓練,在考試中不能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往往是急於求成,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讓整體的美感不能更好的體現出來,局部的構造已經很突出了,而其他地方做的不足,這樣的一幅畫,怎么能得到好評呢?
一幅畫的整體是由若干個局部組成的,沒有局部的一幅畫是不真實的;然而,一幅畫只有局部,沒有整體,就算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練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藝術思維的“意境”和如何觀察事物的“想法”。離開了這兩點,素描練習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質意義。既然整體是關係到一幅素描畫的成敗,那么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解決這種關係,就要靠比較的方法,比較色調的深淺,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係的遠與近、虛與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作品,才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
2.敏銳感加強
世上所有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面孔,即使是雙胞胎也不例外,他(她)們也都有別人不易察覺的差異。素描訓練的根本任務是,捕捉對象的特徵和獨具個性的差異,但是在素描寫生的過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不管畫誰,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氣質怎樣,都畫得像一個人,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這裡有初學時期老師指導上的失誤,還有考生自己認識上的誤區。有的考生錯誤地認為:模特兒像不像沒有關係,只要畫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評分的老師也不知模特兒什麼樣。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標準之一,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現能力。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對象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敏感性。具體到素描寫生中的表現就是千人一面。這是因為作為一個畫家重要條件的眼睛已經退化了。無疑,這樣的試卷是無法得到高分的。而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所以學生們要特別注意老師講到的每一個細節。
3.畫面把握不好
在最後畫面調整時,最容易出現畫面灰、效果對比不強烈和畫面鎖碎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這是因為畫面的黑、白、灰層次缺乏完整統一的對比和變化規律,,畫面的層次就不清晰,畫面的效果就不響亮,至於哪一種成分多點,哪一種成分少點,都要給你的感受而定。自身的關係是非常重大的,但不管怎樣的比例關係,三大基本色調都不應缺少其中的一個。
造成畫面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兒的面部大部分都處在亮部里,於是,畫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調;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畫面灰。這時,就體現深灰的作用,儘量拉開深灰和淺灰的距離,使之保持畫面的層次感。還有一種情況:模特兒的皮膚比較深,黑和深灰色調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積,而淺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積很少。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畫面灰暗、沉悶,影響作業成績。對此,考生應主動減少中間色調的深度,提高畫面(臉部)的亮度,保持畫面的層次感。寫生的過程當中,在整體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允許對局部的色調進行調整、或減弱、或加強的藝術處理。
素描(素描美圖)
素描寫生的對象,或明或暗,或強或弱,或虛或實,都有著它的規律和秩序。寫生時如果打亂了這種客觀秩序,就會出現零亂瑣碎,因而影響畫面的整體感。
還有一種情況,每個局部都畫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間沒有聯繫,互不統屬,互不相讓,像一盤散沙。一個物體在一個固定光源的照射下,必然會出現強弱、遠近和虛實的物象。因而就產生了物象主次關係———秩序感。把握不好,這樣的一幅作品也不能說是一幅好的作品的!
4.在素描的練習過程中,素描必須著重光線、物體的關係,筆觸的描繪手法,將自己眼睛所觀察到的形體,具體而微的呈現出來。所以,素描需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另外,素描也可以解釋為“存在”與“繪畫”之間一切的努力,亦即所謂“繪畫之描寫力”。例如,描繪桌上的靜物,除了可以發現靜物上不同的色彩外,亦可發現放在桌上的安全感,和背景間的協調性,這些存在的形、色、線條、明暗,質感,量感、存在感、空間、動態……等等複雜的因素,互相交織,構成一個美的秩序。繪畫就是要將那些自然的秩序,導換成美的、入畫的秩序,這也是素描的意義和目的。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是最能體現人的繪畫水平的畫種。因此,在學習中要踏踏實實,持之以衡,不可浮躁。

常見問題

1、形體畫得“歪”
這是由於起草不嚴格造成的錯誤。素描中物體的特點就是要“靜”。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對稱物體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垂直線位置,垂直線畫不垂直,就會使物體重心不穩,產生“歪”的錯誤。畫“歪”的錯誤還有另一個原因:對稱物體畫得不對稱。解決的辦法是:起草時,左右兩邊要同時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邊,再起另一邊。
2、畫面太“空”或太”滿”
這是由於構圖不當造成的錯誤。物體太小太集中,就會造成畫面的“空”;而物體太大太散,畫面就會“滿”,甚至有時畫面會“盛不開”物體。解決的辦法是:在一開始就要把整個物體的組合外形找準,按照構圖的要求做好定位輔助線,在進一步深入的時候,不要輕易改動構圖的定位線,否則,就會破壞構圖的初衷。
3、輪廓線太“粗”
這是因為畫者還沒有樹立起“體面”觀念,不懂得物體的輪廓是由“面”的轉折形成的,不懂得形體是用明暗對比出來的。解決的辦法是:加強觀察感受,排除非素描習慣的干擾,將“粗線”的一側向暗部或背景過渡。
4、輪廓線過“虛”
這是因為畫者錯誤地認為:越是立體的物體,它的輪廓越虛;越是後面的物體,它的形體越虛。解決的辦法是:依靠觀察,依靠感受,了解視覺的“雙眼視差”現象,學習造型的“線面”轉換關係,不受 “主觀”影響,客觀地表現對象。
5、透視面過“大”
初學者常常把物體的側面畫大,這是因為他們對視覺透視縮變現象理解的少,主觀地認為,原來“那個面”沒有那么小,沒有完全按照客觀觀察的結果去畫。這說明,生活中的習慣還影響著畫者。糾正的方法是:認真學習透視規律,嚴格掌握比例關係,客觀地表現對象。
6、畫面太“灰”
灰的直接原因是物體亮部畫重了,這是由於明暗對比觀察不足造成的,應該在調整時加重明暗交界線,提高亮部的明度。
7、畫面太“碎”、太“平”、太“板”
造成這三種錯誤的主要原因是,表現物體主次不清。其中“碎”的原因是,物體刻畫的部分太多、太強。“平”的原因是物體刻畫不充分。“板”的原因是,物體刻畫缺少變化。以上這些錯誤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整體觀察,整體表現,主次技術掌握不夠。解決的辦法是:在素描步驟的熟悉造型階段,就應該綜合整理出靜物的整體印象,找到靜物的主次部分,在刻畫中嚴格按整體和主次的要求進行,並及時作出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