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凱瑟琳·畢格羅
- 編劇:馬克·鮑爾
- 主演: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格提,伊萬傑琳·莉莉,拉爾夫·費因斯,大衛·摩斯,蓋·皮爾斯,克里斯蒂安·卡瑪戈,薩姆·斯普盧爾,Suhail Aldabbach
- 製片人:凱瑟琳·畢格羅等
- 出品公司:頂峰娛樂
- 中文名:拆彈部隊
- 外文名:The Hurt Locker
- 其它譯名:危機倒數(台)、拆彈雄心(港)
- 出品時間:2007年
- 發行公司:頂峰娛樂
- 製片地區:美利堅合眾國
- 製片成本:$15,000,000/estimated
- 拍攝地點:約旦安曼
- 拍攝日期:2007年7月23日-2007年9月
- 類型:劇情、動作、戰爭
- 片長:131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9月4日(義大利電影節)、2009年7月31日(美國)
- 分級:USA:R
- 對白語言:英語、阿拉伯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887912
- 主要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音響效果等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芒果TV、優酷、騰訊、樂視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主創公司,上映時間,票房信息,影片評價,正面評價,負面評價,
劇情簡介
美軍侵入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士·詹姆斯(傑瑞米·雷納飾)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接替剛在巴格達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事。拆彈組另兩人,負責聯絡的士官桑波恩(安東尼·麥凱飾)和負責掩護的特種兵歐文(布萊恩·傑拉蒂飾)對意氣用事的威廉士相當反感。但在聯合國大樓的拆彈行動中,抗拒命令強行拆彈的威廉士卻得到上校瑞德(大衛·莫爾斯 飾)的讚賞。
在一次倉庫拆彈任務中,威廉士認為被用作屍體炸彈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軍營認識的賣盜版DVD的貝克漢姆(克里斯托佛·薩伊飾)。小貝克漢姆的死讓威廉士更為瘋狂,竟擅自私離軍營單槍匹馬入城調查。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威廉·傑姆斯 | 傑瑞米·雷納 | ---- |
桑伯恩中士 | 安東尼·麥凱 | ---- |
歐文 | 布萊恩·格拉格提 | ---- |
康妮·傑姆斯 | 伊萬傑琳·莉莉 | ---- |
團隊領導 | 拉爾夫·費因斯 | ---- |
上校里德 | 大衛·摩斯 | ---- |
馬特 | 蓋·皮爾斯 | ---- |
約翰 | 克里斯蒂安·卡瑪戈 | ---- |
承包商查利 | 薩姆·斯普盧爾 | ---- |
Black Suit Man (as Suhail Al-Dabbach) | Suhail Aldabbach | ---- |
Beckham | Christopher Sayegh | ---- |
Professor Nabil | Nabil Koni | ---- |
Contractor Jimmy | Sam Redford | ---- |
Contractor Feisal | Feisal Sadoun | ---- |
Contractor Chris | Barrie Rice | ---- |
Iraqi Police Captain at UN (as Imad Daoudi) | Imad Dadudi | ---- |
Mortuary Affairs Officer | Erin Gann | ---- |
Sergeant Carter | Justin Campbell | ---- |
Sergeant Carter | Malcolm Barrett | ---- |
Soldier at Intersection (as Kristoffer Winter) | Kristoffer Ryan Winters | ---- |
Guard at Camp Liberty Market | J.J. Kandel | ---- |
Guard at Liberty Gate | Ryan Tramont | ---- |
Iraqi Translator | Michael Desante | ---- |
DVD Merchant | Hasan Darwish | ---- |
Insurgent in the Stairwell | Wasfi Amour | ---- |
Nabil's Wife | Nibras Quassem | ---- |
US Army Medic | Ben Thomas | ---- |
Insurgent Sniper | Nader Tarawneh | ---- |
Soldier at UN (as Anas 'Tipsy' Wellman) | Anas Wellman | ---- |
Butcher | Omar Mario | ---- |
Soldier at Airfield | Fleming Campbell | ---- |
First Sergeant (uncredited) | David Gueriera | ---- |
Soldier (uncredited) | Kate Mines | ---- |
Soldier (uncredited) | Jeffrey Feingold | ---- |
U.S. Sniper (uncredited) | Tom Dallace | ---- |
Soldier (uncredited) | Jerry Fortuna | ---- |
Soldier (uncredited) | Joseph Martinus | ---- |
Insurgent Sniper (uncredited) | Yousef Shweihat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凱瑟琳·畢格羅 馬克·鮑爾 尼古拉斯·夏蒂爾 托尼·馬克 多納爾·麥卡斯克 | 凱瑟琳·畢格羅 | 尼古拉斯·哈佛 戴維·蒂科汀 | 馬克·鮑爾 | 巴里·埃克勞德 | 馬可·貝爾崔米 巴克·桑德斯 | 克里斯·伊尼斯 鮑勃·穆拉夫斯基 | 馬克·貝內特 | Karl Juliusson | 大衛·布萊恩 | George L. Little 維姬·穆赫蘭道 | Amin Charif El Masri |
演職員表參考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The Hurt Locker | |
Goodnight Bastard | |
The Long Walk | |
Hostile | |
B Company | |
Man In the Green Bomb Suit | |
Body Bomb | |
Bleeding Deacon | |
A Guest In My House | |
Oil Tanker Aftermath | |
The Way I Am | 作曲者:馬可·貝特拉米 |
There Will Be Bombs | 發行日期:2010-01-19 |
幕後花絮
- 影片是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參賽片。由於沒有取得在科威特的美國軍事基地拍攝的許可,影片的製作組只好移師約旦的首都安曼。
- 最初的時候,影片在選角和安排主要的幕後工作人員時經歷了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需要在中東地區實地拍攝,尤其是約旦就在伊拉克的旁邊。
- 約旦的軍隊一直為影片的拍攝提供著24小時的保護,拍攝現場和演員以及工作人員休息的旅店外,都有他們巡邏的身影。
- 影片剛剛拍攝了不到一周的時間,約旦就迎來了夏季最為難熬的熱浪,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導致攝影師巴里·埃克勞德中暑而不得不中斷拍攝。
- 主演之一傑瑞米·雷納在拍攝抱著一位伊拉克小孩逃離的場景的時候,在片場被絆倒並滾下了幾階樓梯,拍攝擊罪翻工作再度中斷了幾天,直到雷納的腳踝痊癒為止。
- 拍攝期間,一輛裝滿了伊拉克難民(全部都是雇來的臨時演員)的汽車在路邊翻車了,好在這次事故中並沒有人受什麼嚴重的傷,除了幾個人有擦傷之外,最嚴重的一個鼻骨被壓斷了。
- 不管是去約旦還是從那裡回來,在美國機場過安檢的時候,總會有幾個重要的美國方面的工作人員受到機場保全翻行李的“待遇”,其中有一位製片人在返回洛杉磯的時候,甚至被單獨帶走進行問話。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
2010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導演 | 凱瑟琳·畢格羅 | |||
最佳原創劇本 | 馬克·鮑爾 | |||
最佳音響效果 | 保羅·奧圖遜 | |||
最佳電影再燥嬸轎剪輯 | 克里斯·伊尼斯 | |||
最佳音效剪輯 | 保羅·奧圖遜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傑瑞米·雷納 | ||
最佳攝影 | 巴放頸里·埃克勞德 | |||
最佳原創配樂 | 馬可·貝特拉米 | |||
2010年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體劇組 |
電影類-最佳導演 | 凱瑟琳·畢格羅 | |||
電影類-最佳編劇 | 馬克·鮑爾 | |||
註:只列出2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121項,提名85項 |
幕後製作
在影片的拍攝現場,總是會有三台、四台甚至更多的便攜攝像機出現,就為了給畫面製造出一種紀錄片的紀實風格。拍攝出來的膠片長達200個小時,最終的使用比率是100:1,這己習滲樣的比率甚至已經超出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所製作的那部有名的“浪費電影”——《現代啟示錄》。
《拆彈部戀櫃墓拜隊》的所有拍攝工作幾乎全部是在約旦和科威特實地取景完成的。影片拍攝的時候恰好趕上了穆斯林的“齋月”,攝製組裡的穆斯林工作人員不肯在帳篷里吃飯,即使在旅店裡,也要用毛毯遮住窗戶。在“齋月”期間,白天的時候在臘己院公共場合里吸菸、吃飯、喝酒,在許多中東國家裡都是被嚴禁的,包括在約旦,如果違反就會被拘留。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單位 | 1、First Light Production 2、 Kingstage Films(美國) 3、Grosvenor Park Media 4、Voltage Pictures 5、FCEF 6、頂峰娛樂(美國) |
---|---|
發行單位 | 1、頂峰娛樂(美國) 2、ARM Distribution(中國台灣) 3、Equinoxe Films(加拿大) 4、Prorom Media-Trade(德國) 5、Hollywood Entertainment(希臘) 6、Independent Films(荷蘭)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義大利 | 2008年9月4日(威尼斯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8年9月8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義大利 | 2008年10月10日 |
加拿大謎判閥 | 2008年10月18日(蒙特婁新電影節) |
阿根廷 | 2008年11月6日(馬德普拉塔電影節) |
挪威 | 2008年11月29日(奧斯陸國際電影節) |
波蘭 | 2008年12月(波蘭金蛙獎) |
瑞典 | 2009年1月29日(哥德堡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2月(電影評論挑選) |
美國 | 2009年3月17日(西南偏南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3月28日(達拉斯美國電影學會) |
美國 | 2009年4月1日(費城國際電影節) |
巴西 | 2009年4月15日(DVD首映) |
美國 | 2009年5月28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6月(楠塔基特電影節) |
印度尼西亞 | 2009年6月2日 |
美國 | 2009年6月5日(好萊塢,加州)(首映) |
英國 | 2009年6月19日(愛丁堡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6月26日(限量放映) |
冰島 | 2009年7月8日 |
加拿大 | 2009年7月10日(多倫多) |
澳大利亞 | 2009年7月30日(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7月31日 |
瑞士 | 2009年8月13日(德語區) |
德國 | 2009年8月13日 |
奧地利 | 2009年8月14日 |
英國、愛爾蘭 | 2009年8月28日 |
丹麥 | 2009年9月4日 |
葡萄牙 | 2009年9月17日 |
芬蘭 | 2009年9月18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
瑞士 | 2009年9月23日(法語區) |
比利時、法國 | 2009年9月23日 |
挪威 | 2009年9月25日 |
羅馬尼亞 | 2009年9月29日(雅西國際電影節) |
土耳其 | 2009年10月2日 |
西班牙 | 2009年10月6日(錫切斯電影節) |
新加坡 | 2009年10月15日 |
拉脫維亞 | 2009年10月16日 |
菲律賓 | 2009年10月21日 |
愛沙尼亞 | 2009年10月23日 |
立陶宛 | 2009年11月6日 |
芬蘭 | 2009年11月27日 |
奧地利 | 2009年12月3日(DVD首映) |
瑞典 | 2009年12月4日 |
美國 | 2010年1月(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俄羅斯 | 2010年1月14日 |
西班牙 | 2010年1月29日 |
阿根廷、澳大利亞 | 2010年2月4日 |
巴西、烏拉圭 | 2010年2月5日 |
美國 | 2010年2月8日(聖巴巴拉電影節) |
荷蘭 | 2010年2月11日 |
墨西哥 | 2010年2月12日 |
波蘭 | 2010年2月15日(DVD首映) |
匈牙利、秘魯 | 2010年2月18日 |
新加坡 | 2010年2月18日(重新發行) |
捷克共和國 | 2010年2月25日 |
中國香港 | 2010年2月26日(限量放映) |
日本 | 2010年2月26日(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 |
希臘 | 2010年3月4日(限量放映) |
巴拿馬 | 2010年3月5日 |
法國 | 2010年3月10日(重新發行) |
阿根廷 | 2010年3月11日(重新發行) |
希臘、中國香港、以色列、斯洛伐克 | 2010年3月11日 |
波蘭 | 2010年3月12日(限量放映) |
中國台灣 | 2010年3月12日 |
波蘭 | 2010年3月19日 |
紐西蘭 | 2010年4月1日 |
科威特、黎巴嫩 | 2010年4月8日 |
韓國 | 2010年4月22日 |
日本 | 2010年9月11日(愛知國際婦女電影節) |
(信息來源:)
票房信息
影片《拆彈部隊》於2009年6月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後,在隨後的150多天內還收不到1500萬美元票房(該片製作成本也是1500萬美元)。影片在美國上映的第13個周末,票房收入僅有660萬美元。而《拆彈部隊》在拿完奧斯卡獎後的第一個周末,也只能賺到82.8萬美元的票房。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拆彈部隊》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紀實片。這是一個關於拆除炸彈的故事,這也是一曲呼喊和平的悲歌。導演運用的半紀實的手法相當出色,但情節編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影片避開了好萊塢一貫的戰爭大片的模式,通過一個拆彈小組的視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軍在伊拉克的真實生活狀態。導演也沒有使用像許多戰爭片熱愛運用的武器展覽一樣的手法,而是根據情節出現場景所需要的裝備。(出自《青年報》)
電影藝術是人類最深入思考、討論戰爭的平台。可貴的是《拆彈部隊》全力描寫的是一個拆彈組,一支永遠不會進攻的高度專業的勇敢部隊。影片的攝製組儘可能了解真實反映真實,在中東進行拍攝,展示出一個接近紀錄片水平的伊拉克戰場。影片用大量鏡頭和細節,表現出伊拉克民眾的冷漠。 影片歌頌美國軍人的忠誠、友愛、團結,以及影片中的美軍普通士兵竭盡職守,視榮譽為生命。(出自人民網)
《拆彈部隊》也足以啟示中國電影:美國從不缺少戰爭片,但更需要通過戰爭透視人性的佳作。《拆彈部隊》的成功再次提醒觀眾,電影不僅僅需要娛樂和搞笑,更需要深思和堅守。長達130分鐘的《拆彈部隊》扣人心弦,三個拆彈士兵的伊拉克經歷,反映了駐伊拉克維和部隊(美軍)的真實現狀。片中大量移動鏡頭和仿紀實拍攝手法具有強勁的視覺衝擊力,幾個拆彈段落像昂壯的鼓點密集敲打著觀眾的心扉,一個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體炸彈的小故事將全片推向高潮。(出自新華網)
負面評價
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軍官兵批評影片存在不實之處。第一,在電影反映的年代,美軍制服還是沙漠迷彩,不是電影中的數字迷彩。電影中的美軍制服和記者眼下在巴格達親眼看到的一模一樣,顏色發青,據說剛裝備部隊不久。第二,美軍與武裝人員互相狙殺的情節中,美軍使用的是M82A1反器材槍。那槍絕不是用來打狙擊的,這是電影的硬傷,顯得比較業餘。(出自《北京晚報》)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凱瑟琳·畢格羅 馬克·鮑爾 尼古拉斯·夏蒂爾 托尼·馬克 多納爾·麥卡斯克 | 凱瑟琳·畢格羅 | 尼古拉斯·哈佛 戴維·蒂科汀 | 馬克·鮑爾 | 巴里·埃克勞德 | 馬可·貝爾崔米 巴克·桑德斯 | 克里斯·伊尼斯 鮑勃·穆拉夫斯基 | 馬克·貝內特 | Karl Juliusson | 大衛·布萊恩 | George L. Little 維姬·穆赫蘭道 | Amin Charif El Masri |
演職員表參考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The Hurt Locker | |
Goodnight Bastard | |
The Long Walk | |
Hostile | |
B Company | |
Man In the Green Bomb Suit | |
Body Bomb | |
Bleeding Deacon | |
A Guest In My House | |
Oil Tanker Aftermath | |
The Way I Am | 作曲者:馬可·貝特拉米 |
There Will Be Bombs | 發行日期:2010-01-19 |
幕後花絮
- 影片是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參賽片。由於沒有取得在科威特的美國軍事基地拍攝的許可,影片的製作組只好移師約旦的首都安曼。
- 最初的時候,影片在選角和安排主要的幕後工作人員時經歷了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需要在中東地區實地拍攝,尤其是約旦就在伊拉克的旁邊。
- 約旦的軍隊一直為影片的拍攝提供著24小時的保護,拍攝現場和演員以及工作人員休息的旅店外,都有他們巡邏的身影。
- 影片剛剛拍攝了不到一周的時間,約旦就迎來了夏季最為難熬的熱浪,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導致攝影師巴里·埃克勞德中暑而不得不中斷拍攝。
- 主演之一傑瑞米·雷納在拍攝抱著一位伊拉克小孩逃離的場景的時候,在片場被絆倒並滾下了幾階樓梯,拍攝工作再度中斷了幾天,直到雷納的腳踝痊癒為止。
- 拍攝期間,一輛裝滿了伊拉克難民(全部都是雇來的臨時演員)的汽車在路邊翻車了,好在這次事故中並沒有人受什麼嚴重的傷,除了幾個人有擦傷之外,最嚴重的一個鼻骨被壓斷了。
- 不管是去約旦還是從那裡回來,在美國機場過安檢的時候,總會有幾個重要的美國方面的工作人員受到機場保全翻行李的“待遇”,其中有一位製片人在返回洛杉磯的時候,甚至被單獨帶走進行問話。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
2010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導演 | 凱瑟琳·畢格羅 | |||
最佳原創劇本 | 馬克·鮑爾 | |||
最佳音響效果 | 保羅·奧圖遜 | |||
最佳電影剪輯 | 克里斯·伊尼斯 | |||
最佳音效剪輯 | 保羅·奧圖遜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傑瑞米·雷納 | ||
最佳攝影 | 巴里·埃克勞德 | |||
最佳原創配樂 | 馬可·貝特拉米 | |||
2010年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體劇組 |
電影類-最佳導演 | 凱瑟琳·畢格羅 | |||
電影類-最佳編劇 | 馬克·鮑爾 | |||
註:只列出2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121項,提名85項 |
幕後製作
在影片的拍攝現場,總是會有三台、四台甚至更多的便攜攝像機出現,就為了給畫面製造出一種紀錄片的紀實風格。拍攝出來的膠片長達200個小時,最終的使用比率是100:1,這樣的比率甚至已經超出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所製作的那部有名的“浪費電影”——《現代啟示錄》。
《拆彈部隊》的所有拍攝工作幾乎全部是在約旦和科威特實地取景完成的。影片拍攝的時候恰好趕上了穆斯林的“齋月”,攝製組裡的穆斯林工作人員不肯在帳篷里吃飯,即使在旅店裡,也要用毛毯遮住窗戶。在“齋月”期間,白天的時候在公共場合里吸菸、吃飯、喝酒,在許多中東國家裡都是被嚴禁的,包括在約旦,如果違反就會被拘留。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單位 | 1、First Light Production 2、 Kingstage Films(美國) 3、Grosvenor Park Media 4、Voltage Pictures 5、FCEF 6、頂峰娛樂(美國) |
---|---|
發行單位 | 1、頂峰娛樂(美國) 2、ARM Distribution(中國台灣) 3、Equinoxe Films(加拿大) 4、Prorom Media-Trade(德國) 5、Hollywood Entertainment(希臘) 6、Independent Films(荷蘭)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義大利 | 2008年9月4日(威尼斯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8年9月8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義大利 | 2008年10月10日 |
加拿大 | 2008年10月18日(蒙特婁新電影節) |
阿根廷 | 2008年11月6日(馬德普拉塔電影節) |
挪威 | 2008年11月29日(奧斯陸國際電影節) |
波蘭 | 2008年12月(波蘭金蛙獎) |
瑞典 | 2009年1月29日(哥德堡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2月(電影評論挑選) |
美國 | 2009年3月17日(西南偏南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3月28日(達拉斯美國電影學會) |
美國 | 2009年4月1日(費城國際電影節) |
巴西 | 2009年4月15日(DVD首映) |
美國 | 2009年5月28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6月(楠塔基特電影節) |
印度尼西亞 | 2009年6月2日 |
美國 | 2009年6月5日(好萊塢,加州)(首映) |
英國 | 2009年6月19日(愛丁堡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6月26日(限量放映) |
冰島 | 2009年7月8日 |
加拿大 | 2009年7月10日(多倫多) |
澳大利亞 | 2009年7月30日(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9年7月31日 |
瑞士 | 2009年8月13日(德語區) |
德國 | 2009年8月13日 |
奧地利 | 2009年8月14日 |
英國、愛爾蘭 | 2009年8月28日 |
丹麥 | 2009年9月4日 |
葡萄牙 | 2009年9月17日 |
芬蘭 | 2009年9月18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
瑞士 | 2009年9月23日(法語區) |
比利時、法國 | 2009年9月23日 |
挪威 | 2009年9月25日 |
羅馬尼亞 | 2009年9月29日(雅西國際電影節) |
土耳其 | 2009年10月2日 |
西班牙 | 2009年10月6日(錫切斯電影節) |
新加坡 | 2009年10月15日 |
拉脫維亞 | 2009年10月16日 |
菲律賓 | 2009年10月21日 |
愛沙尼亞 | 2009年10月23日 |
立陶宛 | 2009年11月6日 |
芬蘭 | 2009年11月27日 |
奧地利 | 2009年12月3日(DVD首映) |
瑞典 | 2009年12月4日 |
美國 | 2010年1月(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俄羅斯 | 2010年1月14日 |
西班牙 | 2010年1月29日 |
阿根廷、澳大利亞 | 2010年2月4日 |
巴西、烏拉圭 | 2010年2月5日 |
美國 | 2010年2月8日(聖巴巴拉電影節) |
荷蘭 | 2010年2月11日 |
墨西哥 | 2010年2月12日 |
波蘭 | 2010年2月15日(DVD首映) |
匈牙利、秘魯 | 2010年2月18日 |
新加坡 | 2010年2月18日(重新發行) |
捷克共和國 | 2010年2月25日 |
中國香港 | 2010年2月26日(限量放映) |
日本 | 2010年2月26日(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 |
希臘 | 2010年3月4日(限量放映) |
巴拿馬 | 2010年3月5日 |
法國 | 2010年3月10日(重新發行) |
阿根廷 | 2010年3月11日(重新發行) |
希臘、中國香港、以色列、斯洛伐克 | 2010年3月11日 |
波蘭 | 2010年3月12日(限量放映) |
中國台灣 | 2010年3月12日 |
波蘭 | 2010年3月19日 |
紐西蘭 | 2010年4月1日 |
科威特、黎巴嫩 | 2010年4月8日 |
韓國 | 2010年4月22日 |
日本 | 2010年9月11日(愛知國際婦女電影節) |
(信息來源:)
票房信息
影片《拆彈部隊》於2009年6月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後,在隨後的150多天內還收不到1500萬美元票房(該片製作成本也是1500萬美元)。影片在美國上映的第13個周末,票房收入僅有660萬美元。而《拆彈部隊》在拿完奧斯卡獎後的第一個周末,也只能賺到82.8萬美元的票房。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拆彈部隊》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紀實片。這是一個關於拆除炸彈的故事,這也是一曲呼喊和平的悲歌。導演運用的半紀實的手法相當出色,但情節編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影片避開了好萊塢一貫的戰爭大片的模式,通過一個拆彈小組的視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軍在伊拉克的真實生活狀態。導演也沒有使用像許多戰爭片熱愛運用的武器展覽一樣的手法,而是根據情節出現場景所需要的裝備。(出自《青年報》)
電影藝術是人類最深入思考、討論戰爭的平台。可貴的是《拆彈部隊》全力描寫的是一個拆彈組,一支永遠不會進攻的高度專業的勇敢部隊。影片的攝製組儘可能了解真實反映真實,在中東進行拍攝,展示出一個接近紀錄片水平的伊拉克戰場。影片用大量鏡頭和細節,表現出伊拉克民眾的冷漠。 影片歌頌美國軍人的忠誠、友愛、團結,以及影片中的美軍普通士兵竭盡職守,視榮譽為生命。(出自人民網)
《拆彈部隊》也足以啟示中國電影:美國從不缺少戰爭片,但更需要通過戰爭透視人性的佳作。《拆彈部隊》的成功再次提醒觀眾,電影不僅僅需要娛樂和搞笑,更需要深思和堅守。長達130分鐘的《拆彈部隊》扣人心弦,三個拆彈士兵的伊拉克經歷,反映了駐伊拉克維和部隊(美軍)的真實現狀。片中大量移動鏡頭和仿紀實拍攝手法具有強勁的視覺衝擊力,幾個拆彈段落像昂壯的鼓點密集敲打著觀眾的心扉,一個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體炸彈的小故事將全片推向高潮。(出自新華網)
負面評價
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軍官兵批評影片存在不實之處。第一,在電影反映的年代,美軍制服還是沙漠迷彩,不是電影中的數字迷彩。電影中的美軍制服和記者眼下在巴格達親眼看到的一模一樣,顏色發青,據說剛裝備部隊不久。第二,美軍與武裝人員互相狙殺的情節中,美軍使用的是M82A1反器材槍。那槍絕不是用來打狙擊的,這是電影的硬傷,顯得比較業餘。(出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