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獎項歷程,獎項主持,提名名單,獲獎名單,頒獎嘉賓,表演節目,獎項幕後,獎項評析,
獎項歷程
流程 | 日程 |
---|---|
理事獎頒獎典禮 | 2009年11月14日 |
參評電影報名結束 | 2009年12月1日 |
提名選票寄出 | 2009年12月28日 |
提名選票截止 | 2010年1月23日 |
提名名單公布 | 2010年2月2日 |
最終選票寄出 | 2010年2月10日 |
提名者午宴、全體提名者合影 | 2010年2月15日 |
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 | 2010年2月20日 |
最終選票截止 | 2010年3月2日 |
第8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2010年3月7日 |
參考資料:
獎項主持
提名名單
獎項名稱 | 提名名單 |
---|---|
最佳影片 | |
最佳導演 | |
最佳男主角 | |
最佳女主角 | |
最佳男配角 | |
最佳女配角 | |
最佳原創劇本 | |
最佳改編劇本 | |
最佳動畫長片 | |
最佳外語片 | |
最佳紀錄長片 | 《海豚灣》——路易·皮斯霍斯、費舍·史蒂芬斯 《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安德斯·奧斯特加德、莉莎·倫澤-穆勒 《食品公司》——羅伯特·肯納、埃莉斯·博爾斯丁 《美國最危險的人》——朱迪思·埃利希、里克·戈德史密斯 《哪裡是回家的路》——麗貝卡·卡米沙 |
最佳紀錄短片 | 《普魯登斯的音樂》——羅傑·羅斯·威廉斯、埃莉諾·伯克特 《中國的非自然災害:四川的眼淚》——喬恩·阿爾珀特、馬修·奧尼爾 《加德納州長的最後一次競選》——丹尼爾·強吉、亨利·安斯拜切 《最後一輛車:通用王國的破產》——史蒂文·波格納、朱麗婭·賴克特 《柏林圍牆的野兔》——巴爾托什·科諾普卡、安娜·懷德拉 |
最佳真人短片 | 《新房客》——約阿希姆·巴克、提維·馬格努松 《門》——胡安妮塔·威爾遜、詹姆斯·弗林 《魔術師之夢》——派屈克·伊庫倫德、馬蒂亞斯·弗亞爾斯通 《卡維》——格雷格·赫爾維 《神秘魚》——魯克·朵蘭、德魯·貝利 |
最佳動畫短片 | 《商標的世界》——尼古拉斯·施默金 《法式炒咖啡》——法布里斯·O·朱伯特 《格林奶奶的睡美人》——尼基·費倫、達拉夫·奧康內爾 《老婦人與死神》——哈維爾·雷西奧·格拉西亞 《超級無敵掌門狗:麵包與死亡事件》——尼克·帕克 |
最佳原創配樂 | |
最佳原創歌曲 | |
最佳音效剪輯 | 《拆彈部隊》——保羅·N·J·奧托森 《阿凡達》——克里斯托弗·博伊斯、格溫多林·耶茨·惠特爾 《無恥混蛋》——華利·史帝文 《星際迷航》——馬克·斯托金格、艾倫·蘭金 《飛屋環遊記》——麥可·席維斯、湯姆·邁爾斯 |
最佳音響效果 | 《拆彈部隊》——保羅·N·J·奧托森、雷·貝克特 《阿凡達》——克里斯托弗·博伊斯、加里·薩默斯、安迪·尼爾森、托尼·詹森 《無恥混蛋》——麥可·明克勒、托尼·蘭伯蒂、馬克·烏蘭諾 《星際迷航》——安娜·貝爾莫、安迪·尼爾森、彼得·J·德夫林 《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格雷格· P·羅素、加里·薩默斯、傑弗里·帕特森 |
最佳藝術指導 | 《阿凡達》——藝術指導:瑞克·卡特、羅伯特·斯特龍伯格;內部裝飾:金·辛克萊爾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藝術指導:戴夫·沃倫、安娜斯塔西婭·瑪莎羅;內部裝飾:卡羅琳·史密斯 《九》——藝術指導:約翰·邁爾;內部裝飾:戈登·辛 《大偵探福爾摩斯》——藝術指導:莎拉·格林伍德;內部裝飾:凱蒂·斯賓塞 《年輕的維多利亞》——藝術指導:帕特里斯·弗米特;內部裝飾:瑪吉·格雷 |
最佳攝影 | |
最佳化妝 | |
最佳服裝設計 | |
最佳剪輯 | |
最佳視覺效果 | 《阿凡達》——喬·萊特瑞、史蒂芬·羅森包姆、理察·本漢姆、安德魯·R·瓊斯 《第九區》——丹·考夫曼、彼得·麥澤斯、羅伯特·哈布羅斯、馬特·艾特肯 《星際迷航》——羅傑·蓋耶特、羅素·厄爾、保羅·卡瓦納、伯特·道爾頓 |
參考資料:
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
最佳影片 | 《拆彈部隊》 |
最佳導演 | |
最佳男主角 | |
最佳女主角 | |
最佳男配角 | |
最佳女配角 | |
最佳原創劇本 | |
最佳改編劇本 | 《珍愛人生》 |
最佳動畫長片 | 《飛屋環遊記》 |
最佳外語片 | 《謎一樣的雙眼》(阿根廷) |
最佳剪輯 | 《拆彈部隊》 |
最佳攝影 | 《阿凡達》 |
最佳藝術指導 | 《阿凡達》 |
最佳化妝 | 《星際迷航》 |
最佳音響效果 | 《拆彈部隊》 |
最佳音效剪輯 | 《拆彈部隊》 |
最佳視覺效果 | 《阿凡達》 |
最佳服裝設計 | 《年輕的維多利亞》 |
最佳原創配樂 | 《飛屋環遊記》 |
最佳原創歌曲 | “The Weary Kind”《瘋狂的心》 |
最佳真人短片 | 《新房客》 |
最佳動畫短片 | 《商標電影》 |
最佳紀錄短片 | 《馬布海納的音樂》 |
最佳紀錄長片 | 《海豚灣》 |
特別獎 | |
榮譽獎(終身成就獎) |
參考資料:
頒獎嘉賓
頒獎嘉賓 | 頒發獎項 |
---|---|
吉娜·塔特爾 | 第8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
最佳男配角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弱點》 | |
最佳動畫長片獎 | |
最佳原創歌曲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第九區》 | |
最佳原創劇本獎 | |
向約翰·休斯致敬環節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飛屋環遊記》 | |
最佳動畫短片獎、最佳紀錄短片獎、最佳真人短片獎 | |
最佳化妝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嚴肅的男人》 | |
傑克·吉倫哈爾、瑞秋·麥亞當斯 | 最佳改編劇本獎 |
介紹奧斯卡榮譽獎和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的頒獎片段 | |
最佳女配角獎 | |
柯林·菲爾斯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成長教育》 |
最佳藝術指導獎 | |
最佳服裝設計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珍愛人生》 | |
向恐怖電影致敬環節 | |
最佳音效剪輯獎和最佳音響效果獎 | |
介紹奧斯卡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的頒獎片段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無恥混蛋》 | |
最佳攝影獎 | |
紀念過去一年逝世電影人緬懷致敬環節 | |
介紹原創配樂獎提名作品的特別表演曲目、最佳原創配樂獎 | |
布萊德利·庫珀、傑瑞德·巴特勒 | 最佳視覺效果獎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在雲端》 | |
最佳紀錄長片獎 | |
最佳剪輯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拆彈部隊》 | |
最佳外語片獎 |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阿凡達》 | |
最佳男主角獎 | |
最佳女主角獎 | |
最佳導演獎 | |
最佳影片獎 |
表演節目
表演嘉賓 | 表演節目 |
---|---|
馬克·施艾曼(音樂編排) | 管弦樂 |
哈羅德·惠勒(指揮) | 管弦樂 |
開場歌舞 | |
在緬懷致敬環節中表演“In My Life” | |
表演原創配樂獎提名作品的同步舞蹈曲目 |
參考資料:
獎項幕後
1、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歌曲都會在頒獎現場由不同歌手演繹,但該屆這一傳統被打破,《瘋狂的心》《公主與青蛙》《九》《巴黎36》等提名歌曲不在現場表演,取而代之的是播放30秒5首提名歌曲的電影片段。
2、該屆頒獎典禮的舞台布景設計依舊出自美國建築家大衛·羅克威爾之手,並沿用了81屆奧斯卡舞台的“幕簾”設計,幕簾由無數銀白、青黃、青綠色的施華洛世奇水晶片串成。
3、頒獎典禮後的晚宴餐點都是以熱門電影為主題,像《阿凡達》中“納威人”造型的甜點、《拆彈部隊》的主題甜點以及以《飛屋環遊記》為靈感製作的棒棒糖。
4、凱瑟琳·畢格羅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性。
5、從該屆奧斯卡獎開始,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席位正式從5個提名增加到10個。
獎項評析
《阿凡達》對該屆奧斯卡收視率的貢獻不容忽視,但此次奧斯卡卻“不領情”,這種殘酷也顯示了奧斯卡的一種硬朗作風。作為全球快餐文化的製造者,這種勇氣和堅持似乎也在向外界展示好萊塢的自省,顯示它想要在相對“嚴肅”的氛圍內展示電影的尊嚴,挽救人們頭腦中正在流失的文化和思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凡達》此次成了奧斯卡的“反襯”。(《北京青年報》 評)
對於《阿凡達》這類已經有著堅實市場基礎的商業片,奧斯卡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意義並不重大。但像《拆彈部隊》這樣獨立製片,又密切關注現實的嚴肅作品,卻亟需支持和肯定,奧斯卡給予其大獎正是表明了這一態度。奧斯卡適時地掌握了商業片與藝術片之間的平衡,而這正是好萊塢電影能夠全面、穩步發展的關鍵。縱觀國內外其他電影獎,能如此精密地起到調控作用的,也只有奧斯卡。(《新民晚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