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是安徽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2023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批覆稱,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 批覆機構:國務院
批覆,檔案全文,

批覆

國務院關於《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
國函〔2023〕137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你們關於報請批准《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安徽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請認真組織實施。安徽省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地區,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省份。《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
二、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安徽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8115.00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7143.56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1.96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73.80億立方米。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洪澇等風險控制線,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歷史文化保護等安全保障空間,全面錨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
三、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四、系統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最佳化主體功能定位,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完善差別化支持政策。嚴格保護江淮丘陵地區優質耕地,完善皖北平原農田水利設施,保障沿江平原糧油生產基地建設和特色農產品生產,推進皖西、皖南山地零星耕地整合,構築高質量農業空間,推進鄉村振興。推進皖西、皖南生態屏障和江河生態廊道的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大別山、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和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空間管控,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天然分布區保護,嚴格實施長江、淮河、巢湖等河湖水域空間管控,整體提升巢湖等河湖濕地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恢復和修復典型濕地植被及重要物種生境。推進合肥都市圈一體化布局,保障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和產業創新的空間需求,建立與人口規模和結構相匹配的公共服務配置體系,分類保障產業用地空間,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布局。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依託,加強區域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空間布局,建立高效快捷現代物流體系,暢通與長三角中心城市連線的交通網路。最佳化綜合防災設施布局,協調區域和城市防洪、排澇、排水設施布局,著力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強化整體保護和系統活化利用,加強黃山、皖南古村落等世界遺產保護,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區域整體保護古徽州、沿江、沿淮地區的城鄉歷史文化聚落,促進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和城鎮鄉村融合發展,塑造徽風皖韻魅力空間。
五、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安徽省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規劃實施保障。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強化社會監督。組織完成地方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強化對水利、交通、能源、農業、信息、市政等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軍事設施、生態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業草原等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解決矛盾問題,合理最佳化空間布局。建立健全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的統籌協調作用。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路,提高空間治理數位化水平。自然資源部要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指導、監督和評估,確保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多規合一”改革的決策部署,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國務院
2023年12月3日

檔案全文

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目 錄
前 言................................................................................................... 6
第一章 規劃背景............................................................................... 7
第一節 自然資源稟賦...................................................................... 7
第二節 成就與問題.......................................................................... 9
第三節 機遇與挑戰........................................................................ 13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目標......................................................... 16
第一節 指導思想............................................................................ 16
第二節 基本策略............................................................................ 17
第三節 規劃目標............................................................................ 18
第三章 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22
第一節 夯實國土空間安全底線.................................................... 22
第二節 最佳化主體功能區布局........................................................ 24
第三節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25
第四章 構築高質量農業空間,嚴格耕地保護............................. 30
第一節 最佳化農業生產空間結構布局............................................ 30
第二節 穩定農業種植生產空間.................................................... 31
第三節 拓展農產品生產空間........................................................ 34
第四節 推進農業用地整治............................................................ 35
第五章 最佳化綠色皖美生態空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38
第一節 構築生態保護網路............................................................ 38
第二節 嚴格生態空間管理............................................................ 40
第三節 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41
第六章 形成協調發展城鎮空間,支撐新型城鎮化..................... 47
第一節 分類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布局.................................... 47
第二節 最佳化城鎮空間結構和布局................................................ 49
第三節 促進城鎮建設用地節約集約............................................ 53
第七章 加強縣域城鄉空間統籌,共促鄉村振興......................... 55
第一節 最佳化村莊布局.................................................................... 55
第二節 推動城鄉融合.................................................................... 58
第八章 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彰顯徽風皖韻空間魅力............. 60
第一節 強化自然和文化遺產空間保護........................................ 60
第二節 促進自然和文化遺存活化利用........................................ 62
第三節 彰顯國土空間魅力............................................................ 64
第九章 強化空間聯結和保障,增強基礎支撐能力..................... 66
第一節 最佳化水資源平衡和安全保障網路.................................... 66
第二節 促進形成綜合立體的交通物流網路................................ 69
第三節 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網路................................................ 72
第四節 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 73
第五節 建設安全穩定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 73
第六節 建立安全可靠的防災設施體系........................................ 74
第十章 強化空間指引,促進區域協調......................................... 77
第一節 因地制宜推進各區域協調布局........................................ 77
第二節 系統統籌各領域國土空間規劃布局................................ 80
第三節 協調保障重大工程空間需求............................................ 81
第十一章 加強國土空間治理,保障規劃實施............................. 84
第一節 加強黨的領導.................................................................... 84
第二節 健全法規標準和政策制度體系........................................ 85
第三節 強化規劃傳導和用途管制................................................ 87
第四節 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 89
第五節 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90
附表.................................................................................................... 93
表1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表................................. 93
表2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表............................................................. 94
表3 城鎮體系規模結構表............................................................. 95
表4 國家級和省級主體功能區名錄............................................. 96
表5 自然保護地一覽表................................................................. 98
表6 歷史文化資源一覽表........................................................... 102
表7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名錄................................... 107
附圖................................................................................................... 117
前 言
安徽省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多重戰略疊加區域,全域國土是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的空間載體。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部署,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安徽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編制《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總體部署與安排,《規劃》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全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指導約束省級相關專項規劃和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具有戰略性、協調性、綜合性和約束性。
規劃範圍為安徽省行政管轄範圍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第一章 規劃背景
我國已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國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我省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我省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認識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空間支撐和保障。
第一節 自然資源稟賦
地理區位襟江帶淮。位於東經114°52′~119°38′、北緯29°23′~34°39′之間,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省、浙江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南鄰江西省,北靠山東省,距東海約300千米,是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對內對外開放的前沿。
地形地貌類型多樣。南北長約570千米,東西寬約450千米,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南北迥異,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五大自然區域,淮北平原地勢坦蕩遼闊,江淮丘陵崗丘逶迤曲折,沿江平原河湖交錯,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層巒疊嶂。山區、平原、丘陵、圩區、湖泊窪地分別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9.52%、24.82%、29.01%、8.68%、7.97%。境內主要有大別山、黃山等山脈,最高山峰為海拔1864米的黃山蓮花峰。
氣候條件溫和宜居。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氣候帶,以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淮河為界,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介於14—17℃之間,無霜期自北向南、自山區到平原逐漸增多。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800毫米,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河湖水系交錯密布。共有2000多條河流,主要分屬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淮河流經我省北部430千米;長江流經省內416千米;新安江為錢塘江正源,發源於我省休寧縣,境內全長242千米。全省湖泊580多個,總面積336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於長江、淮河沿岸,較大的有巢湖、華陽河湖群、南漪湖等,其中巢湖湖面面積779.5平方千米,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然與歷史文化魅力獨特。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黃山,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大運河(安徽段),以及升金湖、牯牛降等自然保護地。繁昌縣人字洞、和縣龍潭洞等古人類遺址分布長江兩岸,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省內匯聚了徽文化(新安江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擁有亳州、壽縣、歙縣、安慶、績溪、黟縣、桐城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淮海戰役與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100餘處紅色遺蹟,擁有老子、管子、莊子、華佗、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陳獨秀、胡適等一批歷史名人遺蹟。
自然資源豐富多樣。耕地、林地資源較為豐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16億立方米,占全國2.6%,南多北少、豐枯變化大。礦產呈“北煤、中銅鐵、南鎢”分布格局,其中煤炭、鐵礦、銅礦為優勢礦種。生物資源種類多,動植物種類豐富,主要分布於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巢湖等區域,我國特有野生動物揚子鱷和白鱀豚主要分布在長江(安徽段)。
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較強。農業生產適宜區9.8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皖北、江淮和沿江的平原地區以及東部丘陵和皖南丘陵區部分地區,總體呈“大集聚、小分散”特徵。城鎮建設適宜區10.1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皖北、江淮和沿江的平原地區以及東南部丘陵崗地和南部山區的小型盆地。
第二節 成就與問題
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逐步最佳化。隨著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等區域協調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我省各區域城鎮布局、生產力布局不斷最佳化,資源利用聯動協同水平明顯提高。合肥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升,吸引人口集聚,成為引領與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皖北地區城鎮化快速發展,形成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和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沿江地區成為聯接長三角地區和長江經濟帶中上游的重要通道;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打造為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集聚地。各區域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包容共進的開發格局逐步形成。
國土空間網路聯結水平持續提升。2020年,全省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5302千米,居華東地區前列,鐵路網密度364千米/萬平方千米,其中高鐵總里程2329千米,是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全省公路總里程23.6萬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904千米,“五縱九橫”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內河航道通航里程5777千米,幹線航道網路逐步聯通。運輸機場形成以合肥新橋機場為中心的“一樞五支”格局。能源設施不斷完善,“一體化、網路化”現代能源體系正加速構建。水利基礎設施網路不斷完善,引江濟淮建設世紀夙願付諸實施,淮河、長江幹流骨幹防洪工程體系持續完善,水利支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同時,安徽省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耕地保護難度持續增加。補充耕地難度加大,全省補充耕地潛力約2.1萬公頃(31.63萬畝),可恢復的耕地十分有限,耕地後備資源不足,且呈“北多南少、東多西少”地域分布特徵。現狀耕地中難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面積7.9萬公頃(118.42萬畝),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河道湖區林區內耕地面積分別達0.9萬公頃(14.01萬畝)、7.0萬公頃(104.41萬畝),存在耕地分布與耕地適宜性區域不匹配的情況,亟需空間最佳化。
生態安全基礎不夠穩固。受歷史上圍湖造田、江湖阻隔等人類生產活動影響,部分重要生態用地面積總體呈逐年減少趨勢,存在生態退化、生境破碎等問題。部分地區生物多樣性減少風險較高,省內仍有多種野生物種處於瀕危狀態。皖北地區生態空間相對較少,且與農業空間交錯分布;皖西、皖南和江淮的局部地區受水土流失等影響,存在生態系統退化風險。長江、淮河流域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斷面水質尚不穩定,局部地區存在土壤污染情況。
城鎮空間結構有待最佳化。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58.33%,處於快速城鎮化發展階段,城鎮集聚效應逐步提高,但除合肥以外的中心城市普遍存在能級不足、輻射能力較弱現象。縣城對於縣域經濟的引領作用和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強,未能充分發揮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作用。城市間聯繫呈現“中心放射”特徵,除與合肥市外,各市之間相互聯繫不足,大中小城鎮互動不夠,未形成協調互動發展格局。現有城鎮空間與人口分布不匹配,全省城鎮人口密度0.8萬人/平方千米,合肥市人口密度超過1萬人/平方千米,而部分市人口密度低於0.66萬人/平方千米。同時,城鎮內部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結構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人民民眾需求不相適應,空間安全韌性有待提升。
部分國土空間功能受損。皖北地區兼具國家糧食主產區和能源基地的定位,採煤沉陷影響耕地保護和城鎮發展。2020年採煤沉陷區7.2萬公頃(108.4萬畝),其中耕地3.05萬公頃(45.73萬畝),預計到2035年,採煤沉陷區將擴大到14.3萬公頃(213.75萬畝),新增沉陷耕地2.6萬公頃(38.82萬畝)。部分採煤沉陷區位於城鎮內部及周邊,影響城鎮布局。全省廢棄礦山損毀土地1.4萬公頃(20.3萬畝),集中分布於皖北和沿江地區。皖北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導致地面沉降,對城鄉建設造成安全隱患,不利於城鎮和村莊布局。
空間品質需要提升。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結構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人民民眾需求不匹配,服務供給保障能力亟需提升,空間安全韌性有待增強。區域、城鄉之間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夠均衡,設施布局與人口分布存在偏差。公共開敞空間、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比重較低,尤其是交通設施、停車設施空間不足,造成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病”問題,社區生活便捷度不夠。縣城高樓林立,村莊布局散亂,現狀空間宜居性較差。自然和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不夠,多樣性、獨特性彰顯不足。
資源利用粗放現象仍然突出。水資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57.5立方米,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約為0.5512,尚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國家級開發區工業用地地均稅收373.5萬元/公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4.4%;鄉村地區仍然存在低效閒置用地現象,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建設用地496平方米,戶籍人口人均建設用地282平方米,均超出國家標準。礦產資源采、選、綜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
資源空間分布與發展需求不匹配。區域資源稟賦存在差異,水土資源與人口、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皖北地區以全省16%水資源和29.6%土地承載近一半人口,皖西和皖南山地較多,適宜城鎮建設的空間相對有限。城鄉建設用地中城鎮少農村多,全省城鎮建設用地占城鄉建設用地的比重僅26.04%,而人口城鎮化水平達58.33%。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城鄉建設用地結構需不斷最佳化。
國土空間聯結水平仍需提高。高速鐵路、高等級公路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足,至滬蘇浙、長江中游等周邊地區的部分高速公路通行能力飽和。機場總量不足、覆蓋範圍不廣。航道暢通水平有待提升,等級結構有待最佳化,四級及以上航道里程僅占31.2%。區域和城鄉綜合交通網路布局不夠均衡、結構不盡合理,跨區域對外聯通通道不足,設施網路銜接不夠順暢。水利基礎設施存在短板,全省骨幹引調水工程體系尚未建成,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不強,防洪體系仍需完善。電網結構與智慧型化水平亟需最佳化提升。
第三節 機遇與挑戰
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注入新動力。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持續深入,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形成,生態保護投入持續增加,有利於國土空間整體保護和系統生態修復,有利於加快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環巢湖生態示範區、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等建設,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創造新機遇。
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為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提供新契機。國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形勢有利於加強我省與滬蘇浙和中部其他地區合作,構建東西互濟、雙向開放新格局,有利於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心城市。
創新驅動能力不斷提升,為提高國土空間治理水平創造新條件。隨著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持續推進,我省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有利於資源能源利用方式轉型升級,有助於轉變國土空間利用方式,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水平。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鄉村獲得新發展機會,將重塑城鄉空間形態,促進城鄉功能完善和空間融合發展。
對標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與保護仍面臨挑戰。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國土空間品質提出更高要求。面對人民共同富裕的需求與區域差異的矛盾,消費多元化、生育政策調整和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等變化,國土空間治理和空間供給需要適應“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新要求,要在城鄉功能完善、空間結構最佳化、品質提升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優的要素保障。
發展需求與資源約束統籌難度增加。城鎮化水平提升和外出人口回流,對資源提出更多需求。城鎮空間發展方向與優質耕地集中分布區高度重疊。生態保護極重要區內仍存在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帶來一定擾動。高質量發展要求改變規模驅動、粗放利用的空間開發模式,但部分地區粗放擴張發展觀念尚未根本扭轉,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銳,對統籌保護與發展、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潛在災害對國土安全產生威脅。受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多發頻發,洪澇、乾旱、生物病蟲害、病毒傳播等災害風險加大,糧食、水資源、能源和生物安全風險增大,對城鄉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地質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崩滑流危險性高,皖北地區因礦產開採和地下水超采引發地面沉陷和沉降等問題,沿江、沿淮地區洪澇災害風險等級較高,全省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內有1409.57平方千米居民點。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最佳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國土安全韌性。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目標
圍繞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安徽、共進安徽、美麗安徽、開放安徽、幸福安徽的奮鬥目標,針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科學確定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指導思想、基本策略和規劃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目的,以問題、目標、結果為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面向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軍事安全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等空間需求,統籌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最佳化農業、生態、城鎮等空間,為我省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提供空間保障,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
第二節 基本策略
強化底線約束。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嚴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堅持“四水四定”,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用水總量控制。支持生態屏障、生態廊道建設,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築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能源資源安全、軍事安全等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完善國土安全基礎設施,增強安全韌性。
踐行綠色低碳。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嚴格實施資源總量和強度管控,最佳化產業、能源、水利、交通運輸等空間布局和用地結構,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系統修復和治理生態環境,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強化集約集聚。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人定地、地隨人走,合理確定城鎮規模和最佳化城鎮布局,推動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聯動發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促進要素向城鎮高效集聚,提升國土空間競爭力。
提升空間品質。堅持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最佳化城鄉國土空間結構,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功能,彰顯國土空間魅力和特色,營造宜業、宜居、宜游的良好環境空間。整體保護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促進歷史文化、自然山水與城鄉空間融合。
開放暢聯互通。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機遇,完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交通網路,最佳化物流網路、綠色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加強與滬蘇浙等周邊區域協調互動,提升省內國土空間開發軸帶及其周邊地區聯通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形成智慧高效、聯動開放、共建共享的國土空間格局。
堅持系統治理。貫徹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態各要素系統治理。發揮“多規合一”整體優勢,積極協調人、地、產、城、鄉關係,統籌區域協調、城鄉融合,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統籌保護與發展,在多目標平衡中抓要害、守底線,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第三節 規劃目標
到2025年,國土空間格局明顯最佳化,農業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生態空間保護成效顯著,城鎮空間更加集約高效,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全面形成優勢互補、底線牢固、競爭力強、品質優良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築牢基礎,基本建成安全、綠色、開放、協調、宜居、智慧和富有競爭力的美麗國土。
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主要目標如下:
保護與發展協同並舉,為建設底線牢固發展動力強勁的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空間支撐。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得到有效落實,糧食、生態、能源資源等安全底線更加穩固。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部署的重大任務和重大項目落地提供有力空間保障。
農業空間更加最佳化,為建設安全高效共同繁榮的新時代現代化和美鄉村提供支撐。耕地得到有效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備,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更加最佳化,農村生態環境和公共空間得到有效治理,農村景觀特色更具魅力。耕地保有量不低於8115.0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少於7143.56萬畝。
生態空間更加穩固,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夯實基礎。山水林田湖草沙得到系統修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成效顯著,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強。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1.96萬平方千米,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不低於8%,林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濕地保護率不低於國家下達任務,水域空間保有量不低於0.24億畝。
城鎮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為打造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提供保障。城鎮體系和布局更加最佳化,內部結構更加合理,空間品質不斷提升。形成城鎮建設用地更集約、公共服務設施更完善、地域特色更彰顯、要素保障更高效的新局面。
空間聯結和保障更加完善,形成協同高效、安全韌性的網路化空間格局。城鎮化質量、公共服務設施水平與滬蘇浙差距不斷縮小。區域之間聯動協調,各領域之間協同高效,城鄉之間高度融合。水安全保障、綜合交通、物流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和城鄉公共服務等基礎支撐能力更強。
國土空間更具魅力,徽風皖韻特色彰顯。建成自然和歷史文化保護空間體系,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旅遊景區、特色鮮明的旅遊休閒地。地域文化融入城鄉建設,自然山水特色更加突出,歷史人文魅力彰顯。
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政策法規、技術標準體系更健全,規劃傳導和用途管制更有效,規劃實施監督機制更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功能更健全,實現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國土空間治理的創新力穩步提升。
專欄1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主要指標
序號
指標
2025年
2035年
屬性
1
耕地保有量(萬畝)
≥8115.00
≥8115.00
約束性
2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萬畝)
≥7143.56
≥7143.56
約束性
3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萬平方千米)
≥1.96
≥1.96
約束性
4
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
≤1.30
≤1.30
約束性
5
自然保護地陸地面積占陸域國土空間比例(%)
≥8
≥8
預期性
6
用水總量(億立方米)
≤273.80
依據國家下達任務確定
約束性
7
森林覆蓋率(%)
≥28.06
≥28.06
預期性
8
濕地保護率(%)
≥55.00
≥60.00
預期性
9
水域空間保有量(億畝)
≥0.24
≥0.24
預期性
10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
≥24
≥40
預期性
註:帶*的為累計值。
到2050年,形成安全、高效、協調的國土空間格局,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承載高質量生活的美麗家園,全面支撐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安徽。
第三章 以“三區三線”為基礎,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三區”指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線”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最佳化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形成多中心網路化開放式集約型的空間發展布局,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第一節 夯實國土空間安全底線
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加強底線管控。統籌落實各類歷史文化保護線、災害風險控制範圍,統籌最佳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
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將已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納入市、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並按照規定開展落地塊、明責任、設標誌、建表冊、入圖庫工作,確保耕地保有量不少於8115.0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7143.56萬畝,重點分布在皖北平原、沿江平原和江淮丘陵等區域。優先保護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和優質耕地,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一經劃定,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調整。
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根據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重要性,劃定1.96萬平方千米生態保護紅線,重點分布在皖西大別山、皖南山區、沿江平原等區域。將風景名勝區中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積極推進已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以河流、山川等自然邊界和地物邊界核定生態保護紅線實體邊界,設立界樁,豎立標識牌,將信息登記入庫,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精準落地。
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避讓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域,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和存量建設用地狀況,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按照不超過2020年現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控制。其中城鎮集中建設區重點用於保障生產生活生態和安全空間需求。城鎮彈性發展區重點用於應對城鎮發展不確定性。城鎮開發邊界內保留一定的農業和生態空間作為特別用途區,發揮城市周邊重要生態功能空間和連片優質耕地對城市“攤大餅”式擴張的阻隔作用,促進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的空間布局。
統籌落實各類歷史文化保護線。嚴格保護和管控歷史文化遺存本底及其相關的環境,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的保護範圍和管控要求。將文化和自然資源富集、空間分布集中的地域,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度依存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空間,納入歷史文化區域,整體保護和活化利用。
強化災害風險控制範圍劃定。對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皖北地區採煤沉陷區,銅陵、淮南等市岩溶沉陷區,阜陽、亳州等市地下水超採區開展地質災害評估,明確地質災害風險等級,劃定地質災害極高、高風險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將保障防洪排澇系統完整通達的雨洪水蓄滯、行泄自然空間、重大調蓄設施用地範圍以及行蓄洪區、河灘地等劃入洪澇風險控制線。針對化工園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存儲空間,按照國家規定要求的防護距離,科學劃定危險化學品安全防護和緩衝區域。
第二節 最佳化主體功能區布局
調整最佳化主體功能分區。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為基礎,以縣區為基本單元,最佳化完善國家級及省級主體功能區,確定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城市化地區。形成皖北平原、江淮丘陵和沿江平原地區以農產品主產區為主,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以重點生態功能區為主,各市轄區以城市化地區為主的主體功能區格局。
細化主體功能傳導落實機制。在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城市化地區三類主體功能區基礎上,銜接相關規劃,立足資源環境稟賦特點,疊加確定能源資源富集區、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區等其他功能區域,形成“3+N”的主體功能區體系;在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根據實際需要,細化鄉鎮主體功能定位,合理劃定規劃分區,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
形成功能互補的主體功能綜合布局。基於自然地理格局、人口經濟分布和城鎮化階段等特徵,統籌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依託都市圈、城市圈、中心城市,整體考慮區域的人口、資源、產業、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要素配置,形成承載多種功能、優勢互補、區域協同的主體功能綜合布局。系統解決農業、生態、城鎮功能空間之間的矛盾衝突,促進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確定區域性的差異化綜合措施,提升國土空間承載能力和區域綜合競爭力。
第三節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構建“一圈兩屏三帶五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推動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以化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突出問題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為出發點,構建“一圈兩屏三帶五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專欄2 “一圈兩屏三帶五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一圈:為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是長三角區域都市圈之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樞紐。
兩屏:為皖西生態安全螢幕障、皖南生態安全螢幕障,包括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地丘陵地區,是華東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
三帶:為長江、淮河和引江濟淮複合廊帶,包括長江、淮河和引江濟淮水域及沿線地區,是以長江綠色發展複合廊帶為引領,兼具農業生產、生態保護和城鎮發展的複合廊帶。
五區:為江淮丘陵、皖北平原、沿江平原、皖西山地、皖南山地農業區。
構建“一陵兩原兩山”農業空間格局。落實國家關於構建長江流域、黃淮海平原農產品主產區和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的要求,以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形成“一陵亘兩原、兩山潤良田”的“一陵兩原兩山”農業空間格局,促進農業高效發展,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專欄3 “一陵兩原兩山”農業空間格局
一陵:為江淮丘陵農業區。包括合肥、滁州2市以及淮南南部、六安東部和北部等平原和丘陵地區,是全國長江中下游農產品主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用地水旱並重,以水田為主,並有部分園地和林地,農產品生產以優質糧、油、蔬菜等為主,兼具水產品、經濟果品、畜禽養殖以及觀光農業,重點服務城市需求。
兩原:為皖北平原農業區和沿江平原農業區。皖北平原農業區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5市以及淮南北部等平原地區,是全國黃淮海平原農產品主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小麥、玉米以及肉、蛋、奶、菜等穩定生產的基地。農用地以旱地為主,農產品生產以糧、油為主,兼具蔬菜、水果、中藥材種植及畜禽養殖。沿江平原農業區包括馬鞍山、蕪湖、銅陵以及宣城北部、池州北部、安慶東部和南部等平原和低丘地區,是全國長江中下游農產品主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稻、玉米、油料和薯類的生產基地。農用地以水田為主,積極發展油、棉、水產品和特色農產品,重點發展現代化豬、禽生產。
兩山:為皖西山地農業區和皖南山地農業區。皖西山地農業區包括六安西部和南部、安慶西部等山區。農用地以林地和園地為主,該區在發展糧、油、畜禽養殖的同時,重點種植茶葉、蔬菜、林果和中藥材等。皖南山地農業區包括黃山全市及宣城南部、池州南部等山區。農用地以林地和園地為主,該區在發展糧、油、畜禽養殖的同時,重點種植茶葉、林果等。
構建“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空間格局。落實國家關於構建“三區四帶”生態安全螢幕障的要求,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以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為重點,結合全省生態保護現狀,構建“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的生態空間格局,為全省提供安全穩定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專欄4 “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空間格局
一心:為巢湖生態綠心,包括巢湖水域及環巢湖地區,是國家長江中下游生態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強化水環境和流域綜合治理,推進環巢湖生態示範區和環巢湖濕地建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示範區域。
兩屏:為皖西生態安全螢幕障和皖南生態安全螢幕障,包括位於六安、安慶2市的大別山區和位於宣城、池州和黃山3市的山地丘陵地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重點加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
四廊:為長江幹流及沿江濕地生態廊道、淮河幹流及沿淮濕地生態廊道、引江濟淮生態廊道和新安江幹流及沿江生態廊道,包括長江、淮河流經安徽的水域及沿岸地區,引江濟淮和新安江水域及沿岸地區,是全省生態主動脈。重點加強重要水源地、自然岸線、濱岸帶保護和水土保持,增強洪水調蓄和生物多樣性維護。
多點:為自然保護地,包括黃山(牯牛降)國家公園,升金湖、太平湖、天柱山、九華山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利風景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及重要濕地和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是全省生態空間核心區域。重點加強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自然景觀保護。
構建多中心網路化開放式集約型城鎮空間格局。落實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以現有城鎮發展格局為基礎,適應人口總量、結構變化、流動趨勢,結合城鎮建設適宜性評價,構建“兩圈兩帶兩區”的多中心網路化開放式集約型城鎮空間格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專欄5 “兩圈兩帶兩區”網路化城鎮空間格局
兩圈:為合肥都市圈、阜陽城市圈。合肥都市圈以合肥為中心,由聯繫緊密的周邊縣(市、區)共同組成。推動與長三角地區、中部地區其他都市圈高效聯動,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都市圈。阜陽城市圈包括阜陽市全域及周邊市縣,是引領皖北發展的核心區域,打造成為皖北城鎮協調發展示範區和皖北新興增長極。
兩帶:為沿江城市帶、淮蚌合蕪宣城市帶。沿江城市帶包括蕪湖、馬鞍山、安慶、池州、銅陵、宣城、滁州7市,形成東西向城市帶,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淮蚌合蕪宣城市帶包括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合肥、蕪湖、宣城7市,依託商合杭通道、京福通道和G60科創走廊,形成南北向城市帶,對內聯動皖北片區,對外連線蘇浙魯豫地區。
兩區:為皖北新型城鎮集聚區和皖南文化綠色城鎮聯動區。皖北新型城鎮集聚區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6市,以阜陽城市圈為引領,促進大中小城市協同發展,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承接高質量產業轉移,支持“四化同步”發展。皖南文化綠色城鎮聯動區包括宣城、池州、黃山3市,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和魅力彰顯,強化中心城市、縣城、特色城鎮聯動,助推“大黃山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形成富有文化生態魅力的城鎮空間。
第四章 構築高質量農業空間,
嚴格耕地保護
以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為基礎,立足資源稟賦,形成各具特色的“一陵兩原兩山”農業空間格局,最佳化農業生產空間結構布局,穩定農業種植生產空間,拓展農產品多樣化生產空間。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推動安徽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第一節 最佳化農業生產空間結構布局
最佳化區域農業空間布局。江淮丘陵農業區嚴格保護優質耕地,嚴防土壤污染,嚴格管控非農建設占用耕地;重點發展都市農業,保障周邊大城市各類生鮮農產品的供應;規範設施農用地使用,保障合理需求。皖北平原農業區完善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充分利用引江濟淮等水利工程,提高水土資源適配程度;完善節水配套設施,發展節水農業。沿江平原農業區優先保障糧油生產基地建設和特色農產品生產,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合理的農業設施用地,助推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皖西、皖南山地農業區因地制宜推進零星耕地整合,適當擴大單塊耕地面積,鞏固生態退耕成果,保持林地、園地穩定。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劃定禁止開墾區,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林地管理、濕地、河道湖區等範圍開墾耕地;禁止在嚴重沙化、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污染嚴重難以恢復等區域開墾耕地;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坡地開墾耕地。
調整農業空間結構。妥善處理皖北地區耕地保護與礦產開發的關係,儘量少占耕地。因採煤造成耕地沉陷的,應優先復墾為耕地,盡最大努力使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對於無法復墾的耕地,因地制宜轉為養殖用地、生態用地和平原水庫。在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的前提下,逐步調整不符合自然地理條件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法履行相關用地許可手續,引導在陡坡山地上種植苗木、林木、草坪,將平原耕地種植苗木、林木、草坪的,逐步恢復為耕地,用山上換山下,實現區域置換。科學利用灘涂等發展設施農業,引導設施農業產能向非耕地區域轉移。
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加強耕地生態管護,以城鎮周邊、生態保護紅線內耕地為重點,發展生態種養模式,科學開展養殖分區管理。以耕地為重點,控施化肥農藥,嚴格農業空間污染防治。在皖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等地,強化防護林建設,以路、溝、渠為骨架,將農田林網、農林間作為重點,完善林網、農田水利,促進河、溝、渠等水道貫通,不斷改善耕地生態環境。預防皖北地區農地沙化和皖西皖南水土流失,防止農用地尤其是耕地表土損毀和過度利用。
第二節 穩定農業種植生產空間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帶位置落實國家下達我省的耕地保護任務,穩定全省耕地布局,著力實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完善耕地保護激勵和約束機制,實事求是、穩妥有序實現耕地保護目標。統籌不穩定耕地、“即可恢復”和“工程恢復”土地,在不破壞生態、尊重農民意願、確保經營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編制耕地恢復專項規劃,按照國家核定的耕地保護責任缺口,合理確定恢復耕地計畫安排,儘快補足補實補優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賬實相符、長期穩定。落實國家有關耕地保護獎懲政策,耕地恢復之後與2020年保護目標相比仍有缺口的,要進行考核問責,並繳納經濟費用。對耕地保護目標高於2020年保護目標的地區,結合國家安排和我省實際,予以獎勵激勵。嚴格永久基本農田管控,經依法批准確需占用的,應先補後占。實行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制度,土地整治和新建高標準農田增加的優質耕地應當納入儲備區,優先補劃為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制度,除國家安排的生態退耕、自然災害損毀難以復耕、河湖水面自然擴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沒外,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長期穩定利用耕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堅持以補定占,以縣域自行平衡為主、市域內平衡為補充、省域內調劑為輔,對新增建設用地確需占用現狀穩定耕地的,按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產能不降的要求實現占補平衡,保證穩定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嚴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農田就是農田”,從嚴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不得超標準在鐵路、公路等用地紅線外,以及河渠兩側、水庫周邊占用耕地建設綠化帶。皖北和沿江地區鐵路、公路兩側已建成的超標準綠化帶,按照規定有序退出。禁止以河流、濕地、湖泊治理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應當用於糧食生產。嚴禁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開展日常巡查和核查,對耕地種植用途改變做到早發現、早制止。
推進優質耕地保護和建設。將經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內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畫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和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蔬菜生產基地,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以及其他可穩定利用的耕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耕地質量。因地制宜開展坡耕地綜合整治,減少水土流失,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有序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因地制宜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土壤肥力保護提升。
強化補充耕地資源儲備。開展耕地後備資源調查,劃定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和戰略儲備區域,將水土條件具備的地區內空閒村莊、廢棄坑塘、廢棄礦山納入儲備區,強化耕地資源戰略儲備。因地制宜實施“小田變大田”,解決農村土地細碎化問題,提升耕地有效種植面積。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制度,剝離土壤用於新增耕地後期客土改良。
第三節 拓展農產品生產空間
發掘多樣化的食物生產空間。樹立大食物觀,向森林、江河、湖泊和設施農業要食物。皖北平原農業區適度擴大大豆種植規模,保障肉、瓜果等穩定生產,支持合理髮展藥材種植。沿江平原區最佳化種植結構,重點建設優質水稻、油菜、蔬菜、水果等生產基地和優質水產品、畜禽產品養殖基地。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重點生產具有本地優勢的糧食、林果等特色農產品,依法科學適度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在避免破壞林地或影響森林生態功能發揮前提下,推動空間複合利用,擴展森林立體生產空間。在江淮丘陵地區建立都市農業保障區,優先保護大城市郊區及周邊農村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擴大核心城市郊區“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規模,保障城市生鮮農產品基本生產面積。支持長江十年禁漁,沿江、沿淮、環巢湖及江淮丘陵以池塘、稻田、湖庫為基礎發展漁業生產,最佳化漁業生產空間。發展現代設施種養業,拓展現代設施農業空間。加強名特優產地的獨特氣候環境、土壤和地質條件等珍貴農業資源和生長空間的保護,強化黃山毛峰、霍山石斛、碭山酥梨、天柱山瓜蔞籽等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
規範管理設施農用地。結合農業產業布局,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中直接用於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的生產、輔助設施用地,保障設施蔬菜基地、規模化畜牧養殖場、標準化水產健康養殖場等用地需求,促進農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對於作物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設施建設對耕地耕作層造成破壞的,在實行耕地年度“進出平衡”基礎上,可不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探索利用可開發的空閒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
第四節 推進農業用地整治
全面開展農田整治。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以皖北、江淮和沿江地區為重點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地力等級,實現農田“必須是良田”的目標。以江淮和沿淮等耕地質量提升潛力大的地區為重點,穩步推進耕地“旱改水”工程,促進地力與產能提升。通過修建植物隔離帶或人工濕地緩衝帶,建設田間生態溝渠、道路和污水淨化池塘等生態工程設施,改善農田自淨能力。保護圩田、稻魚共生、農林牧複合等特色傳統生產方式和優秀農耕文化空間。有序實施農田林網、綠心綠帶提質改造工程,增強防風固塵、水源涵養、物種安全、環境淨化等功能。
專欄6 土地綜合整治重點區域
合肥市:巢湖、肥東、肥西、長豐、廬江
淮北市:相山、杜集、烈山、濉溪
亳州市:譙城、蒙城、渦陽、利辛
宿州市:埇橋、碭山、蕭縣、靈璧、泗縣
蚌埠市:龍子湖、蚌山、禹會、淮上、懷遠、五河、固鎮
阜陽市:潁州、潁泉、潁東、潁上、界首、臨泉、阜南、太和
淮南市:大通、田家庵、謝家集、八公山、潘集、壽縣、鳳台
滁州市:南譙、天長、明光、全椒、來安、鳳陽、定遠
六安市:金安、裕安、葉集、霍邱、金寨、霍山、舒城
馬鞍山市:博望、含山、和縣、當塗
蕪湖市:灣沚、繁昌、無為、南陵
宣城市:宣州、郎溪、廣德、寧國、涇縣
銅陵市:義安、樅陽
池州市:貴池、東至、青陽
安慶市:桐城、懷寧、潛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
黃山市:歙縣、休寧
開展園地林地整理。開展中低產園地、林地改造,因地制宜採取客土改良、節水灌溉等措施,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園則園,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在符合林地數量、質量要求,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引導園地向山地轉移。
專欄7 農業空間綜合整治重點工程
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有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和農村閒置資源資產,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到2025年,推廣實施100個左右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規範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旱改水”耕地產能提升工程:以墾造潛力大且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墾造積極性高的地區為重點,按照以占定補、以補定墾的原則,科學制定墾造水田任務計畫,到2035年,全省墾造水田4萬公頃(60萬畝)。
第五章 最佳化綠色皖美生態空間,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貫徹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空間格局,築牢生態保護網路,強化生態空間管控,夯實生態安全底線。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建設。
第一節 構築生態保護網路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整合最佳化自然保護地,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穩妥推進黃山(牯牛降)國家公園創建,整合最佳化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突出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原真性、整體性,編制自然保護地專項規劃,按照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行分區管控,完善自然保護地差別化保護政策。以已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為基礎,按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原則調整最佳化自然保護地,完善自然保護地空間布局,提升自然保護地空間完整性,推進自然公園生態體驗服務設施建設,促進與城鄉生態空間融合連通。
最佳化生態空間布局。支持巢湖綠心濕地恢復與重建、生態林建設和水生態修復,促進城湖和諧共生。以自然恢復和保育保護為主,支持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天然林、公益林和國家儲備林保護建設,強化河湖庫上游水源涵養林建設,構建生態安全螢幕障。維護長江、淮河、新安江、引江濟淮等生態廊道及沿線湖泊水體的聯繫,開展濕地植被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洪水調蓄等生態功能,保護沿線水生生物、兩棲爬行動物和鳥類的自然生境。
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嚴格管控大別山、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其他具有區域代表性、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物種天然集中分布區。重點做好江豚、中華鱘、長江鱘、揚子鱷、安徽麝、穿山甲、銀縷梅、南方紅豆杉等珍稀瀕危和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保護修復長江中下游幹流及支流陸生動物遷移和擴散生態廊道、水生動物洄游通道。保障候鳥遷徙通道,科學規範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嚴格執行禁漁期制度。按照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相結合原則,構建物種遷地保護和基因保存體系布局。在沿江、皖西山區等地區探索建設瀕危野生動植物基礎資料庫。
科學最佳化國土綠化空間。以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江淮丘陵地區為重點,全面提升國土綠化質量,擴大森林植被、豐富林草地資源。運用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綜合本地降水量、坡度、土層厚度等主要因素和規劃條件,從灌木林地、其他林地、沙地、裸土地中,篩選出適宜造林綠化空間,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有序安排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
第二節 嚴格生態空間管理
嚴格守護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外,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及相關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僅允許開展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實行礦業權差別化管控,符合國家要求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採活動的,應落實減緩生態環境影響措施,嚴格執行綠色勘查、開採及礦山環境生態修復相關要求。穩妥有序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對需逐步有序退出的礦業權等,明確時序安排、補償安置、生態修復等要求,確保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租賃、置換、贖買等方式,對人工商品林實行統一管護,並將重要生態區位的人工商品林按規定逐步轉為公益林。零星分布的已有水電、風電、光伏設施,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嚴禁擴大現有規模與範圍,項目到期後由建設單位負責做好生態修復。
強化生態空間管控。實施林地分級保護管理,強化林地用途管制,實行占用林地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不得將天然林改造為人工林,不得擅自將公益林改為商品林;除撫育、更新和低質低效改造外,不得採伐公益林;嚴控商品林採伐面積,按規劃推動伐育同步實施。嚴格河湖自然岸線保護,禁止違法違規侵占河湖水域岸線空間。河湖岸線利用應當符合防洪、排澇、灌溉及供水等要求,逐步退出影響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開發利用活動。嚴格限制占用國家重要濕地,嚴禁開墾圍墾、排乾、擅自填埋自然濕地或永久性截斷自然濕地水源。實行地下水保護和地下水限採區管控,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管理,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
第三節 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空間,綜合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下游和左右岸,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
加強林草地生態修復。堅持以自然恢復和保育保護為主,加強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積極推進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最佳化森林樹種結構,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保護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環境,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積極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減緩地表徑流,加強護岸固坡,防治水土流失。加強天然林公益林保護,強化低產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質量,落實公益林占補平衡制度,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遏制林地退化。
專欄8 生態修復分區
巢湖流域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合肥、六安、蕪湖、馬鞍山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濕地生態修復與國土空間品質提升。提升環湖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建設環巢湖十大濕地,不斷提升生態功能,打造多類型、多層次環湖濕地群,擴大野生動物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空間需求,最佳化城市生態廊道和綠楔空間布局,連通城市內外生態網路。
皖西山地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六安、安慶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水土保持、森林提質增效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國家大別山區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要求,加強山地水土流失重點區域治理,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保護優質水源地;加強荒山綠化,改善林草植被結構,推動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完整和服務功能提升;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加強動植物棲息保護,穩步提升生物多樣性;整治梅山、響洪甸等水庫岸線,清退與生態保護無關建設用地,嚴控水庫周邊各類新增建設用地。
皖南山地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池州、黃山、宣城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森林提質增效、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旅遊示範區綜合整治。最佳化森林樹種結構,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強生態廊道建設,改善動植物棲息生境條件,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坡面徑流調控措施,控制入湖庫、江河的泥沙和面源污染;對黃山、太平湖、九華山等重要旅遊景區周邊建設用地進行分類整治,清退生態保護極重要區內的經營性建設用地,嚴控各類新建活動。
長江沿線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安慶、銅陵、池州、蕪湖、馬鞍山、宣城、合肥、滁州市,重點加強該區域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生態治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國家長江重點生態區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要求,加強沿江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著力解決礦山地質環境受損問題;開展重要河湖濕地生態保護和綜合修復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推進水質穩定達標;擴大野生動物棲息地,改善和修復候鳥等珍稀物種遷移和擴散生態廊道,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最佳化沿江五市岸線資源利用,清退不合理城鎮功能用地,加強沿江土壤污染地區修復治理。
淮河沿線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六安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洪水調蓄與採煤沉陷區治理。推進瓦埠湖、渦河等與淮河水系相連、河湖水系連通,提高洪水調蓄功能;推進沿淮蓄滯洪區和濕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沿淮濕地生態功能,改善水禽棲息地生態環境並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全面治理採煤沉陷區,改善沉陷區生態環境,有序引導礦區建設,防控新生大規模沉陷;重點推動蚌埠、淮南等市淮河城區段岸線整治。
引江濟淮沿線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蕪湖、銅陵、安慶市,重點加強該區域臨時用地復墾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堅持原地址、同面積、同質量原則,有序推進引江濟淮工程建設中產生的棄渣場、排泥區、堆土區等臨時用地復墾。加強沿線菜子湖等重要河湖濕地保護和修復,保護候鳥栖息地,維護原生生物群落穩定性,開展人工增殖放流等設施建設,保護水生生物資源。推進沿線丘陵崗地和荒坡荒地造林,提升引江濟淮沿線生態林地質量。
新安江沿線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黃山、宣城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水源涵養,推動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推進新安江沿線森林經營培育,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正向演替和功能提升,提高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加強沿線部分生態退化濕地和泥沙淤積河湖水系治理,擴大生態流量,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增加野生動物棲息地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繼續加強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推進新安江水質和水環境持續穩定向好,積極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創新。
皖北平原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淮北、宿州、亳州、阜陽、蚌埠、淮南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採煤沉陷區與地下水超采治理。開展皖北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以輔助修復和生態重塑為主,恢復土地生產生態功能,推廣“綠金淮北”成功經驗,促進沉陷區修復與產業轉型結合,實現高效綜合利用;對阜陽、亳州等市地下水超采地區,開展回灌技術研究,採取限采、置換等方式,促進中深層地下水採補平衡,強化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控,治理地面沉降。
江淮丘陵崗地生態修復區:範圍涉及滁州、合肥、淮南、六安市,重點加強該區域水土保持與森林質量提升。加強江淮分水嶺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及順坡耕種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發展水土保持林、經濟林,提高植被覆蓋度;控制面源污染,保障分水嶺兩側水庫、湖泊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護江淮分水嶺脊背區林地,加強國家儲備林建設,培育鄉土樹種,最佳化林種樹種結構,提高丘陵崗地森林覆蓋率,打通區域性生態廊道;實施鳳陽、定遠縣等非煤廢棄礦山和露天礦區治理。
推動河湖水生態修復。開展河湖水污染防治和富營養化治理,加快沿江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嚴格限制小水電開發,推進淮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推進河湖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岸線資源修復治理,增強河湖調蓄能力,促進水土保持和河道水生態恢復,打造結構完整、功能完善的生態河流清水廊道,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以淮南、淮北、銅陵、馬鞍山等礦山集中區為重點,實施獨立工礦、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治理江淮丘陵和沿江平原等地露天廢棄礦山,加強礦山邊坡、采坑、排土場、尾礦庫綜合治理,防治水土污染、提高植被覆蓋率,恢復礦區生態環境,穩步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堅持邊開採邊治理,及時修復新損毀國土空間生態功能。
開展採煤沉陷區綜合整治。針對採煤沉陷區現狀,按照“宜耕則耕、宜水則水”的要求,積極探索沉陷區整治新模式,對沉陷深度較淺的區域,優先復墾為耕地,推高填低、平整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對沉陷深度一般的區域挖深填淺,適當發展生態養殖;對沉陷程度較深的區域深挖造湖,依託地利條件建設平原水庫、光伏電站、濕地、公園等。建立“邊采邊治、先治後采、防治並舉、治用並重”的綜合治理機制,逐步降低沉陷地增加速度,基本實現沉陷治理同步。
專欄9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主要工作任務
重點河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積極建設河湖岸線防護林帶,全面實施長江、淮河、引江濟淮、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對巢湖、華陽河湖群、石臼湖、升金湖、白盪湖、陳瑤湖、南漪湖、城東湖、城西湖等重點湖泊開展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因地制宜修復河湖自然岸線,統籌推進河流水系生態連通治理,完善水系網路,促進河湖水環境提升。鞏固長江禁漁成效。
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對巢湖濕地、升金湖濕地、安慶沿江濕地、太平湖濕地、華陽河湖群濕地、石臼湖濕地、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濕地、花亭湖濕地、三汊河濕地、西淝河濕地等實施保護與修復。通過水生植物配置等措施,增強對水體污染物的淨化能力,提升水體環境質量,恢復濕地生境。建設湖泊湖濱生態緩衝帶,加強濱湖沿線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建設,提升濱湖濕地生態系統質量,擴大野生動物棲息地,並通過增殖放流及動物遷徙通道建設等提高生物多樣性。
水土保持工程:以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治理區,以及確有治理需求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重的區域和革命老區為重點,實施水土保持工程。維護江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以小流域為單元,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控制入河湖庫、江河的泥沙和面源污染。到2035年,計畫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7950平方千米,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90條。
重點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系統查明在建礦山、生產礦山、廢棄礦山、政策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規模和危害程度,劃定“新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主體。通過地貌重塑、土地復墾、山體植被恢復等工作,有效解決礦山地質環境受損問題。
採煤沉陷區綜合整治工程:根據皖北六市各礦區沉陷地的類型、分布及環境條件狀況,以輔助修復和生態重塑為主,通過植樹造林、農地復墾、充填等方式,恢復土地生產生態功能,促進沉陷區生態環境改善。因地因礦制宜預防新生大規模沉陷區,逐步減緩消除採煤生產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第六章 形成協調發展城鎮空間,
支撐新型城鎮化
圍繞支撐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適應人口流動趨勢,分類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布局。統籌兼顧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最佳化城鎮空間結構和布局,增強居民幸福感。推進城鎮建設方式由擴張增量向盤活存量、提高質量轉變,提高城鎮建設用地節約集約水平。
第一節 分類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布局
因地制宜推進城市空間布局形態多元化。適應人口總量、結構變化和流動趨勢,分類引導城市化地區高效集約發展。提高城鎮密集地區新增城鎮人口承載力,支撐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提升中心城區周邊節點綜合功能,形成區域一體、城鄉融合的網路型城鎮空間布局。最佳化合肥都市圈、阜陽城市圈、沿江城市帶、淮蚌合蕪宣城市帶、皖北新型城鎮集聚區和皖南文化綠色城鎮聯動區城鎮體系,統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最佳化城鎮發展方向,協調區域農業、生態、城鎮和基礎設施空間布局,以綠色開放空間網路約束城鎮蔓延,促進空間結構最佳化。
推進合肥都市圈一體化布局。支持合肥建設長三角世界一流城市群副中心,提升合肥國際服務功能。支持合肥市嚴格對照特大城市建設要求,加強城市規劃治理。支持合肥聚焦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充分保障創新平台空間需求,推進城市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強化用地規模和開發強度空間管控,最佳化空間布局,破解“城市病”。增強都市圈交通一體化設施布局的空間支撐,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整體布局的用地保障,推進合六、合淮(南)同城化和1小時通勤圈建設。
引導中心城市協調布局。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調整最佳化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用地規模和結構。引導中心城市人口和產業要素集聚,保障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空間需求,強化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支撐中心城市承接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強化自身優勢功能的空間需求。發揮蕪湖地處南京都市圈、鄰近合肥都市圈優勢,支持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支持阜陽建設中原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支持設區市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最佳化縣城和小城鎮布局。支撐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人口較大縣城設定街道改革試點,重點保障縣城、合理保障小城鎮空間需求,提高吸納新增城鎮人口、服務周邊農村地區人口的能力,提高就地城鎮化水平。支持肥東、肥西、濉溪、懷遠、鳳台、壽縣、鳳陽、來安、全椒、當塗、和縣、懷寧等大城市周邊縣城,發展成為與鄰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支持巢湖、廬江、蕭縣、蒙城、渦陽、利辛、潁上、霍邱、寧國、廣德、績溪、桐城、潛山等具有資源、交通等優勢的縣城發揮特長,發展成為先進制造、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專業功能縣城。支持農產品主產區縣城集聚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納縣域內農業轉移人口。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適度集聚,逐步有序承接生態地區超載人口轉移。按照城鄉統籌要求,把小城鎮作為連城接村的重要節點,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服務周邊鄉村。
第二節 最佳化城鎮空間結構和布局
營造職住平衡的生活空間。按照產城融合的要求,引導發展功能複合的產業社區。堅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對接民眾剛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住房建設年度計畫及其用地需求,合理調整新增國有建設用地中住宅用地供應比例,適當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比例。科學設定居住用地規劃指標,充分利用城市交通和就業便利地區的存量用地,為民眾提供舒適便利的居住環境。
專欄10 城市人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空間保障標準
城市人口
(萬人)
設施用地
(平方米/人)
20以下
20—50
50—100
100—300
300—500
500—1000
教育設施
中國小校、特殊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人均用地合計為2.2平方米—4.0平方米;高等院校按照生均48—54平方米配置教育設施用地。
公共體育設施
0.6—0.7
0.6—0.8
醫療衛生設施
0.7
0.8
社會福利設施
0.4—0.7
0.2—0.4
完善便利舒適的配套設施空間。結合城鎮體系布局,建立與人口規模和結構相匹配的公共服務配置體系,合理布局市—縣—鎮不同尺度的城鎮生活設施空間。統籌考慮省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實際服務人口需求,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保障,支持三甲醫院、體育中心、會展中心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協同布局和共建共享,打造承載全省人口增長的主要載體。集中空間資源提高地市中心城區、縣城、建制鎮的公共服務配套水平,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精神衛生福利設施布局,引導人口有序集聚,促進就地就近城鎮化。統籌存量和增量空間,推進城鎮低效用地提質增效,加強15分鐘生活圈空間保障,均衡布局幼稚園、中國小、社區醫療、社區養老、運動場館、體育公園、社區商業等公共服務空間。支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合理保障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廢舊物資回收網路空間需求。
營造富有活力的宜業空間。最佳化城市功能空間組合,合理布局城市商圈,增強中心城區商務商貿、信息服務、創意創新功能。最佳化產業用地供應,按照項目跟著規划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分類安排用地計畫指標,切實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引導產業用地向園區集中,規範園區用地合理轉換用途。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明晰工業用地用途轉換負面清單,穩定工業用地總量。在符合城市功能定位條件下,大城市的中心城區,應保留一定比例的製造業發展用地,保障實體經濟和生產服務功能的發展空間。建立用地規模預留和規劃“留白”機制,保障省級以上重大產業和項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空間需求。鼓勵採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供應等方式供應產業用地,促進創新要素空間集聚。在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小城鎮、鄉村地區,創新土地供給模式,支撐培育創新節點。
專欄11 分類保障產業用地空間
保障傳統製造業升級空間:鼓勵紡織服裝、家電製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腹地人口眾多的開發區聚集。嚴控傳統製造業用地增量,推進低效產業用地改造升級,提高用地效率。推動產業用地的空間騰挪與聚集,推進產業深度協作,引導形成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的產業鏈群,構建高質量製造業生產空間。
預留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空間:立足城市空間戰略布局和產業發展基礎,引導各地差異化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新型顯示、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網聯)汽車、人工智慧、智慧型家電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適度超前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空間支撐。在保障現有成規模產業空間供給基礎上,鼓勵利用存量改造和流量增效發展新興產業。促進形成定位清晰、鏈條完整、資源集聚的創新空間格局。
最佳化化工產業空間:嚴格控制新建化工項目用地準入,推動化工產業向化工園區集中,推進化工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現有化工產業的改擴(建)項目應符合化工園區產業轉型方向,統籌做好與規劃環評、區域安全風險評價等工作的銜接。推進化工園區內閒置低效土地處置,激勵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持續推進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對騰退的污染產業用地,加強推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
保障健康安全的韌性空間。堅持平災、平疫、平戰相結合的方針,合理安排防洪排澇、防疫、人防、應急避難、消防等公共安全設施建設空間,完善交通物流、供電供水、信息通訊等生命線備用設施布局,規劃預留用於救援安置、物資集散的戰略性備用地。嚴控引發地質災害、水環境破壞等影響城市安全的地質環境風險的人為活動。合理安排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存儲空間,先安全評估,後科學布局,確保全全。
形成環境優美的藍綠空間。根據城市建成環境與周邊山水景觀資源的空間關係,沿主要交通幹線和河流,以大型結構性綠地、環城綠帶、慢行系統和綠道系統為重點,構建網路化的生態廊道和通風廊道,完善綠色開放空間系統,推進森林城市建設,促進藍綠空間與生產生活空間相融合。縣城、小城鎮體現山水綠相融特色,形成看山望水見鄉愁、宜人的城鎮空間。
彰顯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統籌考慮城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城市形象定位,加強城市空間形態管控。中心城市突出自然山水本底與時尚便利有機融合,展現繁華都市形象;歷史文化名城突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延續城鄉人文環境和生活場景;平原臨水型城市突出“水城相融、水綠相映”的城市形象;依山傍水型城市突出“顯山露水、疏密有致”的魅力形象。
第三節 促進城鎮建設用地節約集約
嚴格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完善城鎮節約集約用地標準。人均城鎮建設用地超過200平方米的城市,原則上不再新增城鎮建設用地;人均城鎮建設用地超過150平方米的城市,嚴格控制新增城鎮建設用地;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小於100平方米的城市,可適應人口增長,補足城鎮建設短板的用地需求。按照限定總量、盤活存量、用活流量原則,最佳化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配置,科學保障城鎮建設用地需求,防止城市無序蔓延,遏制城市“攤大餅”式擴張趨勢。按城市等級嚴控城市道路等級和紅線寬度,堅持節約集約用地,防止片面追求“寬馬路”。落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要求,持續開展新增建設用地消耗考核。嚴格執行建設用地使用標準,發揮建設用地預審對項目的前端控制作用。積極推進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嚴格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評價,合理最佳化土地利用結構和空間布局,強化重大建設項目節約集約用地的剛性約束,新上項目力爭達到國內同行業當前節約集約用地的先進水平。
推進開發區高質高效轉型。堅持“畝均論英雄”,實施“標準地”制度,規範開發區建設用地強度、結構、效益等指標標準,切實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支持開發區依法依規調區、擴區和升級,按照工業(產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的要求,提升園區公共服務功能和綜合功能,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統籌立體空間開發利用。在城市、縣城開展城市地質調查,支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推動合肥、蕪湖等有條件的城市加強地上地下一體化立體國土空間資源綜合利用,形成以軌道交通樞紐為中心,商業、交通、文化娛樂功能空間連為一體的網路化地下空間。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要求,最佳化人防設施布局,推動人民防空資源開發利用,為建立布局合理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和人員防護體系提供充分空間保障。統籌保障地下管網空間。
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機制。統籌城鄉和區域國土空間資源,完善與存量土地利用相適應的用地政策。土地開發利用應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從嚴管控重度污染地塊規劃用途,確需開發利用的,鼓勵用於拓展生態空間。支持土地混合開發和空間複合利用,促進城市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發展。將國土調查、地籍調查、不動產登記作為工作基礎,結合規劃實施評估,完善土地權屬和用途變更、整合、置換等政策。引導消化城鎮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嚴格控制新增閒置土地,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盤整、激活和最佳化,支撐城市更新行動。
第七章 加強縣域城鄉空間統籌,
共促鄉村振興
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堅持規劃先行,最佳化村莊布局。以縣域為單元,推動城鄉要素有序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強鄉村發展活力提供空間保障。
第一節 最佳化村莊布局
統籌縣域村莊布局。以縣域為整體,統籌考慮生產生活、生態保護、災害防治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因素,選擇人口集中、經濟基礎好、設施完善、交通便捷和土地資源良好的村莊,合理布局中心村。新建房屋和設施應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並符合歷史文化保護要求。支持長江、淮河、潁河等行蓄洪區、生產圩、灘地洪澇風險大、影響防洪的村莊搬遷安置。以皖北和江淮等地區為重點,推進村莊適度向中心村集聚;推動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地區地質災害高風險區、交通不便村莊搬遷,在尊重農民意願前提下,引導村莊向中心村集中。
強化村莊規劃管控引領。按照提升型、穩定型、收縮型和撤併型對自然村進行分類,按照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集聚提升類、搬遷撤併類、其他類完善行政村分類。依據不同村莊類型,堅持尊重民意、保護優先、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編制村莊規劃。統籌生產生活用地,最佳化村莊結構、布局和形態,構建村落與田園融合共生的和美鄉村。合理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間,支撐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積極復墾、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最佳化用地結構,支撐鄉村振興空間需求。曾用於生產、使用、貯存、回收、處置有毒有害物質的工礦用地,原則上禁止轉變為種植食用農產品的耕地。
推動村莊形態最佳化。尊重區域自然地理環境,挖掘村莊文化內涵,最佳化構建顯山露水、自然協調的村莊形態。因地制宜最佳化條帶型、分散型村莊形態,引導向團塊型逐步轉變,增加公共空間,避免“騎路”“兵營式”布局農村居住用地,合理設定規劃條件,新建住房一般以2層為主、不超過3層,提高空間舒適性、安全性和用地效率。
專欄12 村莊形態最佳化指引
團塊型:團塊型村莊集中聚居形態已經形成,但仍需加強凝聚力和核心力。限制村莊在對外道路兩側展開布局,對外道路兩側設定退讓地帶,避免因交通引起的生活不便及安全問題。在村內中心位置布置綠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結合自然環境布置一至多處開放空間,打破形態上的陣列感。
條帶型:條帶型村莊通常沿交通道路或水體分布,縱橫比失調使村莊難以規模化發展。通過規劃引導村莊縱向拓展空間,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間保障,引導向團塊型村莊轉變。
分散型:分散型村莊通常沿山體或水體分布,由於自然因素的影響,不宜採用大團塊集中建設,有條件遷移合併單點住宅,合理利用相對集中的大組團內的閒置空間,促進實現點—塊—面分布合理的居民點布局。
繼承和彰顯多樣的鄉村風韻。以皖南、皖西和沿江等地區為重點,推進傳統村落空間保護,保持傳統村莊歷史特點。利用鄉村文化和自然資源,塑造皖北平原田園風光、江淮丘陵錯落有致、沿江地區水鄉風韻、皖西山區青山碧水、皖南地區山水徽韻等不同區域鄉村特色。注重融入綠色、文化、創意等元素,加強村莊規劃設計。
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空間。合理安排農村生產生活用地,優先滿足鄉村道路、電力、給排水、通信、防災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托幼、全民健身、殯葬、停車、物流、黨群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強化綜合服務功能。因地制宜布局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設施。在條件允許前提下,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充分利用既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
合理安排農村宅基地。統籌考慮生產、生活需求,科學劃定宅基地建設範圍,確定村莊建設用地管控邊界,嚴格控制農村新建宅基地標準。城郊、農村集鎮和圩區,每戶不得超過160平方米;淮北平原地區,每戶不得超過220平方米;山區和丘陵地區,每戶不得超過160平方米;利用荒山、荒地建房的,每戶不得超過300平方米。新建住宅優先使用村內空閒地。
第二節 推動城鄉融合
統籌城鄉要素配置。按照“地隨人走”的原則,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全域謀劃土地綜合整治,有序推進村莊最佳化整合,提高村莊集聚和耕地連片程度。農村建設用地應節約集約,減少用地粗放浪費情況,騰退的建設用地空間在保障本村農民安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用地的前提下,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規範管理,節餘部分可按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規定進行有償調劑,用於城鎮建設。
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按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要求,支持提高農村公路覆蓋範圍、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提升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道路標準。支持城市供水、污水處理、電網、通信等設施向鄉村延伸。在城郊融合區域,著力推進基礎設施與城區一體化。
支撐城鄉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保障縣、鄉(鎮)、村三級公共服務設施網路空間需求,促進縣城發揮輻射帶動服務功能,結合鎮村功能和等級,最佳化布局公共服務設施,保障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空間需求,推動設施共建共享。保障覆蓋城鄉的教育、體育、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空間需要,促進文化體育資源向鄉村傾斜、醫療資源均衡配置。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空間。保障農產品批發市場、倉儲配送網路、消費終端網點以及冷鏈物流等生活必需品空間需求。
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空間。依據村莊資源特色和發展需要,結合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安排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空間,形成生產保供、生態涵養、生活休閒的融合發展空間。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向種養業優勢區域和城市郊區集中,鎮村加強農產品初加工節點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和最佳化升級。引導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產品分揀、冷鏈、初加工等富農產業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和耕地的前提下,優先在鄉鎮和村莊內布局。支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富集地區,依法適度合理布局休閒觀光園區、鄉村民宿、森林人家、康養基地和旅居養老基地。
強化農村產業用地保障。穩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有序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將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發展鄉村產業項目。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要安排一定比例新增建設用地用於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及村莊規劃建立規劃留白制度,可以預留建設用地空間,用於一時難以定點定位的零星分散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現代農業產業園、新產業新業態、鄉村文旅設施及其他項目。完善農民閒置農房、廢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有償處置政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盤活空閒、廢棄和低效利用的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優先保障鄉村振興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求。
第八章 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彰顯徽風
皖韻空間魅力
強化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整體保護,系統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彰顯國土空間魅力,提升安徽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支持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
第一節 強化自然和文化遺產空間保護
構建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空間體系。整合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空間要求,整體構建遺產保護的空間體系,以保護促發展。整體系統保護自然遺產資源、世界遺產、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歷史建築、傳統村落、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大遺址、地下文物埋藏區、水下文物保護區、水利工程遺產、交通遺產、工業遺產、農業文化遺產、文化景觀、紅色文化遺產、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時期的新中國文化財富,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各類遺產本體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明確保護管理要求,夯實遺產保護空間基礎,推進不可移動文物空間利用等文物保護類專項規劃編制。統籌劃定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地下文物埋藏區,並將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空間管制的規劃要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監督實施,作為實施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的重要依據。對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需依法保護的歷史文化遺存,開發建設前應開展建設影響評估。
助力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按照“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要求,支持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在核心監控區統籌劃定生態保護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制定國土空間管控規定,生態保護區內嚴格自然生態環境和傳統歷史風貌保護,突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農田保護區內嚴格耕地保護,適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活動。城鎮發展區注重公共設施、文化展示、休閒文旅、文物保護等項目建設。鄉村發展區實施耕地、園地、林地等農業空間的生態維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豐富區域生物多樣性。核心監控區內加強遺產本體與環境的底線保護和管控,禁止不符合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求的項目建設。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嚴格保護黃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大運河(安徽段)世界文化遺產。強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考古遺址公園、工業遺產、農業文化遺產等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強化亳州、壽縣、歙縣等歷史文化名城,三河、毛坦廠、桃花潭等歷史文化名鎮,漁梁、唐模、棠樾等歷史文化名村以及屯溪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統籌落實各類保護範圍線的保護範圍和管控要求,有效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存傳統格局,保護歷史風貌的完整性。整體保護古徽州、沿江及沿淮地區等具有區域文化共性的城鄉歷史文化聚落。統籌安排土地利用布局,支持用於保護、展示、利用的必要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加強地質遺蹟調查、開發與保護,支持具備條件的村莊創建特色地質文化村。
增強文化遺產空間安全韌性。開展重要文化遺產的災害專項調查與危險性評估,布局安全緩衝空間和風險管控重點區域,提升文化遺產對各類災害的應對能力,避免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遭受破壞。
強化自然和文化遺產空間管控。確定文化和自然資源富集、分布集中成片的地域和廊道,推動城市更新實施,保護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防止大拆大建破壞各類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本體及其環境。對歷史文化保護線內可能存在各類歷史文化遺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原則上不予收儲入庫和出讓。
第二節 促進自然和文化遺存活化利用
系統推進自然和文化遺存活化利用。以皖南、皖西以及沿江等地區為重點,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前提下,允許在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外,適度開展參觀旅遊和相關必要的公共設施建設。注重挖掘各中心城市文化和自然資源,結合巢湖、大運河等自然和文化景觀資源,提升城市文化內涵。
綜合利用自然和文化遺存資源價值。支持利用黃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等資源,建設自然文化觀光景區。結合非遺文化保護利用,布局文化生態保護區,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發揮文物資源在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城鄉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支持旅遊業態實現“商旅居業學研”有機融合。最佳化自然和文化遺存保護管理空間範圍,適度安排遊覽和科學文化活動空間。
合理布局旅遊景區和旅遊休閒度假地用地空間。協調風景名勝資源與城市空間開發,營造高品質的市民活動空間。支持城市郊區的風景名勝資源與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功能融合,滿足市民日常休閒旅遊需要。遠離城市的風景名勝資源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空間載體,豐富體驗式旅遊產品。以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重大旅遊度假項目和國家4A級以上景區為基礎,篩選自然和文化價值突出的地域,合理規劃國家步道,重點保障高品質服務設施和聯結中心城市的交通設施用地需求;充分考慮常住居民和旅遊人口需求,合理保障各項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必要的配套服務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完善旅遊發展用地政策。以中心城市為服務樞紐,積極建設綠道和碧道,將特色自然景觀融入城鄉居民的“日常遊憩圈”和“旅遊休閒度假地”。支持廢棄地轉型為文化和旅遊用地,利用舊廠房、舊倉庫等建築資源,以及荒山、荒坡、荒灘等閒置資源,適度發展生態文化旅遊。鼓勵利用村莊空閒地、閒置住房以及失去居住功能住房所涉宅基地發展鄉村民宿。鼓勵農村建設用地進行複合利用,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第三節 彰顯國土空間魅力
彰顯自然山水特色。遵循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特點,依託具有代表意義的重要山脈、水系,發揮山水資源優勢,支持自然景觀欣賞和遊憩空間與設施布局,彰顯自然山水特色。重點保護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和長江、淮河、新安江、巢湖、太平湖“三山三江兩湖”等山水資源。
展現歷史人文魅力。注重整合區域歷史文化資源,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中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管理。加強歷史風貌系統保護,統籌協調區域整體保護,促進區域自然和歷史文化遺存與城鎮鄉村融合發展,提升文化資源資產價值。
專欄13 國土空間特色魅力區域指引
皖北地區: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抓手,著力發掘淮河文化在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的地位作用,重點圍繞中原文化的歷史脈絡,通過挖掘豐富文化資源,融合多元的農業大地景觀、特色作物、中草藥基地、淮北平原田園風情、果園林海等生態資源,打造具有皖北地域特色的平原農業景觀與淮河風情的高品質生態文化魅力空間,推動道源文化研學、中醫藥養生、楚漢文化等生態旅遊,培育成為安徽文化和旅遊新的增長極。
江淮地區:依託巢湖生態綠心,整合江淮地區山水、都市、紅色等資源,以科技創新、傳統文化、鄉村休閒等為重點,大力建設環都市圈遊憩帶,促進區域自然人文與現代化大都市融合發展,促進高新科技與文化和旅遊結合,推進合肥都市圈文化和旅遊深度合作,加強與長三角城市群文化和文旅產業互動,不斷增強合肥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沿江地區: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江河湖群生態資源,深入挖掘長江文化內涵與歷史脈絡,構建長江文化知識圖譜,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皖江文化。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持續推進皖江文化保護,打造活力、開放、包容、生態的皖江文化,科學適度發展生態旅遊。串接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滁州等沿江城市及流域城市,彰顯長江經濟帶文化和江南水鄉景觀融合的魅力空間。
皖西大別山區:深入挖掘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依託山地、水庫、森林等生態資源,結合大別山生態環境優勢,推進跨省協作、融合發展,推動紅色研學、探險旅遊、山嶽觀光、水利旅遊、健康養生等文化旅遊,塑造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交融的魅力空間。
皖南山區: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徽文化底蘊,整合黃山、新安江、古城古鎮古村古建築等歷史文化要素,推進山上山下、城市鄉村聯動、連片發展。支持杭黃區域協調聯動發展,加強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整體性保護,推動發展世界遺產、地質科考、文化山水、康養研學旅遊,打造具有山水徽韻、高品質的魅力空間。
第九章 強化空間聯結和保障,
增強基礎支撐能力
堅持適度超前、統籌推進,著眼於補短板、強弱項,加強資源統籌,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布局,推動基礎設施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低影響開發,構建系統完備、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支撐體系和空間保障體系。
第一節 最佳化水資源平衡和安全保障網路
夯實水資源安全本底。實施水資源戰略儲備,對重要水源地、重要水源涵養區、地下水戰略儲備區、重要河湖等嚴格管控,從源頭穩固水資源安全底線。廓清重要水源地範圍,明確水源保護區邊界,合理布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口,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加強水源地保護空間管控,禁止在水源地周邊建設排污口和違建項目,杜絕水源周邊農業、生活面源污染。在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等重要水源涵養區,加強江河源頭區生態保護和系統修復,強化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源涵養功能。在沿江、沿淮、巢湖流域等灘地、圩區、蓄滯洪區增加濕地等生態空間。
專欄14 重要水源涵養區空間管控
皖西大別山水源涵養區:涉及六安、安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植被類型主要為北亞熱帶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是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諸多中小型河流的發源地以及水源水庫的涵養區,也是淮河中游、長江下游的重要水源補給區。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堅持自然恢復,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高森林水源涵養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鼓勵發展生態旅遊,轉變經濟成長方式,逐步恢復和改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皖南山區水源涵養區:涉及宣城、黃山、池州,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河流錢塘江的發源地,具有重要水源涵養功能。區內山地面積大,降雨豐富,多颱風、暴雨,水土流失敏感性程度極高。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堅持自然恢復,擴大常綠闊葉林面積;加強花崗岩等礦產資源開發監管力度以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改變農村能源結構,降低農村居民能源使用對森林的依賴。
專欄15 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空間管控
長江:劃定長江幹流及重要支流管理範圍,實行嚴格的河湖保護,禁止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劃定岸線保護範圍,加強沿江岸線管控,長江幹流岸線3千米範圍、內河重要支流1千米範圍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長江乾支流1千米範圍內禁止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強化重點區域空間管控,禁止在長江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布局對生態系統有嚴重影響的產業,依法劃定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嚴控采砂區域。以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為重點,嚴格保護野生珍稀瀕危動物,保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
淮河:加強淮河水污染防治,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嚴格限制在淮河新建污染嚴重的大中型項目。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遵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有關規定。加強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從嚴控制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以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重點,加強淮河流域水產種質資源保護。
新安江:嚴格保護新安江及兩岸區域內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生態環境,保持皖南地區景觀特色。加大新安江源頭污染治理力度,嚴控河流水質。加強水域岸線管理,落實河湖管理範圍,合理配置水域岸線資源,遏制非法采砂、侵占水域空間等違法現象。
巢湖:對巢湖流域水環境實行三級保護,巢湖水環境一、二、三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水污染嚴重的小型項目,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圍湖造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在巢湖流域從事開發建設活動,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維護巢湖流域生態環境功能,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保護杭埠河、豐樂河等巢湖清水來源河道和兆河、白石天河等引江濟淮輸水通道水質。
系統拓展水資源保障空間。以自然河湖水係為基礎,在皖北和沿江地區,充分利用河湖和低洼地區,拓展水資源調蓄空間,增蓄雨洪資源,依託採煤沉陷區、行蓄洪區、平原窪地建設平原水庫,提高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保障。
保障水資源配置網路建設。加強引江濟淮、駟馬山引江等骨幹引調水工程保障力度,最佳化水資源空間格局,緩解皖北等地區缺水、地下水超采等問題。助力鳳凰山、楓林等水庫建設,支持懷洪新河、江巷水庫、下滸山水庫等灌區建設,支撐水災害防禦、水資源調配、水生態保護功能一體化的現代水網建設。最佳化城鄉飲用水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地布局,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提高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形成多渠道多水源保障格局。
促進水資源與空間布局相協調。嚴格落實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堅持“四水四定”,合理確定人口、耕地、城鎮規模和產業布局。以農產品主產區為重點,推進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和建設。在水土條件適宜地區,新建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以淮河以北、江淮分水嶺地區為重點,保障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空間需求,推廣滴灌、噴灌等農業節水灌溉方式。結合水資源配置工程,完善節水配套措施,在皖北地區開展水源置換,實施深度節水控水,探索區域水資源調配,逐步實現採補平衡,促進地下水位回升,緩解地下水漏斗。
第二節 促進形成綜合立體的交通物流網路
保障省際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高效互聯。強化資源保障,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形成東聯魯蘇浙、西接豫鄂贛、北通京津冀、南達粵港澳的多通道、多方式、大容量、高效聯繫的交通主軸,促進安徽與全國主要城市群的時空關係更加緊密。暢通京港澳、武合寧、沿江、鄭合杭、沿淮、商阜景、連蕪黃、寧洛、徽杭、徐阜武、鹽洛、合青、合西、合福、武黃等交通主骨架,構築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為主體的快速化交通網路,助力形成“三縱四橫三聯”快速鐵路網、“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一樞十支多點”機場體系。保障長江黃金水道功能有效發揮,支持淮河幹流、引江濟淮等幹線航道建設,助力構建“一縱兩橫五乾二十線”幹線航道網。到2035年,安徽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力爭達到合計5.8萬千米左右(不含空中航路、郵路里程)。
專欄16 綜合交通體系布局
“三縱四橫三聯”快速鐵路網。三縱(南北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鄭合溫通道。四橫(東西通道):沿江通道、陸橋通道、沿淮通道、杭昌通道。三聯(聯繫通道):合杭通道、合青通道、西部(至安康)通道。
“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五縱:縱一徐州—杭州,縱二徐州—福州(含徐州—黃山並行線),縱三德州—上饒,縱四商丘—景德鎮,縱五濮陽—陽新。十橫:橫一連雲港—鄭州(含徐州—商丘並行線),橫二淮安—許昌,橫三南京—洛陽,橫四南京—駐馬店,橫五上海—西安,橫六南京—武漢,橫七上海—武漢,橫八揚州—九江,橫九南京—九江,橫十杭州—武漢。
“一樞十支多點”機場體系。一樞:合肥新橋。十支:黃山、阜陽、安慶、池州、蕪宣、亳州、蚌埠、宿州、滁州、金寨。多點:全省若干個通用機場。
“一縱兩橫五乾二十線”幹線航道網。一縱:沙潁河—引江濟淮—合裕線—蕪申運河。兩橫:長江幹線、淮河幹流。五乾:澮河、渦河、茨淮新河、新安江、滁河。二十線:豐樂河、柘皋河、洲河、漳河、青弋江、水陽江、青山河、姑溪河、清流河、駟馬山乾渠、華陽河、皖河、秋浦河、青通河、順安河、泉河、沱河—新汴河、窯河—高塘湖、池河、白塔河。
支持構建順暢的城市間交通網路。統籌城際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支線航道布局,提高交通基礎設施連結省內城市的服務能力。重點支持合肥與省內其他城市交通通道建設,提升合肥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強化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交通運輸全面對接滬蘇浙。補足皖北、皖西、皖南等地區市縣間交通聯繫通道,提升交通通達度。合理規划過江、過河通道。支持高速鐵路連線線、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推進中心城區軌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適當向周邊城市(鎮)延伸,助力構建中心城市1小時通勤圈、2小時商務圈。
完善城市內部綜合交通樞紐空間布局。支持合肥等大城市合理布局多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引導中小城市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相對集中布局。做好城市快速路、城市軌道交通布局與機場、鐵路客站空間整合最佳化,支持城鄉客運站臨近鐵路客站布局,實現各類交通方式無縫接駁、便捷換乘。支持通用機場建設,助推通航產業發展。
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布局。統籌城鄉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布局,推動城鎮道路向周邊鄉村延伸,增加鄉村地區路網密度和連通度,暢通與鐵路站點、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的聯繫,形成深度通達、結構合理、銜接高效、生態友好的農村公路網。
強化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對產業布局的最佳化支撐作用。構建以合肥、蕪湖、阜陽、蚌埠、安慶等城市為主要載體的國家物流樞紐格局,支持提升亳州港多式聯運物流園、阜陽鐵公水綜合物流港、銅陵江北港、黃山綠色空鐵物流園等省級貨運樞紐,圍繞產業空間布局,發展多式聯運,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務網路。支持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湖專業航空貨運樞紐港等建設,最佳化重點空港及集疏運體系布局,提升航空貨運服務功能。支持蕪湖馬鞍山和安慶江海聯運樞紐、合肥江淮聯運中心、蚌埠和淮南淮河航運樞紐等建設,最佳化內河航運樞紐布局,支持現代化港口群建設,推進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江海聯運。
第三節 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網路
增加可再生能源生產空間。為新增清潔新能源生產基地提供空間保障,與傳統能源供給形成有效互補的格局。支撐皖西、皖南等地區因地制宜布局抽水蓄能電站,形成長三角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支撐皖北、江淮等地區增加風能、太陽能發電項目;支持皖北地區增加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風光水電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布局應避讓重要水源涵養區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
最佳化化石能源生產空間布局。穩定兩淮煤炭生產空間,保障先進產能煤礦項目建設。依託兩淮煤炭基地,合理布局清潔高效坑口電站。預留兩淮煤系天然氣和宣城頁岩油、頁岩氣勘探開發空間。
完善能源輸送網路。保障“外電入皖”“甘電入浙”、白鶴灘至江蘇、白鶴灘至浙江等特高壓輸電通道空間,支持兩淮電力送出通道、過江通道等省內重要輸電工程建設,充分預留清潔能源基地等電力外送華東地區新增特高壓輸電通道的建設條件,構建長三角特高壓電力樞紐。支持蘇皖、浙皖等省際油氣管道建設,推進管道互聯互通,形成省級主幹天然氣管網。支持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合理安排液化天然氣儲配設施,科學布局儲氣調峰設施、燃氣調峰電廠、油氣電氫綜合能源服務設施。
第四節 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
完善數位化基礎設施布局。支持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城市大腦等新型基礎設施合理布局。支持雲計算、新能源充電等產業向淮南、宿州等電力充裕地區布局,最佳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支持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等設施及國家級超算中心建設。
保障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積極部署北斗導航服務平台、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等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景三維安徽,基本形成“陸、空、天”一體化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第五節 建設安全穩定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
劃定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區。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供應,結合我省戰略性礦種資源稟賦情況,劃定18個省級重點勘查區。依據戰略性礦產資源和優勢礦產資源,大中型礦產地和重要礦產集中分布的區域特點,劃定14個省級重點開採區。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紅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等控制線銜接,實施差異化管控。
最佳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穩控淮南、淮北煤炭基地建設及銅、鐵等金屬礦生產空間,支持煤系天然氣開發利用。保障水泥用灰岩、凹凸棒粘土、岩鹽、礦泉水、地熱、石英岩、方解石等我省優勢礦產資源開採空間,逐步提高開發利用水平。強化礦業用地管理,保障礦業權合理用地需求。科學確定兩淮、沿江等地區能源資源生產、運輸和戰略儲備空間。
有序調節礦產資源開發力度。積極推進廬江泥河、當塗楊莊等鐵礦、金寨鉬礦開發利用。按照“調控數量,釋放產能”的原則,劃定重點開採區和砂石集中開採區,合理有序安排建築石料開採區域。結合長三角地區需求,穩妥推進我省未利用的大中型規模礦床的開發利用,合理調節煤、鐵、銅、水泥用灰岩及建築石料等礦產資源開採量。
第六節 建立安全可靠的防災設施體系
完善自然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保障區域型分散式網路化的應急設施、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和救援設施體系建設的用地供給。考慮氣候變化、地質構造活動可能造成的安全風險,在皖西皖南山洪和崩塌、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郯廬斷裂帶,沿江沿淮洪澇乾旱易發區以及林區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保障。加強房屋建築和基礎設施的地震災害風險監測和隱患排查,定期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對抗震能力不足的房屋設施開展抗震加固,提升城鎮地震安全韌性。以災害易發地、人口密集區為重點,統籌布局應急物資儲備庫。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應預留一定規模用地,用於應對突發性重大疾控風險。
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在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限制新建項目,無法避讓的,必須採取工程防治措施。全面開展以搬遷避讓為主、搬遷與治理相結合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工程。以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為重點,降低崩塌、滑坡、土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風險。積極推進皖北地區採煤沉陷、地下水超採區地面沉降以及銅陵、淮南等地岩溶沉陷綜合治理。
支持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皖北及沿淮地區行蓄洪區調整和建設、居民遷建、窪地治理、淮乾河道疏浚、生產圩治理等淮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支持長江幹流蕪湖、銅陵、池州、安慶河段治理、長江幹流堤防防洪能力提升、洲灘圩垸分類治理、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等工程建設。支持新安江、杭埠河、滁河、秋浦河、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潁河、茨淮新河等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系統治理、重點易澇區排澇能力提升、山洪災害防治、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加強城市防洪體系建設。以巢湖流域為重點,按照濕地蓄洪區的要求,儘快恢復生態濕地蓄洪區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態保護功能,統籌幹流防洪與區域排澇,建設高標準入江通道及對江排澇泵站,提升流域防洪排澇能力。
最佳化綜合防災設施布局。恢復、預留自然河湖水系行洪空間,協調區域和城市內防洪、排澇、排水功能空間布局。合理規劃物資儲備、應急救援、衛生防疫網點的空間布局。統籌布局人防設施、應急通道、緊急避難場所和應急救援場所等,完善戰時、災時疏散體系的空間安排,增強城市韌性。在地震高烈度區開展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加強地震災害風險監測評估和抗震加固改造。強化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應急避難功能布局,完善交通物流、供電供水、信息通訊等生命線備用設施布局,增強生命線工程和防災空間冗餘度。按照綜合減災要求,充分利用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相關成果,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紅線約束機制,引導人口、設施、產業向更安全區域集中。
統籌應急儲備保障空間。適應國防、救災應急等要求,統籌區域應急物資儲備庫布局。合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系統相關設施空間需求。依託開放空間、地下空間和基礎設施體系,構建互聯互通、平戰結合、更具韌性的網路型生命線工程和防護空間體系。
第十章 強化空間指引,促進區域協調
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強化國土空間指引,發揮各區域比較優勢,引導各領域協同布局,強化重點區域空間組織與空間營造,推動形成開發保護有序的國土空間格局。
第一節 因地制宜推進各區域協調布局
皖北地區。落實國家糧食主產區職責,穩定區域內耕地數量和質量。發揮區域內人口優勢,適度擴大阜陽、蚌埠等中心城市空間規模,支持阜陽城市圈建設,全面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間保障水平,讓城市規劃建設成果惠及更多民眾。合理布局綜合性物資儲備基地,提升應對災害風險能力。鼓勵淮北、宿州與徐州一體化發展,支持亳州與中原經濟圈融合,支持產業合作和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深度融入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強淮河和洪澤湖、高郵湖等重要水體協同保護,推動淮河—洪澤湖生態廊道建設,逐步統一省界地區空間準入要求,科學布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共同維護省際交界地區生態環境安全。加快皖北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強沿淮行蓄洪區平原窪地綜合治理,變不利為有利,助推鄉村振興,改善區域內國土空間品質,高質量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
江淮地區。發揮合肥都市圈的區位優勢和丘陵崗地空間格局多樣性優勢,大力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和盤活利用,支持城市周邊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發展,促進在全省率先實現鄉村振興。發揮合肥市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建立健全合肥都市圈協同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向周邊延伸,要素資源向周邊流動,功能產業向周邊疏解,公共服務向周邊覆蓋,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構建合肥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吸引人口集聚,布局綜合性物資儲備基地,保障消費需求。支持合肥與其他區域建設用地、耕地等指標按照國家政策規定調劑使用。嚴格保護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開展巢湖生態修復。
沿江地區。逐步擴大優質糧油生產空間,充分發揮區域內水面大、水網密的優勢,最佳化漁業生產空間。提升各中心城市輻射能力,支持城市擁江聯動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路型城鎮空間格局。加快與南京都市圈跨省協調聯動,支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統籌布局過江通道和基礎設施,支持建設沿江大通道大樞紐,促進安徽南北連線更順暢便捷。持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統籌水資源綜合利用與水域空間治理,有序退出沿江重化工產業,加快推進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強化河湖庫岸線保護與合理利用,形成“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國土,推動沿江地區率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皖西地區。作為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生態屏障,與合肥空間互補性強。鼓勵合理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文化旅遊資源,支持建設重要的特色優勢農產品供應基地和旅遊康養地。強化水源涵養和水生態保護,保障合肥都市圈用水安全。支持生產生活環境惡劣、地質災害易發區和水庫庫區農村居民點有序搬遷。支持交通、通訊等對外通道建設,加強與合肥都市圈互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構建大別山區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推動共建大別山旅遊協作區,建設長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
皖南地區。發揮皖南地區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推進全域公共服務設施和旅遊休閒設施建設,支持“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拓展旅遊業態功能,實現“商旅居業學研”有機融合。支持蘇皖合作示範區、“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和生態產業,助力推進建設高鐵物流先行試驗區和長三角綠色產業物流互通承載區。嚴格保護皖南地區傳統村落、歷史建築,為安徽留下最鮮明的鄉村特色文化記憶,加強與江西省上饒市、景德鎮等贛東北地區在文化保護傳承、旅遊合作方面的協作指引。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打造長三角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強化山地丘陵地區及新安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築牢全省及華東地區生態安全螢幕障。
第二節 系統統籌各領域國土空間規劃布局
生態保護與修復空間。堅持問題導向,遵循自然規律,強化系統觀念,根據安徽省實際,聚焦生態功能短板、生態受損重點區域,從落實“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保護空間格局的角度,突出巢湖生態綠心,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生態屏障,長江、淮河、引江濟淮、新安江生態廊道對國土空間生態功能的骨架支撐作用,並考慮全省自然地理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通性,有針對性地劃分修復分區、制定政策,部署生態修復重大工程項目。
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空間。圍繞長江、淮河、引江濟淮等重要河流以及大型湖泊,劃定岸線功能區,引導岸線及後方陸域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將生態保護紅線中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以及重要河勢敏感區劃為岸線保護區;將各類自然保護地內以及生態建設需要預留的岸線劃為岸線保留區;將岸線開發程度相對較高的岸段、水利工程涵閘泵站劃為岸線控制利用區;將河勢基本穩定、岸線利用條件較好,岸線開發利用對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供水安全以及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岸段劃為岸線開發利用區。劃定的岸線功能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強化各類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項目空間統籌,強化與相關專項規劃在項目選址、布局和空間規模等方面的協調,確保各類空間布局不衝突,符合節約集約用地標準,不突破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總規模,並減少對國土空間的分割,儘量避讓生態廊道。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項目,要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儘量做到帶精準位置上圖,不能精準上圖的,應示意性表達。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空間。最佳化水安全保障、水資源平衡、水生態修復網路,強化各類水利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項目布局,加強項目占用耕地、永久基本農田論證,合理安排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耕地後備資源保障能力。加強與相關專項規劃在項目選址、布局和空間規模等方面的協調,儘量避讓生態廊道,確保各類需求的空間布局不衝突。加強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空間管控和用地保障。對於納入規劃且尚未實施的水利項目,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開展項目論證。
礦產資源保護利用空間。構建安全穩定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合理劃定勘查規劃區和開採規劃區,細化安排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和綠色礦山建設工程。統籌能源安全與糧食生產、礦產資源開發與耕地和生態保護,重點協調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矛盾衝突,提出重點礦產資源合理開採的空間需求。將勘查規劃區、開採規劃區、重點礦產資源開採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第三節 協調保障重大工程空間需求
統籌引江濟淮工程沿線保護與開發。全面整合沿線港口資源,強化港口與城鎮和產業園區融合,合理布局城鎮空間。以水利旅遊資源為紐帶,融合周邊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構建依線成廊、依點成圈、聯圈成帶的旅遊空間布局,聯動形成水利文化旅遊帶。推進土地整治,不斷提升耕地質量,夯實現代農業基礎。強化生態保護,以引江濟淮河道為主幹,串聯巢湖、菜子湖、瓦埠湖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等重要生態節點,形成連續完整、功能完備、和諧穩定的生態廊道,作為保障輸水水質安全的重要屏障、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領地、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重要載體。
專欄17 引江濟淮工程沿線國土空間保護與開發指引
最佳化沿線城鎮空間布局:強化資源保障,支持老舊碼頭升級改造,推動合肥港、銅陵樅陽港區、淮南壽縣港區、安慶桐城港區、蕪湖無為港區聯動發展。著力保障連線重要港口的專用通道、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促進各種運輸方式與港口有效銜接。合理布局城鎮空間,提高城鎮公共空間和各類設施空間供給,推動港口與城鎮和產業園區融合,推動形成運河城鎮示範帶。
保障文化旅遊發展空間:保障合理的用地需求,加強文化和自然資源保護,推動引江濟淮河道及沿線自然景觀、水利工程和關聯文物等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最佳化旅遊空間,構建旅遊觀光走廊。
提升農業生產空間質量:積極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田水利、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升耕地質量,合理布局運河周邊設施農用地,適度控制畜禽養殖設施用地,防治農用地污染,推動建設千裏運河現代農業帶。
強化兩岸生態空間保護:以引江濟淮河道為主幹,強化巢湖、菜子湖、瓦埠湖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等生態空間聯通,形成連續完整、互相貫通的生態廊道。採取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法,大力推動河道兩岸生態修復,形成知名綠色運河。
保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工程建設空間。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基石、以合肥濱湖科學城為載體,保障以量子信息科學和新能源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產業發展集聚區空間需求,合理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孵化基地。充分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引領作用,支持有科技成果轉化背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未來先導產業集群空間布局。鼓勵國際科學交流中心與會展中心建設,為科學技術共享交流、未來網路信息互動、先進制造成果展示提供空間保障,助力打造科研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生態環境優美、生活服務完善的國際一流合肥濱湖科學城。
協調北沿江高鐵沿線保護與開發。著力保障北沿江高鐵建設。處理好沿江高鐵與長江流域、江淮分水嶺地區洪水高風險區,大別山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水土流失較嚴重地區的空間關係。協調與沿江平原、江淮地區永久基本農田和大別山、長江等生態保護紅線的布局。限制穿越或侵占重要濕地,減少對沿江、皖西大別山等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區的侵占。
第十一章 加強國土空間治理,
保障規劃實施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健全法規政策和政策制度體系,完善相關政策,強化規劃傳導和用途管制,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保障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第一節 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
夯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落實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強化省市縣上下聯動,明確職責分工,形成規劃實施共同責任機制。堅持“多規合一”,強化規劃嚴肅性,規劃一經批准,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加強部門協同。自然資源部門具體負責規劃實施的指導和監督,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經濟信息化、民政、司法、財政、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文化旅遊、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林業、人民防空、數據及其他有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強化制度機制設計,統籌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協調解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重大問題。
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規劃實施中遇有重大戰略調整、重要目標變化等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式請示報告,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第二節 健全法規標準和政策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法規與技術標準體系。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的法治建設,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框架下,制定國土空間規劃管理辦法,清理相關規範性檔案和規劃。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制定縣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規範。制定規劃調整、修改、評估工作制度。
完善主體功能區政策。結合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和規划動態評估成果,開展主體功能區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和名錄動態調整。相關部門結合工作職責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分類指導主體功能區差異化治理。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城市化地區實施開發強度管控,最佳化城鎮空間結構、提高空間利用效率、提升生活空間品質,安排必要新增建設用地用於城鎮空間騰挪。建立不同主體功能區之間的協調互動機制,引導資源要素跨行政區合理配置,促進區域功能優勢互補、協同融合發展。健全符合不同主體功能區導向的差異化考核評價制度。
強化耕地保護政策。完善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目標考核制度,層層簽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書,實行黨政同責、終身追責。將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完成情況納入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建立儲備補充耕地資料庫,嚴格入庫耕地數量、質量核查與監管。完善補充耕地全省交易平台,規範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統籌實現全省耕地保護目標。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制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建立注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考核體系。支持黃山市及其他具備條件的市在省內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完善建設用地管理政策。健全新增建設用地減速、農村建設用地減少,人均城鄉、人均城鎮、人均村莊建設用地規模下降,農業用地、生態用地、地均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兩減三降三增加”規劃管理機制,強化建設用地總量管控、動態管理,實行存量建設用地提升空間品質、新增建設用地保障基礎設施、流量指標保障城鄉發展的建設用地政策。嚴格執行水利、交通、能源、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用地分類控制標準,健全用地考核機制和評價體系,推廣套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明確環境類重大項目的空間保障,最佳化產業結構布局,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基礎設施空間統籌,預留廊道空間,促進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功能融合,提高複合利用水平。制定地下空間利用激勵政策,建立地下空間使用基準地價和宗地評估制度體系,完善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方式,規範地下空間確權登記。
創新國土空間治理政策。充分利用市場的邏輯和資本的力量推進國土空間治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機制,健全節餘指標省級交易平台,促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產生的節餘指標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在全省範圍流動。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外來資本聯合開展城鎮低效用地治理。鼓勵經營主體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將整治驗收後騰退的建設用地由經營主體開發使用。廢棄礦山和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主體將自身依法取得的存量建設用地修復為農用地的,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可用於自身建設項目,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也可在省域範圍內流轉。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節餘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於鄉鎮範圍內農村基礎設施、污染治理設施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也可以在縣域範圍內調劑使用,所得淨收益用於鄉村發展。
第三節 強化規劃傳導和用途管制
強化規劃傳導和約束。將省級規劃的各項目標、空間布局和重大任務,通過控制指標、分區傳導、底線管控、名錄管理、政策要求等方式,由市到縣、由縣到鄉鎮,逐級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中,並依法開展規劃環評工作。下級規劃應服從上級規劃,上級規劃要給下級規劃留有合理空間,在牢牢把握住耕地保護等關鍵問題的基礎上,允許在市域、縣域內合理統籌城鎮和鄉村的生態、產業、居住、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各類用地結構和空間布局。建立國土空間相關專項規劃統籌管理制度,編制專項規劃目錄清單,實施全過程管理。相關專項規劃要嚴格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不得違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確保各類專項規劃空間布局不衝突,不突破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總規模。相關專項規劃在編制和審查過程中應加強與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及“一張圖”的核對,批覆後納入同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疊加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總體規劃批准後,各地應及時編制詳細規劃,因地制宜按需編制村莊規劃,探索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管控機制。規劃編制要充分聽取相關部門意見,兼顧國防設施保護的需要,並按照規定書面徵求有關軍事機關的意見。其他相關規劃應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安排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
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分區和用途,制定不同空間、不同用途的轉換規則,明確轉換方向、條件和管理要求等。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套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對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健全用途管制全周期監測、全過程監管機制,對用途管制實施情況實行監督考核。建立健全全域、全要素、立體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簡化整合審批程式,提高審批效率。
完善年度利用計畫管理。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相關專項規劃的空間需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節約集約用地狀況等,科學編制土地等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畫,統籌增量和存量,完善規劃實施的時序管控。堅持“項目跟著規划走,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嚴格按國土空間規劃供給建設用地指標。落實“增存掛鈎”機制,改革用地計畫管理方式,省級從各市處置存量土地掛鈎折算出的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中,提取一定比例計畫指標用於省級統籌,重點保障省級以上特別重大產業項目用地。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執行情況評估考核,省級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實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
推進“多審合一、多評合一”。簡化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建設用地審查報批、規劃許可等審批流程,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實行“多評合一”,統一開展耕地保護暨占用和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踏勘論證、生態保護紅線不可避讓論證、規劃選址論證、建設用地節地評價。
做好近期規劃實施安排。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銜接,統籌考慮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等近期安排和遠景目標,切實做好空間保障。
第四節 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
建設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和“一張圖”系統。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匯聚各部門、各行業國土空間基礎數據,以時空大數據平台為基礎,建設數據管理服務平台,形成覆蓋全域、動態更新、權威統一、三維立體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省級不同部門之間國土空間規劃基礎及成果數據共享機制,對接江淮大數據中心實現多層級跨領域數據共享。依託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構建覆蓋國土空間規劃治理全過程、全要素的“一張圖”系統,實現規劃編制審查、報批入庫、實施監測和評估預警全過程管理,為用地用礦審批、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等業務提供基礎支撐。加強數據安全管理,推進智慧資源建設與套用,提升面向政府部門、行業和社會的國土空間信息服務能力。
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路。建設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路,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狀況實施動態監測評估。加強對重要控制線、重大戰略區域、重點城市等規劃實施情況和重大工程、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等的監測預警。
第五節 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規划動態評估調整機制。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定期開展監測評估,重點評估規劃的主要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等執行情況以及各市縣對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情況。依據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划進行動態調整完善。規劃實施過程中,因重大戰略和項目實施、重大政策調整、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發生重大自然災害需要修改規劃的,規劃編制機關可以按程式修改規劃,報原規劃審批機關批准。完善規劃布局調整制度,在不突破約束性指標的前提下,允許城鎮集中建設區與彈性發展區布局調整。對列入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的項目,視同符合總體規劃要求,可將項目占用空間直接落實到規劃圖上。
加強規劃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和議事決策作用。建立督察制度,省人民政府授權的機構對規劃編制和實施情況進行督察。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基於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實施耕地保護一年一考核。將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和相關部門監管重點,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類行為。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日常監督機制,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違法嚴懲。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完善違反國土空間規劃案件查處機制;對違反國土空間規劃的歷史遺留問題,依法依規分類加快處置。
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加快國土空間規劃學科建設和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充實鄉村規劃管理人員隊伍。加強對相關行業組織指導監管。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和編制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加強規劃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平台建設。定期開展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加強從業機構技術服務質量年度考評和誠信備案管理。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強化宣傳,增強社會各界對科學、高效、集約利用國土空間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全社會全過程參與規劃編制、實施與監督的主動性,營造依法依規開發利用國土空間的良好氛圍。充分保障公眾權利,鼓勵廣大民眾有序參與規劃編制和實施。按照開門編規劃的原則,在規劃編制時,充分徵求公眾意見。規劃實施過程中,遇重大調整、規劃修改,落實聽證論證制度。完善規劃公開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附表
表1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表
單位:萬畝
地 區
耕地
永久基本農田
2025年
2035年
2025年
2035年
全省目標
8115.00
8115.00
7143.56
7143.56
實際劃定
8115.23
8115.23
7145.08
7145.08
合肥市
705.17
705.17
618.52
618.52
淮北市
245.66
245.66
217.41
217.41
亳州市
876.08
876.08
775.25
775.25
宿州市
884.59
884.59
775.71
775.71
蚌埠市
558.16
558.16
487.12
487.12
阜陽市
913.90
913.90
810.50
810.50
淮南市
489.88
489.88
427.41
427.41
滁州市
979.21
979.21
866.73
866.73
六安市
726.88
726.88
642.13
642.13
馬鞍山市
215.03
215.03
191.83
191.83
蕪湖市
330.11
330.11
291.12
291.12
宣城市
279.05
279.05
249.62
249.62
銅陵市
136.33
136.33
117.91
117.91
池州市
171.04
171.04
150.54
150.54
安慶市
519.65
519.65
449.69
449.69
黃山市
84.48
84.48
73.60
73.60
註:因四捨五入,各市數據加總與全省總數之間有誤差。
表2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表
單位:平方千米
地 區
生態保護紅線
全省目標
19600.00
實際劃定
19620.51
合肥市
1228.40
淮北市
33.89
亳州市
42.79
宿州市
349.13
蚌埠市
242.66
阜陽市
322.73
淮南市
343.57
滁州市
856.68
六安市
3837.80
馬鞍山市
362.97
蕪湖市
335.48
宣城市
2173.31
銅陵市
481.08
池州市
2640.02
安慶市
2993.50
黃山市
3376.50
表3 城鎮體系規模結構表
預測規模
個 數
名 稱
特大城市(500—1000萬)
1
合肥(含肥東、肥西、長豐)
Ⅰ型大城市(300—500萬)
2
阜陽(含阜南)、蕪湖
Ⅱ型大城市(100—300萬)
11
淮北(含濉溪)、宿州、蚌埠、淮南、馬鞍山(含當塗)、安慶(含懷寧)、亳州、滁州(含全椒、來安)、六安、宣城、銅陵
中等城市(50—100萬)
15
黃山、池州、巢湖、廬江、蒙城、渦陽、利辛、太和、潁上、臨泉、蕭縣、無為、靈璧、壽縣、懷遠
Ⅰ型小城市(20—50萬)
29
界首、天長、明光、鳳陽、定遠、桐城、潛山、太湖、望江、宿松、寧國、廣德、郎溪、南陵、舒城、霍邱、金寨、霍山、碭山、泗縣、固鎮、五河、鳳台、含山、和縣、樅陽、東至、青陽、歙縣
Ⅱ型小城市(20萬以下)
8
岳西、石台、績溪、旌德、涇縣、休寧、祁門、黟縣
小城鎮
約950
——
註: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
表4 國家級和省級主體功能區名錄
行政
國家農產品主產區
省級農產品主產區
國家重點
生態功能區
國家城市化
地區
省級城市化
地區
全省合計
35個
2個
15個
27個
25個
合肥市
長豐、廬江
廬陽、瑤海、蜀山、包河、肥西、肥東
巢湖
淮北市
濉溪
杜集、相山、烈山
亳州市
渦陽、蒙城、利辛
譙城
宿州市
碭山、蕭縣、靈璧、泗縣
埇橋
蚌埠市
懷遠、固鎮、五河
龍子湖、蚌山、禹會、淮上
阜陽市
臨泉、太和、阜南、潁上、界首
潁東
潁州、潁泉
淮南市
鳳台、壽縣
潘集
大通、田家庵、謝家集、八公山
滁州市
來安、全椒、定遠、鳳陽、明光、天長
琅琊、南譙
六安市
裕安、葉集、霍邱
金寨、霍山
金安、舒城
馬鞍山市
含山
花山、雨山、博望、當塗、和縣
蕪湖市
南陵
鏡湖、弋江、鳩江、無為、繁昌
灣沚
宣城市
涇縣、旌德、績溪
宣州
郎溪、廣德、寧國
銅陵市
郊區、銅官、義安、樅陽
池州市
東至
石台、青陽
貴池
安慶市
懷寧、宿松、望江
太湖、岳西、潛山
迎江、大觀、宜秀
桐城
黃山市
歙縣、黟縣、祁門、休寧、黃山
屯溪、徽州
表5 自然保護地一覽表
類型
級別
名稱
自然
保護區
(共41個)
國家級(共8個)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岳西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級
(共33個)
安徽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當塗石臼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碭山黃河故道自然保護區、安徽碭山酥梨種質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廣德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貴池老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貴池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皇甫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黃山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黃山區九龍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霍邱東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霍山佛子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祁門查灣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潛山板倉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青陽盤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省黃山十里山自然保護區、安徽省徽州天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舒城萬佛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五河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蕭縣皇藏峪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蕭縣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黟縣五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潁上八里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潁州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嶺南省級自然保護區、六股尖省級自然保護區、寧國板橋省級自然保護區、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宿州大方寺省級自然保護區、金寨西河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公園(共81個)
國家級
(共35個)
安徽黃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徽州國家森林公園、安徽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老嘉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馬家溪國家森林公園、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青龍灣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琅琊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水西國家森林公園、安徽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天堂寨國家級森林公園、安徽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安徽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浮山國家森林公園、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合肥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橫山國家森林公園、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上窯國家森林公園、神山國家森林公園、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塔川國家森林公園、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萬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方級
(共46個)
安徽安陽山省級森林公園、安徽龍眠山省級森林公園、安徽南陵小格里省級森林公園、安徽丫山省級森林公園、白鷺島省級森林公園、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半島省級森林公園、大鞏山省級森林公園、東庵省級森林公園、高井廟省級森林公園、古黃河省級森林公園、官亭省級森林公園、廣德茅田山省級森林公園、合肥浮槎山省級森林公園、紅琊山省級森林公園、黃山區樵山省級森林公園、黃山燕山省級森林公園、黃尾省級森林公園、翬溪省級森林公園、笄山省級森林公園、金紫山省級森林公園、九華天池省級森林公園、九井溪省級森林公園、九紫省級森林公園、巨石山省級森林公園、龍井溝省級森林公園、龍窩寺省級森林公園、廬州省級森林公園、茅仙洞省級森林公園、梅山省級森林公園、目連山省級森林公園、南屏山省級森林公園、南嶽山省級森林公園、杉山省級森林公園、太白省級森林公園、天台山省級森林公園、銅都省級森林公園、臥龍山省級森林公園、五溪山省級森林公園、夏渡省級森林公園、仙女寨省級森林公園、燕山省級森林公園、陽岱山省級森林公園、嶧山省級森林公園、鴛鴦湖省級森林公園、鄣山省級森林公園。
濕地公園(共54個)
國家級
(共29個)
安徽肥東管灣國家濕地公園、安徽肥西三河國家濕地公園、安徽合肥巢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淮北中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安徽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徽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潁泉泉水灣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潁上迪溝國家濕地公園、安徽潁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安慶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懷寧觀音湖國家濕地公園、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界首兩灣國家濕地公園、來安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利辛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淠河國家濕地公園、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潛山潛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秋浦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太和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休寧橫江國家濕地公園。
地方級
(共25個)
安徽阜南谷河省級濕地公園、安徽南陵奎湖省級濕地公園、安徽省東草湖省級濕地公園、安徽宿州仙湖省級濕地公園、安徽宣城宛陵湖省級濕地公園、安徽宣州官塘湖省級濕地公園、巢湖槐林省級濕地公園、巢湖柘皋河省級濕地公園、肥東龍棲地省級濕地公園、鳳台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廣德桐汭省級濕地公園、貴池杏花村省級濕地公園、含山大漁灘省級濕地公園、懷遠濱淮省級濕地公園、界首蓮浦湖省級濕地公園、利辛闞澤省級濕地公園、臨泉鷺鳥洲省級濕地公園、臨泉泉鞍洲省級濕地公園、寧國西津河省級濕地公園、潘集區泥河省級濕地公園、濉溪鳳棲湖省級濕地公園、太和茨河灣省級濕地公園、屯溪三江省級濕地公園、宿松釣魚台省級濕地公園、潁東區東湖省級濕地公園。
地質公園(共16個)
世界級(共3個)
安徽池州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級
(共11個)
安徽大別山(六安)國家地質公園、安徽繁昌馬仁山地質公園、安徽鳳陽韭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廣德太極洞國家地質公園、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靈璧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南陵丫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石台溶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地方級
(共2個)
安徽省含山褒禪山省級地質公園、明光女山省級地質公園。
風景
名勝區
(共41個)
國家級
(共12個)
採石風景名勝區、巢湖風景名勝區、花山謎窟—漸江風景名勝區、花亭湖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名勝區、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琅琊山風景名勝區、龍川風景名勝區、齊山—平天湖風景名勝區、齊雲山風景名勝區、太極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風景名勝區。
地方級
(共29個)
八公山風景名勝區、白崖寨風景名勝區、大華山風景名勝區、大曆山風景名勝區、大龍山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鳳陽山風景名勝區、浮山風景名勝區、合肥環城公園—西郊風景名勝區、皇藏峪風景名勝區、敬亭山風景名勝區、龍鬚湖風景名勝區、龍子湖風景名勝區、南嶽山—佛子嶺水庫風景名勝區、青龍灣風景名勝區、秋浦仙境風景名勝區、石台溶洞群風景名勝區、司空山風景名勝區、太平湖風景名勝區、湯池風景名勝區、天堂寨風景名勝區、銅鑼寨風景名勝區、塗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萬佛山—龍河口水庫(萬佛湖)風景名勝區、五柳風景名勝區、西山風景名勝區、小孤山風景名勝區、潁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紫蓬山風景名勝區。
註:以經批覆的自然保護地(含風景名勝區)整合最佳化最終結果為準。
表6 歷史文化資源一覽表
類別
個數
所在市
名錄
世界遺產(物質遺產)
3
淮北、宿州
大運河(安徽段)
黃山
黃山、西遞宏村
世界遺產(非物質遺產)
4
六安、池州、安慶、黃山等
中國茶(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
宣城
宣紙傳統製作技藝
黃山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珠算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5
蚌埠
蚌埠雙墩(含雙墩春秋墓)、蚌埠禹會村遺址
淮南
壽春城遺址
滁州
明中都遺址
馬鞍山
凌家灘遺址
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6
亳州
曹氏家族墓群
蚌埠
固鎮垓下遺址
淮南
淮南武王墩墓
蕪湖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繁昌窯遺址
安慶
薛家崗遺址
國家級文保單位
175
合肥
銀山智人遺址、合肥曹魏新城遺址、吳復墓、姥山塔、劉銘傳舊居、李氏家族舊宅、張治中故居、馮玉祥舊居、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
淮北
石山孜遺址、臨渙城址、柳孜運河碼頭遺址、古城漢墓、大運河(合併項目,含淮北、宿州)
亳州
尉遲寺遺址、古井貢酒釀造遺址、曹氏家族墓群、蒙城萬佛塔、亳州古地道、花戲樓、南京巷錢莊、亳州薛閣塔
宿州
小山口遺址、古台寺遺址、金寨遺址、大運河(合併項目,含淮北、宿州)、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國家級文保單位
175
蚌埠
雙墩遺址、禹會村遺址、垓下遺址、雙墩春秋墓、化明塘嚴氏墓、湯和墓、懷遠教會建築舊址、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渦河一橋
阜陽
台家寺遺址
淮南
壽春城遺址、壽州窯遺址、淮南王劉安家族墓地、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安豐塘(芍陂)、壽縣古城牆、壽縣孔廟、壽縣清真寺
滁州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池河太平橋、滁州無梁殿、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半塔保衛戰舊址、小崗村舊址
六安
六安漢代王陵墓地、程端忠墓、李氏莊園、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紅28軍重建會議舊址、佛子嶺水庫連拱壩
馬鞍山
和縣猿人遺址、凌家灘遺址、朱然家族墓地、洞陽東吳墓、李白墓、太白樓
蕪湖
人字洞遺址、牯牛山城址、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繁昌窯遺址、皖南土墩墓群、黃金塔、蕪湖廣濟寺塔、蕪湖天主堂、英駐蕪領事署舊址、戴安瀾故居、聖雅各中學舊址、老蕪湖海關舊址、蕪湖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舊址
宣城
陳山遺址、毛竹山官山遺址、徽杭古道績溪段和古徽道東線郎溪段、建平鎮土墩墓群、廣教寺雙塔、水西雙塔、天壽寺塔、仙人塔、查濟古建築群、龍川胡氏宗祠、江村古建築群、奕世尚書坊和胡炳衡宅、上莊古建築群、黃田村古建築群、旌德文廟、績溪文廟、涇縣張氏宗祠、王稼祥故居、新四軍軍部舊址
銅陵
湯家墩遺址、浮山摩崖石刻、阮鶚墓石刻
池州
華龍洞遺址、櫸根關古徽道、貴池百牙山塔、貴池清溪塔、太平山房、九華山祇園寺、九華山化城寺、九華山月身殿、濟陽曹氏宗祠、上章李氏宗祠、九華山百歲宮、齊山摩崖石刻
國家級文保單位
175
安慶
薛家崗遺址、孫家城遺址、張四墩遺址、張廷玉墓、太平塔、白崖寨、振風塔、法雲寺塔、桐城文廟、世太史第、安慶南關清真寺、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安徽大學紅樓及敬敷書院舊址、安慶天主堂、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陳獨秀墓
黃山
漁梁壩、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長慶寺塔、潛口民宅、許國石坊、老屋閣及綠繞亭、羅東舒祠、程氏三宅、溪頭三槐堂、鄭氏宗祠、程大位故居、黃村進士第、歙縣太平橋、屯溪鎮海橋、棠樾石牌坊群、呈坎村古建築群、宏村古建築群、西遞村古建築群、南屏村古建築群、祁門古戲台、洪氏宗祠、屏山舒氏祠堂、蜀源牌坊群、稠墅牌坊群、巴慰祖宅、石潭吳氏宗祠、三陽洪氏宗祠、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廟、歙縣許氏宗祠惇睦堂、許村古建築群、棠樾古民居、竹山書院、北岸吳氏宗祠、員公支祠、昌溪周氏宗祠、北岸廊橋、興村程氏宗祠、唐模檀乾園、大阜潘氏宗祠、昌溪太湖祠、休寧登封橋、休寧同安堂、歙縣鮑氏宗祠惇敘堂、齊雲山石刻、黃山摩崖石刻群、汪由敦墓石刻、洪家大屋、中共皖浙贛省委駐地舊址、岩寺新四軍軍部舊址
省級文保單位
915
合肥
王喬洞石窟造像、教弩台舊址、包公祠、大城頭遺址、大陳墩遺址、龍城遺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
淮北
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場舊址等
亳州
張樂行故居、捻軍會盟舊址、萬佛塔、華祖庵、青鳳嶺遺址、釣魚台遺址、明王台遺址、湯王墓、董園2號石墓、曹四孤堆、薛家孤堆、新四軍四師司令舊址等
宿州
花家寺遺址、陳勝吳廣起義遺址、白土寨窯址、九女墳畫像石刻、泗縣文廟大成殿等
蚌埠
沫河口關卡、雙墩遺址、谷陽城遺址、常氏三王墓、化明塘嚴氏墓、懷遠教會建築舊址、韓莊遺址、南城孜遺址、雙墩春秋墓等
阜陽
“四·九”暴動舊址、老邱堆遺址、倪邱集遺址、太和縣文廟大成殿、管鮑祠等
省級文保單位
915
淮南
壽州窯址、武王墩、嚴氏孤堆、安豐塘(芍陂)、壽縣古城牆等
滁州
半塔保衛戰舊址、龍興寺、琅琊寺、醉翁亭、鐘離城遺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豐樂亭、法華禪庵塔等
六安
立夏節起義舊址、紅軍第11軍32師成立舊址、列寧國小舊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蘇家埠戰鬥舊址、中共鄂豫皖省委會議舊址、中共鄂豫皖區委員會舊址、報恩寺羅漢塑像、李氏莊園、六安西古城遺址等
馬鞍山
太白樓、黃山塔等
蕪湖
米芾蕪湖縣學記碑和明刻李陽冰歉卦碑、蕪湖廣濟寺塔、黃金塔、米公祠、柯家村遺址等
宣城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廣教寺雙塔、天壽寺塔、水西雙塔、胡家村遺址、王稼祥故居、奕世尚書坊和胡炳衡宅、龍川胡氏宗祠、踏歌岸閣等
銅陵
太平軍樅陽會議舊址、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浮山摩崖石刻、方以智墓等
池州
慧居寺菩薩羅漢塑像、化城寺、肉身殿、陶公祠靖節祠、太平山房等
安慶
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紅軍中央獨立第2師司令部舊址、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劉源題字石刻、太平塔、覺寂塔、迎江寺、薛家崗遺址、張四墩遺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吳樾故居、施從雲墓、金雞碑及五猖神廟碑、白崖寨、安城堡、桐城文廟等
黃山
(洪家大屋)太平軍題字、皖南蘇區江邊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岩寺新四軍軍部舊址、齊雲山石刻、程氏三宅、潛口民宅、老屋閣及綠繞亭、呈坎村古建築群、張林福宅、方春福宅、溪頭三槐堂、方士載宅、羅東舒祠、許國石坊、棠樾石牌坊群、貞白門、歙縣太平橋、新州石塔、長慶寺塔、聖僧庵壁畫、戴東原墓、新安碑園石刻、潛口明代民居建築群、程氏宅、胡文光刺史坊、鄭村忠烈坊、黃村進士第、西遞村古建築群等
市級文保單位
1058
——
文章華國碑、東漢古墓、望壩孤堆、蛾眉亭、劉一鴻墓、縣衙正堂、竦口瓷窯址、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舊址、譙陵寺、鮦陽古城址、祖莊鑄錢遺址、花園石窟、皖口古戰壕、
石佛堂遺址、大雙墩漢墓、田榮村瓦渣地遺址等
縣級文保單位
2166
——
糧坊會館、桑圩子、晉熙老街、陳氏老屋、董槐墓、大古堆漢墓、胡氏節孝坊、熊灣革命烈士墓、俞家老古堆墓、行流火神廟、丁莊漢墓群、學宮、攀桂古井、萬迎山冶煉場、解氏宗祠、魯咀古井等
國家級工業遺產
9
合肥
合肥鋼鐵廠
宣城
涇縣宣紙廠
亳州
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傳統釀造區
池州
貴池茶廠
黃山
歙縣老胡開文墨廠
合肥
廬江礬礦
淮北
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宣城
中國航天603基地
安慶
安慶胡玉美醬園
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
5
淮南
安徽壽縣芍陂(安豐塘)及灌區農業系統
銅陵
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
黃山
安徽休寧山泉流水養魚系統、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
安慶
安徽太湖山地複合農業系統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19363
——
詹上屋祖堂、黃莊南遺址、董湖1號遺址、安塘寺遺址、貊高墓、大馮漢至六朝古墓群 、鎮華橋、煙西渡街樓、大古堆地、四門陸莊遺址、聖場寺遺址、聖人墩遺址、尹何遺址、鳳良進住宅、天子古廟、吳文普烈士墓等
表7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名錄
序號
地市
縣級
行政區
水源地名稱
水源地
類型
使用
情況
水資源三級區
1
合肥市
市區
合肥市董鋪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2
合肥市
市區
合肥市大房郢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3
合肥市
巢湖市
巢湖市三水廠(巢湖)水源地
湖泊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4
合肥市
巢湖市
巢湖市下湯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5
合肥市
肥東縣
肥東縣眾興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6
合肥市
肥東縣
肥東縣滁河乾渠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7
合肥市
廬江縣
廬江縣果園山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8
合肥市
廬江縣
廬江縣羅埠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9
合肥市
長豐縣
長豐縣瓦埠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10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淮北財校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1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淮北一中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2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自來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3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九一零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4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市政工程處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5
淮北市
市區
淮北市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6
淮北市
濉溪縣
濉溪縣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17
亳州市
市區
亳州市三水廠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18
亳州市
市區
亳州市渦北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19
亳州市
市區
亳州市應急加壓泵站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20
亳州市
市區
亳州市一水廠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21
亳州市
市區
亳州市調蓄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2
亳州市
利辛縣
利辛縣城地表水廠(西淝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3
亳州市
利辛縣
利辛縣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4
亳州市
蒙城縣
蒙城縣地下水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5
亳州市
蒙城縣
蒙城縣三水廠(茨淮新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6
亳州市
蒙城縣
蒙城縣梁土山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27
亳州市
渦陽縣
渦陽縣自來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28
宿州市
市區
宿州市新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29
宿州市
市區
宿州市汴北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0
宿州市
市區
宿州市一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1
宿州市
市區
宿州市宿城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蚌洪區間北岸
32
宿州市
泗縣
泗縣自來水廠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蚌洪區間北岸
33
宿州市
泗縣
泗縣城市地表水廠(新汴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4
宿州市
靈璧縣
靈璧縣自來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5
宿州市
蕭縣
蕭縣自來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6
宿州市
碭山縣
碭山縣自來水廠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37
蚌埠市
市區
蚌埠閘上(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38
蚌埠市
市區
蚌埠市天河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39
蚌埠市
五河縣
五河縣一水廠(懷洪新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40
蚌埠市
五河縣
五河縣城南地表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41
蚌埠市
固鎮縣
固鎮縣城市自來水廠(懷洪新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42
蚌埠市
固鎮縣
固鎮縣經濟開發區自來水廠(懷洪新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43
蚌埠市
固鎮縣
固鎮縣水廠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蚌洪區間北岸
44
蚌埠市
懷遠縣
懷遠縣一水廠(淮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45
蚌埠市
懷遠縣
懷遠縣新城區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46
蚌埠市
懷遠縣
懷遠縣三水廠(芡河湖)水源地
湖泊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47
蚌埠市
懷遠縣
懷遠縣城西水廠(芡河湖)水源地
湖泊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48
阜陽市
市區
阜陽市二水廠(茨淮新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49
阜陽市
市區
阜陽市加壓站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0
阜陽市
市區
阜陽市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1
阜陽市
市區
阜陽市潁南加壓泵站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2
阜陽市
市區
阜陽市三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3
阜陽市
太和縣
太和縣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4
阜陽市
潁上縣
潁上縣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5
阜陽市
潁上縣
潁上縣城地表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6
阜陽市
臨泉縣
臨泉縣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7
阜陽市
阜南縣
阜南縣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8
阜陽市
阜南縣
阜南縣城南地表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59
阜陽市
界首市
界首市自來水公司水源地
地下水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60
淮南市
市區
淮南市東部城區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61
淮南市
市區
淮南市袁莊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62
淮南市
市區
淮南市平山頭水廠(東淝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63
淮南市
鳳台縣
淮南市毛集實驗區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北岸
64
淮南市
鳳台縣
鳳台縣水廠(淮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北岸
65
淮南市
鳳台縣
鳳台縣地下水備用水源地
地下水
備用
王蚌區間北岸
66
淮南市
壽縣
壽縣二水廠(東淝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67
淮南市
壽縣
壽縣安豐塘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68
滁州市
市區
滁州市西澗湖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69
滁州市
市區
滁州市沙河集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70
滁州市
全椒縣
全椒縣黃栗樹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71
滁州市
全椒縣
全椒縣趙店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72
滁州市
明光市
明光市南沙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蚌洪區間南岸
73
滁州市
明光市
明光市三水廠(石壩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蚌洪區間南岸
74
滁州市
天長市
天長市高郵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高天區
75
滁州市
天長市
天長市釜山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高天區
76
滁州市
定遠縣
定遠縣城北水庫、解放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蚌洪區間南岸
77
滁州市
定遠縣
定遠縣蔡橋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蚌洪區間南岸
78
滁州市
鳳陽縣
鳳陽縣鳳陽山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蚌洪區間南岸
79
滁州市
鳳陽縣
鳳陽縣淮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蚌洪區間南岸
80
滁州市
來安縣
來安縣平陽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81
滁州市
來安縣
來安縣陳郢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82
滁州市
來安縣
來安縣屯倉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83
六安市
市區
六安市一水廠(淠河總乾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84
六安市
市區
六安市二水廠(淠河總乾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85
六安市
市區
六安市東城水廠(淠河總乾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86
六安市
市區
六安市新城水廠(淠河總乾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87
六安市
市區
六安市大公堰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88
六安市
霍山縣
霍山縣佛子嶺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89
六安市
霍山縣
霍山縣前進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90
六安市
舒城縣
舒城縣二水廠(杭埠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91
六安市
舒城縣
舒城縣永安水廠(杭埠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92
六安市
金寨縣
金寨縣梅山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93
六安市
金寨縣
金寨縣響洪甸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94
六安市
霍邱縣
霍邱縣城東湖水源地
湖泊
在用
王蚌區間南岸
95
六安市
霍邱縣
霍邱縣淮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王蚌區間南岸
96
馬鞍山市
市區
馬鞍山市採石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97
馬鞍山市
當塗縣
當塗縣二水廠(姑溪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98
馬鞍山市
含山縣
含山縣二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99
馬鞍山市
含山縣
含山縣長山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00
馬鞍山市
和縣
和縣和州自來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01
馬鞍山市
和縣
和縣滁河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02
蕪湖市
市區
蕪湖市二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3
蕪湖市
市區
蕪湖市四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4
蕪湖市
市區
蕪湖市漳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5
蕪湖市
灣沚區
灣沚區自來水廠(青弋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6
蕪湖市
南陵縣
南陵縣二水廠(青弋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7
蕪湖市
繁昌區
蕪湖市三山水廠繁昌蘆南水廠(長江)飲用水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8
蕪湖市
繁昌區
繁昌區新港自來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09
蕪湖市
無為市
無為市自來水公司(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10
蕪湖市
無為市
無為市高溝(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11
蕪湖市
無為市
無為市西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12
宣城市
市區
宣城市玉山(水陽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3
宣城市
市區
宣城市大豪水廠(青弋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4
宣城市
寧國市
寧國市港口灣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5
宣城市
寧國市
寧國市畈村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6
宣城市
郎溪縣
郎溪縣龍鬚湖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7
宣城市
郎溪縣
郎溪縣天子門水庫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8
宣城市
廣德市
廣德市盧村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19
宣城市
廣德市
廣德市糧長門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0
宣城市
績溪縣
績溪縣揚之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21
宣城市
績溪縣
績溪縣翬溪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22
宣城市
旌德縣
旌德縣白沙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3
宣城市
旌德縣
旌德縣徽水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4
宣城市
涇縣
涇縣縣城(青弋江總乾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5
宣城市
涇縣
涇縣縣城(青弋江)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6
銅陵市
市區
銅陵市一、二、三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7
銅陵市
市區
銅陵市五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8
銅陵市
市區
銅陵市南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29
銅陵市
樅陽縣
樅陽縣城(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30
銅陵市
樅陽縣
樅陽縣城(菜子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31
池州市
市區
池州市江口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2
池州市
市區
池州市民生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3
池州市
市區
池州市平天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4
池州市
東至縣
東至縣龍江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5
池州市
東至縣
東至縣(堯渡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6
池州市
石台縣
石台縣二水廠(秋浦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7
池州市
石台縣
石台縣古潭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8
池州市
青陽縣
青陽縣牛橋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39
池州市
青陽縣
青陽縣石湖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40
安慶市
市區
安慶市一水廠(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1
安慶市
市區
安慶市石塘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2
安慶市
懷寧縣
懷寧縣觀音洞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3
安慶市
太湖縣
太湖縣花涼亭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4
安慶市
太湖縣
太湖縣汪洋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5
安慶市
潛山市
潛山市自來水公司(潛水)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6
安慶市
潛山市
潛山市皖水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7
安慶市
岳西縣
岳西縣鷺鷥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8
安慶市
岳西縣
岳西縣王河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49
安慶市
望江縣
望江縣自來水公司(長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0
安慶市
望江縣
望江縣嵐桿湖備用水源地
湖泊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1
安慶市
桐城市
桐城市牯牛背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2
安慶市
桐城市
桐城市境主廟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3
安慶市
宿松縣
宿松縣二水廠(二郎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4
安慶市
宿松縣
宿松縣釣魚台水庫備用水源地
水庫
備用
巢滁皖及沿江諸河
155
黃山市
市區
黃山市屯溪區一水廠(橫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56
黃山市
市區
黃山市屯溪區二水廠(率水)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57
黃山市
市區
黃山市月潭水庫水源地
水庫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58
黃山市
黃山區
黃山區一水廠(太平湖)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59
黃山市
黃山區
黃山區二水廠(麻川河)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青弋江和水陽江及沿江諸河
160
黃山市
徽州區
徽州區一水廠(豐樂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1
黃山市
歙縣
歙縣二水廠(豐樂水庫)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2
黃山市
歙縣
歙縣城區(新安江)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3
黃山市
祁門縣
祁門縣閶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饒河
164
黃山市
祁門縣
祁門縣西塢里水庫備用水源地
河流
備用
饒河
165
黃山市
休寧縣
休寧縣一水廠(夾溪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6
黃山市
休寧縣
休寧縣二水廠(橫江)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7
黃山市
黟縣
黟縣漳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168
黃山市
黟縣
黟縣二水廠(東亭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富春江水庫以上
附圖
01 安徽省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
02 安徽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圖
03 安徽省生態保護紅線圖
04 安徽省城鎮開發邊界圖
05 安徽省三條控制線圖
06 安徽省國家級和省級主體功能區分布圖
07 安徽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圖
08 安徽省農產品主產區格局最佳化圖
09 安徽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格局最佳化圖
10 安徽省自然保護地體系規劃圖
11 安徽省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圖
12 安徽省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圖
13 安徽省城市化地區格局最佳化圖
14 安徽省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整體保護空間體系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