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

仁波切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譯,意指"珍寶"或"寶貝"。

這是廣大藏族信教民眾對活佛敬贈的最親切、最為推崇的一種尊稱。

廣大藏族信徒在拜見或談論某活佛時,一般稱"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統稱號,更不直接叫其名字。

在活佛的多種稱謂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種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波切
  • 外文名:藏語:rin-po che
  • 別名:活佛,珠古,喇嘛,阿拉
  • 含義:“珍寶”,“寶貝”
釋義,概念,由來,轉世,所需條件,

釋義

僧人在三種情形下會被稱作仁波切,一是轉世高僧(即活佛)並被認證;二是學問堪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說轉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稱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轉世高僧。
大寶金剛仁波切和宗薩欽哲仁波切大寶金剛仁波切和宗薩欽哲仁波切
活佛
活佛,主要是漢族民眾對藏族地區的一些轉世修行者的稱謂。漢族人習稱“活佛”,其實是不大準確的,應譯稱“轉世尊者”。
在藏語中,“活佛”則有多種不同的尊稱,其中最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當活佛圓寂後,寺院會使用不同的儀式,尋找活佛圓寂後出生的嬰童。從中選定一名作為先輩活佛之轉世靈童。而後靈童會被迎入寺中,繼承先輩活佛的宗教地位。

概念

活佛不同尊稱的解釋:
珠古”,是藏文(sprul-sku)的音譯,意為“化身”,這是根據大乘佛教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之說而命名的。藏傳佛教認為,法身不顯,報身時隱時顯,而化身則隨機顯現。所以,一個有成就的正覺者,在他活著的時候,在各地“利濟眾生”;當他圓寂後,可以有若干個“化身”。
仁波切
換句話說,在這種佛教理論的指導下,藏傳佛教對於十地菩薩為普渡眾生而變現之色身,最終在人間找到了依託之物,即“轉生或轉世之活佛”。故“珠古”(即化身)是多種稱謂中最能表達“活佛”所蘊含的深奧義理和精神境界的唯一準確、全面的稱謂,因而是“活佛”的正統稱謂。
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譯,該詞最初是從梵文(gu-ru,固茹)兩字義譯過來的,其本意為“上師”;然而在藏文中還含有“至高無上者或至尊導師”的意義。因此,後來隨著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這一尊稱又逐漸成為“活佛”的另一重要稱謂,以表示活佛是引導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導師”或“上師”。
薩迦派江嘉法王和其美土登仁波切薩迦派江嘉法王和其美土登仁波切
阿拉”,是藏文(A-lags)的音譯,該詞在字面上看,沒有實際的意義,是一種表達恭敬的語氣詞;自從成為“活佛”的別稱之後,該詞就有了實際的意思。在不少藏族地區尤其是安多藏區以“阿拉”一詞來尊稱活佛,並成為活佛的專用名稱,從而完全代替了活佛的另外兩種重要稱謂,即“珠古”和“喇嘛”。因此,“阿拉”一詞已蘊含一種引導信眾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殊勝意義。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譯,意指“珍寶”或“寶貝”。這是廣大藏族信教民眾對活佛敬贈的最親切、最為推崇的一種尊稱。廣大藏族信徒在拜見或談論某活佛時,一般稱“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統稱號,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種稱謂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種稱呼。
蒙藏佛教對修行有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稱為“朱畢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這個字的意義就是“轉世者”或叫“化身”。
噶舉派大寶法王噶瑪巴噶舉派大寶法王噶瑪巴
“活佛”乃是漢族地區的人對他們習俗的稱呼,這可能與明朝皇帝封當時西藏地方掌政的噶舉派法王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給達賴的封號也沿用了這一頭銜多少有些關係,這種封號和稱號在佛教教義上都是說不通的。其實蒙藏佛教中並沒有“活佛”這個名詞。

由來

達賴班禪是西藏黃教領袖宗喀巴的兩大傳承弟子,後來形成兩個不同的傳承系統。藏傳佛教格魯派有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一個是達賴喇嘛,另一個為班禪額爾德尼。轉世系統雖然不同,但達賴和班禪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達賴與班禪個人之間互為師徒,關係頗為密切。班禪方面:一世班禪為一世達賴之師;四世班禪為四世、五世達賴之師;五世班禪為六世、七世達賴之師;六世班禪為八世達賴之師;七世班禪為九世、十世、十一世達賴之師;八世班禪為十三世達賴之師。達賴方面:五世達賴為五世班禪之師;七世達賴為六世班禪之師;八世達賴為七世班禪之師;十三世達賴為九世班禪之師。
第十一世班禪第十一世班禪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達賴圓寂。1938年冬,在青海尋訪到“靈童”,被認為是達賴轉世的化身。1939年3月,國民黨政府派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入藏。1940年2月22日,十四世達賴在布達拉宮舉行了繼承職位的儀式“坐床典禮”。據說,尋覓靈童,主要遵照以下三點精神:①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暗示將轉生東方;②乃穹(護法神)降神說達賴將轉生東北漢人地方;②熱振(大活佛之一,地位僅次於達賴、班禪)觀海,海內現一農家,位馬路將盡處,門前巨柳一株,旁系白馬,有婦人抱小兒立樹下。熱振將海中所現情景,請畫師詳細繪出,並派格桑活佛及古桑子二人,按圖向東北方向尋訪,費時二年之久。果然在青海尋獲靈童家庭,當時的情景與熱振觀海所見的完全相同。於是,古桑子偽裝闊商,格桑活佛扮作僕從,共至靈童家借宿。靈童對闊客競不理采,而對“僕從”格桑活佛卻表示好感,與他親近,撫其面捋其須,並將其項間所掛念珠一串摘下說:“這是我的東西,現應歸還我!”格桑活佛是十三世達賴親近侍從,念珠確為達賴所賜。接著格桑等復出茶杯十多隻,其中新舊參差,色澤亦不一致,讓靈童自選,靈童不取其中最大最美的,而擇一淡黃色舊杯,也是十三世達賴舊物。如此反覆試驗,無不應驗,於是確認其為達賴化身。1939年7月,靈童自西鄉啟程,10月初抵藏。抵拉薩後,西藏僧俗歡喜若狂,入城之日,遠道來此贍禮者,逾數萬人。後抵羅布林卡,受西藏官民公開朝拜。參拜時,或獻五供,或獻布帛,或獻金錢,均由專司喇嘛接收。靈童高坐上位。總堪布旁立侍應。拜者獻物後,即趨至靈童座前,以頭就供桌,靈童或摩之以手,或舉拂塵略拭其發,或竟置之不理;受摩頂者慶幸可以超脫苦海;被忽略者,惟自恨輪迴未盡。參拜後,藏民退出,藏官則圍坐殿內,由喇嘛二人,各以巨壺盛酥油茶,以巨罐盛米飯,分給在座者。藏官均於懷中取出木碗,接茶少許,盡力飲之;飯則用於抓食。據說此為佛賜,食之可以長生。
宗薩欽哲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
格魯派夏壩仁波切格魯派夏壩仁波切
1940年2月22日,吳忠信委員長主持靈童坐床典禮。靈童升座後,熱振起立向他行三叩首禮,司倫及三噶倫亦繼熱振起立,向靈童叩首。經過誦經等程式後,給靈童戴上一尖頂黃緞僧帽,表示加冕之意。從此以後,靈童便可正式稱達賴。 小達賴漸漸長大,在專職經師的教育下學經習禮。學經的生涯是辛苦的,他每日的功課是研究顯、密兩宗教義,搞清各世活佛及佛教的歷史,背誦經文。
達賴轉世的認定,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式:
1. 觀察達賴圓寂時面向,了解有什麼遺言或暗示。
2. 請在世的班禪問卜,判斷轉世方向。
3. 召集攝政和僧俗要員,讓專職降神的乃均、曲均降神,指明轉世方向。
格魯派夏壩仁波切格魯派夏壩仁波切
4. 請山南桑耶寺的降神喇嘛曲將降神,指明轉世方向。
5. 派大德高僧到拉薩東部的曲科甲聖湖觀察轉世地方的地貌特徵顯影。先向湖中拋撒哈達、寶瓶藥物等,然後擇地誦經祈禱,靜觀湖面顯現幻影,最後描繪出轉世地的環境和特徵。
6. 攝政將卜征和湖上顯征繪成圖,派出許多大德高僧分幾路前往確定的方位分頭尋找。
7. 在卜算方位發現與卜征和達賴圓寂大致同時出生的男孩後,先觀察其長相與動作,然後將達賴生前用過的物品與其它雜物混擺在小孩面前任其抓拿,並進行智力測試,看其有無"靈異"現象。
8. 如小孩表現“靈異”,又抓拿達賴用過的物品,選靈童的人便囑咐其家人要認真照看小孩,不讓外人接觸。同時回去向攝政等匯報。
9. 攝政擇吉日邀請三大寺活佛和僧俗官員一起,再請乃均、曲均降神,如無誤,則報告駐藏大臣,徵求中央王朝的意見,並準備迎接。
10. 由侍候達賴的“三大堪布”和官員、軍隊組成龐大的迎接隊伍,前往接請“靈童”,連其家人一同接到拉薩。
薩迦派江嘉法王薩迦派江嘉法王
11. 如果只選到一名“靈童”,就直接請駐藏大臣報請中央,請予免去“掣籤”而直接冊封。如果有多名“靈童”,那就要召集攝政和大活佛、高僧及官員到大昭寺,由駐藏大臣親自主持“金瓶掣籤”活動,將寫有各“靈童”姓名的簽放入瓶內搖後當眾掣出,定奪達賴轉世。定為轉世者,其家人被封為貴族。落選者也有較好的安排。
12. 被確定的“靈童”直接送至公塘寺或哲蚌寺學習經典。
13. 由班禪親自為達賴轉世者剃髮受戒取法名,並親自教育轉世靈童一段時間。
14. 在中央人民政府認可,宗教管理總局下達檔案認可轉世者為活佛之後,擇定吉期,由攝政、駐藏大臣和各寺高僧、官員陪同前往大昭寺,先向當朝主席位獻哈達,再進內朝拜釋迦牟尼佛像
15. 向布達拉宮進發,在日光殿舉行“坐床典禮”。儀式後,新的達賴正式確定,開始使用達賴的金印、權力。
十大呼圖克圖,是格魯派內有“國王化身”之稱的大活佛,地位僅次於達賴、班禪,在達賴年幼時,有資格出任攝政王等高官。
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和佛教其他支派的最為獨特的方面之一。活佛轉世的空沒、玄妙,增加了藏傳佛教的神秘色彩。按照佛教教義的說法,一個活佛的圓寂,不過是靈魂的轉移,化身為另一肉體的人而已。化身隨機體顯現,所以必有靈童轉世。活佛生生不息地沿襲下來,是由轉世制度維繫的。

轉世

活佛轉世制度創立於公元十三世紀。最早起源於噶舉派中的噶瑪噶舉派。噶舉派注重隱居生活,注意修行。西康僧人都松欽巴對噶舉派學說有獨到的見解,並建立了自己的寺院廣授學徒創立一派——噶瑪噶舉派黑帽系。公元1333年,噶舉派黑帽系第三代主持——讓迥多吉受到元帝國皇室的邀請,赴京參加了元順帝的登基典禮,受到了元朝青睞,取代了薩迦派的地位。當他第三次上京訪問時,不幸染病圓寂,臨終前留有遺言,說自己將在西藏的工布地方轉世。他的弟子在他圓寂後,根據多種跡象和徵兆,在工布尋訪確認了他的轉世,成為第四代主持。從此,活佛轉世制度開始出現。藏傳佛教各派競相仿效。 十五世紀後,在藏區具有廣泛影響的格魯派(黃教)的活佛轉世制度,就是效仿噶瑪噶舉派的黑帽系所採用的轉世制度。
第十一世班禪第十一世班禪
公元1193年,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都松欽巴(意指聖識三世,三世即過去、現在和將來)大師,臨終時口囑他將轉世,後人遵循大師遺言尋找並認定轉世靈童,從而開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之先河。
此後,活佛轉世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續被藏傳佛教各宗派所普遍採納,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於活佛轉世靈童的尋找、認定、教育等一整套嚴格而系統的制度。
使活佛世系像雨後春筍般地在青藏高原出現。據估計,整個藏傳佛教活佛的總數可達近萬人。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在藏傳佛教各宗派中分別產生了不同的各類活佛系統,而且每個活佛系統的稱謂各有自己特殊的因緣和象徵意義。這裡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活佛系統的稱謂作簡要剖析。
噶瑪巴活佛系統的稱謂,是以自己所屬宗派的名稱命名的,即取自噶瑪噶舉派的“噶瑪”(ka-rma)一詞。追本溯源,該宗派的名稱得自祖寺的寺名,而祖寺的名稱來自某一地名。
公元1157年,都松欽巴在昌都類烏齊附近的噶瑪地方創建一座寺院,隨即取名為噶瑪拉頂寺(或稱噶瑪丹薩寺)。他以該寺作為道場,大力宣講噶舉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學觀點,遂形成噶舉派中最具活力的一支派別,並以噶瑪拉頂寺的寺名作為該派的名稱。
後來噶瑪噶舉派中產生藏傳佛教史上第一位轉世活佛,亦以宗派的名稱命名;當噶瑪噶舉派中形成二大活佛系統時,仍然稱“噶瑪巴”,即分別稱“噶瑪巴·黑帽系”和“噶瑪巴·紅帽系”,
其中紅帽系活佛轉世至第十世時被迫中斷;而黑帽系活佛一直沿襲下來,
寧瑪派阿秋法王寧瑪派阿秋法王
至今已轉世至第17世,即第17世噶瑪巴,現與達賴喇嘛同在印度達然撒拉。總之,噶瑪巴活佛是藏傳佛教史上歷史最悠久、轉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統。
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格魯派活佛系統的稱謂,是歷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例如,公元1578年,第三世達賴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印華寺與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會面,互贈尊號。俺答汗贈索南嘉措以“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其中“瓦齊爾達喇”是梵文Vajra-dhra的音譯,意為執金剛;“達賴”是蒙文音譯,意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譯,意為“上師”。這就是達賴喇嘛活佛系統稱謂的最初由來。公元1653年,清朝順治帝又授封第五世達賴喇嘛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從此達賴喇嘛這一活佛系統的稱謂才被確定下來,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二大活佛系統之一的尊號。
達賴喇嘛(ta-la-Bla-ma)被藏傳佛教認定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現已轉世至第14世達賴。
班禪額爾德尼(Pan-chen-Aer-Te-ni),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二大活佛系統之一,被認為是無量光佛的化身。公元1645年,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向第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贈以“班禪博克多”尊號。尊號中的“班”字是梵文“班知達”的縮寫,意為通曉“五明學”的學者;“禪”字是藏文“禪波”的縮寫,意為“大”或“大師”;“博克多”是蒙語,意為“睿知英武的人物”。從此班禪成為這一活佛系統的稱謂。
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帝又授封第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是滿文,意為“寶”。之後,班禪額爾德尼這一稱謂被確定下來,當然,有時仍簡稱“班禪”。現班禪額爾德尼活佛系統已轉世至第11世。其駐錫地為西藏日喀則札什倫布寺。
帕巴拉(Vphags-pa-lha)活佛系統的稱謂,是以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聖天大師的名字命名的。藏文“(帕巴拉)”是“聖天”的意譯。歷代帕巴拉活佛的駐錫地為昌都強巴林寺,現已轉世第11世帕巴拉活佛。
嘉木樣活佛系統的稱謂,是以創建甘肅拉卜楞寺高僧的尊號命名的。因為這位博學的高僧成為第一世嘉木樣活佛,
其全稱在藏文中寫作"Vjam-dbyngs-bzhad-pa”(嘉木樣協巴),意為“文殊”,從而不難理解,嘉木樣活佛系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現轉世至第6世嘉木樣活佛,駐錫地為拉卜楞寺。貢唐(gung-thang)活佛系統的稱謂,是以貢唐寺的名稱命名的。第一世貢唐活佛的晚年是在西藏貢唐寺度過,並在該寺開始成為轉世活佛,所以貢唐活佛與貢唐寺有著密不可分的因緣關係;
格魯派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格魯派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
從第二世貢唐活佛開始迎請到拉卜楞寺駐錫,故歷代貢唐活佛的駐錫地為拉卜楞寺,而不是西藏的貢唐寺。現已轉世至第六世貢唐活佛。
此外還有其它許多活佛系統,諸如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夏茸尕布活佛、熱振活佛、多傑札活佛、夏日東活佛、策墨林活佛、夏日倉活佛、第穆活佛、司徒活佛、降陽欽則活佛、土觀活佛等等。

所需條件

須有正統傳承的根本金剛上師之密法灌頂
金剛持至自己的根本上師,其間所有密法之傳承灌頂皆須圓滿,不可間斷。
須受阿闍黎灌頂,精通顯密佛法及菩提心學與怛特羅,並具備火供等修法材料,熟悉所有經文儀規中說的修行方法。
自己有能力傳授密法時,須經根本金剛上師許可,方可對人傳法灌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