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是《尚書·周書》的篇名。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周官》是《尚書·周書》的篇名。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周官》是《尚書·周書》的篇名。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作品原文惟周王撫萬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綏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歸於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曰:「唐...
《周官醫職》是漢·鄭玄注,日本堀川I濟摘抄的一部醫史類中醫著作,刊於日本安政元年(1854)。內容簡介 本書載錄鄭玄注《周禮·天官冢宰》篇。末附《醫疾令》,系據日本政書《政事要略》《職員令集_角鰳》、《賦役令集解》《職...
《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是作者通過純正的經學考證方法,對《周禮》進行研究的一部專著。有關《周官》的討論千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徐復觀先生立足於文本,挖掘西漢時期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認為“《周官》乃王莽、劉歆們用官制...
作品名稱:刻《幾何原本》序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徐光啟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唐、虞(1)之世。自羲、和(2)治歷,暨司空、后稷、工、虞、典樂(3)五官者,非度數(4)不為功。《周官》六藝(5),數與居一焉;而...
所謂周官指周朝王室的官制,後成書《周禮》亦稱《周官》,宋代司馬光在《河南志序》中認為,周官中的職方、土訓、誦訓的職掌,於後世方誌都不無相似之處。清代方誌學家章家誠從“志為史體”角度出發,認為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記載地方史...
西漢時,"冬官"篇佚缺,河間獻王劉德便取《考工記》補入。劉歆校書編排時改《周官》為《周禮》,故《考工記》又稱《周禮·考工記》(或《周禮·冬官考工記》)。《考工記》篇幅並不長,但科技信息含量卻相當大,內容涉及先秦時代的制...
周公制禮作樂為此後的中國文化定下了“禮樂文明”的基調。《禮經正義序》:“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頒度昌於天下,所制之禮則《周官》、《儀禮》也。”周公對既有的夏、殷禮樂加以損益,改變了禮樂的性質和社會功能,《周官》...
《周官》說,冬至那一天,祭天於城南郊,以迎接夏至日的到來;夏至那一天,祭地祗。都用音樂、舞蹈,神才會接受你的禮敬。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視五嶽如同對待三公禮,視四瀆如同對諸侯禮,諸侯只祭境內的名山大川。四瀆,就是指...
所得之書,有《詩》、《左傳》、《周官》、《禮記》等多達幾十種。數量之多,充滿樓閣,據載"其量可與漢朝"等。為整理這些古籍,劉德親自組織參與。他以名儒毛萇、貫長卿為博士、王定為史丞,又廣招天下著名學士,對所得之書進行...
至於均輸、青苗,斂散取息,傅會經義,人且大駭,何異王莽猥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安石見之,遣所親密諭意,常不為止。又言:"州縣散常平錢,實不出本,勒民出息。"神宗詰安石,安石請令常具官吏主名,常以非諫官體...
五鎮說法起源於何時,其實已經很難講清了,《明史》上說:“《周官》:兆四望於四郊,《鄭注》以四望為五嶽四鎮四瀆”。看來自周朝起就已有“四鎮”了。正如五嶽一開始只有四岳一樣,五鎮起先也只有四鎮,少一個中鎮。一直到唐朝...
“周禮六官制”, 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綱領《周禮》,西漢的景帝、武帝之際,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徵得一批古書,其中一部名為《周官》。原書當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漢儒取性質與之相似的《考工記...
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
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作品鑑賞 首先,許慎在序中講文字的起源歸結為一下幾個階段:1、第一階段:庖犧氏作八卦。《說文序...
《周官》:“大行人掌大賓客之禮。”秦官有典客,掌諸侯及歸義蠻夷。漢改為鴻臚。景帝中二年令: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國,大鴻臚奏謚、誄、策;列侯薨及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謚、誄策。中六年,改大鴻臚為大行令。武帝太...
《尚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允其懷。”《詩·小雅》:“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一己私利而損公枉法,一向為進步思想家所不恥。如歐陽修言:“惟至公不敢私其所私,私則不正。”(...
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
終其一生,王闓運的經學著作有《周易說》《尚書箋》《尚書大傳補註》《詩經補箋》《禮經箋》《周官箋》《禮記箋》《春秋例表》《春秋公羊傳箋》《論語訓》《爾雅集解》等10餘種,200多卷。著述之眾,用力之深,影響之大,在近代...
方程之術,始見《周官》。其前此錯糅之數,遂無發生之事乎?鑽燧而取火者,神農之道,是時物理之學,兩物摩盪而熱生之理,固未嘗見知也。乃至精神之學,尤無不然。蓋凡學者皆根據於吾人之理性,以發生自然之法則也。其至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