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對夏禹以前原始社會制度及人們倫理觀念的理想化描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禮記·禮運》對夏禹以前原始社會制度及人們倫理觀念的理想化描述,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下為公
  • 出自:《禮記·禮運》
鄭玄注曰:“公猶共也,禪位授聖。”《禮運》作者將原始民主制度稱為“禪讓制”,人盡所能,賢人在位,沒有家族壟斷政權的情況。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是:“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謀閉不興,盜賊不作,天下大同。天下為公反映了原始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特徵。公與私相對,《說文》解“公”曰:“平分也,從八從厶(厶為私之古字),八猶背也,厶音私也。”《韓非子·五蠹》:“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禮運》用公與私概括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的本質差別:“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在階級社會中人各為私,互相爭利,“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私心、私利是社會上各種罪惡現象的總根源。
儒家的倫理價值取向是群體主義的,先公後私,大公無私一向受到提倡。《尚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允其懷。”《詩·小雅》:“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一己私利而損公枉法,一向為進步思想家所不恥。如歐陽修言:“惟至公不敢私其所私,私則不正。”(《三年無改問》)蘇轍講:“不以私愛害公義。”(《論侯偁少欠酒課以抵當子利充札子》)孫中山說:“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孫文學說》)天下為公的信念成為千百年來維繫國家與民族的重要心理基石。
但是,由於封建國家機器一直控制在地主階級手中,他們將自己階級的特殊利益稱為公利,而將人民民眾的正當權益斥為私利。特別是宋明理學家將公私和理欲問題聯繫在一起,如朱熹講:“凡一事便有兩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慾之私。”(《朱子語類》卷十三)此論受到了啟萌思想家的批判,李贄鼓吹“私心”即“童心”,即是“真心”;黃宗羲宣揚“人之有私,情不能免”;龔自珍主張“人情懷私說”;梁啓超提倡公德與私德不可缺一論。這些觀點都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性的覺醒。
總之,天下為公說的歷史影響是很複雜的,必須具體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