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嵐山港老碼頭在嵐山頭,解放前為一自然港口。解放後,1954年和1955年陸續在老碼頭西部建了靠船架和木質
躉船,供高潮時舢板停靠裝卸。1957年建半斜坡式碼頭1座,可供5隻駁船同時停靠,並建立航運站。1959年改斜坡碼頭為直立式,高潮時可停靠100~200噸小輪。
1971年在老碼頭東側2.5公里處的
佛手灣開闢了新港區。至1984年相繼建成防波堤1 500米,300噸級港作泊位1個,5()0~20 000噸級生產泊位4個。1992年後相繼建成5 000、10 000噸級泊位各1個。1993年開闢了
嵐山至韓國、日本、香港的貨櫃航線。
嵐山港位於山東古最南瑞
日照市
嵐山鎮的佛手灣內。嵐山港是山東省80年代初新辟的深水港。港口
集疏運條件優越,公路現有
204國道及017省道經汾水直通港口,規劃
中環半島及荷日高等級冬路匯集於港口,鐵路有坪嵐支線與充石鐵路相連並與國家幹線相同。嵐山港的發展方向是:勻魯南五地市的物資交流、對外開放服務,為山東省液化產品中轉眼務,為建村工業發展服務,是山東省沿海的重要港口。
嵐山港擁有魯南沿海較為優越的建港條件,在已建成的萬噸級碼頭基礎上,“八五”期動工新建2萬噸級液體化工品碼頭,形成相對獨立的液體化工品裝卸區,同時為下期工程擴建製造良好的掩護條件,同期在內側新建了萬噸級地方煤發出口碼頭,港口由西向東發展逐步形成規劃中的西港區、
東港區及液體化工品區。
2012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建設日照港
嵐山港區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項目。將建設1個30萬噸級鐵礦石接卸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設計年通過能力2240萬噸,泊位長450米。項目總投資約25.15億元。據介紹,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緩解日照港鐵礦石接卸能力不足的矛盾,完善全省港口鐵礦石運輸系統。
港口位置
地理坐標:東經119°22′17″,北緯35°05′39″。
水路距
日照港22海里,連雲港24海里,
青島港81海里,
煙臺港209海里。公路距日照市區48公里,臨沂市110公里,連雲港120公里。
自然條件
氣象
根據
日照市氣象站1955~1980年實測資料統計:
【氣溫】年平均氣溫J2.6~C,最熱月為8月,月平均氣溫25.8q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
38.3。C(1977年6月12日)。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一1.0℃,歷年極端最低氣溫一14.5℃
(1958年1月6日)。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915.7毫米,主要集中於6~9月,占年降水總量的73%。年最
多降水量1 426.2毫米(1964年)。日降水量≥25毫米,
降水日數年平均10.5天。
多年平均,全年≥6級風日數27.1天。
【霧】年平均霧日數26.7天,多集中在3~7月。
【冰況】嵐山港為不凍港。
水文
嵐山港水域較寬闊,水深條件較好,2萬噸級泊位前沿自然水深可達10米。港區可利用自然岸線約6公里。陸域有發展餘地,可填灘造陸。
【潮汐】嵐山港潮汐性質屬規則半日潮。嵐山港無長期驗潮資料,據
青島海洋大學1978年採用嵐山港1個月短期驗潮資料與連雲港長期驗潮資料進行同步相關分析得:
設計高水位5.12米 設計低水位0.56米
極端高水位6.32米 極端低水位一0.64米
【潮流】潮流按時針方向旋轉。漲潮流主流向為西南,落潮流主流向為東北。
漲潮流
流觀測資料,實測最大漲潮流速0.73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55米/秒。
【波浪】據1960年1月至1961年12月,碼頭東南500米處實測波浪資料,嵐山港常浪
向為東南,次常浪向為東北;強浪向為東北,平均波高為0.7米,最大波高為3.5米;次強
浪向為東,平均波高0.5米,最大波高3.0米。嵐山港向外海敞開,無天然掩護,受北和東
南向波浪的影響較大。15米水深處50年一遇H,%東北向最大,其值為6.9米;其次為東、
東南、南,H1%分別為6.8米、5.8米、2.5米。
地質
【地質】嵐山港在地質構造上屬魯東地盾膠南隆起區的南端。港區水域中分布有第
交通運輸
國家幹線204(煙臺一上海)公路與省幹線017(嵐山頭~濟寧)公路在汾水交叉。
為保障轄區道路交通安全,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嵐山港區分局按照集團公司有關要求,結合當前道路交通特點及車流量情況,對排查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完善,全力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為確保隱患治理工作順利進展、提高效率、取得實效,分局先期重點對嵐山港區南作業區域道路、嵐北港區主幹道進行排查,對排查處隱患及時協調相關部門整改。分局已對中一路、中三路、嵐中十七路等路段,增設限速標誌、叉口提示標誌、加裝減速帶等交通安全標誌30餘個。
通過以上隱患治理措施,有效預防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對保障港口生產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經濟腹地
嵐山港的
經濟腹地為魯南五地市(
日照、臨沂、濟寧、棗莊、菏澤)。1996年末,魯南五地市耕地面積3 391.68萬畝,占山東省耕地總面積的33%;總人口965.75萬人,占山東省總人口的34.9%;工農業總產值614.7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87.81億元,占全省的比例分別為21.6%和17.6%。據1992年《嵐山港吞吐量發展水平預測報告》,嵐山港腹地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儲量大。其中礦建材料、非金屬礦藏在山東省乃至全國都以其分布廣、質地優、易開採而聞名。僅臨沂地區已探明開發利用的礦藏就達20餘種;煤炭、石油等都有進一步開採的前景;玉米、瓜乾等糧食作物在國內外擁有廣闊的市場;油料作物、水產品、養殖和果品生產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嵐山港主要進口貨物為液體化工品、化肥,主要出口貨物為水泥、糧食、煤、農副產品、礦建材料。進口貨物不足lO萬噸,出口貨物水泥為大宗,1991、1992兩年水泥占嵐山港吞吐量的65%以上。流向主要為上海、青島、馬尾及廣州、海口、廈門、溫州、國際間為韓國的
仁川港、日本、孟加拉、東南亞、西歐等。
歷史文化
嵐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曾為
紀國的都城紀障。中國儒家至聖先師孔子曾在這裡拜
項橐(後人稱為“聖公”)為師,《
三字經》記載“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