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mars(火星))

火星(火星)

mars(火星)一般指本詞條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赤鐵礦氧化鐵)。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神話瑪爾斯星”是十二星座牡羊座的獨一守護星,並非天蠍座的守護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據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報導,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被隔離的矮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動石。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訊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星
  • 外文名:Mars
  • 別稱:熒惑星,戰神瑪爾斯星
  • 分類:類地行星
  • 質量:6.4219×1023kg
  • 平均密度:3.94g/cm3
  • 直徑:6794km
  • 表面溫度:-63℃
  • 逃逸速度:5.02km/s
  • 反照率:0.15
  • 視星等:沖日可達-2.91平時為-1.5左右,平均-2.0
  • 自轉周期:24.6229 h
  • 距地距離:0.55~4億千米
  • 半長軸:2.279 366 4×10^8 km
  • 離心率:0.093 412 33
  • 公轉周期:686.980 d
  • 平近點角:19.3871°
  • 軌道傾角:1.850 61°(對太陽赤道5.65°)
  • 升交點經度:49.578 54°
  • 衛星數量:2
  • 會合周期:779.94 d
  • 表面重力:0.377 g
  • 同步軌道高度:17031.568km
  • 近日點:2.066 2×10^8 km
  • 遠日點:2.492 3×10^8 km
  • 平均公轉速度:24.13 km/s
  • 赤道半徑:3396.2 km
  • 極半徑:3376.2 km
  • 赤道自轉速度:868.22 km/h
  • 轉軸傾角:25.19°
  • 重力:0.38G
  • 密度排名:已知行星中密度最小的行星
火星介紹,星體運動,自轉與公轉,火星的衛星,地形地貌,地貌還原,高原火山,地質結構,峽谷,隕坑,火山坑,火星環境,溫度,大氣,水,四季變化,探索生命,星體探測,探測理由,探測歷史,探測器,中國嘗試,好奇號,未來任務,學術研究,奇特洞穴,水合礦物,板塊運動,火星藍莓,地下水庫,短暫海洋,3D住所,火星大氣層研究,三星一線,

火星介紹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則比其他三顆類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還要小很多。 以半徑、質量、表面重力來說,火星約介於地球和月球中間;火星直徑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直徑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熒惑星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英文裡前綴areo-即為火星,火星曾經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與地球相比,地質活動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火星兩極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組成的極冠,而且上面覆蓋的乾冰會隨季節消長。
火星到地球的距離
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曾經達到約5880萬公里,而在2018年兩者之間的距離將達到5760萬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僅為約5576萬公里,是6萬年來最近的一次。
不過據天文學家推算,在從公元1600年到2400年這800年間,火星與地球的近距離只能排在第三位。根據推算結果,到2366年9月2日,兩者之間的距離將為約5571萬公里。而到2287年8月28日,兩者將更為接近,距離為約5569萬公里。
一般來說,火星和地球距離近的年份是最適合登入火星和在地面對火星觀測的時機。
火星文化
火星在西方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所以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在希臘人之前,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後來的古希臘人把火星作為戰神阿瑞斯,而古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神話,將其稱為“戰神瑪爾斯”。北歐神話里,火星是戰神提爾。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
火星在中國古稱“熒惑星”,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徵著火它的亮度常有變化;而且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複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星體運動

自轉與公轉

火星與太陽平均距離為1.52AU(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稱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
火星自轉軸傾角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約為兩倍。由於火星軌道離心率大約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節長度不一致,又因遠日點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長約40天。2009年10月26日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為夏至,北半球處春季。
火星軌道和地球的一樣,受太陽系其他天體影響而不斷變動。軌道離心率有兩個變化周期,分別是9萬6千年和2.1百萬年,於0.002至0.12間變化;而地球的是十萬年和41.3萬年等,於0.005至0.058間變化(見米蘭科維奇循環),火星與地球最短距離正慢慢減小。至於自轉軸傾角,火星是25.19度,但可由13度至40度間變化周期一千多萬年,不像地球的穩定處於22.1和24.5度間,是因為火星沒有如月球般的巨大衛星來維持自轉軸。也因沒有大衛星的潮汐作用,火星自轉周期變化小,不像地球的會被慢慢拉長,因此現今兩行星的自轉周期相近只是暫時現象。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只比金星月球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的衛星

火衛一(Phobos,英語發音"FOH bus"中譯:弗伯斯)呈土豆形狀,一日圍繞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離約9378公里 它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較大也是離火星較近的一顆。火衛一與火星之間的距離也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衛星與其主星的距離中最短的,從火星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衛星之一,也是太陽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體之一。火衛一上有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叫斯蒂克尼撞擊坑,由於軌道離火星很近,火衛一的轉動快於火星的自轉。因此從火星表面看火衛一從西邊升起,在4小時15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划過天空在東邊落山。由於軌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衛一的軌道半徑在逐漸變小,最終它將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環。
火衛二(英語發音:Deimos ,中譯:戴摩斯)是火星最小的一顆衛星,平均半徑為6.2千米(3.9英里),逃逸速度為5.6 m/s (20 km/h)。它是火星較小和較外側的已知衛星,另一顆是火衛一 (弗伯斯)。 火衛二與火星的距離是23,460千米(14,580英里)以30.3小時的周期環繞火星,軌道速度為每秒1.35公里。
在希臘神話中火衛二是阿瑞斯(火星)與阿芙羅狄蒂金星)的另一個兒子。“deimos”在希臘語中意味著“驚慌”。
火星(mars(火星))

地形地貌

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由於重力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與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而兩者之間以明顯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眾多峽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極則有以乾冰(固態的二氧化碳)和水冰組成的極冠,風成沙丘亦廣布整個星球。
真實的火星地表景觀真實的火星地表景觀

地貌還原

2013年1月初,一位名叫Kevin Gill的軟體工程師利用自己的學識以及從NASA那裡獲得的火星地形資料成功的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火星。
令人驚訝的是,Kevin Gill所製作火星原貌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克隆版本的地球,其表面覆蓋著大量的海洋、山川以及沙漠。Kevin Gill介紹說,他在製作這些火星的地貌復原圖時嚴格遵照了NASA火星軌道探測器所提供的地形資料來進行,同時也考慮到了一些地理緯度以及大氣環境對氣候以及地表特徵的影響。
比如,火星的奧林匹斯山以及其它環形的火山由於其海拔較高,所以並沒有像平原地區那樣覆蓋眾多的綠色植被,而在製作火星赤道附近的地表時Kevin Gill則借鑑了地球薩哈拉大沙漠以及澳洲中部沙漠的地形紋理。
同樣的手法還被用於製作火星高緯度、低緯度以及極地地區的地貌,其中高緯度的紋理素材來自於地球上的苔原及冰川地貌,火星極地的紋理素材來自於俄羅斯北部地區,而火星熱帶和亞熱帶的紋理素材則取自地球上的南美洲和非洲雨林地區。
不過,Kevin Gill也坦言自己只是出於興趣才製作這些火星的地表復原圖,其本身的科學性並不強,但他本人希望藉此來引起更多人對於這顆紅色星球的興趣。

高原火山

火星的火山和地球的不太一樣,除了重力較小使山能長的很高之外,缺乏明顯的板塊運動,使火山分布是以熱點為主,不像地球有火環的構造。火星的火山主要分布於塔爾西斯高原、埃律西姆地區和零星分布於南方高原上,例如希臘平原東北的泰瑞納山(Tyrrhena Patera)。
奧林匹斯山奧林匹斯山
火星地形圖中,在西半球聳立一個醒目的特徵,中央即為塔爾西斯高原,高約14公里,寬過6500公里,伴隨著盛行火山作用的遺蹟,包含五座大盾狀火山,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奧林帕斯山,有27公里高,600公里寬。其他四座包括艾斯克雷爾斯山帕弗尼斯山阿爾西亞山亞拔山--以體積和1600公里的直徑來看是太陽系最大的山。艾斯克雷爾斯山高度大約18225米,曾被誤認為是火星最高的山,帕弗尼斯山高度也超過14千米,阿爾西亞山高度大約17.7千米,火山口直徑大約116千米,亞拔山在塔爾西斯高原最北邊,基座寬達1600千米,但是最高點只有6000米,不過火山口直徑卻有136千米,是五大火山中最大的一個。在大火山之間亦散布著零星的小火山。
火星地形火星地形
火星的另一端還有一個較小的火山群,以14.127公里高的埃律西姆山為主體,北南各有較矮的赫克提斯山和歐伯山
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7千米(88600英尺),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山脈。它的基座直徑超過600千米,中心的火山口直徑超過80千米,並由一座高達6千米(20000英尺)的懸崖環繞著(右圖)
Tharsis: 火星表面的一個巨大凸起,有大約4000千米寬,10千米高
Valles Marineris: 深2至7千米,長為4000千米的峽谷群(標題下圖)
Hellas Planitia: 處於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徑為2000千米的衝擊環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環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環形山的成因有很多:如隕石撞擊坑,火山口。
復原的火星地表景觀復原的火星地表景觀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著與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環狀高地(左圖)。相反的,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組成。這些平原的形成過程十分複雜。南北邊界上出現幾千米的巨大高度變化。形成南北地勢巨大差異以及邊界地區高度劇變的原因還不得而知(有人推測這是由於火星外層物增加的一瞬間產生的巨大作用力所形成的)。一些科學家開始懷疑那些陡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這個疑點將由“火星全球勘測員”來解決。

地質結構

火星的內部情況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況資料和有關的大量數據來推斷的。一般認為它的核心是半徑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質組成;外包一層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層是一層薄薄的外殼。相對於其他固態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較低,這表明,火星核中的鐵(鎂和硫化鐵)可能含帶較多的硫。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躍的板塊運動;沒有跡象表明火星發生過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皺山系的地殼平移活動。由於沒有橫向的移動,在地殼下的巨熱地帶相對於地面處於靜止狀態。再加之地面的輕微應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們卻未發現火山有過活動的跡象。雖然,火星可能曾發生過很多火山運動,可它看來從未有過任何板塊運動。
火星實景照(藍太陽是大氣沙塵散射所致)火星實景照(藍太陽是大氣沙塵散射所致)

峽谷

一提到火星的峽谷,可能會認為是由水造成的,但事實不只如此。除了水,還有由火山活動形成的。由水造成的又可能是洪水短時間沖刷成的、穩定的流水侵蝕成的、或由冰川侵蝕而成;但火山活動所噴發的熔岩流亦可造成熔岩渠道(Lava Channel)。另一個例子則是地殼張裂造成,如水手峽谷。

隕坑

歐洲航天局(ESA)公布了火星奧爾庫斯隕坑(Orcus Patera)的最新照片,這是一個狹長形隕坑地形,位於火星赤道附近,看上去如同火星表面的一道“傷疤”。
火星奧爾庫斯隕坑長約380公里,寬約140公里火星奧爾庫斯隕坑長約380公里,寬約140公里
奧爾庫斯隕坑位於火星東半球的埃律西昂火山(Elysium Mons)和奧林匹斯火山(Olympus Mons)之間,科學家認為該隕坑形成的最佳解釋是該區域遭受了一次小行星傾斜碰撞,一顆小行星以非常小的角度划過火星表面。
這個隕坑長約380公里,寬約140公里,隕坑邊緣突起高度比周邊平原高1600米以上。隕坑底部比周邊平原低大約800米。
“patera”通常用於描述深遂、複雜或者不規則外形的火星隕坑,雖然奧爾庫斯隕坑以此命名,但科學家並不知道它的真實來歷。
或者奧爾庫斯隕坑最初是一個較大的圓形碰撞隕坑,隨著多年以來的地質結構變化和擠壓作用,使得該隕坑發生了變形;或者這個隕坑是由於一系列的不同小行星碰撞所導致的。奧爾庫斯隕坑存在地質構造作用力的證據來自大量的“地塹”,在隕坑邊緣有像峽谷裂縫一樣的結構。這些“地塹”最大寬度為2.5公里,方向呈東西走勢,僅存在於隕坑邊緣和周邊環繞區域。
靠近隕坑底部中心的暗色陰影是凹地形成的,這或許是形成於風力作用過程,一些較小的碰撞事件所濺起的暗色物質經風力作用在凹地進行了重新分配。

火山坑

2015年5月21日,科學家們在火星表面發現巨型火山遺蹟,這個火山坑長40公里,寬30公里,深度達1750米。專家們認為,它可能由30億年前的火山噴發形成,其規模可與地球上的黃石(Yellowstone)火山相當。
歐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上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於2014年11月26日拍攝了照片,重點是火星北部“阿拉伯高地”(Arabia Terra)的Siloe Patera地區。
火星(mars(火星))
這些類似火山坑的地區發現於火星北部高地,科學家們認為,30多億年前,火星可能曾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火山灰和岩漿湧出地面,留下諸多痕跡。
Siloe Patera地區由兩個巨大的嵌套式火山坑組成。外面的火山坑長40公里,寬30公里,最深處達1750米。歐洲航天局稱,科學家們認為Siloe Patera以及阿拉伯高地的很多地方都是火山口,即火山坍塌的中心,並且這些火山可能都是超級火山。

火星環境

溫度

火星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16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開爾文,溫度單位,即從絕對零度-273.15℃開始的攝氏度)(-55℃,-67℉),但卻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80℉)的跨度。儘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大氣

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約1%,非常乾燥,溫度低,表面平均溫度零下55℃,水和二氧化碳易凍結。在火星的早期,它與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樣,火星上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轉化為含碳的岩石。但由於缺少地球的板塊運動,火星無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環到它的大氣中,從而無法產生意義重大的溫室效應。因此,即使把它拉到與地球距太陽同等距離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溫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火星
火星的那層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遺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氣壓強僅為大約7毫巴(比地球上的1%還小),但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盆地的最深處可高達9毫巴,而在奧林帕斯山脈的頂端卻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爾整月席捲整顆行星的颶風和大風暴。火星那層薄薄的大氣層雖然也能製造溫室效應,但那些僅能提高其表面5℃的溫度,比我們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兩極永久地被固態二氧化碳(乾冰)覆蓋著。這個冰罩的結構是層疊式的,它是由冰層與變化著的二氧化碳層輪流疊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華,留下剩餘的冰水層。由於南部的二氧化碳從沒有完全消失過,所以我們無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層下是否也存在著冰水層(左圖)。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知道,但或許是由於火星赤道面與其運行軌道之間的夾角的長期變化引起氣候的變化造成的。或許在火星表面下較深處也有水存在。這種因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兩極覆蓋層的變化使火星的氣壓改變了25%左右。(由海盜號測量出)。但是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察卻表明海盜號當時勘測時的環境並非是典型的情況。火星的大氣似乎比海盜號勘測出的更冷、更乾。

凍的存在
2007年三月,NASA就聲稱,南極冠的冰假如全部融化,可覆蓋整個星球。推論有更大量的水凍在厚厚的地下冰層(cryosphere),只有當火山活動時才有可能釋放出來。史上最大的一次是在水手谷形成時,大量水釋出,造成的洪水刻劃出眾多的河谷地形,流入克里斯平原。另一次較小的一次,是在五百萬年前科伯洛斯槽溝(Cerberus Fossae)形成時,釋出的水在埃律西姆平原(Elysium Planitia)形成冰海,至2019仍能看見痕跡。對於火星上有冰存在的直接證據在2008年6月20日被鳳凰號發現,鳳凰號在火星上挖掘發現了八粒白色的物體,當時研究人員揣測這些物體不是鹽(在火星有發現鹽礦)就是冰,而四天后這些白粒就憑空消失,因此這些白粒一定升華了,鹽不會有這種現象。火星全球勘測者所照的高解析度照片顯示出有關液態水的歷史。儘管有很多巨大的洪水道和具有樹枝狀支流的河道被發現,還是沒發現更小尺度的洪水來源。推測這些可能已被風化侵蝕,表示這些河道是很古老的。火星全球勘測者高解析照片也發現數百個在隕石坑和峽谷邊緣上的溝壑。它們趨向坐落於南方高原、面向赤道的隕石坑壁上。因為沒有發現部分被侵蝕或被隕石坑覆蓋的溝壑,推測他們應是非常年輕的。有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短短6年,這個溝壑又出現新的白色沉積物。NASA火星探測計畫(Mars Exploration Program)的首席科學家麥克·梅爾(Michael Meyer)表示,只有含大量液態水才能形成這樣的樣貌。而水是出自降水、地下水或其他來源仍是一個疑問。不過有人提議,這可能是二氧化碳霜或是地表塵埃移除造成的。11米深。另外,地下的水冰永凍土可由極區延伸至緯度約60°的地方。
2008年7月3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鑑別出有水蒸氣產生。
2013年3月初,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岩石中存在含水礦物質的可靠證據,該岩石樣本位於之前“好奇”號挖掘發現黏土層的鄰近位置。“好奇”號科學小組宣稱,科學家對該火星車挖掘的泥岩岩石粉末樣本分析表明,火星遠古時期的環境狀況適宜微生物生存。3月18日(美國東部時間),美國德州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發布的一份新聞簡報證實了另一項發現,表明挖掘地點之外的區域也存在著含水物質。研究人員使用“好奇”號火星車上的紅外觀測相機,以及能夠釋放中子至火星表面的勘測儀器,他們發現之前“好奇”號抵達的含黏土岩層地點鄰近區域也存在著更多的水合礦物質。
水合礦物質分布水合礦物質分布
2013年12月9日,NASA公布“火星好奇號”機器人拍攝到火星蓋爾環形山圖片。科學家表示,好奇號在附近進行勘探並且發現可能存在水的可能;雖然沒有直接找到水,但科學儀器表明可能性非常大。
2015年03月06日,科學家稱火星表面曾非常濕潤 ,含水量超過北冰洋。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部門主管吉姆·格林(JimGreen)指出,對火星大氣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這顆行星的幾乎整個北半球在歷史上都曾經被深度達到1英里左右的水體所覆蓋。這項研究還發現火星地表直到大約12億年前還存在著大量的水體。
2015年9月29日,美國宇航局稱最新證據表明此前在火星表面一些隕坑坑壁上觀察到的神秘暗色條紋可能與間歇性出現的液態水體有關。來自衛星的數據表明這些坑壁上的暗色條紋可能是含鹽水體沉積過程產生的結果。尤為關鍵的一點在於,這種含鹽水體將能夠改變火星表面水體的冰點與沸點,從而使得液態水體在火星地表的存在成為可能。
火星(mars(火星))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訊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湖的遺蹟
環繞火星的衛星證實了照片上巨大的隕石坑曾經是一個火山湖。火星車在一個水流的沉積物成扇形的三角洲著陸而發現了它。這個65千米寬的隕石坑雖然已經徹底乾枯了,但是這種跡象表明古老的火星上曾經很濕潤。圖片上的三角洲位於火星南部高地的厄伯斯華德隕石坑,看起來像是一個向右邊凹進的半圓。它是在37億年前一次小行星的猛烈撞擊下形成的。
隕坑只有右邊是完整的,其餘的被一個由後來隕石猛烈撞擊形成的更大的霍爾登隕坑所掀起的碎屑覆蓋。在圖片上看,霍爾登隕坑在圖片的左邊。
這就是原始的火山湖,火星探測器在一個水流的沉積物成扇形的三角洲著陸而拍攝到的奇觀。這個巨大的火星隕石曾是一個火山湖,完全處於潮濕的狀態,而如今由於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它早已乾枯。隕石坑的右邊保存完整,然而其餘部分由後來隕石猛烈撞擊形成的更大的霍爾登隕坑所掀起的碎屑覆蓋。如今可以看來這個河口三角洲顯示火星曾是水世界。狹長,彎曲的河道,用於湖水的流淌和沉積物的儲存。由於多年的侵蝕作用和行星的碰撞,沉積物掩埋堆積而促使表面乾枯。厄伯斯華德隕坑被完整的保留,只有警示性的115㎞2三角洲可見。在隕石坑上部附近有一條狹長,彎彎曲曲的河道用來蓄水和儲存沉積物的。三角洲的特殊性描繪出了一個曾充滿水的火山湖,清晰有力的證據顯示火星表面曾有液態水流淌過。厄伯斯華德和霍爾登隕坑都曾很自然的被認定為美國宇航局下一個火星車“好奇號”的著陸點的候選者。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宣布,“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發現了一個早已乾涸的遠古淡水湖,並且找到了碳、氫、氧、硫、氮等關鍵的生命元素。科學家表示,理論上這個湖泊曾經支持過一些簡單的微生物存活。我們大膽的構想,這個距離地球至少有5576萬公里的星球,說不定真有更高等級的生命。
遠古海洋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科學家們已經掌握更多證據證明在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曾經被廣闊的海洋覆蓋有關這項發現的文章已經刊載於7月12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學報》上。
這些最新的證據來自正圍繞火星運行的強大飛船“火星勘測軌道器”(MRO)拍攝的圖像。根據這些圖像科學家們識別出一個巨大的沖積三角洲這個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最終注入一個面積幾乎覆蓋1/3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
論述這項發現的論文作者之一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助理教授麥克·蘭博(Mike Lamb),他表示:“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火星北半球廣闊的低地平原是一片乾涸的古代海洋,但是苦於缺乏確鑿的證據。”
火星(mars(火星))
此次的研究結果儘管距離給出直接的證據仍然有距離,但它的確進一步支持了這一理論。研究小組仔細審視由火星勘測軌道器搭載的HiRise相機拍攝的火星北半球低地地區一小片區域的高解析度圖像。該設備可以識別火星地表10英寸(約合25厘米)直徑的物體。更加具體而言,科學家們仔細觀察了一個名為“Aeolis Dorsa”的區域中的一部分,面積約100㎞2,這片地區距離蓋爾隕石坑約620英里(約合1000公里)。蓋爾隕坑便是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登入的地方,它正在這一地區開展地質考察。
這一小塊區域中分布有很多隆起的脊線,這主要是長期流水沉積下來的一些較粗礫石堆積形成的這種脊線在其所在的河流乾涸很久之後仍然能夠繼續存在,從而告訴科學家們這裡曾經存在過的水系的情況。HiRise相機的圖像讓科學家們得以以極高的解析度查看這一小塊地區的地表情況。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高起的脊線呈放射狀擴散而地形上朝向脊線末端逐漸降低高度,這就像是地球上的河流三角洲——即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情況。
在此之前在火星上便已經發現過河流三角洲遺蹟。但是其中絕大部分都位於隕石坑或其它地質學上封閉的區域內,因此那些案例所提示的是火星過去存在的湖泊,而不是一個全球性的海洋。但是這次的發現不同。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加州理工的博士後羅曼·迪比爾斯(Roman DiBiase)表示:“這可能是最具說服力的證據之一證明存在一個注入火星北部廣闊水域的河流三角洲遺蹟。”
但是至於這個位於火星北半球的巨大水體究竟規模幾何,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但是它至少曾經完全淹沒了Aeolis Dorsa地區,覆蓋面積至少為3.86萬平方英里(約合10萬平方公里)。甚至很有可能這就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苦苦尋找證據的火星全球海洋的證據有一部分科學家甚至認為這個海洋有可能覆蓋了火星1/3的面積,
研究組也指出,這一三角洲所在的位置不排除在過去可能曾經也是位於一個隕石坑內部,但是後來這個隕石坑被完全侵蝕殆盡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就說明火星上的地質活動要比我們原先構想的複雜得多。
火星(mars(火星))
接下來研究人員打算繼續沿著這一地區附近的“海岸線”搜尋古代海洋存在的證據,從而為揭示這顆紅色星球過去更加溫暖潮濕的氣候環境提供證據蘭博表示:“在我們和其他人的工作中,包括好奇號火星車所做的研究都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豐富的沉積紀錄這些沉積紀錄反映了火星過去環境的線索,包括降水,地表水體,河流三角洲以及可能存在的海洋”:“火星的古代環境以及這些環境下產生的沉積紀錄,都和地球非常相似。
2015年9月28日,科學家稱火星上不但只有位於兩極、已經凝固成凍的水,更有隻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 科學家指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於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報告指,這些又窄又黑、猶如手指的痕跡,只會在火星最和暖的季節時出現,但於其餘時節就會消失。出現這種季節性的情況,是因為鹽降低了水的凝固點。 不過,這次發現的最重要意義,是因為水是生命的起源,因此今次發現火星存有流動水,令科學家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在火星上作進一步的探索,以調查火星現時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態的生命。

四季變化

1781年,天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根據火星上那些標記隨著火星自轉而移動的方式,推斷火星的自轉軸也是傾斜的,而且傾斜的角度幾乎與地球自轉軸傾斜的角度相同。既然這樣,火星就應該像地球那樣有冬去春回,寒來暑往。
主要體現兩極冰蓋大小的變化,夏季冰蓋就縮小,冬天就擴大。
地球上一年時間的長度是365.2422天,除了月球亦步亦趨地跟著地球繞太陽旋轉,年的長度相同外,在太陽系的其他天體上,年的長度是有差異的。在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自轉較慢,沒有衛星或衛星很少)中,火星上的一年最為漫長,有687個地球日。既然火星自轉軸與地球自轉軸傾斜的程度幾乎相同,按說火星上的季節變化方式應與地球相同。但由於火星上每個季節的時間比地球上長一倍,再加上火星比地球離太陽遠,所以火星上的每個季節都比地球上相同的季節要寒冷。另外,由於火星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比地球橢圓軌道要扁,導致火星南北半球的四季差異比地球上更為顯著。由於同樣的原因,火星上四季長度的差異也比地球上四季長度的差異更大。地球上各個季節長度的差異最多不超過5%,而火星上北半球的春季竟比秋季長1/3左右。

探索生命

2000年,一塊火星隕石在美國於南極洲發現,編號為ALH84001的碳酸鹽隕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聲稱在這塊隕石上發現了一些類似微體化石結構,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生命存在的證據,但有人認為這只是自然生成的礦物晶體。但直到2004年,爭論的雙方仍然沒有任何一方占據上風。
火星探測器拍到景象火星探測器拍到景象
維京號(或海盜號)Viking probes曾做實驗檢測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實驗限於維京號的著陸點並給出了陽性的結果,但隨後即被許多科學家所否定。這是正在進行中的爭議。現存生物活動也是火星大氣中存在微量甲烷的解釋之一,但通常人們更認同其它與生命無關的解釋。
將來人類若對外星殖民,由於火星的友善條件(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它很可能是我們的首選地點。
火星曾適合生命存在 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一直是人類試圖揭開的謎底。對於這個疑問,“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探索7個月後,科學家給出肯定的答案。美國航天局12日宣布,“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基岩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
“好奇”號利用機械臂末端的鑽頭鑽取了火星表面一塊基岩的樣品,這也是人類設計的機器人首次獲取火星岩石樣本。“好奇”號配備的火星樣本分板儀、化學與礦物學分析儀對其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樣品中含有,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
真實的火星地表景觀真實的火星地表景觀
“好奇”號項目要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火星是否支持宜居環境,“美航天局火星探索項目首席科學家麥可.邁耶說,“從我們當前所知而言,答案是肯定的。”美國航天局介紹說,“好奇”號鑽探的這塊岩石含有黏土礦物和硫酸鹽礦物。岩石所在區域可能是一個古代河流系統或間歇性濕潤湖床的盡頭。與火星其他地方不同,這一濕潤系統的氧化、酸化及含鹽程度都不高。
美國航天局表示,“好奇”號將在蓋爾隕擊坑停留數周,並鑽探第二塊岩石,隨後前往主要目的地——蓋爾鄖坑內的夏普山。不過,由於將發生“行星連珠”現象,在4月的大部分時間中,火星上空承擔信號中繼的探測器將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因此“好奇”號的鑽探工作預計不會啟動。
“好奇號”在蓋爾隕坑中心山脈的山腳下成功著陸,旨在探索火星是否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生命可能起源於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或許是生命的誕生地。當時的火星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而地球還不具備。
科學家對火星上分布的鉬礦物質調查顯示,其與生命的起源存在關鍵性的聯繫,該物質在遠古時期出現火星表面上,而不是地球上,通過火星隕石的研究也進一步暗示地球生命或來源於火星。地球化學教師史蒂文·本納認為這項新的調查發現表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許起源於火星這顆紅色星球,而攜帶生命的種子通過火星隕石降落在地球上,當地球進入適合生命居住的環境時,這些生命種子便開始復甦,並演化成的人類。
在一年一度的哥德斯密特大會上史蒂文·本納教授揭示了鉬元素的氧化物如何在行星化學演化史上存在,它與生命的起源存在聯繫,該會議由歐洲地球化學協會和地球化學學會組織舉辦。史蒂文·本納教授認為鉬氧化物礦產是一種催化劑,有助於有機分子演化成第一個“生命結構”,只有當其被高度氧化時,可進一步作用於早期的有機分子,使後者完成最重要的一次“飛躍”,形成有生命的結構。在三十多億年前的火星上可存在這樣的物質,地球上的環境無法滿足鉬氧化物礦物額存在,因為地球上氧氣很少,無法將其氧化,但是火星可以,那時候的火星具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比如液態水。好奇號的調查已經發現遠古火星是個濕潤環境, 科學家認為這些證據可指向太陽系生命的起源。
火星遠景火星遠景
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焦油悖論”,該理論認為早期生命物質都是由有機體組成的,在外部能量源的作用下,有機體並不會向生命分子方向演化,反而會變成焦油類物質。此外,火星隕石的研究還發現,早期火星上存在硼元素是生命分子啟動的關鍵因素,由此引發了第二個悖論,即某一時期的地球幾乎被液態水覆蓋,阻止了一定濃度的硼形成,該物質只發現一些非常乾燥的地方,比如死亡谷,由此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不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反而在濕潤的火星更具有這樣的潛力。
與此同時,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火星隕石比之前認為的要年輕很多,這意味著火星上仍然在活躍的地質活動,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的火星隕石樣本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火星熔岩流,但也有研究稱一些火星岩石年齡或達到40億歲。
2013年12月9日,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有重大發現,在火星上發現了存在古湖泊的證據,湖裡的水可能是可以飲用的淡水。這是當地曾經長期存在濕潤環境,並有簡單生命出現的證據。
科學家想像中的火星液態水科學家想像中的火星液態水
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存在古湖泊,這個湖泊可能已有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曆史,與“好奇”號此前發現了火星具有水面與地下水的證據,一起證明了火星比其它沙漠狀的星球與地球更為相似。
“好奇”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格羅茨格爾(JohnGrotzinger)表示,如果將地球上的微生物放到火星上的湖泊里可以存活並生長。
格羅茨格爾說,火星真的跟地球上的環境很相似。
2015年6月18日,科學家經過對火星隕石樣本的檢測,發現火星表面大氣甲烷濃度較高的地區或有微生物存在。
2016年1月,《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上稱,對地球上最類似火星北極的地方進行了長達4年的研究,沒有發現任何活躍生命存在的跡象。這一研究結果或許給那些試圖在火星找到生命的科學家潑了一盆冷水。
太空存活藻類或幫助人類在火星耕作。國際空間站實驗。倖存的水藻分別是源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球囊藻和來自南極的念珠藻

星體探測

火星的火紅色,自古就吸引著人們,而古代希臘更是稱之為戰神。此時人們觀測火星就和其他天體般,大部分是為了占星,而為了科學目的主要在十七世紀之後,如克卜勒探索行星運動定律時就是依據了第谷積累的大量而精密的火星運行的觀測資料。
喬瓦尼·斯加帕雷里所繪之火星地圖。望遠鏡發明後,人們對火星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觀測。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星空的伽利略所見的火星只是一個橘紅小點,然而隨著望遠鏡的發展,觀測者開始辨別到一些明暗特徵。惠更斯依此測出火星自轉周期約為24.6小時,他亦為首次紀錄火星南極冠的人。一開始由於各人各自觀測,意見亦不一致,地名也未統一(例如用繪製者名字命名)。後來義大利的喬瓦尼·斯加帕雷里(Giovanni Schiaparelli)統合了各家說法而繪製了一個較可信的地圖,地名取自地中海、中東等的地名和聖經等作為來源,而其餘則依照舊有的觀念:暗區被認為是湖(lacus)海(mare)等水體,如太陽湖(Solis Lacus——Lake of the Sun)、塞壬海(Mare Sirenum——the Sea of Sirens)、最明顯的暗大三角——大塞地斯(Syrtis Major);而亮區則是陸地,如亞馬遜(Amazonis)。這個命名系統一直延續下來。
當時,斯加帕雷里和同期觀測者一樣,觀察到了火星表面似乎有一些從暗區延伸出的細線,因為對於暗區是水體的傳統,這些細線命名為水道(canali)。而後來觀察到暗區會在冬季時縮小、夏季時擴張,有人提出暗區是植物覆蓋、而暗區的擴大縮小則是消長所引起的,改變以往認為暗區是水的說法。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亦觀察到,並宣稱那些“水道”其實是人工挖掘的“運河”,用來灌溉植物,因為水道應太細不可見,而看到的細線應是灌溉出的大片植物。風靡大眾的火星科幻和火星人即源於此。不過這些細線大多已證明是不存在的,部分則是峽谷或隕石坑後延伸出的深色沙子。而火星表面顏色的改變則是因為沙被風吹移,或發生火星塵暴
火星(mars(火星))

探測理由

1996年,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應NASA(美國宇航局)要求而寫的報告中列舉了探測火星的理由:
1.火星是地球上人類可以探索的距離較近的行星之一
2.大約40億年以前,火星與地球氣候相似, 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還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這個模樣。探索使火星的氣候變化的原因, 對保護地球的氣候條件具有重大意義
火星火星
3.火星有一個巨大的臭氧洞,太陽紫外線沒遮攔地照射到火星上。可能這就是海盜1號海盜2號未能找到有機分子的原因。火星研究有助於了解地球臭氧層一旦消失對地球的極端後果。
4.在火星上尋找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生命的化石, 這是行星探測中最激動人心的目的之一,如果找到, 就意味著只要條件許可生命就能在宇宙中行星上崛起
5.查明火星上有無綠洲,綠洲上有無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形式類型
6.火星探測是許多新技術的試驗場地, 這些技術包括大氣制動利用火星資源產生氧化劑和燃料返程用遙控自動儀和取樣遠程通訊等
7.雖然南極隕石提供了火星上少數未知地域的樣本,但只有空間探測才能窺其全貌
8.從長期來看, 火星是一個可供人們移居的星球
9.由於歷史的原因,公眾對火星探測的支持和共鳴是任何其它空間探測對象難以相比的。火星探測是進行國際合作的理想項目

探測歷史

探測器名稱發射時間抵達時間國家結果
火星1A號(火星1960A)
1960年10月10日14時27分49秒
蘇聯
失敗
火星1B號(火星1960B)
1960年10月14日13時51分03秒
蘇聯
失敗
衛星22號(火星1962A)
1962年10月24日 17時55分04秒
蘇聯
失敗
1962年11月1日 17時55分04秒
蘇聯
失敗
(衛星24號火星1962B)
1962年11月4日15時35分15秒
蘇聯
失敗
1964年11月5日 19時22分05秒
美國
失敗
1964年11月28日14時22分01秒
美國
成功
1964年11月30日 13時12分
蘇聯
失敗
1965年7月18日14時38分
蘇聯
失敗
1969年2月24日
1969年7月31日
美國
成功
1969年3月27日
1969年8月5日
美國
成功
火星2A號(火星1969A)
1969年
蘇聯
失敗
火星2B號(火星1969B)
1969年4月2日10時33分00秒
蘇聯
失敗
1971年5月9日01時11分02秒
美國
失敗
1971年5月30日22時23分04秒
1971年11月14日
美國
成功
宇宙419號
1971年5月10日16時58分42秒
蘇聯
失敗
1971年5月19日16時22分44秒
蘇聯
部分成功
1971年5月28日15時26分30秒
蘇聯
部分成功
火星4號
1973年7月21日19時30分59秒
蘇聯
失敗
火星5號
1973年7月25日18時55分48秒
蘇聯
失敗
1973年8月5日17時45分48秒
蘇聯
失敗
1973年8月9日17時00分17秒
蘇聯
失敗
1975年8月20日21時22分00秒
1976年7月20日著陸
美國
成功
1975年9月9日18時39分00秒
1976年9月3日著陸
美國
成功
1988年7月7日17時38分04秒
蘇聯
失敗
火衛一2號
1988年7月12日17時01分43秒
蘇聯
失敗
1993年8月21日
抵火星軌道前與地球失去聯繫
美國
成功
1996年11月7日17時00分49秒
1997年9月11日
美國
成功
火星96
1996年11月16日20時48分53秒
俄羅斯
失敗
1997年在火星著陸
美國
成功
希望號(行星-B)
1998年7月3日18時12分
日本
失敗
1998年
美國
失敗
1999年1月3日20時21分10秒
抵達火星前被墜毀
美國
失敗
2001年4月7日15時02分22秒
美國
成功
2003年6月2日17時45分26秒
部分成功
勇氣號火星漫遊車
2003年6月10日17時58分47秒
美國
成功
機遇號火星探測車
2003年7月8日03時18分15秒
美國
成功
2005年5月18日
2006年3月10日入軌
美國
成功
鳳凰號火星極地探測器
2007年8月4日09時26分35秒
2008年5月25日著陸
美國
成功
火衛一-土壤搭載中國螢火一號
2011年11月8日
俄羅斯
失敗
好奇號火星車
2011年11月26日
2012年8月6日登入
美國
成功
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
(即MAVEN火星探測器
2013年11月18日
2014年9月22日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美國
成功
2013年11月5日
2014年9月24日7:42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印度
成功
2018年5月5日
2018年11月26日14:54著陸
美國
成功
時間國家名稱成就
美國
海盜1、2號
傳回圖像以及對土壤、大氣的分析結果
1997
美國
發回古老漫灘照片以及土壤分析結果
1997
美國
火星環球探路者
為水存在提供進一步證據
2003
歐洲
測繪火星礦物成分,對大氣進行研究
2004
美國
勇氣號、機遇號火星車
研究岩石土壤,搜尋水是如何影響火星的證據
2006
美國
火星勘測軌道器
關注火星天氣變化,尋找水存在的跡象
隨著水手4號傳回的充滿隕石坑的火星照片粉碎了人們對火星文明的幻想,認為火星只是一處如月球般布滿隕石坑的死寂星球。但隨著往後水手9號等的巨大峽谷、火山和疑似流水遺蹟的發現,火星的獨特性、液態水和生命的可能又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
2010年6月3日,俄羅斯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6名來自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國的志願者將在狹小的模擬密封艙內生活520個日夜。
2014年6月28日,美國宇航局成功發射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用來測試未來大型太空飛行器著陸火星所需要的多項技術。
2015年1月3日,據美聯社報導,NASA著眼於在本世紀晚些時候把人類送入深層太空,而讓大型太空飛行器在這枚紅色星球上安全著陸是眾多工程挑戰之一。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發一種充氣式防熱罩,它看起來很像是嬰兒玩的層層圈,不過是超大尺寸的。工程技術人員認為,可以展開一個重量輕的充氣式防熱罩來降低太空飛行器進入火星大氣的速度。火星大氣要比地球大氣稀薄得多。
充氣式防熱罩充氣式防熱罩
這樣一種充氣式防熱罩可幫助太空飛行器到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無法企及的火星高海拔南部平原和其他區域。專家指出,與在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上不同,僅僅用火箭是無法讓一枚大型太空飛行器在火星上著陸的,而對於把人類送往火星所需的大型太空飛行器來說,降落傘也不行。所以研究人員設計了一些充氣環。環內充滿氮氣,上面覆蓋著隔熱層。在著陸展開時,它們就像一朵巨大的蘑菇一樣立在太空飛行器頂部。
專家說,這項充氣技術還可用於探索其他具有大氣層的行星和星體的太空飛行器,比如金星、木星、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等。由於充氣環是由輕質材料製成,而且內部充有氮氣,在太空飛行器上就能為科學實驗和太空人所需的其他東西留出更多空間。充氣環上面覆蓋著由一層層耐熱材料構成的隔熱層。

探測器

在火星位置探測器名稱抵達時間國家/組織數量
軌道
火星奧德賽
2001-10-24
美國
5
2003-12-25
歐空局(歐洲)
2006-3-10
美國
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
(即MAVEN火星探測器
2014-9-21
2014-9-24
印度
地面
2004-1-25
美國
3
2012-8-6
2018-11-26

中國嘗試

蘇聯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中國共已發射數十艘太空船研究火星表面、地質和氣候,包括軌道衛星、登入器和漫遊車總計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任務在完成前或是才要開始時就因種種原因而失敗,將物體由地球地表送往火星約要花費每公斤30,900美元。
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首枚火星探測器2011年11月9日凌晨搭乘俄羅斯的天頂號運載火箭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將飛行3.5億公里,大約要經過10個月的飛行,衛星於次年8月至9月才能進入火星軌道。2011年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變軌失敗。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11月9號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向外界宣布了這一訊息。他說:“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沉重的深夜,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找到這個太空飛行器。終於確定了它的位置並且查明,其發動裝置沒有工作,兩次點火都沒有成功。”這意味著,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失敗告終,

好奇號

2011年11月26日,好奇號發射升空,隨後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這是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2012年8月6日,好奇號在火星著陸,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2012年9月27日,“好奇”號火星車日前發回的圖像顯示,火星表面確曾有水流淌過。圖為“好奇”號火星車傳回的圖像顯示火星上有與地球河床類似的跡象。

未來任務

芬蘭、俄羅斯的合作計畫MetNet包括數十個登入器組成觀測網,以研究大氣結構、物理和天氣。這任務的前導任務將會於2011年先發射一至數個登入器,有可能是和火衛一-土壤號並在一起發射。往後的發射會持續到2019年,
2004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載人火星任務為太空探索展望中的長期目標。NASA和洛克希德·馬丁已開始研究獵戶座太空船,計畫於2020年以前送人類到月球,作為人類登入火星的準備。2007年9月28日,NASA執行長麥可·D·格里芬聲明NASA預計於2037年以前送人類到火星。
歐洲航天局希望於2030至2035年間送人類上火星。而在這之前有其他探測任務,包括ExoMars和火星樣本取回任務。
直達火星是羅伯·祖賓——火星協會的創始人和主席——提出的極低成本載人火星任務,使用重載的農神五號級火箭,如戰神五號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省略軌道組裝、低地軌道會合和月球燃料補給站而直接用小的太空船前往火星。修改後的計畫,叫做Mars to Stay,改成先不送回第一批登入者,狄恩·尤尼克說明送回一開始的四到六人所花費用比送他們到火星還高,反而可再送二十人。
“火星一號”(Mars One)是由荷蘭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畫,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24人將接受嚴格培訓……

學術研究

奇特洞穴

“火星探測軌道飛行器”和“機遇”號火星分別發現火星表面曾有水以及火星可能有地下水的線索。日前,美國科學家藉助“奧德賽”探測器又在火星上發現了7個奇特洞穴。
火星表面7個奇特洞穴火星表面7個奇特洞穴
這七個洞穴分布在火星阿爾西亞火山的側面。洞口寬度在100米到252米之間。由於洞口基本觀測不到洞底,科學家們只能估算出這些洞至少有80米到130米深。
這些洞穴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如果火星上曾有原始生命形式存在,這些可能是火星上唯一能為生命提供保護的天然結構。其次,如果條件適宜,這些洞穴將來可能作為人類登入火星之後的居住點。
每當夏季,這些洞穴里就會冒出甲烷,更增加了洞穴中存在生命體的可能性。

水合礦物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發現更多證據,證明這顆紅色星球一度有水存在。科學家表示“好奇”號碾過的一塊火星岩裂開後暴露出內部的白色結構,說明含有水合礦物,在有水流過時形成。
上周,“好奇”號對鑽取的火星岩粉末樣本進行分析後發現了重要證據,證明這顆紅色星球一度存在可以飲用的水以及適於生命存在的環境。“好奇”號的儀器又在這塊名為“迪恩蒂納”(Tintina)的岩石周圍發現更多水合礦物。此外,這輛火星車在“迪恩蒂納”周圍也發現水合礦物,進一步證明火星上曾有水存在。
“好奇”號對蓋爾隕坑內的一個區域進行了勘察。這個區域被稱之為“黃刀灣”。科學家認為數十億年前水曾經從這個隕坑的邊緣往下流淌,形成深度可達到3英尺(約合90厘米)的溪流。這些新發現是藉助“好奇”號桅桿相機的紅外成像能力以及一台可以向地面發射中子,用以探測氫的儀器得出的。近紅外光之間的亮度差異能夠揭示水合礦物的存在。這些礦物在水的作用下發生變化。藉助於桅桿相機,在狹窄的紋理內發現了強度提高的水合作用信號這些紋理穿過這一區域的很多岩石。這些明亮的紋理含有水合礦物,不同於在周邊岩層中發現的粘土礦物
火星表面石頭火星表面石頭
俄羅斯製造的中子動態反照率測量儀能夠探測土壤礦物中的水分子中的氫。研究結果顯示黃刀灣曾經擁有的水數量超過“好奇”號此前造訪的其他地區。“在黃刀灣發現的水存在跡象超過‘好奇’號勘探過的其他地區。即使在黃刀灣內,我們也發現了水存在跡象數量的巨大差異。”
宇航局宣布,“好奇”號對一個岩石樣本分析時發現了重要的化學元素,證明火星一度出現可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在一個古代河床的沉積岩中的岩石粉末樣本中,發現了,其中一些是形成生命所需的要素。數據顯示,“好奇”號當前勘探的黃刀灣可能是一個古代河系的盡頭,或者是一個間歇濕潤湖床,能夠為微生物提供化學能量以及其他必要條件。
2018年1月,美國宇航局和美國研究人員傳出了一個重大好訊息,在火星地下,發現了更容易開採的水源。

板塊運動

根據一項研究表明,板塊運動在火星地質歷史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這一觀點和傳統看法相悖。此前科學界一般認為由於火星太小,其較快的內部冷卻速度不允許它存在板塊活動。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認為火星奧林匹斯火山西北側的一大片區域可能保存著板塊活動的證據。這片區域存在大量的山脊和斷崖。專家認為“這是火星在過去25萬年間存在板塊活動的證據”。傳統觀點認為火星由於體積質量均遠小於地球,內部會很快冷卻,因此在較近的歷史時期不應當存在需要靠岩漿驅動的板塊活動。
但專家稱已找到切實的證據來證明火星表面的很多地貌特徵和板塊活動有關,甚2019仍在發生作用,他的研究主要藉助於兩艘美國火星探測飛船拍攝的圖像,即火星奧德賽和火星勘測軌道器。他表示,很多的圖像之前都沒有得到詳細的研究。這些圖像中顯示大量的斷崖、褶皺階地構造,如果這些構造放到地球上,將是地質學家眼中經典的板塊運動特徵。另外一些照片中有彎彎曲曲的溝槽,這同樣和構造運動有關係。他說:“這是典型的活躍構造活動的表現。所有這一切,如果放在地球上,你會毫不猶豫地指出,說它是活躍的。”如果這一研究結果獲得證實,它將大大增加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因為板塊運動將有助於碳循環的進行,而碳是構成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般,研究人員傾向於將這些地貌特徵歸結於諸如滑坡等事件,但尹安教授絕非唯一一位認為火星存在板塊運動的科學家。他們中有一部分專家認為火星表面那一長串筆直的火山錐就是板塊活動的表現。其中最明顯的一處就是位於奧林匹斯山附近的三座巨型火山,它們一起構成了火星塔爾西斯高原的主體。這也是尹安教授重點關注的區域。研究中,尹安教授同樣注意到了火星表面巨大的水手谷,這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系統,長2800英里(4500公里)深達7英里(11000米)。此項研究同樣將其視作一處構造地貌。

火星藍莓

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火星車在“奮進”隕石坑附近發現彈珠形藍色奇異物體,被形象地稱之為“火星藍莓”。
“科學家表示:“這些物體的外部似乎易碎,中部則較為柔軟。它們的密度、結構和構成均存在差異,分布也不同。因此,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質學謎團。”一種理論認為火山噴出的岩漿形成了這些小球,而不是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在“火星藍莓”內,科學家發現大量赤鐵礦,說明它們在地下水穿過多孔岩過程中形成。水流能夠導致一系列化學反應,促使鐵礦變成小球。不過,這一理論無法解釋“藍莓”的尺寸為何較小。
研究發現,“火星藍莓”只是小隕石在穿過火星大氣層過程中分裂後留下的殘餘,無法證明火星古代曾出現流水。隕石撞擊是一種更令人信服的解釋,能夠解釋“火星藍莓”的外形和構成。科學家稱“這些小球的任何一種物理特性都與凝固模型不匹配,但隕石理論能夠解釋它們的所有特性。”
在火星赤鐵礦石一致性方面,絕大多數“火星藍莓”的直徑都在0.16英寸(約合4毫米)左右,通常不超過0.24英寸(約合6.2毫米)。米斯拉教授指出“火星藍莓”的尺寸差異可以用隕石撞擊解釋。研究人員發現一顆直徑1.6英寸(約合4厘米)的隕石能夠產生1000顆直徑0.16英寸(約合4毫米)的小球,分布在面積廣闊的區域內。
隕石殘餘理論同樣引發爭議。一些科學家指出這一理論未能參考一些關鍵因素。有專家稱:“雖然某些物體會在穿過火星大氣層過程中熔化,但這些小球並非在一些高溫事件中形成。”格洛奇指出“機遇”號對“火星藍莓”進行的分析顯示這些小球在低溫過程中形成。

地下水庫

2014年4月19日,科學家發現火星內部存在龐大的水資源,酷似巨型“地下水庫”,在某些地方的水資源儲量甚至與地球內部相當。這個發現可能顛覆了之前科學家對火星的研究,因為科學家曾經估計火星內部的水資源相當貧乏。
火星(mars(火星))
專家稱:“我們現在對之前的研究感到困惑,因為現階段的發現意味著以往對火星內部環境的認識存在錯誤,認為火星內部並不存在如此大量的‘水資源’。”此外,火星內部的大量“水資源”應該如何滲透進入火星表面的呢?研究人員認為火山是一個主要通道,可以將內部的“水資源”轉移到火星表面。科學家研究了兩顆火星隕石,它們形成於火星的地幔中,其位於火星地殼下方。這些隕石之所以能在大約250萬年前墜落到地球上,是因為火星曾經發生過一次猛烈的撞擊事件。

短暫海洋

火星上可能曾有過海洋,但是在地質歷史上僅存在過一瞬間,這一分析讓這顆紅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觀點受到挫折。這是美國宇航局(NASA)加州帕薩迪納市噴氣推進實驗室的Tim Parker提出的一項新理論。在2016年3月他爭論稱,小行星連環撞擊早期火星可能曾讓水涌到該行星表面,至少暫時如此。
Parker一直認為,海洋曾蔓延至火星北半球一半的面積,有跡象表明火星現在的表面一度被水覆蓋,如果火星一直像今天看到的那樣乾燥、被灰塵覆蓋,那么其大量地質特徵就很難解釋。
這些特徵包括由NASA“機遇”號漫遊者在火星上漫步十多年發現的多邊形裂縫。在地球上,這些裂縫需要水蒸氣才能形成,因此Parker認為它們強烈表明,漫遊者行走的地方曾是海洋的邊緣。“(‘機遇’號行走過的)超過43公里的火星表面的均勻特徵非常容易解釋,那裡一度曾是淺海。”他說。然而,問題在於古火星氣候模型很難匹配讓液體水留在火星表面的狀態,這需要更厚的大氣層。這些大氣層可能曾很快消失,留下了人們今天所能觀測到的火星。

3D住所

2015年美國宇航局(NASA)嘗試尋找通過3D列印火星營地的潛在創意(試驗中)。Fabulous近日設計了名為“Sfero”的概念庇護所,可以使用火星上的材料3D列印成可供人類生存的居所。

火星大氣層研究

美國宇航局於2015年11月5日公布了關於火星大氣的觀測結果,並闡述了其大氣層為何如此之薄。觀測顯示,太陽風可能是剝奪火星大氣的罪魁禍首。今天,太陽風每秒鐘仍在帶走約100克的火星大氣。太陽風是來自太陽的高速粒子流,當它抵達失去磁場保護的火星後,會產生一個電場,加速火星大氣中被稱為離子的帶電原子,令其逃逸至太空中。

三星一線

2016年8月24日將出現罕見的三星一線天文現象。美麗的土星、距離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和天蠍座最亮恆星“心宿二”,三者依次連成一條直線。上一次出現在1986年2月1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