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型支持農業
  • 外文名: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 簡稱:CSA
定義、理念及背景,什麼是CSA,理念及背景,CSA有何好處,為何我們要支持,CSA模式,農墟 / 農夫市集,共同購買,社會企業,合作社,

定義、理念及背景

前言
近十年,隨著全球化急速推進,影響所及,不少依賴本國生產糧食的國家,其農業以至農民的生計及生活受到巨大衝擊。因全球化而產生的農業產業化丶傳統農耕文化及人文關懷價值的失落丶自然生態受到破壞丶各種環境污染,加上都市人口超越鄉郊農地面積所能應付的範圍,同時大家亦開始遺忘農業的重要性。然而,農村與城市的關係乃是互為因果的。近年城市居民開始從食物質素丶個人健康,以及希望能維持食物安全而不再需要依賴廉價化石燃料,這些因素都促使大家去了解保存本土傳統農業價值的重要,並確定它是城市永續生活的基石。
在西方,「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簡稱CSA)概念早於六十年代便出現,好些成功例子逐步印證這套理念——倘若能配合本土情況發展及作出合適的調整,便能夠提升地區實踐永續生活的能力,同時紓緩因全球化而產生的種種問題:例如食物里程(碳足跡)丶使用化肥農藥所產生的污染丶食物安全丶紓緩化工農業導致生物多樣性消失,以至農村人口遷往城市,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什麼是CSA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區支持農業」方案。 這是在許多國家都在大力推廣的新時代飲食文化運動。此運動乃為了人類健康與環境保護,鼓勵消費者在飲食上多多選擇在地生產、當季的高品質農產品(通常是指有機產品)。 CSA運作過程,通常由認同相同理念的社區支持者(個人或單位)採用共同購買的模式,預先支付一筆費用給當地的小農戶預約一季或一年的收成,農民收成後,再根據實際產出的多寡分配給
會員,如此達到結合社區力量支持在地農民採用有機農耕的積極意義。

理念及背景

「社區支持農業」又譯為社區為本農業或社區協力農業,其概念於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德國丶瑞士,並在日本得到最初的發展。當時的消費者為了尋找安全的食物,與那些希望建立穩定客源的農民攜手合作,建立經濟合作關係。現在,CSA已經在各地傳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草根組織在實踐CSA的同時,都發展出各自不同的經驗。若希望進一步了解「社區支持農業」,可參考以下文章:
《全球產業化食品系統》
——討論全球化造成的長途運輸丶消費者利益受損以及農民受到的經濟壓榨等問題。
《給「社區支持農業」下一個定義》
——簡介「社區支持農業」引進美國的經驗。

CSA有何好處,為何我們要支持

價格上:農民直接販賣蔬菜給消費者,減少銷售通路層層累計的成本,因此可用低於市價的優惠價格提供給消費者,如此,消費者可買到比市價更便宜的蔬菜;農民也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擴大農耕投資。
品質上:農產品直接由農場送到CSA提貨點或農夫市集,縮短食物里程(food miles), 讓消費者可儘早收到新鮮、營養不流失、安全、高品質的天然或有機蔬菜。 某些當季或品種特殊的蔬菜產量不高,或保質期短,通過CSA的在地消費方式,消費者可有更加多元化的食物選擇。
環保上:由於產地直銷,不需長途運輸,故減少能耗,減排,食品也不需過渡包裝或加入防腐劑、輻射等處理,減廢,也對環境友善。
社區貢獻:活絡當地農業經濟,增加當地就業機會,農民經由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互動機會分享農場自豪的農產品,無形中增加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凝聚力,創造互助互愛的和諧文明社會。

CSA模式

基於在農業發展丶本土文化,以至社會階層結構等差異,每個國家及地區在維持「社區支持農業」精神下,會自然地發展成不同模式,以配合當地獨有的情況。但不管形式如何,其核心都是朝建立一個本地生產丶能夠共同承擔,同時回應本地需求的公平農業經濟體系方向發展。
綜觀各地不同的「「社區支持農業」,我們歸納以下四種較為普遍的模式,與及其市場化及組織能力的關係:

農墟 / 農夫市集

市集(廣東人說是墟)是人類群體生活文化的體現,好比聯繫城市丶小鎮丶自然村的心臟。農業的出現促使很多擁有專門技能的人開始聚居,方便以物易物,市集在城市出現前,最初也是始於鄉村。鄉村市集的功能以本土自給自主為主,同時,亦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丶了解丶互助與交換。在有機農業發展的歷史裡,本土的有機農墟 / 農夫市集直接把有機農夫與消費者連線,建立信任!
更多資料:《比鄰泥土香》第3期

共同購買

所謂共同購買,就是指社區消費者組成一個群體,一起直接跟農夫購買健康產品,從而跳過所有中間的環節。這裡說的社區既可以由住在同一地區的人組成——比如城市社區丶自然村,也可以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或者是一個團體——比如農民合作社丶消費者合作社,甚至還可以是一個家庭,總而言之,都有一個「聚合」的概念。所以,我們也經常把這種一個群體一起去向另一個群體直接購買的方式叫做「共同購買」,類似平常大家說的「集采」,只不過是一種比集采更有持續性的行為。共同購買的出現體現消費者更主動去關心產品的來源與品質,連結起來追求公平優質的購買選擇。
更多資料:《日本提攜體系》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是近年才開始普及的社區支持農業模式,社會企業的概念源自英國,目前並無統一的定義。社會企業從事的是公益事業,核心在於它通過市場機制來調動社會力量,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而存在。近年,有些CSA轉變為雇用多個地方職員的社會企業,鼓勵農夫並教育社區居民關於有機或生態學上負責任種田的知識。澳洲有家叫「食物連線」(Food Connect)的組織,是少數有實力跟超級市場競爭的社會企業。

合作社

合作社是指人們為了滿足在經濟丶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共同需求而自願組成的的協會,通過財產共有和民主管理而實現自治。在社區支持農業的發展中,農民組織生產經濟合作社,與消費者組織的消費合作社對接,形成一個公平交流的平台。中國於2007年成立農民經濟合作社法規,對帶動農民合作社進行有機農業起正面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