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NX5.0模具設計一冊通

UGNX5.0模具設計一冊通

《UGNX5.0模具設計一冊通》是200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零點工作室,褚忠,石雲波,郝國祥。

基本介紹

  • 書名:UGNX5.0模具設計一冊通
  • 作者:零點工作室,褚忠,石雲波,郝國祥
  • ISBN:9787121073748
  • 類別: 計算機/工業設計>>UG NX 5.0 模具設計
  • 頁數:444頁
  • 定價:¥59.00元(含光碟1張)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0-1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軟體簡介,叢書序,叢書特色,前言,目錄,

編輯推薦

UGNX5.0模具設計一冊通由褚忠,石雲波,郝國祥編著,本書以模具設計過程為主線,包括兩部分:零件實體建模和模具設計。首先介紹UGNX 5.0的實體建模操作方法和有關材料性能,在此基礎上,詳細講述利用Mold Wizard進行模具設計的過程,內容主要包括:初始化、工件定義、型腔布局、分型,以及澆注系統、冷卻系統的設計等,並以實例系統講解Mold Wizard的使用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充實,章節安排符合模具設計製造的流程,內容由淺入深,實用性強。既可作為模具設計人員和有一定基礎的UG NX用戶的學習參考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

軟體簡介

來自Siemens PLM的 NX 使企業能夠通過新一代數位化產品開發系統實現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轉型的目標。 NX 包含了企業中套用最廣泛的集成套用套件,用於產品設計、工程和製造全範圍的開發過程。  ug設計圖如今製造業所面臨的挑戰是,通過產品開發的技術創新,在持續的成本縮減以及收入和利潤的逐漸增加的要求之間取得平衡。為了真正地支持革新,必須評審更多的可選設計方案,而且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根據以往經驗中所獲得的知識更早地做出關鍵性的決策。
NX 是 UGS PLM 新一代數位化產品開發系統,它可以通過過程變更來驅動產品革新。 NX 獨特之處是其知識管理基礎,它使得工程專業人員能夠推動革新以創造出更大的利潤。 NX 可以管理生產和系統性能知識,根據已知準則來確認每一設計決策。
UG NX5.0UG NX5.0
NX 建立在為客戶提供無與倫比的解決方案的成功經驗基礎之上,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全面地改善設計過程的效率,削減成本,並縮短進入市場的時間。通過再一次將注意力集中於跨越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技術創新, NX 的成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這些目標使得 NX 通過無可匹敵的全範圍產品檢驗套用和過程自動化工具,把產品製造早期的從概念到生產的過程都集成到一個實現數位化管理和協同的框架中。

叢書序

CAD/CAM技術是製造工程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相互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一項綜合性套用技術,具有知識密集、學科交叉、綜合性強、套用範圍廣等特點。CAD/CAM技術是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和套用使傳統的產品設計、製造內容和工作方式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是提高產品與工程設計水平、降低消耗、縮短產品開發與工程建設周期、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研究與開發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必要條件。目前CAD/CAM技術已具備零件三維造型、裝配造型、工程分析、自動加工編程、最佳化設計等功能,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產品設計與製造的模式,為製造業信息化提供基本的、原始的數位化信息。
隨著計算機套用的普及,CAD/CAM已經在機械、電子、自動化等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同樣,CAD/CAM的這種套用也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CAD/CAM軟體已經成為其必備的職業技能。隨著人才流動性的增強,擁有一定的CAD/CAM軟體技能已經成為很多人求職、就業和提升自我的便捷途徑。這類讀者往往由於某種自身需要,從內心感覺到知識技能對於個人工作崗位和收入的影響。他們的求知目的相當明確,刻苦認真,願意從零開始,埋頭苦讀,掌握新的技術。這些讀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方面希望能夠比較系統地、輕鬆地學習軟體,同時又希望能夠面向套用,自己動手,解決一些工作上常見的專業技術問題。經過對圖書市場的認真調研和分析,我們認為這套“一冊通”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叢書特色

對於“工業設計一冊通”系列叢書,我們的想法是貼近實用,以提高讀者動手能力為目的。雖然是以實例分析的形式來組織的,但要把較多的精力用在“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上,闡述設計理念和設計分析的方法,使讀者能夠把知識、技能和思想有機結合起來。
◎ “設計理念”,是對實例所代表的一類問題的總體分析,說明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如何入手、常用技術等;而“設計思路”是對實例的具體分析,說明要實現當前實例效果應如何著手,應當分成幾步來實現。通過學習,讀者掌握的不僅是一些實例的設計技巧,而且是某類問題的分析和設計方法,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叢書的寫作思想是立足於實際問題的套用設計,目標是使讀者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實例分析,開拓思路,掌握方法,提高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 在內容的設定上,我們注意由簡到繁、從入門到精通。實例基本原則:一是要能夠體現軟體功能;二是在軟體套用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三是要體現行業特色。在實例操作過程的關鍵地方給出相應的提示,告訴讀者應注意的問題和可能變化的地方。
◎ 在寫作思路上,我們考慮以“案例驅動”的方式來寫作。這是“案例教學”的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明確;分析要透徹,要給出設計的關鍵點;操作步驟要詳細,並穿插講解和說明,使讀者既掌握如何做,又明白為什麼這么做。
叢書作者團隊
本套叢書的作者來自國內知名工科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官方培訓機構(UGS公司官方培訓機構、PTC公司官方培訓機構、Autodesk官方培訓機構等)、國內知名研發中心(海爾模具中心、海信研發中心等),長期從事CAD/CAM套用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這些作者具有以下特點:
◎ 具有良好教學把握能力;
◎ 具備強烈的責任心;
◎ 相當強的文字功底;
◎ 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

前言

UG NX是集CAD/CAE/CAM於一體的三維參數化軟體,涵蓋了產品設計、工程分析和加工製造等功能,廣泛套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造船、通用機械和電子等工業領域。通過其虛擬產品開發(VPD)的理念提供多級化的、集成的、企業級的包括軟體產品與服務在內的完整的CAD解決方案。
UG NX5.0系統提供了一個基於過程的產品設計製造環境,使產品從實體造型、模具設計到數控加工真正實現了數據的無縫集成,最佳化了企業的產品開發流程。UG不僅具有強大的實體造型、曲面造型、虛擬裝配和產生工程圖等設計功能,而且在設計過程中可進行有限元分析、機構運動分析、動力學分析和仿真模擬,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另外,它所提供的二次開發語言UG/OPEN GRIP、UG/OPEN API簡單易學,實現功能多,便於用戶開發專用CAD系統。
本書旨在為從事模具行業的人員提供一套較為完整的技術參數資料,使讀者在了解不同材料性能的基礎上,根據製件工藝要求設計合理外型的產品,然後依據注塑模具設計流程,完成成型鑲塊、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的設計。NC編程在模具設計製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於一般塑膠模具型腔形狀複雜,編制合理可行的NC代碼進行數控加工尤為重要,本書在第三部分將重點講述模具加工常用的平面銑與型腔銑、固定軸銑的操作過程。三部分內容融會貫通,掌握其使用方法,必將為模具設計製造帶來較大的幫助。
全書內容分兩部分,共18章,具體如下:
第1篇 產品設計 第2篇 模具設計
第1章 UG NX 5.0概述 第9章 注塑模設計基礎
第2章 塑膠製品設計基礎 第10章 Mold Wizard 入門
第3章 曲線與草圖繪製 第11章 模具設計初始化
第4章 特徵建模 第12章 模具工具
第5章 曲面建模 第13章 分模設計
第6章 裝配 第14章 多腔模設計
第7章 工程圖 第15章 模架庫
第8章 塑膠製品建模實例 第16章 標準件
第17章 完成模具設計
第18章 模具設計實例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相關內容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集理論分析和實際操作為一體,書中實例配有光碟,以方便讀者學習。
本書由褚忠、石雲波、郝國祥編著,參加編寫的還有李麗華、趙娟、王進、劉大維、李凜、高子棟。劉爽、狄金葉、王凡龍也為本書的文字工作提供了不少幫助。
感謝您選擇了本書,希望我們的努力給您的工作和學習帶來幫助,也希望您把對本書的意見和建議告訴我們。
編 者

目錄

第1章 UG NX 5.0概述 1
1.1 UG NX的發展歷史 1
1.2 UG的特點 2
1.3 UG NX 5.0軟體的安裝 3
1.3.1 UG NX 5.0安裝的系統要求 3
1.3.2 UG NX 5.0的安裝 3
1.4 UG NX 5.0軟體模組簡介 5
1.4.1 CAD模組 6
1.4.2 CAM模組 6
1.4.3 CAE模組 7
1.4.4 其他模組 7
1.5 UG NX 5.0軟體基礎 8
1.5.1 UG NX 5.0界面介紹 8
1.5.2 工具列的定製 9
1.6 視圖和布局 9
1.7 層的設定 11
1.8 對象編輯 11
1.8.1 對象的選擇 12
1.8.2 對象的顯示 13
1.8.3 對象的旋轉和縮放顯示 14
1.8.4 對象的隱藏 14
1.9 信息查詢與分析 15
1.10 UG NX 5.0套用實例 15
1.11 UG NX 5.0的主模型概念 21
1.12 本章小結 21
1.13 練習 21
第2章 塑膠製品設計基礎 22
2.1 塑膠製品設計基礎 22
2.1.1 塑膠性質 22
2.1.2 常用塑膠介紹 23
2.1.3 塑膠件設計工藝要求 25
2.2 注塑件設計要點 31
2.2.1 塑件工藝設計 31
2.2.2 塑件材料選擇 32
2.2.3 塑件形狀和結構設計 32
2.3 塑膠製品設計基本流程 33
2.4 本章小結 35
第3章 曲線與草圖繪製 36
3.1 曲線的繪製 36
3.1.1 點與點集的建立 36
3.1.2 曲線的繪製 37
3.1.3 曲線的編輯 49
3.1.4 曲線的操作 55
3.2 草圖的繪製 63
3.2.1 建立和激活草圖 63
3.2.2 工具條簡介 64
3.2.3 曲線的操作 65
3.3 本章小結 70
3.4 練習 71
第4章 特徵建模 72
4.1 基本成形特徵 72
4.1.1 長方體 72
4.1.2 圓柱 73
4.1.3 圓錐 74
4.1.4 球 75
4.2 基準特徵的創建 75
4.2.1 基準面 76
4.2.2 基準軸 76
4.2.3 基準坐標系 77
4.3 設計特徵的創建 77
4.3.1 孔 77
4.3.2 凸台 78
4.3.3 腔體 79
4.3.4 凸墊 80
4.3.5 鍵槽 80
4.3.6 溝槽 81
4.4 掃描特徵 82
4.4.1 拉伸 82
4.4.2 迴轉 84
4.4.3 沿引導線掃掠 85
4.4.4 管道 86
4.5 細節特徵 86
4.5.1 拔模角 86
4.5.2 拔模體 88
4.5.3 邊倒圓 89
4.5.4 倒斜角 90
4.5.5 抽殼 91
4.5.6 螺紋 92
4.5.7 實例特徵 94
4.6 其他特徵 96
4.6.1 提取幾何體 96
4.6.2 曲線成片體 97
4.6.3 有界平面 98
4.6.4 片體加厚 98
4.6.5 片體到實體助理 98
4.7 編輯特徵 99
4.7.1 參數編輯 99
4.7.2 位置編輯 100
4.7.3 移動特徵 100
4.7.4 特徵重排序 101
4.7.5 抑制特徵 101
4.7.6 取消抑制特徵 102
4.7.7 布爾運算 102
4.8 綜合實例——齒輪油泵的設計 103
4.9 本章小結 108
4.10 習題 108
第5章 曲面建模 110
5.1 曲面構建的一般方法 110
5.2 由點創建曲面 111
5.2.1 通過點 111
5.2.2 從極點 112
5.2.3 從點雲 112
5.3 由線創建曲面 113
5.3.1 直紋曲面 113
5.3.2 通過曲線組 114
5.3.3 通過曲線格線 117
5.3.4 掃掠 118
5.3.5 截型體 119
5.3.6 橋接 121
5.3.7 N邊曲面 122
5.4 曲面的編輯 124
5.4.1 擴大曲面 124
5.4.2 剪斷曲面 124
5.4.3 規律延伸 125
5.4.4 偏置曲面 126
5.4.5 縫合 127
5.5 本章小結 127
5.6 練習 127
第6章 裝配 129
6.1 建立裝配的一般方法 129
6.2 裝配結構的建立 130
6.2.1 添加現有組件、添加新組件 130
6.2.2 配對組件、組件重定位 132
6.2.3 創建組件陣列、鏡像裝配 134
6.2.4 替換組件、WAVE幾何連線器 136
6.2.5 抑制組件、取消抑制組件、
編輯抑制狀態 136
6.2.6 轉為工作部件、轉為顯示部件 137
6.2.7 間隙分析 137
6.3 爆炸視圖 138
6.3.1 創建/刪除爆炸視圖 138
6.3.2 編輯爆炸視圖、自動爆炸視圖、
取消爆炸組件 139
6.4 裝配其他功能 139
6.4.1 裝配導航器 139
6.4.2 裝配信息查詢 140
6.5 裝配實例 141
6.6 本章小結 143
6.7 習題 143
第7章 工程圖 144
7.1 工程圖創建的一般過程 144
7.2 工程圖的管理 145
7.3 工程圖的預設定 147
7.4 視圖操作 150
7.5 剖視圖的創建 151
7.5.1 簡單剖視圖 151
7.5.2 半剖視圖 153
7.5.3 旋轉剖視圖 153
7.5.4 局部剖視圖 154
7.5.5 斷開視圖 156
7.6 視圖管理 157
7.6.1 移動/複製視圖 157
7.6.2 對齊視圖 157
7.6.3 顯示與更新視圖 159
7.6.4 視圖邊界 159
7.7 工程圖的標註 161
7.8 創建工程圖圖樣 163
7.8.1 模式方法 163
7.8.2 一般檔案法 164
7.9 UG和AutoCAD的轉換 165
7.10 本章小結 166
7.11 習題 166
第8章 塑膠製品建模實例 167
8.1 輪轂建模過程 167
8.2 遙控器底座建模過程 175
8.3 MP3建模過程 181
8.4 MD建模過程 187
8.5 本章小結 197
第9章 注塑模設計基礎 198
9.1 注射成形工藝 198
9.1.1 注射成形工作原理 198
9.1.2 注射成形工藝參數 198
9.2 注塑模的組成 199
9.2.1 澆注系統 200
9.2.2 頂出機構 202
9.2.3 冷卻系統 204
9.2.4 抽芯機構 205
9.3 模具結構與常用標準件介紹 205
9.3.1 模架 205
9.3.2 型芯——成形零件 206
9.3.3 型腔——成形零件 206
9.3.4 滑塊——成形零件 206
9.3.5 導柱——結構零件 207
9.3.6 導套——結構零件 207
9.4 塑膠模具設計步驟 207
9.5 製品設計到模具設計的流程 209
9.6 本章小結 209
9.7 習題 210
第10章 Mold Wizard入門 211
10.1 Mold Wizard介紹 211
10.2 Mold Wizard設計過程 213
10.2.1 項目初始化 214
10.2.2 定義模具坐標系 214
10.2.3 編輯收縮率 214
10.2.4 定義工件 215
10.2.5 型腔布局 215
10.2.6 分型 216
10.2.7 模架的設定 217
10.2.8 標準件管理 217
10.3 電器蓋注塑模設計綜合實例 218
10.4 本章小結 223
10.5 習題 223
第11章 模具設計初始化 224
11.1 模具設計參數預設定 224
11.2 載入產品 226
11.2.1 項目單位 227
11.2.2 設定項目路徑和名稱 227
11.2.3 重命名對話框 228
11.2.4 材料庫 228
11.2.5 UG/Mold WiZard的裝配克隆 229
11.2.6 UG/Mold WiZard的子裝配 229
11.3 模具坐標系 230
11.4 收縮率 230
11.4.1 均勻收縮設定 231
11.4.2 軸對稱的收縮設定 231
11.4.3 常規收縮設定 232
11.5 工件設定 233
11.5.1 標準長方體 233
11.5.2 自定義工件 234
11.5.3 工件庫 234
11.6 綜合實例——滑鼠上蓋模具
11.6 設計準備 235
11.7 本章小結 237
11.8 習題 237
第12章 模具工具 239
12.1 模具工具概述 239
12.2 創建箱體 240
12.3 分割實體 241
12.4 輪廓分割 242
12.5 補實體 243
12.6 表面修補 244
12.7 邊緣補片 244
12.8 修剪區域補塊 245
12.9 自動孔補片 246
12.10 現有曲面 248
12.11 分型/補片刪除 248
12.12 擴大曲面 249
12.13 面分割 250
12.14 綜合實例 252
12.15 本章小結 255
12.16 習題 255
第13章 分模設計 257
13.1 分型過程 257
13.2 分型管理器 258
13.3 設計區域 258
13.4 抽取區域與分型線 264
13.5 創建/刪除補片曲面 265
13.6 編輯分型線 265
13.6.1 自動搜尋分型線 266
13.6.2 遍歷環 266
13.6.3 編輯分型線 267
13.6.4 合併分型線 267
13.7 定義/編輯分型段 267
13.7.1 引導線 267
13.7.2 自動轉換對象 268
13.7.3 放置過渡點 268
13.7.4 編輯過渡對象 269
13.8 創建/編輯分型面 269
13.8.1 創建分型面 270
13.8.2 編輯分型面 271
13.9 創建型芯和型腔 272
13.10 抑制分型 273
13.11 模型比較 273
13.12 交換產品模型 275
13.13 更新分型樹列表 276
13.14 綜合實例 276
13.14.1 綜合實例——手機前殼的分模 276
13.14.2 綜合實例——電話插板的分模 283
13.15 本章小結 291
13.16 習題 291
第14章 多腔模設計 293
14.1 多腔模布局設計 293
布局方式 293
14.2 刀槽 295
14.3 重定位方法 296
14.4 多件模 297
14.4.1 用初始化項目載入多件模 297
14.4.2 激活部件 298
14.4.3 初始化項目和模具坐標系 298
14.4.4 刪除多件模成員 298
14.5 本章小結 301
14.6 習題 301
第15章 模架庫 302
15.1 模架類型 302
15.2 模架管理 303
15.3 綜合實例——為滑鼠上蓋模具
15.3 添加模架 306
15.4 本章小結 308
15.5 習題 308
第16章 標準件 310
16.1 標準件管理 310
16.1.1 目錄 310
16.1.2 分類選擇 313
16.1.3 尺寸編輯 318
16.2 滑塊和內抽芯 319
16.2.1 滑塊和內抽芯的設計 320
16.2.2 滑塊和內抽芯的子裝配結構 321
16.2.3 滑塊和內抽芯的定位 321
16.3 鑲塊設計 328
16.4 標準件的成形 331
16.4.1 推桿的成形 331
16.4.2 建腔 333
16.5 本章綜合實例——四輪玩具車車座 338
16.6 本章小結 343
16.7 習題 344
第17章 完成模具設計 346
17.1 澆注系統 346
17.1.1 澆口 347
17.1.2 分流道 351
17.2 冷卻系統 356
17.3 電極 361
17.3.1 電極功能插入電極 361
17.3.2 模具工具方法 361
17.4 材料清單 367
17.5 模具圖紙 369
17.5.1 裝配圖紙 369
17.5.2 組件圖紙 370
17.5.3 孔表 372
17.6 本章綜合實例——插座 376
17.7 本章小結 388
17.8 習題 388
第18章 模具設計實例 390
18.1 轂模具設計 390
18.1.1 載入產品 390
18.1.2 設定模具坐標系 391
18.1.3 設定毛坯 391
18.1.4 分型 392
18.1.5 添加模架 394
18.1.6 添加標準件 396
18.1.7 澆口設計 398
18.1.8 冷卻管道設計 399
18.1.9 腔體管理 401
18.2 定位套模具設計 401
18.2.1 載入產品 401
18.2.2 設定模具坐標系 402
18.2.3 設定毛坯 403
18.2.4 凸墊 404
18.2.5 添加模架 407
18.2.6 添加標準件 407
18.2.7 添加流道 409
18.2.8 添加澆口 410
18.2.9 添加滑塊 411
18.2.10 冷卻管道設計 414
18.3 充電器底座模具設計 416
18.3.1 載入產品 416
18.3.2 設定模具坐標系 417
18.3.3 設定毛坯 417
18.3.4 分型 418
18.3.5 添加模架 421
18.3.6 添加標準件 422
18.3.7 澆注系統設計 425
18.3.8 冷卻管道設計 426
18.3.9 腔體管理 428
18.4 本章小結 428
參考文獻 4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