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提到蘇聯
坦克,
T-34,KV-1,IS-2,
IS-3,
T-55,T-62,
T-72,
T-80,
T-90……,這一大串耳熟能詳的型號就會立刻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它們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等歷次戰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更是構成了蘇聯令人生畏的“鋼鐵洪流”。而這“鋼鐵洪流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蘇聯的第一種量產坦克— —“MS-1小型護衛坦克”(俄語“MS-1небольшаятанкисопровождения”)。
研發歷程
1926年5月到6月期間,蘇聯開始了一個三年期的量產型坦克發展計畫,其意圖在於開發出一種能夠突破由敵人兩個師兵力防守的10公里長的防線。同年9月,蘇聯紅軍最高司令部、蘇聯軍事工業部委員會和蘇聯炮兵工業部委員會聯合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此項計畫,該委員會參考了大批外國坦克和裝甲戰鬥車輛。
被委員會列為首選的是著名的法國
雷諾FT-17輕型坦克,它被認為最適合於支援步兵作戰。然而,委員會同樣注意到
雷諾FT-17輕型坦克具有許多缺點,比如重量超過了輪式卡車的承載極限,行駛速度很低以及火力太弱。而且,雷諾FT-17輕型坦克上安裝的哈奇開斯(Hotchkiss)7.5毫米機槍和皮托(Puteaux)37毫米坦克炮在400米以外的射擊精度極差。這些缺點同樣被蘇聯索莫夫(Sormovo)工廠仿造的“俄國版雷諾FT-17”小型護衛坦克上所“繼承”,而且相比之下,後者的生產工藝要糟糕得多,造價也更加昂貴。
於是,委員會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義大利“菲亞特”FIAT-3000
輕型坦克,他們認為這種坦克的份量更輕、行駛速度更快,因而更適合作為參考對象。蘇聯炮兵工業部下屬設計局對FIAT-3000輕型坦克進行了徹底研究之後,在1926年中期啟動了一項5噸級坦克設計方案,領導人是S·舒卡洛夫(S. Shukalov)。
1927年3月,布爾什維克工廠(Bolshevik Factory)試製出一輛樣車,被定型為“T-16”,隨即開始對其進行測試工作。同“俄國版雷諾FT-17”小型護衛坦克相比,T-16外形尺寸更小、重量更輕、造價更便宜而且行駛速度更快。儘管如此,T-16的缺點也有一大堆,蘇聯軍事工業部委員會要求對其許多部件和設備進行改進。設計小組據此在每側懸掛系統中各增加了一個負重輪,並更換了發動機和傳動機構的一些部件。但最終的測試結果還是沒有多少改進,Mikulin發動機工廠的負責人A.Mikulin因此受到了一定的處分。T-16的設計就此畫上了句號。
改進檢測
1927年5月,設計小組又完成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案並試製出一輛樣車,在列寧格勒附屬檔案接受了簡短的路面行駛測試後,該方案被命名為“1927年式MS-1小型護衛坦克”,其後被正式定型為“T-18”。
大約在5月20日到25日期間,樣車被命令送至
莫斯科接受最後的檢測。在從
列寧格勒到莫斯科的運輸途中,蘇聯人利用了封閉式和敞開式的列車,卡車拖車以及卡車直接運輸等多種方式,“一舉兩得”,趁機對T-18樣車的運輸能力進行了測試。由於研製時間倉促,樣車沒有安裝武器裝備,只臨時裝了一門假炮。在T-16失敗後,蘇聯炮兵工業部決定所有試驗車型在沒有通過最終檢測前,不得塗裝成蘇軍裝甲車輛慣用的淺綠色。對於T-18塗裝的命令被確定為“在正式服役前不得進行任何塗裝!”於是,T-18樣車在測試場接受最終檢測期間只保留了淺棕色底漆,這成為了後來所有蘇聯坦克在接受測試期間塗裝的慣例。
1927年6月17日,對T-18樣車的最終測試在莫斯科附近完成,由於仍然沒有安裝武器裝備,測試內容沒有包括與射擊相關的項目。特別委員會一致認為T-18的設計十分成功,並推薦將其量產在紅軍服役。1928年2月1日左右,蘇聯紅軍正式定購了108輛
T-18輕型坦克,計畫在1929年內全部交付。但在1928年秋,在蘇聯國防科技部的協助下,搶先完成了30輛,以便參加同年11月7日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那場被稱作“對張伯倫的反應”的閱兵儀式。
起先,只有布爾什維克兵工廠負責生產T-18輕型坦克,直到1929年4月,前身為Perm'炮兵工廠的Motovilikha兵工廠也開始加入了生產。這使得T-18的總產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生產速度依舊緩慢,以至於在1929年內只完成了96輛。因此,蘇聯紅軍等到1930年Motovilikha兵工廠達到全部生產能力時,才將T-18的定購數量增加到了300輛。
1929年秋,蘇聯紅軍結合實戰情況對T-18進行了越障測試。測試目標是通過一條2米寬、1.2米深的反坦克塹壕。在測試中,儘管T-18開足馬力,左沖右轉,使盡渾身解術也無法通過。在設計師M·瓦西爾科夫(M.Vasil'kov)的提議下,
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S·Kokhansky下令將一批T-18的車首加裝原來的尾部支架,以緩解越障能力。這些T-18由此獲得了“犀牛”和“推車”的綽號。在改善越障能力的同時,車首的支架也影響了駕駛員的視野。
1929年,隨著蘇聯紅軍總參謀部對於裝甲部隊作戰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T-18在各方面的性能都顯露出明顯的不足。同年7月17日和18日,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召開了一次會議, 並發布了一項有關坦克和裝甲部隊組織結構的新規定。會上特別指出了T-18輕型坦克的一系列問題,認為這種坦克面對
現代化戰爭已經有些落後了。在提出了新要求後,軍事委員會決定再組織力量開發一種更為先進的坦克,也就是後來的T-19型。在T-19型正式裝備部隊之前,T-18仍作為蘇聯紅軍的作戰坦克,但必須作出一些改進,最首要的是必須將行駛速度提高到每小時25公里。為此,生產廠家對T-18作出了相應改進, 發動機功率提升到40馬力,原先3檔位變速箱被更換為4檔位,主動輪也換裝成鑄造式。原本計畫將主要武器更換成一門全新的37毫米高射速坦克炮,但實際改進中沒有執行。 此外,炮塔後部增加了一個方形箱體,以容納無線電,不過早期的蘇聯坦克多半沒有安裝無線電,T-18也不例外。經過此番改進後的型號被命名為“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然而,改進後的T-18並沒有達到預想效果,比如行駛速度就未達到每小時25公里。因此,蘇聯後來又開發了T-20輕型坦克,其實質就是1930年型T-18的進一步改良版。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一直維持著一定產量並在蘇聯紅軍中服役直到1931年底
T-26輕型坦克出現。
1933年,設計人員又對T-18進行了一次改進以求改善其行駛性能,主要是更換了T-26輕型坦克上的行走機構,但這次改進又以失敗而告終。同年5月19日,一輛更換了行走機構的樣車在測試中剛剛把檔位掛進3檔,樣車的發動機就熄火了。而負重輪更是重心不穩,以至於起步和停止的一瞬間樣車前後搖晃。另外,樣車的越障能力慘不忍睹,甚至1檔時都無法越過30度的斜坡。
1937年,蘇聯最高裝甲車輛委員會決定對所有1930年以前生產的裝甲戰鬥車輛進行現代化改進以便這些老舊型號能夠在未來的戰爭中具有戰鬥力。T-18輕型坦克成為了這次大規模改進的主要對象。首當其衝的還是動力方面,為了吸取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改進中的教訓,這次將發動機、傳動裝置和散熱器全部更換為T-38輕型坦克上的部件,其中發動機為GAZ-M1型,並為其改進了車體內
發動機艙的結構。另外,炮塔的形狀也再度發生變化,原先蘑菇狀外形較高的車長指揮塔被改為低矮的圓錐形高碳鋼材料艙蓋。炮塔後部的無線電箱和車體尾部的支架也都被取消了。改進後的型號被命名為“T-18M”,M代表了“現代化”。位於弗拉季卡夫卡茲Vladikavkaz的第37號工廠負責將T-18型改進成T-18M型的任務。
1938年3月,對T-18M的測試工作正式開始,平均行駛速度基本上達到了每小時24.3公里,但原本期望每小時33-35公里的最高行駛速度卻泡了湯,發動機在4檔高速行駛時極不穩定。由於改進後車體重心後移,T-18M在濕滑路面上穩定性很差,而且過障能力也不太好。蘇聯最高裝甲車輛委員會仍舊認為換裝GAZ-M1性發動機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相比改進所付出的成本,改進後戰鬥力的提升顯得得不償失。
有一批T-18M換裝了45毫米坦克炮,它們在1941年6月衛國戰爭初期時,被拆除了發動機當做固定防禦火力點,後來被德軍繳獲。
戰鬥歷程
作為第一種正式量產的蘇聯坦克,T-18輕型坦克卻沒有留下什麼太多的輝煌戰績。T-18輕型坦克的總產量為959輛,其中4輛轉交蘇聯內務部隊,2輛交給蘇聯第4委員會,1輛給了蘇聯軍事化工委員會。其餘的全部裝備了蘇聯紅軍的坦克營、坦克團,以及1929年開始組建的混成化坦克旅。
因為設計意圖為支援步兵作戰,大約有103輛T-18被轉交給蘇聯國防科技委員會以及其他軍事技術訓練機構用於作戰訓練。正是通過像T-18這樣的早期坦克才使得蘇聯紅軍逐漸開始掌握步兵、坦克兵和炮兵之間的協同作戰,尤其是讓蘇聯炮兵有機會開始熟悉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反坦克防禦戰。
1929年,蘇聯紅軍在白俄羅斯的Bobruisk地區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機動演習,這是對T-18輕型坦克的第一次準實戰考驗。演習計畫制定了多項艱巨的任務,儘管環境和其他各方麵條件都很惡劣,絕大部分的T-18輕型坦克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然而,“大毛病沒有,小問題一堆”,T-18在演習中暴露出的細小問題都被軍事科技委員會一一記錄在案,它們成為後來“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的改進依據。
同年7月到12月,T-18輕型坦克終於迎來了參加實戰的機會。蘇聯紅軍和張學良東北軍為了爭奪中東鐵路的控制權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雙方累計動用的一線兵力超過二十萬(參考中方資料),戰事持續長達近五個月,最終以東北軍的失敗而告終。蘇聯紅軍在戰鬥中出動了T-18輕型坦克。
參加中蘇中東鐵路衝突
中東鐵路又稱東省鐵路、東清鐵路,是沙俄侵華的產物。1887年到1903年間,沙俄為侵略中國東北和稱霸遠東,根據《
中俄密約》修建了由滿洲里經哈爾濱到浽芬河的中東鐵路主線,與俄國境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後來又根據1898年的《
旅大租地條約》,修築了哈爾濱經長春、瀋陽到大連的中東鐵路支線,即現在的
濱洲線(哈爾濱—滿洲里)、
濱綏線(哈爾濱-綏芬)和
哈大線(哈爾濱—大連)。由主線和支線組成的中東鐵路全長2437公里,經過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成為沙俄對中國東北進行侵略的工具。沙俄藉此鐵路奪取了沿線所屬地區的行政和司法權,並享有一系列經濟特權。 1917年“
十月革命”勝利後,流亡中國的沙俄殘餘勢力霍爾瓦特中將繼續控制中東鐵路,
北洋軍閥政府由於加入
協約國集團,不承認蘇聯。1918年至1920年春,在日、美、法、意等國武裝干涉下,幾國列強開始對中東鐵路實行“國際共管”。1919年7月25日,蘇聯首次對中國表示願意將中東鐵路無償移交中國,但在1920年9月27日,蘇聯政府改變態度,提出要同中國共同管理中東鐵路。1923年開始,蘇聯政府先後3次派代表與北洋軍閥商談兩國建交事宜。 1924年,中蘇兩國代表終於達成妥協,並在北京簽暑協定,規定滿洲鐵路歸雙方共同擁有。然而,中國東北軍閥張作霖一直都想對其擁有完全控制權,而蘇聯也對這條可以控制中國東邊的交通命脈垂涎欲滴。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
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1929年,張學良下令回收中東電話權,就此引發了對中東鐵路所有權的衝突。因此,1929年秋,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爆發了。有趣的是雙方都不想有第三方介入調停,從交戰情況看,雙方都經過了精心的準備併力求出奇兵制勝,而且雙方都不想將事態擴大。
就像蘇聯紅軍負責此次作戰的指揮員布柳赫爾元帥(V·K·Blyukher)所說的:“這既不是戰爭,也不是和平,而是一場衝突!”實際上,雙方的外交人員在後來的幾個月里都一直持續著書面或口頭的爭辯。
1929年8月6日,
蘇聯紅軍成立了“蘇聯紅旗特別遠東集團軍”,準備向張學良的東北軍發動進攻。在兵力配置方面,為了對付東北軍防守中東鐵路大約12000到16000人的部隊,特別遠東集團軍總共出動了6091名步兵,1599名炮兵,配以包括76.2毫米和更大口徑野戰炮、榴彈炮在內的88門火炮(不包括步兵團編制內的團屬火炮),32架各型作戰飛機,3輛裝甲列車,以及9輛T-18輕型坦克。原本部署在西伯利亞赤塔(Chita)地區的T-18輕型坦克有10輛,其中一輛因為懸掛系統出現嚴重故障而正在大修之中。此外,蘇聯海軍方面負責提供支援的是阿穆爾河(即我國黑龍江)艦隊的3個艦艇大隊(淺水重炮艦和各類炮艦共14艘),1個掃雷艦分隊,1個航空分隊(14架作戰飛機)以及1個海軍陸戰營。
“蘇聯紅旗特別遠東集團軍”參戰的具體戰鬥序列是:第21步兵師(赤塔方面軍所屬),第35步兵師,第36步兵師,第5騎兵旅,蒙古騎兵師,裝備T-18的1個獨立坦克連,第6航空分隊,第25航空分隊,第26轟炸機中隊,第18集團軍屬炮兵營,第18工程營(赤塔方面軍所屬),以及1個鐵道兵營。這支部隊的前線直接指揮是S.Vostretsov,總指揮為遠東集團軍總司令布柳赫爾元帥。 T-18輕型坦克主要被投入了滿洲里火車站的爭奪戰,東北軍在這一地區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在通往扎賚諾爾火車戰方向共有三道防線,擁有數量眾多的隱蔽所。這些隱蔽所採用廢鐵軌和原木支撐,頂部覆蓋了1米厚的土層,由於氣候寒冷,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然而,這些防線並非固若金湯,朝南部分只有兩道防線,而朝東部分則是軟肋,僅有一道防線。這一地域的關鍵是269.8號高地,它控制了滿洲里火車站以及通往該站的所有鐵路。東北軍料定蘇聯紅軍會利用坦克發起攻擊,因此修建了一些寬3-4米、深2.5米的反坦克塹壕,並且布置了一些直射火炮,所有防守的步兵均配發了大量手榴彈。但不像某些記載中所述的,東北軍並沒有布設大量鐵絲網。
遠東集團軍前線指揮S·Vostretsov低估了東北軍的戰鬥力,以至於沒有做足夠的戰前準備。在其後三個月的拉鋸戰中,他甚至沒有出動過飛機對東北軍進行空中偵察。這使得蘇軍遭遇東北軍的防線後深感吃驚,比如他們一直堅信東北軍防線中的第一道就是
反坦克塹壕,其後的均是普通戰壕,但實際上反坦克塹壕都被被置於第二道防線中。於是,當T-18輕型坦克突破了東北軍第一道防線後,坦克兵和隨行的步兵都傻了眼,他們根本沒有添埋塹壕的器材,只好等待後續工兵,貽誤了戰機。而蘇軍的保密工作也做過了頭,最為滑稽的是第36步兵師指揮官在部隊發起攻擊前兩小時,隻身在冰凍的草原上焦急地尋找為該師提供補給的部隊,因為該師不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
1929年11月16日深夜11點,藉助著月光,蘇軍進攻部隊開始轉入預定發起攻擊的位置,以免過早被東北軍發覺。夜間氣溫極低,地面上覆蓋了厚厚的冰層。由於蘇軍指揮員缺乏夜間行軍的經驗,許多部隊在行動中偏離了預定路線。奉命進攻扎賚諾爾火車站的部隊中有一個營完全背離了攻擊方向,他們錯誤地向西行進至東北軍的防禦陣地前,立即遭到東北軍輕重機槍的密集掃射,損失慘重。待到蘇軍指揮員將亂了套的部隊重新部署完畢時,攻擊已經開始了,因此大部分蘇軍部隊是在連續行軍後未待休息即立刻投入戰鬥。這使得蘇軍的戰鬥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蘇軍在進攻扎賚諾爾火車站的戰鬥中計畫、組織和實施階段始終是處於混亂不堪的狀態。裝備9輛T-18輕型坦克的獨立坦克連總算是準時出發,但出發前僅僅知道攻擊發起位置,至於具體作戰任務、攻擊方向等重要信息是一概不知。戰前準備更是糟糕到了燃料和彈藥補給都不足的地步,坦克出發前加的燃料明顯不足,而彈藥基數也幾乎是零。有3輛T-18沒有安裝機槍,坦克連連長甚至沒有扎賚諾爾火車站地區的軍用地圖。再加上夜間行軍,難怪最後只有4輛T-18準確趕到了攻擊發起點。待到它們到達制定地點後,一直不知在何處的後勤補給車隊才露面,“施捨”給他們一些燃料和彈藥。平均每輛T-18主炮的彈藥基數隻補充到40發,其標準彈藥基數應該是96發.
按照蘇軍的作戰計畫,T-18輕型坦克被用來支援第107步兵團。但直到戰鬥發起時,迷失方向的5輛T-18仍未及時趕到。大約在上午10點,蘇軍第103步兵團和第5騎兵旅分別從扎賚諾爾火車站的北翼和南翼發起側擊。與此同時,蘇軍第107步兵團和第108步兵團從中部發起主攻。蘇軍戰前準備不周再次暴露,除了兩個團屬炮兵部隊外,沒有得到其他炮兵部隊的支援,因而難以提供強有力的炮火準備。指揮這一地區作戰的蘇軍指揮員Vostretsov竟然給炮兵部隊中編入了一個坦克排(原計畫為一個坦克連),不知道他想讓裝著37毫米短管炮的坦克在進攻地區後方的炮兵陣地幹些什麼。在戰鬥中,4輛T-18採用了良好的偽裝,以避免被東北軍的炮火命中。但它們的前進速度過快,把原本應該支援的蘇軍步兵甩在了後面。儘管如此,蘇軍藉助這4輛坦克的進攻還是達到了預定目標,攻克了9號高地附近的東北軍防線。
戰至中午時分,坦克部隊的戰鬥力總算得到了加強,有兩輛在前一天晚上迷失方向的T-18終於在11點50分趕到了攻擊地點。蘇軍隨即把這6輛坦克全部投入了攻擊東北軍西線防禦陣地的戰鬥。由於缺乏步坦協同經驗,蘇軍坦克兵又開足馬力把第107步兵團拋在後面,但是他們的快速推進很快就被迫停了下來,因為他們遇到了東北軍挖掘的反坦克塹壕。待到第107步兵團好不容易趕上來時,步兵也沒有攜帶越障器材,也被迫停止了前進。隔著反坦克塹壕,T-18坦克和東北軍的火炮互相對射,但都無一命中目標。坦克連不得不趕往支援第108步兵團。儘管東北軍盡心準備的反坦克塹壕成功地阻擋了蘇軍坦克的進攻,但由於其炮兵的射擊準確度過差,沒有能把握住機會,在火炮
有效射程內將蘇軍坦克擊毀。不過反觀東北軍士兵的表現,倒是沒有被突然出現的蘇軍坦克給震住。根據蘇軍參戰人員事後回憶,東北軍看到坦克後十分吃驚,但他們只是通過許多單筒和雙筒的望遠鏡仔細觀察這些“鐵嘎瘩”,沒有一個人從陣地後撤。
至於其他3輛沒有到達攻擊地點的T-18,有2輛是由於在夜間行軍中迷失方向,另1輛的傳動裝置發生故障,在中途拋錨。當2輛迷路的T-18好不容易找到了和第107步兵團完全不在一個攻擊地區的第106薩哈林步兵團時,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由於作戰計畫中第106薩哈林步兵團沒有坦克協同,所有在這裡沒有準備坦克彈藥補給,而出發時T-18又是“赤膊上陣”,未帶一發炮彈。在絞盡腦汁之後,第106薩哈林步兵團團長給2輛T-18足夠的燃料,並讓它們協同該團向東北軍陣地發起攻擊。於是,2輛T-18的車長只能是指望坦克行駛時隆隆的巨響對東北軍起到威嚇作用。第106步兵團的步兵還是因此獲益,他們躲在2輛坦克的後面向前推進,讓它們擋住了東北軍密集的機槍火力。這2輛T-18在戰鬥中都不同程度地被擊傷,其中1輛直到當天晚上才完全修復。
在第二天的戰鬥中,8輛具有戰鬥力的T-18全部用來支援第108步兵團對代號“母親”和“女兒”的兩個高地的進攻。戰鬥持續了大約3個小時,起先坦克部隊試圖支援步兵殲滅防守的東北軍部隊,無奈又遇反坦克塹壕受阻。直到一段反坦克壕被趕來的蘇軍工兵炸毀後,有2輛T-18立即衝過了阻隔,插入東北軍陣地。1輛很快被手榴彈炸傷動彈不得,但另1輛利用機槍掃倒了戰壕內所有的東北軍士兵。後續的第108步兵團步兵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這兩個高地。
在攻占了扎賚諾爾火車站後,蘇軍將進攻轉向了滿洲里火車站。剩下的7輛T-18繼續支援第108步兵團。拂曉時,蘇軍吸取教訓,在進行了密集的炮火準備後才發起攻擊。坦克部隊卻又只顧著自己一個勁猛衝,把步兵丟在了後面。不過,他們很快就為此付出了代價。東北軍中不少人從來沒有遭遇過敵人的坦克部隊,儘管東北軍中裝備有法國FT-17型“雷諾”輕型坦克,但平時沒有進行過反坦克作戰的演習。有些東北軍士兵吃驚地盯著面前的這些坦克,竟然忘了向蘇軍射擊。7輛T-18一邊用機槍猛烈掃射,一邊向東北軍的陣地推進。有1輛由於沖得太近,立即遭到數枚手榴彈攻擊,履帶被炸斷,受損嚴重。好在後來趕上的蘇軍步兵幾次衝鋒才將車組成員救了下來,其中駕駛員已經身負重傷。另有1輛T-18不甚跌入了壕溝,直到蘇軍占領陣地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拖了出來。此外,還有1輛T-18的履帶也在戰鬥中被打斷。
總的來說,儘管漏洞百出,裝備T-18的蘇軍獨立坦克連在中蘇中東鐵路衝突事件中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必須指出在戰前蘇軍普遍缺乏步坦協同經驗,尤其是坦克部隊沒有進行充分的夜間行駛訓練,缺乏有效的通訊手段和設備。另外,在戰鬥中37毫米坦克炮暴露出射速慢的缺點,以至於在對東北軍步兵的攻擊中難以發揮出多大作用。倒是坦克機槍成功地壓制住了東北軍火力點,從而讓得到T-18支援的蘇軍步兵士氣大增。根據戰後總結,蘇聯軍事科技委員會要求對T-18進行一些改進,比如加大主炮口徑,增加機槍數量,提高行駛速度,以及增強裝甲。這些都轉交給了後來負責改進“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的設計小組。不過,從作戰部隊的反響上看,似乎對T-18坦克極不滿意。比如前線副指揮員Lapin由於多次看到T-18在戰鬥中受損或墜入壕溝,向革命軍事委員會投訴道:“不要再把人民的血汗錢浪費在這些毫無用處的玩具上了”。他主張裝備更多的火炮,裝甲列車和輪式裝甲車,覺得它們要比坦克有用得多。
遲暮之年
由於蘇聯後來研製了一系列性能先進的中型和
重型坦克,T-18輕型坦克只能退居二線作為訓練使用。1938年,經過改進後的T-18M型性能依舊沒有多大改善,這使得T-18這位蘇聯坦克部隊的“元老”前景黯淡。959輛T-18中有862輛被改進成T-18M型,其餘的在拆除了所有武器裝備後,在廢舊鋼鐵回收廠找到了歸宿。1934年到1937年間,列寧格勒軍區的160輛T-18M陸續拆除了發動機並被嵌入該軍區防線的混凝土工事中,成為固定火力點。
其他留在部隊繼續服役的T-18的命運也同樣慘澹。大部分不是發動機失靈,就是傳動裝置出了故障,得不到及時的修理。由於缺少用於維修更換的部件,部隊紛紛從這些開動不了的坦克上拆下能用的武器。有鑒於這種狀況,1938年3月2日,蘇維埃裝備委員會對T-18的最終命運作出了決定:將剩下的700輛T-18連同22輛T-24一起用於加固各部隊所在軍區的防禦工事。於是,蘇軍各部隊首先將不具備機動能力的T-18炮塔拆下,裝在混凝土工事上充當固定火力點。為此,蘇軍指揮部還統一了改進標準,建議選用三種武器方式:(1)安裝兩挺DA-2型機槍;(2)安裝兩挺DT型機槍;(3)安裝一門1932年型45毫米
反坦克炮。剩下的車體和傳動裝置都被報廢,當做廢鋼鐵處理。至於仍舊能夠開動的T-18,也都被換裝了1932年型45毫米反坦克炮布置在防禦工事中當做機動火力點。
最後的戰鬥
T-18的最後命運延續到了衛國戰爭初期。大約有450輛被改成固定火力點的T-18和160輛當作移動火力點的T-18為蘇維埃祖國盡了自己最後的義務。在Osovetskiy防線大約35公里的防禦縱深內,蘇聯紅軍布置了36座安裝45毫米炮的固定火力點(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T-18炮塔),以及2個坦克連(各裝備18輛T-18)。在1941年6月底的一次戰鬥中,其中一個坦克連使用T-18成功地擊毀了大量德軍輕型坦克、裝甲車和普通車輛。
在Vladimir至Volynskiy的防線由蘇聯第87步兵師駐守。該師原本沒有編制任何坦克,在6月22日衛國戰爭爆發當天,有5輛T-18被分派給該師用於重點防禦Ustilug火車站。由於這些T-18既沒有發動機又沒有任何武器,第87步兵師只得為其臨時安裝了一挺DP輕機槍,並在23日到24日間,將它們分別布設在防線的隘路、塹溝和陡坡等處。有關其具體的作戰情況不得而知,但據稱它們對斜坡地形的防禦效果極好。
有關T-18在衛國戰爭初期最詳細的記載是蘇聯第9機械化集團軍。該部在1941年6月23日至29日間在Rovno、Brody和 Lutsk地區的大片戰場上同德軍展開了大規模坦克戰,結果損失慘重。為了補充戰鬥力,一個輕型坦克營被指派給該集團軍。其下屬的3各坦克連中,一個連編制有12輛T-26,一個連編制有15輛T-26和BT輕型坦克,另一連編制有14輛T-18和1輛T-26。該營在隨後第9機械化集團軍參加的戰鬥中遭受巨大損失。截至7月2日,全營僅剩下了2輛T-18,其中1輛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明斯克地區的防線中也使用了T-18輕型坦克。1941年6月23日,一輛安裝45毫米反坦克炮的T-18被當作固定火力點安置在Drut河大橋邊,阻擊試圖渡過Drut河的德軍。車組成員是Gvozdev上士和Lupov列兵,他們頑強地戰鬥在Drut河畔長達4個多小時,讓德軍寸步難行。戰鬥中,他們總共擊毀了3輛德軍輕型坦克,1輛半履帶車以及數量輪式卡車,並阻擊了整整一個德軍步兵連。為此,兩位車組成員榮獲了蘇維埃紅旗勳章。
T-18最後一次大量使用是在
莫斯科保衛戰中,第150坦克旅在戰鬥中動用了9輛T-18。這也是有關T-18參戰記錄的最後記載。
這種坦克炮塔左面裝備的是37毫米炮,右面裝備的是7.62MM機槍。到了1931年共生產960輛T18坦克,1938年,約有500輛T18坦克換裝了50馬力的嘎斯發動機,並換裝了M32型45MM炮,這種改進型坦克被稱為T-18M坦克,曾經在1941年6月在明斯克地區參加了
蘇德戰爭,部分坦克被埋在地下,只露出炮塔當做固定火力點。
性能參數
T-18
車重:5.3噸
乘員:2人
車長/寬/高:4.4米/1.8米/2.12米
最大速度:17千米/小時(24千米/小時)
武器:37MM坦克炮1門、7.62MM機槍一挺(45MM坦克炮一門、7.62MM機槍一挺)
裝甲:6-16MM
括弧中的為T-18M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