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5輕型坦克

T-45輕型坦克

T-45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項輕型坦克計畫,是工廠轉產T-70輕型坦克的過渡措施。T-45設計基於T-60輕型坦克,但是換裝了新的火炮、炮塔和引擎。儘管T-45沒有明顯的缺陷並且比T-60更先進,但它仍然在許多方面不如T-70輕型坦克。最終由於中央司令部的“確保T-34和T-70生產”命令,T-45僅生產出一部原型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45輕型坦克
  • 外文名:T-45 light tank
  • 類型:輕型坦克
  • 所屬國家蘇聯
研製背景,動因,發展沿革,技術特點,防護,火力,機動,性能數據,總體評價,

研製背景

重工業人民委員部(NKTP)發現37廠(烏克蘭,當時遷至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不能完全掌握T-70的生產。在1942年的3月9日至8月底這點變得顯而易見。如果T-70進入量產,高爾基汽車廠將必須生產兩倍的GAZ-202引擎,因為這種新型輕坦需要兩個引擎。然而,工廠已經有困難供應它們,而這也推遲了坦克向蘇聯紅軍的移交。
發動機在37廠也成為了一個大問題。他們缺乏T-60需要的GAZ-202引擎。高爾基汽車廠(GAZ)出廠的引擎比1942年第一季度需要的少,這就推遲了T-60的生產。這兩個問題激發了一個理論上的想法:給37廠生產的T-60增加一個ZIS-5和/或ZIS-16引擎。

動因

T-70需要1440種新零件,要545種新模具, 825種新設備和2300種新工具來啟動生產。T-45隻需要224種新零件,104種新模具,175種新設備和255種新工具。而且,T-45從T-70那裡借用了132種零件,85種模具,149種設備,433種工具。這意味著這種新式坦克的引進不會對坦克生產產生顯著影響。相比與T-60,T-45提供了更強的火力和裝甲,而且它將使用一款更易生產的發動機。

發展沿革

37廠的設計局,由N.A.Popov領導,接下了設計新戰車的任務。設計局主要由撤離至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之前在22部工作的工程師組成。這個部門參與了許多坦克計畫,而N.A. Popov也是T-40輕型坦克的高級工程師。
ZIS-16(得名於一種同名的公車)被選為新的引擎。ZIS-16的坦克版本得到了新的名稱ZIS-60。這種改裝過的T-60的發動機艙更易到達、更安靜,而且極速相比與使用GAZ-202的T-60提升了1km/h,達到40.5km/h。然而,這種發動機冷卻系統有問題。它也使用了改進過的傳動軸和重新設計的排氣系統。軍方下了5輛這種T-60的訂單。
37廠的一級軍事設計師S.A.A. Afonin於1942年3月14日在一次會議上向坦克製造工業人民委員部(NKTP)提及這種坦克。他也提出了增加一門45mm火炮並將裝甲增加至45mm的想法,這正是T-45的原型。令37廠失望的是,這些修改和提議被NKTP悲觀看待。即使進行了這些改動,這種T-60改進型仍然在裝甲、馬力和機動性方面劣於T-70。鑒於這會增加坦克的重量,發動機、傳動和懸掛都會受到更大的壓力,NKTP不推薦T-60改進型。
在會議結束時,37廠被要求進行一次200km的實驗。實驗完成之後,結果應被送至紅軍裝甲與機械化部隊總局(GABTU)作評估。同時,不允許建造更多的原型車。看來37廠在會議結束後沒多久或者會議之前就開始設計草圖了。這次他們會實際安裝45mm火炮,新炮塔,並增加車體的裝甲厚度。這就是後來的T-45。

技術特點

防護

T-45的車體裝甲與T-60大致相同,但是將首上的傾斜裝甲由15mm增加到25mm,如果必要的話還可以再加厚至35到45mm,加厚後的裝甲使其防護能力幾乎與T-70相同。它的炮塔側面裝甲是35mm。

火力

T-45裝備有一門45mm 20K 1938年型火炮和一桿DT同軸機槍。這種設計在當時的蘇聯輕型坦克設計中非常常見(包括T-70)。
1942年3月20日,T-45的火力進行了測試。T-45的射速達到了每分鐘7-8發(靜止),每分鐘3發(移動)。炮塔,由於其自重,有陷入車體當中的傾向。儘管如此,據說它在未知距離上成功將全部25發炮彈命中目標。

機動

T-45得到了一個較低級但常見的ZIS-5引擎(它從一輛卡車上拆卸下來,已經用了12000km)。ZIS-16引擎供應正處於短缺且只有一個存活。不幸的是,其極速下降到了37.2 km/h。它的傳動系統和離合器也來源於T-70。新的加強過的扭桿被使用以緩解增加的重量(總重7t)。
機動性實驗持續了7天,從6月6日到13日。它總共行駛了1505km:其中柏油馬路189km、石子路上805km、碎石路410km、泥地410km。實驗暴露出一些毛病,例如冷卻風扇失靈兩次、發動機轉速過高(這增加了它拋錨的幾率)、輪胎偶爾會從輪子上脫落、而履帶連線處斷了幾次。履帶的質量應歸咎於製造它們的183廠而不是製造坦克的37廠。實驗除了一些抱怨外總體是成功的,尤其是考慮到舊的ZIS-5引擎已經用了12000km。
由於實驗成功結束,如果GABTU同意的話,米阿斯廠(今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米阿斯市)將會生產和運輸T-45的ZIS-5引擎。ZIS-16引擎很可能會替代ZIS-5一旦其生產提升。然而,由於T-45未能服役這種引擎並沒有生產出廠。

性能數據

T-45數據
尺寸(長、寬、高)
4.12 x 2.34 x 1.8 m
戰鬥全重
7 tons
乘員
2 (driver and commander)
引擎
73-76馬力ZIS-5引擎 或 85mm ZIS-16引擎(計畫)
懸掛
扭桿懸掛
公路時速
37.2 km/h (23 mph)
武器
45mm 20K Model 1938
DT同軸機槍
裝甲
25mm 傾斜首上
35mm or 45mm (計畫) 傾斜首上
35mm 炮塔側面
總產量
1 輛原型車

總體評價

T-45和T-60使用ZIS-16引擎的實驗數據於1942年6月底被送往紅軍裝甲與機械化部隊總局(GABTU)。37廠生產T-60已經很有困難。6月,生產了321輛半成品T-60,但只有109輛完全完成,其他的缺乏履帶和火炮,而工廠的目標本應生產200輛完成的T-60。中央司令部的1958號命令“確保T-34和T-70生產”迫使37廠取消所有的T-60生產而轉產T-70。在此之前的7月,37廠只造出了10輛T-60。轉產之後,零件的短缺越發明顯。這決定了T-45計畫的命運。
T-45沒有任何致命缺陷而且它的一些數據完全能與T-70相媲美,但是T-45可以帶來的小的優勢並不能說服蘇軍增加另一條在役輕型坦克的生產線。這會使其後勤維修與生產變得複雜,而此時蘇軍最需要的正是儘可能快地生產出儘可能多的坦克。最終,T-45誕生後很快被T-70的光芒所掩蓋,沒有機會證明自己。剩下的唯一一輛原型車被投入戰鬥,它很可能就是在那裡被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