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STAP細胞事件
- 概述 :2014年1月,日本理化學研
- 事件背景:受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
- 事件詳情:2014年1月底,小保方晴子帶
事件背景,事件詳情,事件調查,事件結論,影響評論,紀律處分,
事件背景
事件詳情
“成果”發布
2014年1月底,小保方晴子帶領的課題組宣布,成功製作出一種全新“萬能細胞”STAP。這種細胞定名為“刺激觸發採集多功能(Stimulus 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細胞,簡稱為STAP細胞。
其製作方法很簡單,將從老鼠脾臟取出的細胞放在與紅茶酸鹼度近似的弱酸性溶液里浸泡25分鐘,培養數日後就出現了新細胞。此前科學界一直認為,一旦細胞的功能固定下來,在這種程度的刺激下是不可能變成“萬能細胞”的。因此,這一成果被認為是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劃時代重大成果。2014年1月29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電子版上。
研究小組負責人小保方晴子說:與iPS細胞等技術不同,這項創新技術的亮點是,僅僅通過改變外部環境,給予細胞刺激,就能使細胞發生變化。她認為,這項技術應該能在再生醫療和免疫研究等領域作出貢獻。
論文被疑造假
小保方晴子論文發表不久後,有外部專家指出,論文中的圖像不自然,疑似被加工過。一些國外同行用論文介紹的方法重複實驗,卻無法再現結果。
日媒發布結果確認造假
日本媒體2014年6月3日發表的報導稱,在對STAP實驗中用到的細胞進行了基因檢測後,結果顯示,不存在。
事件調查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隨即對研究過程展開調查,認為論文照片確實存在挪用現象,並在保存的細胞樣本中檢出與實驗不符的遺傳基因。包括小保方晴子在內的4名主要作者中的3人同意撤回論文,但小保方晴子留學時代的指導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的查爾斯·維坎提仍持反對態度,認為研究結果本身並不存在問題。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調查委員會2014年4月1日發布調查結果,認定其下屬發育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細胞論文中有篡改、捏造的不正當行為。理研認定,論文中一張顯示細胞萬能性的圖片在2011年另一題目的博士論文中使用過,此行為被認定為“捏造”;剪下加工另一張實驗照片的行為被認定為“篡改”。調查委員會指出,小保方晴子的這些不正當行為“歪曲了科學本質,玷污了‘研究’二字,並且嚴重傷害了大眾對研究人員的信任”。
儘管認定論文寫作存在問題,調查委員會並未就STAP細胞是否存在作出判斷,稱“需要等待科學的驗證”。小保方晴子通過律師發表評論,稱“是沒有惡意的犯錯,並且對於篡改、捏造等認定表示不能認同。”
事件結論
影響評論
影響
受山中伸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獲諾爾貝獎的激勵,再生醫療在日本成為“顯學”,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STAP因其製作方法比iPS細胞更簡單、高效而備受關注。從政府到企業,都希望儘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運用。“STAP細胞事件”給日本勢頭正旺的再生細胞研究打了一劑清醒劑。
評論
山中教授指出:iPS細胞發現至2014年已經8年,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距離可以進行人類臨床試驗只有一步之遙,而STAP細胞的安全性評價“現在才開始”。
日本著名時事評論員池上彰認為:日本主要媒體在STAP細胞成果公布時,基於過去的報導資料,匆忙得出STAP細胞優於iPS細胞的結論。媒體強調“新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冷靜。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認為:網際網路讓審查科研成果更加公開和方便,不再局限於同行的“小圈子”。這提醒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始終在被關注著。
日本輿論也呈現兩極分化。在日本NICONICO網站上,新聞發布會視頻出現後就湧現大量彈幕評論。有的對小保方晴子表達了支持的態度“希望不要辭職,繼續把實驗做下”“太可惜了”“可能是有一些實驗細節沒考慮到”“希望她開始新的人生”;另一大部分評論則直接抨擊小保方晴子“把大家玩得團團轉”“到現在還嘴硬,這種辭職信簡直是在浪費列印費”,甚至有部分人身攻擊的話語。
紀律處分
參考訊息網12月20日報導外媒稱,在未能重現一度被標榜為幹細胞開創性研究的實驗結果後,一位捲入造假醜聞的研究人員19日宣布即將辭職。這樁造假醜聞震動了日本科學界。
與此同時,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正式宣布,這種所謂的“STAP”細胞是複製不出來的,顯然是給這項飽受爭議的研究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