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分類技術(Qsort technique),亦譯“Q分類法”。美國心理學家史蒂文森1953年提出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多用於人格研究。具體又分為:非結構性Q分類和結構性Q分類。以人格研究為例,要求被試將描述人格的句子分別歸於不同的類別,這些類別的分布是從“最贊同”或“最相似”到“最不贊同”或“最不相似”,分成不同的等級,一般情況下以9~11個等級為宜。要求被試對各類別分配題目,使其構成常態分配。即中間等級分配的題目最多,兩側依次減少。如主試提供60~120個描述人格的句子的卡片,被試則按卡片上描述的人格特徵與自己的人格相對照,然後按等級將卡片分組。即將“最適合”的卡片分到第一組,最不適合的卡片分到最後一組,其餘的分到中間各組。主試可根據被試的分類了解被試的人格。這一技術的優點是適合小樣本或單被試研究情境,可用於探索性研究,收集的資料可用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因素分析多種方法處理;不足之處是研究結果受取樣影響較大。因此做出的人員類型分類的普遍性不高,項目的強迫性分類對被試的自由反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研究使用上受到一些限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Q分類技術
- 別名:Q分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