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決策技術

決策方法有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有許多,除了運籌學方法外,還有期望值法、決策樹法、邊際分析法、現值分析法等。

基本介紹

定量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邊際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 ),(淨)現值分析法——NPV法,期望值法——決策樹法,運籌學方法,定量決策技術的決策模型,定量決策技術的分類,決策模型中的有關要素。,定量決策技術的特點:,方案比較中的觀念框架,

定量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

是通過分析產品成本、銷售量、和銷售利潤這三個變數之間的關係,掌握盈虧變化的臨界點(保本點)而進行選擇的方法。
企業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的餘額;銷售收入是產品銷售量與銷售單價的乘積;產品成本包括工廠成本和銷售費用在內的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A、成本的分類:
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指總額隨產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關係變化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工資,就單件產品而言,變動成本部分是不變的;
固定成本(Fixed Cost):是指總額在一定期間和一定業務量範圍內不隨產量的增減而變動的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資產折舊和管理費用;
B 、盈虧平衡分析模型:
I=S-(Cv×Q+F)
=P×Q-(Cv×Q+F)
=(P-Cv)Q-F
I—銷售利潤 P—產品銷售價格
F—固定成本總額 Cv—單件變動成本
Q—銷售數量 S—銷售收入
C、盈虧平衡分析:
總成本:C=F+Cv×Q
總收入:S=P×Q
列出盈虧平衡方程:C=S
P×Q=F+Cv×Q
盈虧平衡點:Q=F/(P-Cv)
D、三個概念:
單位邊際貢獻:單件產品售價與單件產品的變動成本之差稱為單位邊際貢獻(=P-Cv);
邊際貢獻率:單位產品的邊際貢獻與單件產品售價之比(=單位邊際貢獻/P);
邊際貢獻總額:將單位邊際貢獻與銷售量的乘積稱為邊際貢獻的總額(=單位邊際貢獻×Q)。

邊際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 )

邊際分析考慮的不是總量狀況和平均成本,而是假定生產某種產品的其他要素都不動,只改變一種要素投入,每增加一個單位投入帶來的收入增量變化及對成本的影響。
只要增量收入超過增量成本,增加產量就會增加利潤,就可以繼續追加投入。
當收入增量等於投入增量時應果斷地停止投入。
在投入增加到第三個單位時,平均產出和邊際產出都是遞增的,邊際產出達到峰值,單位投入效益最好。
當每單位投入帶來的邊際產出開始遞減時,總產出還在增加,但單位投入的效益下降。當邊際產出為零時,總產出也開始下降。
當投入量已定時,邊際產出最大的方案是最好的方案。
由於在一定條件下,單位投入的邊際效益遞減,因而可以通過邊際分析來決定是否繼續追加投資。

(淨)現值分析法——NPV法

考慮貨幣資金的時間價值,將不同年份的淨現金流量用一定的貼現率折算到起始年份後再扣除初始投資,使不同方案的資金收入具有可比性的方法
NPV=∑[St/(1+i)t]-Po
St為第t年的現金淨收量,i為貼現率,n為投資方案的有效年限, Po為第一年初的投資額。淨現值大於零的方案是可行方案;淨現值最大的方案為最佳方案。
(i為貼現率——又稱“折現率”。指今後收到或支付的款項折算為現值的利率。這裡,貼現率可參考銀行貸款利率確定,貼現年份越長、貼現率越高,現值越小
舉個例子:
貼現率為10%,今年的100塊到了明年就相當於100*(1+10%)塊錢,到了後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1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期望值法——決策樹法

主要用於風險性決策,需要預先估算一個方案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的收益與損耗數值及各種情況可能發生的機率。
各種結果的這兩者乘積的求和即為此方案的期望值,同理計算出每個方案的期望值再進行比較,作出選擇。通常選擇期望值大者作為最優方案。
期望值E=∑Fi×Pi(θ)

運籌學方法

二戰期間,戰爭的需要刺激了運籌學的發展並產生了許多解決實際軍事問題的定量方法;二戰後,這些軍事方法相繼在工業、農業、經濟、社會等各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與此同時,運籌學也有了飛速的發展。
到20紀60,已形成了運籌學的許多分支,如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動態規劃、圖論與網路、排隊論、存貯論、對策論等。
線性規劃法是運籌學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種,因為它的模型簡單,求解方法又成熟,所以也是套用的最為成功的一種。線性規劃主要是解決有限資源的合理分配問題。比如,某廠生產的產品I、II,兩種產品都需A、B兩種原材料,問題是,在原材料供應量的限制下,產品I、產品II各安排生產多少,能使企業獲得的利潤最高?這個問題用線性規劃就很容易求解出來。

定量決策技術的決策模型

定量決策技術的分類

定量決策技術包括一系列科學的處理過程,即決策模型的運用。決策模型大致可以分為:
(1)數學模型。其目的在於運用數學方式簡化問題及分析過程。  在不同的決策問題中,數學模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常遇到的模型有: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重置問題模型、等待線問題模型、馬爾地夫過程、存量控制、網路分析和博弈問題模型等等。 (2)閉合的模型和開放的模型。閉合模型的特點主要是:已知重要的可行方案及採用該方案的後果;對各可行方案的選擇有一定的準則,並可排定先後序列;決策的目標通常是尋求最佳答案,不是最大就是最小,如生產成本決策、銷售利潤決策等,一般是確定型決策,如量本利分析模型、線性規劃模型等。開放的模型是:決策者不可能尋找出所有可行方案;決策者也沒有能力衡量所有的可行方案;決策者只能找出現階段滿意的行動方案;決策者可根據前一階段的決策結果,調整其期望水平後,再尋找可行方案,然後選擇較為滿意的方案,如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新產品開發決策等,一般是風險型決策或非確定型決策。

決策模型中的有關要素。

自然狀態,指決策問題中的外生變數,即外界的各種影響因素、競爭者的行動等;
結果,每個行動方案與不可控的自然狀態的相互影響,都會產生一個特別的結果。這個結果可以用銷售量(額)、市場占有率、利潤及其他任何可能的結果指標來表示;
期望值,指每一方案在各種自然狀態下產生的各個結果值與各狀態發生的機率相乘的總和(即加權平均值)。

定量決策技術的特點:

1)採用科學方法和系統觀念來分析問題。
2)重視邏輯與推理,但不忽視想像力和判斷力對不能量化的重要影響因素的處理。
3)以問題為中心建立模型,表明關鍵性變數之間的關係。
4)以最最佳化為目的,重視價值判斷。費用最小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5)重視經濟原理,節約決策本身所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平衡決策的收益與支出。

方案比較中的觀念框架

方案比較中的觀念框架,即在方案比較中的價值選擇及相對重要性標準。方案比較是以目標的達成為基礎的,與方案的目標相適應存在三種觀念:
1)變動收益與變動成本的比較。這一類決策問題的成本與收益因方案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在兩項指標均不固定的情況下,效益和成本的“差”或“比率”就成為衡量各方案的唯一指標,如利潤或投資報酬率指標。
2)固定收益下的比較。在必須完成某特定的收益目標下,比較找出成本最低的方案為最佳方案。
3)固定成本下的比較。在特定預算下,要完成某種特定目標時,找出其中收益最大的方案為最佳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