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PCNL
- 外文名:經皮腎鏡技術
- 時間:1955年
- 人物:Goodwin
經皮腎鏡技術,歷史,適應症,器械,微創經皮腎鏡的分期,術前準備,麻醉、體位、術中用藥,操作方法,術後處理,合併症及其處理,
經皮腎鏡技術
(PCNL)
近年來隨著臨床實踐技術及器械的改進,其操作方法和治療範圍又有了很大發展和擴大,並且手術方法更加微創化。
1
歷史
Good1955年win利用穿刺針行經皮腎穿刺治療腎積水。1976年Femstram經皮腎鏡取石(PCNL)成功。此後,經皮腎鏡開始廣泛套用於治療腎結石。1983年Whitfield完成第一例經皮腎鏡腎盂輸尿管連線部內切開術,擴大了經皮腎鏡的套用範圍。80年代,隨著ESWL和輸尿管鏡技術的普及,經皮腎鏡一度進入低潮。近年來,認識到ESWL對腎臟有損傷作用,建立了經皮腎穿刺微造瘺技術,出現了更有效的雷射、氣壓彈道等碎石方法,經皮腎鏡技術又得到新發展。
與ESWL和開放手術相比,MPCNL的優點是:能直視下發現結石並碎石取石。可一次將結石擊碎、當時全部取出;操作可以隨時停止、分期進行.可與ESWL配合治療結石;損傷比開放手術小,比反覆ESWL小。
2
適應症
2.1各種腎、輸尿管上段結石,都是經皮腎鏡的適應證。下列幾種要首選經皮腎鏡:
(l)大於2.5cm腎結石,尤其是鑄型結石;
(2)複雜腎結石、有症狀的腎盞憩室結石、腎內型腎盂合併連線部狹窄的結石等;
(3)胱氨酸結石、ESWL無效的一種草酸鈣結石。
2.2輸尿管上段或連線部狹窄。
2.3取腎孟、輸尿管上段的異物。
3
器械
3.1穿刺引導設備:B超和X線透視機。超聲引導穿刺安全、準確。X線透視是必需的;
3.2穿刺器械:包括穿刺針、導絲、擴張器、操作鞘。導絲一般用超滑導絲。擴張器為一組以2F遞增的塑膠或金屬器械。Teflon操作鞘有一定韌度,可以保持竇道,又可以適當變形,對腎臟損傷小,還利於結石的取出;
3 .3腎鏡:有硬性和軟性之分,輸尿管鏡可用於微造瘺經皮腎鏡。
輔助器械:取石鉗、套石籃、輸尿管導管、D-J管、腎造瘺管、尿管等;
3 .4碎石設備:氣壓彈道碎石、超聲碎石、雷射碎石等。
3.5壓力灌注泵:保持視野清晰,衝出碎石;
3.6其他器械用品:手術刀、縫針縫線、針持、導流貼膜等;
3.7輔助藥品:抗生素、止血劑、地塞米松等;
3.8灌注液:一般用生理鹽水,加熱到37度。
4.
微創經皮腎鏡的分期
4.1 一期手術 腎穿刺造瘺和碎石同時進行。多數PNL都可以實行一期手術。優點:一次操作,一次麻醉,痛苦小,住院時間短,費用低。缺點:易出血,視野不清,操作鞘脫出後容易失敗。
4.2二期手術 先期腎穿刺造瘺,經過一段時間竇道形成,身體狀況改善後,再行手術。適合於合併感染、腎後性腎功能不全者;有出血傾向者;一期操作出血嚴重者;一期或開放手術後殘餘結石者;優點:竇道已經形成,出血少,視野清楚。預先決定行二期手術者,可以在B超引導下局麻穿刺造瘺。沒有腎積水的鑄形結石,B超引導穿刺置管的失敗率較高。二期手術可不麻醉。
術前準備
5.1 明確診斷:IVP了解腎盂腎盞結構和結石部位,選擇最適合穿刺腎盞。
5.2 排除禁忌症:全身功能不能耐受手術者,有出血性傾向者要控制穩定;
5.3 治療泌尿系統感染:術前尿常規異常和發熱者,使用敏感抗生素,懷疑腎積膿者,先穿刺引流,控制後二期手術。
6
麻醉、體位、術中用藥
6.1 麻醉:單純腎造瘺在局麻下即可完成。一期PNL採用連硬外麻醉,可以保證長時間手術,利於患者屏氣配合操作。經皮腎鏡操作中患者體位變動大,腰麻平面不穩。另外對血壓影響大。
6.2 體位:麻醉後先截石位,留置F5-7輸尿管導管和尿管。輸尿管導管的作用是:(1)注水增加腎盂內壓力,利於穿刺成功;適當注入造影劑可使目標腎盞顯影;引導穿刺方向。(2)可以作為辨別腎盂輸尿管的標誌;(3)碎石過程中防止碎石進入輸尿管;(4)通過導管加壓注水,利於碎石從操作鞘中排出。腎穿刺和操作體位;採用俯臥位,將腹部墊高;
6.3 術中用藥:預防性套用抗生素。給予立止血-2KU減少術中出血。予異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等治療患者寒戰。
7
操作方法
MPCNL的關鍵是建立並維持合理的經皮腎造瘺通道。鏡下辨認腎盂、腎盞、輸尿管的方向對於尋找結石也非常重要。然後,要掌握有效的碎石取石方法。
7.1 目標腎盞的選擇:穿刺腎盞的選擇要根據結石和腎盂腎盞的具體情況制定。原則:最好選擇中、下腎盞的後組。經過下盞的穿刺,可以治療下盞、腎盂、中上盞的結石;經過中盞的穿刺,可以治療中盞、腎盂、上下盞、輸尿管上段的結石、PUI狹窄。穿刺的路徑從腎臟的外側緣偏後位置進入腎實質,沿腎盞軸線方向進入腎盞,避免直接穿刺腎盂,沒有經過腎實質的竇道,容易發生灌注液外滲,造成腎臟的移位,竇道的改變,操作失敗。術後容易引起尿囊腫。
7.4 取石方法:小碎石隨沖洗液流出,較大碎石用異物鉗夾出。
8
術後處理
8.1 一般處理
手術結束、經瘺道順行放置D-J管,留置腎造瘺管。術中出血較多者,夾閉造瘺管,利於止血。術後臥床休息,注意是否存在失血過多或水吸收情況,及時處理,套用抗生素。
8.2 殘餘結石的處理
(1) 通過竇道能取的殘餘結石,5-7天后二期取石;
(2) 通過竇道不易取的小結石,行ESWL;
(3) 通過竇道不易取的大殘餘結石,可穿刺第二通道碎石;
(4) 殘餘的胱氨酸、尿酸結石,通過瘺管溶石。
8.3 造瘺管的處理
造瘺管放入合適深度或使用氣囊導管,利於其維持。1周內造瘺管脫落,難以放回,應重新置管。1周以上造瘺管脫落,當時常可經原竇道放回。
造瘺管的拔除:二期手術成功,當日夾閉造瘺管1日,患者如無發熱、腰痛、尿外滲,則可以拔除。一期手術後造瘺保持3-4日,以達到止血目的。
9
合併症及其處理
9.1出血:是I期經皮腎鏡的常見合併症。術中腎實質出血可通過操作鞘壓迫控制,如術中出血嚴重,應停止手術,用氣囊導管壓迫。出血較多需輸血、出血控制不好者行動脈造影檢查,必要時行選擇性腎動脈栓塞,甚至開放手術探查。
9 .2腎孟穿孔:器械移動幅度過大容易造成,可注入造影劑明確。發現腎孟穿孔立即停止手術.放置輸尿管支架管及腎造瘺管,充分引流。Ⅱ期治療結石。
9 .4腎周積膿:重在預防。術前準備充分,術後保持輸尿管導管、腎造瘺管通暢。
9.5鄰近臟器損傷:11肋間穿刺可能損傷胸膜,利用超聲引導穿刺可以避免。一旦發現患者氣胸,立即停止手術。按氣胸的處理原則治療。損傷腸管,保守治療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