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促進肝纖維化發生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張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IF促進肝纖維化發生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卡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肝星狀細胞(HSC)是肝纖維化過程中最關鍵的效應細胞,其活化受炎症因子和信號通路的調控。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是人體重要的多效能炎症因子,我們前期研究發現MIF可能通過活化HSC方式參與慢性B型肝炎(CHB)和B肝肝硬化(HC)發生和發展。我們預實驗結果表明MIF影響HSC的活化表型和肝纖維化相關分子的表達,進一步實驗證實上調MIF表達可顯著增加SP1和TGF-β1的表達。進而我們提出假設:MIF通過促進SP1的轉錄水平而增強TGF-β1的表達,最終促進HSC活化和肝纖維化的形成。基於此,本項目擬通過調控MIF的表達,利用各種生物學定量技術,檢測HSC活化表型變化、SP1和TGF-β1水平,分別從分子流行病學、細胞、動物及組織水平探討MIF影響HSC活化的作用,驗證MIF/SP1/TGF-β1的機制假設,本項目的完成將為肝纖維化發生的分子機制提供新理論支持。
結題摘要
目前肝纖維化發病機制能不完全明確;肝星狀細胞(HSC)是肝纖維化過程中最關鍵的效應細胞,其活化受炎症因子和信號通路的調控。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是人體重要的多效能炎症因子,我們前期研究發現MIF可能通過活化HSC方式參與慢性B型肝炎(CHB)和B肝肝硬化(HC)發生和發展。本項目通過調控MIF的表達,利用不同生物學定量技術,檢測HSC活化表型變化、SP1和TGF-β1水平,分別從分子流行病學、細胞、動物及組織水平探討MIF影響HSC活化的作用,驗證MIF/SP1/TGF-β1通路活化HSC的機制假設。我們對B肝肝硬化患者肝組織和肝纖維化小鼠肝組織中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發現MIF、SP1和TGF-β1均表達升高;患者血清中ELISA和WB檢測同樣得到驗證。用TGF-β1刺激人肝星狀細胞細胞LX-2,MIF、SP1與α-SMA等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達均升高,MMP-2酶活性也隨著TGF-β1濃度的增加而增強。在小鼠原代肝星狀細胞實驗中,同樣發現TGF-β1的刺激可以使MIF、SP1和α-SMA等表達升高。轉染含MIF基因的質粒後,RT-PCR檢測發現MIF mRNA表達明顯升高,同時α-SMA、TGF-β1、TIMP-1等的mRNA水平有明顯上調。但是並未發現SP1 mRNA表達水平的升高。轉染含SP1的基因質粒後,RT-PCR檢測發現SP1 mRNA表達明顯升高,α-SMA、TGF-β1、TIMP-1等的mRNA水平有明顯上調;MIF mRNA表達水平並無變化。套用MIF抗體通過尾靜脈注射肝纖維化小鼠模型後,取肝臟組織HE染色和免疫組化,結果顯示α-SMA等陽性細胞減少;RT-PCR進一步檢測顯示肝組織α-SMA、α1(I)collagen、 TIMP-1水平降低。我們發現了MIF可無需通過激活SP1而經TGF-β1信號通路實現肝星狀細胞活化及肝纖維化發生。本項目驗證了課題申請時提出的MIF通過TGF-β1信號通路參與肝纖維化發生和發展;闡明了MIF可以不通過SP1激活TGF-β1信號通路激活肝星狀細胞,進而上調細胞外基質表達,促進肝纖維化的發生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