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介紹 萊比錫是德國東部的第二大城市,位於柏林以南165公里。市名萊比錫在當地古語中,意思是“種有菩提樹的地方”,市區、郊外處處可見水綠色的菩提樹。大詩人歌德十分喜愛這裡,稱它為“小巴黎”。這裡街道整潔,商業繁華,是世界聞名的博覽會城、書城和音樂城。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國際博覽會在此舉行。偉大的音樂家巴赫曾在市內的托馬斯教堂擔任樂長20多年。該市著名的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城市歷史 在1015年的一個檔案中,第一次提到“萊比錫城堡”的名字。1165年這裡建立了一個市場。這個日期被認為城市的建城日,以後每年都要舉行兩次大的商業性集會;1268頒發的特許狀,使萊比錫集市更加規範化,成為博覽會的雛形。
萊比錫 1409年,
萊比錫大學 成立,萊比錫開始了成為出版業中心的的發展歷程,此後又成為1912年建立的德國國家圖書館的所在地。從1497年起萊比錫被允許開展博覽會。 1507年,神聖
羅馬帝國 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下詔,規定萊比錫周圍15
德里 的範圍內享有集市優先權。從此萊比錫的貿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最終發展成今日世界聞名的博覽會之城。萊比錫圖書博覽會是世界最大的圖書交易及博覽會之一。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於1723年至1750年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工作。
1813年,萊比錫成為
拿破崙戰爭 中著名的
萊比錫戰役 (又稱“民族戰役”)的主戰場,
拿破崙 的軍隊被
普魯士 ,
奧地利 和
俄羅斯 的聯軍擊敗。為紀念這次戰役100周年,德國於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戰紀念碑”(Völkerschlachtdenkmal)。
萊比錫曾經是德國第一條長途鐵路的終點站,該鐵路建於1838年,從萊比錫到薩克森首府
德勒斯登 ,萊比錫後來成為中歐鐵路運中的重要樞紐。萊比錫車站的建築也享有聲譽,現在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客運車站。
1863年,斐迪南·拉薩爾在萊比錫成立了德國的第一個工人政黨——
全德工人聯合會 (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1920年代,法國化學家康采恩在萊比錫附近的
洛伊納 (de:Leuna)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及石油工業綜合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萊比錫遭到
盟軍 的猛烈轟炸,1945年4月20日被美軍第60步兵師占領。
從1952年到1990年,萊比錫是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萊比錫專區的首府。1989年爆發了針對
昂納克 政權大規模的民眾抗議活動。德國統一後,萊比錫發展十分迅速,居民已超過五十萬。
萊比錫是申請主辦2012年奧運會的城市之一。
博物館 季米特洛夫博物館
季米特洛夫 博物館原為1933年德國
法西斯 審訊季米特洛夫的萊比錫法庭。這是一座古老的建築,建於19世紀末,在1945年以前一直是德意志帝國最高法院所在地。博物館的大廳里設有一座高大的季米特洛夫雕像,館內陣列了大量有關季米特洛夫的照片和珍貴實物。
萊比錫 博覽會之母 萊比錫1015年作為要塞首載於史籍。1160年建市。地處歐洲東西和南北重要商路上,從中世紀起成為商業中心,19世紀現代工業開始發展,20世紀初為著名的
國際貿易中心 。1939年人口達70萬,當時為德國中部最大城市和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之一。萊比錫地處中歐交通要道,早在中世紀就是東西方
貿易中心 。1170年開始出現商業性的集市,這便是萊比錫博覽會的前身。15世紀,萊比錫博覽會已成為歐洲各國商品交換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覽會的大部分設施被毀,商品交流一度停頓。戰後在1946年又恢復舉辦。萊比錫博覽會的展室面積共達35萬平方米,每年舉辦兩次:3月份的春季博覽會,以工業產品和綜合性產品為主;9月份的秋季博覽會,重點展出輕工業品和各種消費品。世界上第一屆樣品博覽會(1895)和第一屆技術博覽會(1918)就是在萊比錫舉行的。如今在萊比錫,你可以看到一個這樣的標誌,2個大寫的M重疊在一起,這是“樣品展覽會”的象徵。萊比錫有一個別名——“博覽會之母”。
製造行業 工業以機械製造業為主,生產印刷、農業、紡織機械和精密儀器。還有化學、電子、紡織和皮革等部門。中南部重要的鐵路樞紐。有鐵路通往
柏林 、
德勒斯登 以及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和聯邦德國。科學文化名城,設有
卡爾·馬克思 大學(建於1409年,1953年改現名)及音樂、戲劇、美術、體育等學院和薩克森科學院、地理與大地生態學研究所等。擁有各類圖書館250個,最大的為
德意志 圖書館(1912年建)和歐洲最大的教育圖書館──科曼
尼斯 圖書館(1871年建)。有
列寧 博物館和
季米特洛夫 博物館等。具有 800多年歷史的萊比錫
國際博覽會 每年春、秋兩季在此舉行。1955年起每年舉行一次新聞紀錄短片電影節。市內有12世紀
聖托馬斯 教堂和16世紀
市政廳 等建築古蹟。市區以卡爾·馬克思廣場為中心,街道呈環狀-輻射狀結構。西部為工業區,南部為行政機構和服務業分布區。
萊比錫 印刷中心 萊比錫還是一個有名的“書城”。早在15世紀初,這裡已是德語地區的出版印刷中心。印刷出版業淵源甚早,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書在此問世,500多年來一直是德國印刷出版業中心。全市有 100多家印刷廠,38家出版社,占全國出版社總數的一半。市內書店林立,素以“書城”著稱。自1914年以來,萊比錫每年定期舉行國際書籍展覽會。國際書展在市中心展覽大廈舉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書商和出版社都雲集於此,參加展出。萊比錫國立圖書館則收藏著自1914年以來出版的所有
德文 圖書,是一座修築於公元前825年的城堡。
音樂之城 萊比錫是著名的
音樂之城 ,1743年就建立了德國最早的大型音樂廳。偉大的作曲家
巴赫 ,他曾在市內的聖托馬斯教堂工作,他的《聖樂》和《耶穌受難曲》就是在萊比錫首演的。巴赫精心培養的托馬斯合唱團至今在世界上聲譽不衰。教堂附近的巴赫紀念館記錄了他為音樂獻身的一生,特別是在萊比錫的活動。1843年,又一位傑出的音樂家
孟德爾頌 在這裡創辦了一所音樂學院,並親自擔任院長。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這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學校命名為孟德爾頌音樂學院。著名的格萬特豪斯
交響樂 團,已有200多年歷史。萊比錫的居民十分酷愛音樂,差不多都會拉小提琴等樂器。這裡是德國音樂會的發源地。夏天的時候總會有很多露天音樂會。
萊比錫地圖
旅遊介紹 舊市政廳大樓 最初被Hyronimus Lotter建於1556年,是德國最重要的
文藝復興 建築之一,它僅僅用了9個月的就建造完成。1774年對教會塔作了整修。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中,建築全部遭毀壞,現存者為戰後重建。內部為萊比錫市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內除陳列著被戰火燒壞的教會聖像、1823年的城市模型等資料及遺蹟外,樓上還有特別展室。入口在二樓,在這裡能發現一些關於萊比錫歷史的有趣信息。最下面的棕紅色石材砌築的拱廊有一些商店,出售紀念品和
香菸 。舊市政廳後面是集市廣場,廣場上有年輕時代的
歌德 塑像。 在
老城 廣場的中心是舊市政廳大樓(Altes Rathaus),它建於1557年,是德國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現為市歷史博物館。它共分三層,最下面是棕紅色石材砌築的拱廊,中間為簡潔的黃色牆身,最上面是紅瓦斜坡屋頂。屋頂上還建有六座造型優美的高閣樓,
閣樓 中間高聳的鐘塔是廣場的中心標誌。這棟大樓以其優美的外觀而成為德國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
萊比錫 萊比錫老市政廳後有一小吃廣場,攤販雲集,市民們在此休閒購物,市場裡的花市更是生機盎然。市場北面有一座精緻的白色建築,兩層樓高,初看並不起眼,但卻是堪稱最有“價值”的建築。原來它曾是談判貿易樓,以前參加博覽會的商人們就在這裡簽定契約。
從廣場向東望去,一棟高大的塔樓便是萊比錫大學。在學校的名冊上記錄著
萊辛 、
華格納 、
歌德 的名字。大學樓前的
萊布尼茨 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這位曾在這裡學習過的著名學者。
南方
天際線 上高聳著俄羅斯記憶教堂和
萊比錫大會戰紀念碑 ,時刻提醒著人們紀念在1913年10月18日萊比錫民族大會戰中為打敗拿破崙而犧牲的軍人。
萊比錫 同德勒斯登一樣,萊比錫也以它的音樂而聞名。萊比錫音樂和戲劇的發展是那些曾經生長於斯的偉大音樂,如
華格納 、
孟德爾頌 和
舒曼 等分不開的。享譽世界的布商大廈樂團和巴赫曾擔任樂長的托馬納樂合唱團以及孟德爾頌在萊比錫創辦的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都是這座城市的驕傲。 尼古拉大教堂(St.Nidolai Church)
聖尼古拉 城市和教區教堂建於大約1165年. 這個教堂位於東西和南北兩個重要
貿易路線 的交匯處, 它是為了紀念中世紀批發商和貿易商的保護神Nicholas而建。今天,它仍然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建築之中迎接來自全世界的遊人。
從西面看,這個教堂最初是被建造為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在16世紀初,它又陸續擴展和增建了一個
哥德式 教堂大廳,一直保留。在1932年建成的三個尖塔,一直是被認為是
巴洛克 風格的建築。1902年又使用砂岩對教堂的外表重新進行了翻修。教堂的內部更加令人迷醉,它被建築師J. C.F. Dauthe在1784年和1797年仿照法國風格重新改造為古典式。這項翻修證明了萊比錫市民高文化標準和他們的自信心。
教堂內
椰樹 狀巨柱的設計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天花板上華麗的裝飾,圖案,以及教堂長排的座位也是非常顯著的。藝術家A. F. Oeser為教堂創作了3幅繪畫,它們被展出在門廊和聖殿。
祭壇 上的和平天使圖案是非常稀有的。有新約聖經的情景被展示在聖殿內,
耶穌 被描述為人類的老師(南邊)和上帝不可思議的兒子(北邊),這兩個耶穌基本的圖片在那個時代和今天有所不同。
萊比錫 講道壇,洗禮盤和祭壇是非常華貴的:整個內部是德國傑出藝術和技術最好例證。教堂內4個F. Pfeiffer製作的雪花石膏制浮雕也是非常特別的藝術品,並且它所展示的耶穌赴難路場景也是奇特的。
在聖殿里,那個晚期羅馬式木質十字架也是萊比錫最古老的藝術品。這個教堂在教會變革到萊比錫的時候變成了新教徒的禮拜堂,巴赫在1723年到1750年作為
唱詩班 的風琴彈奏者和
指揮 活躍在這裡成為這個教堂歷史上一個閃亮點,它的著名作品在第一世間在這裡演奏。
這個德國最重要建築紀念碑的內部和外部已經在1968年被翻修一新。教堂內每星期一舉行的祈禱會後來發展成民主運動,這是為1989年
柏林圍牆 的倒塌邁出的第一大步。
托馬斯教堂 萊比錫
市政廳廣場 後面一個靜靜的街角上,聳立著
巴赫 曾經主持了27年之久的
托馬斯教堂 合唱團(Thomanerchor)教堂,教堂創建於13世紀,1702年演變成今天的樣子。托馬斯教堂也是戰後重建的,音樂大師巴赫的遺骸就被安放在這裡。1723~1750年巴赫擔任了這裡的
管風琴 師兼合唱團指揮。並且在這時誕生了《馬太受難曲》等許多名曲。巴赫的墓地在教堂內主祭壇前面(入口向右的盡頭)。大師一生奉獻給了音樂,死後也沉浸在永恆的創作中——教堂內部用當年托馬斯合唱團的古樂器作裝飾。哥德式窗戶的
彩色玻璃 上描繪的是
馬丁·路德 、
巴赫 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死難者。當一束陽光透過逼仄的彩窗,照射到鐫刻著Johann Sebastian Bach名字的青銅棺蓋上面的時候,那些暗紅色的
大提琴 或者是殘破的皮鼓突然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瑩瑩地閃著光芒。 教堂庭院的巴赫雕像旁的商店裡可以找到有關巴赫和托馬斯教堂的資料。周末如果幸運的話可以旁聽他們的練習。
巴赫博物館 (Johann-Sebastian-Bach-Museum)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博物館位於原先聖托馬斯學校舊址附近,巴赫從1723年到去世都一直在萊比錫聖托馬斯學校合唱班工作和生活。16世紀,它是處於一家老商店背後一層。雖然在18世紀它被商人Georg Heinrich完全重新塑造和擴展,這座房子依然保留著1586年以來顯著的門廊和強大的圓頂的原始結構。館內有很多巴赫時期的文獻,音樂樂器和家具。展館主要分4個主題:
萊比錫 房間1、Johann Sebastian 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聖托馬斯學校合唱班
萊比錫 房間2、Johann Sebastian 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樂的指導
房間3、巴赫的家庭
房間4、巴赫和他的影響力
博物館已經在2000年巴赫年的時候完全改造和擴展。在每個房間都根據不同主體而安排有輔助收聽的機器和耳機供給參觀者使用。在博物館最後的大廳是一個電視錄像室,在那裡有興趣的遊客可以觀看關於巴赫生活和工作的電影。一些關於巴赫音樂和文藝事件也可以在預約情況下使用幻燈片講解。
音樂廳 萊比錫音樂廳是
管弦樂團 的大本營。該樂團在世界上以其演奏的高水準享有盛譽。作為民間樂團,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
孟德爾頌 、
柴科夫斯基 、
華格納 、
施特勞斯 等人曾在這裡的舞台上大顯身手。戰爭期間遭到破壞,1981年重新建成漂亮的現代化音樂廳。有音樂會的時候,無論如何要去一聽為快。
萊比錫 戰勝拿破崙紀念碑 “戰勝拿破崙紀念碑”坐落於萊比錫近郊,是萊比錫著名建築之一,正式名稱為“民族大戰紀念碑”。此紀念碑是為紀念在大勝拿破崙軍隊的萊比錫戰役中陣亡的聯軍士兵而建的。1813年10月,
普魯士 、俄國和
瑞典 三國聯軍在萊比錫大敗
拿破崙 軍隊。據說,同年普魯士
王曾 倡議為在這次戰爭中戰死的1,2萬普軍、2.2萬俄軍和300多名瑞典軍人樹立紀念碑,但由於當時國庫匱乏,修建計畫一直拖了85年。直到1898年才開始動工,1913年竣工揭幕。碑高91米,全部由大塊花崗石砌成,碑的外表飾有巨大的人像浮雕。順50級石梯盤旋而上,可俯視萊比錫全貌。
盲人公園 萊比錫市中心有一座著名的
盲人公園 ,占地面積6.5公頃,以盲人為主要服務對象,配備以安全的設施,可以進行觸覺感知、聽覺感知和嗅覺感知等活動。園內景物多為圓形,園中道路用特殊的方法鋪成,盲人不用手杖,憑雙腳便可認路。公園裡放置的石頭浮雕可以幫助盲人辨別方向。
盲人公園 中央球場 萊比錫中央球場 於2003年12月份完工,這座擁有45,000個坐席的球場是專門為2006世界盃所修建。2006世界盃中有4場小組賽以及一場十六強賽事在萊比錫上演。萊比錫中央球場完全符合了國際足聯所制定的細節規則,包括滿足了全座椅球場要求。先進的緊急疏散系統能夠更好地保證觀眾的安全。 當地特產Zeiss望遠鏡、Rolleiflex和Leica相機、Zwilling刀具、錫蠟製品、Meissen瓷器、羊毛製品、Aigner等品牌皮具、音樂盒、木刻、Pelikan及MontBlanc的筆。
美食餐飲 杜松子醬汁、填梨子、菊苣核桃仁色拉、葡萄酒漬鯉魚、烤獵肉、
鱒魚 片、
香檳 、啤酒、葡萄酒、火腿醃豬排、鹹豬手、各式餅食、香腸及肉漿。
交通指南 航空
從中國前往德國的直航機,一般只能停靠
法蘭克福 機場,從北京到法蘭克福10小時直達。如要選擇飛往萊比錫,需從法蘭克福轉機。萊比錫
哈勒 機場位於距離萊比錫西北18公里處,臨近Schkeuditz高速公路,擇道高速公路A14和A19即可到達市區。
萊比錫 鐵路
到德國旅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乘火車。德國火車以ICE(inter-city express)最快,時速高達300公里,其次是IC和EC車。萊比錫火車站是歐洲最大的火車站之一,也最現代化的火車站之一,同時還是一個誘人的購物與服務中心。整個火車站分為三層,底層和中間一層是購物和服務中心,分布著大量的商店,最上面一層是
交通中心 。
公路
萊比錫的高速公路網路十分發達。德國車輛靠右行駛,應注意以下速度限制:高速公路的推薦速度130公里/每小時、郊區:100公里/每小時、市內:50公里/每小時。在
德國高速公路 上行駛,要分清它的快慢車道,最右側是60公里慢車道,大卡車和
貨櫃 運貨車常駛此道。
公車
有電車、公共汽車可供選擇。 觀光遊船:在
阿爾斯特 湖上可以乘遊船遊覽,遊船的
碼頭 在Jurngfernstieg,離火車站僅10分鐘,有不同的線路可供選擇。費用10歐元。
計程車
街頭或者是火車站和飯店門口打計程車都比較方便。計程車多數是黃色賓士車,車費起價在2、3歐元左右,按公里數遞增。
著名大學 萊比錫大學 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位於德國
薩克森州 的萊比錫,創立於1409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現今德國管轄地區內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僅次于海德堡大學(1386年),另兩所創建曾早於萊比錫大學的大學
科隆大學 (1388年—1798年,1919年重建)和
埃爾福特大學 (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關閉後又重開。1953年至1991年間,萊比錫大學曾名為“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 自從創建以來經歷了近600年不間斷的教學與科研,萊比錫大學發展到了14個系、150多個研究所,有註冊學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學期),是萊比錫最大的一所大學,薩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學。著名校友有萊布尼茲、
歌德 、
尼采 、歷史學家蘭克、
讓·保羅 等。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時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醫學專業是萊比錫大學最知名的專業。
萊比錫
在歐洲,除了業已存在的大學外,13世紀新建的大學都是由
教皇 倡議並設定的,進入14世紀,歐洲各地的君主紛紛開設屬於自己的大學,但仍必須獲得教皇的認可,歐洲大學的數量迅速增加。1378年—1417年發生了教會大分裂,這對歐洲的政治版圖和大學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這場教會大分裂,原本聚集在巴黎的來自歐洲各地的師生旗幟鮮明地站到了各地所支持的教皇那一邊,尖銳的民族對立和宗教信仰衝突導致了德國師生大規模地離開巴黎大學返回
故鄉 ,由此促成了德國內一大批大學的出現。德語圈地區在教皇的大力支持下,14世紀後半期出現了一場新建大學的運動,這批新大學都獲得了教皇頒發的特許。 1409年
布拉格 查理大學發生了同樣的分裂情況,許多在布拉格的教師和學生因此返回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圖林根的
方伯 侯爵、韋廷王朝的邊伯侯爵、後來的薩克森
選帝侯 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Sachsen),1370年4月11日–1428年1月4日)和他的弟弟韋廷王朝的邊伯侯爵
威廉二世 (William II,1371年4月23日–1425年3月30日)於1409年創建了萊比錫大學,當時的校名為Alma mater Lipsiensis,大學設立的藝術系接收了從布拉格回來的師生,萊比錫大學獲得了當地統治者的大力資助,並在同年9月9日獲得教皇
亞歷山大五世 的認可,12月2日正式成立。其後又相繼設立了醫學系(1415年)和法學系(1446年)。
萊比錫 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萊比錫大學持續發展,建立了新的院系,並一度成為德國最大的大學。萊比錫大學師生參加了德國1848年的三月革命。1923年薩克森皇家獸醫學校從德勒斯登搬到了萊比錫,成為萊比錫大學的獸醫系。
在20世紀初期,萊比錫大學師生的右翼
保守主義 思想高漲,
德國十一月革命 (1918年—1919年)時,學生們在校長的要求下取下了大學主樓上的紅旗,掛上了韋廷王朝的旗幟。因
魏瑪政府 簽署1919年
凡爾賽 條約而引發的
卡普政變 期間,萊比錫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占領了市中心並向卡普的反對者開槍。1931年萊比錫大學的國家社會主義(
納粹 )學生組織贏得大學學生組織的選舉,1933年超過100名教授聯名支持
希特勒 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萊比錫大學成為被允許繼續授課的四所“大德意志”大學之一。 二戰結束時,萊比錫大學60%的建築和70%的藏書被毀,1946年2月5日大學重新開放,此後大學陸續重建和擴建,大學校門由被譽為“普魯士
古典主義 者”的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設計。到2009年大學600周年校慶時市中心校園將全新落成。
萊比錫大學1953年改名“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1991年又改回。
萊比錫大學位於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是州內第二大學府,僅次於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大學成立之初有四個學院,分別是藝術、醫學、法律及神學。六百年來,萊比錫大學從未間斷過教學與研究,在國際上享有根高的聲譽。萊比錫大學從未間斷過教學與研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我國很多著名的學者,如
蔡元培 、
周培源 、
林語堂 、辜鴻明曾施教或就讀於萊比錫大學。萊比錫大學共有14個學院、100多個研究院。萊比錫大學與全世界一百多所大學都有學術交流協定,這充分體現了萊比錫大學的國際聲譽。萊比錫大學的課程設定十分廣泛,共有172個學科。其學歷設有理工科碩士,文科碩士和教師資格證。 大學共有18,000名學生(包括1500多名留學生)。在80年代,萊比錫大學共有學生12,000名,此後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到了90年代,法律、經濟和貿易等學科的學生成三倍或四倍增長。今後萊比錫大學的學生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學生實行自治,由自己的委員會。學生對學校的學術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萊比錫大學的醫學院、圖書館及收藏最負盛名。該校歷史上名人輩出,打開萊比錫大學保存完整的學生記名冊,可以見到不少響亮的名字:
胡騰 、
明策爾 、阿格里科拉、第谷、
萊布尼茨 、萊辛、歌德、
費希特 、諾瓦利斯、
舒曼 、華格納、尼采、凱斯特納、
魏茨澤克 等。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森貝格和奧斯特瓦曾於本世紀初到此講學。
萊比錫
萊比錫大學有成片的教學樓,有計算機中心、電教中心、體育中心、語言中心、圖書館、各學科實驗室、運動及娛樂設施,醫學院還有
核磁共振 實驗室。
萊比錫商學院 萊比錫商學院(英文Leipzig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德語Handelshochschule Leipzig), 簡稱HHL Leipzig, 又稱萊比錫管理研究生院,是位於德國薩克森州萊比錫的一所私立商學院。萊比錫商學院成立於1898年,是德語區歷史最悠久的商科院校。萊比錫商學院是德國第一家榮獲大學地位的私立商學院,有權授予博士和博士後學位,也是德國第一所通過AACSB(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認證的德國私立商學院(2004年4月)。學校目前有學生300多人,師生比例為1:5。萊比錫商學院是德國私立精英院校之一,其管理學碩士排名全球前十,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也在德國名列前茅。
樂團 萊比錫學院交響樂團
樂團簡介
1843年,孟德爾頌在萊比錫創辦德國的第一個音樂學院,建立了基本上以古典音樂為依據的一整套音樂藝術教育體系,形成了所謂“萊比錫樂派”,培養出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材。
萊比錫學院
交響樂 團由Horst Foerster於1954年組建,樂團成員包括現任及往屆校友、來自萊比錫大學及學院各院系的講師和教授,他們都是音樂的愛好者,樂團中的一些重要聲部由青年專業音樂家來擔綱。
經歷了54年藝術道路,樂團在
本土 享有很高的聲譽。從1958年開始,樂團每年要舉辦6場音樂會。自1981年,這些音樂會在萊比錫格萬德豪斯音樂廳上演,至今,樂團在格萬德豪斯已成功演出190餘場,聽眾近350000人。
樂團成就
樂團在萊比錫這樣的
音樂之都 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演出曲目中,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音樂會作品,還加入了一些並不為人所熟知或者淡忘的作品。許多具有國際聲譽的青年演奏家與樂團有過成功合作。學院音樂會在萊比錫乃至薩克森州的音樂活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樂團指揮介紹
Horst Foerster,生於萊比錫,在著名的
萊比錫音樂學院 接受了早期的音樂教育,主攻
指揮 及音樂學。本土良好的音樂氛圍對其職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師從於
莫斯科 交響樂團Kyril Kondrashin、
聖彼得堡 交響樂團Yevgeny Mravinsky及魏瑪音樂學院的Arvid Jansons and Igor Markevitch等大師繼續深造。1954年,Horst Foerster組建了萊比錫學院樂團,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樂團進步顯著,在國際
巴赫音樂節 等舞台上有著出色的表現。1964年,獲博士學位,並在柏林音樂學院講授
音樂史 。1989年,受聘於
柏林 音樂學院教學指揮。自1991,Foerster博士成為柏林自由指揮及音樂人。其間,因在音樂方面的卓著貢獻 ,榮獲多項國家及市政府嘉獎。
結好南京 1988年5月21日,南京市與時為民主德國城市的萊比錫市結為友好城市。兩德統一後,1994年4月,萊比錫市長雷曼·格魯伯率領市政府代表團訪寧,與我市重新簽訂了友好合作協定。在此之後的九十年代,兩市交往密切頻繁,曾多次派遣友好團組進行政府間互訪。本世紀以來,兩市在文化、教育、會展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2005年,經萊比錫市政府介紹,萊比錫市巴赫檔案館與我市南京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的巴赫藝術中心,並於2006年10月舉行了首場音樂會。
2007年,我市在萊比錫市舉辦“南京日”活動,取得良好反響。同年10月,時任萊比錫市長率經貿代表團來寧訪問,並成功舉辦“萊比錫經貿推介會”。
2008年5月,由萊比錫市政府組織的媒體代表團到訪南京,並在寧停留一周,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醫療、社會發展等主題對我市數十家有關單位開展了30餘場採訪或訪問活動。
2010年,時任市政府主要領導訪問了萊比錫市,並考察萊比錫車展。
應我市邀請,2013年萊比錫派市民代表團來華參加了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金雞湖端午節國際龍舟賽”,並與我市外宣辦共同組織了“邂逅”主題文化沙龍。同年12月,我市副市長鬍萬進一行訪問萊比錫,考察了萊比錫聖喬治醫院。該醫院目前與我市鼓樓醫院有著友好合作關係。此外,該市政府曾多次派代表參加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