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55年12月12日,根據中國、蒙古國、
蘇聯三國政府關於組織鐵路聯運的協定,集二鐵路由標準軌調整為
寬軌的工程完工,中蒙鐵路間實現接軌,並正式開辦經由
二連浩特的國際鐵路聯運。1956年1月4日,中國、蒙古國、蘇聯三國發表公告,北京-烏蘭巴托開行直通旅客列車,車次使用
89/90次,由中國鐵路提供車輛並擔當客運乘務,列車在
集寧站更換轉向架。中國
國務院副總理
李先念和蒙古國、蘇聯政府代表團出席了當日在北京
正陽門東站舉行的通車典禮。
1962年2月16日,為解決運送援蒙工人和
家屬問題,北京-烏蘭巴托新增一對直通旅客列車,車次使用
7/8次,每周運行一班往返,由中國鐵路提供車輛並擔當客運乘務,中蒙聯運直通客車達到每周運行兩對。1965年10月12日,集二鐵路由軌距1520毫米的寬軌再度調整為1435毫米的
標準軌,列車換裝及換輪由集寧站改在
二連站進行。
1974年9月2日,中國、
越南、
朝鮮、蒙古國和蘇聯五國鐵路商定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時刻表會議在北京舉行,根據蒙古國鐵路的要求,會議決定原由中國鐵路擔當、每周兩班的北京-烏蘭巴托直通客車由中國鐵路和蒙古國鐵路輪流各擔當一班。1975年7月15日,由蒙古國鐵路提供車輛並擔當乘務的直通客車開行,車次統一使用
89/90次。1978年10月16日起,89/90次列車壓縮了在國境站的停留時間,使全程運行時間由44小時縮短為37小時。同年,89/90次列車改為每周五天前往
呼和浩特,另外兩天前往烏蘭巴托。
1985年3月25日,中國鐵道部和蒙古國交通運輸部代表關於北京-烏蘭巴托間客運問題的會晤在
烏蘭巴托舉行,會議商定於
夏季新增開行北京-烏蘭巴托
23/24次國際旅客列車,由中國鐵路和蒙古國鐵路輪流擔當,89/90次列車停開;淡季23/24次列車停開時,89/90次客車恢復開行。7月2日,由中國鐵路擔當的列車開行,開行期間89/90次列車停運;1986年6月5日,由蒙古國鐵路擔當的列車開行。此後每年夏季由中國和蒙古國輪流擔當23/24次列車,每周兩班,淡季則由中國鐵路開行89/90次列車,每周一班。截至1997年,89次列車每周一、三、四、六、日始發的班次終到呼和浩特,每周二、五始發的班次終到烏蘭巴托,且在23/24次開行期間停運。
1994年,23/24次列車開始實行全年開行,89/90次列車於1998年不再擔當國際聯運,但部分班次仍然前往二連。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實施
第三次大提速,23/24次列車等級變更為
快速列車,車次使用
K23/24次。89/90次現時為只在北京西-呼和浩特間運行的K89/90次列車。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K23/24次列車由
京包線關溝段改經豐沙線運行。
2019年6月4日起,由蒙古國鐵路擔當的K23/24次列車轉交由中國鐵路運營,直至2020年5月26日。
2019年6月15日,K23/24次列車加開由蒙古國鐵路擔當的列車,直至2019年10月7日。
列車編組
中國鐵路擔當的列車使用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製造的國際聯運版
25G型客車,在北京至二連區間採取17節車廂編組,其中硬臥車10輛,軟臥車、
高級軟臥車各2輛,餐車、行李車及空調發電車各1輛,由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客運段國際聯運車隊負責客運任務。國際聯運列車的
餐車為單獨加掛,在入國境時編掛、出國境前解編,由各國各自負責境內路段,因此列車在二連會解編1輛餐車及3輛硬臥車,至蒙古國境內扎門烏德後加掛蒙古國鐵路餐車與硬臥車各1輛,在蒙古國境內編組為15輛。
運行區段 | 北京↔烏蘭巴托 |
車廂編號 | 無 | 無 | 1—3 | 4 | 5—6 | 7 | 8 | 9—11 |
車型 | KD25G 空調發電車 | XL25G 行李車 | YW25G 硬臥車 | RW25G 軟臥車 | RW25G 高級軟臥車 | YW25G 硬臥車 | RW25G 軟臥車 | YW25G 硬臥車 |
運行區段 | 北京↔二連 | 運行區段 | 扎門烏德↔烏蘭巴托 |
車廂編號 | 無 | 0 | 加1—加2 | 車廂編號 | 無 | 0 |
車型 (中國鐵路) | CA25G 餐車 | YW25G 硬臥車 | YW25G 硬臥車 | 車型 (蒙古國鐵路) | MECT PECTOPAH 餐車 | MECT-36 定員36人 硬臥車 |
蒙古國鐵路擔當的列車使用
唐山機車車輛廠以
中國鐵路25G型客車為藍本製造的俄式客車,車身標註MECT-XX(俄語,讀音/mʲest/,音“滅死特”,義為“定員XX人”),在烏蘭巴托至扎門烏德區間採取16節車廂編組,其中硬臥車10輛,高級軟臥車3輛,餐車、行李車及空調發電車各1輛,由烏蘭巴托鐵路局負責客運任務。列車在扎門烏德會解編餐車與硬臥車各1輛,至中國境內二連後加掛中國鐵路3輛硬臥車及1輛餐車,在中國境內編組為18輛。用於蒙古國鐵路的25G型客車曾披有深綠色塗裝,但目前已改為白色塗裝。
運行區段 | 烏蘭巴托↔北京 |
車廂編號 | 1—4 | 5—7 | 8—12 | 無 | 無 |
車型 | MECT-36 定員36人 硬臥車 | MECT-20 定員20人 高級軟臥車 | MECT-36 定員36人 硬臥車 | MECT БАГАЖНЫИ 行李車 | MECT-02 定員2人 空調發電車 |
運行區段 | 烏蘭巴托↔扎門烏德 | 運行區段 | 二連↔北京 |
車廂編號 | 無 | 0 | 車廂編號 | 加2—加1 | 0 | 無 |
車型 (蒙古國鐵路) | MECT-40 定員40人 PECTOPAH 餐車 | MECT-36 定員36人 硬臥車 | 車型 (中國鐵路) | YW18 硬臥車 | YW18 硬臥車 | CA18 餐車 |
由於中國鐵路採用
軌距為1435毫米的
標準鐵軌,而蒙古國鐵路則採用1520毫米的
寬軌,鐵軌寬窄不同,因此列車每次出入境均需要在中國的
二連站換輪庫更換轉向架。整個過程一般是用起重設備將客車整列抬起,原
轉向架推出,再推進另一軌距的備用轉向架。由於換輪和邊防檢查,列車在
二連浩特需要停靠5個小時左右。乘客可以選擇留在列車上觀看換輪過程,也可以下車在二連站站房休息。
機車交路
運行區段 | 北京↔集寧南 | 集寧南↔二連 | 二連↔扎門烏德 | 扎門烏德↔烏蘭巴托 |
本務機車 配屬 司機更替 | | | CKD4B型柴油機車 蒙古國鐵路 蒙古國司機 | |
時刻表
中國與蒙古國無時差。
K23次/023次 | 停靠站 | 024次/K24次 |
天數 | 到點 | 開點 | 到點 | 開點 | 天數 |
當天 | — | 7:27 | | 14:35 | — | 第二天 |
10:40 | 10:50 | | 11:09 | 11:15 |
15:27 | 15:43 | | 6:37 | 6:55 |
18:03 | 18:05 | 朱日和 | 4:07 | 4:09 |
20:18 | 0:59 | 二連 | 21:00 | 2:00 | 當天 |
↑中國 / 蒙古國↓ |
第二天 | 1:25 | 2:40 | | 18:50 | 20:35 | 當天 |
6:15 | 6:50 | | 14:49 | 15:20 |
10:13 | 10:30 | | 11:22 | 11:37 |
14:35 | — | | — | 7:30 |
事故
2009年1月3日下午14時44分,一列由蒙古國鐵路擔當的K23次列車在途經山西省
大同市堡子灣站附近時,機車後第一位發電車突然起火,造成當次列車晚點,但幸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後,呼和浩特鐵路局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方案,確保列車供水和餐料足額供應,同時將隨後運行至
孤山站的1483次列車發電車摘車,單機送至事故發生地堡子灣站,並根據蒙古國鐵路車輛條件,更換1483次列車發電車車鉤,加掛至K23次旅客列車繼續運行,以縮短列車延誤時間,並派相關部門負責人隨K23次列車前往二連浩特,組織旅客過境。晚上19時55分,發電車起火的K23次列車恢復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