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EDC2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生中的功能和機制研究

《CUEDC2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生中的功能和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由陳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UEDC2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生中的功能和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媛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後會引起患者關節疼痛、變形,直至失去行動和自理能力。目前認為其發病機制與遺傳、環境和免疫等密切相關,但具體病因尚未明確。近期實驗室研究發現CUEDC2是一個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我們利用該基因的敲除小鼠開展了類風濕關節炎動物模型研究,初步發現CUEDC2缺失的小鼠對膠原誘導的關節炎(CIA)易感。本項目擬基於基因敲除小鼠,通過對巨噬細胞,T細胞等免疫細胞在關節炎進程中反應的檢測,深入探索CUEDC2在關節炎發生過程中的功能以及具體的作用機制;進一步收集臨床樣本,分離免疫細胞驗證動物實驗結果,並對CUEDC2的表達量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疾病進展程度等進行相關性分析。以上努力將有可能揭示CUEDC2缺失導致炎症反應異常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關係的新機制,促進對免疫調控的深入認識,同時為關節炎的臨床治療提供潛在的藥物靶點及新策略。

結題摘要

前期工作中我們發現CUEDC2作為NF-KB信號通路的重要調控子,能夠抑制LPS刺激下小鼠的促炎性因子分泌,初步發現CUEDC2缺失的小鼠對膠原誘導的關節炎(CIA)易感,重複實驗中進一步證實了CUEDC2 的缺失導致小鼠對該模型易感,關節腫脹情況遠重於野生型小鼠,CUEDC2缺失小鼠關節在一周時間左右就已經表現為嚴重腫脹,並且持續腫脹到第18天才開始回復,而野生型小鼠的臨床評分最高為關節中度紅腫;實驗結束後我們對小鼠後肢關節進行X光射線成像,並石蠟包埋並固定、切片後進行HE染色,也可以進一步看出CUEDC2缺失小鼠關節炎症狀要顯著強於野生型小鼠。機制研究方面我們基於CUEDC2基因敲除小鼠,分離小鼠原代巨噬細胞體外分化加以LPS刺激,或者分離小鼠腹腔注射LPS刺激後的腹膜巨噬細胞,結果發現體外分化得到的CUEDC2缺失的巨噬細胞以及LPS在體刺激的腹腔巨噬細胞分泌促炎性因子的量都顯著增加。進一步我們分離了人原代單核巨噬細胞,用體外干涉方式降低CUEDC2表達水平並給予LPS刺激,檢測CUEDC2對於巨噬細胞炎性因子分泌功能的影響。結果和敲除小鼠相一致,CUEDC2的缺失或者降低,都會促進巨噬細胞炎性因子的大量分泌。進一步,我們長期觀測了CUEDC2 敲除小鼠在正常飼養條件下,經過6-12個月的長期飼養,沒有發現自發關節炎的情況,CUEDC2對於小鼠炎症反應的影響在無刺激狀態下應該比較微弱不能影響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同時我們對於另外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炎性腸病進行了初步探索,發現在正常培養情況下,CUEDC2的缺失也並不會引起自發的腸道炎症,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了化學誘導的潰瘍性結腸炎模型,該動物模型,在臨床表現、病理學改變與人類炎症性腸病極為相似,2.5或者3%DSS在飲水中供給實驗小鼠, 持續給藥6天后換成正常飲水培養,每天定時監測小鼠的體重變化、糞便狀態和直腸出血等指標並按照標準評分,繼續觀測CUEDC2的缺失對於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響。結果發現,CUEDC2缺失小鼠對結腸炎模型易感,CUEDC2的缺失導致小鼠體重下降明顯強於野生型小鼠,直腸出血及腹瀉程度指標也顯示症狀強於野生型小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