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一般指本詞條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 Philharmonic),成立於1882年,德國管弦樂團。

1882年10月,由指揮家路德維希·馮·布瑞那執棒完成首場音樂會。1887年,漢斯·馮·彪羅擔任第一任首席指揮,為樂團的發展奠定基礎。1895年,匈牙利指揮家阿瑟·尼基什繼任首席指揮,在其27年的經營下,樂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風格。1922年,德國指揮家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擔任首席指揮,此後於1945年受到盟軍指控暫離樂團,由俄羅斯指揮家里奧·波查德、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執掌樂團。1952年,富特文格勒再次被任命為首席指揮。1954年,奧地利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繼任,在他與柏林愛樂長達34年的合作中,將其打造成一支兼具藝術性、統一性的樂團,並頻繁錄製音響和音像製品。1963年10月,樂團遷入柏林愛樂音樂廳。1967年,卡拉揚率團創辦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1979年,卡拉揚攜樂團首次在中國演出。1989年,義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當選首席指揮,他與當代作曲家們的合作,進一步擴展了樂團的曲目範圍。

2002年,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擔任首席指揮,利用數字音樂產業推廣樂團。2008年,在《留聲機》雜誌的“全球20大交響樂團”榜單中位列第二。2009年,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上線。2012年,西蒙·拉特爾率樂團在薩爾茨堡音樂節進行謝幕演出,並於次年創辦巴登-巴登復活節音樂節。2014年,創立獨立廠牌“柏林愛樂樂團唱片”。2019年,基里爾·別特連科接任首席指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林愛樂樂團
  • 外文名:Berlin Philharmonic
  • 別名:BPO
  • 廠牌:柏林愛樂樂團唱片
  • 所屬國家:德國
  • 樂團前身:比爾瑟樂團
  • 建立時間:1882年
  • 首任首席指揮漢斯·馮·彪羅
  • 現任首席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
  • 樂團駐地柏林愛樂音樂廳
  • 主要成就:2008年《留聲機》雜誌“全球20大交響樂團”榜單排名第二
樂團歷程,樂團組成,歷任首席指揮,現任樂團成員,主要作品,音樂專輯,重要演出,參演紀錄片,獲獎記錄,樂團評價,

樂團歷程

初創時期
柏林愛樂樂團
樂團初創時期的照片
1867年,德國音樂家班傑明·比爾瑟在柏林創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樂團,並發展至70名樂師。1882年,54名樂手因對工資契約不滿,聯合退出樂團,成立了一支名為“曾經的比爾瑟樂團”的新樂團,並在演出經紀人赫爾曼·沃爾夫的倡議下,更名為“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同年10月17日,在首任指揮路德維西·馮·布瑞納的執棒下,正式舉辦樂團歷史上的首場音樂會;同年10月23日,與德國指揮家弗朗茨·維爾納首次合作,此後維爾納在樂團的草創階段指揮了一系列音樂會。
柏林愛樂樂團
匈牙利小提琴家、指揮家約阿希姆
1883年1月3日,匈牙利小提琴演奏者、指揮家約瑟夫·約阿希姆與樂團演出貝多芬的小提歡喇籃琴協奏曲,在其幫助下,樂團開始增加與演奏者的合作機會;同年2月18日,鋼琴演奏者克拉拉·舒曼與樂團合作了舒曼的鋼琴協奏曲付蘭拘永;同年11月12日,俄羅斯鋼琴演奏者、指揮家安東·魯賓斯坦與樂團演出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
1884年,約阿希姆執掌樂團,但其曲目僅限於勃拉姆斯等少數幾位德奧作曲家;同年1月28日翻遷譽擊,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以獨奏家身份與擊主付樂團合作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1月21日,捷克作曲家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執棒,與樂團合作他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1886年,法國作曲家夏爾·卡米爾·聖-桑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四鋼琴協奏曲》。
漢斯·馮·彪羅時期
1887年,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正式出任首席指揮,用其經驗與人脈為正處於上升期的樂團帶來幫助,初步奠定了樂團的演奏基礎;同年10月21日,彪羅以首席指揮身份完成首場演出,曲目以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為主,包括海頓的《第十二交響采端匙曲》、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樂團第一任首席指揮漢斯·馮·彪羅
1888年1月23日,德國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他的《義大利交響詩》;同年2月8日,俄羅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以客席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與《1812序曲》。1889年1月21日,在彪羅主持的音樂會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由他創作的《培爾·金特》組曲。
1890年10月17日,奧地利指揮家漢斯·里希特首次與樂團合作。1893年12月29日,齊格弗里德·華格納首度與樂團合作,演出其父親理察·華格納的音樂作品。
尼基什時期
1895年,匈牙利指揮家尼基什正式接掌樂團,在他的手中,柏林愛樂形成了其聲音特徵、良好的控制力以及優美的音色;同年10月14日,在尼基什就任的首場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蕭邦、華格納的音樂作品,同時首次詮釋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13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與樂團首演了由他創作的《第二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尼基什與樂團
1896年11月2日,在理察·施特勞斯執棒下,首演了由他創作的交響詩《梯爾·歐倫施皮格爾有趣的惡作劇》,該曲也成為樂團的保留曲目。1897年5月,尼基什率團在德國、比利時、法國、瑞士展開巡演;同年10月8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費盧西奧·布索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他的作品。
1898年12月5日,理察·施特勞斯與樂團首演了他的交響詩《堂吉柯德》。1899年3月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比利時小提琴演奏者尤金·伊薩伊與樂團合作演出了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
1899年4月至5月,在尼基什的帶領下首次赴俄巡演,在坑拒整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地舉辦音樂會。1900年,漢斯·里希特率團開展了歐洲春季巡演,在26天內舉辦了25場音樂會,演出地履及波茲南、弗羅茨瓦夫、卡托維茲、克拉科夫、布爾諾、布拉格、威尼斯、米蘭、蘇黎世等城市;同年12月1日,時年13歲的鋼琴演奏者阿圖爾·魯賓斯坦與樂團合作聖-桑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1902年2月8日,羅馬尼亞小提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喬治·埃內斯庫首度與樂團合作;同年11月15日,在布索尼指揮的音樂會中,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以客席指揮的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交響詩《傳奇》。
1905年1月9日,在德國指揮家奧古斯特·夏博恩執棒下,西班牙大提琴演奏者帕布羅·卡薩爾斯與樂團演出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3月30日,奧地利作曲家艾米爾·馮·雷茲尼切克與樂團首演了他的《降B大調頁獄小交響曲》。
1907年1月14日,馬勒與樂團演出他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最後一次執棒樂團。1908年,在美籍俄羅斯指揮家、低音提琴家謝爾蓋·庫賽維斯基首次執棒下,俄羅斯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拉赫瑪尼諾夫首次與樂團亮相,以鋼琴獨奏身份參與了由他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
少年海菲茲
1911年1月1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庫賽維斯基首次以低音提琴家身份與樂團合作。1912年5月17日,荷蘭指揮家門格爾貝格首次亮相,與樂團演出馬勒的《第八交響曲》,這也是樂團首次演出該曲;同年10月28日,時年12歲的美籍俄裔小提琴演奏者亞莎·海菲茲首次與樂團合作,詮釋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1913年9月,與德國指揮家阿爾弗雷德·赫茨錄製了華格納的《帕西法爾》,該專輯採用了七十八轉的黑膠唱片,是樂團的錄音處女作;同年11月,與尼基什首次完整錄製交響曲唱片,曲目為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29日,猶太裔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舒曼的《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1916年12月2日,匈牙利指揮家弗里茨·萊納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華格納的音樂作品;同年12月6日,首度與德國鋼琴演奏者威廉·肯普夫合作,詮釋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19日,時年19歲的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喬治·賽爾首度與樂團合作。
柏林愛樂樂團
智利鋼琴家克勞迪奧·阿勞
1917年12月14日,德國指揮家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執棒樂團。1920年4月26日,時年17歲的智利鋼琴演奏者克勞迪奧·阿勞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李斯特、舒曼的作品;同年10月4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弗朗茨·施雷克爾執棒樂團,演出曲目包括他創作的《浪漫組曲》,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
1921年4月1日,與時年18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魯道夫·塞爾金首次合作,並與德國小提琴演奏者阿道夫·布希、大提琴演奏者保羅·格魯梅爾共同詮釋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1922年1月9日,尼基什以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身份完成最後一場演出,此後於同年1月23日卒於萊比錫,時年67歲。
富特文格勒時期
1922年,時年36歲的富特文格勒接任首席指揮,他在前任彪羅、尼基什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樂團的聲譽,並以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為基礎,同時也與樂團演出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0月9日,在其作為首席指揮的首場演出中,選擇以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開始,以華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作結,體現出曲目編排的新理念。
柏林愛樂樂團
德國指揮家海因斯·昂格爾
1923年至1924年音樂季期間,在德國指揮家克勞斯·普林斯海姆執棒下,在超過10場音樂會中首次完整呈現馬勒的九部交響曲。1924年2月1日,埃里希·克萊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年10月2日,與德國指揮家海因斯·昂格爾完成了樂團歷史上的首個現場廣播錄音,曲目為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在富特文格勒執棒下,美籍俄國作曲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的身份參與到由他創作的鋼琴協奏曲演出中。
1926年1月18日,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為鋼琴和樂隊而作的狂想曲》,這也是他與樂團之間僅有的合作;同年10月25日,美籍俄羅斯鋼琴演奏者霍洛維茨首次亮相,與富特文格勒及樂團合作李斯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
1927年,樂團赴英巡演時期留下的照片
1927年12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英國巡演,在倫敦的女王大廳、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以及曼徹斯特的自由貿易廳演出。1928年12月2日,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完成了美籍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勛伯格《樂隊變奏曲》的世界首演,評價褒貶不一。1929年1月31日,烏克蘭指揮家雅沙·霍倫斯坦指揮樂團,演奏奧地利作曲家貝爾格的管弦樂版《抒情組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4月12日,年僅13歲的小提琴演奏者耶胡迪·梅紐因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
俄羅斯指揮家裡奧·波查德
1930年1月29日,英國指揮家托馬斯·比徹姆首次與樂團舉辦音樂會,演奏了埃爾加、莫扎特等作曲家的音樂作品。1931年10月26日,俄羅斯小提琴演奏者內森·米爾斯坦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的小提琴協奏曲。
1932年2月24日,在德國指揮家奧斯卡·弗里德執棒下,前蘇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擔任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3月21日,與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首次合作,演奏其鋼琴協奏曲。1933年10月31日,普羅科菲耶夫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他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
1933年,因納粹當權者的種族主義政策,樂團受到影響,一些優秀的猶太音樂家被趕出樂團;同年1月3日,俄羅斯指揮家里奧·波查德首次與樂團聯袂演出,曲目為海頓、貝多芬與勃拉姆斯的作品。
1934年2月18日,美籍德裔作曲家、指揮家保羅·欣德米特在Gala音樂會中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同年3月12日,與富特文格勒演奏欣德米特的《畫家馬蒂斯》,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但作品內容觸動了納粹官方,後遭禁演;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憤然辭職,以聲援欣德米特。
柏林愛樂樂團
青年時期的卡拉揚與樂團合作
1935年3月13日,與奧地利指揮家卡爾·伯姆第一次合作,演出莫扎特、亨德爾與勃拉姆斯的作品。1937年至1938年,在托馬斯·比徹姆執棒下,首次完整錄製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唱片。1938年4月8日,奧地利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莫扎特《第三十三交響曲》。
1939年1月11日,法國大提琴演奏者皮埃爾·富尼埃首次以客席演奏者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1941年1月1日,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在新年音樂會中首次合作,曲目均為貝多芬的作品。1944年1月30日,柏林愛樂大廳在二戰期間被毀。
二戰結束的過渡時期
柏林愛樂樂團
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
1945年,臨近二戰尾聲時,富特文格勒因被盟軍指控是納粹的同盟,被禁止擔任指揮;同年5月26日,在德國納粹當局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兩周半以後,里奧·波查德執掌樂團,開始恢復演出,曲目包括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序曲,莫扎特的《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演出得到好評;同年6月2日,因里奧·波查德的反納粹經歷、熟練掌握俄語、與占領區高級官員的良好關係,被蘇聯占領軍將軍尼可拉·伯扎林正式任命為樂團的音樂總監,以取代此時正在瑞士流亡的富特文格勒;同年8月23日,由於一場誤會,波查德被當時占領柏林的美國士兵擊中身亡;同年8月29日,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與樂團完成首場音樂會,此時他剛從柏林高等音樂學院畢業,里奧·波查德於同天下葬;同年10月14日,切利比達奇被臨時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舉辦了委任後的首場音樂會,此後他通過不斷擴充樂團的演出曲目、加大曲目排練力度,使樂團保持了高水平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
年輕的切利比達奇指揮樂團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
1947年,富特文格勒回歸樂團
1946年12月,經過一年半的調查取證,下達了對富特文格勒的判決,他被定性為“政治同情者”。1947年5月25日,經歷了納粹風波的富特文格勒重新回到柏林愛樂的舞台,名義上仍由切利比達奇擔任首席指揮,但他逐步取得了樂團的控制權;同年11月23日,與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喬治·索爾蒂首次合作;同年12月7日,在柏林的海軍上將宮殿,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首演了他的《第二交響曲》。
1949年4月24日,與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君特·旺德第一次合作;同年11月6日,喬治·索爾蒂在柏林的泰坦宮電影院以指揮、鋼琴獨奏雙職和樂團合作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1951年4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埃及巡演,演出地包括開羅與亞歷山大。
富特文格勒回歸時期
1952年1月6日,赫爾曼·什托布執導了以柏林愛樂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音樂的大使》,其中的音樂片段採用了實景實時拍攝,並出現了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奇、理察·施特勞斯、布魯諾·瓦爾特等指揮家的身影;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被再次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切利比達奇位列客席指揮。
卡拉揚時期
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在巴登-巴登修養時因肺炎去世;同天,切利比達奇指揮樂團,這是他1992年重返樂團之前的最後一場演出;同年12月,因樂團赴美巡演在即,最後在五位候選人的比較中,選擇奧地利人卡拉揚為首席指揮,樂團自此進入卡拉揚時代。
柏林愛樂樂團
1955年,樂團赴美巡演時期的照片
1955年2月至4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首次赴美國巡演,在近5周的時間裡舉辦了26場音樂會,演出地點包括華盛頓、紐約、費城、匹茲堡、克利夫蘭、芝加哥、波士頓,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與蒙特婁;同年8月,在英國愛丁堡的厄舍音樂廳,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尤金·奧曼迪指揮了兩場音樂會,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演出合作。
1956年1月26日,在富特文格勒的紀念音樂會上,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演出了富特文格勒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0月至11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第二次赴美巡演,在六周時間裡舉辦了34場音樂會,此次巡演橫穿美國,從東海岸直至中西部地區。
柏林愛樂樂團
美籍波蘭指揮家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1957年5月15日至16日,在紀念樂團成立75周年之際,與美籍波蘭指揮家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首度合作;同年5月24日,時年25歲的加拿大鋼琴演奏者格倫·古爾德首次亮相,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這也是古爾德於1958年參與柏林聯歡周外,與樂團僅有的合作;同年6月,與斯托科夫斯基合作錄製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彼得魯卡》組曲,這也是樂團首張立體聲唱片;同年6月,在美國演出周中,樂團首次演奏了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作品,曲目包括歌劇《波吉與貝絲》中的四首分曲;同年11月,卡拉揚率團首次赴日本展開巡演,演出地涉及東京、廣島、大阪、仙台等城市。
1959年,卡拉揚指揮樂團為DG唱片公司錄製了首張立體聲唱片,曲目為理察·施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自此,卡拉揚、柏林愛樂、DG構成了穩定的組合,開始了長期的錄音合作;同年1月8日,與美籍法裔指揮家洛林·馬澤爾首次合作,演奏理察、施特勞斯、舒曼與勃拉姆斯的作品;同年2月18日,猶太裔小提琴演奏者歐伊斯特拉赫首次亮相,與卡拉揚、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
青年時期的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
1960年4月26日,與德國女中音歌唱家克麗斯塔·路德維希第一次合作,在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擔任獨唱。1961年,法國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首度執棒樂團,演出韋伯恩、德彪西,以及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同年9月18日,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首次執棒樂團,演出馮·埃納姆、舒曼與馬勒的作品;同年10月6日,在卡拉揚指揮的威爾第《安魂曲》中,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爾洛·貝爾貢濟首次亮相,此外他還曾於1965年與樂團有過兩次合作,指揮均是卡拉揚;同年12月29日,在卡拉揚執棒下,時年30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演奏者。
柏林愛樂樂團
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與樂團排練
1962年,首次與DG、卡拉揚錄製貝多芬的立體聲唱片;同年10月26日,由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演奏了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者阿爾貝特·萊曼的鋼琴協奏曲,萊曼親自擔任本場的鋼琴獨奏,此外本場演出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1月18日,英國指揮家科林·戴維斯執棒樂團,完成了布里頓《戰爭安魂曲》的德國首演。
1963年5月12日,與美國鋼琴演奏者范·克萊本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范·克萊本與柏林愛樂僅有的演出;同年10月3日,法國作曲家達律斯·米約指揮樂團,呈現了他的音樂作品,這也是米約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同年10月9日,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樂團,完成了他的《第四交響曲》世界首演;同年10月,樂團遷入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樂團
阿根廷鋼琴家、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1964年,荷蘭指揮家伯納德·海廷克首次指揮樂團,呈現貝多芬的第一至第三、第五鋼琴協奏曲,擔任鋼琴獨奏的是克勞迪奧·阿勞;同年6月12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首次亮相,在布列茲執棒下,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合作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0月3日,俄羅斯大提琴演奏者、指揮家、作曲家姆斯蒂斯拉夫·列奧波爾多維奇·羅斯托羅波維奇首度以大提琴身份與樂團合作,帶來布里頓的《大提琴交響曲》的德國首演,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藝術家。
1966年,卡拉揚開始與法國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合作,將音樂會拍成電影、拓展樂團的影視業務,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同年9月21日,卡拉揚的弟子、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首次執棒樂團,帶來貝多芬、舒曼、欣德米特的作品,此後成為頻繁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12月20日,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第一次與樂團展開合作,在音樂會中呈現欣德米特的《交響變形曲》、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五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四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青年時期的義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
1967年3月,卡拉揚在他的家鄉創辦了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並率柏林愛樂駐紮音樂節,此後每屆音樂節的交響樂、室內樂、歌劇演出幾乎由柏林愛樂的成員包攬;同年10月10日,在柏林聯歡周中,義大利指揮家朱里尼首次與樂團合作。
1968年3月20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瑪塔·阿格里奇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德國指揮家歐根·約胡姆執棒下,彈奏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8月4日,與英國大提琴演奏者傑奎琳·杜普雷首次合作,在祖賓·梅塔指揮下呈現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10月,成立卡拉揚基金會研究中心。
柏林愛樂樂團
1969年,蕭士塔高維奇和卡拉揚在演出中
1969年5月28日開始,卡拉揚率團赴莫斯科,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開始了為期三天的演出,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前蘇聯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出席並欣賞樂團演奏他的《第十交響曲》;同年6月14日,繼五年前以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後,巴倫博伊姆首次以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貝多芬與舒曼的作品,此後成為樂團長期合作的客席指揮家、演奏者。
1970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華格納歌劇《齊格弗里德》,獲得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獎”;同年4月12日,以色列小提琴演奏者平夏斯·祖克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5月8日,卡拉揚第三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8月26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毛里齊奧·波利尼首度亮相,在捷克指揮家丹尼克·馬克爾執棒下彈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同年9月30日,在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作曲家亞倫·科普蘭首次執棒樂團,曲目包括他的單簧管協奏曲等。
1971年9月27日,指揮家馬里斯·楊松斯屈居卡拉揚指揮大賽第二名,卡拉揚親自為其授獎,楊松斯也首次公開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演奏了拉威爾的《達芙妮與克洛埃第二組曲》。1972年6月15日,義大利指揮家里卡多·穆蒂首次執棒樂團;同年6月25日,卡拉揚聯合樂團成立了卡拉揚樂隊學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樂隊學院。
柏林愛樂樂團
1971年,卡拉揚為楊松斯頒獎
1973年6月,在薩爾茨堡創立聖靈降臨節音樂節,卡拉揚攜樂團演奏了布魯克納的第四、第五與第八交響曲,以及《感恩贊》。1974年3月24日,匈牙利鋼琴演奏者、指揮家與作曲家佐爾坦·科奇什首次與樂團合作,彈奏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6月24日,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諾·帕瓦羅蒂、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芙蕾妮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均首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威爾第的《安魂曲》。
1976年3月7日,拉脫維亞小提琴演奏者吉頓·克萊默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4月24日,波蘭指揮家庫特·馬祖爾首度執棒樂團,奏響欣德米特、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2月16日,在瑞典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達特執棒下,時年20歲的波蘭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首度與樂團合作,奏響蕭邦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1977年3月,在卡拉揚指揮的第五屆聖靈降臨節音樂會上,時年13歲的德國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莫扎特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同年11月6日,卡拉揚第五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12月31日,第一次通過電視轉播柏林愛樂新年前夜音樂會,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自此每年電視都會轉播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
柏林愛樂樂團
1977年,德國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與樂團合作
1978年5月9日,美國指揮家詹姆斯·萊文首次執棒樂團,奏響巴托克的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此後萊文成為了樂團經常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8月27日,在卡拉揚執棒下,華裔大提琴演奏者馬友友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美國鋼琴演奏者馬克·瑟爾澤。
柏林愛樂樂團
1979年赴華演出時,卡拉揚與中國指揮家李德倫握手
1979年10月,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執棒樂團完成了兩場音樂會,曲目為馬勒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伯恩斯坦與樂團僅有的合作;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首次中國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的《第三十九號交響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
1980年1月16日,義大利指揮家里卡多·夏伊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勛伯格、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1981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馬勒《第九交響曲》、歌劇《帕西法爾》,榮獲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與“年度最佳歌劇錄音”;同年2月10日,與英國指揮家、小提琴演奏者內維爾·馬里納首度合作,演奏海頓的作品,以指揮身份完成迄今僅有的演出。
1982年4月30日至5月1日,值柏林愛樂樂團一百周年慶典之際,卡拉揚指揮樂團演出了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同年9月1日,瑞士人瑪德琳·卡勞佐成為第一位進入柏林愛樂樂團的女團員;同年6月12日,推出樂團歷史上的第一張雷射唱片,曲目為卡拉揚執棒的《阿爾卑斯交響曲》;同年11月,卡拉揚在樂團經理格拉斯的幫助下,宣布聘用來自於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女單簧管樂手薩賓·梅耶,試用期為一年,但此舉遭到了樂團的反對,至此卡拉揚與樂團就是否錄用薩賓·梅耶產生了矛盾。1983年5月,因薩賓·梅耶迫於樂團壓力主動辭去工作,導致事件升級,卡拉揚就此拒絕參加第十一屆聖靈降臨節音樂節,以示抗議,樂團改由洛林·馬澤爾執棒。
1984年,由於柏林市議會、輿論均傾向於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妥協,藉由合作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與樂團結束對抗關係;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開始亞洲巡演,並於10月27日在韓國首爾的世宗藝術中心演出,這是樂團首次在韓國舉辦音樂會。
1985年10月3日,芬蘭指揮家埃薩-佩卡·薩洛寧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李斯特、尼爾森的音樂作品。1987年2月13日,德國女高音歌唱家瓦爾特勞·梅耶爾首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莫扎特的《安魂曲》、布魯克納的《感恩贊》;同年11月14日,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首次執棒樂團,演奏馬勒的《第六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1988年,鋼琴家基辛與樂團合作
1988年12月30日,時年17歲的俄羅斯鋼琴演奏者葉甫格尼·基辛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彈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31日,在新年前夜音樂會之際,卡拉揚完成了他在柏林愛樂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阿巴多時期
1989年4月24日,卡拉揚正式向樂團遞交辭呈,辭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與藝術總監;同年10月8日,克勞迪奧·阿巴多正式接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在其任期中,頻繁與當代作曲家合作,進一步擴充了樂團的曲目範圍;同年12月16日,阿巴多攜樂團舉辦了任職後的首場音樂會,曲目包括舒伯特的《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時選擇了馬勒的《第一交響曲》,以此預示新的開端。
柏林愛樂樂團
1991年,阿巴多與樂團在聖城音樂會中
1991年5月1日,阿巴多攜手樂團來到捷克布拉格,開啟柏林愛樂樂團參加歐洲聖城音樂會的傳統,演出以紀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為主題,此外,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謝麗爾·斯圖德還與樂團合作了莫扎特的歌劇詠嘆調;同年9月25日,奧地利指揮家尼古拉斯·哈農庫特首次與樂團合作,奏響莫扎特的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
闊別38年後,切利比達奇重回柏林愛樂
1992年3月31日,在闊別柏林愛樂樂團38年之後,樂團前任首席指揮謝爾蓋·切利比達奇應前德國總統魏茲澤克之邀,借為羅馬尼亞孤兒籌捐善款之名再度與樂團合作,奏響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同年5月19日,樂團首次演奏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的作品,曲目為他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30日,在阿巴多執棒下,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首次與樂團合作。
柏林愛樂樂團
1993年,西蒙·拉特爾在樂團留下的首段影像資料
1993年11月8日,西蒙·拉特爾首次以錄像方式與樂團合作,音樂會曲目包括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和讓·菲利普·拉莫的《北方人》。
1994年5月1日,在麥寧根歐洲聖城音樂會中,阿巴多執棒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阿巴多學生時代的朋友、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則擔任該曲的鋼琴獨奏,此外,演出地選擇在樂團第一任首席指揮漢斯·馮·彪羅曾經就職的地方,即麥寧根國立劇院;同年6月26日,德國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最後一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莫扎特的《第三十三交響曲》,以及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同年12月14日,在阿巴多指揮下奏響了匈牙利作曲家捷爾吉·庫爾塔格的《石碑》,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
1995年9月20日,在阿巴多指揮下,法國鋼琴演奏者埃萊娜·格里莫與樂團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1996年6月24日,德國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奏響普菲茨納、蕭邦與舒曼的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
1997年,阿巴多與樂團演出《德意志安魂曲》
1997年4月3日,值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逝世一百周年之際,阿巴多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樂團,演奏了其《德意志安魂曲》;同年6月24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德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夸斯托夫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同年9月11日,與德國指揮家因格·麥茨馬赫合作,奏響漢斯·維爾納·亨策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1998年,阿巴多與樂團共同錄製的《欣德米特:室內樂》獲得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1999年6月23日,柏林愛樂120多名樂手經過一系列秘密投票,選中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為下一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02年開始;同年7月16日,為紀念卡拉揚逝世十周年,阿巴多執棒樂團在其故鄉的薩爾茨堡大教堂演出;同年12月21日,在馬里斯·楊松斯執棒下,時年20歲的美國小提琴演奏者希拉蕊·哈恩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2000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馬勒:第十交響曲》,獲得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同年5月,阿巴多率團首次赴南美洲演出;同年6月22日,在漢諾瓦世博會上與德國蠍子樂隊合作演出;同年11月23日,阿巴多率團赴日本演出,在東京文化會館舉辦了三場音樂會版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柏林愛樂樂團
2001年,阿巴多指揮樂團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
2001年2月,在阿巴多任職樂團首席指揮的末期,與樂團演奏了貝多芬的全套交響曲與鋼琴協奏曲,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瑪塔·阿格里奇、葉夫根尼·基辛、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毛里齊奧·波利尼三位鋼琴演奏者分別擔任協奏曲的鋼琴獨奏。
西蒙·拉特爾時期
2002年1月1日,樂團正式轉型為受公法管制約束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此舉為樂團確立了現代的組織架構,賦予其一定的創作自由和財政來源;同年5月1日,在巴勒莫的歐洲聖城音樂會,拉開了阿巴多與柏林愛樂樂團最後一次巡演序幕,此後的巡演地履及那不勒斯、佛羅倫斯、費雷拉、布雷西亞、都靈與維也納;同年9月,西蒙·拉特爾正式接任樂團首席指揮,在他的任期內,進一步拓展了樂團的當代演出曲目,並利用新的音樂會模式、數字音樂產業進一步推廣古典音樂;同年9月7日,在西蒙·拉特爾上任的首場演出中,與樂團合作阿德斯的《避難所》、馬勒的《第五交響曲》,並由EMI錄製成唱片與DVD發行。
柏林愛樂樂團
樂團首個舞蹈教育項目
2003年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參與了由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共同執導的音樂紀錄片《舞動柏林》,該片講述了在柏林愛樂樂團的伴奏下,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250位兒童聯手完成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劇《春之祭》,同時,這也是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同年12月4日,在瑞士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執棒下,德國男高音歌唱家約納斯·考夫曼首次與樂團合作,參與演出了柏遼茲創作的《浮士德的沉淪》。
柏林愛樂樂團
2004年,巴倫博伊姆與西蒙·拉特爾首次合作
2004年5月1日,在雅典舉辦的歐洲聖城音樂會中,西蒙·拉特爾率團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演出了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鋼琴四重奏》,它標誌著作為鋼琴演奏者的巴倫博伊姆與作為指揮的西蒙拉特之間的首度合作。
2005年4月4日,在西蒙·拉特爾的執棒下,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次“聯合行動”,在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同年10月27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於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出了華格納歌劇《女武神》中的第一幕,劇中的齊格蒙德由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飾演;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展開了亞洲巡演,並於11月4日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中舉辦音樂會,這也是時隔26年後柏林愛樂樂團再度回到北京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
2005年,柏林愛樂樂團的中國之行
2006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廳指揮樂團演出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同年10月5日,在美國指揮家大衛·津曼執棒下,樂團在柏林愛樂廳首演了法國作曲家馬爾克-安德列·達勒巴維的《長笛協奏曲》,由樂團的長笛首席伊曼紐爾·帕胡德擔任獨奏。
2007年,由恩里克·朗什執導的紀錄片《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所扮演的角色,並就樂團被描述為”納粹樂團“的觀點進行了論證,目的在於識別真偽、澄清事實;同年10月16日,樂團在柏林愛樂音樂廳首次推出“午餐音樂會”,即在午間用餐時段,由樂團的樂手或柏林音樂大學的學生為觀眾們演奏室內樂作品;同年12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宣布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柏林愛樂樂團
2008年,在《留聲機》雜誌的“全球20大交響樂團”榜單中位列第二;同年2月,樂團與柏林本地的中小學生聯合呈現由海恩納·戈培爾創作的大型音樂作品《替補城市》,西蒙·拉特爾擔任指揮;同年2月28日,由托馬斯·格魯伯執導的紀錄片《亞洲之旅——尋找和諧》上映,該片記錄了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並於次年獲得古典回聲獎的“年度音樂DVD”;同年4月25日,樂團延長了西蒙·拉特爾的首席指揮契約,直至2012年夏季;同年12月,樂團宣布開放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這也是全球首個數字音樂廳。
2009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艾克斯,西蒙·拉特爾率團演出華格納的歌劇《諸神的黃昏》;同年9月1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四交響曲》、保羅·德紹的《聲》等作品,由拉爾斯·沃格特擔任鋼琴獨奏、安琪拉·德諾克擔任獨唱。
柏林愛樂樂團
2010年,與內田光子合作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
2010年1月8日,奧塞梯亞指揮家圖甘·索契科夫完成了與樂團的首場音樂會,演奏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等作曲家的作品;2月,西蒙·拉特爾攜團與日本鋼琴演奏者內田光子合作,演奏貝多芬的全套五首鋼琴協奏曲;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樂團首次合作,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八交響曲》、阿爾班·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2011年2月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第一次共同演繹馬勒的《第三交響曲》;同年2月12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樂團與其圓號首席史蒂芬·道爾共同演出了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圓號協奏曲《花開時刻》,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2011年10月20日,實況轉播樂團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演出實況,這也是樂團首次嘗試3D轉播;同年10月29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正式拉開了“深夜”系列音樂會的序幕,即在夜深時分演奏20世紀至21世紀的室內樂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
2011年,西蒙·拉特爾率團拉開深夜音樂會序幕
2012年2月9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上演了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重構完整版;同年4月14日,西蒙·拉特爾攜手柏林愛樂樂團、柏林廣播合唱團共同演繹加布里埃爾·弗雷的《安魂曲》;同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率團參加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演出比才的歌劇《卡門》,這也是樂團最後一次參加該節,西蒙·拉特爾進一步消除了卡拉揚時代的印記;同年12月15日,樂團聯手西蒙·拉特爾、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哈尼根,演奏威廉·沃爾頓的《立面》。
柏林愛樂樂團
2012年,與女高音歌唱家合作《立面》
2013年2月7日,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App在iPhone、iPad等移動端上線;同年3月至4月,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第一屆巴登-巴登復活節音樂節,演出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同年5月21日,前任首席指揮阿巴多與樂團合作了最後一場音樂會,此後於2014年1月去世;同年10月20日,值柏林愛樂音樂廳落成50周年之際,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慶典音樂會。
2014年2月20日,西蒙·拉特爾攜團演出了奧地利作曲家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漢斯的《黑暗之夢》,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4月24日,正式成立獨立廠牌“柏林愛樂樂團唱片”,並發行了首張專輯,曲目為舒曼的《第一至第四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2015年,樂團宣布基里爾·佩特連科為下一任首席指揮
2015年6月,在歷經兩次投票後,樂團成員票選出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為下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18年開始;同年6月25日,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與樂團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2016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獲得國際古典音樂大獎;同年4月3日,西蒙·拉特爾攜男高音斯圖爾特·斯蓋爾頓、女高音艾娃-瑪利亞·韋斯特布洛克,與樂團演出華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同年5月7日,首次以客席樂團身份來到中國台灣演出,並與西蒙·拉特爾演出貝多芬的第一與第九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
2018年,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大廳的告別演出
2017年8月25日,西蒙·拉特爾以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開啟了自己作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最後一個樂季;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進行亞洲巡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以首席指揮的身份帶領樂團進行巡演。2018年6月20日,西蒙·拉特爾最後一次作為樂團的首席指揮站在柏林愛樂大廳指揮,演出了他在初任首席指揮時的馬勒《第六交響曲》;同年6月24日,以該場森林劇場露天音樂會為標誌,西蒙·拉特爾正式卸下長達16年的首席指揮一職,柏林愛樂樂團的一個時代就此劃上句號。
佩特連科時期
柏林愛樂樂團
樂團第七任首席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
2019年8月23日,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正式上任,成為柏林愛樂樂團歷史上的第七任首席指揮,並於當晚的就任音樂會上指揮樂團演奏了阿爾班·貝爾格的《璐璐》組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同年8月24日,佩特連科率團在柏林的布蘭登堡大門前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是柏林愛樂樂團首次在該地演出,也是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
2020年4月20日,柏林愛樂樂團發布2020年至2021年音樂季,這也是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就任樂團首席指揮的第二季。
2021年,柏林愛樂樂團已經成為德國文化強國的代表品牌,他們建立了自己的音樂平台,如數字音樂廳和著名的卡拉揚樂隊學院來培養專業音樂人才。來自英國倫敦的品牌設計公司 Studio Oliver Helfrich 與柏林愛樂樂團的內部品牌團隊合作,為樂團打造了更加現代的品牌形象系統。

樂團組成

歷任首席指揮

時間
姓名
國籍
備註
1882年–1887年
弗朗茨·維爾納
德國指揮家
在草創階段幫助樂團建設
1887年–1893年
漢斯·馮·彪羅
德國指揮家
初步奠定樂團發展的基礎
1895年–1922年
阿瑟·尼基什
匈牙利指揮家
逐步形成樂團風格
1922年–1945年
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
德國指揮家
奠定樂團曲目基礎
1945年5月-8月
里奧·波查德
俄羅斯指揮家
暫代首席指揮,因意外於1945年去世
1945年–1952年
謝爾蓋·謝利比達奇
羅馬尼亞指揮家
暫代首席指揮,進一步擴充曲目
1952年–1954年
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
德國指揮家
接受盟軍調查後繼續執掌樂團
1954年–1989年
赫伯特·馮·卡拉揚
奧地利指揮家
與樂團一起錄製了大量音響、音像製品
1989年–2002年
克勞迪奧·阿巴多
義大利指揮家
進一步擴充曲目範圍
2002年–2018年
西蒙·拉特爾
英國指揮家
創辦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
2019年
基里爾·別特連科
俄羅斯指揮家
於就任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2023年
維內塔·扎賴卡-弗爾克納(女)
拉脫維亞

以上首席指揮參考資料來源

現任樂團成員

弦樂聲部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諾亞·本迪克斯-巴格利(第一樂隊首席)
托馬斯·蒂姆(第二小提琴第一首席)
朱莉亞·賈特曼
布魯諾·德勒佩拉埃爾(大提琴第一首席)
馬修·麥克唐納(低音提琴第一首席)
鏗本大進 (第一樂隊首席)
克里斯多夫·霍拉克(第二小提琴首席)
阿米亥·格羅希(中提琴第一首席)
路得維希‧匡特(大提琴第一首席)
賈尼·薩克薩拉(低音提琴第一首席)
丹尼爾·斯塔布拉瓦(第一樂隊首席)
菲利普·博嫩
清水直子
馬丁·洛爾(大提琴首席)
艾斯卡·萊恩(低音提琴首席)
奇斯洛夫·波羅耐克
斯坦利·多茲
米夏·阿夫哈姆
奧拉夫·曼寧格爾(大提琴首席)
馬丁·海因策
佐爾坦·阿爾馬希
科妮莉亞·賈特曼
馬修·亨特
理察·杜芬
麥可·卡格
馬婭·阿夫拉莫維奇
阿瑪迪斯·霍特林
烏爾里希·科諾澤
瑞秋·海勒-西姆科克
斯坦尼斯拉夫·帕賈克
海倫娜·瑪多卡·貝格
馬琳·伊藤
塞巴斯蒂安·管尼斯
克里斯托弗‧伊格爾布林克
彼得·里格爾鮑爾
西蒙·貝爾納迪尼
安傑洛·德·里奧
沃爾特.庫斯納
索萊娜‧克瑪瑞克
愛迪克森·魯伊斯
亞歷山大·卡彭尼
安娜·梅林
依格納茨·米克茲尼科夫斯基
史蒂芬‧康茨
古納爾斯·烏帕特尼克斯
馬德琳·卡勞佐
克里斯多夫·馮·德爾·納默爾
馬丁·馮·德爾·納默爾
馬丁‧門金
雅努什 · 韋德茲克
艾琳·錢皮恩-海內卡
瑞瑪·奧魯夫斯基
艾倫·尼爾斯
大衛‧林尼克爾
烏利齊·伍爾夫
路易斯·菲利普·科埃略
西蒙·魯丟雷爾
朴詠敏
尼古拉斯‧羅密斯

路易斯·恩斯納拉
貝蒂娜·薩特里厄斯
傑奎因·里克爾梅·格拉西
迪特瑪‧施瓦爾克

塞巴斯蒂安·希斯
瑞秋·施密特
馬丁·施特格納
克努特‧韋伯

亞歷山大·艾維
阿敏·舒伯特
沃爾夫岡·塔里茲


魯迪格·利伯曼
史蒂芬·舒爾策



汀田琴合
克里斯托夫·斯楚里



阿爾瓦羅·帕拉
伊娃-瑪麗亞·托馬西



巴斯蒂安·沙費爾
羅馬諾·托馬西尼



多利安·卓齊




木管聲部
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大管
馬蒂厄·杜福爾(長笛首席)
喬納森·凱莉(雙簧管首席)
文策爾·福克斯(單簧管首席)
丹尼爾·達米亞諾(大管首席)
伊曼紐爾·帕胡德(長笛首席)
阿爾布雷希特·邁爾(雙簧管首席)
安德烈斯·奧登薩默(單簧管首席)
史蒂芬·施魏格特(大管首席)
普拉夫·麥可·哈澤爾
克里斯托夫·哈特曼
亞歷山大·巴德
莫爾·比隆
喬卡·韋伯
安德里亞斯·維特曼
瓦爾特·賽法特
馬庫斯·魏德曼
葉戈爾·葉戈爾金
多米尼克·沃倫韋伯(英國管)
曼弗雷德·普賴斯(低音單簧管)
瓦克拉夫·沃納謝克
銅管聲部
圓號
小號
長號
大號
史蒂芬·道爾(圓號首席)
紀堯姆·傑爾(小號首席)
普洛夫·克里斯塔特·格斯林(長號首席)
亞歷山大·馮·普特卡默
斯特凡·德·萊瓦爾·傑澤爾斯基
安德列·肖赫
奧拉夫·奧特(長號首席)

格奧爾格·施雷肯貝格爾
塔瑪斯·瓦倫斯基
葉斯佩爾·布斯克·索楞遜

薩拉·威爾斯

托馬斯·萊恩德克

安德列·澤斯特

普洛夫·史蒂芬·舒爾茨(低音長號)

打擊樂與豎琴聲部
定音鼓
打擊樂
豎琴
維蘭德·維爾采爾
拉斐爾·黑格爾
瑪麗-皮爾·蘭格拉美

西蒙·羅斯勒


弗朗茨·申德爾貝克


揚·西利西特

以上樂團成員參考資料來源

主要作品

音樂專輯

共44張
查看更多
以上音樂作品參考資料來源

重要演出

新年前夜音樂會
年份
主題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77年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卡拉揚

新年前夜音樂會又被稱為“除夕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歷史最久的,由樂團前任首席指揮卡拉揚創辦於20世紀70年代,在每年的12月31日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大本營,即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行。指揮若無特殊情況,會由樂團時任首席指揮執棒。
1978年
歌劇管弦樂選段
卡拉揚

1983年

卡拉揚

1988年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卡拉揚
基辛(鋼琴)
1992年

阿巴多
阿格里奇(鋼琴)
1996年
吉普賽風格
阿巴多
文格洛夫(小提琴)
1997年
致敬卡門
阿巴多
普列特涅夫(鋼琴)
1998年
愛與希望之歌


2000年
威爾第百年
阿巴多
羅斯特(女高音)
2001年
邀舞
巴倫博伊姆

2002年
小鎮故事
西蒙·拉特爾

2003年
拉威爾與格什溫
西蒙·拉特爾
馬丁(鋼琴)
2004年
博伊倫之歌
西蒙·拉特爾

2005年
致敬莫扎特
西蒙·拉特爾
艾利克斯(鋼琴)
2006年

西蒙·拉特爾
內田光子(鋼琴)
2007年
俄羅斯之聲
西蒙·拉特爾

2008年
美國現代音樂
西蒙·拉特爾
托馬斯·夸斯托夫(男中音)
2011年

西蒙·拉特爾
基辛(鋼琴)
2013年
東歐風情
西蒙·拉特爾

2014年

西蒙·拉特爾
梅納漢姆·普萊斯勒(鋼琴)
2015年
法國情調
西蒙·拉特爾
穆特(小提琴)
2016年

西蒙·拉特爾
丹尼爾·特里弗諾夫(鋼琴)
2017年

西蒙·拉特爾
喬伊斯·迪多納托(女中音)
2018年
莫扎特與拉威爾
丹尼爾·巴倫勃伊姆

2020年
美國風情
基里爾·別特連科
狄安娜·達姆嬈(女高音)
森林音樂會
年份
主題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92年
法蘭西之夜
普萊特
費舍爾(鋼琴)
“森林音樂會”全稱為“柏林愛樂森林劇場音樂會”,是在柏林郊外一個名為“瓦爾德尼森劇場”舉行的露天音樂會。從1989年開始,每年夏季,柏林愛樂樂團都會在這裡舉行當年演出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時間基本為當年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期,如有特殊情況會延後。
1993年
俄羅斯之夜
小澤征爾

1994年
舞曲與狂想曲之夜
楊松斯
盧迪(鋼琴)
1995年
美國之夜
西蒙·拉特爾
馬歇爾(鋼琴)
1996年
義大利之夜
阿巴多
喬治烏(女高音)
1997年
聖彼得堡之夜
梅塔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
拉美之夜
巴倫博伊姆
威廉士(吉他)
1999年
歌劇之夜
萊文
赫普納(男高音)
2000年
韻律與節奏之夜
長野健
兒玉麻里(鋼琴)
2001年
西班牙之夜
多明戈
莎拉·張(小提琴)
2002年
返場曲之夜
楊松斯
拉賓(小提琴)
2003年
格什溫之夜
小澤征爾
馬庫斯·羅伯特三重奏
2005年
法蘭西之夜

拉貝克(鋼琴)
2006年
一千零一夜
雅爾維
詹森(小提琴)
2007年
狂想曲之夜
西蒙·拉特爾
福克斯(單簧管)
2009年
俄羅斯節奏之夜
西蒙·拉特爾
鮑夫曼(鋼琴)
2010年
弗萊明情歌之夜
馬林
弗萊明(女高音)
2011年
爵士之夜
夏伊

2015年
好萊塢之夜
西蒙·拉特爾

2016年
捷克之夜
雅尼克·瑟貢
芭蒂亞什維利(小提琴)
2017年
德奧之夜
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2018年
西蒙·拉特爾告別
西蒙·拉特爾
馬格達萊娜·科澤納(女高音)
2019年
普羅科菲耶夫與拉威爾
圖甘·索基耶夫
瑪麗安娜·科萊巴薩(次女高音)
歐洲音樂會
年份
演出地
所在城市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91年
斯美塔那音樂廳
捷克-布拉格
阿巴多
斯圖特(女高音)
“歐洲音樂會”全稱為“歐洲聖城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最年輕的。1991年開始舉辦,時間是每年的5月1日,與樂團的誕生日是同一天。
1992年
埃斯科瑞亞修道院
西班牙-馬德里
巴倫博伊姆
多明戈(男高音)
1993年
皇家阿爾伯特大廳
英國-倫敦
海廷克
齊默爾曼(小提琴)
1994年
霍夫劇院
德國-麥寧根
阿巴多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5年
韋奇奧宮
義大利-弗羅倫薩
梅塔
莎拉·張(小提琴)
1996年
馬林斯基劇院
俄羅斯-聖彼得堡
阿巴多
布拉格(小提琴)
1997年
凡爾賽皇家歌劇院
法國-巴黎
巴倫博伊姆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
瓦薩號沉船遺蹟
瑞典-斯德哥爾摩
阿巴多
亞歷克斯(女高音)
1999年
聖瑪利亞教堂
波蘭-克拉科夫
海廷克
艾克斯(鋼琴)
2000年
柏林愛樂音樂廳
德國-柏林
阿巴多
普列特涅夫(鋼琴)
2001年
聖伊蘭大教堂
土耳其-伊斯坦堡
楊松斯
帕胡德(長笛)
2002年
馬西莫劇院
義大利-巴勒莫
阿巴多
沙漢姆(小提琴)
2003年
傑諾米洛斯修道院
葡萄牙-里斯本
布列茲
皮雷斯(鋼琴)
2004年
阿提克斯圓形劇場
希臘-雅典
西蒙·拉特爾
巴倫博伊姆(鋼琴)
2005年
匈牙利國家歌劇院
匈牙利-布達佩斯
西蒙·拉特爾
卡瓦科什(小提琴)
2006年
城邦劇院
捷克-布拉格
巴倫博伊姆
巴博雷克(小號)
2007年
奧伯斯普瑞電纜廠
德國-柏林
西蒙·拉特爾
巴蒂什利(小提琴)
2008年
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俄羅斯-莫斯科
西蒙·拉特爾
拉賓(小提琴)
2009年
聖卡羅歌劇院
義大利-那不勒斯
穆蒂
布瑪娜(女高音)
2010年
謝爾多尼劇院
英國-牛津
巴倫博伊姆
維勒斯坦(大提琴)
2011年
西班牙皇家劇院
西班牙-馬德里
西蒙·拉特爾
卡尼薩雷斯(吉他)
2012年
西班牙騎術學校
奧地利-維也納
杜達梅爾
卡普肯(大提琴)
2013年
布拉格堡西班牙廳
捷克-布拉格
西蒙·拉特爾
科澤娜(女高音)
2014年
柏林愛樂音樂廳
德國-柏林
巴倫博伊姆

2015年
中心音樂廳
希臘-雅典
西蒙·拉特爾
卡瓦科斯(小提琴)
2016年
羅斯巴洛克式教堂
挪威-羅斯
西蒙·拉特爾
薇爾德·弗朗(小提琴)
2017年
拜占庭城堡
賽普勒斯-帕福斯
馬里斯·楊松斯
安德列斯·奧登薩默(單簧管)
2018年
拜羅伊特侯爵歌劇院
德國-拜羅伊特
怕沃·雅爾維
艾娃-瑪利亞·維斯特布洛克(女高音)
2019年
奧賽博物館
法國-巴黎
丹尼爾·哈丁
布林恩·特菲爾(男中低音)
以上音樂會參考資料來源

參演紀錄片

時間
作品名
導演
備註
1952年
《音樂的大使》
赫爾曼·什托布
以柏林愛樂樂團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
2003年
《舞動柏林》
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
柏林愛樂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
2004年
《富特文格勒之愛》
簡·施密特-加雷
深入富特文格勒隱藏在指揮家身份背後的生活
2007年
《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
恩里克·朗什
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樂團的情況
2008年
《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托馬斯·格魯伯
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

獲獎記錄

留聲機雜誌唱片獎

2006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克勞迪奧·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  
2004
留聲機雜誌-最佳協奏曲
獲獎
獲獎作品:馬里斯·楊松斯-格里格與舒曼的鋼琴協奏曲  
2000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1984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歌劇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華格納《帕西法爾》  

葛萊美獎

2009
第51屆格萊美-最佳合唱表演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斯特拉文斯基《詩篇交響曲》  
2001
第43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2000
第42屆格萊美-最佳古典類演唱
獲獎
獲獎作品:托馬斯-托斯夸夫-《馬勒:少年魔號》  
1998
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獲獎
獲獎作品:阿巴多-《欣德米特:室內樂》  
1979
第21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貝多芬九首交響曲》  
1970
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華格納:齊格弗里德》  

德國古典回聲獎

2017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皮亞佐拉的素描》  
2016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獲獎
獲獎作品:《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2014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穆特、霍內克-《德沃夏克作品》  
2013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2012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勛伯格作品》  
2009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詩篇交響曲》  
2009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獲獎
獲獎作品:《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2007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2006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獲獎
獲獎作品:《舞動柏林》  
2006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  
2005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時光流逝》  
2003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勛伯格:古雷之歌》  
2001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南美大逃亡》  
1995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穆洛娃-《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全英古典音樂獎

2007
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古典音樂唱片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行星組曲》  
2003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第五交響曲》  
2001
樂評人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五交響曲》  
2001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法國金音叉獎

2016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貝多芬:第一至九交響曲》  
2015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齊默爾曼-《魯托斯拉夫斯基:鋼琴協奏曲》  
2014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太受難曲》  

國際古典音樂大獎-ICMA

2017
ICMA-交響曲
獲獎
獲獎作品:《克勞迪奧·阿巴多:最後一場音樂會》  
2016
ICMA-交響曲
獲獎
獲獎作品:《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樂團評價

柏林愛樂樂團以其嚴謹的演奏風格、高超的技巧和對作品內容的正確理解,獲得了各國音樂界的一致讚揚,有“傳播音樂的使者”之美譽。樂團在演出合作、曲目詮釋方面均具有兼容並蓄的胸懷,只要是優秀的指揮家、演奏者,可以不問國籍與之合作,這樣就使其成為具有國際色彩的高水準樂團;同時曲目詮釋廣泛,尤其是德國作品更是如魚得水。樂團在合奏方面精緻洗鍊,可以說是理想的管弦樂團的一種典型;此外在使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方面,能發掘這些樂器新的表現性能。(《音樂欣賞普及大全》張虔、景作人評)
柏林愛樂樂團的發展史堪稱交響音樂文化從19世紀到21世紀所走過歷程的縮影。在漢斯·馮·彪羅德領導下,樂團確立為一個水準高超的大型交響樂團,阿瑟·尼基什則賦予它豐富的浪漫靈性,富特文格勒將古典和浪漫的遺產熔鑄為宏大的精神王國,卡拉揚則在二戰後的文化復甦背景下藉助現代錄音錄像技術的發展將樂團推向成功,西蒙·拉特爾以其作為指揮家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對音樂領域裡新觀念和新事物的敏銳意識,使之與樂團一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理想的音樂文化使者。(樂評人王紀宴評)
1888年1月23日,德國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他的《義大利交響詩》;同年2月8日,俄羅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以客席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與《1812序曲》。1889年1月21日,在彪羅主持的音樂會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由他創作的《培爾·金特》組曲。
1890年10月17日,奧地利指揮家漢斯·里希特首次與樂團合作。1893年12月29日,齊格弗里德·華格納首度與樂團合作,演出其父親理察·華格納的音樂作品。
尼基什時期
1895年,匈牙利指揮家尼基什正式接掌樂團,在他的手中,柏林愛樂形成了其聲音特徵、良好的控制力以及優美的音色;同年10月14日,在尼基什就任的首場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蕭邦、華格納的音樂作品,同時首次詮釋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13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與樂團首演了由他創作的《第二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尼基什與樂團
1896年11月2日,在理察·施特勞斯執棒下,首演了由他創作的交響詩《梯爾·歐倫施皮格爾有趣的惡作劇》,該曲也成為樂團的保留曲目。1897年5月,尼基什率團在德國、比利時、法國、瑞士展開巡演;同年10月8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費盧西奧·布索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他的作品。
1898年12月5日,理察·施特勞斯與樂團首演了他的交響詩《堂吉柯德》。1899年3月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比利時小提琴演奏者尤金·伊薩伊與樂團合作演出了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
1899年4月至5月,在尼基什的帶領下首次赴俄巡演,在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地舉辦音樂會。1900年,漢斯·里希特率團開展了歐洲春季巡演,在26天內舉辦了25場音樂會,演出地履及波茲南、弗羅茨瓦夫、卡托維茲、克拉科夫、布爾諾、布拉格、威尼斯、米蘭、蘇黎世等城市;同年12月1日,時年13歲的鋼琴演奏者阿圖爾·魯賓斯坦與樂團合作聖-桑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1902年2月8日,羅馬尼亞小提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喬治·埃內斯庫首度與樂團合作;同年11月15日,在布索尼指揮的音樂會中,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以客席指揮的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交響詩《傳奇》。
1905年1月9日,在德國指揮家奧古斯特·夏博恩執棒下,西班牙大提琴演奏者帕布羅·卡薩爾斯與樂團演出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3月30日,奧地利作曲家艾米爾·馮·雷茲尼切克與樂團首演了他的《降B大調小交響曲》。
1907年1月14日,馬勒與樂團演出他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最後一次執棒樂團。1908年,在美籍俄羅斯指揮家、低音提琴家謝爾蓋·庫賽維斯基首次執棒下,俄羅斯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拉赫瑪尼諾夫首次與樂團亮相,以鋼琴獨奏身份參與了由他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少年海菲茲
1911年1月1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庫賽維斯基首次以低音提琴家身份與樂團合作。1912年5月17日,荷蘭指揮家門格爾貝格首次亮相,與樂團演出馬勒的《第八交響曲》,這也是樂團首次演出該曲;同年10月28日,時年12歲的美籍俄裔小提琴演奏者亞莎·海菲茲首次與樂團合作,詮釋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1913年9月,與德國指揮家阿爾弗雷德·赫茨錄製了華格納的《帕西法爾》,該專輯採用了七十八轉的黑膠唱片,是樂團的錄音處女作;同年11月,與尼基什首次完整錄製交響曲唱片,曲目為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29日,猶太裔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舒曼的《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1916年12月2日,匈牙利指揮家弗里茨·萊納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華格納的音樂作品;同年12月6日,首度與德國鋼琴演奏者威廉·肯普夫合作,詮釋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19日,時年19歲的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喬治·賽爾首度與樂團合作。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智利鋼琴家克勞迪奧·阿勞
1917年12月14日,德國指揮家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執棒樂團。1920年4月26日,時年17歲的智利鋼琴演奏者克勞迪奧·阿勞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李斯特、舒曼的作品;同年10月4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弗朗茨·施雷克爾執棒樂團,演出曲目包括他創作的《浪漫組曲》,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
1921年4月1日,與時年18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魯道夫·塞爾金首次合作,並與德國小提琴演奏者阿道夫·布希、大提琴演奏者保羅·格魯梅爾共同詮釋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1922年1月9日,尼基什以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身份完成最後一場演出,此後於同年1月23日卒於萊比錫,時年67歲。
富特文格勒時期
1922年,時年36歲的富特文格勒接任首席指揮,他在前任彪羅、尼基什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樂團的聲譽,並以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為基礎,同時也與樂團演出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0月9日,在其作為首席指揮的首場演出中,選擇以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開始,以華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作結,體現出曲目編排的新理念。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德國指揮家海因斯·昂格爾
1923年至1924年音樂季期間,在德國指揮家克勞斯·普林斯海姆執棒下,在超過10場音樂會中首次完整呈現馬勒的九部交響曲。1924年2月1日,埃里希·克萊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年10月2日,與德國指揮家海因斯·昂格爾完成了樂團歷史上的首個現場廣播錄音,曲目為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在富特文格勒執棒下,美籍俄國作曲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的身份參與到由他創作的鋼琴協奏曲演出中。
1926年1月18日,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為鋼琴和樂隊而作的狂想曲》,這也是他與樂團之間僅有的合作;同年10月25日,美籍俄羅斯鋼琴演奏者霍洛維茨首次亮相,與富特文格勒及樂團合作李斯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27年,樂團赴英巡演時期留下的照片
1927年12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英國巡演,在倫敦的女王大廳、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以及曼徹斯特的自由貿易廳演出。1928年12月2日,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完成了美籍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勛伯格《樂隊變奏曲》的世界首演,評價褒貶不一。1929年1月31日,烏克蘭指揮家雅沙·霍倫斯坦指揮樂團,演奏奧地利作曲家貝爾格的管弦樂版《抒情組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4月12日,年僅13歲的小提琴演奏者耶胡迪·梅紐因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俄羅斯指揮家裡奧·波查德
1930年1月29日,英國指揮家托馬斯·比徹姆首次與樂團舉辦音樂會,演奏了埃爾加、莫扎特等作曲家的音樂作品。1931年10月26日,俄羅斯小提琴演奏者內森·米爾斯坦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的小提琴協奏曲。
1932年2月24日,在德國指揮家奧斯卡·弗里德執棒下,前蘇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擔任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3月21日,與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首次合作,演奏其鋼琴協奏曲。1933年10月31日,普羅科菲耶夫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他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
1933年,因納粹當權者的種族主義政策,樂團受到影響,一些優秀的猶太音樂家被趕出樂團;同年1月3日,俄羅斯指揮家里奧·波查德首次與樂團聯袂演出,曲目為海頓、貝多芬與勃拉姆斯的作品。
1934年2月18日,美籍德裔作曲家、指揮家保羅·欣德米特在Gala音樂會中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同年3月12日,與富特文格勒演奏欣德米特的《畫家馬蒂斯》,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但作品內容觸動了納粹官方,後遭禁演;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憤然辭職,以聲援欣德米特。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青年時期的卡拉揚與樂團合作
1935年3月13日,與奧地利指揮家卡爾·伯姆第一次合作,演出莫扎特、亨德爾與勃拉姆斯的作品。1937年至1938年,在托馬斯·比徹姆執棒下,首次完整錄製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唱片。1938年4月8日,奧地利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莫扎特《第三十三交響曲》。
1939年1月11日,法國大提琴演奏者皮埃爾·富尼埃首次以客席演奏者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1941年1月1日,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在新年音樂會中首次合作,曲目均為貝多芬的作品。1944年1月30日,柏林愛樂大廳在二戰期間被毀。
二戰結束的過渡時期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
1945年,臨近二戰尾聲時,富特文格勒因被盟軍指控是納粹的同盟,被禁止擔任指揮;同年5月26日,在德國納粹當局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兩周半以後,里奧·波查德執掌樂團,開始恢復演出,曲目包括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序曲,莫扎特的《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演出得到好評;同年6月2日,因里奧·波查德的反納粹經歷、熟練掌握俄語、與占領區高級官員的良好關係,被蘇聯占領軍將軍尼可拉·伯扎林正式任命為樂團的音樂總監,以取代此時正在瑞士流亡的富特文格勒;同年8月23日,由於一場誤會,波查德被當時占領柏林的美國士兵擊中身亡;同年8月29日,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與樂團完成首場音樂會,此時他剛從柏林高等音樂學院畢業,里奧·波查德於同天下葬;同年10月14日,切利比達奇被臨時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舉辦了委任後的首場音樂會,此後他通過不斷擴充樂團的演出曲目、加大曲目排練力度,使樂團保持了高水平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年輕的切利比達奇指揮樂團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47年,富特文格勒回歸樂團
1946年12月,經過一年半的調查取證,下達了對富特文格勒的判決,他被定性為“政治同情者”。1947年5月25日,經歷了納粹風波的富特文格勒重新回到柏林愛樂的舞台,名義上仍由切利比達奇擔任首席指揮,但他逐步取得了樂團的控制權;同年11月23日,與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喬治·索爾蒂首次合作;同年12月7日,在柏林的海軍上將宮殿,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首演了他的《第二交響曲》。
1949年4月24日,與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君特·旺德第一次合作;同年11月6日,喬治·索爾蒂在柏林的泰坦宮電影院以指揮、鋼琴獨奏雙職和樂團合作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1951年4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埃及巡演,演出地包括開羅與亞歷山大。
富特文格勒回歸時期
1952年1月6日,赫爾曼·什托布執導了以柏林愛樂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音樂的大使》,其中的音樂片段採用了實景實時拍攝,並出現了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奇、理察·施特勞斯、布魯諾·瓦爾特等指揮家的身影;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被再次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切利比達奇位列客席指揮。
卡拉揚時期
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在巴登-巴登修養時因肺炎去世;同天,切利比達奇指揮樂團,這是他1992年重返樂團之前的最後一場演出;同年12月,因樂團赴美巡演在即,最後在五位候選人的比較中,選擇奧地利人卡拉揚為首席指揮,樂團自此進入卡拉揚時代。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55年,樂團赴美巡演時期的照片
1955年2月至4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首次赴美國巡演,在近5周的時間裡舉辦了26場音樂會,演出地點包括華盛頓、紐約、費城、匹茲堡、克利夫蘭、芝加哥、波士頓,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與蒙特婁;同年8月,在英國愛丁堡的厄舍音樂廳,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尤金·奧曼迪指揮了兩場音樂會,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演出合作。
1956年1月26日,在富特文格勒的紀念音樂會上,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演出了富特文格勒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0月至11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第二次赴美巡演,在六周時間裡舉辦了34場音樂會,此次巡演橫穿美國,從東海岸直至中西部地區。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美籍波蘭指揮家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1957年5月15日至16日,在紀念樂團成立75周年之際,與美籍波蘭指揮家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首度合作;同年5月24日,時年25歲的加拿大鋼琴演奏者格倫·古爾德首次亮相,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這也是古爾德於1958年參與柏林聯歡周外,與樂團僅有的合作;同年6月,與斯托科夫斯基合作錄製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彼得魯卡》組曲,這也是樂團首張立體聲唱片;同年6月,在美國演出周中,樂團首次演奏了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作品,曲目包括歌劇《波吉與貝絲》中的四首分曲;同年11月,卡拉揚率團首次赴日本展開巡演,演出地涉及東京、廣島、大阪、仙台等城市。
1959年,卡拉揚指揮樂團為DG唱片公司錄製了首張立體聲唱片,曲目為理察·施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自此,卡拉揚、柏林愛樂、DG構成了穩定的組合,開始了長期的錄音合作;同年1月8日,與美籍法裔指揮家洛林·馬澤爾首次合作,演奏理察、施特勞斯、舒曼與勃拉姆斯的作品;同年2月18日,猶太裔小提琴演奏者歐伊斯特拉赫首次亮相,與卡拉揚、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青年時期的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
1960年4月26日,與德國女中音歌唱家克麗斯塔·路德維希第一次合作,在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擔任獨唱。1961年,法國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首度執棒樂團,演出韋伯恩、德彪西,以及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同年9月18日,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首次執棒樂團,演出馮·埃納姆、舒曼與馬勒的作品;同年10月6日,在卡拉揚指揮的威爾第《安魂曲》中,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爾洛·貝爾貢濟首次亮相,此外他還曾於1965年與樂團有過兩次合作,指揮均是卡拉揚;同年12月29日,在卡拉揚執棒下,時年30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演奏者。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與樂團排練
1962年,首次與DG、卡拉揚錄製貝多芬的立體聲唱片;同年10月26日,由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演奏了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者阿爾貝特·萊曼的鋼琴協奏曲,萊曼親自擔任本場的鋼琴獨奏,此外本場演出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1月18日,英國指揮家科林·戴維斯執棒樂團,完成了布里頓《戰爭安魂曲》的德國首演。
1963年5月12日,與美國鋼琴演奏者范·克萊本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范·克萊本與柏林愛樂僅有的演出;同年10月3日,法國作曲家達律斯·米約指揮樂團,呈現了他的音樂作品,這也是米約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同年10月9日,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樂團,完成了他的《第四交響曲》世界首演;同年10月,樂團遷入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阿根廷鋼琴家、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1964年,荷蘭指揮家伯納德·海廷克首次指揮樂團,呈現貝多芬的第一至第三、第五鋼琴協奏曲,擔任鋼琴獨奏的是克勞迪奧·阿勞;同年6月12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首次亮相,在布列茲執棒下,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合作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0月3日,俄羅斯大提琴演奏者、指揮家、作曲家姆斯蒂斯拉夫·列奧波爾多維奇·羅斯托羅波維奇首度以大提琴身份與樂團合作,帶來布里頓的《大提琴交響曲》的德國首演,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藝術家。
1966年,卡拉揚開始與法國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合作,將音樂會拍成電影、拓展樂團的影視業務,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同年9月21日,卡拉揚的弟子、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首次執棒樂團,帶來貝多芬、舒曼、欣德米特的作品,此後成為頻繁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12月20日,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第一次與樂團展開合作,在音樂會中呈現欣德米特的《交響變形曲》、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五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四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青年時期的義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
1967年3月,卡拉揚在他的家鄉創辦了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並率柏林愛樂駐紮音樂節,此後每屆音樂節的交響樂、室內樂、歌劇演出幾乎由柏林愛樂的成員包攬;同年10月10日,在柏林聯歡周中,義大利指揮家朱里尼首次與樂團合作。
1968年3月20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瑪塔·阿格里奇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德國指揮家歐根·約胡姆執棒下,彈奏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8月4日,與英國大提琴演奏者傑奎琳·杜普雷首次合作,在祖賓·梅塔指揮下呈現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10月,成立卡拉揚基金會研究中心。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69年,蕭士塔高維奇和卡拉揚在演出中
1969年5月28日開始,卡拉揚率團赴莫斯科,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開始了為期三天的演出,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前蘇聯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出席並欣賞樂團演奏他的《第十交響曲》;同年6月14日,繼五年前以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後,巴倫博伊姆首次以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貝多芬與舒曼的作品,此後成為樂團長期合作的客席指揮家、演奏者。
1970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華格納歌劇《齊格弗里德》,獲得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獎”;同年4月12日,以色列小提琴演奏者平夏斯·祖克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5月8日,卡拉揚第三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8月26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毛里齊奧·波利尼首度亮相,在捷克指揮家丹尼克·馬克爾執棒下彈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同年9月30日,在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作曲家亞倫·科普蘭首次執棒樂團,曲目包括他的單簧管協奏曲等。
1971年9月27日,指揮家馬里斯·楊松斯屈居卡拉揚指揮大賽第二名,卡拉揚親自為其授獎,楊松斯也首次公開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演奏了拉威爾的《達芙妮與克洛埃第二組曲》。1972年6月15日,義大利指揮家里卡多·穆蒂首次執棒樂團;同年6月25日,卡拉揚聯合樂團成立了卡拉揚樂隊學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樂隊學院。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71年,卡拉揚為楊松斯頒獎
1973年6月,在薩爾茨堡創立聖靈降臨節音樂節,卡拉揚攜樂團演奏了布魯克納的第四、第五與第八交響曲,以及《感恩贊》。1974年3月24日,匈牙利鋼琴演奏者、指揮家與作曲家佐爾坦·科奇什首次與樂團合作,彈奏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6月24日,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諾·帕瓦羅蒂、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芙蕾妮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均首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威爾第的《安魂曲》。
1976年3月7日,拉脫維亞小提琴演奏者吉頓·克萊默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4月24日,波蘭指揮家庫特·馬祖爾首度執棒樂團,奏響欣德米特、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2月16日,在瑞典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達特執棒下,時年20歲的波蘭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首度與樂團合作,奏響蕭邦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1977年3月,在卡拉揚指揮的第五屆聖靈降臨節音樂會上,時年13歲的德國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莫扎特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同年11月6日,卡拉揚第五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12月31日,第一次通過電視轉播柏林愛樂新年前夜音樂會,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自此每年電視都會轉播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77年,德國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與樂團合作
1978年5月9日,美國指揮家詹姆斯·萊文首次執棒樂團,奏響巴托克的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此後萊文成為了樂團經常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8月27日,在卡拉揚執棒下,華裔大提琴演奏者馬友友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美國鋼琴演奏者馬克·瑟爾澤。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79年赴華演出時,卡拉揚與中國指揮家李德倫握手
1979年10月,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執棒樂團完成了兩場音樂會,曲目為馬勒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伯恩斯坦與樂團僅有的合作;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首次中國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的《第三十九號交響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
1980年1月16日,義大利指揮家里卡多·夏伊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勛伯格、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1981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馬勒《第九交響曲》、歌劇《帕西法爾》,榮獲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與“年度最佳歌劇錄音”;同年2月10日,與英國指揮家、小提琴演奏者內維爾·馬里納首度合作,演奏海頓的作品,以指揮身份完成迄今僅有的演出。
1982年4月30日至5月1日,值柏林愛樂樂團一百周年慶典之際,卡拉揚指揮樂團演出了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同年9月1日,瑞士人瑪德琳·卡勞佐成為第一位進入柏林愛樂樂團的女團員;同年6月12日,推出樂團歷史上的第一張雷射唱片,曲目為卡拉揚執棒的《阿爾卑斯交響曲》;同年11月,卡拉揚在樂團經理格拉斯的幫助下,宣布聘用來自於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女單簧管樂手薩賓·梅耶,試用期為一年,但此舉遭到了樂團的反對,至此卡拉揚與樂團就是否錄用薩賓·梅耶產生了矛盾。1983年5月,因薩賓·梅耶迫於樂團壓力主動辭去工作,導致事件升級,卡拉揚就此拒絕參加第十一屆聖靈降臨節音樂節,以示抗議,樂團改由洛林·馬澤爾執棒。
1984年,由於柏林市議會、輿論均傾向於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妥協,藉由合作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與樂團結束對抗關係;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開始亞洲巡演,並於10月27日在韓國首爾的世宗藝術中心演出,這是樂團首次在韓國舉辦音樂會。
1985年10月3日,芬蘭指揮家埃薩-佩卡·薩洛寧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李斯特、尼爾森的音樂作品。1987年2月13日,德國女高音歌唱家瓦爾特勞·梅耶爾首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莫扎特的《安魂曲》、布魯克納的《感恩贊》;同年11月14日,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首次執棒樂團,演奏馬勒的《第六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88年,鋼琴家基辛與樂團合作
1988年12月30日,時年17歲的俄羅斯鋼琴演奏者葉甫格尼·基辛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彈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31日,在新年前夜音樂會之際,卡拉揚完成了他在柏林愛樂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阿巴多時期
1989年4月24日,卡拉揚正式向樂團遞交辭呈,辭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與藝術總監;同年10月8日,克勞迪奧·阿巴多正式接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在其任期中,頻繁與當代作曲家合作,進一步擴充了樂團的曲目範圍;同年12月16日,阿巴多攜樂團舉辦了任職後的首場音樂會,曲目包括舒伯特的《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時選擇了馬勒的《第一交響曲》,以此預示新的開端。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91年,阿巴多與樂團在聖城音樂會中
1991年5月1日,阿巴多攜手樂團來到捷克布拉格,開啟柏林愛樂樂團參加歐洲聖城音樂會的傳統,演出以紀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為主題,此外,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謝麗爾·斯圖德還與樂團合作了莫扎特的歌劇詠嘆調;同年9月25日,奧地利指揮家尼古拉斯·哈農庫特首次與樂團合作,奏響莫扎特的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闊別38年後,切利比達奇重回柏林愛樂
1992年3月31日,在闊別柏林愛樂樂團38年之後,樂團前任首席指揮謝爾蓋·切利比達奇應前德國總統魏茲澤克之邀,借為羅馬尼亞孤兒籌捐善款之名再度與樂團合作,奏響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同年5月19日,樂團首次演奏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的作品,曲目為他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30日,在阿巴多執棒下,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首次與樂團合作。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93年,西蒙·拉特爾在樂團留下的首段影像資料
1993年11月8日,西蒙·拉特爾首次以錄像方式與樂團合作,音樂會曲目包括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和讓·菲利普·拉莫的《北方人》。
1994年5月1日,在麥寧根歐洲聖城音樂會中,阿巴多執棒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阿巴多學生時代的朋友、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則擔任該曲的鋼琴獨奏,此外,演出地選擇在樂團第一任首席指揮漢斯·馮·彪羅曾經就職的地方,即麥寧根國立劇院;同年6月26日,德國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最後一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莫扎特的《第三十三交響曲》,以及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同年12月14日,在阿巴多指揮下奏響了匈牙利作曲家捷爾吉·庫爾塔格的《石碑》,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
1995年9月20日,在阿巴多指揮下,法國鋼琴演奏者埃萊娜·格里莫與樂團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1996年6月24日,德國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奏響普菲茨納、蕭邦與舒曼的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97年,阿巴多與樂團演出《德意志安魂曲》
1997年4月3日,值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逝世一百周年之際,阿巴多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樂團,演奏了其《德意志安魂曲》;同年6月24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德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夸斯托夫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同年9月11日,與德國指揮家因格·麥茨馬赫合作,奏響漢斯·維爾納·亨策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1998年,阿巴多與樂團共同錄製的《欣德米特:室內樂》獲得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1999年6月23日,柏林愛樂120多名樂手經過一系列秘密投票,選中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為下一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02年開始;同年7月16日,為紀念卡拉揚逝世十周年,阿巴多執棒樂團在其故鄉的薩爾茨堡大教堂演出;同年12月21日,在馬里斯·楊松斯執棒下,時年20歲的美國小提琴演奏者希拉蕊·哈恩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2000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馬勒:第十交響曲》,獲得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同年5月,阿巴多率團首次赴南美洲演出;同年6月22日,在漢諾瓦世博會上與德國蠍子樂隊合作演出;同年11月23日,阿巴多率團赴日本演出,在東京文化會館舉辦了三場音樂會版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01年,阿巴多指揮樂團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
2001年2月,在阿巴多任職樂團首席指揮的末期,與樂團演奏了貝多芬的全套交響曲與鋼琴協奏曲,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瑪塔·阿格里奇、葉夫根尼·基辛、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毛里齊奧·波利尼三位鋼琴演奏者分別擔任協奏曲的鋼琴獨奏。
西蒙·拉特爾時期
2002年1月1日,樂團正式轉型為受公法管制約束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此舉為樂團確立了現代的組織架構,賦予其一定的創作自由和財政來源;同年5月1日,在巴勒莫的歐洲聖城音樂會,拉開了阿巴多與柏林愛樂樂團最後一次巡演序幕,此後的巡演地履及那不勒斯、佛羅倫斯、費雷拉、布雷西亞、都靈與維也納;同年9月,西蒙·拉特爾正式接任樂團首席指揮,在他的任期內,進一步拓展了樂團的當代演出曲目,並利用新的音樂會模式、數字音樂產業進一步推廣古典音樂;同年9月7日,在西蒙·拉特爾上任的首場演出中,與樂團合作阿德斯的《避難所》、馬勒的《第五交響曲》,並由EMI錄製成唱片與DVD發行。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樂團首個舞蹈教育項目
2003年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參與了由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共同執導的音樂紀錄片《舞動柏林》,該片講述了在柏林愛樂樂團的伴奏下,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250位兒童聯手完成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劇《春之祭》,同時,這也是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同年12月4日,在瑞士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執棒下,德國男高音歌唱家約納斯·考夫曼首次與樂團合作,參與演出了柏遼茲創作的《浮士德的沉淪》。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04年,巴倫博伊姆與西蒙·拉特爾首次合作
2004年5月1日,在雅典舉辦的歐洲聖城音樂會中,西蒙·拉特爾率團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演出了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鋼琴四重奏》,它標誌著作為鋼琴演奏者的巴倫博伊姆與作為指揮的西蒙拉特之間的首度合作。
2005年4月4日,在西蒙·拉特爾的執棒下,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次“聯合行動”,在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同年10月27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於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出了華格納歌劇《女武神》中的第一幕,劇中的齊格蒙德由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飾演;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展開了亞洲巡演,並於11月4日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中舉辦音樂會,這也是時隔26年後柏林愛樂樂團再度回到北京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05年,柏林愛樂樂團的中國之行
2006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廳指揮樂團演出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同年10月5日,在美國指揮家大衛·津曼執棒下,樂團在柏林愛樂廳首演了法國作曲家馬爾克-安德列·達勒巴維的《長笛協奏曲》,由樂團的長笛首席伊曼紐爾·帕胡德擔任獨奏。
2007年,由恩里克·朗什執導的紀錄片《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所扮演的角色,並就樂團被描述為”納粹樂團“的觀點進行了論證,目的在於識別真偽、澄清事實;同年10月16日,樂團在柏林愛樂音樂廳首次推出“午餐音樂會”,即在午間用餐時段,由樂團的樂手或柏林音樂大學的學生為觀眾們演奏室內樂作品;同年12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宣布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08年,在《留聲機》雜誌的“全球20大交響樂團”榜單中位列第二;同年2月,樂團與柏林本地的中小學生聯合呈現由海恩納·戈培爾創作的大型音樂作品《替補城市》,西蒙·拉特爾擔任指揮;同年2月28日,由托馬斯·格魯伯執導的紀錄片《亞洲之旅——尋找和諧》上映,該片記錄了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並於次年獲得古典回聲獎的“年度音樂DVD”;同年4月25日,樂團延長了西蒙·拉特爾的首席指揮契約,直至2012年夏季;同年12月,樂團宣布開放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這也是全球首個數字音樂廳。
2009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艾克斯,西蒙·拉特爾率團演出華格納的歌劇《諸神的黃昏》;同年9月1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四交響曲》、保羅·德紹的《聲》等作品,由拉爾斯·沃格特擔任鋼琴獨奏、安琪拉·德諾克擔任獨唱。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0年,與內田光子合作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
2010年1月8日,奧塞梯亞指揮家圖甘·索契科夫完成了與樂團的首場音樂會,演奏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等作曲家的作品;2月,西蒙·拉特爾攜團與日本鋼琴演奏者內田光子合作,演奏貝多芬的全套五首鋼琴協奏曲;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樂團首次合作,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八交響曲》、阿爾班·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2011年2月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第一次共同演繹馬勒的《第三交響曲》;同年2月12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樂團與其圓號首席史蒂芬·道爾共同演出了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圓號協奏曲《花開時刻》,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2011年10月20日,實況轉播樂團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演出實況,這也是樂團首次嘗試3D轉播;同年10月29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正式拉開了“深夜”系列音樂會的序幕,即在夜深時分演奏20世紀至21世紀的室內樂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1年,西蒙·拉特爾率團拉開深夜音樂會序幕
2012年2月9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上演了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重構完整版;同年4月14日,西蒙·拉特爾攜手柏林愛樂樂團、柏林廣播合唱團共同演繹加布里埃爾·弗雷的《安魂曲》;同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率團參加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演出比才的歌劇《卡門》,這也是樂團最後一次參加該節,西蒙·拉特爾進一步消除了卡拉揚時代的印記;同年12月15日,樂團聯手西蒙·拉特爾、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哈尼根,演奏威廉·沃爾頓的《立面》。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2年,與女高音歌唱家合作《立面》
2013年2月7日,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App在iPhone、iPad等移動端上線;同年3月至4月,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第一屆巴登-巴登復活節音樂節,演出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同年5月21日,前任首席指揮阿巴多與樂團合作了最後一場音樂會,此後於2014年1月去世;同年10月20日,值柏林愛樂音樂廳落成50周年之際,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慶典音樂會。
2014年2月20日,西蒙·拉特爾攜團演出了奧地利作曲家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漢斯的《黑暗之夢》,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4月24日,正式成立獨立廠牌“柏林愛樂樂團唱片”,並發行了首張專輯,曲目為舒曼的《第一至第四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5年,樂團宣布基里爾·佩特連科為下一任首席指揮
2015年6月,在歷經兩次投票後,樂團成員票選出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為下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18年開始;同年6月25日,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與樂團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2016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獲得國際古典音樂大獎;同年4月3日,西蒙·拉特爾攜男高音斯圖爾特·斯蓋爾頓、女高音艾娃-瑪利亞·韋斯特布洛克,與樂團演出華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同年5月7日,首次以客席樂團身份來到中國台灣演出,並與西蒙·拉特爾演出貝多芬的第一與第九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18年,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大廳的告別演出
2017年8月25日,西蒙·拉特爾以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開啟了自己作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最後一個樂季;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進行亞洲巡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以首席指揮的身份帶領樂團進行巡演。2018年6月20日,西蒙·拉特爾最後一次作為樂團的首席指揮站在柏林愛樂大廳指揮,演出了他在初任首席指揮時的馬勒《第六交響曲》;同年6月24日,以該場森林劇場露天音樂會為標誌,西蒙·拉特爾正式卸下長達16年的首席指揮一職,柏林愛樂樂團的一個時代就此劃上句號。
佩特連科時期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樂團第七任首席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
2019年8月23日,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正式上任,成為柏林愛樂樂團歷史上的第七任首席指揮,並於當晚的就任音樂會上指揮樂團演奏了阿爾班·貝爾格的《璐璐》組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同年8月24日,佩特連科率團在柏林的布蘭登堡大門前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是柏林愛樂樂團首次在該地演出,也是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
2020年4月20日,柏林愛樂樂團發布2020年至2021年音樂季,這也是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就任樂團首席指揮的第二季。
2021年,柏林愛樂樂團已經成為德國文化強國的代表品牌,他們建立了自己的音樂平台,如數字音樂廳和著名的卡拉揚樂隊學院來培養專業音樂人才。來自英國倫敦的品牌設計公司 Studio Oliver Helfrich 與柏林愛樂樂團的內部品牌團隊合作,為樂團打造了更加現代的品牌形象系統。

樂團組成

歷任首席指揮

時間
姓名
國籍
備註
1882年–1887年
弗朗茨·維爾納
德國指揮家
在草創階段幫助樂團建設
1887年–1893年
漢斯·馮·彪羅
德國指揮家
初步奠定樂團發展的基礎
1895年–1922年
阿瑟·尼基什
匈牙利指揮家
逐步形成樂團風格
1922年–1945年
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
德國指揮家
奠定樂團曲目基礎
1945年5月-8月
里奧·波查德
俄羅斯指揮家
暫代首席指揮,因意外於1945年去世
1945年–1952年
謝爾蓋·謝利比達奇
羅馬尼亞指揮家
暫代首席指揮,進一步擴充曲目
1952年–1954年
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
德國指揮家
接受盟軍調查後繼續執掌樂團
1954年–1989年
赫伯特·馮·卡拉揚
奧地利指揮家
與樂團一起錄製了大量音響、音像製品
1989年–2002年
克勞迪奧·阿巴多
義大利指揮家
進一步擴充曲目範圍
2002年–2018年
西蒙·拉特爾
英國指揮家
創辦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
2019年
基里爾·別特連科
俄羅斯指揮家
於就任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2023年
維內塔·扎賴卡-弗爾克納(女)
拉脫維亞

以上首席指揮參考資料來源

現任樂團成員

弦樂聲部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諾亞·本迪克斯-巴格利(第一樂隊首席)
托馬斯·蒂姆(第二小提琴第一首席)
朱莉亞·賈特曼
布魯諾·德勒佩拉埃爾(大提琴第一首席)
馬修·麥克唐納(低音提琴第一首席)
鏗本大進 (第一樂隊首席)
克里斯多夫·霍拉克(第二小提琴首席)
阿米亥·格羅希(中提琴第一首席)
路得維希‧匡特(大提琴第一首席)
賈尼·薩克薩拉(低音提琴第一首席)
丹尼爾·斯塔布拉瓦(第一樂隊首席)
菲利普·博嫩
清水直子
馬丁·洛爾(大提琴首席)
艾斯卡·萊恩(低音提琴首席)
奇斯洛夫·波羅耐克
斯坦利·多茲
米夏·阿夫哈姆
奧拉夫·曼寧格爾(大提琴首席)
馬丁·海因策
佐爾坦·阿爾馬希
科妮莉亞·賈特曼
馬修·亨特
理察·杜芬
麥可·卡格
馬婭·阿夫拉莫維奇
阿瑪迪斯·霍特林
烏爾里希·科諾澤
瑞秋·海勒-西姆科克
斯坦尼斯拉夫·帕賈克
海倫娜·瑪多卡·貝格
馬琳·伊藤
塞巴斯蒂安·管尼斯
克里斯托弗‧伊格爾布林克
彼得·里格爾鮑爾
西蒙·貝爾納迪尼
安傑洛·德·里奧
沃爾特.庫斯納
索萊娜‧克瑪瑞克
愛迪克森·魯伊斯
亞歷山大·卡彭尼
安娜·梅林
依格納茨·米克茲尼科夫斯基
史蒂芬‧康茨
古納爾斯·烏帕特尼克斯
馬德琳·卡勞佐
克里斯多夫·馮·德爾·納默爾
馬丁·馮·德爾·納默爾
馬丁‧門金
雅努什 · 韋德茲克
艾琳·錢皮恩-海內卡
瑞瑪·奧魯夫斯基
艾倫·尼爾斯
大衛‧林尼克爾
烏利齊·伍爾夫
路易斯·菲利普·科埃略
西蒙·魯丟雷爾
朴詠敏
尼古拉斯‧羅密斯

路易斯·恩斯納拉
貝蒂娜·薩特里厄斯
傑奎因·里克爾梅·格拉西
迪特瑪‧施瓦爾克

塞巴斯蒂安·希斯
瑞秋·施密特
馬丁·施特格納
克努特‧韋伯

亞歷山大·艾維
阿敏·舒伯特
沃爾夫岡·塔里茲


魯迪格·利伯曼
史蒂芬·舒爾策



汀田琴合
克里斯托夫·斯楚里



阿爾瓦羅·帕拉
伊娃-瑪麗亞·托馬西



巴斯蒂安·沙費爾
羅馬諾·托馬西尼



多利安·卓齊




木管聲部
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大管
馬蒂厄·杜福爾(長笛首席)
喬納森·凱莉(雙簧管首席)
文策爾·福克斯(單簧管首席)
丹尼爾·達米亞諾(大管首席)
伊曼紐爾·帕胡德(長笛首席)
阿爾布雷希特·邁爾(雙簧管首席)
安德烈斯·奧登薩默(單簧管首席)
史蒂芬·施魏格特(大管首席)
普拉夫·麥可·哈澤爾
克里斯托夫·哈特曼
亞歷山大·巴德
莫爾·比隆
喬卡·韋伯
安德里亞斯·維特曼
瓦爾特·賽法特
馬庫斯·魏德曼
葉戈爾·葉戈爾金
多米尼克·沃倫韋伯(英國管)
曼弗雷德·普賴斯(低音單簧管)
瓦克拉夫·沃納謝克
銅管聲部
圓號
小號
長號
大號
史蒂芬·道爾(圓號首席)
紀堯姆·傑爾(小號首席)
普洛夫·克里斯塔特·格斯林(長號首席)
亞歷山大·馮·普特卡默
斯特凡·德·萊瓦爾·傑澤爾斯基
安德列·肖赫
奧拉夫·奧特(長號首席)

格奧爾格·施雷肯貝格爾
塔瑪斯·瓦倫斯基
葉斯佩爾·布斯克·索楞遜

薩拉·威爾斯

托馬斯·萊恩德克

安德列·澤斯特

普洛夫·史蒂芬·舒爾茨(低音長號)

打擊樂與豎琴聲部
定音鼓
打擊樂
豎琴
維蘭德·維爾采爾
拉斐爾·黑格爾
瑪麗-皮爾·蘭格拉美

西蒙·羅斯勒


弗朗茨·申德爾貝克


揚·西利西特

以上樂團成員參考資料來源

主要作品

音樂專輯

共44張
查看更多
以上音樂作品參考資料來源

重要演出

新年前夜音樂會
年份
主題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77年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卡拉揚

新年前夜音樂會又被稱為“除夕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歷史最久的,由樂團前任首席指揮卡拉揚創辦於20世紀70年代,在每年的12月31日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大本營,即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行。指揮若無特殊情況,會由樂團時任首席指揮執棒。
1978年
歌劇管弦樂選段
卡拉揚

1983年

卡拉揚

1988年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卡拉揚
基辛(鋼琴)
1992年

阿巴多
阿格里奇(鋼琴)
1996年
吉普賽風格
阿巴多
文格洛夫(小提琴)
1997年
致敬卡門
阿巴多
普列特涅夫(鋼琴)
1998年
愛與希望之歌


2000年
威爾第百年
阿巴多
羅斯特(女高音)
2001年
邀舞
巴倫博伊姆

2002年
小鎮故事
西蒙·拉特爾

2003年
拉威爾與格什溫
西蒙·拉特爾
馬丁(鋼琴)
2004年
博伊倫之歌
西蒙·拉特爾

2005年
致敬莫扎特
西蒙·拉特爾
艾利克斯(鋼琴)
2006年

西蒙·拉特爾
內田光子(鋼琴)
2007年
俄羅斯之聲
西蒙·拉特爾

2008年
美國現代音樂
西蒙·拉特爾
托馬斯·夸斯托夫(男中音)
2011年

西蒙·拉特爾
基辛(鋼琴)
2013年
東歐風情
西蒙·拉特爾

2014年

西蒙·拉特爾
梅納漢姆·普萊斯勒(鋼琴)
2015年
法國情調
西蒙·拉特爾
穆特(小提琴)
2016年

西蒙·拉特爾
丹尼爾·特里弗諾夫(鋼琴)
2017年

西蒙·拉特爾
喬伊斯·迪多納托(女中音)
2018年
莫扎特與拉威爾
丹尼爾·巴倫勃伊姆

2020年
美國風情
基里爾·別特連科
狄安娜·達姆嬈(女高音)
森林音樂會
年份
主題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92年
法蘭西之夜
普萊特
費舍爾(鋼琴)
“森林音樂會”全稱為“柏林愛樂森林劇場音樂會”,是在柏林郊外一個名為“瓦爾德尼森劇場”舉行的露天音樂會。從1989年開始,每年夏季,柏林愛樂樂團都會在這裡舉行當年演出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時間基本為當年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期,如有特殊情況會延後。
1993年
俄羅斯之夜
小澤征爾

1994年
舞曲與狂想曲之夜
楊松斯
盧迪(鋼琴)
1995年
美國之夜
西蒙·拉特爾
馬歇爾(鋼琴)
1996年
義大利之夜
阿巴多
喬治烏(女高音)
1997年
聖彼得堡之夜
梅塔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
拉美之夜
巴倫博伊姆
威廉士(吉他)
1999年
歌劇之夜
萊文
赫普納(男高音)
2000年
韻律與節奏之夜
長野健
兒玉麻里(鋼琴)
2001年
西班牙之夜
多明戈
莎拉·張(小提琴)
2002年
返場曲之夜
楊松斯
拉賓(小提琴)
2003年
格什溫之夜
小澤征爾
馬庫斯·羅伯特三重奏
2005年
法蘭西之夜

拉貝克(鋼琴)
2006年
一千零一夜
雅爾維
詹森(小提琴)
2007年
狂想曲之夜
西蒙·拉特爾
福克斯(單簧管)
2009年
俄羅斯節奏之夜
西蒙·拉特爾
鮑夫曼(鋼琴)
2010年
弗萊明情歌之夜
馬林
弗萊明(女高音)
2011年
爵士之夜
夏伊

2015年
好萊塢之夜
西蒙·拉特爾

2016年
捷克之夜
雅尼克·瑟貢
芭蒂亞什維利(小提琴)
2017年
德奧之夜
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2018年
西蒙·拉特爾告別
西蒙·拉特爾
馬格達萊娜·科澤納(女高音)
2019年
普羅科菲耶夫與拉威爾
圖甘·索基耶夫
瑪麗安娜·科萊巴薩(次女高音)
歐洲音樂會
年份
演出地
所在城市
指揮
主要獨奏/獨唱
備註
1991年
斯美塔那音樂廳
捷克-布拉格
阿巴多
斯圖特(女高音)
“歐洲音樂會”全稱為“歐洲聖城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最年輕的。1991年開始舉辦,時間是每年的5月1日,與樂團的誕生日是同一天。
1992年
埃斯科瑞亞修道院
西班牙-馬德里
巴倫博伊姆
多明戈(男高音)
1993年
皇家阿爾伯特大廳
英國-倫敦
海廷克
齊默爾曼(小提琴)
1994年
霍夫劇院
德國-麥寧根
阿巴多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5年
韋奇奧宮
義大利-弗羅倫薩
梅塔
莎拉·張(小提琴)
1996年
馬林斯基劇院
俄羅斯-聖彼得堡
阿巴多
布拉格(小提琴)
1997年
凡爾賽皇家歌劇院
法國-巴黎
巴倫博伊姆
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
瓦薩號沉船遺蹟
瑞典-斯德哥爾摩
阿巴多
亞歷克斯(女高音)
1999年
聖瑪利亞教堂
波蘭-克拉科夫
海廷克
艾克斯(鋼琴)
2000年
柏林愛樂音樂廳
德國-柏林
阿巴多
普列特涅夫(鋼琴)
2001年
聖伊蘭大教堂
土耳其-伊斯坦堡
楊松斯
帕胡德(長笛)
2002年
馬西莫劇院
義大利-巴勒莫
阿巴多
沙漢姆(小提琴)
2003年
傑諾米洛斯修道院
葡萄牙-里斯本
布列茲
皮雷斯(鋼琴)
2004年
阿提克斯圓形劇場
希臘-雅典
西蒙·拉特爾
巴倫博伊姆(鋼琴)
2005年
匈牙利國家歌劇院
匈牙利-布達佩斯
西蒙·拉特爾
卡瓦科什(小提琴)
2006年
城邦劇院
捷克-布拉格
巴倫博伊姆
巴博雷克(小號)
2007年
奧伯斯普瑞電纜廠
德國-柏林
西蒙·拉特爾
巴蒂什利(小提琴)
2008年
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俄羅斯-莫斯科
西蒙·拉特爾
拉賓(小提琴)
2009年
聖卡羅歌劇院
義大利-那不勒斯
穆蒂
布瑪娜(女高音)
2010年
謝爾多尼劇院
英國-牛津
巴倫博伊姆
維勒斯坦(大提琴)
2011年
西班牙皇家劇院
西班牙-馬德里
西蒙·拉特爾
卡尼薩雷斯(吉他)
2012年
西班牙騎術學校
奧地利-維也納
杜達梅爾
卡普肯(大提琴)
2013年
布拉格堡西班牙廳
捷克-布拉格
西蒙·拉特爾
科澤娜(女高音)
2014年
柏林愛樂音樂廳
德國-柏林
巴倫博伊姆

2015年
中心音樂廳
希臘-雅典
西蒙·拉特爾
卡瓦科斯(小提琴)
2016年
羅斯巴洛克式教堂
挪威-羅斯
西蒙·拉特爾
薇爾德·弗朗(小提琴)
2017年
拜占庭城堡
賽普勒斯-帕福斯
馬里斯·楊松斯
安德列斯·奧登薩默(單簧管)
2018年
拜羅伊特侯爵歌劇院
德國-拜羅伊特
怕沃·雅爾維
艾娃-瑪利亞·維斯特布洛克(女高音)
2019年
奧賽博物館
法國-巴黎
丹尼爾·哈丁
布林恩·特菲爾(男中低音)
以上音樂會參考資料來源

參演紀錄片

時間
作品名
導演
備註
1952年
《音樂的大使》
赫爾曼·什托布
以柏林愛樂樂團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
2003年
《舞動柏林》
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
柏林愛樂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
2004年
《富特文格勒之愛》
簡·施密特-加雷
深入富特文格勒隱藏在指揮家身份背後的生活
2007年
《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
恩里克·朗什
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樂團的情況
2008年
《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托馬斯·格魯伯
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

獲獎記錄

留聲機雜誌唱片獎

2006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克勞迪奧·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  
2004
留聲機雜誌-最佳協奏曲
獲獎
獲獎作品:馬里斯·楊松斯-格里格與舒曼的鋼琴協奏曲  
2000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1984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歌劇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華格納《帕西法爾》  

葛萊美獎

2009
第51屆格萊美-最佳合唱表演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斯特拉文斯基《詩篇交響曲》  
2001
第43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2000
第42屆格萊美-最佳古典類演唱
獲獎
獲獎作品:托馬斯-托斯夸夫-《馬勒:少年魔號》  
1998
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獲獎
獲獎作品:阿巴多-《欣德米特:室內樂》  
1979
第21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貝多芬九首交響曲》  
1970
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
獲獎
獲獎作品:卡拉揚-《華格納:齊格弗里德》  

德國古典回聲獎

2017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皮亞佐拉的素描》  
2016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獲獎
獲獎作品:《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2014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穆特、霍內克-《德沃夏克作品》  
2013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2012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勛伯格作品》  
2009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詩篇交響曲》  
2009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獲獎
獲獎作品:《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2007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2006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獲獎
獲獎作品:《舞動柏林》  
2006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獲獎
獲獎作品: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  
2005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時光流逝》  
2003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勛伯格:古雷之歌》  
2001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獲獎
獲獎作品: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南美大逃亡》  
1995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獲獎
獲獎作品:穆洛娃-《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全英古典音樂獎

2007
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古典音樂唱片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行星組曲》  
2003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第五交響曲》  
2001
樂評人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五交響曲》  
2001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法國金音叉獎

2016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貝多芬:第一至九交響曲》  
2015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齊默爾曼-《魯托斯拉夫斯基:鋼琴協奏曲》  
2014
金音叉-年度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西蒙·拉特爾-《馬太受難曲》  

國際古典音樂大獎-ICMA

2017
ICMA-交響曲
獲獎
獲獎作品:《克勞迪奧·阿巴多:最後一場音樂會》  
2016
ICMA-交響曲
獲獎
獲獎作品:《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樂團評價

柏林愛樂樂團以其嚴謹的演奏風格、高超的技巧和對作品內容的正確理解,獲得了各國音樂界的一致讚揚,有“傳播音樂的使者”之美譽。樂團在演出合作、曲目詮釋方面均具有兼容並蓄的胸懷,只要是優秀的指揮家、演奏者,可以不問國籍與之合作,這樣就使其成為具有國際色彩的高水準樂團;同時曲目詮釋廣泛,尤其是德國作品更是如魚得水。樂團在合奏方面精緻洗鍊,可以說是理想的管弦樂團的一種典型;此外在使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方面,能發掘這些樂器新的表現性能。(《音樂欣賞普及大全》張虔、景作人評)
柏林愛樂樂團的發展史堪稱交響音樂文化從19世紀到21世紀所走過歷程的縮影。在漢斯·馮·彪羅德領導下,樂團確立為一個水準高超的大型交響樂團,阿瑟·尼基什則賦予它豐富的浪漫靈性,富特文格勒將古典和浪漫的遺產熔鑄為宏大的精神王國,卡拉揚則在二戰後的文化復甦背景下藉助現代錄音錄像技術的發展將樂團推向成功,西蒙·拉特爾以其作為指揮家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對音樂領域裡新觀念和新事物的敏銳意識,使之與樂團一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理想的音樂文化使者。(樂評人王紀宴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