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年
歷史大事
王建自中和四年(884)十一月脫離
鹿晏弘投奔朝廷後,被
田令孜收為養子,為
神策軍將。僖宗還長安,使王建將
神策軍宿衛。
光啟二年(886)正月,僖宗再次播遷,出散關往
興元(今陝西漢中)登大散嶺時,王建率
神策軍五百為前驅,負傳國璽從之。夜,僖宗枕王建膝而寢,醒時賜王建御袍。三月,遣王建帥部兵戍三泉(今四川廣元北,唐屬利州),以王建遙領
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將帥遙領州鎮自此始。
張雄據蘇州
光啟二年(886)十月,感化軍(今徐州)
牙將張雄、
馮弘鐸得罪
節度使時溥,聚三百眾走渡江,襲據蘇州。張雄自稱刺史,擁兵至五萬,有戰艦千餘,自號天成軍。
董昌鎮越州,錢謬知杭州
浙西將錢謬屢敗浙東
劉漢宏軍,杭州刺史
董昌為激勵錢謬進取浙東,稱若能攻取
越州(今浙江紹興)將以杭州相授。
光啟二年(886)十月,錢謬遂引兵自
諸暨開山道五百里直出曹娥埭(今紹興東南約四十餘里),浙東將鮑君福帥眾降。謬連續擊敗浙東軍,十一月十一日,攻克
越州,劉漢宏逃奔
台州(今浙江臨海)。十二月,
台州刺史杜雄誘執
劉漢宏,送董昌處問斬。董昌遂徒鎮
越州,自稱知浙東軍府事,以錢謬知杭州事。
義
成軍節度使安師儒治軍無方,發生內亂。
光啟二年(886)十一月,
朱全忠遣將
朱珍等乘雪襲據
滑州(今河南滑縣東),虜師儒以歸。
朱全忠乃以
牙將胡真知義成留後,自是據有宣武、義成兩鎮。
朱瑾襲據兗州
光啟二年(886),天平
牙將朱瑾逐
泰寧節度使
齊克讓,自稱留後。先是,朱瑾欲襲
兗州,先求婚於
齊克讓,然後自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盛飾車服往兗州迎親,甲兵暗藏於後。迎親之夕,甲士突然出擊,於是逐
齊克讓而代之。朝廷於是任朱瑾為
泰寧節度使,治
兗州。
張郁陷常州
光啟二年(886)春正月,鎮海(今江蘇鎮江)
牙將張郁作亂,攻陷常州。張郁乃潤州(即鎮江)小將,鎮海節度使
周寶遣郁押兵士三百人戍海邊,因元旦酗酒,殺使府安慰軍將,後自度不能免禍,遂作亂。
周寶遣將討擊,張郁乃自
常熟取江陰而入常州,刺史劉革親執印而降。六月,
周寶遣牙將丁從寶襲常州,逐張郁,郁奔海陵(今江蘇泰州)依鎮遏使高霸。
光啟二年(886)正月,
李克用引軍還河東(今山西太原),與
王重榮共同上表請僖宗車駕還宮,並列數宦官
田令孜罪狀,請誅禍首。
朱玫、李昌符亦恥為
田令孜所用,與
李克用、
王重榮合。二月,
王重榮、
朱玫、李昌符復上表請誅
田令孜。三月,鳳翔百官
蕭遘等皆請誅
田令孜。
唐僖宗又詔加王重榮應接糧料使,使調奉道谷十五萬斛以濟國用,王重榮上表稱
田令孜未誅,不奉詔。
田令孜自知不為天下所容,四月,自除西川監軍使;尋解西川監軍使,至成都請尋醫,詔許。
光啟二年(886)正月,河東、河中軍兵臨長安。
田令孜請僖宗由
鳳翔奔興元(今陝西漢中),僖宗不從。八日夜,
田令孜引兵入皇宮,劫僖宗幸寶雞,皇宮衛士從駕者僅數百人,宰相朝臣皆不知,獨翰林學士承旨
杜讓能因在禁宮值班,得訊息後步從乘輿,追及於寶雞。第二天,才有
孔緯等少數朝官繼至,眾朝士追乘輿者,為亂兵掠於中途、衣冠盡失。邠寧、
鳳翔軍追乘輿,
田令孜又挾僖宗入散關赴興元,命
神策軍拒藩鎮追兵,戰鼓之聲聞於行宮,車駕才入散關,
朱玫已圍寶雞。於是
朱玫長驅攻散關,不克,獲襄王熅,俱還鳳翔。
李昌符、
朱玫焚閣道,燒郵驛,僖宗車駕由崎嶇山路逃奔,險情迭起,三月十七日才到達興元。
襄王熅監國
光啟二年(886)正月,邠寧、鳳翔兵追乘輿不著,於散關遵塗驛獲襄王熅。熅乃肅宗子襄王僙之曾孫。四月,
朱玫以
田令孜在僖宗左右,終難除去,乃與宰相
蕭遘議立襄王熅監國。三日,玫逼鳳翔百官奉襄王熅權監軍國事,承制封拜指揮,而仍遣大臣入蜀迎駕僖宗。六日,熅受冊,冊文乃
兵部侍郎鄭昌圖所寫。
朱玫自兼左、右神策十軍使,帥百官奉李熅還長安;以
鄭昌圖為宰相,主財政,百官在河中(今山西永濟)者,以
崔安潛為首,上箋於襄王,賀受冊。五月,
朱玫自加侍中任宰相,並大行封拜以拉攏諸藩鎮,遣使宣諭江淮,諸藩鎮受命者什六、七,
淮南節度使高駢甚至奉箋勸進。
襄王熅即皇帝位
襄王熅既回長安監國,
太子太師裴琚等長安百官勸進皇帝位。光啟二年(886)十月,李熅即皇帝位。
改元建貞,遙尊僖宗為太上元皇聖帝。
朱玫遣將
王行瑜急攻興州(今陝西略陽),無大進展。唐
禁軍統帥
楊復恭傳檄關中:凡得
朱玫首者,以靜難
節度使賞之。
王行瑜恐獲罪於
朱玫,乃與部下謀倒戈取
朱玫首。光啟二年(886)十二月十日,行瑜自
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擅引兵歸長安,於朝堂擒
朱玫並及其黨數百人斬之。
裴澈、
鄭昌圖帥百官二百餘人奉襄王熅奔河中(今山西永濟),
王重榮詐為迎奉,執熅殺之,並囚澈、昌圖,百官死者過半。重榮乃函襄王熅首送興元(今陝西漢中)行在,百官皆賀。
河陽軍亂
唐河陽節度使
諸葛爽死後,子諸葛仲方幼弱,雖被立為留後,但政在大將
劉經之手,諸將多不附。光啟二年(886)十二月,
劉經畏李罕之難制,自引兵鎮洛陽,襲罕之於澠池,為罕之所敗。罕之追殺劉經軍,經棄洛陽而走。劉經遣
張全義(
張言)將兵拒罕之,全義卻與罕之合兵攻河陽(今河南孟縣),為劉經所敗。時
秦宗權遣部將
孫儒攻陷鄭州,進而攻陷河陽,留後諸葛仲方奔大梁(今河南開封),孫儒遂自稱河陽
節度使。張全義據
懷州(今河南
沁陽),
李罕之據澤州(今山西
晉城)以拒
孫儒。
江漢戰亂
光啟二年(886)江漢地區一直處在戰亂之中。
鄂州(今湖北武昌)自中和四年(884)以來即由路審之占據,這年安陸人
周通攻鄂州,路審之遁去;
岳州(今湖南嶽陽)刺史
杜洪乘虛入據鄂州,自稱武昌留後,不久獲得朝廷承認。但湘陰(今湖南)人鄧進思卻也乘虛攻陷岳州。荊南自去年九月被秦宗言圍困,張瑰嬰城自守,一年多來,城中食物和器甲皆盡,死者相枕,但秦宗言竟未能克城而去。
通鑑記載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下之上光啟二年(丙午,公元八八六年)
戊子,令孜請上幸興元,上不從。是夜,令孜引兵入宮,劫上幸寶雞,黃門衛士從者才數百人,宰相朝臣皆不知。翰林學士承旨
杜讓能宿直禁中,聞之,步追乘輿,出城十餘里,得人所遺馬,無羈勒,解帶系頸而乘之,獨追及上於
寶雞。明日,乃有
太子少保孔緯等數人繼至。讓能,審權之子;緯,戣之孫也。宗正奉太廟神主至鄠,遇盜,皆失之。朝士追乘輿者至盩厔,為亂兵所掠,衣裝殆盡。庚寅,上以
孔緯為御史大夫,使還召百官,上留寶雞以待之。時
田令孜弄權,再致播遷,天下共忿疾之。
朱玫、
李昌符亦恥為之用,且憚
李克用、
王重榮之強,更與之合。
蕭遘因邠寧奏事判官
李松年至鳳翔,遣召
朱玫亟迎車駕,癸巳,玫引步騎五千至鳳翔。
孔緯詣宰相,欲宣詔召之,
蕭遘、
裴澈以令孜在上側,不欲往,辭疾不見。緯令台吏趣百官詣行在,皆辭以無袍笏,緯召三院御史,泣謂:“布衣親舊有急,猶當赴之。豈有天子蒙塵,為人臣子,累召而不往者!”御史請辦裝數日而行,緯拂衣起曰:“吾妻病垂死且不顧,諸君善自為謀,請從此辭!”乃詣
李昌符,請騎衛送至行在,昌符義之,贈裝錢,遣騎送之。
瑄寧、鳳翔兵追逼乘輿,敗神策指揮使楊晟於潘氏,鉦鼓之聲聞於行宮。
田令孜奉上發寶雞,留
禁軍守石鼻為後拒。置感義軍於興、鳳二州,以楊晟為
節度使,守散關。
時軍民雜糅,鋒鏑縱橫,以
神策軍使王建、晉暉為清道斬斫使,建以長劍五百前驅奮擊,乘輿乃得前。上以傳國寶授建使負之以從,登大散嶺。
李昌符焚閣道丈餘,將摧折,王建扶掖上自煙焰中躍過。夜,宿板下,上枕建膝而寢,既覺,始進食,解御袍賜建曰:“以其有淚痕故也。”車駕才入散關,
朱玫已圍寶雞。石鼻軍潰,玫長驅攻散關,不克。嗣襄王熅,肅宗之玄孫也,有疾,從上不及,留遵塗驛,為玫所得,與俱還鳳翔。
朱玫、
李昌符使山南西道
節度使石君涉柵絕險要,燒郵驛,上由它道以進。山谷崎嶇,邠軍迫其後,危殆者數四,僅得達山南。三月,壬午,石君涉棄鎮逃歸
朱玫。
癸未,鳳翔百官
蕭遘等罪狀田令孜及其黨
韋昭度,請誅之。初,昭度因供奉僧澈結宦官,得為相。澈師知玄鄙澈所為,昭度每與同列詣知玄,皆拜之,知玄揖使詣澈啜茶。
詔加
王重榮應接糧料使,使調本道谷十五萬斛以濟國用。重榮表稱令孜未誅,不奉詔。
陳敬瑄疑東川
節度使高仁厚,欲去之。遂州刺史鄭君立起兵攻陷
漢州,進向成都。敬瑄遣其將李順之逆戰,君立敗死。敬瑄又發維、茂羌軍擊仁厚,殺之。
朱玫以
田令孜在天子左右,終不可去,言於
蕭遘曰:“主上播遷六年,中原將士冒矢石,百姓供饋餉,戰死餓死,什減七八,僅得復京城。天下方喜車駕還宮,主上更以勤王之功為敕使之榮,委以大權,使墮綱紀,騷擾籓鎮,召亂生禍。玫昨奉尊命來迎大駕,不蒙信察,反類脅君。吾輩報國之心極矣,戰賊之力殫矣,安能垂頭弭耳,受制於閽寺之手哉!李氏孫尚多,相公盍改圖以利社稷乎?”遘曰:“主上踐阼十餘年,無大過惡。正以令孜專權肘腋,致坐不安席,上每言之,流涕不已。近日上初無行意,令孜陳兵帳前,迫脅以行,不容俟旦。罪皆在令孜,人誰不知!足下盡心王室,正有引兵還鎮,拜表迎鑾。廢立重事,伊、霍所難,遘不敢聞命!”玫出,宣言曰:“我立李氏一王,敢異議者斬!”
夏,四月,壬子,玫逼鳳翔百官奉襄王熅權監軍國事,承制封拜指揮,仍遣大臣入蜀迎駕,盟百官於石鼻驛。玫使
蕭遘為冊文,遘辭以文思荒落;乃使
兵部侍郎判戶部
鄭昌圖為之。乙卯,熅受冊,玫自兼左、右神策十軍使,帥百官奉熅還京師;以
鄭昌圖同平章事、判度支、鹽鐵、戶部,各置副使,三司之事一以委焉。河中百官
崔安潛等上襄王箋,賀受冊。
田令孜自知不為天下所容,乃薦樞密使使
楊復恭為左神策
中尉、
觀軍容使,自除西川監軍使,往依
陳敬瑄。復恭斥令孜之黨,出王建為
利州刺史,晉暉為
集州刺史,張造為萬州刺史,李師泰為忠州刺史。
呂用之建牙開幕,一與駢同;凡駢之腹心,及將校能任事者,皆逼以從己,諸所施為,不復咨稟。駢頗疑之,陰欲奪其權,而根蒂已固,無如之何。用之知之,甚懼,訪於其黨前度支巡官鄭杞、前知廬州事董瑾,杞曰:“此固為晚矣!”用之問策安出,杞曰:“
曹孟德有言:‘寧我負人,無人負我。’”明日,與瑾共為書一緘授用之,其語秘,人莫有知者。
初,鳳翔
節度使李昌符與
朱玫同謀立襄王,既而玫自為宰相專權,昌符怒,不受其官,更通表興元。詔加昌符檢校司徒。朱玫遣其將
王行瑜將
邠寧、
河西兵五萬追乘輿,感義
節度使楊晟戰數卻,棄散關走,行瑜進屯
鳳州。
是時,諸道貢賦多之長安,不之興元,從官衛士皆乏食,上涕泣,不知為計。
杜讓能言於上曰:“
楊復光與
王重榮同破
黃巢,復京城,相親善;復恭其兄也。若遣重臣往諭以大義,且致復恭之意,宜有回慮歸國之理。”上從之,遣右諫議大夫
劉崇望使於河中,齎詔諭重榮,重榮既聽命,遣使表獻絹十萬匹,且請討朱玫以自贖。
戊戌,襄王熅遣使至晉陽賜
李克用詔,言:“上至半塗,六軍變擾,蒼黃晏駕,吾為籓鎮所推,今已受冊。”
朱玫亦與克用書,克用聞其謀皆出於玫,大怒。大將
蓋寓說克用曰:“鑾輿播遷,天下皆歸咎於我,今不誅玫,黜
李熅,無以自湔洗。”克用從之,燔詔書,囚使者,移檄鄰道,稱:“玫敢欺籓方,明言晏駕。當道已發蕃、漢三萬兵進討凶逆,當共立大功。”寓,蔚州人也。
李克用遣使奉表稱:“方發兵濟河,除逆黨,迎車駕,願詔諸道與臣協力。”先是,山南之人皆言克用與
朱玫合,人情洶懼;表至,上出示從官,並諭山南諸鎮,由是帖然。然克用表猶以
朱全忠為言,上使
楊復恭以書諭之云:“俟三輔事寧,別有進止。”
衡州刺史
周岳發兵攻
潭州,欽化節度使閔勖招淮西將黃皓入城共守,皓遂殺勖。岳攻拔州城,擒皓,殺之。
鎮海
節度使周寶遣牙將丁從實襲常州,逐張郁。郁奔海陵,依鎮遏使南昌高霸。霸,高駢將也,鎮海陵,有民五萬戶,兵三萬人。
王行瑜進攻興州,感義
節度使楊晟棄鎮走,據
文州,詔保鑾都將
李鋋、扈蹕都將
李茂貞、陳佩屯大唐峰以拒之。茂貞,博野人,本姓宋,名文通,以功賜姓名。
王潮拔泉州,殺廖彥若。潮聞福建觀察
陳岩威名,不敢犯福州境,遣使降之,岩表潮為泉州刺史。潮
沈勇有智略,既得泉州,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服。幽王緒於別館,緒慚,自殺。
九月,
朱玫將張行實攻大唐峰,
李鋋等擊卻之。
金吾將軍滿存與邠軍戰,破之,復取興州,進守萬仞寨。
李克修攻
孟方立,甲午,擒其將呂臻於焦岡,拔故鎮、武安、臨洺、
邯鄲、沙河,以大將安金俊為邢州刺史。
長安百官
太子太師裴璩等勸進於襄王熅。冬,十月,熅即皇帝位,
改元建貞,遙尊上為太上元皇帝。
董昌謂
錢鏐曰:“汝能取越州,吾以杭州授汝。”鏐曰:“然,不取終為後患。”遂將兵自
諸暨趨平水,鑿山開道五百里,出曹娥埭,浙東將鮑君福帥眾降之。鏐與浙東軍戰,屢破之,進屯
豐山。
感化
牙將張雄、
馮弘鐸得罪於節度使
時溥,聚眾三百,走渡江,襲蘇州,據之。雄自稱刺史,稍聚兵至五萬,戰艦千餘,自號天成軍。
河陽
節度使諸葛爽薨,大將
劉經、張全義立爽子仲方為留後。全義,臨濮人也。
義成
節度使安師儒委政於兩廂
都虞候夏侯晏、杜標,二人驕恣,軍中忿之。小校張驍潛出,聚眾二千攻州城,師儒斬晏、標首諭之,軍中稍息。天平
節度使朱瑄謀取
滑州,遣濮州刺史
朱裕將兵誘張驍,殺之。
朱全忠先遣其將
朱珍、
李唐賓襲
滑州,入境,遇大雪。珍等一夕馳至壁下,百梯並升,遂克之。虜師儒以歸。全忠以
牙將江陵胡真知義成留後。
田令孜至成都請尋醫,許之。
楊復恭傳檄關中,稱“得
朱玫首者,以靜難節度使賞之。”
王行瑜戰數敗,恐獲罪於玫,與其下謀曰:“今無功,歸亦死;曷若與汝曹斬玫首,定京城,迎大駕,取邠寧節鉞乎?”眾從之。甲寅,行瑜自
鳳州擅兵引歸京師,玫方視事,聞之,怒,召行諭,責之曰:“汝擅歸,欲反邪?”行瑜曰:“吾不反,欲誅反者朱玫耳!”遂擒斬之,並殺其黨數百人。諸軍大亂,焚掠京城,士民無衣凍死者蔽地。裴澈、鄭昌圖帥百官二百餘人奉襄王奔河中,
王重榮詐為迎奉,執熅,殺之,囚澈、昌圖;百官死者殆半。
王重榮函襄王熅首送行在,刑部請御興元城南門獻馘,百官畢賀。
太常博士殷盈孫議,以為:“熅為賊臣所逼,正以不能死節罪耳。禮,公族罪在大辟,君為之素服不舉。今熅已就誅,宜廢為庶人,令所在葬其首。其獻馘稱賀之禮,請俟
朱玫首至而行之。”從之。盈孫,侑之孫也。
河陽大將劉經,畏
李罕之難制,自引兵鎮洛陽,襲罕之於澠池,為罕之所敗,經棄洛陽走,罕之追殺殆盡。罕之軍於鞏,將渡河,經遣
張全義將兵拒之。時諸葛仲方幼弱,政在
劉經,諸將多不附。全義遂與罕之合兵攻河陽,為經所敗,罕之、全義走保
懷州。
初,忠武決勝指揮使
孫儒與龍驤指揮使朗山劉建鋒戍
蔡州,拒
黃巢,扶溝
馬殷隸軍中,以材勇聞。及
秦宗權叛,儒等皆屬焉。宗權遣儒將兵攻陷鄭州,刺史李璠奔大梁。儒進陷河陽,留後諸葛仲方奔大梁。儒自稱節度使,
張全義據懷州,
李罕之據澤州以拒之。初,長安人
張佶為
宣州幕僚,惡
觀察使秦彥之為人,棄官去,過
蔡州,宗權留以為行軍司馬。佶謂
劉建鋒曰:“秦公剛鷙而猜忌,亡無日矣,吾屬何以自免!”建鋒方自危,遂與佶善。
壽州刺史張翱遣其將魏虔將萬人寇廬州,廬州刺史楊行愍遣其將
田頵、
李神福、
張訓拒之,敗虔於褚城。滁州刺史許勍襲
舒州,刺史陶雅奔廬州。高駢命行愍更名行密。
是歲,天平
牙將朱瑾逐泰寧節度使齊克讓,自稱留後。瑾將襲袞州,求婚於
克讓,乃自鄆盛飾車服,私藏兵甲以赴之。親迎之夕,甲士竊發,逐克讓而代之。朝廷因以瑾為
泰寧節度使。
安陸賊帥周通攻
鄂州,路審中亡去。岳州刺史
杜洪乘虛入鄂,自稱武昌留後,朝廷因以授之。湘陰賊帥鄧進思復乘虛陷岳州。
秦宗言圍
荊南二年,張環嬰城自守,城中米斗直錢四十緡,食甲鼓皆盡,擊門扉以警夜,死者相枕。
宗言竟不能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