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554年——(南
梁元帝承聖三年
夏明丙寅)
庾信等被南梁派遣朝聘於北魏,被羈留,從此留居北方。
893年——
保加利亞大公
西蒙一世繼位。他日後締造了強大的保加利亞帝國。
1129年——(宋高宋建炎三年五月乙酉)高宗致
建康,致書金人:“願用正朔,比於藩臣”。 1340年——(元順帝至元六年五月癸丑)元政府明令:禁民間藏軍器。
1644年——(順治元年四月己卯)清軍至
山海關,
吳三桂開關出迎,大軍入關。
吳三桂1841年——侵華英軍進攻廣州,奕山向英軍乞和,簽訂《
廣州和約》。
1871年——貝爾-拉雪茲公墓戰鬥:巴黎公社最後一批戰士與凡爾塞反革命軍在巴黎拉雪茲神甫墓地北角的一堵牆前進行血戰,全部壯烈犧牲。後人稱此牆為“公社社員牆”。
1905年——私立復旦公學成立
1912年——“政見商榷會”在上海成立。
1919年——
阿富汗國王阿曼努拉發動第三次
英阿戰爭,迫使英國於1919年承認阿富汗獨立。
1919年——美國海軍NC-4型水上飛機首次橫渡大西洋成功。
1924年——在日本
橫須賀,軍艦“津輕”號被炸沉以作為裁軍的步驟。
汪精衛1931年——德國教授奧古斯特·皮卡爾成為第一個乘坐氣球飛行到同溫層的人類。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比利時向德國投降。
1941年——德國軍艦“
俾斯麥”號在法國附近被英國海軍擊沉,兩千六百人喪生。
1941年——羅斯福宣布美國處於非常緊急狀態。
1942年——日軍在河北省定州市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北疃慘案。
1949 年——上海全部解放。
1951年——中共中央同意《資本主義工業的公私關係問題》報告。
1952年——法、西德、比、荷、意、盧6國外長在巴黎簽署《歐洲防務集團條約》(又稱《歐洲軍條約》)。
1960年——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
196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進一步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
潘多1980年——我國參加亞洲第五屆桌球賽的運動員,在乘機回國途中遇颱風改道降落在台北桃園機場。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博士誕生。
1985年——我國外交部副部長
周南和英國駐華大使
伊文思,代表中英國兩國政府在北京互換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批准書》――《
中英聯合聲明》宣告生效。
1985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1986年——21歲的法國青年克里斯蒂昂繼本月15日第一次接受人工心臟後,再次接受心臟活體移植,成為他胸中跳動著的第三顆心臟,這在歐洲乃至醫學史上還是第一次。
1987年——江西省省長
倪獻策因徇私舞弊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的判決。
2010年——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芬蘭國家館日。
出生人物
1907年——瑞秋·卡森,世界環保運動的推動者。美國海洋生物學家。
1923年——
吳式樞,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吉林大學教授、物理學科創始人之一。
1923年——
亨利·基辛格,德裔美國政治家,外交家。
亨利·基辛格1988年——陳奕龍,2007年
東方衛視美特斯邦威《加油!好男兒》杭州賽區冠軍、全國11強演員。
1990年——克里斯·柯爾弗,美國演員。
逝世人物
1840年——
帕格尼尼,義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1992年——
長谷川町子,日本漫畫家。(1920年出生)
2007年——
坂井泉水因為跌落導致腦挫傷去世,享年40歲。本名
蒲池幸子,日本團體ZARD主唱。
2010年——
本多立太郎,96歲,日本侵華老兵,曾三次來華謝罪。
節日風俗
奈及利亞兒童節
簡介
奈及利亞的兒童節是五月二十七日。在這一天中國小都放假一天,然後學校會選幾位小朋友代表學校,參加政府辦的行軍活動。
黨史記錄
1949年5月27日 第三野戰軍解放我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上海
第二野戰軍集結於浙贛線進行戰備休整,隨時準備協同第三野戰軍反擊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干涉。上海地下黨組織在配合人民解放軍中起了重大作用。5月30日,中共中央在祝賀上海解放的電報中說:“上海各界人民積極與我軍合作,使蔣匪破壞計畫大部失敗,全市秩序迅速恢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特向上海前線人民解放軍、上海的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和上海全市的人民致熱烈的祝賀,向全國人民解放軍和全國的人民致熱烈的祝賀。”
1953年5月27日 《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係問題》的報告
1953年5月27日 中央統戰部部長
李維漢向黨中央呈送他1953年春帶領調查組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調查後寫出的《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係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總結了幾年來資本主義工業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情況和經驗,提出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形式是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業,將其納入國家計畫軌道,使資本主義工業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形式;公私合營是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最有利於將私有企業改造成社會主義企業。調查報告還指出,隨著企業的改造,這些企業中的資產階級分子有可能逐步改造為國營工業的管理或者技術的幹部。這個報告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舉行擴大會議
討論當前局勢、國防工作和今後的建軍方針。會議錯誤地批評了
劉伯承等主持部隊軍事訓練和軍事院校工作的幾位負責同志,誇大建國以來軍事訓練和軍事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某些缺點,把它說成是系統的教條主義錯誤,是“一條與黨的軍事路線相對抗的資產階級的軍事路線”,是“兩個階級的鬥爭在我軍內部的反映”。這次錯誤的反教條主義的鬥爭,對人民解放軍的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造成了不良的後果。
1978年5月27日至6月5日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擴大會議
宣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和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正式恢復工作。《文藝報》立即復刊。這是粉碎“
四人幫”以後文藝界舉行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會議。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和中國攝影學會隨後也陸續恢復工作。
1985年5月27日 《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
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頒布《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改革高等學校的招生計畫和畢業生分配製度,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保證教育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2005年5月27日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胡錦濤出席並發表講話指出: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工作必須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主題。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