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布托

阿里·布托

阿里·布托(1928—1979.4.4)是巴基斯坦曾任總理。其長女貝·布托後來成為巴基斯坦第一位女總理。他信仰伊斯蘭教,曾任律師職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里·布托
  • 國籍:巴基斯坦
  • 出生日期:1928
  • 逝世日期:1979年4月4日
  • 職業:總理
  • 信仰:伊斯蘭教
人物生平,評價,

人物生平

阿里·布托(1928—1979.4.4)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出生在巴基斯坦的一個貴族家庭。他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曾就讀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法律,之後又奔赴英倫三島做了律師。1953年,布托把自己的事業搬到國內,在喀拉蚩開了一家律師行。隨後,布托開始從政,先後擔任巴駐聯合國大使、貿易部長、外交部長等職。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巴基斯坦陷入危機之中,這時候布托脫穎而出,成功挽回了局面,成為國家英雄。
1971年,為防止東巴基斯坦(後來的孟加拉國)獨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出動軍隊進行鎮壓,一時間炮火連天,東巴一片混亂。此時印度趁亂出兵,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印度軍隊向東巴挺進,巴軍節節敗退。這時葉海亞·汗慌了手腳,急忙讓布托飛赴聯合國尋求國際支持。
然而在聯合國,只有中國明確支持巴基斯坦,蘇聯站在印度一邊,英國和法國態度左右搖擺,美國也不想得罪蘇聯和印度。儘管布托在聯合國反覆奔走,四處遊說,但卻無功而返。葉海亞·汗政權也隨之垮台,布托在風雨飄搖中接任總統,但他面臨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亂攤子。東巴已完全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一個新的孟加拉國。在西巴基斯坦有近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印度占領,約十萬名巴軍成了印軍戰俘。
布托剛一上台,就立刻尋求與印度談判,以穩定政局。但當他與號稱印度“鐵娘子”的英迪拉·甘地總理會面時,卻感受到了對方的咄咄逼人。面對布托這個敗軍之將,英迪拉·甘地提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要求把領土、戰俘以及克什米爾問題一舉解決。對於這個屈辱性的方案,布托堅決反對,“夫人,我寧可回國下台,也不會簽訂這個條約!”在談判中,布托的律師特長顯現出來,在最後的一次會談中,他飽含感情地對英迪拉·甘地說,“夫人,印巴是南亞的兩個大國,為什麼我們要讓彼此的傷口更加加深呢?不錯,軍事征服固然是一項光榮,但那畢竟是非正義的。一個睿智的政治領導人,為什麼不做適當的讓步以換得永久的和平呢?”經過他的說服,加上艱苦的談判,英迪拉·甘地做出讓步,同意退出占領的大部分巴領土、歸還巴戰俘,雙方恢復正常經貿關係,至於克什米爾爭端則維持現狀。巴基斯坦在戰敗的局面下保住了最大國家利益,布托功不可沒。回國後,面對歡迎的人群,布托若有所思地說,“這不是我的勝利,也不是英迪拉·甘地的勝利,而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勝利。”
土地改革拿自己開刀,經濟政策得罪大資本家
由於在西方國家學習和生活過多年,阿里·布托上台之後,決意要在巴基斯坦實行類似西方的民主改革。在他的推動下,1973年巴基斯坦頒布了新的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人權,禁止種族和教派歧視等。與此同時,布托開始實行國有化政策,要把銀行、交通運輸、鋼鐵等重要行業收歸國有。同時,布托開始在農村實行土地改革。為推行土地改革,布托不惜拿自己開刀,他在議會的一次講話深深地感動了議員們,“最近三個月來,我推行的土地改革,使我的家庭失去了4.5萬英畝土地。但這樣的改革還將繼續下去,我的家庭還將繼續失去土地,直到農戶都有自己的土地為止。”
然而,巴基斯坦是一個教權滲入很深的伊斯蘭國家,布托的世俗化乃至西方化的改革,顯得有些不合國情。而他的經濟改革則觸動了大企業家和大地主的利益,他們故意製造種種障礙,使巴基斯坦經濟陷入了停滯。
經濟的停滯,使得反對派趁機崛起,布托的政權開始不穩。看到這種情況,布托決定讓人民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他毅然提前舉行大選。大選的結果令布托的反對者們大失所望,大多數選民還是支持布托領導的人民黨,布托也順利當選為總理。然而反對黨卻藉口人民黨在大選中有舞弊行為,要求重新舉行大選,一些地方開始出現騷亂。面對亂局,布托並不害怕,他真正擔心的是軍方政變。為控制軍方,布托越級提拔了他眼中的“自己人”——當時的第三軍軍長齊亞·哈克擔任陸軍總參謀長。然而布托做夢也想不到,這個“自己人”正在策劃一場針對他的政變。
親信突然發動政變,布托在國際矚目下慷慨赴死
1977年7月5日凌晨,巴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軍車飛駛,全副武裝的士兵撲向電台、機場等重要目標。同時,大量精銳部隊則正在對布托的總理官邸實施包圍。巴基斯坦軍方在齊亞·哈克的帶領下發動政變了。
就在軍方向總理官邸實行包圍的同時,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警察冒著生命危險將訊息告知了布托的警衛烏爾斯。烏爾斯急忙叫醒熟睡中的布托, “布托先生,軍隊發動政變了。快想想辦法躲起來再說,或者跑掉!”布托卻顯得十分鎮定,他平靜地說:“我的生命屬於真主。他們既然叛變了我,想要殺我,那就讓他們來吧!”
凌晨2時,阿里·布托被捕,巴基斯坦進入齊亞·哈克的軍事統治時期。對於布托,政變者藉口布托曾經暗殺政敵艾哈邁德·汗,對他提起了訴訟。面對指控,布托憑藉律師的口才逐條批駁,結果法院頂住壓力宣布布托無罪。聽到布托無罪的訊息,巴基斯坦立刻沸騰了。這時候齊亞·哈克坐不住了,乾脆以危害軍管政權的罪名再次將布托逮捕。
對於巴基斯坦的政變,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看到布托被捕,一些國家通過各種渠道展開營救。歷來與巴基斯坦有良好關係的中國,通過聯合國和駐巴大使等外交渠道向巴軍方傳話,希望能夠釋放布托,對於中方的努力,齊亞·哈克只是哼哼哈哈,打著馬虎眼,或對中方大使避而不見。美、英也要求巴軍方能夠公正對待布托,法國總統也直接給齊亞·哈克寫信,要求讓布托流亡國外。甚至連布托昔日的對手、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也發表聲明支持布托。然而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齊亞·哈克反而認為,釋放布托可能對自己的統治產生不利影響,於是他下定決心消除後患。1979年2月6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4票贊同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判決對布托實行絞刑

評價

1979年4月4日,阿里·布托慷慨赴死。阿里·布托雖然死去,但他反對壟斷、扶助貧民的政治主張卻在巴基斯坦生根發芽。正如阿里·布托在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信中所言,“人民的力量並非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有朝一日,它將重放光彩,如花似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