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瀋陽市大東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代區長、李軍。代表區人民政府向瀋陽市大東區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瀋陽市大東區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4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主體:瀋陽市大東區政府
工作回顧,工作安排,

工作回顧

2013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緊緊咬住“經濟強區、生態新區、文化大區”戰略目標,全力做好“穩增長、辦全運、惠民生”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7%,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7.8%,稅收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達98%,居全省首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新成果。
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不斷提速
有效克服資金需求量大、拆遷量大、工程量大等困難,積極拓展發展空間,大力提升汽車產業發展規模。
——汽車產業持續增長。預計到年底,全區整車產量達到81萬輛,增長17%;完成產值1050億元,增長24.6%。零部件完成產值107億元,增長31.7%。
——整車廠擴建項目順利實施。寶馬第六代5系擴建項目正式投產,北盛三期整車及發動機項目試生產,華晨金杯H2項目投產。全區新增汽車產能40萬輛,新增發動機產能45萬台。
——零部件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強化零部件項目招商和建設,實現法雷奧等16個項目投產,奇昊等17個項目開工,美嘉等13個項目簽約,全年零部件企業供地65萬平方米。零部件發展進入每年竣工投產一批、供地開工一批、簽約落地一批的良性發展軌道。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北盛三期A2區土地整理基本完成,零部件產業園道路、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工;寶馬第七代5系轎車建設項目土地整理基本完成。實施東望街延長線等8條道路改造建設。利用低效用地改造政策,完成征地132公頃。
二、服務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通過完善發展規劃,創新招商體制,拓展招商領域,著力整合
服務業資源,推進服務業發展。
——東中街發展實現新突破。組建東中街管委會,減少職能交叉,實行統一管理。開發現有商業資源,構建龍之夢電商大廈、總部大廈等招商新載體,並引進阿里巴巴、鵬博士等知名企業,龍之夢大酒店、蘇寧旗艦店試營業;大悅城實現業態升級,蘋果旗艦店簽約落地。瀋陽中環廣場一期開工,二期啟動徵收。
——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編制生產性服務業規劃、吉祥商業區規劃。樂購樂都匯營業,六鑫珠寶年底前營業,中韓科技產業團地正式開工,太平人壽電子銷售、天安保險正式落地,永康大廈完成供地,立創城項目啟動徵收。區科技企業孵化中心成為省級科技孵化器。
——招商引資和外經貿工作取得新成果。組建13個招商分局,以新機制開展招商活動,拓展總部、電商、研發等招商新領域,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全年引進落地項目65個。完成外貿出口3.6億美元,增長16.1%。
三、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以籌辦“全運會”、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更加注重基礎性、長遠性工作,推進了城區環境再上新台階。
——舊城區改造步伐加快。基本完成了三家子南、寶鋼西、東站國小、不鏽鋼市場等地區徵收。實施凌雲地區改造,徵收進度達到75%。啟動鐵路沿線、二〇四、後陵等區域徵收。啟動改造總面積113.9萬平方米,惠及民眾8600餘戶。加強土地供應,完成歐博城東等9宗開發用地出讓。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年完成道路改造120萬平方米、綠化12萬平方米。實施牤牛河景觀改造,其中2.9公里河道改造基本完成。加強節能減排,完成四戶企業12台鍋爐脫硫治理工程。
——城市管理切實加強。發揮數位化城管作用,強化街道城管職能,加大資金和設備投入,城管水平實現新提升。投入資金7400萬元,完成龍之夢周邊及8條街路建築立面整治,實施重點街路沿線、全運場館周邊162棟樓體高標準亮化。投入資金1.4億元,完成52個棄管小區綜合改造,改造小區道路35萬平方米,實施“暖房工程”82.1萬平方米。建立完善房產、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應急維修機制,有效解決了民眾生活難題。
四、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成果顯著
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項目建設,強化遺留問題的解決,確保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民眾。
——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圓滿完成“十二運”柔道比賽的組織工作。藝術惠民“雙百萬”、文化“四進社區”豐富了民眾生活。完成省教育強區驗收評估。一中綜合樓投入使用,三十五中學、一三六中學教學樓主體封頂。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拆除草倉國小等18所學校周邊違章建築。五中通過省科技特色實驗校評估,二十八中通過市標準化高中驗收。新區醫院投入使用,並全面委託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管理,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實現流動人口免費計畫生育技術服務全覆蓋。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就業和社會保障不斷加強。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完成城鎮實名制就業3.3萬人,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推進社會保險擴面,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保險參保人數創新高。發放低保救助6800餘萬元、特殊群體生活和醫療補助1700餘萬元,補充養老金8700萬元。加強社區建設,完成22個社區公共用房改建、修繕和無障礙設施改造。投入資金2.7億元,強化公共安全、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紮實做好穩定工作,化解信訪疑難案件86件。
——妥善做好回遷安置工作。建立工作組、民眾代表、責任主體“三位一體”模式,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西堡巷政府補貼房全部入住,八王寺、龍之夢地區居民順利回遷,天潤、北大營街100-5甲地區回遷問題基本解決,全年回遷安置居民1916戶。城建和諧城一期即將入住,二、三期主體施工,榆林安置房主體封頂,大觀苑三期開工建設,全區入住和在建居民安置房面積110萬平方米。
五、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把提高議事決策效率和行政服務水平作為最佳化發展環境的核心,不斷強化效能建設,推進幹事,乾成事。
——行政管理改革不斷深入。實行公車制度改革。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全面收回出租房產,清理企業資產,規範使用、出售。制定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嚴格項目招投標,嚴格財政資金管理和支出審計。
——工作機制日趨完善。堅持向區人大、區政協報告、通報工作制度,辦理區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353件,滿意率達到98%。建立集中高效的議事決策機制、快速暢達的問題反饋機制,促進了徵收拆遷、基本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加快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發展軟環境更加最佳化。我區被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通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評審,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得到省級批准。深入企業開展“雙進雙解、雙推雙促”及“每周大走訪”工作,不斷壓縮行政審批事項,認真處理“民心網”、“96123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便企利民”更加富有成效。啟動“數字大東”網路工程建設。制定完善公務員行為規範。大力倡導多掌握問題、多召開業務會議、多深入現場、多協調市直部門的作風,促進了效率提升、任務落實和成果體現。
2013年,人民武裝、預備役、人防、工商、檔案、紅十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做出了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2013年,大東區整車產值實現千億目標,經濟發展質量全省領先,城市形象展現出新面貌,一批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更好解決,2013年的發展建設,進一步堅定了我們開創大東發展新局面的信心和決心。這些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區委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加強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大東發展的駐區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總結2013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整車與零部件產業發展不平衡,第三產業發展短板突出,舊城區改造任務十分艱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就業、救助、醫療、養老等民生工作還不能滿足民眾需求,政府效能建設、政府工作人員作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上述問題,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給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區搶抓歷史機遇,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區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區委的部署和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汽車產業發展、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加強社會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建設“經濟強區、生態新區、文化大區”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201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6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根據以上總體思路和目標,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加快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提升經濟實力
(一)推進整車廠擴建項目。確保北盛三期發動機、新車型同步下線;實現寶馬第六代5系擴建項目達產達效,第七代5系轎車建設項目開工。力爭整車產值增長16%,零部件產值增長30%。
(二)加快發展零部件產業。強化零部件招商,實現10個項目投產,10個項目開工,20個項目簽約。積極發展工業地產,建設規模達到30萬平方米。加強科技對汽車產業的支撐,推進零部件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三)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北盛三期、寶馬新工廠給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等配套建設,全面完成“七通一平”。做好產業區道路建設和綠化,強化環境治理。
二、全面實施大東新城建設,提高產業承載力
(一)完善新城規劃。進一步完善新城區域控詳規劃和城市設計,編制完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確保核心區規劃環評通過審查。
(二)加快土地整理。組合運用低效用地改造政策和爭取農轉用指標,抓緊解決徵收後續問題,釋放現有土地存量。適時啟動部分村屯改造,為項目建設拓展空間。推進現有企業的土地、廠房再開發利用,集約利用土地資源。
(三)完善配套功能。開展水系污染源綜合整治,啟動軒興四路等道路建設;將公共資源向汽車城傾斜,推進生產生活服務業和教育、衛生、文化、社區服務等功能配套發展。加快職業學院南、歐博城東、防護林北、東湖水庫周邊等節點地塊的開發,推進綜合配套功能建設。
三、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完善城區功能
(一)推進東中街建設和招商。實行聯合招商,釋放龍之夢現有土地資源,加快開發建設。瀋陽中環廣場一期商業部分竣工,二期開工。推進大悅城、天潤等業態升級,實現蘋果旗艦店、黃金珠寶城等項目營業。加強東中街環境整治和交通設施配套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二)進一步拓展招商領域。推進現有商業載體的再開發,建設電商大廈,推進新浪、淘寶等一批電商、IT企業入駐;建設中小企業孵化基地;推進龍之夢安防項目落地;加強金融、保險、文化、總部等項目招商,促進服務業發展。
(三)加快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推進吉祥商業區改造,啟動主要街路沿線開發,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實現東方銀座酒店開業,促進中韓科技產業團地、國瑞城按計畫施工,確保立創城、綠地總部、永康大廈等項目開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辰龍低碳工業園成為市級科技孵化器。
四、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改善城區面貌
(一)推進舊城區改造。加快實施凌雲、二〇四、後陵及鐵路沿線等重點區域徵收工作。加快安置房建設,實現城建和諧城一期、榆林安置房、明堂街經濟適用房入住,城建和諧城二三期、大觀苑三期主體竣工,凌雲、七二四地區居民安置房開工。
(二)強化精細化城市管理。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城管重心下移,強化街路、商業區及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加強居民小區、鐵路沿線、城鄉結合部環境治理,擴大垃圾分運覆蓋面。完成沈鐵路等街路牌匾提升改造,實施一環沿線樓體亮化。加強節能減排,降低能源消耗強度,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三)進一步完善市政設施。完成東望街延長線、吉祥步行街及七二四地區破損道路建設改造。實施珠林路等街路沿線樓宇立面改造,津橋路等5條街路臨街建築破損台階改造。完成滂江街等重點街路綠化景觀提升、上王家溝人工濕地建設和山梨河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做好房產維修日常工作。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
(一)發展文教衛生事業。促進教育資源整合,城區全面推進達標和均衡發展,新城重點推進布局和提升增量。完成三十五中學、一三六中學建設工程,啟動一〇九中學、二〇五國小等建設項目。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布局,推進與中國醫大一院合作模式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伸。完成區中醫院改造。爭創全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增加民眾公共體育活動空間。啟動區文化藝術中心建設。
(二)推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做好特困家庭大學生的就業援助工程。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建立特困民眾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基金,強化低保救助、慈善救助。推進殘疾人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水平。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利益。
(三)確保社會穩定。抓好熱點問題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推進動回遷等歷史遺留問題徹底解決。加強動態治安防範體系建設,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切實維護百姓健康。加大交通整治力度,改善交通環境。
(四)加強街道社區建設。通過國有資產調配、新建、租用、購置等辦法,解決街道社區公共用房不足問題。完成社區換屆,促進“四位一體”和諧社區建設。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效能
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深化經濟、社會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部署,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提高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結率、滿意率。
(一)建設服務更優政府。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民眾參與制度,確保各項決策體現民意、符合實際。努力建設誠信、公正、高效政府,圍繞“便企利民”,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服務民眾工作網路,全心全意為企業、為基層、為百姓服務。
(二)建設效率更高政府。全面落實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各項任務。積極推進行政管理改革,圍繞審批、收費、處罰等重點環節,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建設中的一切掣肘問題。加強政府績效管理,用嚴格的制度和科學的考核機制,提高效率效能。加強財政、審計和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金、資產使用效益。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規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權力運行。
(三)建設作風更實政府。深化“查問題、履職責、建制度、嚴管理、提效率”活動,全體政府工作人員要把心思放在抓工作上、把本事用在解決問題上、把能力體現在乾成事上,每周、每月都要乾成幾件事,切實提高政府執行力和擔當力。各位代表!展望未來,大東區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讓我們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為實現“經濟強區、生態新區、文化大區”的宏偉目標努力工作,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