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是2007年1月23日省長王金山在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出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Work report of Anhui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2007
- 性質:省政府工作報告
- 單位:安徽省政府
- 時間:2007年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省長王金山
省長王金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發展開局良好
剛剛過去的2006年,全省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圓滿完成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提出的主要目標任務。
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達614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財政收入突破800億元,達816.2億元,增長24.3%,其中地方收入427.7億元,增長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達3544.7億元,增長4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達2029.4億元,增長15%;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達122.5億美元,增長3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元,增長15.4%,為10年來最高增幅;農民人均純收入2969元,增長12.4%,增幅居全國前列;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2%,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4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5%。全省經濟呈現出速度較快、效益較好、物價較低的良好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發展開局良好
剛剛過去的2006年,全省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圓滿完成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提出的主要目標任務。
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達614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財政收入突破800億元,達816.2億元,增長24.3%,其中地方收入427.7億元,增長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達3544.7億元,增長4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達2029.4億元,增長15%;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達122.5億美元,增長3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元,增長15.4%,為10年來最高增幅;農民人均純收入2969元,增長12.4%,增幅居全國前列;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2%,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4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5%。全省經濟呈現出速度較快、效益較好、物價較低的良好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
一年來,主要做了六個方面工作:
第一,積極貫徹巨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向好。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在貫徹巨觀調控政策中更好發展,在搶抓中部崛起機遇中更快發展。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62.7億元,增長20.3%;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70.7,創歷年最好水平;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0戶,繼馬鋼之後,銅陵有色又邁上300億元台階。推進企業改革,江汽、機場集團等省屬企業產權多元化步伐加快,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提前完成,不良金融資產打包處置工作全面啟動。出台全民創業政策措施,開展創業輔導和技能培訓,加強創業載體和平台建設,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2萬戶。著力自主創新,節能環保汽車、生物質能源、生物醫藥、語音技術等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進展順利,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新增中國名牌產品10個、國家免檢產品36個,19個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全面實施。認真開展開發區設立審核和新開工項目清理,嚴格土地審批和環境評價,整頓規範礦業開發秩序,淘汰了一批落後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城鄉市場持續升溫,旅遊、金融、現代流通等服務業發展迅速。中心城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加快,13個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超過20%,9個市財政收入增長超過25%,財政收入超2億元的縣達35個,縣域對全省財政的貢獻率超過30%,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持續改善。
第二,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再上台階。制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開展縣鄉領導幹部集中培訓,實施“千村百鎮示範工程”,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加強糧食生產,實施小麥高產攻關和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克服秋旱、病蟲害等災害影響,糧食總產2860.7萬噸,增產255.4萬噸,創歷史新高;優質化率達56%,提高10個百分點。實施畜牧和漁業富民行動,規模化養殖比重達30%,提高5個百分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120家,新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36個,成立全國首家省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開展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建立省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25個、農家店7000個,合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掛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新建、改建水泥瀝青路1.8萬公里,完成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70萬平方米,改造農村重點薄弱學校500所,基本完成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230個,改造鄉鎮衛生院318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擴大到30個,全面完成村村通電話、戶戶通電工程,新增沼氣用戶7萬戶,解決5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一卡式發放各類補貼40億元,農民人均受益77元。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18個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第一,積極貫徹巨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向好。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在貫徹巨觀調控政策中更好發展,在搶抓中部崛起機遇中更快發展。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62.7億元,增長20.3%;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70.7,創歷年最好水平;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0戶,繼馬鋼之後,銅陵有色又邁上300億元台階。推進企業改革,江汽、機場集團等省屬企業產權多元化步伐加快,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提前完成,不良金融資產打包處置工作全面啟動。出台全民創業政策措施,開展創業輔導和技能培訓,加強創業載體和平台建設,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2萬戶。著力自主創新,節能環保汽車、生物質能源、生物醫藥、語音技術等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進展順利,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新增中國名牌產品10個、國家免檢產品36個,19個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全面實施。認真開展開發區設立審核和新開工項目清理,嚴格土地審批和環境評價,整頓規範礦業開發秩序,淘汰了一批落後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城鄉市場持續升溫,旅遊、金融、現代流通等服務業發展迅速。中心城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加快,13個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超過20%,9個市財政收入增長超過25%,財政收入超2億元的縣達35個,縣域對全省財政的貢獻率超過30%,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持續改善。
第二,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再上台階。制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開展縣鄉領導幹部集中培訓,實施“千村百鎮示範工程”,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加強糧食生產,實施小麥高產攻關和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克服秋旱、病蟲害等災害影響,糧食總產2860.7萬噸,增產255.4萬噸,創歷史新高;優質化率達56%,提高10個百分點。實施畜牧和漁業富民行動,規模化養殖比重達30%,提高5個百分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120家,新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36個,成立全國首家省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開展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建立省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25個、農家店7000個,合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掛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新建、改建水泥瀝青路1.8萬公里,完成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70萬平方米,改造農村重點薄弱學校500所,基本完成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230個,改造鄉鎮衛生院318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擴大到30個,全面完成村村通電話、戶戶通電工程,新增沼氣用戶7萬戶,解決5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一卡式發放各類補貼40億元,農民人均受益77元。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18個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