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

2008年5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8〕48號印發《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2007—2015年)》。該《綱要》分發展基礎和規劃目標;推進經濟圈一體化進程;打造公共服務平台;政策措施4篇15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2007—2015年)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8〕48號
  • 印發時間:2008年5月28日
通知,規劃綱要,前 言,第一篇 發展基礎和規劃目標,第二篇 推進經濟圈一體化進程,第三篇 打造公共服務平台,第四篇 政策措施,後續篇 推動淮南等周邊地區融入省會經濟圈,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8〕48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規劃綱要

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2007—2015年)

前 言

建設以合肥為中心,六安巢湖為兩翼的“省會經濟圈”,是省第八次黨代會和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戰略構想,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體現。省會經濟圈的建設有利於發揮省會合肥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作用及六安、巢湖的比較優勢;有利於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最佳化配置,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有利於聯動沿江和沿淮城市群發展,帶動安徽奮力崛起。
規劃範圍包括合肥、六安、巢湖市。國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24.7%。2006年戶籍人口1603萬人,占全省24.3%;地區生產總值1775億元,約占全省28.9%。構建省會經濟圈是一個開放、動態的過程,隨著交通網路進一步完善及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周邊地區會逐步融入省會經濟圈,省會經濟圈覆蓋和影響的範圍將擴大至北到淮南、蚌埠,東到滁州、馬鞍山,南到安慶、蕪湖、銅陵的更大區域。
本規劃綱要以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為目標,分析構建省會經濟圈的基礎和環境條件,提出加快省會經濟圈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開發時序,重點圍繞規劃區三市共同關注的區域城鎮體系建設、城鄉統籌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基礎設施建設、要素市場構建、推進環境保護、打造公共服務平台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務和相關政策措施。

第一篇 發展基礎和規劃目標

第一章 發展條件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區位優勢顯著。省會經濟圈地處江淮之間,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合六巢三市空間距離近,交通快速便利,六安、巢湖兩市城區及其縣域地區分別在合肥市的1小時和2小時經濟圈範圍內。隨著寧西鐵路、合武高速鐵路和合銅黃、合六葉、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新橋機場的遷建,省會經濟圈區位交通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三市間交通也將更加迅速便捷。
經濟基礎較好。2006年,合肥市GDP超過了100億美元,達到了輻射1小時經濟圈的國際通行標準,省會經濟圈三市GDP合計200億美元以上,也超過了構建城市群(圈)經濟總量的理論門檻。三市目前正處於相互間吸引力、輻射力上升的階段,具備形成緊密型城市經濟圈的基本條件。
相互聯繫緊密。歷史上,合肥、六安、巢湖地域相連,人緣相親,文化相近,產業互補,經濟相通。近年來,合肥的向心力不斷增強,與六安、巢湖之間經濟合作日益緊密,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動加快,產業逐步融合,投資逐年增加,基礎設施加快對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合作共贏已成為三市共識。
資源環境優良。水資源十分充沛,長江、淮河、巢湖和大別山五大水庫可為生產、生活提供大量水源。礦產資源多樣,已發現礦藏40餘種,其中霍邱鐵礦已探明儲量16.8億噸,遠景儲量20億噸,位居全國第五。農業資源充足,六安是全國最大的羽絨集散地,是全省最大的林業基地。巢湖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種水產品產量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良好,宜居性較強。六安市境內大別山生態系統保護完好,合肥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巢湖市擁湖臨江,環境容量較大。
創新潛力較大。合肥科教資源比較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國家大科學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擁有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70多個,中國科技大學等各類高等學校50多所,擁有博士授權點13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2個和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2006年,合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6%。
第二節 發展環境
國際和國內經濟成長拉動。當前,國內工業化步伐加快,自主創新日趨活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經濟成長處於上升周期。世界經濟也處在穩定增長時期。內外需的持續擴大,為省會經濟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加快實施。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定位中部建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省會經濟圈承擔著引領安徽崛起的重任,能夠獲得國家政策支持。
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加速升級,面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省會經濟圈地處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主要方向,具備科技、土地、勞動力、農副產品和礦產品等資源優勢及較高的環境容量,具有融入長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條件,並以此為平台向國內國際更大範圍開放,推進經濟國際化,實現更快發展。
但同時,省會經濟圈建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區域對外開放度較低;南京、武漢等都市圈實力雄厚,區域競爭激烈;省會經濟圈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受到資源環境約束,特別是巢湖生態環境壓力很大;跨區域構建省會經濟圈,還面臨現行體制、機制等改革難題。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發展,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推動合肥、六安、巢湖一體化發展,走共建共享的發展道路,形成輻射帶動力強、聯繫緊密的省會經濟圈,使之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促進安徽奮力崛起。
構建省會經濟圈重點把握以下要點:
——把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放在首位。在區域範圍內最佳化配置各類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增創區域競爭新優勢。
——建立區域產業體系。按照集聚、集群要求,壯大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形成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
——增強合肥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合肥省會城市優勢,以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為目標,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推動產業升級,完善服務功能,促進合肥從集聚發展轉向帶動發展。
——創新體制機制。圍繞一體化進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消除要素流動壁壘,構建區域合作平台,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利益共享、合作共贏。
第二節 發展目標
努力把省會經濟圈建設成為國內優勢明顯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科技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生態型旅遊度假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融入長三角,成為新歐亞大陸橋和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節點;成為聯動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領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戰略增長極;建成全省乃至更大區域範圍內的商貿、物流、金融、旅遊、會展、信息中心;建成倚山臨江抱湖、宜居宜業、創新型、生態型的和諧區域。
——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力爭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0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占全省經濟的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4萬元,在2005年的基礎上翻兩番。其中,合肥城市人口接近4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00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聯動發展新機制基本形成。聯動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要素資源跨市配置、生態環境共同保護等機制基本建立;初步實現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產業分工體系基本建立。區域產業發展壯大,分工科學合理,基本形成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專業化協作、集群化布局的產業體系。
——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效,以合肥為中心的100公里範圍內,基本形成覆蓋主要城鎮、產業集聚區、重要樞紐的 “1小時通勤圈”。
——城鎮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密集區及一批功能組團加快建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布局合理。到2015年,省會經濟圈的城鎮化水平達到55%。城鄉協調互動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
——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區域增長方式更加集約,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循環經濟初具規模,綠色消費觀念進一步樹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巢湖污染治理取得實質性突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生態示範區。
——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合肥科技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文化衛生和信息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第三節 區域協調
加強省會經濟圈與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的分工與合作,促進安徽“一圈兩群”三大板塊之間互動發展。支持沿江城市群形成以長江及重要交通幹線為主軸、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密集帶和城市群,支持沿淮城市群成為億噸煤炭基地、雙千萬千瓦火電基地、煤化工和精細化工基地、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基地。
加強省會經濟圈與南京都市圈、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外部區域的競爭融合,成為接軌滬寧,融入長三角的先發區域,以及承東啟西和長三角向西輻射的門戶。
第四節 開發時序
近期(2007—2010年)——中心集聚階段:落實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啟動一批事關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大項目,優先構建快速綜合交通網,形成合肥1小時經濟圈和六安、巢湖半小時經濟圈。
中遠期(2011—2015年)——軸向生長階段:沿交通軸帶,加快推進一體化進程,使省會經濟圈的影響範圍,北到淮南、蚌埠,東到滁州、南京,南到蕪湖、銅陵、安慶,西到六安葉集等區域,形成一體化的大省會經濟圈。
遠景(2016—2020年)——融合發展階段。進一步完善都市圈的結構與體系,實現省會經濟圈、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融合發展,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基本實現合肥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核心城市的戰略構想。

第二篇 推進經濟圈一體化進程

第三章 推進區域城鎮體系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
第一節 最佳化區域空間布局
按照強化核心、發展兩翼、帶動縱深的思路,以城鎮密集區、城鎮密集帶和城鎮組團作為主體形態,構建省會經濟圈“一核、兩翼、七帶、多組團”的區域空間總體布局。
形成城鎮密集區。建設以合肥為核心,六安、巢湖為兩翼的城鎮密集區,使之成為經濟圈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和一體化建設的先行區域。加強城鎮密集區重大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與共建,加快區內重點城鎮和產業園區建設,實現區域空間一體化發展。
拓展城鎮產業密集帶。以合巢蕪、合六葉、合安、沿江城鎮帶及環巢湖生態經濟帶為主軸,以交通幹線為依託,加強沿線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口向城鎮集聚、產業向園區集聚。以合淮蚌、合寧輔軸為紐帶,聯繫、輻射沿線地區,形成產業密集帶和集聚區。
推動功能組團建設。以強化城鎮組團聯繫、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促進城鎮功能提升、形成精品城鎮為目標,大力推進三河—杭埠—同大、壽春—正陽、梅山—葉集—姚李、長豐水湖、含山、廬江等城鎮組團建設。以支撐快速交通系統為目標,推動建設新橋機場、合肥高鐵站、三市輕軌換乘站、合肥新港綜合碼頭、派河港區、巢湖港巢城港區、鄭蒲港區、六安港周集港區、臨淮崗港區等交通樞紐性組團。以提升泛巢湖旅遊品牌、增強旅遊功能為目標,加強四頂山、紫蓬山、岱山湖、中廟、姥山島、半湯、湯池、香泉、銀屏山、天堂寨、石筍、皖西大裂谷、萬佛湖等旅遊組團建設。
第二節 完善城鎮功能結構
中心城市——合肥城區,建成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創新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
副中心城市——六安、巢湖城區。作為省會經濟圈與皖江城鎮帶聯繫的重要節點,巢湖市建成省會經濟圈的化學工業、建材及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供應、旅遊休閒度假、勞務輸出基地及合肥東向發展、水上交通的門戶。作為省會經濟圈西部重要門戶,六安市建成省會經濟圈的加工製造配套,冶金工業轉移承接,農特產品生產供應,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勞務輸出、休閒旅遊度假基地。
衛星城鎮——店埠、壽縣、廬江等14個縣城和撮鎮、三十鋪、忠廟等33個重點小城鎮,建成當地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
第三節 加強城鎮建設引導
合肥城區建設。大力推進“141” 城市空間拓展戰略(在合肥城鎮密集區範圍內構建一個主城、四個外圍城市組團、一個濱湖新區的總體空間框架),加快形成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空間格局。加快推進現代化生態濱湖新區建設,打造省會經濟圈的中央商務區。聯手巢湖共同開發和保護濱湖地區。繼續強化中心城區與肥東城區、肥西城區、長豐雙墩地區以及周邊其他鄉鎮的聯繫和分工協作,最佳化用地布局,加強基礎設施的共享和銜接,引導合肥各項功能向周邊地區擴散和輻射。
六安城區建設。城鎮空間向南、向東拓展,密切與合肥市的聯繫,拉近與合肥市的距離。積極利用區域交通設施帶動城市建設拓展。加快城南、三十鋪等沿交通線的城鎮和產業園區建設步伐,促進312城鎮密集帶儘快形成。
巢湖城區建設。按照濱湖山水城市的基本定位和“一腹兩翼、擁湖發展”的思路,建成現代中等城市,積極跨越合巢蕪高速公路向東向北發展,建設巢湖新城。加強濱湖組團建設,打造巢湖新的城市亮點,建成知名的旅遊度假中心。規劃建設一批環湖人居、產業、生態、文化、旅遊組團,支撐和帶動濱湖地區開發。
衛星城鎮建設。加強與中心城區的協作關係,引導城鎮沿軸線組團式發展,注重綠化景觀、基礎設施及生態廊道的保護協調。
合六巢一體化發展。協調合肥、六安、巢湖規劃的空間布局,重點培育合蕪高速公路、合六葉高速公路、寧西鐵路、合蕪鐵路成為城鎮密集帶,推動合六巢一體化發展,實現省會經濟圈與沿江、沿淮城市群的對接。鼓勵三市利用結合部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優勢,試點進行多層次的對接。
第四節 統籌城鄉發展
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揮地域中心城市對周邊城鎮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構建城鄉一體的市域空間體系、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社區服務體系、城鄉管理體系等,促進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為全省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示範。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認真抓好村莊布點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農村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健全文化服務網路。加快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農村基層工作機制。
第四章 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第一節 促進工業集聚升級
最佳化工業空間布局。以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重點,協調各類園區功能,明確各園區產業發展方向和招商引資重點,引導錯位發展。鼓勵開發區合作共建,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跨區域設立“共建園”,逐步形成層次遞進、產業互補、特色各具的新格局。在合巢蕪、合六葉、合安銅經濟密集帶和巢湖臨江工業帶、濱湖綜合開發帶,依託重點鎮、交通幹道,布局建設一批優勢產業基地和產業集聚區。
壯大區域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乘用車、家用電器、電子信息、食品、精細化工及其他消費類的高中端產品,加快發展商用車、工程機械、電器設備、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新能源、新環保、新型材料及其他投資類的高中端產品。努力將汽車工業、機械裝備製造工業、家用電器工業、化學及橡塑工業、食品工業、建材工業和冶金工業培育為省會經濟圈的優勢支柱工業。
專欄1:優勢支柱工業發展重點
汽車及其零部件工業。支持合肥江汽等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乘用車、商用車,積極開發節能環保和新型燃料汽車;鼓勵六安、巢湖相關企業與整車廠加強協作配套,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提高整車本地配套率。
家用電器工業。大力發展大螢幕、多制式、畫中畫、高質量音質的各類彩色電視機及高清晰度數位電視,功能全、容量大、無霜、無污染的電冰櫃,全自動、滾筒式、自動烘乾洗衣機,具有模糊邏輯、電腦遙控等功能的綠色空調器,功能新、裝飾化、組合化的各類小家電。
機械裝備製造工業。加快發展輸變電設備、挖掘機、叉車、大型液壓機、大型潛水泵和石化成套設備等優勢產品,開發城市垃圾焚燒發電、粉塵及污水處理等環保設備和數控工具機等精密設備,支持發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製造企業的配套裝備產品。
化學及橡塑工業。加快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精細化學工業和醫藥工業,積極發展子午胎、工程塑膠、型材、管材、薄膜、車用橡塑製品等產品,鼓勵發展塑膠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產品。
食品工業。大力發展各類有機酸、胺基酸、澱粉糖以及各類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積極開展糧油加工副產品的綜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冷鮮肉、熟肉精製品、乳製品等畜牧加工業。推廣套用果蔬保鮮技術和“汁化”技術,大力發展果蔬深加工製品等。
建材工業。推動水泥企業跨部門、跨地區重組聯合,建成一批新型乾法水泥項目,繼續淘汰一批落後的小水泥企業。重點發展碳酸鈣超細粉、硬性石膏、金剛石等新材料。著力提高膨脹劑、速凝劑等混凝土添加劑的生產能力,加快發展空心砌塊、粉煤灰砌塊等新型牆體材料,逐步淘汰空心粘土磚等。
冶金工業。發揮廬江、霍邱的鐵礦石資源優勢和馬鋼合肥鋼廠的生產優勢,引進戰略投資者,大力發展低品位礦、深井礦採選技術,提高選礦回收率。積極延伸產業鏈,發展鋼鐵製品,提高附加值。
努力推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充分利用區域科技資源優勢,促進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體、生物技術及新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積極參與創新型產業市場分工,有選擇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環保產業等。同時,大力套用現代高新技術,加快紡織服裝、建材、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步伐。
專欄2: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
電子信息及軟體產業。建設合肥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加快信息家電、軟體和終端產品、汽車電子等產業基地建設,爭取在數位化音視頻、網路通信設備、積體電路等電子產品的發展上實現重點突破。
生物技術及新醫藥產業。大力發展有機酸、胺基酸和酶製劑、新型發酵技術、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基因工程多肽藥物、生物技術疫苗及診斷試劑等生物質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生物燃料、生物乙烯、聚乳酸等產業。
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低成本金屬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劑,重量輕、強度高的特種纖維複合材料,陶瓷基、金屬基、碳—碳複合材料,以及納米材料等。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廣節能型建築材料及其綠色製造技術。
加強產業分工合作。合肥市,重點發展汽車、機械裝備製造、家用電器、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體產業、生物技術及新醫藥、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著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家電城、汽車城及國內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六安市,重點發展鋼鐵、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綠色食品、電力、醫藥化工等產業,建立工業立市的支撐體系。巢湖市,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建材及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做強高溝電線電纜、廬江磁性材料、富煌鋼結構等產業集群,培育醫藥、生物質、電子信息等潛在優勢產業。三市協作,以資本為紐帶,堅持市場導向和互惠互利原則,鼓勵合肥不具競爭優勢的產業向周邊轉移,引導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和行銷功能向中心城市集中。圍繞產業鏈合作,充分發揮中心城市、骨幹企業在構建產業鏈中的導向作用,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跨市、跨地區積極延伸產業鏈,重點在鋼鐵、汽車、機械、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加大合肥與六安、巢湖聯合開發及上下游產業間協作的力度。
第二節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加快發展都市型農業。依託中心城市經濟、科技、信息和人才優勢,最佳化整合區域內農業資源,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特色精品農業、高科技設施農業、綠色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和以食品工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加強江淮分水嶺易旱地區綜合治理,加快促進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變,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成多功能、都市型現代農業格局。
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發展優質弱筋小麥、優質水稻、高檔棉、高油“雙低”油菜、優質蠶繭、優質茶葉、城郊蔬菜、高山反季節蔬菜、安全肉奶蛋、特色水產品、皖西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提升生產加工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加農民收入。在合肥、六安、巢湖城郊地區建設蔬菜、肉禽蛋生產基地,保證滿足合肥等省內大中城市的供應,著力開拓長三角地區大市場,不斷推進生產的標準化、區域化、規模化、優質化、專業化,力爭每年建設1萬畝的標準化農業生產基地。到2015年,在合六、合巢交通走廊沿線地區建立精品蔬菜、食用菌等生產基地。
專欄3:優質農產品基地
在六安市、長豐縣等地建設優質弱筋小麥主產區; 在廬江、無為、和縣、居巢、含山5個縣(區),建設優質水稻主產區; 在無為、含山等地建設沿江高檔棉主產區; 在肥東、肥西、長豐、無為、廬江、和縣、居巢區、含山、金安區、裕安區、霍邱、壽縣、舒城縣,建設“雙低”油菜主產區;在金寨、霍山、舒城縣,建設高山反季節蔬菜主產區;在金寨、霍山、肥西、裕安區、金安區等縣(區),建設優質蠶繭主產區; 在金寨、霍山、裕安區、金安區,建設優質茶葉主產區;在肥東北部,建設低油花生主產區; 在無為、和縣、肥東、長豐、肥西縣,建設出口及棚室反季節蔬菜主產區; 在肥西、長豐、肥東、金安區、裕安區、霍邱、壽縣、舒城、居巢區、無為、廬江、和縣、含山等地,建設優質安全豬禽肉主產區; 在沿江、沿淮區域,建設優質水產品主產區。在霍山、金寨等地,建設皖西中藥材主產區。
建立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在合肥、六安、巢湖建設一批交易規範、功能強大的現代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支持六安、巢湖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合肥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超市銷售。建立三市統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認證認可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
第三節 聯動發展服務業
構建商貿流通體系。最佳化商業布局,在合肥濱湖新區建設中央商務區,鼓勵合肥大型商貿企業到周邊市、縣和鄉鎮開設連鎖店、加盟店,提高區域商業服務水平。在六安、巢湖市區建設精品化的市級商業中心、特色化的區級商業中心和功能化的居住區商業中心。在合肥東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園區,搭建基礎設施、信息網路、商貿物流三大平台,在六安和巢湖設立建材、農產品、工業消費品等分中心,完善圈內物流空間布局。
聯合發展旅遊業。發揮區域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重點文物景點眾多的文化資源優勢,建設“以合肥為中心,以巢湖、大別山為兩翼”的泛巢湖國家級旅遊區,著力發展旅遊業,延伸產業鏈,完善配套,將旅遊業培育成為區域新的支柱產業。把合肥市的休閒度假、會展、園林、科教、文化、鄉村、工業旅遊與六安、巢湖的紅色旅遊、綠色旅遊結合起來,吸收安慶、蕪湖、淮南、滁州的主要旅遊景點,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把泛巢湖旅遊圈打造成華東旅遊休閒度假中心和全國有影響的旅遊目的地。
以綠色生態旅遊為主線,休閒度假和健身游為主題,紅色旅遊為映襯,重點開發建設具有大別山特色的旅遊基地和旅遊觀光帶。以天堂寨為龍頭,帶動周圍資源開發,加快發展大別山生態觀光旅遊;以萬佛湖為重點開發六安水系休閒度假旅遊。加強對“壽縣古城”資源的保護,深度開發文化旅遊產品。
努力提升合肥旅遊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設合肥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旅遊信息中心,突出休閒度假功能,重視鄉村旅遊在合肥旅遊中的重要作用。依託高速公路和鐵路儘快形成六安—合肥—滁州和合肥—巢湖—蕪湖兩條旅遊發展軸。
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以三市優勢文化資源為依託,加強文化資源整合,創新文化產業機制,重點組建經濟圈內報業集團、出版發行集團、印務集團、演藝集團、影視集團,努力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省會經濟圈的新興支柱產業。適應新的需求,培育發展網路服務、數字動漫、網路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
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合肥為重點,加快發展金融、諮詢、會計、資產評估、項目策劃、財務顧問、併購重組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商貿、市政公用事業等消費性服務業。
第五章 統籌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構建快速交通體系
建設以合肥樞紐為中心,聯繫六安、巢湖主城區和三市重要功能區間的“客運快速化、貨運物流化”城際快速綜合交通體系。
公路。加快建設區域高速公路網。建設各市外環線,減少過境交通對城市的影響。加快國省道的改造步伐,提高省會經濟圈城市間、城鎮間的公路等級。依託合肥主城區建立 “1小時通勤圈”,依託六安、巢湖主城區建立“半小時通勤圈”,實現區域交通網路同城化。
鐵路。加快合肥樞紐為中心的快速鐵路建設,增強既有鐵路及樞紐運輸能力,提升省會經濟圈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研究建設連線各市市區、重要交通設施、周邊主要縣城及工業園區軌道交通系統。近期重點建設合肥市輕軌系統。
航空。加快新橋國際機場建設,建成華東地區重要的省會幹線機場及省內航空運輸的樞紐機場。建設新機場與三市便捷的連線通道,充分發揮機場的輻射帶動效應。
航運。加快合裕線、派河、杭埠河、兆西河航道的整治步伐,提升航道等級,打造合六巢三市通江“黃金水道”。提升合肥港、巢湖港、六安港港口功能,提高運輸能力。積極推進航道網路化、港口專業化、支持保障高效化、營運船舶標準化進程。
公交。建立快速公交系統,構築城際間舒適便捷的高速通道,實現公交IC卡區域內城市通用。
專欄4:綜合交通規劃項目
高速公路。建設徐州—福州、蚌埠—黃山、濟寧—祁門、商丘—景德鎮高速公路四條縱向道路,及滬陝(合六葉)、揚州—武漢(江北運輸通道)兩條橫向高速公路。同時構建區域性高速公路,使合銅黃、合淮阜、合巢馬、合安、合武與已存在的合巢蕪構成六條區域性高速公路。
國道、省道幹線公路網。擴容改造、提升312國道合六段、合安路、巢寧、206國道舒城至合肥段。改造S105合馬路合撮段、G206合安路合派段。
快速連線線。在建設環巢湖旅遊景觀大道、合肥濱湖新區主幹道路網的同時,注重與巢湖外環線實現連線。建設巢湖—合肥—新橋機場、六安—新橋機場的快速聯接線,提升六安城區到合六葉高速的快速連線線等級,完善六安開發區與合六葉高速公路的連線線,建設六安市窯崗嘴大橋,六安市西環線及與阜六高速的連線線。
鄉村公路。重點提升一批事關合六巢三市對接的縣鄉公路等級,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
跨江通道及聯接線。建設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貫通合肥—巢湖—馬鞍山—南京祿口機場;建設安慶長江鐵路大橋,貫通沿江城際客運鐵路,聯通合九和銅九鐵路;建設銅陵長江公鐵兩用大橋,貫通廬江一銅陵鐵路,聯通合肥—巢湖—銅陵—黃山高速公路;建設望東長江公路大橋,貫通濟南—廣州國家高速公路;建設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連線無為—繁昌公路。
鐵路線。建設合肥—南京、合肥—武漢、合肥—黃山及合淮蚌快速鐵路。建設礦產資源輸送通道阜陽—六安—廬江—銅陵鐵路線。改造合九線,加快淮南鐵路電氣化改造。建設連線港口的鐵路集、疏、運通道。
城際客運軌道系統。適時啟動建設合肥—淮南、合肥—六安、合肥—巢湖延伸到蕪湖的客運城軌交通線。
鐵路站場。建設形成以合肥東站為編解系統,以合肥站、合肥西站為客運系統,以合肥北站為貨運系統的樞紐格局,在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建設高速鐵路站場,同時建設好六安站和巢湖站。航空樞紐建設。以新橋機場為樞紐,建設與三市之間的快速連線線。
航道及港口。加快合裕線航道整治和裕溪口、巢湖複線船閘工程建設。重點建設巢湖港巢城港區、和縣鄭蒲萬噸級深水港區、無為土橋深水港區、合肥港綜合碼頭、派河港區、六安港周集港區、臨淮崗港區。
第二節 增強供水節水能力
加快供水水廠建設。合肥“141”戰略範圍內的城鎮納入合肥市統一供水。擴建合肥市五水廠,新建六水廠和七水廠。六安市擴建二水廠,新建三水廠。巢湖市擴建二水廠,實施長江飲用水源工程。重點城鎮設定1個供水水廠,引導城鎮自來水系統向周邊農村延伸。合肥與六安共建供水公司,直供合肥市及沿途鄉鎮。到2015年,三市中心城區和市域重點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水質100%達標。
加強區域水源地保護。三市加強合作,重點保護主要水源地大別山水庫、巢湖以及淠河總乾渠、大房郢水庫、董鋪水庫等。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治理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河湖。加強面源污染控制和點源治理,削減入湖、入河污染負荷。治理內源污染。
實施區域重大供水工程。統籌“引江濟巢”和大別山優質水源,最佳化配置,合理供水。積極推進引江濟巢工程,建設巢湖城市第二水源地工程,加快實施淠史杭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積極研究建設大別山水庫到合肥的輸水管道,保障合肥市用水清潔安全。
建設區域節水型社會。大力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積極推進城鎮生活節水,切實轉變水資源粗放利用方式。建立以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經濟結構體系、與水資源最佳化配置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抑制用水過快增長,實現省會經濟圈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第三節 加強污水處理
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合肥重點改擴建現有污水處理廠,新建一批污水處理廠及若干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對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河流實施截污處理;市域重點城鎮和其他鄉鎮,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和處理系統,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與中心城區鄰近地區納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在三市相鄰地區實現污水處理設施的共建共享。到2015年,城市集中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處理深度為二級;工業廢水全部達標排放。
加強污水收集排放管理。改造直排式合流系統為截流式分流系統,完善分流不徹底的管網,新開發地區全部採用分流制排水體制。實現生活污水由城市污水系統集中收集處理,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廢水。結合污水處理設施和堤防建設,最佳化整治城市現有取、排水口。
專欄5:城市污水處理廠項目
巢湖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半湯新區污水處理廠、六安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六安城北污水處理廠、十五里河綜合治理與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蔡田鋪污水處理系統(一期)、肥西縣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合肥經濟開發區韋郢(龔響塘)污水處理廠、合肥市望塘污水處理廠(二期)、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出水(再生水)回用、巢湖市城北污水處理廠、廬江縣污水處理廠、含山縣污水處理廠、和縣污水處理廠一期、舒城縣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合肥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
第四節 提高防洪排澇標準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完成合肥全國重點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加快六安、巢湖防洪工程實施進程,適時修訂巢湖流域防洪規劃,開展縣城防洪工程建設。合肥城區達到100年一遇防洪標準,六安、巢湖城區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縣城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
加強內河及窪地整治。加強對滁河、淠河、史河、得勝河、牛屯河、汲河、豐樂河等主要內河及窪地治理,疏竣河道,加高河堤。加快推進萬畝大圩綜合達標建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排澇泵站,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提高防洪標準。
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龍河口、梅山、響洪甸等大型水庫加固任務,全面開展中型水庫加固,加快開展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基本消除病險水庫的安全隱患。
開展山洪土石流防治。在大別山區結合水土保持加強生態建設,通過風險管理、災害治理和加強預警預報,逐步完善山洪土石流災害的防治體系。
第五節 保障能源供給
保障電力供給。加強電網建設,增強電力電量輸入輸出能力,建成500KV西通道,聯接500KV六安、合肥、巢湖變電站,形成環網。繼續建設和完善區域220KV供電網路,實現分層分區供電。建成合肥電廠五期、華能巢湖電廠,適時擴建區域內發電企業,擴大裝機規模。
保障石油、天然氣供應。積極爭取國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戰略儲備在區域內新增布點。延伸天然氣管道至區域內主要市縣。大力推進天然氣利用工程,使天然氣向採暖、汽車燃料等領域推廣,實現開發利用多樣化。
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繼續興建一批熱電聯產和綜合利用項目,積極推進秸稈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示範工程,繼續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和規模養殖小區相配套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加強小水電、薪炭林等農村能源工作。
第六節 加快信息化建設
率先建成“數字省會經濟圈”,構建與長三角對接的信息平台。對三市現有網路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最佳化網路布局,提高網路覆蓋率和傳輸能力。以合肥為中心,統籌規劃區域內各類基礎信息網路,完善區域內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專用信息網路,建成區域性電子政務網路交換主節點,並與六安、巢湖電子政務網路共同構成區域電子政務核心平台,實現域內各級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的互聯互通;加快推動區域內電信網、廣電網、計算機網的三網融合。到2015年,區域網際網路寬頻用戶達到250萬戶,城鄉寬頻接入網覆蓋率達80%,取消或者降低漫遊費用,積極爭取實現固定電話統一區號。
第六章 推動要素市場共建共享
第一節 建設區域性金融市場
建設合肥區域金融中心。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圍繞合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引導駐皖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地方金融機構總部在濱湖新區布點聚集,開辦和設定營業機構。培育合肥跨區域的金融服務功能,發揮其對金融資源和其他市場要素的聚集、輻射和服務功能,滿足省會經濟圈金融服務需求。力爭到2015年,使合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運行穩健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鼓勵三市地方金融機構通過相互參股、併購等方式加強戰略合作,培育區域性金融控股集團和產權交易機構。支持徽商銀行加快在三市設立分支機構,發揮省信用擔保集團對區域內各類擔保機構地資金和信用支持。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積極推動組建城市和農村商業銀行,鼓勵社會資本興辦農村新型金融機構。
推動“金融同城”。構建區域金融服務公共平台,推進跨區域電子貨幣支付系統和即時兌付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三市信貸投放、票據處理、資金清算、外匯買賣等金融業務網上協同辦理。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三市政府與金融機構信息交流、重點事項協調機制。搭建銀企溝通與對接平台。加快經濟圈內信用體系建設,依法規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加強信息資源交流與共享,加大失信懲戒和逃廢債務懲處力度,最佳化社會信用環境,加強行業監管和自律。
第二節 構建區域技術市場
建設區域技術交易中心。合肥市牽頭組建區域性技術交易中心,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發布、技術開發與推廣、專利技術推廣和轉化套用、實用技術和科技知識培訓、技術產權交易等活動,加快合肥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向六安和巢湖轉移,形成跨區域的技術轉移協作網路。
發展技術市場中介機構。建立健全常設技術市場、技術交易機構、技術產權交易機構、技術轉移中心、科技開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科技評估機構等技術市場協作服務體系,促進技術市場規範發展。
第三節 建設區域人力資源市場
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改造提升現有人力資源市場,加強區域人力資源市場合作,建設區域人力資源信息網路和高級人才資料庫,擴大聯網規模,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人力資源區域共享和最佳化配置。強化勞動人事代理服務,完善職業介紹、職業技能鑑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制度,保障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主體的合法權益。
最佳化人力資源流動環境。清除區域人力資源流動中的各種壁壘,暢通人力資源跨部門、跨地區流動渠道,實現專業技術人才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建立科學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完善對科技人員的股權激勵、職稱評定、成果獎勵、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政府津貼等政策措施,吸引圈外優秀科技人才加盟省會經濟圈。
第七章 加強區域環境保護及合作
第一節 共同加強污染防治
統籌區域水環境保護。制定實施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建立合作機制,開展全流域聯合環境治理。共同制定統一的行業排放標準,嚴格控制重污染行業發展,堅決關停污染嚴重的小企業,確保工業達標排放並逐步提高其標準。減少生活污染排放,加強巢湖治污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引江濟巢工作,改善巢湖水質。在區域主導風向上共建生態走廊,在巢湖沿岸建設環湖生態廊道、濕地公園,發揮巢湖水體景觀和旅遊價值。加強六安五大水庫水資源保護和綜合利用。
統籌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推進天然氣利用、集中供熱等工程,淘汰燃煤鍋爐。在區域內劃定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區,禁止建設使用高污染燃料項目。實行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逐步實現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強區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
控制區域固體廢物污染。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完善城市垃圾回收網路體系建設,強化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綜合處置工業固體廢物。
第二節 優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嚴格執行環境準入與淘汰制度。新建項目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要求。制定皖西生態屏障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重要河流兩岸項目落戶的環保門檻。嚴禁布局有污染隱患的工業企業,防止有重大環境風險的項目進入。污染物排放總量未達標地區新上項目,必須通過關停治理污染源置換排污指標。對與環境保護要求不相適應的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實行關、停、並、轉、遷。對規模不大、污染嚴重的企業以及落後的生產能力,實行強制淘汰。
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火電、造紙、醫藥等關鍵行業清潔生產,培育一批廢物綜合利用、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環境友好型企業。新建工業項目優先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在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資源,使企業生產過程中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促進產品生態設計。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對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
推動循環經濟試點示範。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在冶金、煤炭、化工、電力、建材、輕工等工業行業、工業園區及生態農業區域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力爭建成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重點行業、工業和農業園區、企業集群。
專欄6:生態建設重點項目
重大生態環境共保。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大別山生態保育工程、城市飲用水源保護與建設工程、區域重大生態廊道控制工程。
垃圾與廢物處理。合肥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巢湖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廠、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燒熱電廠、巢湖市生活垃圾焚燒熱電廠、廬江縣垃圾衛生填埋場、含山縣垃圾衛生填埋場等。
工業污染治理。安徽海豐精細化工、氯鹼集團清潔生產及污染治理,馬鋼合肥分公司、合肥四方化工集團、無為焦化廠、巢湖嘉泰化工清潔生產及污染綜合治理,合肥永順紙業、巢湖皖維集團污染綜合治理,合肥金鐘紙業污水綜合治理等一批工業污染治理工程。
第三節 加強環境保護合作
協同環境空間管治和監管。對生態敏感區、城市水源涵養地、滯洪區、省級以上重點文物遺址、地質災害易發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礦產資源埋藏區等實施空間管治,禁止在管治範圍內進行有損環境和資源的各種活動。建立三市規劃、國土、農林、環保、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同監管機制。
加強環境執法合作。統一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堅持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建立環境執法協商、通報機制和環保執法責任追究制度。

第三篇 打造公共服務平台

第八章 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抓住合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的重大機遇,提高科技資源的配置效率,不斷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型經濟圈,使省會經濟圈成為全國的創新成果密集區。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的帶動作用,鼓勵六安、巢湖以多種方式互動,開展科技合作與協作,共同組織實施巢湖污染治理等重大科技項目,共享科技資源。重點依託合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幹企業,最佳化配置科技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台,實現與長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對接。重點圍繞優勢行業的關鍵技術、新產品開發、新工藝套用,建立一批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在區域設立研發中心。
增強合肥科技輻射能力。共同研究制定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促進合肥科技成果向六安、巢湖轉移。在六安、巢湖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基地,主動承接合肥技術成果轉移。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推廣合肥市“農業專家大院”和六安市 “科技特派員”經驗,為省會經濟圈農業科技發展引進專家、推廣技術、培訓人才。
第九章 最佳化配置區域教育資源
鼓勵高等教育跨市合作和發展。支持在肥高校到六安、巢湖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合肥高校的優秀教師對六安、巢湖進行支教和交流,鼓勵三市間教育互助,推動區域教育資源合理分布。採取多種模式,促進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與合肥學院、皖西學院、巢湖學院等加強合作,形成省會經濟圈的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高等教育網路。
加快區域人才和勞動力培養。充分利用區域教育資源,協調三市人才培養規劃,依託區域高等院校,大力開展學歷教育。面向經濟圈產業特點,著眼服務於區域內企業,以技師、高級技師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加強區域內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的素質和技能培訓。
第十章 提高區域文化衛生服務水平
加強區域文化建設。整合區域文化資源,加強對環巢湖文化的研究,編制環巢湖文化發展規劃,發掘環巢湖歷史、地理、考古、文化、民俗等方面文化內涵,形成文獻發掘整理、學術研究專著、文學創作、影視劇、影視專題片等文化產品,打造省會經濟圈文化獨特的文化品牌,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和輻射力。加強區域文化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劇院、博物館、體育館等文化設施,每個縣按統一標準,建設完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每個鄉鎮建設一個綜合文化站,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主幹、覆蓋全區域的文化設施體系。
建立區域衛生服務體系。以現有大型綜合性醫院為主體,合理規劃醫療機構的功能、層次和布局,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加快城市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區域衛生保障水平,逐步形成與經濟圈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率先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鼓勵組建跨市的醫療服務集團,支持合肥知名醫療機構在六安、巢湖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大中型綜合醫院醫務人才支援農村縣、鄉衛生機構和城市社區醫院。
第十一章 加強區域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
進一步強化就業服務職能,促進就業服務的均等化。以城市為中心逐步建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 特別是做好公益性、面向全體勞動者的就業培訓和信息服務,建立面向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制度。
適應區域內勞動力異地轉移就業的需要,推行三市社保信息系統聯網,建立統一的區域內參保單位和參保個人資料庫,促進三市間社保制度協調配合和社保關係無縫轉移、接續,逐步實現區域參保人員社保關係跨市流動的網上確認和轉移。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進城務工人員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水平,消除進城務工人員享受公共服務方面的歧視。逐步統一三市醫療卡。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就業及失業登記制度。逐步建立與三市發展水平相匹配、關係轉移較順暢、便於各類從業人員參加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管理服務體系。
第十二章 提升區域信息化服務水平
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加快建設合肥區域性電子政務核心平台,實現與六安、巢湖電子政務聯網,共同構成經濟圈電子政務核心平台,實現區域內政府部門及單位橫向網、縱向網的互聯互通。
提升電子商務套用水平。加快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提升電子商務在農業、工業、商業等領域的套用水平,儘快形成一批具有地域輻射能力的電子商務平台,逐步建成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數位化管理物流配送中心。
推進社會信息資源共享。建立區域社會公共信息網路服務系統,加大省會經濟圈內“城市一卡通”工程的推廣力度,在金融、科教、商業、交通、醫療、社保等行業廣泛使用IC卡,並在圈內率先聯網,向一卡多用方向發展。
…………。

第四篇 政策措施

第十三章 建立區域合作協調體系
第一節 建立工作推進機制
成立省會經濟圈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省政府牽頭,三市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參加,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經濟圈發展規劃,研究、協調經濟圈重大政策和建設問題。借鑑長三角“研究決策—確定專題—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在三市充分商討的基礎上,由領導小組確定當年工作重點。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若干專題,組織三市和有關專家進行研究,提出實施方案,並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實施。
…………。
第二節 打造共同對外平台
共建對外招商引資平台。推動省會經濟圈整體對外招商。建立招商引資利益分配等協調機制,聯合出台招商引資政策。按產業分工和開發區建設導向,協調招商引資工作,避免區域內部惡性競爭。在三市關聯度大、協作效應強的領域,聯合開展組團招商。
…………。
第十四章 建立健全區域發展政策體系
第一節 產業促進政策
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對投資主體跨行政區的橫向經濟聯合、投資或產業轉移等經濟活動,相關城市可按投資比例共同分享產值、銷售收入和稅收。對區域內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名牌企業、高科技企業的重組、聯合,財政給予一定的貼息支持。打破銀行貸款發放的地域限制,推動各銀行開展異地貸款業務。採取財政出資、吸納社會資本入股等方式,設立各種商業化的產業投資基金,對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加以扶持和引導。協調、統一三市財政對外來投資的補貼和優惠政策,防止惡性競爭。
…………。
第二節 城鎮化促進政策
鼓勵人口異地城鎮化。改革戶籍制度,建立更具彈性、有利於勞動力合理流動的人口管理制度。儘快實現以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的戶籍管理。
…………。
第三節 交通促進政策
統籌區域交通建設。打破行政障礙,消除邊界交通瓶頸,統籌規劃,加快建設區域快速交通系統。對急需建設而又缺乏投資主體的公路,採取建立統一的融資平台或實行省和區域共建等方式進行建設。減少或外移區域內各市交界處公路、橋樑收費站,推進無障礙交通,實行區域道路、橋樑收費的一體化。採用公司制改革合裕內河航道管理體制,統一管理許可權。
…………。
第四節 市場統一促進政策
商品市場政策。統一市場監管規則,消除地方保護,促進區域商品市場健康發展。加強區域內知名商標保護,制定三市商品質量互認等政策,推進商品市場對接。完善區域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網路體系,降低商品流動與交易成本,推動商品市場一體化。
…………。
第五節 生態補償政策
生態基金補償。依據生態保護的責任關係開闢融資渠道,建立由政府資金、社會資金構成的區域生態補償基金,對區域內為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及功能而付出代價的地區、單位和個人進行經濟補償,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的規範化、社會化和市場化。
…………。
第六節 土地利用政策
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從嚴從緊控制耕地占用的總量和速度,嚴格控制農業用地轉為非農業用地。推廣建設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掛鈎制度,強化耕地的占補平衡管理,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補後占。建立耕地儲備制度。
…………。
第十五章 規劃實施
協調機制。由領導小組牽頭,建立三市和省有關部門共同組成的推進規劃實施的協調機制,分解落實規劃實施中的任務,推進和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

後續篇 推動淮南等周邊地區融入省會經濟圈

本規劃按照省第八次黨代會和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規劃範圍進行編制。在規劃編制後期,淮南、桐城等周邊地區要求融入省會經濟圈的意向十分迫切,並且採取了主動融入的舉措。淮南市與合肥市在2007年底簽訂了區域合作框架協定,提出融入省會經濟圈,實施合淮同城化發展戰略。桐城市經安慶市政府同意,正式提出要求加入省會經濟圈。根據經濟圈理論,考慮合肥市的經濟總量、與周邊地區便捷的時空距離以及密切的經濟聯繫,周邊地區具備了融入省會經濟圈的基本條件。省會經濟圈的形成是一個開放、動態過程,主要依靠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以合肥為中心,六安、巢湖為兩翼的省會經濟圈周邊地區主動融入,特別是淮南市的融入有利於省會經濟圈在更大範圍配置資源,有利於比較優勢的發揮,有利於省會經濟圈的加快形成和發展。目前淮南市融入省會經濟圈的思路已經比較清晰,可以在省會經濟圈規劃實施過程中同時推進。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