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 性質:規劃綱要
  • 文號:皖政〔2006〕61號
  • 發布時間: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通知,規劃綱要,前 言,第一章 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第二章 產業發展與布局,第三章 城鎮發展與布局,第四章 岸線資源開發與布局,第五章 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第七章 社會事業發展與社會和諧,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6〕61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規劃綱要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前 言

以馬蕪銅宜為重點的沿江城市群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沿江城市群發展步伐,對於推進全省的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沿江城市群發展。1990年7月,作出了開發皖江的重大決策。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皖江開發開放若干問題的意見》,編制了《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規劃綱要》。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後四次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推動沿江城市群發展問題。經過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為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沿江城市群優勢,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編制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以2006—2010年為基本規劃期,對重大問題展望到2020年。規劃範圍與1995年規劃相同,包括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巢湖、宣城、滁州(包含市區及全椒、來安、天長)8市及所轄29縣(市),國土面積5.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2005年末人口2120.3萬,占32.5%;地區生產總值2261.6億元,占42.1%。其中,馬蕪銅宜4市以占全省5%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省20.4%的地區生產總值和26.7%的財政收入。規劃綱要重點明確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和目標任務,提出產業、城鎮、岸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建設與布局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規劃綱要是推動沿江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性檔案。

第一章 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

第一節 基礎條件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沿江城市群緊鄰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長三角地區,長江黃金水道,京滬、沿江、宣杭等多條幹線鐵路,合寧、滬蓉、蚌寧、蕪宣、沿江、318國道等多條高速公路,將沿江城市群與長三角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其聯結廣大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紐帶。
資源豐富,環境良好。沿江城市群擁有近800公里長江岸線資源,開發潛力大。水資源充沛,年均水資源總量400億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鐵、銅、硫及石灰石等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越,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環境良好,十分適宜人居。政府服務意識較強,社會安定,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基本形成。
產業基礎較為雄厚,要素成本低廉。沿江城市群工業化水平較高,冶金、汽車、建材、家電等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擁有馬鋼、銅陵有色、安慶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幹企業,具備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勞動力素質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低廉,綜合商務成本不到沿海發達地區的一半。
沿江城市群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綜合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發展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對全省發展的貢獻還不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缺乏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經濟中心,呈現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的格局,整體推進的發展態勢尚未形成;對外開放尤其是對境外開放水平較低;思想觀念、市場機制等方面與發達地區也還存在較大差距等。
第二節 發展環境
“十一五”時期,沿江城市群面臨著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
重化工業快速發展。沿江城市群重化工業比重大,發展快。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沿江城市群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岸線資源和環境容量,為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為在產業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長三角經濟圈快速崛起。我國區域經濟格局正進入新一輪調整,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的快速崛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為沿江城市群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牽動力量。
國內外資本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際資本向我國轉移的規模和速度加快;沿海地區受產業結構升級、商務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環保、勞動力等方面的制約,產業也呈現加速向中西部地區擴散的勢頭。沿江城市群區位優越,在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上具有良好的條件。
促進中部崛起和加快長江黃金水道開發進入國家戰略層面。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和長江黃金水道開發力度的加大,沿江城市群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有利於得到國家在政策、資金、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更多的支持。
“十一五”時期沿江城市群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確將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作為發展重點,區域競爭態勢日趨激烈;沿江城市群與長三角發展的落差呈擴大趨勢,雖然有利於產業梯度轉移,但也可能會延緩融入長三角的進程;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環境和生態壓力將越來越大。
第三節 總體思路
“十一五”時期沿江城市群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導,以率先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為基本取向,以岸線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加快兩岸聯動步伐,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和優勢產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使沿江城市群成為全省跨越式發展的龍頭、對外開放的門戶、長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在全省奮力崛起中發揮脊樑作用。
加快沿江城市群發展必須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
——在開發路徑上,堅持以開放促開發。充分發揮緊鄰長三角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承接長三角和國外的產業轉移。同時加快市域之間的開放力度,構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最佳化產業結構,形成整體合力,實現優勢互補,集約發展。
——在產業選擇上,注重發展重化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緊緊抓住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周期的機遇,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同時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降低生產成本,使沿江城市群成為全省乃至長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高地。
——在開發重點上,突出岸線資源的開發利用。在繼續抓好金屬礦和非金屬礦資源開發的基礎上,把長江岸線資源的開發利用放到突出位置,特別要加強對適宜布局工業企業的岸線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為構築沿江產業密集帶提供條件。
——在區域布局上,加快推動跨江合作和聯動發展。在進一步加強馬蕪銅宜開發的同時,把跨江聯動開發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特別要加快和縣、無為、廬江、樅陽和東至大渡口地區的開發步伐,拓展馬蕪銅宜發展空間,解決沿江城市群發展不平衡和經濟總量偏小等問題,構築沿江統籌發展經濟帶。
第四節 戰略定位
根據上述總體思路,沿江城市群的戰略定位是:
——全省跨越式發展的龍頭。充分發揮綜合優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在全省先走一步、快進一拍,成為發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鋒、統籌的示範,在推動安徽跨越式發展中發揮脊樑作用,帶動和促進全省奮力崛起。
——全省對外開放的門戶。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主動迎接長三角輻射,推進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市場體系、管理體制的全面對接,成為率先接軌長三角、接軌國際的開放型經濟區域。
——長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把握產業發展和轉移趨勢,充分發揮臨江通海、環境容量大、生產成本低等優勢,壯大冶金、建材等現有產業,積極培育裝備製造、化工等新的支柱產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
第五節 發展目標
“十一五”時期沿江城市群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廣泛吸納國內外資本和要素,加快構築各類要素集聚的載體和平台,形成“兩帶一群兩網”的經濟體系。力爭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2500元;財政收入達到580億元,年均增長17%。其中馬蕪銅宜4市生產總值達到2600億元,年均增長1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5000元;財政收入420億元,年均增長19%,率先融入長三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形成沿江產業密集帶。建設沿江產業密集帶是沿江城市群加快發展的關鍵。充分發揮區域臨江優勢,以岸線資源開發及開發區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到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形成若干集聚度高、帶動力強的重點產業集群。
——形成沿江城鎮密集帶。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配套的沿江城鎮群是沿江城市群加快發展的重點。在加強與長三角城市群聯繫的同時,以馬蕪銅宜為主要依託,進一步完善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城市功能,形成產業與城鎮良性互動的局面,基本建成充滿活力、創業與人居環境俱佳的沿江城市群。力爭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45%,其中馬蕪銅宜達到65%。
——形成沿江港口群。建設與產業和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沿江港口群是沿江城市群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依託。適應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加快建設以蕪湖、安慶為區域性樞紐中心港的現代港口群,並加強與長三角港口體系的銜接。力爭到2010年,沿江港口群吞吐量達到2.5億噸,貨櫃運量達到50萬標箱。
——形成現代基礎設施網。現代基礎設施網是沿江城市群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適應沿江開發需要,適度超前發展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設施,構建區域通達程度高、東向聯繫便捷的綜合運輸網,安全可靠的現代通信信息網,穩定的能源保障體系,完善的防洪保全體系。
——形成綜合物流網。建設綜合物流網是提高沿江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保障。以第三方物流為主體,以港口和開發區為依託,以產業物流為主導,以城市物流、區域物流為補充,基本形成以蕪湖、安慶為中心的多層次、網路化的綜合物流網,不斷降低區域內物流總成本。

第二章 產業發展與布局

第六節 產業發展方向
以建設沿江產業密集帶為目標,充分發揮沿江城市群綜合優勢,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通過產業的上下游、前後向及旁側連結,延伸產業鏈,形成汽車、冶金、裝備製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產業集群,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發展汽車產業集群。以奇瑞、華菱為龍頭,立足自主創新,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產品檔次,加快發展零部件等配套產業,儘快構建較為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生產體系和產品系列,成為國家級的汽車生產、出口基地。力爭到2010年汽車生產能力達到120萬輛以上,其中轎車100萬輛以上,區域內零部件配套率達到50%以上,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
發展冶金產業集群。以馬鋼、銅陵有色、蕪湖新興鑄管為依託,以優質特種鋼材和銅材深加工為重點,形成冶煉—金屬材料—金屬製品的產業鏈,為沿江城市群及國內外的汽車、船舶、家電、建築等生產提供急需的優質特種金屬材料。加快馬鋼500萬噸薄板帶建設和廬江鐵礦資源開發步伐,擴大企業規模,提升板帶比;圍繞電解銅—銅箔—覆銅板—印製電路板、電解銅—銅帶—積體電路引線框架等產業路徑,大力發展銅材加工;支持發展球墨鑄管、大口徑無縫鋼管等產業,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力爭到2010年形成2000萬噸鋼、70萬噸電解銅和70萬噸銅材加工、100萬噸鑄管的生產能力,冶金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達到1400億元,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精品鋼鐵基地、國內重要的銅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優質鑄管生產基地。
發展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爭取在若干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形成機械基礎件、關鍵零部件—先進重大技術裝備製造的產業鏈。引導船舶工業走規模化和專業化之路,重點發展滾裝、貨櫃等大噸位高等級船舶,積極發展遊艇等專業化船舶,形成200萬載重噸造船能力,建成國內重要的內河船舶生產基地。以綠色、環保為方向,積極開發以數字和網路技術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家電產品,包括家用電機、小家電和零部件產業,加快蕪湖特種顯示器項目產業化步伐,壯大家電產業。鞏固現有機械加工和裝備的產業優勢,強化專業化分工,積極發展數控工具機、特種電纜、輸變電設備、農業機械、鐵路車輛等特色裝備製造業。力爭到2010年,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
發展石化及化工產業集群。以安慶石化、上海華誼集團安徽化工園、銅陵六國化工等為基礎,繼續推進100萬噸乙烯工程前期工作,爭取再引進若干大型化工企業,發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和橡塑製品,形成從化工原料到精細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產業鏈。力爭到2010年,形成800萬噸原油加工、110萬噸焦炭和35萬噸甲醇的生產能力,化工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
發展建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圍繞沿江地區石灰石和碳酸鈣、白雲石、石膏石、凹凸棒等非金屬礦資源,加大開發力度,形成1.5億噸水泥、2000萬噸非金屬礦加工的生產能力,建設世界級水泥生產基地和國內重要的非金屬礦及製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電子材料、磁性材料、新型牆體材料等特色材料產品。力爭到2010年,建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達到800億元。
發展物流產業集群。以第三方物流為重點,形成市場—第三方物流—生產企業—用戶的供應鏈。充分利用交通樞紐、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載體,加快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和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構建若干個物流樞紐城市和一批專業物流中心,形成以馬蕪銅宜為中心的多層次的綜合物流網。
積極發展其他產業。(1)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建設蕪湖、馬鞍山軟體園為代表的軟體產業,提高產品開發能力。支持銅陵國家級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實現積體電路設計和生產的突破。大力發展計算機外設產品,開展電子信息產品組裝的代工產業。(2)輕紡造紙產業。壯大華茂、皖維、華源等骨幹企業,擴大紡錠生產能力,開發差別化纖維,發展高性能纖維和高檔面料。面向長三角地區,引進有實力的紡織服裝印染企業。提升設計和加工水平,形成若干有影響力的服裝品牌。大力發展服裝來料加工,擴大出口能力。建設安慶林紙一體化工程,形成60萬噸木漿、60萬噸紙的生產能力。推進池州林紙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山鷹公司牛皮箱板紙、膠印書刊紙項目,力爭產能進入全國前三強。積極發展新聞紙等高檔紙張生產。(3)農產品加工產業。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加工技術改造傳統糧油加工業,重視發展乳業、肉食品、果蔬飲料等加工,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品牌。(4)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大輸液、外用藥、膠囊、片劑、針劑等產品。整合區域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製藥企業的科技資源,加快國家新藥開發和中藥西制的進程。(5)旅遊業。充分發揮長江及沿岸地區文化、生態等資源優勢,加強資源整合,著力發展生態旅遊、度假旅遊和黃金水道旅遊,把沿江城市群打造成面向長三角地區的休閒旅遊基地和後花園。面向歐美長線旅遊團,積極開發長江遊船旅遊。加快九華山地藏菩薩銅像、蕪湖華強旅遊城、琅琊山森林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旅遊開發和經營,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旅遊企業集團。
第七節 產業空間布局
根據沿江城市群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潛力,依託長江黃金水道、重要交通幹線及毗鄰蘇浙地區,建設以“一軸雙核三帶”為主體的產業集聚重點區域,更好地承接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強化南北及東西之間的溝通和聯繫,進一步最佳化產業布局,在合肥和馬蕪銅宜之間形成一個扇面狀的產業密集區域,提高全省的整體競爭力。
構築“一軸”即臨江產業發展軸。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快速通道,以岸線資源開發為重點,構築馬鞍山—蕪湖—巢湖—銅陵—池州—安慶的臨江產業發展軸,重點布局汽車、裝備製造、冶金、建材、化工、印染等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沿江城市群乃至全省產業發展的主軸線。
構築“雙核”即東西產業集聚核。圍繞臨江產業發展軸,重點建設馬蕪銅和安慶兩大產業集聚核。馬蕪銅是沿江乃至全省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帶,是推動產業集聚、輻射帶動周邊的重點區域。隨著過江通道、沿江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設,安慶的發展活力和產業集聚能力日趨顯現,將逐步改變沿江城市群產業發展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的現狀。
構築“三帶”即沿長三角、合巢蕪(馬)宣和合安三大產業發展帶。充分發揮毗鄰蘇浙地區的區位優勢,構築由滁州—馬鞍山—宣城等毗鄰蘇浙地區為軸線的沿長三角產業發展帶,實現與長三角的無縫對接;依託合巢蕪、合馬、蕪宣等高速及鐵路幹線,構築合肥—巢湖—蕪湖(馬鞍山)—宣城—杭州為軸線的合巢蕪(馬)宣產業發展帶;依託合安高速、合九鐵路,構築以合肥—桐城—懷寧—安慶為軸線的合安產業發展帶。
適應未來產業發展的需要,圍繞“一軸雙核三帶”的產業布局,加快開發區發展步伐,加大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及宣城、滁州、巢湖等開發區建設力度,使之成為最佳化產業布局的重要載體。同時,規劃建設若干新興的產業拓展區特別是適宜大工業布局的區域,待條件成熟時設立新的開發區,或與現有開發區進行整合。
近期重點建設九大產業集聚區:(1)和無沿江產業集聚區。加快岸線資源開發,建設以化工、電纜、造船等為主的產業集聚區,並推動與馬鞍山、蕪湖的優勢互補、聯動發展。(2)蕪湖沿蕪宣高速產業集聚區。配合蕪湖城區東擴和開發區擴容,依託蕪宣高速、蕪太高速,重點發展汽車配件、數控工具機、環保設備、成套設備等,建設機械裝備製造業基地。(3)繁昌沿江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電力、船舶、水泥及新型建材產業,建設能源、船舶和建材產業集聚區。(4)池州沿江產業集聚區。加快非金屬礦資源開發,大力發展下游產品及關聯產業,建設建材及新材料為重點的產業集聚區。(5)安慶—樅陽沿江產業集聚區。依託安慶石油化工基地,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日用化工、農用化工、汽車零部件,形成以化工、機械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6)廬江—樅陽沿合銅高速產業集聚區。發揮鐵礦、非金屬礦資源及長江岸線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泥產業,加快廬江鐵礦開發,形成以建材和冶金等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7)桐城—懷寧沿合安高速產業集聚區。依託現有基礎,重點發展輕工、紡織、化工、機械等產業,形成綜合性的產業集聚區。(8)寧國—廣德—郎溪沿邊產業集聚區。發揮毗鄰蘇浙地區的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綜合性的產業集聚區。(9)天長—來安—全椒沿邊產業集聚區。發揮毗鄰南京等發達地區的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綜合性的產業集聚區。

第三章 城鎮發展與布局

第八節 構築沿江城鎮體系
沿江城市群現有5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3個,30—50萬人口中等城市3個,以及一批小城市和城鎮,2005年城市化率為33%。“十一五”及今後更長一段時間,按照培育中心、完善體系、強化功能、協調發展的思路,加快城市化和城鎮建設步伐,建成創業與人居環境俱佳的城市群,並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有機組成部分。
做大做強馬蕪銅城市帶。包括馬鞍山市、蕪湖市、銅陵市、巢湖市、宣城市和池州市,是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城鎮密集地帶,以及融入長三角的橋頭堡。“十一五”期間,要加快內部整合,強化與長三角城市群、合肥城市圈的聯繫,形成以蕪湖為核心、馬鞍山和銅陵為兩翼,巢湖、宣城為拓展區,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速、合巢蕪高速、蕪宣高速、沿江城際鐵路等為主要發展軸線的空間格局。近期要特別加快馬鞍山與蕪湖的整合,在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領域實現一體化發展。
培育壯大安慶城市帶。“十一五”期間,要在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強化內部產業支撐力的同時,促進安慶、桐城、懷寧高河鎮、樅陽鎮等融合,加強同合肥省會經濟圈、馬蕪銅城市帶及長三角、武漢、九江等上下游城市的聯繫,形成以安慶為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速、沿江城際鐵路、合安高速為主要發展軸線的空間格局。
著力改善江北城鎮發展薄弱的狀況。進一步加快巢湖市、滁州市的發展,儘快達到40—50萬人口的規模,使之成為沿江城市群特別是江北地區重要的節點城市。高度重視無為無城鎮、桐城市、天長市、和縣歷陽鎮、懷寧高河鎮等縣級市和縣城鎮的發展。依託長江岸線、重要交通幹線及現有產業基礎,積極發展烏江、沈巷、二壩、高溝、橫埠、新杭、秦欄、汊河等中心建制鎮。
第九節 馬蕪銅宜城市發展引導
蕪湖。按照東進南擴的思路,加大對繁昌、蕪湖縣近郊城鎮的整合力度,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拉開城市框架。推動與馬鞍山和銅陵的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動發展,形成組團式發展的格局。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強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使之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力爭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13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成為馬蕪銅城市帶的核心城市及寧漢之間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馬鞍山。發揮區位優勢,率先融入長三角,實現與南京市的互動發展。按照東擴、南進、北接、西延的思路,加大對當塗縣城和有關重點城鎮整合力度,推動與蕪湖的融合,促進與和縣的跨江發展,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大力發展冶金化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化工業及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城市功能。加強港口、重要交通通道和過江通道建設。力爭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9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50億元,成為馬蕪銅城市帶核心城市及長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銅陵。結合新城區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空間布局,拉開城市框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堅持東向發展,加快融入長三角。積極推動與蕪湖的融合和互動發展,推動與樅陽縣的跨江發展。力爭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6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6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0億元,成為馬蕪銅城市帶核心城市及長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安慶。結合開發區東擴及北部新城區建設,進一步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拉開城市框架。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等服務業,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主動融入長三角,強化與合肥、蕪湖等城市的互動發展。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力爭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10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市區達到400億元,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綜合性城市及皖西南區域中心城市。
第十節 統籌城鄉發展
沿江城市群特別是馬蕪銅宜是我省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地區,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途徑,使之成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示範區。
率先推進城鄉一體化。發揮中心城市對周邊城鎮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具備條件的市,構建城鄉一體的市域空間體系、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社區服務體系、城市管理體系等,促進城鄉之間基礎設施配置一體化,為全省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示範。
新農村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充分利用城鎮密集、緊鄰長三角的優勢,積極發展城郊型農業和原料型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提高現代農業水平。認真抓好村莊布點規劃,積極穩妥地推進鄉村合併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農村水利、交通、通信、電網、改水改廁、沼氣、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確保鄉村道路硬化率、農民安全飲水比例、沼氣戶用比例、垃圾處理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推行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全文化服務網路,逐步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率先建立農村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農村基層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

第四章 岸線資源開發與布局

第十一節 岸線資源現狀及開發原則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合理開發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對於促進產業集聚、最佳化產業布局、推動城鎮發展、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江安徽段幹流岸線全長767.8km,其中南岸328.1km,北岸439.7km。幹流岸線中,一級岸線163.7km,二級岸線134.6km,分別占岸線總長的21.3%和17.5%。目前,幹流岸線已利用86.9km,岸線利用率為11.3%;其中南岸已利用40.5km,利用率為12.3%;北岸已利用46.4km,利用率為10.5%。此外,沿江城市群還擁有405.4km的洲島岸線。總體看來,長江岸線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在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缺乏有效管理。
在岸線開發利用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深水深用、淺水淺用原則。將深水岸線和一些易於開挖、適宜改造成深水港區的中、淺水岸線,作為深水泊位規劃,優先保證深水碼頭和大型水運工業單位深水岸線的需要,將水深條件要求不高的單位安排到淺水區。
上下游、左右岸協調開發原則。統籌考慮上下游的河勢穩定和生態安全,協調上游利用可能對下遊河勢產生影響的岸線占用方式,合理布局污染嚴重的生產性岸線和取水口、城鎮等生活岸線。
開發與治理保護相結合原則。加強對河勢演變的監測,保護和整治已建港口岸線和城市生活岸線,對未開發岸線進行合理規劃和管理,在保證防洪安全、航運通暢、河勢穩定、生態環境優良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岸線資源。
近期和長期開發利用相結合原則。近期除了開發一些條件成熟的岸線外,還應預留部分岸線供遠期需求,尤其對開發前景良好而近期又暫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岸線,切實加強規劃與控制。
最佳化布局、集約利用原則。鼓勵工業和倉儲設施向縱深發展,避免岸線利用呈“一”字布局,提高單位岸線的利用效益。控制工業企業和貨主單位占用岸線資源,鼓勵利用公共專業化港口。
第十二節 岸線開發布局
工業與港口岸線布局。工業和港口對岸線條件的要求是穩定性好,不沖不淤或沖淤微弱,深水或中深水,後方陸域較寬。按照上述條件,規劃工業與港口開發岸線252公里,占全部岸線資源的32.8%。這類岸線主要分布在:
南岸:稠磯頭—塔基山岸段、上楊家套—張家灣岸段、代家溝—牛頭山岸段、官山嘴—李陽河岸段、泥洲—合作圩岸段、合作圩—五步溝岸段、銅陵大橋下—掃把溝岸段、掃把溝—新溝岸段、金牛渡—海螺水泥碼頭岸段、運輸碼頭—黃沙磯岸段、黃沙磯—保定圩岸段、保定圩—小洲頭下岸段、蕪湖導航處碼頭—黃泥灘岸段、人頭磯—馬二電廠碼頭岸段、馬二電廠碼頭—慈湖河口岸段。
北岸:周家灣—套口岸段、汪家墩上—華下大架岸段、溝口—老湖塔岸段、安慶熱電煤碼頭—安慶化肥廠岸段、安慶化肥廠—馬家窩岸段、譚家溝—馬船溝岸段、虎墩河口—同樂圩岸段、銅陵大橋上—紅楊樹岸段、土橋上過河標—土橋微波塔岸段、土橋微波塔—古家堰岸段、定興工業區—泥汊鎮岸段、江壩碼頭上—無黑汽渡岸段、大河圩—山西嘴塔型過河標岸段、姥下河口下—得勝河口岸段、和縣石油公司—馬和汽渡岸段。
過江通道岸線布局。過江通道岸線要求地質基礎堅固,河勢穩定,河道相對較窄。隨著南北交往日漸加大,要留有足夠適宜通道建設的位置。除已建和在建的橋位要留有足夠的岸線供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外,預留過江通道位置如下: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馬鞍山市南環路—和縣鄭埔圩)、馬鞍山長江公路二橋(馬鞍山二電廠下—和縣大黃洲)、馬鞍山長江公路三橋(當塗縣新橋—和縣白橋),蕪湖長江公路二橋(西華基地下—黃山寺)、弋磯山過江隧道(弋磯山—二店)、城南過江隧道(山西嘴—雙港)、繁昌長江公路大橋(保定圩—六排下)、銅陵長江二橋(黃興圩—隆興洲下)、銅陵過江隧道(掃把溝—紅楊樹)、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合作圩下—王家套),安慶長江鐵路大橋(鴨子溝—新河壩)、安慶長江公路二橋(丁家村—安興圩)、望東長江公路大橋(華陽鎮—凌家嘴)。
取水口岸線布局。生活用水取水口要求布局在岸線比較穩定、上游沒有污染、不產生嚴重淤積的暢流河段。從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角度出發,選擇適宜岸段,建立必要的水源保護岸線,並對調水水源區域進行重點保護。加快取水口布局調整,減少取水口數量,積極推進區域供水工程建設。將現有的14個城市取水口調減到10個左右,即5個沿江城市每個保持2個取水口;將現有的33個鄉鎮取水口調減到20個左右。
生活旅遊岸線布局。為保留岸線的自然風貌、開發旅遊資源和改善環境,把臨江城市、重點中心鎮以及重要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蹟所在岸段預留保護起來,供居民生活、旅遊、休閒。主要生活旅遊岸線包括:
南岸:馬鞍山的翠螺山岸段、蕪湖的弋磯山上游岸段、海螺水泥碼頭岸段—運輸碼頭、銅陵的興隆鎮岸段、池州的王心洲岸段。
北岸:安慶老港區岸段、蕪湖長江大橋橋北公園岸段。
生態與預留岸線布局。生態岸線是生產性岸線之間的綠色隔斷,具有維持岸線可持續利用的功能。把綜合條件等級低、對控制河勢有重要意義,而近期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岸線,作為遠期預留或生態保護岸線。規劃生態與預留岸線400公里,占全部岸線資源的52%。主要的生態保護與預留岸線:
南岸:皖贛交界—稠磯頭岸段、塔基山—上楊家套岸段、張家灣—代家溝岸段、牛頭山—官山嘴岸段、李陽河—泥洲岸段、五步溝—銅陵大橋下岸段、新溝—金牛渡岸段、黃泥灘—東梁山下岸段、東梁山下—姑溪河口岸段。
北岸:葉家灣—周家灣岸段、套口—汪家墩上岸段、華下大架—溝口岸段、老湖塔—皖河口岸段、馬家窩—譚家溝岸段、馬船溝—虎墩河口岸段、同樂圩—銅陵大橋上岸段、紅楊樹—土橋上過河標岸段、古家堰—定興工業區上岸段、泥汊鎮—江壩碼頭岸段、無黑汽渡—大河圩岸段、山西嘴—蕪湖至無為汽渡岸段、運漕河口—姥下河口下岸段、得勝河口—和縣石油公司岸段、馬和汽渡—烏江河口岸段。

第五章 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

第十三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經過多年的建設,沿江城市群綜合交通網已初具規模,但相當一部分市縣與長三角的聯繫還不夠便捷,南北向交通不夠通暢,多種運輸方式協調不夠。按照“東西向增強便捷程度、南北向消除交通斷層、市縣間提高通達深度、多種運輸方式加強銜接”的總體思路,加大交通建設力度,形成高速公路網覆蓋縣域,快速道路連線所有縣城,鐵路網覆蓋區內各市,便捷的集疏運通道通達縣城,等級公路基本實現區域村鎮全覆蓋。
公路網建設與布局。(1)突出東向通道建設。建成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高速,全面貫通南沿江高速;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速(滁州—和縣—無為—樅陽—安慶)。建設巢湖—馬鞍山—溧水高速,西延至廬江,構建環巢湖快速通道;建設蕪湖—高淳高速,打通蕪湖聯繫上海的直線通道;建設銅陵—南陵—宣城高速,東接宣杭高速,西連沿江高速;建設溧水—廣德—黃山高速,提升皖東南地區通達程度。(2)加強南北道路建設。建成銅陵—黃山高速、安慶—景德鎮高速、六安—岳西—潛山高速,建設桐城—池州—祁門高速。(3)加快高速公路連線線建設。建設主要城市與高速公路的連線線,縣城和重點鎮與高速公路的連線線,完善高速公路路網結構。(4)積極建設快速通道。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南沿江快速通道,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北沿江快速通道,並逐步改造提高到一級標準。開工建設滁寧快速通道。推進各市與所轄縣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
鐵路網建設與布局。(1)東西向鐵路建設。儘快建成銅九鐵路,打通沿江鐵路動脈。適時開展寧蕪鐵路複線改造和皖贛鐵路擴能改造。開工建設沿江城際鐵路,構建沿江客運快速通道。積極推進合寧鐵路建設。(2)南北向鐵路建設。新建廬江—銅陵、阜陽—六安—安慶鐵路,與沿江鐵路、長江航運共同構成煤炭、礦石運輸通道。(3)推進和縣、無為沿江城鎮與淮南鐵路連線線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提高集疏運能力。
過江通道建設與布局。(1)建設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貫通巢馬溧、滁馬等高速,連線江南、江北沿江高速及高等級公路,促進馬鞍山與和縣的跨江合作。(2)建設繁昌長江公路大橋。加強繁昌與無為經濟聯繫,溝通兩岸路網。(3)建設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打通池州北向通道,進一步改善池州交通狀況。(4)建設銅陵長江公鐵兩用橋。貫通廬江—銅陵鐵路與沿江鐵路,聯通江南、江北高速。(5)建設安慶長江鐵路大橋。連結合九、銅九和安景鐵路,貫通沿江城際鐵路。(6)建設望東長江公路大橋。連線南北沿江高速,並與巢馬高速共同構成沿江環線。
機場建設與布局。(1)新建池州九華山旅遊機場,形成“兩山一湖”旅遊區北端空中通道。(2)完善安慶軍用機場民航配套設施,開通蕪湖軍用機場民用航班,拓展航空運輸服務範圍。
內河航道治理。結合河勢控制,加快實施長江部分淺水礙航航道整治工程,力爭到2010年安慶以下航道可通行5000—10000噸級海船,實現江海聯運。加強幹支流水運溝通,逐步解決主要支流航道等級低、通航條件差等問題。改造合肥—裕溪口航道,形成合肥通江達海的水上通道。開工建設蕪申運河,形成蕪湖—太湖—上海的水上運輸捷徑。開展“引江濟巢”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綜合性大宗貨運中轉樞紐建設為重點,推動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及貨物運輸向現代綜合物流(配送)方式轉型,著力解決貨運樞紐物流化運作問題,將蕪湖建成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依託馬鞍山、銅陵、安慶等中心城市,有效銜接公路、鐵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建成區域性綜合運輸樞紐。
笫十四節 沿江港口群布局
沿江港口群包括馬鞍山、蕪湖、安慶3個國家主要港口及銅陵、池州、巢湖等重要港口。其功能定位是,配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充分利用長江下游重要的深水港區和對外開放口岸優勢,提升我省沿江港口作為長江中下游綜合性樞紐港口群的地位,積極推進江海聯運,建成以蕪湖為區域性樞紐中心港、安慶為副中心港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類型的現代化港口群。重點建設貨櫃運輸系統、煤炭中轉運輸系統、原油及石油製品中轉運輸系統、礦石和礦建材料中轉運輸系統,力爭到2010年沿江港口群吞吐量達到2.5億噸,貨櫃運量達到50萬標準箱。
蕪湖港。重點建設朱家橋貨櫃一期、西江汽車滾裝碼頭、荻港綜合碼頭等工程,擴建裕溪口煤碼頭,成為沿江綜合性、多功能樞紐港和長江流域重要的外貿港口。“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6000萬噸。
安慶港。重點建設馬窩散貨碼頭、長風鐵水聯運散貨碼頭等,提升貨櫃運輸能力,擴建石化產品專用碼頭,使之成為綜合性、多功能樞紐港。“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3500萬噸。
馬鞍山港。重點擴建6號碼頭,建設人頭磯散貨碼頭等,提高鋼鐵、煤炭、礦建材料運輸能力;配套建設小黃洲錨地,適時啟動建設江心洲錨地。“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4000萬噸。
銅陵港。重點建設貨櫃專用碼頭、擴建件雜貨碼頭二期等,提高冶金材料、礦建材料運輸能力。“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4000萬噸。
池州港。在改造老港區的同時,重點建設江口港區二期工程、牛頭山港區等,改善港口集疏運條件,提高礦建材料運輸能力。“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3000萬噸。
巢湖港。重點建設和縣港區的鄭浦碼頭、黃山寺碼頭及無為港區的江壩碼頭、土橋碼頭等,提高煤炭、礦建材料及大宗散貨運輸及集疏運能力。“十一五”期間吞吐能力達到1500萬噸。
第十五節 綜合物流網布局
根據現有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按照軸—輻物流空間網路模式,規劃建設蕪湖和安慶兩個區域性物流中心。(1)蕪湖物流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港口和開發區為依託,以發展區域物流為主導,建成綜合型港口樞紐城市、大宗貨物中轉中心。(2)安慶物流中心。依託港口、開發區及區位優勢,建成皖西南的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
依託區域性物流中心,並綜合考慮交通運輸、經濟區域等因素,將沿江城市群劃分為蕪馬巢宣滁物流區域、安池銅物流區域,規劃建設10個物流園區。其中蕪馬巢宣滁物流區域包括朱家橋港區物流園區、蕪湖大橋物流園區、蕪湖開發區物流園區、馬鞍山綜合物流園區、宣城物流園區、巢湖物流園區、滁州物流園區;安池銅物流區域包括安慶綜合物流園區、銅陵綜合物流園區、池州物流園區。
第十六節 能源供給與建設
隨著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沿江城市群用電量將保持快速攀升的勢頭。“十一五”期間,要大力建設電力項目、最佳化能源結構,力爭到2010年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實現區域供需平衡。
電源點建設。按照最佳化發展火電的方針,以節能、節水、節地、環保為目標,建設大型高效電廠。重點建設馬鞍山二電廠二期、華電蕪湖電廠、宣城電廠和國電銅陵電廠、巢湖電廠等,力爭“十一五”期間建成投入運行。積極推進電廠項目前期工作,優先建設擴建項目及有利於最佳化電網結構、促進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項目。
電網建設。加快完善區域電網網架,構築堅強高效的現代化電網。重點建設500千伏東、西通道和淮南—皖南—浙江的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通道等工程。推進電網技術升級,確保電力供應安全。
能源結構調整。在馬鞍山等有充足、穩定工業熱負荷和採暖負荷的地區建設熱電聯產電站。適時在馬蕪銅地區建設燃氣機組。繼續推進核電前期工作。積極推進秸稈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建設若干示範工程。
第十七節 水利建設與布局
經過大規模的國債水利建設,長江乾堤防洪能力達到了防禦1954年型洪水的標準。“十一五”期間,要在鞏固和提高長江乾堤防洪能力的同時,重點加強長江幹流河道整治和河勢控制,提高沿江主要支流的防洪能力,加快建設高標準的沿江流域和城鎮防洪排澇工程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長江幹流治理。對安慶江段、銅陵江段、蕪裕江段和馬鞍山江段等長江幹流重點江段進行加固護岸,基本維持長江岸坡和河勢穩定,確保長江幹流及主要防洪城市安全。實施江心洲整治工程。
長江主要支流及湖泊治理。加大水陽江流域綜合治理力度,開工建設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實施水陽鎮開卡工程,使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標準。實施滁河幹流堤防加固、烏江閘擴建及閘下河道疏通、駟馬山分洪道等工程,提高滁河防洪標準。實施順安河綜合整治及區域開發工程。以提高整體防洪標準為目標,重點推進環巢湖市區段及南淝河出口左右岸堤防加固工程,使環巢湖市區段防洪能力達50年一遇標準。
城市防洪體系建設。完成安慶、蕪湖國家重點防洪城市和銅陵、馬鞍山國家重要防洪城市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宣城、巢湖、池州、滁州等市防洪安全體系建設。積極實施重點縣城防洪工程。
沿江排澇泵站建設。新建擴建147座重點圩口排澇泵站,完善溝渠配套工程,加快現有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將萬畝以上重點圩口的排澇標準從3—5年一遇提高到7—10年一遇,其中10萬畝以上圩口排澇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
第十八節 信息化建設
加快信息基礎資料庫建設,構建與長三角對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發揮電子政務的先導作用,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程,發展社區及農村信息服務,最終全面實現政務、商務和社會服務信息化。
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與完善通信網、網際網路、廣電網,改善網路服務品質,促進三網融合;制定推廣新技術套用的戰略規劃,大力推廣先進信息技術,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運營實驗和業務發展;發展和完善社會公共場所信息化套用基礎設施。
建設與長三角對接的信息化平台。以建立與長三角標準一致的信用認證系統、進出口經營權申報審批及年審系統、口岸國際電子商務數據交換平台等,實現與長三角地區信息化平台全面對接。
加強信息資源開發與共享。建設沿江城市群基礎數據資料庫,形成促進信息資源開發及共享機制,建立靈活安全的數據訪問授權系統、數據更新和分析系統,實現基礎信息共享,增強信息服務能力。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第十九節 環境污染防治
隨著沿江城市群重化工業的發展,環境治理的任務日益繁重。必須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方針,以長江流域酸雨控制、水污染防治和巢湖綜合治理為重點,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力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水環境綜合防治。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建設,對主要取水口劃定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加大對沿江及巢湖濕地保護力度。強化工業廢水排放的監督與控制,保證達標排放,控制排放總量。重點建設蕪湖城東和城南污水處理廠、馬鞍山江邊和慈湖污水處理廠、銅陵鐘順污水處理廠、安慶城西污水處理廠、巢湖第二污水處理廠、滁州清流污水處理廠、池州污水處理廠、宣城污水處理廠等,配套建設管網工程、污泥處置工程和中水回用系統。開工建設當塗、蕪湖、寧國、廣德、和縣、來安、廬江等縣城污水處理廠;推動沒有污水處理廠的市、縣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確保“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引導具備條件的開發區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設施。力爭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長江幹流水質保持Ⅱ類標準,支流水質達到功能區水質目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
大氣環境綜合防治。嚴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加強“兩控”區的酸雨防治。嚴禁使用高硫煤,新上火電廠必須配套建設脫硫裝置,加快現有電廠脫硫技術更新。力爭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主要城市大氣環境質量保持或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煙塵排放總量、工業粉塵排放量比2005年削減10%,酸雨控制區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減少。
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積極推進固體廢棄物的綜合處理,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與資源化。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在各市及具備條件的縣城建設垃圾處理廠。開展水泥廠焚燒垃圾試點工作,推廣粉煤灰綜合利用。完成安慶、宣城、巢湖、滁州、池州、蕪湖等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銅陵、馬鞍山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建設。力爭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
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開發利用有機肥。綜合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態控制等技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嚴格控制高殘留與高毒性農藥使用。大力開展秸桿綜合利用。做好難降解廢舊農用薄膜的回收和加工利用工作,推廣可降解農用薄膜。
第二十節 循環經濟發展與資源集約利用
加快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和框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推動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使沿江城市群成為全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示範區。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銅陵市及銅陵有色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爭取馬鞍山等更多的城市、開發區和企業進入國家試點範圍。積極開展省級循環經濟企業、園區、城市試點工作。以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為核心,大力推進農村循環經濟。加大清潔生產推行力度,制定和落實鼓勵清潔生產的優惠政策。進一步發展壯大環保產業。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強對鋼鐵、電力、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等資源消耗的綜合管理,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加強共生、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建立礦山生態恢復補償機制。在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時,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對土地的需求,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和最佳化配置,開發區新建、擴建儘可能利用低丘和崗地。大力開展土地整理與復墾。
第二十一節 生態建設
按照保護生態、環境友好的思路,以生態管制為手段,以實現自然生態空間保育為主要目標,形成以生態源區為基礎,生態源、生態廊道有機協調的生態保護空間格局。
建設三個生態源區。(1)皖西山地丘陵生態源區。加強生態系統和植物群落保護,建設水源涵養林、生態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2)皖南山地丘陵生態源區。保護森林植被和動植物資源,防範和治理酸雨污染、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病蟲害等災害,加強自然文化遺產、地質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3)皖中湖泊丘陵生態源區。加快沿湖地區各類經濟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污染防治,突出水資源保護與飲用水源安全保護,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控制圍網養殖規模。
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實施生態空間管制,建立規劃、國土、農林、園林、環保、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同監管的機制。加強城鄉結合部生態通道建設,緩解城鎮地區“生態瓶頸”;營造道路、水系生態通道,把外圍廊道生態效應引入主城。加強工業污染源和居住區的生態隔離。加大重點保育植被群系的保護力度,推進銅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升金湖水禽自然保護區和揚子鱷保護區建設。

第七章 社會事業發展與社會和諧

第二十二節 共建共享社會事業
按照突出優勢、合理分工、互利互惠、資源共享的原則,依託中心城市,統籌規劃和開展區域社會事業及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實現社會設施資源的區域共享和優勢互補,增強大型社會設施的區域服務能力,避免過度重複建設。努力實現“一個率先、兩個一流”的目標,即率先在全省實現社會發展現代化,建設一流公共服務、一流社會環境的示範區。
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根據沿江城市群產業發展方向,圍繞汽車、化工、冶金、建材、循環經濟等優勢行業關鍵技術、企業新產品開發、新工藝套用,再建設若干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提高區域研發水平和行業技術水平。依託奇瑞、馬鋼、海螺等優勢骨幹企業和有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面整合區域科技資源,加強產學研聯合,建立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台,並實現與長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對接。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在沿江城市設立研發中心,使沿江城市群成為我省創新成果密集區。
構建區域教育體系。沿江城市群基礎教育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在我省占有重要地位,要適應跨越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整合教育資源,全面提高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沿江城市群現代教育體系。以蕪湖大學城為基礎,促進馬蕪銅宜的產業優勢與教育緊密結合,合理設定學科專業,形成多層次、開放式的高等教育體系。根據市場需求,以汽車、化工、冶金、家電、紡織、旅遊等專業為重點,建設“沿江職業教育走廊”,在鞏固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等職教基地的同時,確保每個縣(市)建立一所職教園區,形成以高等職教為龍頭、以中等職教為重點、以職業培訓為補充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農村教育為重點,進一步鞏固“兩基”成果。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含職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0%左右,部分地區率先實現12年制義務教育。
構建區域衛生體系。以弋磯山等現有大型綜合性醫院為主體,合理規劃醫療機構的功能、層次和布局,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提高區域衛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等市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的層次,使主要醫療機構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儘快實現地級市擁有三甲級綜合醫院、各縣(市)擁有二甲級綜合醫院的目標。加快建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衛生體系。
構建區域文化體系。按照“特色、開放、多元”的思路,進一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塑造文化形象、營造文化氛圍,弘揚輝煌燦爛的皖江文化。整合區域文化資源,在蕪湖、安慶、馬鞍山、銅陵等中心城市建設一批大型劇院、文化廣場、科技館、博物館和體育館等集藝術性、標誌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區域性大型文化設施,加快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主幹、覆蓋全區域的文化設施網路。
創建“八百里皖江文明長廊”。按照“八百里皖江文明長廊”總體方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區域聯創為特徵,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為重要載體,努力把皖江地區建設成為區域經濟率先快速發展的長廊、誠信道德長廊、特色文化長廊、城鄉科教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的長廊、綠色生態長廊和平安暢通的長廊。第二十三節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