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 作者:楊健
-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3月
- 頁數:247 頁
- 定價:32 元
- ISBN:9787806926024
《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健。
《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健。內容簡介《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基於計算機可視化音響參數分析的研究》內容簡介:20世紀的器樂演奏風格經歷了巨...
《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基於計算機可視化音響參數分析的研究》主要通過對20世紀早期錄音與現代錄音之間的分析對比,並結合相關文獻中的記載,從科學和傳統兩方面來闡明這種風格轉變的核心特徵構成及其形成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對音樂表演的本真性和未...
世紀之交,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們把浪漫主義風格推向極致,傳統音樂語言及框架從各方面被極大擴張,出現半音的大量運用、高度色彩化的和聲、複雜的調性關係、結構擴容、編制擴充等音樂現象。A.N.斯克里亞賓、R.施特勞斯、G.馬勒等人的創作完成了浪漫主義理想的最終體現,同時,也暴露了傳統體系失控後的繁複與累贅,語言及...
康塔塔脫胎於17世紀初義大利的單聲部分節歌,產生於羅馬,從17世紀中葉開始,康塔塔有了明確的結構形式,即由兩三對相互交替的宣敘調和詠嘆調構成,均為獨唱加通奏低音伴奏。到17世紀下半葉,康塔塔逐漸擴大,有時加有序曲,或在聲樂部分加上炫耀技巧的樂句等,因此其創作要求精細、講究。此後,康塔塔又加入合唱,有的...
5.14-15世紀上半葉的英國作曲家 鄧斯泰布爾(Dunstable,約1390-1453)。他的經文歌不用傳統的定旋律,而是按照歌詞意境自由創作。通常為三聲部主調和聲織體,有大量三和弦結構。6.關於布艮第樂派 15世紀上半葉活躍在布艮第(相當於荷蘭、比利時、法國東北部、盧森堡等地)宮廷的音樂家群體。該樂派音樂風格的形成...
第四節 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研究目的與研究現狀35-39 第二章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共同萌芽時期——巴洛克時期39-50 第一節 管弦樂隊雛形及其基本音色特徵39-41 第二節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在巴洛克時期萌芽的原因41-44 一、強調結構力促成素描風格基本特徵42-43 二、追求色彩形成彩繪風格雛形...
其實,譯文中提到的大量復風格作品,我自己也沒有聽說過,聆聽音響更談不上;之所以試著翻譯這篇文字,僅僅是因為一旦涉及20世紀中期以後的音樂,就不可避免地接觸當時諸多作曲家所熱衷的這種風格。馬克斯韋爾·戴維斯在英國很著名,20世紀西方音樂史中也有他一席之地,但國人對其人其作相當陌生。就象史書上所提到的無...
古典樂派是指那些可以從18世紀最偉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中聽到的風格。常指18~19世紀產生於歐洲的音樂潮流及創作風格。古典樂派講究嚴謹的結構,完美的形式,和諧的音響與嚴密的邏輯。樂曲多以嚴肅,穩重為主,崇尚理性,而對感情的表現為含蓄內在。器樂曲多是無標題音樂。主要作曲家有:海頓...
1、由大型的管弦樂隊演奏;2、音樂內涵深刻,具有戲劇性、史詩性、悲劇性、英雄性,或者音樂格調莊重,具有敘事性、描寫性、抒情性、風俗性等;3、有較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表現手段。4、表現手法是頓挫分明的,能將聽眾帶入音樂意境和想像空間。維也納古典樂派 概述 18 世紀中後期,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興起及一些天才作曲...
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奏鳴曲曲式的結構以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對西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音樂變革 音樂語言變革之所以發生,主要原因是新思潮的出現,即啟蒙運動。十八世紀早期這個重大的變動已出現於哲學以及像英國的牛頓、法國的笛卡兒那樣的科學發現的...
法國藝術歌曲的興盛時期是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期,是一種結構精緻、完善的音樂會獨唱曲。法國藝術歌曲的主要特點首先是精緻、優雅、細膩、而含蓄的感情表現方式。這種藝術表現方式來源於法國的民族性格特點:不喜歡過分誇張。法國藝術歌曲大多抒發作者內心朦膿、憂傷的感情,暗示多於直敘,很少浪漫主義奔放的激情表現。...
法國藝術歌曲的興盛時期是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期,是一種結構精緻、完善的音樂會獨唱曲。法國藝術歌曲的主要特點首先是精緻、優雅、細膩、而含蓄的感情表現方式。這種藝術表現方式來源於法國的民族性格特點:不喜歡過分誇張。法國藝術歌曲大多抒發作者內心朦膿、憂傷的感情,暗示多於直敘,很少浪漫主義奔放的激情表現。...
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電子音樂分支之一,源於20世紀70年代藝術家們的一種實驗性的電子合成音樂,代表人物如Brian Eno、Kraftwerk以及Harold Budd,同時也具有80年代trance風格的數碼舞蹈樂曲。氛圍音樂是一種有足夠空間讓人發揮的有著聲波結構的電子音樂。它沒有作詞或作曲的束縛。儘管藝術家在創作之間有暗示性的...
魏瑪時期對華格納的支持,以及後來對勃拉姆斯和舒曼的大力提倡,導致十九世紀音樂的派系分裂,對藝術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保羅·亨利·朗(美國音樂學者)評說 在近代音樂史上,李斯特占著獨特的地位。很多我們在和聲、配器和形式結構方面的成就都是從他那好學深思的精神中發源的。對於一切有價值的事業他都慷慨地予以支持...
早期紐奧良爵士樂的另一特點,也許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集體即興演奏。彼此之間自發地互相謙讓與合作,只受和弦進行結構的限制。這種演奏最吸引人的是樂隊成員既競爭又合作,對於強加給他們的限制既重視又視而不見。這種新的聲音在20世紀初期,任何聽眾一聽就能辨認得出,這就是“爵士樂”。鄉村音樂 鄉村音樂(...
從而整理出結構完整、體系嚴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的全新“木卡姆”。19世紀,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縮為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約演奏兩個小時。這被濃縮後的“木卡姆”,定名為“十二木卡姆”,但無文字紀錄。源流 木卡姆的源流於套曲、歌曲及地方音樂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從時代和地域因素上講主要有兩點:一是...
中國戲劇在元代興盛,形成了一個藝術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呢?首先,從宋雜劇到金院本,再到元雜劇的誕生,遵循了藝術的內在發展規律。經過長期的藝術積累,終於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以唱、念、做、打的綜合性為特徵的戲劇表演形式。其中,散曲對雜劇結構的最後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就音樂而言,元雜劇每一宮調中...
小提琴的音質基本上取決於它的木質和相應的結構,取決於木材的振動頻率和它對弦振動的反應。優質琴能把發出的每個聲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樣靈敏地傳播出去。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為羊腸制的裸弦,約從18世紀起,低音G弦常包以銀絲,使其反應靈敏。現代則將G、D、A3根弦用纏金屬絲的羊腸弦或鋼絲纏弦,晚近也用...
英國民謠(EnglishBanad)是英國地區的民謠,民謠中的自由主義和人性化對詩歌產生了重要影響。民謠介紹 民謠,即民間歌謠,是種短小的敘事詩,早的可追溯到13世紀,但在15世紀特別興盛,收集和出版要更遲。早期出版的最著名的民謠集是18世紀下半葉波西主教的集子。關於民謠的起源,爭義很多,大致上有集體創作說和...
各地流傳的十二木卡姆版本並不相同,在伊犁地區流傳的十二木卡姆的每一部只包括木卡姆散序和達斯坦、麥西熱甫。除散序之外的瓊乃額曼部分散佚的原因待考。20世紀30年代,當地的音樂家們對比進行了補充和加工,逐漸形成了伊犁流派曲調華麗、委婉,演唱明快、激昂的特色。喀什、阿克蘇地區演唱十二木卡姆時,主要以拉弦樂器...
在前1世紀,印度的繪畫發展出謝丹伽(sadanga),意即"六支",說明了印度傳統繪畫的六種法則。3世紀哲學家伐蹉衍那(Vātsyāyana)的著作《欲經》中在13世紀加入的一條注釋列舉了以上六點:1.形別(Rupabheda),對於對象外形的認知。2.諸量(Pramanam),對於對象的大小及結構有正確的認識。3.情(Bhava),...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冠謙之為宣揚新道法,吸取儒家禮法儀式音樂伴奏的形式,仿效宮廷祭祀樂章的結構,創製了道教經韻樂章,明確提出了樂誦這一形式,自此,道教經文改直誦為樂誦,改念為唱。以後的唐代、兩宋和明代是道教音樂的大發展時期。唐高宗、玄宗都曾令樂工創製道曲,宋代還設有主管全國道樂的雲璈(...
原因有:1.“二人台”這個稱謂是1951年首先由綏遠省官方認定的,此前,河曲縣只有“玩藝兒”而無“二人台”一說。2.一些二人台的代表劇目如《走西口》《打金錢》《打櫻桃》《打連城》《掛紅燈》以及東路二人台劇目《回關南》《摘花椒》等是在塞外形成的戲曲(其民歌體裁例外)。3.19世紀初,河曲縣沒有(或很少...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在西藏古代建築藝術中,最富有民族和時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渾厚,工藝精緻,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從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主體風格的形成,其間大體經歷了寺廟、寺院、宮殿與寺院建築融合的三個發展階段。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房子外牆...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發掘工作一度中斷直到2001年才得以繼續。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殘留的建築結構以及不少手工藝品,包括一些陶製的器皿和裝飾品的碎片等。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推測,“西蘇帕爾加爾”古城建立於公元前三世紀初期,最終於公元四世紀中期消亡。這座古城有四條通道,具有較為完善的城市規劃...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業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城鎮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新中國成立後,回族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早在20世紀50年代,黨和政府制定教育方針政策,設立專管民族教育的機構,撥出發展教育的專款,大力扶持全國各少數民族教育事業,使回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