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研究》是2007年3月上海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毅妮。
基本介紹
- 書名: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研究
- 作者:金毅妮
- ISBN:9787900443045
- 頁數:127
- 定價:28RMB
- 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作者簡介
金毅妮(1974- ),女。碩士,上海音樂學院講師。
199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作曲理論專業,同年直升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一年後轉至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1997年直升研究生,攻讀外國音樂史專業,師從沈旋教授,獲碩士學位,並被評為優秀畢業生。2000年留校任教,2002年起攻讀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高級配器法理論專業博士學位,師從楊立青教授。
教授課程:《和聲》、《音樂形態》、《論文寫作》。
研究領域:西方音樂的音樂形態、配器。
在研課題:音樂研究所課題《配器法的三個主要風格》(專著,擬題),並與湖南文藝出版社簽定寫作《西貝柳斯交響曲與交響詩》(擬題)一書。
獲獎情況:上海音樂學院第五屆科研論文比賽一等獎,第六屆科研論文比賽二等獎、三等獎各一篇。
主要著述:
《西貝柳斯交響作品的民族特徵》(碩士學位論文,未發表);
《“孤獨”的成功——獨幕歌劇〈藍鬍子的城堡〉》,載《音樂藝術》1996年第1期;
《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英雄生涯〉》,載《音樂藝術》1998年第2期;
《古典音樂欣賞50講》(合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出版;
《吉尼斯經典唱片1000張》(合譯),羅伯·科萬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李斯特颳起鋼琴風暴》,載《音樂愛好者》2003年10月刊。
編輯推薦
本文在探討管弦樂法風格定義、管弦樂法風格研究方法,並對管弦樂法發展史上主要的兩個風格——素描風格和彩繪風格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對其中最早達到鼎盛時期的管弦樂法素描風格在18-19世紀的發展背景,觀念、技法的演變,以及其與彩繪風格相互影響來追溯起源流,並對其管弦樂法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進行論證。 筆者將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作為研究對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由於18世紀樂隊雛形剛剛形成,開發樂器本身的演奏技法、音色表現力,以及樂器組合的各種可能及表現力成為18-19世紀作曲家們的努力目標。同時,古典主義時期和聲體系的成熟運用與令人滿意的動力性將永不止步的作曲家們的吸引力轉移到了剛剛成為一門獨立作曲技法的管弦樂法,如何在管弦樂隊作品中建立真正的管弦樂的音色成為他們面前的一個新難題。在整個18、19世紀,管弦樂法的發展為20世紀多彩的、多樣的器樂作品解決了最基本的問題,為這一世紀及以後的管弦樂作品創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因此,對於18-19世紀管弦樂法的研究將揭示這一重要時期管弦樂法的特徵以及發展線索。 其二,素描風格並非象大部分人認為的是彩繪風格的雛形,兩者同時萌芽於巴洛克,並一同貫穿發展於每個時期,只是由於兩者不同的風格宗旨與每個時期的藝術美學相應或相悖從而替換著占據主導地位。這兩個主要的管弦樂法風格不僅在歷史中並存,在具體作曲家的創作中也共同存在,只是應著各作曲家的美學觀點而顯示出主導的一方。因此,對於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確立“素描”風格在整個管弦樂法發展史中的地位及其對於彩繪風格的影響,以及這兩個主要風格在整個管弦樂法發展史中的相互作用有所了解,更有助於我們對二十世紀作曲家們所重新省視的簡約音響及其理念做進一步理解與實踐。
目錄
- 前言 管弦樂法風格定義11-17
- 第一章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研究前提17-39
- 第一節 管弦樂法風格研究現狀17-21
- 第二節 管弦樂法風格研究方法論21-25
- 第三節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界定25-35
- 第四節 18-19世紀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研究目的與研究現狀35-39
- 第二章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共同萌芽時期——巴洛克時期39-50
- 第一節 管弦樂隊雛形及其基本音色特徵39-41
- 第二節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在巴洛克時期萌芽的原因41-44
- 一、強調結構力促成素描風格基本特徵42-43
- 二、追求色彩形成彩繪風格雛形43-44
- 第三節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在巴洛克時期相互滲透44-50
- 一、受彩繪風格影響的管弦樂法素描風格44-47
- 二、為素描風格滲透的管弦樂法彩繪風格47-50
- 第三章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的鼎盛時期——古典主義時期50-100
- 第一節 以木管與弦樂為主的基本音色51-54
- 第二節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成型54-59
- 第三節 代表作曲家海頓、莫扎特管弦樂法研究59-79
- 一、完美音色素材60-66
- (一) 迴避極端音域的單質音色61-62
- (二) 弦樂五聲部同質混合音色62-63
- (三) 加強力度的疊置音色63-66
- 二、非音色因素突出功能層66-73
- (一) 音區突出功能層66-72
- (二) 演奏法突出功能層72-73
- 三、與結構吻合的管弦樂法布局73-77
- (一) 與樂章、樂段相對應的布局73-75
- (二) 依附於樂思的布局75-77
- 四、小結77-79
- 第四節 素描風格與彩繪風格的交叉點——貝多芬79-100
- 一、以素描風格為主要傾向80-90
- (一) 豐富的音色素材80-82
- (二) 清晰的功能層82-84
- 1、以音區凸現功能層的分層織體82-83
- 2、以演奏法、力度凸現功能層的並置織體83-84
- (三) 結構性為主的管弦樂法布局84-90
- 1、與結構相對應的管弦樂法布局84-85
- 2、與樂思進行相應的布局85-90
- 二、彩繪風格預示90-99
- (一) 更具有表現力的音色素材90-92
- 1、突出各樂器特色的單質音色90-91
- 2、融合的混合音色91-92
- (二) 削弱織體層間對比的音色呈現方式92-97
- 1、預示彩繪風格的獨立分部92-93
- 2、背景高度融合93-97
- (三) 主題內部音色展開97-99
- 三、小結99-100
- 第四章 管弦樂法素描風格的衍展——浪漫主義時期100-150
- 第一節 充滿理想的浪漫主義時期101-102
- 第二節 木管、銅管與弦樂共同鋪墊基本音色102-105
- 第三節 滲透浪漫主義精神的管弦樂法素描風格105-107
- 第四節 浪漫主義早期素描風格代表作曲家舒伯特、孟德爾頌管弦樂法研究107-131
- 一、發揮樂器自然音質的音色素材108-115
- (一) 選擇樂器自然音質的音域與演奏法108-110
- (二) 主要音色引導疊置音色110-115
- 1、和聲性疊置聲部110-112
- 2、相隔音區樂器結合112-114
- 3、銅管支持聲部114-115
- 二、音色構築織體115-122
- (一) 音色區分功能層116-118
- 1、分層織體116-117
- 2、並置織體117-118
- (二) 功能層內多織體層118-120
- 1、節奏突出層內分部118-119
- 2、音色區分織體層119-120
- (三) 功能交叉120-122
- 三、受到彩繪風格影響的音色展開方式122-128
- (一) 音色展開方式加強作品結構122-125
- (二) 主題內部的細膩音色展開手法125-128
- 1、銜接125-126
- 2、粘合126-128
- 四、小結128-131
- 第五節 浪漫主義後期素描風格代表作曲家勃拉姆斯管弦樂法研究131-150
- 概述131-133
- 一、發揮樂器自然音質的音色素材133-137
- (一) 氣息較短的單質音色133-134
- (二) 線條清晰的疊置音色134-137
- 1、相互制衡的同質疊置音色134-135
- 2、按音區組合的異質混合音色135-137
- 二、厚重而清晰的音色呈現方式137-146
- (一) 相互制衡的功能層137-142
- 1.音色制衡137-140
- 2.功能制衡140-142
- (二) 功能層內密集的織體層142-146
- 1、密集的分部142-143
- 2、多織體層重疊143-144
- 3、密集的和聲織體144-146
- 三、對比與統一的管弦樂法布局與音色展開方式146-149
- (一)體現段落功能的管弦樂法布局146-148
- (二)音色對峙提供動力148-149
- 四、小結149-150
- 結語150-155
- 附錄155-166
- 附錄一 參考文獻目錄155-157
- 附錄二 18-19世紀管弦樂隊編制概況157-158
- 附錄三 論文涉及人名索引158-163
- 附錄四 論文涉及作品索引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