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10+3機制
- 時間:2001-04-13
- 形成原因: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
- 組成國家:東協十國與中、日、韓三國
國家組成,成立背景,合作動作機制,會議時間地點,會議參加人,歷次會議情況,東協介紹,
國家組成
10國是指東協的汶萊(1984年)、高棉(1999年)、印度尼西亞、寮國(1997年)、馬來西亞、緬甸(1997年)、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995年)。總面積約44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
3國是指中國、日本、韓國三國。
東協-中、日、韓(10+3)合作機制2001-04-13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一體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並行不悖,相互促進。經濟全球化推動了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最佳化配置,促進了各國人員、信息、文化的交流,極大地推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經濟區域化既是經濟全球化在區域範圍內的一種表現形式,從長遠看也是對全球化的促進。
成立背景
“東協10+3”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危機意識的產物。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中,東亞國家深刻認識到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遇到困難時難以獨善其身,只有協調與合作,才能抗禦金融風暴和經濟動盪。
從另一方面來說,東亞也已經擁有開展區域合作的一些最基本的條件:
1、東亞在冷戰後保持了多年的總體穩定,和平與發展是地區形勢的主流;
2、東亞內部貿易額已經占總貿易額的30%以上,區域內投資、人員往來不斷加強;
3、在信息化時代和知識經濟的浪潮中,東亞正在建立起新的產業循環,東亞各國都是這一鏈條中的一環;
4、東亞合作有著歷史傳統,近代以來,許多先行者和思想家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東亞各國和人民之間思想相通,在文化和價值觀方面有許多共同點;
5、東亞已經建立起一些次區域經濟組織,如東協。還有一些次區域合作,如湄公河和圖們江流域合作。還有小區域合作,如新馬印馬泰國之間的“增長三角”等。東亞已經有區域合作的初步的經驗。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東亞要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就必須加強區域合作。
合作動作機制
10+3合作的由來
東協——中、日、韓(10+3)合作源於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1990年提出的“東亞經濟集團”構想,後來改稱“東亞經濟論壇”。因美國反對,日本消極,論壇未能啟動。東協在1995年曼谷首腦會議上提出舉行東協與中、日、韓首腦會晤的構想。1997年底,首次東協與中、日、韓(時為9+3,1999年高棉加入東協後成為10+3)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
東亞合作的動作機制
2、部長級會議。已啟動的有外交部長會議、高官會議、財政部長會議、財政和中央銀行副手會議、經濟部長會議、經濟高官會議。
3、第二軌道(非官方)活動有東亞展望小組會議、主要產業-商業論壇和中日韓三邊政策研究機構合作。
《聯合聲明》明確東亞合作的重點領域是:經濟、貨幣與金融、社會及人力資源開發、科技、發展合作、文化和信息、政治安全和跨國問題等8個領域。
經濟合作方面是加速貿易、投資和技術轉讓,鼓勵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方面的技術合作,推動工農業合作,加強中小企業,推動旅遊業的發展,鼓勵積極參與東亞增長區——包括湄公河盆地的發展;通過考慮將諸如建立“東亞經濟委員會”以及為主要地區工業啟動產業論壇的倡議聯繫起來,以促進民營部門更廣泛地參與經濟合作活動;同時,鑒於這些行動是實現了持續經濟成長以及對於防止東亞再次發生經濟危機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參加國同意繼續進行結構改革,並加強他們之間的合作。
貨幣與金融合作領域是在共同感興趣的。金融、貨幣和財政問題上加強政策性對話、協調與合作,初始階段可以集中在巨觀經濟風險管理、加強公司管理、資本流通的地區監管、強化銀行和金融體系、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通過10+3的框架,包括10+3財政和央行領導人和官員的對話與合作機制,加強自救與自助機制。
社會及人力資源開發方面是在諸種實施“東協人力資源開發倡議”、建立“人力資源開發基金”以及“東協社會保障體系行動綱領”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科技發展領域是加強合作,加強能力建設,促進東亞經濟發展及可持續增長。
發展合作領域是給予並加強對東協落實《河內行動計畫》的支持,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技術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本地區長期的經濟和政治穩定。
文化和信息領域是加強地區合作,向世界其他地區宣傳亞洲的觀點,進一步促進東亞人民之間的交流,推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友好與和平,集中了解東亞文化的力量和優點,認識到本地區的力量部分來源於其多樣性,並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努力。
政治安全領域是繼續進行對話、協調與合作,加強相互理解與信息,從而在東亞地區建立持久和平與穩定。
在跨國問題上加強合作,以解決東亞各國在這一領域的共同關切。
會議時間地點
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當年東協輪值主席國主辦,迄今已舉行十一次。
首次東協與中日韓(時為9+3,因高棉尚未加入東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997年12月15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二次會議於1998年12月16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第三次會議於1999年11月28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此次會議起,因高棉於當年加入東協,東協成員國擴大為10國,會議名稱變為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四次會議於2000年11月24日在新加坡舉行。此次會議起,會議名稱不再稱非正式,而改為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五次會議於2001年11月5日在汶萊斯里巴加灣舉行。第六次會議於2002年11月4日在高棉金邊舉行。第七次會議於2003年10月7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第八次會議於2004年11月29日在寮國萬象舉行。第九次會議於2005年12月1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十次會議於2007年1月14日在菲律賓宿務舉行。第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1月20日在新加坡舉行。
會議參加人
東協10個成員國(汶萊、高棉、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與中國、日本、韓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
歷次會議情況
首次會議
1997年12月15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江澤民主席出席。會議議題是:1、21世紀東亞前景;2、全球關係特別是亞歐關係;3、保持地區經濟穩定方面的合作,特別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問題;4、深化地區經濟聯繫方面的合作,包括東協-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5、國際經濟問題方面的協調與合作。
江澤民主席在會上表示,從政治、經濟、文化、地緣等各方面看,東亞都是當今世界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為保持東亞發展勢頭,東亞各國應: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形成優勢互補、非排他性和非歧視性的開放型合作模式;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和高新技術轉讓,建立平衡、合作的地區經濟結構;加強政策協調,營造經濟安全環境;樹立新的安全觀,對話合作,求同存異,確保地區長治久安。中國重視東亞合作,願與東亞國家共同努力,形成平等競爭、互利合作的發展格局,共同為推動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次會議
1998年12月16日在越南河內舉行。胡錦濤副主席出席。會議議題是:1、東協與中日韓在地區經濟恢複方面的合作;2、東協與中日韓面向21世紀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方面的合作。
胡錦濤副主席在會上提出加強東亞合作的三點主張:增強對東亞發展前景的信心;進一步開展東亞各國的互利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與調整。為加強東亞各國在經濟領域特別是金融領域的協調與合作,胡副主席還提出了在9+3框架內舉行財政和央行副手會議的具體建議。
根據中方建議,首次9+3框架內的財政和央行副手會議於1999年3月在越南河內舉行,會議重點就監管短期資本流動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金立群、人民銀行副行長肖鋼率團出席了會議。會議對進一步穩定地區經濟和金融形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第三次會議
1999年11月28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朱鎔基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回顧對《河內行動計畫》的支持和後續行動;2、就21世紀東亞合作交換意見;3、就地區和安全問題交換意見;4、就第三屆亞歐會議準備工作交換意見。
朱鎔基總理就東亞合作的方向、目標與原則闡述了中方主張,強調鑒於東亞的現實和多樣性特點,東亞合作的重點應當放在經濟、金融和科技領域。建議將東亞財政和央行副手會議機制化,根據需要在此基礎上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朱總理還呼籲重視加強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就加強科技交流和人力資源開發、合理開展本地區的產業技術轉移、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共同研究。會議發表了《東亞合作聯合聲明》,確定了東亞合作的方向和重點領域。
第四次會議
2000年11月24日在新加坡舉行。朱鎔基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東亞的未來;2、加強東亞合作。
朱鎔基總理提議將10+3定位為東亞國家合作的主渠道,逐步建立起金融、貿易和投資合作的框架,最終實現地區經濟的更大融合。此外,還就信息技術、農業、人力資源開發、湄公河流域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提出一系列務實倡議,得到各方讚賞。
第五次會議
2001年11月5日在汶萊斯里巴加灣舉行。朱鎔基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討論東亞展望小組報告;2、加強10+3合作:貿易和投資合作、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地區意識。
朱鎔基總理就東亞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和建議,強調在當前形勢下東亞國家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10+3應本著互利互惠、循序漸進、注重實效的原則,繼續向前發展並向更高水平前進。10+3應在側重經濟合作的同時,逐步開展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可首先從非傳統安全問題著手。其它國家領導人對此予以積極呼應。
第六次會議
朱鎔基總理就全面提高10+3合作水平提出倡議和看法:一是深化經濟和金融合作;二是拓展政治和安全合作;三是加強合作機制建設;四是加強各國人民之間友好往來。會議通過了《東亞研究小組最終報告》。
第七次會議
2003年10月7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就國際和地區政治、經濟問題交換看法;2、深化10+3合作的途徑;3、東亞研究小組最終報告中短期措施的落實情況;4、10+3人員交流和人力資源開發研究小組報告;5、東亞發展倡議與10+3框架的聯繫;6、10+3合作的發展方向。
溫家寶總理表示,東亞區域經濟加強合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正在成為本地區新世紀發展的主題。平等協商、互利共贏、循序漸進、開放包容應成為深化10+3合作遵循的原則。建議從四個方面入手,完善充實10+3合作,逐步推動東亞合作邁向更高的水平:研究建立東亞自貿區的可行性;推進東亞財金、金融合作;加強政治安全對話;拓展社會特別是文化、科技合作。
第八次會議
2004年11月29日在寮國萬象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地區及國際政治、經濟事務;2、加強10+3合作的途徑和機制;3、10+3合作未來發展方向。
溫家寶總理闡述了10+3合作向東亞合作發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凝聚共識,把握節奏;打好基礎,紮實推進;明確方向,東協主導;發揮優勢,形成合力;開放透明,兼收並蓄。提出為推動東亞合作全面深入發展,建議穩步推進東亞自貿區建設;深化金融和投資合作;拓展安全對話與合作;促進社會文化科技合作;發揮10+3合作智力資源的合力;科學規劃東亞合作未來;支持10+3小組。
第九次會議
2005年12月1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
溫家寶總理強調在新形勢下鞏固和深化10+3合作的重要意義,闡述了推進10+3合作的四點主張:著眼長遠發展,紮實推進合作;採取靈活方式,保持開放進程;增強相互信任,秉持求同存異;照顧各方關切,謀求共贏成果。提出為進一步拓展和深化10+3合作,應重點提升經貿合作水平,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突出發展合作,拓展安全合作,加強民間交往;應做好中長期規劃,推動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會後,領導人簽署了《關於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吉隆坡宣言》。
第十次會議
2007年1月14日在菲律賓宿務舉行。
溫家寶總理指出,近10年來10+3合作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和旺盛活力,確立了在東亞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10+3的發展增進了各方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了本地區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促進了東亞穩定與發展,提高了本地區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溫總理號召各國應在構建一個政治上互信共存、經濟上互利共贏、安全上互助共濟、文化上互鑒共進的和諧東亞方面取得共識。
會後發表《第十次10+3領導人會議主席聲明》。
第十一次會議
2007年11月20日在新加坡舉行。
溫家寶總理就加強和深化10+3合作提出建議:第一,堅持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實現各國的和諧相處。第二,著眼於共同利益,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是東亞合作的主要目的及和諧亞洲的重要基礎。第三,統籌兼顧,實現東亞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第四,立足實際,探索並形成符合東亞多樣性的合作模式和途徑。第五,開放包容,在10+3合作與其他合作機制的優勢互補中實現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
會議審議通過了第二份《東亞合作聯合聲明》和《2007-2017年東協與中日韓合作工作計畫》,決定建立10+3合作基金。
第十二次會議
2009年10月24日在泰國華欣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重點討論氣候變化、災害管理、糧食和能源安全、公共衛生、經濟和金融以及教育合作。
溫總理在會上充分肯定10+3合作進展,就加強合作提出六點建議:第一,鞏固經濟復甦勢頭。第二,深化財金合作。第三,擴大域內貿易和投資。第四,實現區域互聯互通。第五,促進共同發展。第六,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溫總理還表示中方將向區域信用擔保與投資機制提供2億美元資金支持,促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中方願牽頭10+3經貿領域合作。
會議發表了《10+3糧食安全和生物能源開發合作華欣聲明》。 第12次10+3領導人會前,10+3國家於6月發表《東協與中日韓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聯合新聞聲明》。
第十三次會議
2010年10月29日在越南河內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議題是:1、回顧10+3合作,展望未來發展方向;2、就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看法。
溫家寶總理表示,10+3合作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東亞合作主渠道地位更加凸顯。溫家寶總理就10+3合作下一階段發展提出四點建議:加快推進東亞自貿區建設;深化財金合作;推進糧食安全、互聯互通和教育等領域合作;加強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溝通協調。溫總理宣布,在去年承諾為10+3大米緊急儲備項目專儲30萬噸大米的基礎上,中國再捐資100萬美元;向10+3合作基金注資100萬美元,用於推動東亞自貿區建設的相關工作。
第十四次會議
2011年1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溫家寶出席。
溫家寶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在發酵。各種複雜因素交織,使世界經濟前景變得不確定、不穩定。東亞國家相互幫助,加強合作,共謀發展,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和金融穩定,地區經濟融合進一步加深。東協與中日韓10+3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東亞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都面臨經濟結構調整、改善民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艱巨任務,地區發展還很不平衡。我們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凝聚力和內生髮展動力,通過進一步深化合作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占據主動位置。
東協介紹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成立。
成立30多年來,東協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
東協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汶萊(1984年)、AB國(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高棉(1999年)5國先後加入該組織,使東協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發展到如今的10個成員國。東協10國的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 3億(1998年統計數字)。觀察員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協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東協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協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東協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協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外長會議是制定東協基本政策的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協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項目。東協秘書處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版有《東協常務委員會報告》、《東協通訊》等刊物。
近年來,東協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東協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10+3和10+1合作機制也應運而生,2002年1月又啟動東協自由貿易區。
1997年12月15日,首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在馬來西亞舉行。東協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就21世紀東亞地區的前景、發展與合作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並取得廣泛共識。在10+3合作進程中,外交、財政、經濟、農林、旅遊和勞動等6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已經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合作。與10+3並行的是東協分別與中日韓領導人(10+1)會議,即三個10+1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