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石窟藝術》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苗利輝, 趙麗婭, 沙娜, 古麗扎爾·吐爾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茲石窟藝術
- 作者:苗利輝, 趙麗婭, 沙娜, 古麗扎爾·吐爾遜
- 出版時間:2024年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643630
- 定價:98 元
《龜茲石窟藝術》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苗利輝, 趙麗婭, 沙娜, 古麗扎爾·吐爾遜。
《龜茲石窟藝術》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苗利輝, 趙麗婭, 沙娜, 古麗扎爾·吐爾遜。內容簡介 龜茲石窟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這裡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後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也成為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
在古龜茲區,有拜城克孜爾、庫車克孜爾尕哈、庫木吐拉、森木塞姆石窟;古焉耆區的七格星南、北石窟;古高昌地區,主要有吐魯番的吐峪溝、柏孜克里克石窟。這裡的佛窟多塔廟窟、大像窟、僧房窟、禪窟及少量的禪窟群。這些不同形制的佛窟,窟內大多繪有壁畫,大部分原來還置有塑像。早期主要是釋迦、交腳彌勒等...
龜茲地區石窟藝術的成就,集中反映在瑰麗多彩的壁畫上。壁畫題材包括釋迦牟尼諸菩薩、比丘阿難眾弟子,本生、佛傳眾故事,以及伎樂、飛天、供養人等。壁畫採用勾線、平塗和暈染相結合的重彩畫法,用屈鐵盤絲描法,以石青、石綠、白色為主凋,加朱色、赭色提點,色調瑰麗明快,形成了所謂西域畫風。龜茲壁畫由於年代久遠...
龜茲石窟在本地傳統文化基礎上吸收外來因素,逐漸發展,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極具地方特色的龜茲石窟藝術模式。在傳承佛教文化、模仿印度支提窟的同時,根據本地岩石酥鬆易於坍塌的特性,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龜茲式”中心柱窟,是佛教理念和自然條件巧妙結合的產物,這是佛教藝術史上的一大貢獻。雕塑在龜茲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
石窟則是佛教藝術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築和壁畫來宣傳佛教教義。龜茲石窟窟群比較集中,壁畫內容豐富,不僅有表現佛教的“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壁畫,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畫。有研究石窟的專家指出,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百科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群中,...
石窟舞蹈形象各地不同,各個時期有別,這除了美術製作的技法、風格的差異外,和各地流傳的佛教門派有關,而和各地樂舞的傳統特色及審美習慣的關係更大。佛國的伎樂原本來自人間,包括寺廟和世俗的歌舞藝術。新疆 古龜茲石窟群中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克孜爾石窟,是我國早期開鑿的石窟之一。經科學測定,約開始於公元三...
隨著公元一世紀佛教通過“絲路”從印度傳入我國西域,龜茲地區產生了最早期的“西域佛教”,進而成為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重要橋樑。在佛教興盛的三至六世紀,各地紛紛鑿石窟,繪佛像,建寺院,龜茲作為佛教傳入西域的第一站,曾經“有僧萬餘人”、“佛塔廟千所”。時至今日,仍有大大小小500餘座“龜茲石窟”如天星...
《龜茲佛教石窟美術風格與年代研究》是中國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征。內容簡介 《龜茲:佛教石窟美術風格與年代研究》內容簡介:1993年,我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的同事古麗比亞一起到新疆克孜爾千佛洞考察,結識了剛剛從新疆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青年畫家王征,當時他在新疆龜茲石窟研究所從事古代佛教壁畫臨摹和研究...
龜茲系統 龜茲石窟壁畫中有許多伎樂圖,她們人物眾多,表情細膩,樂器豐富,舞姿優美。這是克孜爾石窟第38號窟“天宮伎樂”,奏樂者有的屈肘聳肩,有的嘴唇微啟,有的單手彈撥,有的雙手重擊,還有的在俯聽音樂的節拍,千姿百態,嬌柔婀娜。這不僅僅是藝術的表達,這是一種景仰的吐露。佛經上說,眾神常常擊著天鼓...
《絲綢之路藝術:龜茲造像》是一本202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澤珣。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澤珣在澳門大學研究項目的部分重要成果。本書將新疆龜茲石窟造像藝術作為研究的材料,揭示出新疆古龜茲造像與犍陀羅藝術、秣菟羅藝術文化的關聯。在相互往來交流影響中,中原文化藝術沿河西走廊抵達龜茲,對龜茲造像的...
本書闡釋了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的豐富面貌,解讀壁畫形成的內因進一步展示了民族與區域之間的交流狀況。龜茲唐風洞窟壁畫是以唐代內地佛教壁畫為主體,同時在龜茲本土傳統影響下改進的結果;龜茲回鶻風洞窟壁畫是回鶻民族在吸收龜茲與內地佛教藝術過程中將本民族審美風尚融入其中並逐步形成。目錄 緒論 上編 劃分與復原 ...
台台爾石窟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北約6千米處的戈壁斷崖上,是龜茲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壁畫題材方面豐富了龜茲石窟系統的內涵。台台爾石窟是龜茲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壁畫題材方面豐富了龜茲石窟系統的內涵。 台台爾石窟歸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克孜爾千佛洞。建築規模 洞窟分布在東西兩座山丘的半腰上,...
西域龜茲石窟群——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緒論 克孜爾千佛洞 庫木吐拉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 克孜爾尕哈千佛洞 龜茲石窟藝術——佛像·菩薩 釋迦牟尼像 菩薩像 龜茲石窟歷史略述及建窟特色 絲路北道上的雕塑藝術 龜茲石窟庫木吐拉石窟雕塑藝術 七格星佛寺遺址的雕塑 關於雕塑藝術的審美特徵 龜茲石窟中的壁畫藝術 壁畫...
《中國新疆壁畫:龜茲》由新疆龜茲石窟研究所編寫。主要內容有:克孜爾石窟、台台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瑪扎伯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阿艾石窟等。內容簡介 《中國新疆壁畫:龜茲》由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龜茲石窟壁畫 克孜爾石窟 一 山林禪修圖 118窟 二 券頂壁畫局部 118...
《絲路之魂:璀璨的石窟藝術》是2017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都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龜茲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四川省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內容簡介 《絲路之魂:璀璨的石窟藝術》一書精選了龜茲石窟、敦煌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中的精美洞窟、壁畫和彩塑。目錄 龜茲石窟藝術 敦煌石窟...
克孜爾石窟是中國開鑿*早、地理位置*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公元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稀有的。克孜爾石窟有4個石窟區,正式編號的石窟有236個,保存著1萬多平方米的壁畫,為古代龜茲國的文化遺存。本書收錄了進兩百幅克孜爾石窟的精美圖片,其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藝術...
龜茲石窟藝術元素研究 《龜茲石窟藝術元素研究》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滿盈盈。
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但無論作何種樣式,有一點不容置疑,即龜絲這些大像窟內的一尊尊大立佛,無不是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代表了龜茲藝術造像的最高水平。雖然歲月早已將它們毀壞殆盡,然而,這些大像窟不失為龜茲佛教藝術的豐碑,從中可讀出龜茲人民的宗教熱忱和藝術才能,感受到昔日龜茲石窟的重要地位和輝煌燦爛。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大流行,龜茲石窟藝術傳入中原地區以後,使中原地區的藝術主題為之一變,除了出現大量的佛教石窟以外,還發展成大量的摩崖造像。更為重要的是,從印度通過龜茲傳入的佛教藝術不僅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大大地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心理狀態,而且大大地豐富了中國藝術的傳統形式。在魏晉南北...
亞歷山大東征的後果,是使大量希臘人、馬其頓人湧入東方,在印度定居下來,他們帶來了希臘的文化與習慣,特別是希臘的藝術對印度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即出現了希臘一印度式文化,也就是所謂的鍵陀羅文化。龜茲石窟壁畫天相圖中坐馬拉車的日天形象就是這種文化所造就的藝術作品。在阿富汗的巴米揚石窟的具有35米高立佛的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