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木吐喇千佛洞

庫木吐喇千佛洞

庫木吐喇千佛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西南約30公里處,庫木吐喇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沙漠中的烽火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窟群分布在渭乾河東岸的山麓或斷崖上,分為南北兩區,相距約3公里。北區的洞窟較為集中,已編號的洞窟有80個,但窟形和壁畫保存較完好的不到半數。南區洞窟分散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編號的洞窟有32個,保存較好的不到10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木吐喇千佛洞
  • 地址:新疆自治區庫車縣
  • 類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洞窟數:80個
歷史沿革,壁畫風格,洞窟形制,

歷史沿革

石窟大約開鑿於四世紀。當佛教從印度和鍵陀羅等地傳入龜茲後,龜茲的人民在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藝術的有益成分,創造出了具有時代特點和民族風格的藝術形式。洞窟的早期壁畫屬於南北朝時代,而唐代的壁畫內容則以經變故事為主,與敦煌莫高窟的十分相似。晚唐的壁畫間常有漢文和回鶻文的榜題。第46窟夾子本生圖,採用較粗的線條勾勒輪廓,內部以赭石平塗,極富立體感。龜茲畫家還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讓佛和菩薩披上龜茲的服裝,被稱為“雙領下垂”式的大衣。在繪畫的技法上,“用筆勁緊,如屈鐵盤絲”。第32窟殘存“涅盤變”中的舉哀菩薩,線條圓潤,流暢柔和,是“屈鐵盤絲”式線條的代表之作。
庫木吐喇千佛洞
山崖由礫石和砂土沉積而成,結構鬆散。窟群依地勢分布在間隔3公里的谷口和大溝兩區,按1984年庫車縣文物管理 所的分區編號,南部的谷口區有32個洞窟,分布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保存較完整的不足10窟。北部窟群分布在木札提河一條支流的附近,洞窟較密集,有80個,保存較完整的不過半數。庫木吐喇石窟中,寺院佛堂占比例最大,講堂和僧房占比例甚小,高僧骨灰堂比較多,並有明顯的大小尊卑之分。
石窟始鑿及沿鑿年代,無確切記載,據現狀考察應屬 3個不同時期的文化系統:5~8世紀中葉為龜茲系列;7~9世紀是中原漢系洞窟;約9世紀中晚期至10世紀或更晚為回鶻系洞窟(石窟中出現回鶻僧人和回鶻裝束的世俗供養人像)。該石窟群明顯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系統共存及其互相影響互相取代的跡象,對研究新疆地區宗教藝術的演變、發展和衰落有重要的價值。
18世紀30年代清人謝濟世《戎幕隨筆》記載了當時庫木吐喇石窟的情況。19世紀初,徐松《西域水道記》中也有記載。20世紀初,日、德、俄、法等國探險家在新疆活動時曾染指庫木吐喇石窟,清理、挖掘和切割盜走了不少珍貴文物。
1949年前後,中國學者曾先後到這裡作過調查,但尚未展開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庫木吐喇石窟歸庫車縣文物管理所管理,1984年歸入龜茲石窟研究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壁畫風格

庫木吐喇石窟的唐代壁畫在內容和畫風上都和中原藝術比較接近,既有中國畫那種豐富多變的線條,又有凹凸不平的暈染法,並使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龜茲畫風。這裡出現了“西方淨土”、“東方藥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的經變故事畫,畫家以其豐富的想像力,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創作的方法上,他們把佛和菩薩都畫得雍容端莊,溫柔安詳,充滿著世間的人情味。第16窟的“東方藥師”經變畫中的飛天,披帶花冠彩帶,成對地在空中迎風飄舞,凌空飄逸,婀娜多姿,表現了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渴望。而在第36窟的舉哀菩薩畫中,同一幅畫,有的地方線條勁緊圓潤,有的粗細相間,再稍施暈染,顯得身姿挺秀,情態高雅。這些瑰麗的藝術珍寶,是古代龜茲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也為研究新疆的經濟、文字、建築、舞蹈、眼飾和工藝美術的發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形象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庫木吐喇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洞窟形制

庫木吐喇石窟早期洞窟形制與克孜爾千佛洞大致相同,主要是中心柱窟與方形窟兩種。中心柱窟佛堂平面呈長方形,主室窟頂多為縱券形。正壁中央鑿一大龕,左右側為券形通道口,經行道通入後室或後行道。有的方柱體各壁鑿一龕。壁畫題材多同於克孜爾石窟,即主室券頂中脊繪天象圖,券頂側壁繪菱形山巒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或因緣故事。主室兩側壁主要繪因緣佛傳,行道後繪以涅盤為中心的佛傳內容。方形窟佛堂平面作正方形或長方形,有的在後部中央設佛壇,頂為穹窿形。壁畫題材,側壁多為佛傳故事,穹窿頂繪條幅狀的佛與菩薩相隔的立像。  中期洞窟的形制,主要也是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但方形窟頂多作縱券形。這一時期除沿用早期洞窟的題材外,還出現了與中原地區唐窟相似的題材,明顯地表現出與龜茲風格迥異、具有鮮明中原地區佛教藝術特徵的漢畫作風。這一變化表現在:
①大幅經變畫的出現。這種反映大乘教經典為主要內容的題材,與原龜茲地區流行的小乘佛教不同。經變畫在中心柱窟中占據左右側壁的顯著位置,在方形窟內則主要繪在正壁或左右側壁,並都有漢文書寫的榜題。
②漢式尊像圖取代龜茲石窟中常見的舍利塔以及與涅盤相關的佛傳故事、龜茲供養人像、立佛像等位置。其構圖形式大多是佛像與菩薩相間排列,成組地出現在中心柱窟的左右行道及後行道側壁上,像側有漢文榜題。
③千佛題材大量出現,構圖簡單,色彩雷同,不敷底色,與龜茲石窟的千佛顯著不同。
④出現非龜茲裝束的漢人供養人像。
⑤出現中原地區漢式裝飾紋樣。此外,還出現當時中原流行的密宗題材。
晚期洞窟出現回鶻人供養人像,但從中可以明顯看出所受中原地區漢文化的影響。北區第79窟用龜茲文、漢文和回鶻文 3種文字共書供養人榜題是前所未見的。回鶻時期的洞窟,是當地漢式洞窟的延續和發展,前後是一脈相承的。但這時期的洞窟規模逐漸變小,已呈現衰退的跡象。大約到了11世紀,基本絕跡。
1965年在石窟附近修建渭乾河引水樞紐和電站工程。1970年10月竣工蓄水後,32個洞窟被沖毀,占全部的44%,精華洞窟幾乎全部破壞。為了保護洞窟,國家 3次撥款,1978年修成沉籍圍堤,但至今窟內漏水,窟外河道泥沙淤積,河水漫漲,仍對石窟構成威脅,尚待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