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龍虬莊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虬莊遺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位於江蘇省高郵市龍虬鎮,是江淮地區東部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發現文化遺蹟和出土文化遺物最多的一次。1993年龍虬莊遺址的發現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大遺址。高郵龍虬莊陶文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龍虬莊遺址發現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
龍虬文化譽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龍虬文化內涵被認為是江淮地區東部同時期文化的典型。龍虬文化源遠流長,江淮流域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
遺址於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經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高郵市博物館派員組成的考古隊於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各類文化遺物2000餘件、清理出男女合葬墓7座、墓葬402座、房屋遺址1處、居住遺址4處、灰坑34個,可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屬於一分布於大運河以東江淮地區的古文化類型。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發現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間的碳化稻米。將我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元號特徵的刻劃符號也是十分少見的(從龍虬莊遺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該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兩行刻於內壁的文字元號,筆畫纖細,技法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