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龍潭區因地處
龍潭山麓得名。1956年稱龍潭區人民委員會;1956年成立龍潭區人民公社;1962年復稱龍潭區人民委員會;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覆:將原郊區的金珠鄉、江北鄉、龍潭鄉的大砬子、北甸子、龍城、土城子、鐵東、
東升、
天太村劃歸龍潭區管轄,龍潭區人民政府駐遵義西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潭區位於吉林省
吉林市東北部,
松花江北岸,因地處
龍潭山麓而得名,為吉林市所轄四個城區之一。龍潭區東部與蛟河市接壤,東南與豐滿區相連,南部和西部與昌邑區隔江相望,北部與舒蘭市毗鄰。轄區面積120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2.2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龍潭區地處長白山脈向
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松花江在龍潭區西側,半包圍流程58公里。西邊是肥沃的沖積平原,東邊是
長白山野生資源豐富的低山丘陵區,地勢多為平原和丘陵。
氣候
龍潭區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3℃--5℃,降水量650--750毫米,無霜期130天。
水文
龍潭區水系發達,第二松花江呈半包圍狀環繞龍潭區,流程58公里。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礦物資源
龍潭區礦物質資源貯量較大,有優質花崗岩、白粘土、
沸石、褐煤、白矽土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龍潭區的
梅花鹿、
紫貂、
林蛙、
獺兔資源豐富,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名聲在外。盛產葡萄、
金紅蘋果、
李子等水果和蕨菜、蘑菇等山野菜、綠色有機大米、粘甜玉米、江密峰貢米、烏拉小米和無公害蔬菜等農產品。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龍潭區面積306平方公里。轄12個街道、3個鄉:遵義街道、龍潭街道、新安街道、龍華街道、漢陽街道、泡子沿街道、靠山街道、山前街道、新吉林街道、土城子街道、鐵東街道、
榆樹街道、金珠鄉、江北鄉、龍潭鄉。區政府駐遵義東路。
2000年,龍潭區轄13個街道、3個鎮、4個鄉。
2003年,龍潭區轄12個街道、4個鎮、4個鄉:遵義街道、龍潭街道、新安街道、
龍華街道、漢陽街道、泡子沿街道、靠山街道、山前街道、新吉林街道、土城子街道、
鐵東街道、榆樹街道、江密蜂鎮、缸窯鎮、大口欽滿族鎮、烏拉街滿族鎮、
金珠鄉、江北鄉、龍潭鄉、楊木鄉。
龍潭區設立漢陽街道(調整時間尚不清楚)。
2005年春,撤銷龍潭鄉設立承德街道。2005年10月楊木鄉併入缸窯鎮。
2008年10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設在龍潭區,園區占地59.8平方公里,與龍潭區政府實行一體化管理。
區劃詳情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龍潭區人口為51.7萬,其中農業人口18.9萬,非農業人口32.8萬。
民族
2010年,龍潭區內居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
錫伯族、
赫哲族、瑤族等20多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3年,龍潭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33.1億元,比2012年增長5.6%。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01.1億元,比2012年增長10%;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11.9億元,比2012年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7億元,比2012年增長2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99.8億元,比2012年增長22.1%。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87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實現230億元,與2012年同期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9億元,比2012年增長1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1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182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1%和16%。
2016年,龍潭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97.5億元,比2015年增長7%。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32.8億元,比2015年增長9.9%;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17.2億元,比2015年增長1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92億元,比2015年增長1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6.1億元,比2015年增長14.3%。
第一產業
2011年,龍潭區耕地面積279.03公里,是吉林地區水稻、玉米、蔬菜、肉牛、生豬和肉雞的重要生產基地,特色農業是龍潭區農業的主導產業和主要經濟成長點。糧食作物的特色品種主要有綠色無公害小米和粘甜玉米,其中以優質土壤、純淨無污染的
牤牛河水培育出的優質江密峰貢米潔白醇香,烏拉小米營養價值極高;蔬菜特色品種主要有紅皮毛蔥、紫皮蒜等,並已申辦了綠色食品標誌,遠銷日本、香港、東南亞各國;養殖業的特色品種有獺兔、梅花鹿、柞蠶、
肉雞等多個種類。
2013年,龍潭區“高光效”農業示範項目達到10000畝。76個村實現集體經濟純收入1480餘萬元。新增農畜產業化項目3個,新建牧業小區、標準化養殖示範場8個,改擴建標準化養殖場30個。完成退耕還林347公頃。糧食產量實現30萬噸。2013年,龍潭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7.5億元,比2012年增長6.7%。
第二產業
龍潭區是吉林省的老工業基地。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吉林市有7個半,其中3個坐落在龍潭區,即所謂的“三大化”。龍潭區工業基礎雄厚,區內大企業林立,化工企業尤為集中,其中包括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吉林石化集團公司以及吉林
熱電廠、江北機械廠、
華潤啤酒集團公司等10餘家特大型和大型企業。吉化30萬噸乙烯裝置投產後,為發展精細化工、配套項目及下游產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依託
吉化,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化工產業。2004年,全區化工企業實現產值33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9.3%,比2012年增長30%。加快發展汽車產業。通田汽車公司累計完成投資5.2億元,主體廠房已完工,
閣蘿轎車已批量生產,全區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達到21戶,初步形成了汽車整車生產和零部件生產協調發展的格局。在大企業的帶動下,龍潭區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汽車、農產品加工、機械加工、礦產建材等為主導產業的新型綜合工業體系。
2013年,龍潭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達到26.7%,工業重鎮地位更加突出。龍潭區通過銀企對接、產需銜接為24戶企業協調貸款8000餘萬元,為33戶企業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2013年,區屬規模工業實現產值125億元,比2012年增長19%,占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戶,龍潭區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10戶。
第三產業
2013年,龍潭區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達到100戶。九天儲運、統泰物流、鼎盛物流等120家物流企業年運送貨物能力達到1500萬噸,構成了化工、鋼鐵、綜合物流網路格局,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烏拉街霧凇冰雪旅遊年接待遊客突破10萬人次,成為東北冬季旅遊線路重要景區。2013年,龍潭區三產增加值實現110億元,比2012年增長11.4%。
交通概況
吉林繞城高速公路、
琿烏高速公路貫穿龍潭區全境。截至2010年,龍潭區全區共有遵義東路、徐州路、漢陽街、湘潭街、清源街、承德街等主幹道13條,全長38750米,總面積600690平方米;山前路、合肥路、前進街、新山街等次幹道62條,全長68945米,總面積288451平方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0年,龍潭區內共有大專院校3所、中專3所、技校2所、職業學校3所、中學14所、國小80所。
體育事業
2004年,龍潭區已建立了22個大型文化娛樂場所和5個大型體育活動場所,其中東方游泳館內設施和比賽條件屬吉林省內一流水平。區體校速滑和田徑項目成績突出,曾多次在全國、省運動會上獲得金牌,被國家體委評為速滑訓練先進集體、國家體育後備人才培訓基地,被省、市評為先進業餘體校。2004年,龍潭區榮獲省級金牌8枚、市級金牌7枚、市級銀牌12枚。
衛生事業
2010年,龍潭區健全和完善了以城市為中心,以農村為重點,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網路,全區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82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243人,醫療設備和技術水平先進。
科技事業
2010年,龍潭區是國家級化工星火技術密集區,多年來堅持以科技為先導,積極進行科技攻關和新產品開發,進行技術開發、引進、創新,實施星火計畫成效顯著,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有各類科技人員4181人,其中高級職稱1345人,中級職稱3923人,其中一部分專家是國內乃至國際知名的拔尖人才。吉化研究院和吉化設計院在化工科研設計方面居全國領先水平。2001年3月,龍潭區作為縣區的唯一代表在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工作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2003年龍潭區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並被確定為全國139個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之一。
建設事業
2004年,龍潭區加大了城鄉道路建設力度,完成了前進街等12條市政道路建設維修工程以及33萬平方米硬覆蓋工程,完成了東南環繞城公路、吉琿高速公路江密峰段、黑大公路大口欽段及中油
輸油管線龍潭段的征地拆遷工作,完成鄉村水泥路建設356公里,龍潭區農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
2010年,龍潭區累計投資20億元,完成了
遵義東路、遵義西路、
湘潭街、“東出口”、“西出口”等改造建設工程。
城區發展
2010年,龍潭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9.68平方公里,實行全封閉管理,享受國家級星火密集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全部優惠政策。在全省46家省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評比中排名第四位。吉林化學工業園的起步區5平方公里就在開發區內。還將再擴20平方公里,作為吉林化學工業園的發展區。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備,開發區南區已基本實現“七通一平”。
歷史文化
龍潭區有著悠久的文明史,5000年前滿族的祖先肅慎人就在此生息,形成了扶餘文化、高句麗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遺存有高句麗山城、烏拉古城池等眾多的古蹟。烏拉街鎮滿族民俗風情濃郁,是典型的滿族文化遺存地,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民俗旅遊區”。歷史文化、古蹟民俗、山水林木、冰雪霧凇構成了龍潭區獨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觀。
民俗風情
龍潭區的滿族民俗風情濃郁,是典型的滿族文化遺存地,被吉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民俗旅遊區”。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薩滿教儀式和婚禮最具代表性。
隆重的
薩滿教儀式以祭祖為大宗,慣於龍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時要選擇本家取妻生子、就職榮升、修宅遷居、壽老病故或兒女久病初愈等紅白喜事的時候。全族團結、喜慶豐收可操辦族祭。無論是那種祭祀都得請全族老幼參加。在整個祭祀活動中,可分祭神樹、
殺豬祭神桿、領姓、擺件子、蒸糯米、打
打糕等一整套習俗。
滿族的婚禮也很別致。結婚前幾天,女方要將妝奩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車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謝。新娘不分什麼季節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門前時新郎拿起特製的弓箭,向新娘的車轎射三箭,以示吉利。滿族風味飲食主要有哈依瑪(水糰子)、打打糕、鳳梨葉餅、粘豆包、大小黃米“火勺”有煎、炸、蒸、煮4種做法。
風景名勝
龍潭山位於吉林市龍潭區東部,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海拔388米,全山被近百種120多萬株樹木所覆蓋,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樹130多株,屬寺廟風景天然園林,山上保存有
高句麗古城遺址,是省內著名風景區之一。
龍潭山是少有的市區森林公園。山上有泉積水成潭,名曰“龍潭”,
龍潭山因而得名。“龍潭”俗稱“水牢”,是高句麗
北疆古城堡的貯水池。水面闊達1300多平方米,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龍潭印月”即指此處。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圓形石砌深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山城頂峰,俗稱“南天門”,在此可一覽江城全景。
霧凇通稱“
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鬆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
霧凇就屬於晶狀。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豐滿水電站,冬季江水通過水輪機組,水溫升高變暖,每到數九隆冬從水輪機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載著具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里緩緩流經市區不凍的奇境。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氣,整個江面
白霧騰騰,久不消散。沿江長堤,蒼松林立,
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凝成了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