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歷史政區)

龍山縣(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歷史政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山縣,為遼朝元朝時期歷史縣名。遼朝開泰二年置縣,隸屬中京道潭州。金朝時期廢潭州,龍山縣改隸利州。元朝時期隸屬於大寧路。明朝初年置營州中屯衛永樂年間營州衛內遷,城廢。

龍山縣現存遺蹟——龍山縣故城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白塔子鎮白塔子村,為遼寧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27號)。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文獻記載,

歷史沿革

漢朝時期,為交黎縣地。
唐朝貞觀二年,置昌州,治龍山縣,隸屬於營州都督。
遼朝初年,置習家寨。開泰二年,置龍山縣。隨後設潭州,號廣潤軍。
金朝時期,廢潭州,龍山縣改隸利州
元朝時期,龍山縣隸屬於大寧路。至元四年,改屬利州。後復隸屬於大寧路。
明朝初年,設營州中屯衛,駐龍山。永樂年間,衛所內遷,地入蒙古兀良哈部。

文獻記載

《遼史·地理志三·中京道》記載:潭州,廣潤軍,下,刺史。本中京之龍山縣,開泰中置州,仍屬中京。統縣一:龍山縣。本漢交黎縣地。開泰二年以習家寨置。
龍山縣
龍山縣故城址文保碑
《金史·志第五·地理志上》記載利州屬縣:龍山。遼故潭州廣潤軍縣故名,熙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有榆河。寨一蘭州。鎮一漆河。
《新元史·地理志·遼陽行省》記載大寧路屬縣:龍山,下。至元四年,改屬利州。後復來屬。
大元一統志·大寧路》記載:龍山縣。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路二百四十里。東至利州界石匣口五十里。西至惠州界大嶺一百五里。南至撫寧縣界冷口三百里。北至利州界白道子嶺四十里。東到錦州四百里。西到惠州二百二十里。南到撫寧縣三百五十里。北到利州八十里。東南到瑞州二百八十里。東北到建州二百里。西南到遷安縣三百五十里。西北到和眾縣一百四十里。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八·廢大寧衛》記載潭州城(龍山縣故城):潭州城。在衛東。《志》云:本漢交黎縣地。唐貞觀二年,於廢靜蕃戍置昌州,領契丹松漠部落,治龍山縣,隸營州都督。後移治三合鎮,尋寄治於安次縣古常道城。契丹初置習家寨於此。開泰二年,置龍山縣,尋置潭州廣潤軍治焉。金廢潭州,以縣屬利州。元改屬大定府。《金志》:利州所領,有蘭州寨、漆河鎮。元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