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亭鑼鼓

鼓亭鑼鼓,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傳統音樂,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鼓亭鑼鼓
  • 主題詞:鼓亭,鑼鼓,傳統音樂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起源時間:南宋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保護措施,

簡介

鼓亭是放置司鼓及供樂隊指揮,總稱“鼓亭鑼鼓”,相傳是南宋宮廷音樂,專供皇親國戚慶宴演奏助樂之用。在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元兵由北入侵,在遷都臨安(今杭州)途中,部分樂師分散流落民間(富陽)一帶。現在鼓亭保存比較完整、樂隊人員比較年輕、齊全、活動較頻繁的只有富陽市東洲街道明星村鼓亭樂隊。

歷史淵源

相傳是南宋宮廷音樂,專供皇親國戚慶宴演奏助樂之用。在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元兵由北入侵,在遷都臨安(今杭州)途中,部分樂師分散流落民間(富陽)一帶。現在鼓亭保存比較完整、樂隊人員比較年輕、齊全、活動較頻繁的只有富陽市東洲街道明星村鼓亭樂隊。
本鼓亭於一八七五年光緒年間製作,在民國初期曾獲富陽知縣銀質獎牌一塊,其上印有正堂李賞的字樣。本村老一輩樂師曾對外傳授過四支樂隊,本樂隊從老一代至今共有五批,每批都有三十餘人,在民國初期樂師們抬著鼓亭徒步到杭州靈隱寺燒香拜佛,每年春節樂師們都要進行演奏,於二000年在富陽市文化部門特別是莊孝泉局長的重視下,與東洲街道綜本村幹部撥了資金,才重修了鼓亭,添置了部分樂器與世人見面,在二00四年首屆中國富春江文化節時獲富陽特色民間藝術大巡遊活動金獎。

基本內容

整個鼓亭由基座、屏風、牌樓、亭檐、荷花頂、欄桿、鼓架等組合而成,取材於既輕巧又美觀的紫竹製作,亭高二米四,低層周長近四米,亭子上檐用古銅鑲邊。有八條金龍、鰲魚二十四條、花籃四隻、如意頭四個、葫蘆五個、八卦四個、有宮燈十四盞、有銅製燈座六盞、頂端有銅底紫紅色荷花燈一盞,凡古銅製品上都刻有各種精緻的圖案。基座四角各有二個八仙,東、西上方有“吉祥”“平安”四字,三方個有“壽”字一個,欄桿三方有矮柱拾個,其中六個固定宮燈之用,低層有放實物的竹櫃。
古亭音樂,在古時是閉門而作的,從不作婚喪喜事之用,其曲譜有七個樂章、工尺譜,篇幅長大,從不外傳、世代沿襲,古時全套班子七十二人,半套三十六人。
富陽場口真佳溪村的古亭甲子會已傳承十多代了,有嚴格的傳承制度,古譜、古匾等保存完好。
其古譜為古時樂工精心作曲,即各樂章風格統一,且有一個主要的旋律貫串和變化發展在其各個樂章之間,實是民間音樂的瑰寶。
古匾樂七塊,“武城遺風”,“集大成”,“響遏行雲”,“聲金”,“安以樂”,“和且平”“振玉”。
古亭音樂,近百年來已衍變成以行街演奏的模式,每當上燈時節(正月十五),便有抬著製作極為精美的古亭開道後跟演奏隊伍,樂曲悠揚清麗,(當地老百姓說:“聽了古亭音樂連性急鬼,也心平氣和了”,)古亭鑼鼓隊沿著溪水到場口龍王神廟祭祀。
古亭音樂的“古亭”是一個藝術品,它由當地製作高手精心編制、用紫竹上品,精心製作,形似宮廷御花園的亭子,古亭有門有窗,窗上有畫,四角抱軸,有古詩詞,四邊都紮上古匾,極富文采,舊時演奏時必有古亭在旁,此風也一直繼承了下來。古亭鑼鼓受到富陽廣大人民的熱愛,已傳遍富陽各地,除真佳溪村之外,在舊時尚有包家琪村,場口環山、靈橋、大源、胥口、東洲、三山等地均有古亭鑼鼓、其曲譜均出自同源,大同小異。

基本特徵

鼓亭鑼鼓的音樂很具特色。從演奏看,其隊伍之龐大、樂器之齊全,為民間所罕見。全套樂隊有72人組成,也有用半套的,即36人,分為打擊樂、拉弦樂、彈撥樂、吹奏樂等四大組。樂隊演奏工尺調,共有七個樂章:大花鼓、三百子、乾坤鏡、分狄、背瘋婆、水漫、和番等。

保護措施

納入富陽市文化“十一五”規劃;建立富陽市民間藝術保護領導小組(已建)。充分發揮“富陽市專家諮詢委員會”作用,制定保護規劃。出台扶持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保護投入,在原有每年20萬元基礎上,逐年遞增,並向社會集資,加大保 護力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有關鄉鎮幹部和年度社會發展特殊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