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是“浙東鑼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浙東鑼鼓”泛指浙江省東部、南部的傳統民間器樂曲(俗名有叫“鼓吹”的),它與“絲竹樂”不同處主要是在樂隊編配中使用嗩吶、先鋒、號筒等粗吹樂器。浙東的吹打樂歷史悠久,宋代《夢粱錄》,明代《陶庵夢憶》等書均有記載。

黃澤鎮白泥坎農民魏淇園創編的《夏雨》曾晉京獻演受到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的接見。

2006年5月20日,嵊州吹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嵊州吹打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浙江省嵊州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42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嵊州吹打源於廟會文化,與佛教音樂密切相關,以二胡、京胡、三弦、鈸、嗩吶、長號等樂器來演奏民間樂曲。
據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村民社賽”、廟會祭祀活動。村村有廟有祠堂,廟堂之內有戲台,與之相配套的民間音樂《轅門》、《繡球》、《妒花》、《十番》、《節詩》、《將軍令》等層出不窮。到明代中葉,在剡中大地十分盛行,從事吹打樂的演奏班社組織遍布鄉鎮和農村,有演奏宗教樂曲為職業的樂師班、道士班,有清唱戲文和吹吹打打的戲客班(亦名嬉客班或坐唱班)、以及專門器樂演奏的 “班、堂、社”等組織,逢有婚喪喜慶、喪葬祭祀、迎神會及龍燈舞獅等活動,均結班演奏。

藝術特色

“嵊州吹打”是“浙東鑼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浙東鑼鼓”泛指浙江東部、南部的傳統民族民間器樂曲(俗名有叫“鼓吹”的),它與“絲竹樂”不同處主要是在樂隊編配中使用嗩吶、先鋒、號筒等粗吹樂器。浙東的吹打樂歷史悠久,宋代《夢梁錄》,明代《陶庵夢憶》等書均有記載。“嵊州吹打”在樂隊編配上的特點是使用了組合打擊樂器“五小鑼,四大鑼”。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嵊州民間音樂逐漸形成東西鄉兩大派系,西鄉一派以長樂鎮農民樂隊為代表,在傳承中逐漸形成鑼鼓與吹奏相結合的演奏方式,其中“尖號”的吹奏方法,將吹氣演奏改為吸氣演奏,使得號聲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傳遞力更強。這種吸氣演奏法在全國民樂吹奏樂器的演奏中是極為獨特的。其樂隊編制的特點是“五鑼、三鼓、三大鑼”配套組合,吹奏樂器包括嗩吶、長號等,另外還有絲弦樂器。東鄉一派以黃澤農民樂隊為代表,偏重於絲弦樂演奏,風格傾向於纖柔細膩,曲目多為民歌小調及一些傳統的民間絲竹樂曲。

代表作品

“嵊州吹打”的主要傳統曲目有《大轅門》、《妒花》、《繡球》、《十番》、《五場頭》《轅門》、《繡球》、《妒花》、《十番》、《節詩》、《將軍令》等,也是“浙東鑼鼓”的代表性曲目。嵊州黃澤鎮白泥{村民間樂社老藝人魏琪園(1885--1970)根據傳統樂曲素材所編創的民間器樂曲《四季組歌》,其中《夏雨》曾獲1957年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特別獎,同年赴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錄製唱片,並應邀在中南海懷仁堂為國家領導人演奏。

傳承意義

嵊州民間音樂是越劇音樂的基礎,也是越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越劇唱腔及伴奏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嵊州吹打也是"浙東鑼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對於浙東民間音樂的產生髮展及浙東民俗風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