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性工資理論

黏性工資理論

黏性工資理論是指短期中名義工資的調整慢於勞動供求關係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黏性工資理論
  • 類型:經濟術語
基本信息,理論分析,

基本信息

黏性工資理論是對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的第二種解釋是黏性工資理論。根據這種理論,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是因為名義工資調整緩慢,或者說在短期中是“黏性的”。在某種程度上,名義工資調整緩慢是由於工人和企業之間固定名義工資的長期契約,有時這種長期為3年。此外,這種名義工資調整緩慢,也可能是由於影響工資確定並使工資在某一時期中變動緩慢的社會規範和公正的概念。為了說明黏性名義工資對總供給意味著什麼,構想企業根據所預期的物價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種名義工資。如果物價水平P降到低於預期的水平而名義工資仍然在W,那么,實際工資W/P就上升到企業計畫支付的水平之上。由於工資是企業生產成本的主要部分,較高的工資意味著企業的實際成本增加了。企業對這些較高成本的反應是少僱傭勞動,並生產較少的物品與勞務量。換句話說,由於工資不能根據物價水平迅速調整,.較低的物價水平就使就業與生產不利,這就引起企業減少物品與勞務的供給量

理論分析

粘性工資理論主要分析工資粘性的原因以及它何以會造成持續性失業。羅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曾經從六個方面概述了工資粘性的原因。這六個工資粘性的原因分析就是凱恩斯主義者和新凱恩斯主義者提出的六種粘性工資理論。這六個原因是:
(1)工人反對名義工資的下降,因為這會影響不同行業的工人在工資結構中的相對地位。
(2)廠商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情願在非市場出清水平上支付工資,因為這可以迫使工人多幹活。這就是效率工資假說。
(3)經濟以外的社會因素也可能使工人團結一致抵制工資的降低,即使這可能不符合個別工人和個別行業的短期利益。
(4)工人可能會從僱主那裡得到默許,以粘性工資率來補償不斷增加的失業危機,這便是隱性契約理論。
(5)工資契約的指數化是不完善的,經常無法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這是一個制度方面的事實。
(6)由於改變工資的代價昂貴,所以工資呈粘性狀態。這就是所謂的交易成本理論
在上述六個原因中,凱恩斯《通論》中已經用勞動市場不完全和工人是理性的人這兩方面理由對第一個原因給出了解釋。凱恩斯寫道:“由於勞動者的流動性不夠完善,從而工資不能精確地反映不同行業的真正的有利之處,所以任何個人和集體如果允許他們的貨幣工資做出相對於其他人的貨幣工資的削減,那么,削減就會使他們的實際工資相對地下降。這已構成充分的理由來使他們抵抗貨幣工資的削減。”在凱恩斯看來,相對工資的下降會降低這部分工人的相對經濟地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因此,工人會抵制這種相對工資的下降,從而使貨幣工資在向下方向上失去彈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