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黃陂一中)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一中一般指本詞條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創辦於1933年,最初位於黃陂前川古城東北。1949年,前川中學、儲材中學、信義宗神學院附屬信義中學三校併入黃陂一中。1997年10月搬遷至前川街道油崗社區,占地270畝。是湖北省53所重點中學之一,1982年被評為湖北省重點高中,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範高中。

黃陂一中形成“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黃陂一中前川校區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 6萬平方米。2009年8月,占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 8萬平方米的黃陂一中盤龍校區正式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成立黃陂一中國際部。在8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兩獲義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葉聰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 外文名:Huangpi No 1 High School
  • 簡稱:黃陂一中
  • 校訓:勤仁誠勇
  • 創辦時間:1933年
  • 類別:湖北省示範高中
  • 知名校友:葉聰,馮今松,王利芬,萬子美
  • 所屬地區:中國 武漢
  • 主要獎項:2013年中國頂尖中學100強
  • 官網:http://www.hbhpyz.cn/
學校簡介,發展情況,對台合作,發展脈絡,辦學理念,高考成績,狀元榜,歷年成績,成績對比,體育館,知名校友,名師風采,教育改革,領導機構,教學成果,優質課,所獲榮譽,

學校簡介

明弘治十八年(1505),陳鳳梧改二程祠為二程書院。
清康熙五年(1666年),二程書院改稱望魯書院。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之洞在湖北實行新政,提倡新學,黃陂率先回響,將望魯書院改為黃陂師範學堂,黃陂一中的雛形就此形成。
1920年,黃陂一中的前身之一前川中學建立,胡康民趙均騰黎澍等人共同創建,黎元洪任學校董事長。首任校長胡康民,黃陂最後一位翰林塗介庵老先生擔任名譽校長,所在地址為始建於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的黃陂原縣衙,共投資2.6萬餘銀元。黎元洪將其在黃陂銀行股款3萬銀元捐作前川中學發展基金。胡康民潘小凡主持校務,吳光浩潘忠汝胡秋原等均曾就讀於該校。1928年,停辦。
教學樓教學樓
1921年,中華基督教會在黃陂前川開辦儲材中學。
1933年,黃陂一中前身之一黃陂縣立初級中學創建,位於前川古城東北,柳維垣喻育之潘正道陳仇九創辦,占地53.4畝。1938年停辦,1945年後復辦.
1938年,黃陂一中前身之一信義宗神學院附屬信義中學在灄口建立。
1946年,著名學者、前川中學首屆畢業生胡秋原,回鄉恢復前川中學,並任校長,夏斗寅任學校董事長,王治孚任學校副董事長。請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書寫了“勤仁誠勇”的校訓。駐紮在黃陂北部的李先念還捐資助學。
1949年6月,前川中學、儲材中學、信義宗神學院附屬信義中學三校併入黃陂縣立初級中學。黃陂縣立初級中學改名黃陂一中,並開始使用原前川中學校址,由初級中學到轉為完全中學。1958年4月,籌建黃陂大學。9月1日正式開學,1959年10月停辦。部分師資併入黃陂一中。1962年,郭沫若題寫校名。
1982年被評為湖北省重點高中
1988年10月5日,胡秋原首訪大陸時,回母校舊地重遊,並題詩留念。詩云:一別校園四十年,欣看黌宇興倍添; 勤仁誠勇當年訓,地隔時移心自聯。
1997年搬遷至前川街道油崗村,占地270畝。全稱由湖北黃陂一中改為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2002年12月通過省級示範高中評估,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範高中稱號。
2009年8月,占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 8萬平方米的黃陂一中盤龍校區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2011年3月,前川中學舊址成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黃陂一中與台灣交流頗具特色,成果纍纍,在海峽兩岸享有聲譽。學校注重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是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武漢市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市綠色學校。

發展情況

2013年中國頂尖中學100強,黃陂一中次於華師一附中 黃岡中學 荊州中學 武漢二中 武鋼三中 孝感高中 襄陽四中 襄陽五中 沙市中學 宜昌一中 黃石二中,東風一中,黃陂一中位居湖北省第十三名。2015湖北省頂尖中學排行榜,湖北省並列第12名。
升旗儀式升旗儀式
2011年秋,兩校區共有教職工443人,學生5300人。專任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5人,市、區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區“十大名師”兩屆共7人,區“名師工作室”名師4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120人,高級教師13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達到20%。

對台合作

承載黃陂深厚的人文底蘊,利用校園優越的硬軟條件,學校為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校園規模宏大,環境幽雅,設施完善,設備齊全。建有校園寬頻網、校園閉路電視監控網、校園通訊網、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台等“三網兩台”,多媒體教學終端覆蓋所有功能室;辦有教育期刊《自主教育》、文學社刊《荷尖角》、團刊《磨鍊》和校報《黃陂一中報》等“三刊一報”;設有市區政府資助貧困生基金、旅台黃陂同鄉會獎助學基金、蔡勛獎助學基金、威邦獎學金、香港郭氏嘉里資助基金、肖亞亮獎助學基金、宏志班資助等多項“獎助學基金”,及香港善施會、知名校友和社會成功人士等的獎助學活動,每年發放獎助學金160餘萬元;還闢為“武漢市涉台教育基地”,並與台灣嘉華中學、金甌女子中學結為友好交流合作學校。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武漢市黃陂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劉清旭沒歇著,忙著籌備新學期的唐宋詩詞班。這個班已開課10年,資助者是台北黃陂同鄉會前任理事長余傳韜,他的父親余家菊是著名教育家,早年曾在黃陂大余灣教書。
1995年,余傳韜67歲,從台灣回到故鄉黃陂,在大余灣村國小,見教學條件十分簡陋,當即決定捐贈30萬元,為孩子們購買新的課桌椅和體育設施。3年後,余傳韜擔任台北黃陂同鄉會理事長。從這一年開始,他每年在黃陂一中資助60名學生。2003年,又資助開設唐詩宋詞班,余傳韜跟同學們說,“傳統文化,能伴隨大家一輩子。”
2008年,黃陂旅台鄉親白正亮接管台北黃陂同鄉會。他是黃陂白家大灣人,在台灣經營著4家企業。他牽線搭橋,黃陂武湖農場和台灣苗栗大湖農場結為“姊妹農場”,黃陂武湖農場還設立了台灣農民創業園,來自大湖的草莓品種已成功在武湖農場種植。
教學設施教學設施
每年,白正亮都會帶領家人返鄉,為黃陂學子頒發獎學金,還莊重承諾,白家每年捐贈黃陂一中20名學子,世代傳承。
2012年,1955年出生的陳光陸接替白正亮,擔任台北黃陂同鄉會的理事長。與前兩任理事長不同,陳光陸土生土長在台灣。不過,他對故鄉黃陂依然有著特別情愫。陳光陸93歲的老父親陳濟民當年回黃陂老家,一路上幾乎是請人抬回來的。陳濟民反覆跟子女說:“我們是黃陂人,鄉情不能忘。”
陳光陸是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執行長。2012年,他邀請7名黃陂學子到台灣參加書畫比賽,2013年6月,又牽線簽署《黃陂一中與金甌女中校際交流協定書》。陳光陸說:“鄉情要向下一代傳遞!”

發展脈絡

學校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堅持“以人為本,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不斷實踐和完善“自主教育”模式,著力外塑形象、內挖潛力,彰顯優勢,形成鮮明的“人文教育”特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高考大學本科上線率達92%以上,重點大學本科上線率均在40%左右,一批批學子躋身清華、北大等名校。2009年5人考取清華、北大,創該校歷史紀錄;2010年3人考取清華北大,其中柳潔同學摘得武漢市文科狀元桂冠;2011年高考上一類重點線353人,創該校歷史紀錄,600分以上學生達139人。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教學樓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教學樓
學校綜合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先後獲得的綜合榮譽有:“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實驗基地”、 “省示範學校”、 “省文明單位”、 “省綠色學校”、 “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市教育管理年先進學校”、 “市民主管理五星級單位”、 “市化學學科基地”,學校正沿著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矯健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北宋理學家程顥曾感嘆黃陂前川風景秀美,人傑地靈,於是作詩《春日偶成》以讚譽: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確,有著悠久文化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魯台望道”黃陂,在二程故里上,黃陂一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黃陂一中創建於1933年,原址位於前川古城內,1997年搬遷至雙鳳亭旁、桃花崗上:東臨灄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盤龍城,北眺木蘭山。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兩獲義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葉聰等等,學子的成就詮釋著學校的辦學效益。

辦學理念

學校十分注重辦學理念的提升和貫徹。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終生髮展而教,為學生終生幸福而導。培養目標是:著力培養人格健全、基礎紮實、體魄健康、個性鮮明的新世紀建設者和接班人。構建起自主教育模式,突出文科教學和人文教育特色。
2012年,黃陂一中一本突破400人,其中文科貢獻91人。據了解,早在10多年前,在創建省市級示範學校時,專家們就指出黃陂一中“文科特色鮮明”(1983,1985年兩度產生湖北省文科狀元,“狀元姊妹花”曾被傳為佳話)。文科一本保持70人左右,2011年柳潔勇奪武漢市文科狀元
向正坤校長說,文科是學校的一大亮點,為了讓文科特色更鮮明,學校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二是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注重文綜知識與能力的整合;三是合理利用黃陂地域優勢,發掘課程資源,開辦唐宋詩詞班,開發校本課程;四是重文不偏理,強調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套用能力。
盤龍校區盤龍校區
不斷創新學校管理。通過實施校長負責制、幹部聘任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等,激發潛能,調動積極性。著力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和業能水平。努力推進學科組建設,形成團隊優勢;啟動名師工程,造就拔尖骨幹;構建青年教師成長機制,縮短教師成長周期。除了該校自培外,還注意引進區內外優秀教師,補充新鮮血液。學校先後被評為“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實驗基地”、“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市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刊學科研究基地等。該校教師在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220人次,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13篇。
學校正在進一步創新機制,錘鍊內功,豐富內涵,以期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辦學效益,把示範學校品牌做得更大更亮更響。

高考成績

狀元榜

1982年,黃陂前川的劉向耘獲湖北省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四年後,劉向耘被北大保送讀研究生。“但當時考慮到為家庭減負,她沒有再攻讀博士。”劉向耘的父親介紹,她讀完北大研究生後,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至今。
1984年,劉向耘的妹妹劉向東以全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續演了一段傳奇。劉向東,如今已是北京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發展部經理,黃陂一中北京同學會會長。
2010年,黃陂一中高三(1)班的柳潔同學(黃陂區木蘭鄉人)以高考總分610分獲武漢市2010年高考文科狀元。

歷年成績

2008年以來,黃陂一中高考成績:
2008年,過重點線(一本批次線)248人
2009年,過重點線281人,5人考取北大、清華(創紀錄)。
2010年,過重點線282人,柳潔以610分奪得武漢市文科狀元;
2011年,過重點線353人,600分以上139人(創紀錄),錄取“985“院校和“211“院校達258人(創紀錄),清華北大2人,文科過重點線89人
2012年,過重點線416人,文科過重點線91人
2013年,過重點線578人,600分以上76人。
2014年,過重點線540人。清華北大3人,600分以上人數達75人
2015年,過重點線591人;600分以上人數63人
2016年,純文理一批上線人數668人(創紀錄),600分以上文理科合計118人。
2018年,張天樂同學以702分考入清華大學。

成績對比

湖北省省示範高中2013高考一本率排名
1、武漢外國語學校:93%
2、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本部:92.7%
3、武漢市第二中學:88.83%
4、武漢市武昌區實驗中學:80.7%
5、宜昌市夷陵中學:75%
6、武漢市第一中學:72.8%
7、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國際部:71%
8、武漢市第三中學:70.5%
9、武漢鋼鐵集團第三子弟中學:64.7%
10、武漢市第十一中學:59.44%
11、宜昌市第一中學:57.33%
12、武漢市新洲區第一中學:56.54%
13、武漢市第六中學:56.11%
14、湖北黃岡中學:53.3%
15、沙市中學:53.3%
16、襄陽市第五中學:49.1%
17、孝感高級中學:48.5%
18、巴東一中:48.4%
19、襄陽市第四中學:48%
20、恩施高中:46.45%
21、當陽一中:46.35%
22、黃陂一中:44.46%
23、荊州中學:44.12%
24、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43.8%
25、湖北黃石二中:42.97%
26、潛江中學:41.82%
27、黃梅一中:41.39%
28、鄂南高中:39.96%
29、枝江一中:39.8%
30、天門中學:39.09%
31、鐘祥一中:38.93%
32、麻城一中:38.8%
33、湖北仙桃中學:38.41%
34、武漢水果湖高中:37.4%
35、廣水一中:35.7%
36、十堰市鄖陽中學:35.63%
37、利川一中:34.3%
38、襄陽市第三中學:32.41%
39、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中:32.3%
40、武漢中學:32.1%

體育館

黃陂一中體育館,即黃陂體育館,為武漢安心百分百桌球俱樂部主場。坐落在武漢市黃陂區一中北部,與教學樓、實驗樓遙相呼應,是一座具有現代藝術美的建築。它由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的主體比賽館和兩座造型相同、相互對稱的訓練館組成。體育館總用地面積35840平方米(53.8畝),主館分三層,總占地4845.7 平方米,建築面積7428.7 平方米,高19.8米,有觀眾席位3200個。為2007年全國第六屆城市運動會武術項目比賽場館。
主館正中設有一塊巨型電子大螢幕,可清晰地顯示各種字型、各種圖像。訓練館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廣場面積3785.6 平方米,有大小停車位120個,總投資3000萬元。建成後可滿足武術、籃球、排球、羽毛球、桌球、檯球等國內國際單項競賽需要,還可供體育健身、舞蹈比賽、大型會議及大型文藝演出使用。

知名校友

葉聰,男,1980年出生,湖北黃陂人,漢族,大學學歷,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專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總體組副組長,高級工程師,曾被評為無錫市“十一五”最具影響力人物。我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深海潛水器“蛟龍號”首席潛航員。
萬子美,義大利華僑,1943年1月5日出生於湖北黃陂,1965年黃陂一中畢業。1980年作為《光明日報》首席記者派駐馬可波羅的故國義大利,現任義大利華人華僑聯合總會常務副會長,義大利華商總會副會長,義大利歐華國際貿易暨服務有限公司總裁。 萬子美先生在中意文化和經濟交流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曾三次榮獲義大利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功勳騎士”勳章,是義大利及至整個西歐華人、華僑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
馮今松,湖北黃陂人,1952年畢業於黃陂一中,1957年華中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留校任教。現任湖北省美術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文化部屬中國畫研究院院委,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有諸多作品在中國各大城市及德國、日本、美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出版、發表、收藏,受到極大好評。
王利芬女士,武漢黃陂人,81屆黃陂一中畢業,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原央視《新聞調查》高級記者、編導,現《對話》欄目製片人兼主持人。在《新聞調查》工作期間,曾多次隨國家領導人出訪,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著稱,採訪過柯林頓等著名人物,做過大量時政新聞的深度報導,代表作有反映中美雙邊關係發展的,得到了高層領導的肯定和重視,其瀟灑幽默的主持風格也受到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
熊國武,1967年黃陂一中畢業。1969年於廣州中山大學德語系畢業後分配到大連海上監督局(現為海事局)工作,歷任科員、科長、處長等職。1993年在山東青島港監任黨委書記。1995年至2005年,任遼寧海事局局長,高級關務監督。
陳家旭,1966年3月生,1983年畢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李志祥,1964屆黃陂一中畢業,北京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
劉繼南,1961年黃陂一中畢業,現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兼院長、教授。是黃陂一中吸收的第一名學生黨員。
張松波,1965年黃陂一中畢業,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研究員,測繪遙感信息技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隨國家隊第四次赴南極考察。
黃承堂,1960年畢業於黃陂一中。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
郭保芹,1960年黃陂一中畢業,任國務院外文局外文社副編審、《中直黨建》編審
任士焱,黃陂一中64屆畢業生。現任華中科技大學能源學院教授、博士導師。兼任中國計監測試學會電磁專業委員、國家教育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庫成員。
汪振華,1963年在校學習期間應徵入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政教室教授。
鄭永流,1974年黃陂一中畢業,獲法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德國薩爾州大學客座教授。
蔡明忠,1964年黃陂一中畢業,現為外交部世界知識出版社經理部主任,北京翻譯服務公司總經理、編審。
周翔,1956年畢業於黃陂一中,現為湖北省自學考試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湖北省經濟管理大學黨委書記;
張子清,1951年黃陂一中畢業,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昌群,1962年畢業於黃陂一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李樂意,1982年畢業於黃陂一中,北大歷史學博士。現就職於中共中央宣傳部。
劉向軍,1987年畢業於黃陂一中,清華大學博士生,韓國首爾大學博士後。現為中國科技大學教授

名師風采

語文組:吳君,黃明華,劉清旭,李曼麗,彭佩君
數學組:盧瓊劉長春,翁華木
英語組:丁業宏,羅婷,陳映茹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物理組:何崇榮,方恆華,胡建兵
歷史組:彭飛鴻,陳瑞明,楊哲
政治組:周翠,喻祖發,
生物組:段志軍、易永春,張立華
地理組:胡金玲,楊文超,向正坤
化學組:段昌平,朱建群

教育改革

(1)根據基礎教育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與選擇性的原則,重建新的課程結構。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建立由分科課程綜合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構成的新課程結構。二是關於必修課和選修課。選修課的開設主要基於學生的興趣與需要,高中選修課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的特點。三是加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聯繫。 (2)制定新的課程標準。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力圖通過制定標準的形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闡述各門課程的目標,注重學生體驗、學科知識和學會發展三個方面內容的整合,突出課程為學生髮展的理念。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校園風光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校園風光
(3)改革課程實施(教學)的過程。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
(4)規範教材的開發與管理。中央、地方、學校以及社會各界學有所長的人士均可參加到教科書的建設中,最後由國家審查出版。
(5)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課程評價的指導思想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現課程評價的做法重結果輕過程,嚴重製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了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三級課程是指國家、地方和學校,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身邊的生活中,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7)教師的培養與培訓。教師再也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
(8)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本次課程改革提出的原則是“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行,是此,國家建立了課程改革實驗區,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取得經驗,然後推行。

領導機構

向正坤(黃陂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陂一中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人事、招生、財務等工作。
姚利茲(黃陂一中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校黨委工作,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及群團等工作。
前川校區
雷繼傳(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前川校區行政、宣傳、紀檢、監察等工作,協助書記做好黨務和群團工作,協助校長做好人事工作。
與新洲一中籃球賽與新洲一中籃球賽
黃明華(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科研、體藝教學工作;分管前川校區語言文字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李曼麗(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學、教務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一年級教育教學工作;分管國際班的教育教學工作。
沈宏文(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學設備、實驗室、圖書館、信息技術等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程文寬(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後勤、基建及維修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前川校區財務工作。
朱建群(校長助理):協助校長做好校務日常工作。分管前川校區政教、安全保衛及綜合治理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招生、學籍管理等工作。
盤龍校區
馮友運(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行政、宣傳、紀檢、監察等工作,協助書記最好黨務工作,協助校長做好人事工作。
劉中榮(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教學、實驗室、圖書館、信息技術等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楊立波(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教科研、體藝教學工作;分管盤龍校區語言文字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戴永毅(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後勤、基建及維修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盤龍校區財務工作。
方恆華(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政教、安全保衛及綜合治理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招生、學籍管理等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一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劉延軍(黨委委員、工會主任):主持學校工會工作,協助分管盤龍校區群團工作。

教學成果

優質課

陳建國李靜胡軍《抄檢大觀園》省2004年學校教育電視作品錄像課二等獎
鄭先端2003年區口語寫作教學及複習備考研討課一等獎2003年區“走進新課程”優質課一等獎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朱建群2004年市高中化學優質課二等獎
肖昌國2004年區第三屆職工素質工程讀書演講比賽優秀獎
馬智國 電教錄相課《甲午中日戰爭》獲省級一等獎、國家電教館評比二等獎;市、區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課件《第二次工業革命》被湖北省電教館評為省級二等獎,先後被評為“黃陂區師德標兵”、“黃陂區十佳百優班主任”、“黃陂區十佳青年班主任”、 “黃陂區優秀青年教師”、“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所帶班級被評為“武漢市先進班集體”。
《優秀電影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實證研究》2002.5(獲課題一等獎)張品正 陳建國 劉清旭 楊建國 趙繼峰 黃冰雪 許亞琦
《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2002.10(獲價段性成果一等獎)張品正 黃明華 劉清旭 敖三娥
《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創設條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化專業委員會2006.6盧瓊 段昌平 姚建華 李忠平 胡祖艷 王龍
《農村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湖北教科所2006.12盧瓊 翁華木 李曼麗 陳麗君 熊惠彬 黃冰雪

所獲榮譽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高考升學率均在97%以上,重點大學升學率均在30%以上。文科特色鮮明,文科高考成績在全省名列前茅。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市文明單位”、“市民主管理五星級單位”、“區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區“文明城市創建立功單位”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