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華神苑景區
- 地理位置:林州市區西6公里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無評級
景區簡介,歷史名人,景區景點,牌坊,二郎擔山石,黃華池,旅遊指南,景區特產,
景區簡介
黃華神苑景區位於林慮山主峰東側,山清水秀,雲蒸霞蔚,風光旖麗,煞是壯觀,集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匯古今奇觀於一山。有“黃華流水顛倒顛”、“懸流千尺進珠簾”、“酷暑藏冰冰冰洞”等七十二勝景。有戰國時期的趙國長城、黃華會館,東魏高歡避暑宮,隋代的覺仁院,宋代的王母祠、慈明院,明清時期的水簾亭、黃華中院、玉皇閣等建築群;有金代著名書畫家王庭筠在此隱居時創立的黃華書院及歷代著名詩賦碑碣七十餘通;有石塔群兩處和古樹名木多株。山頂瀑布飛掛,山谷乾湖映輝,雲隱奇峰,水繞幽谷,享有“太行最秀林慮峰,林慮黃華更勝名”的讚譽。
歷史名人
趙武靈王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軍事改革家。公元前325年,他繼承趙國王位後,啟用肥義、樓緩等有識之士,大膽進行改革,使趙國國力日益強盛起來。在軍事方面,他看到中原各國將士,都是身著寬袍長袖服裝乘車作戰,而胡人(指北方少數民族軍人)卻是身穿緊身窄袖軍服,單人騎馬射擊。胡人的這種服裝和單人騎射方法,有輕便、利索等優點,於是便產生了“謀胡服,習騎射”的想法。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帶肥義、樓緩二臣,來到了隆慮山(今林慮山前稱)黃華谷,共商軍裝改革大事,這便是《史記·趙世家》中所說的“王略地,登黃華之上,召樓緩、肥義謀胡服,習騎射”一事。
這一決定雖得到了樓、肥二人的贊同,卻遭到了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和趙文、趙造等一班貴族守舊勢力的反對,他們以“俗不可變”為由竭力勸阻。這時,趙武靈王決心已定,他在反覆勸說眾臣的同時,竟帶頭穿上胡服練習騎射,並送給大臣們每人一套。最後,終於統一了認識,頒發了《胡服令》。
實踐證明,通過強力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趙軍的戰鬥力有了顯著提高。這一英明決策不僅得到了趙國全體臣民的認可,也對周邊諸國的軍事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人們回顧這一改革成果的發源地時,“皇化”村名便應運而生。
因此地風光秀麗,每逢歲秋,黃花滿谷,後來,村名便相繼改名為“黃花”、“黃華”。如今的黃華,已成了省內外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帶肥義、樓緩二臣,來到了隆慮山(今林慮山前稱)黃華谷,共商軍裝改革大事,這便是《史記·趙世家》中所說的“王略地,登黃華之上,召樓緩、肥義謀胡服,習騎射”一事。
這一決定雖得到了樓、肥二人的贊同,卻遭到了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和趙文、趙造等一班貴族守舊勢力的反對,他們以“俗不可變”為由竭力勸阻。這時,趙武靈王決心已定,他在反覆勸說眾臣的同時,竟帶頭穿上胡服練習騎射,並送給大臣們每人一套。最後,終於統一了認識,頒發了《胡服令》。
實踐證明,通過強力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趙軍的戰鬥力有了顯著提高。這一英明決策不僅得到了趙國全體臣民的認可,也對周邊諸國的軍事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人們回顧這一改革成果的發源地時,“皇化”村名便應運而生。
因此地風光秀麗,每逢歲秋,黃花滿谷,後來,村名便相繼改名為“黃花”、“黃華”。如今的黃華,已成了省內外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景區景點
牌坊
此牌坊是黃華神苑風景區的門戶,於1994年建成,高15米,寬9米,仿古建築,白牆黃瓦,4墩3門。牌坊正中書“黃華神苑”四個大字,為清華大學教授、國家建設部風景名勝區專家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參與者朱暢中所書。邊門上方題“峻極”、“神往”4個字,牌坊的背面上方題“太行勝跡”4個字,整個牌坊在周圍藍天白雲綠樹映襯下,分外莊重、優雅、秀拔,給人以神聖之感。也有人將此門叫作“東天門”,是登黃華山的第一道門。往西上二嶄有“中天門”,再往上攀登,上了三道嶄,即到“西天門”,當地人也稱“梯子頭”。

二郎擔山石
黃華池
黃華水庫,後稱黃華池,建於重1956年,在黃華河上築壩,壩長200米,高44米,庫容量為40.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量36.2萬立方米。四周峰巒環列,庫水碧波漾盪,藍天白雲,青山綠樹,山色倒映,美景如畫。
瀑布從白玉溪崖巔凌空飛落,高數十米,瀑布隨著季節、風力、溫度等的變化而變換它的姿態和景色。春雨霏霏季節,象一條輕紗,飛揚飄動;盛夏大雨滂沱,猶如雄獅咆哮,轟然疾下;到了秋季,水流平緩,山風吹來,珠簾上卷,人稱“珍珠倒捲簾”。到了冬季,冰柱通天,猶如玉龍升騰,十分壯觀。金代中州詩人元好問游黃華看到迸珠簾的壯觀景色,曾寫《黃華水簾》詩曰:“……湍聲洶洶轉絕壑,雪氣凜凜隨陰風。懸流千尺忽當前,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激散飛雹,日腳倒掛垂長虹。”詩中不僅描繪了雄偉秀麗的黃華山水,而且也顯示了作者胸襟的豁達與想像的高奇。水簾之下形成冰山洞窟,銀裝素裹,冰球冰柱,晶銀剔透,如臨珍珠寶山,直到夏日來游,還能隨手取到免費冰塊。
旅遊指南
交通路線 自駕交通:自己駕車到林州市沿西環路至北環路向西6公里到達景區。
市內交通: 1、乘坐汽車到林州車站下車,有班車可直達景區。
門票:15元/人。
景區特產
林州燴菜: 燴菜是林州特色菜,分為高中低檔。上等稱 “ 海燴菜 ” ,配有海味,中等的稱 “ 上燴菜 ” ,一般的叫 “ 行燴菜 ” 。更大眾化的還有 “ 全湯豆腐菜 ” 、 “ 扁粉菜 ” 、 “ 酥肉皮渣燴菜 ” 等,其中扁粉菜為市民街頭早點喜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