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黃河改道後留下的故道)

黃河故道(黃河改道後留下的故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河故道是黃河改道後留下的故道,從廣義上講,凡是黃河曾經流經的河床及其所遺留下來的故有河道,皆可稱為黃河故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故道
  • 發生地點:中國
河道的變遷,歷史概念,

河道的變遷

據史料記載與《黃河志》的統計,歷史上,黃河決口泛濫約1500次,其中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重大改道有六次。
第一次重大改道:在上古時期,黃河在下游“播為九河”,分多股入渤海。春秋戰國至西漢末黃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稱為“大河故瀆”。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大規模築堤固定下來的河道漢志河,結束了多股分流局面。漢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濬縣)-今濮陽西南―今館陶縣東北-臨清南-德州東南-東光東-孟村北-黃驊西南入海。
第二次重大改道:王莽建國三年(11年)黃河在今河北大名東決口。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今濮陽西南-范縣北-莘縣東-聊城南-禹城西-濱州北-利津東南入海。
第三次重大改道: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今濮陽東決口,分北、東兩條河道。
第四次重大改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北宋東京留守杜充以水代兵,人為決河於今滑縣李固渡,大河泗水入淮。1128年決口河道,形成入泗北流:滑縣-濮陽南-鄄城西-巨野東-嘉祥東-入泗水-由泗入淮(4/10)。金大定八年(1168年)黃河再次決口於李固渡,形成南流:長垣東北-東明南-定陶西-曹縣南-碭山北-蕭縣北-經徐州,於邳縣由泗入淮。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河決衛州,東南經延津北-封丘南-蘭考北-睢縣南-商丘南-碭山北-經徐州由泗入淮。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北支大為減弱,黃河水大部由泗入淮。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蒙古軍決河于歸德鳳池口(今商丘西北)。這次改道形成多條河道,主要如下:1. 奪濉入淮;2.奪汴、泗入淮;3.奪渦入淮;4.奪潁入淮。1351年賈魯治河,挽黃河東南由泗入淮的故道。其走向:今蘭考縣東-曹縣南-商丘北-碭山西-蕭縣北-經徐州入泗,由泗入淮。明初黃河基本以賈魯河為幹流,明中葉以後多股並存,其中主要有:1.奪潁入淮(大黃河);2.賈魯河(小黃河);3.奪渦入淮;4.奪濉入淮;5.由曹縣、沛縣入運河;6.由曹縣、魚台入運河。
第六次重大改道: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回到渤海灣入海,形成如今的黃河下遊河道。

歷史概念

從廣義上講,凡是黃河曾經流經的河床及其所遺留下來的故有河道,皆可稱為黃河故道。學術界和民間習慣上所指稱的黃河故道,則指位於今黃河河床以南、淮河流域北部、1855年黃河北徙前夕、河南蘭考以下至入海口的黃河河道。這段河道系自河南省蘭考縣北向東南,過民權縣、商丘市北,安徽省碭山縣北,江蘇省豐縣南,穿徐州市區、銅山縣睢寧縣,經宿遷市宿豫區泗陽縣南,至淮安市北清口(泗口),再折向東北方向,過漣水縣南,濱海縣北,由濱海縣東北方向的大淤尖村套子口入黃海,全長728.3公里。
這條黃河故道又被稱為廢黃河、淤黃河、故黃河。目前,黃河故道大部分乾涸少水,被開墾為農田或者果園,河南省東部修建有新三義寨引黃灌溉工程商丘的黃河故道建有國家濕地公園和生態公園,徐州、宿遷、淮安等市的市區段則被開發為公園、風光帶。淮安市楊莊以下至中山河尾,是淮河洪澤湖的泄水道之一,常年有水流,為淮安市淮陰區、漣水縣、鹽城市響水縣、濱海縣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黃河故道堤防高出兩岸地面4~8米不等,有的地方甚至高出10~13米,成為一道分水嶺,把原先完整的淮河流域分割成淮河、沂沭泗兩個水系。
淮河本來是一條河槽寬深、出路通暢、獨流入海的河流。古沂河流入古泗河,古泗河至淮安清泗口匯入淮河,過山陽灣,至漣水雲梯關(今響水縣黃圩鄉)入海,海潮可以一直上漲到盱眙縣以上。黃河歷史上曾經多次奪淮入海。1128年,北宋東京留守杜充扒開黃河大堤抵禦金兵,使黃河改道一支由古泗水匯淮河,在蘇北鹽城市境內入海,一支由古濟水分流,由山東境內入海,拉開了黃河奪淮的序幕。1194年黃河主流奪淮,此後661年間,黃河不僅干擾了淮河的秩序,也影響了大運河,影響了漕糧運輸。元代重新貫通大運河,淮安清泗口以上直至徐州附近,就是利用已經奪泗奪淮的黃河河道行運的。明永樂間建都北京以後,大運河重加浚治,淮、徐之間依舊利用黃河漕運,稱為“河漕”。此後,為了避開黃河對漕運的不利影響,逐步開闢避開黃河的行運工程。《明史·河渠志》載:“上自茶城與會通河會,下至清口與淮河會。……而河流遷徙不常,上流苦潰,下流苦淤。運道自南而北,出清口,經桃、宿,溯二洪,入鎮口,陟險五百餘里。自二洪以上,河與漕不相涉也。至泇河開而二洪避,董溝辟而直河淤,運道之資河者,二百六十里而止,董溝以上,河又無病於漕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開鑿淮安清口至宿遷以上的中運河,“河漕”宣告終結。然而,此段黃河依舊是往來舟船難以逾越的天險。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在北岸蘭陽(屬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改道,奪大清河河道,由利津入渤海,形成如今的黃河下遊河道。蘭考以下向東南迤邐而行的728公里黃河河道廢棄,遂有“廢黃河”之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