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寬
- 出生:1935年生
- 筆名:黃遇宏
- 籍貫:江西餘干人
1935年生,筆名黃遇宏。江西餘干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贛東北醫學院。歷任餘干瑞洪中心醫院副院長、院長、書記,餘干縣血吸蟲病防治站站長、書記。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會員。撰寫論文多篇,在《中華寄生蟲病雜誌》上發表《198年急性血吸蟲病調查研究》,在《上饒血地防雜誌》上發表《脾切除後免疫球蛋白及血象...
黃河的上、中游分界點:內蒙古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河南省桃花峪。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座,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
《黃河讚歌》是詠峰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呂偉忠作詞、胡旭東作曲。黃河的水哎黃河的源 黃河的源頭在高原 天下懸河流不盡 大浪淘沙湧向前 我家就在岸邊住 傳奇的故事千千萬 黃河的水黃河的源 黃河的源頭在高原 黃河的長黃河的寬 黃河的盡頭在渤海灣 自古不見澄清水 九十九道黃河灣 哺育世代母親河 造就華夏好兒男 ...
此處毗鄰兩面大山,黃河夾中,河寬不足40米,河水奔騰破“門”而出,黃濤滾滾,一瀉千里。傳說這裡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稱禹門。人們所說的“鯉魚跳龍門”就是指這裡。黃河流經此地,破山巒而徑出,瀉千里而東流,據《名山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
這就是黃河源頭第一泉。此泉大小若臉盆、深淺約豎掌,其水清冽、平靜,夏不狂溢、冬不乾涸,映著藍天白雲,源源不斷湧出甘露。泉眼下游為草甸沼澤地,眾多大小泉逐步匯流成溪,向北偏西流淌,在1000米左右處與其左邊西南隅另一股泉水——青鳥龍窪相匯合,形成寬約0.7米、深約0.2米、Y字形的溪流,即為約...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為約古宗列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乾涸,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歷史起源 據古籍...
小黃河河床寬6~8米,平水期水深0.2米,水深0.8~1.2米,集水面積97平方千米,河底結構為細砂,域內兩岸為丘陵區,吉舒鎮兩岸平均海拔高度200~330米,二道河鄉兩岸平均海拔170~200米。土壤 小黃河從長麻溝到佟家溝屯一帶為薄層基性岩灰棕土,民主屯一帶為中層草甸型水稻土,得勝屯東為中層台地白漿土,長興...
黃河江是馬錢科、蓬萊葛屬植物蓬萊葛(學名: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的別名。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長達8米。枝條圓柱形,有明顯的葉痕;除花萼裂片邊緣有睫毛外,全株均無毛。葉片紙質至薄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少數披針形,長5-15厘米,寬2-6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鈍或圓,上面...
二、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 (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
治河為民,開國新篇。主席視察囑託,總理躬行決斷,中央代代心繫黃河間。寬河固堤上攔下排,調水調沙林還草還。三門峽改造三思利弊,小浪底設防一遇千年。好兒女年年治黃,母親河歲歲安瀾。綢繆永續,人水和諧,長龍無處不畫卷。扎陵湖鄂陵湖,清清眸子仰望牛頭聖碑。龍羊峽青銅峽,熠熠明珠倒映上遊河山。富寧蒙...
《黃河大合唱》是現代詩人光未然於1939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抒情詩,此詩亦是詩人對黃河唱出的頌歌,詩人用澎湃的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全詩語言奔放...
《黃河賦》,屬於當代辭賦作品,主要作品有四篇,分別是天山客王宇斌、布衣散人金學孟、花月主人蔣紅岩、辭賦家冷為峰。 王宇斌的《黃河賦》正文1000字,以黃河文明與中華民族精神結合起來,風格豪放,展現出黃河磅礴的氣勢。另二篇屬於短賦:金學孟的作品名為《黃河頌》,蔣紅岩的作品為《中華母親河賦》。概述圖 作品...
這裡所說的黃河口,指的是以東營市為主體的黃河入海口。在某種意義上說,黃河口的概念可以與黃河三角洲的概念等同。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穿越9個省區,流程5464公里,於東營市墾利縣境人海,史書記載,西漢以前黃河曾流經河北省在天津附近人海,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今濮陽境)改道東流,於利津縣境人海,史...
元通大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距中山橋以東約800米,北起靖遠路高架橋,引橋上跨北濱河路,主跨跨越黃河,平交南濱河路,順接通渭路。整座橋為下承式鋼管拱連續梁組合體系。大橋全長459米,寬26米,橋跨為80米+150米+80米,設雙向四車道及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觀景平台,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幹路。元通大橋...
戧頂高出背河堤坡浸潤線出逸點1.0m,戧頂寬4m~6m,邊坡1:5,有的地方修多級後戧。黃河大堤花園口事件 花園口決堤,又稱花園口事件、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6月9日,...
從黃河流經的東阿縣於窩村沿堤南上,可觀賞到東阿縣境內的黃河八景。黃河八景有著‘天下黃河多彎道,九曲之名九州聞’的美譽。簡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經東阿五個鄉鎮,56個自然村,沿東阿邊界流程近57公里。沿黃河築起的防洪大堤高10餘米,頂部也有近10米寬,它凝聚著沿黃...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基本信息 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
黃河內蒙古河段,地處黃河最北端,從寧夏的石嘴山市和內蒙古伊克昭盟的拉僧廟入境,至伊克昭盟準格爾旗馬柵的榆樹灣出境,幹流全長840公里,總落差僅162.5米。泫河段河寬坡緩,逶迤曲折,雖地處上游,但在昭君墳至頭道拐的河道比降僅為0.09‰~0.11%。已接近黃河河口的比降。河道流向從石嘴山至巴彥高勒為由西南...
【例】滎陽市黃河下游寬河道河槽兩側有廣闊的灘地,灘區面積約3101km²,占河道面積的86%。被左右擺動的河槽和生產堤所分割,共形成120多個1.5~8.0km寬窄不等的自然灘。灘地存在著大量串溝、窪地、堤河等自然地貌,還有平行河道的控導護灘工程、生產堤,以及星羅棋布嚴重阻水的片林、村莊、避水村台、房台...
一般所稱“黃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黃河三角洲。形成變遷 西漢以前,黃河三角洲地域均在海水之中。海岸大致在今大山、明集、利津城、 史口、辛店、支脈溝口一線。利津城東南至史口之間有一自然海灣,南北寬約10公里, 東西長40公里,延伸至小營一帶。漯水自西流入海灣。利津城西、城南,東營區西南 部為古陸地, ...
大橋主塔高182米,外形設計參考了以商代青銅“酒樽”造型,寓意著“禮敬黃河、禮獻中原”。橋樑設計 黃河特大橋橋全長 15.2 公里,主橋為雙塔雙索麵組合梁斜拉橋,塔高182米,主跨徑 520 米,主橋寬 51.5 米。設計之最 黃河特大橋主橋是黃河上最長、 內陸地區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公路橋樑,也是河南省黃河上塔高...
1855年8月1日(清鹹豐五年六月十九日),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黃水先流向西北,後折轉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銅瓦廂以東數百里的黃河河道自此斷流,原本穿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即化為遺蹟。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決之後,黃水將口門刷寬達七八十丈,一夜之間,黃水北瀉,豫、魯...
黃河下遊河道模型共分為四個類型:遊蕩型、過渡型、彎曲型和河口型。下遊河段模型展示黃河是世界上最複雜難治的河流。模型還生動展示了黃河下游控導工程、淤背工程等。現收藏於黃河博物館。文物介紹 黃河是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河床平均高於背河地面5米。黃河一旦決口,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的黃淮海大...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源頭,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山西河口;中、下游分界點:河南桃花峪。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黑龍江 黑龍江...
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係,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
說明在酈道元之後的286年間,壺口瀑布從孟門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衝出一條約長一千步,寬30步的深槽,現已上移到距孟門約5千米處的龍王辿附近,號稱十里龍槽。以上為1500年來壺口演變的歷史。在今山西境內已知以壺口命名的地方有4處。《水經注·汾水注》記載的壺口,就不是黃河幹流上的壺口。再加古代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