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傳統劇目

黃梅戲傳統劇目,是建國前經過長期舞台實踐傳承下來的經典劇本,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研究黃梅戲發展歷史的重要內容。要想了解黃梅戲的歷史淵源,就必須了解黃梅戲的傳統劇目,因為傳統劇目、音樂聲腔、戲曲藝人是考證戲曲劇種歷史淵源的三大重要元素。

在已知的306本、出黃梅戲傳統劇目中,有119折是取材於黃梅縣真人真事或民間傳說的特有劇目,其中有13折是反映孔壟鎮居民毛子才真人真事的串戲。

黃梅戲傳統劇目包括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出小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梅戲傳統劇目
  • 劇目: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出小戲
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出小戲,

三十六本大戲

(註:“——”後是其別名)
1、《天仙配》——《董永賣身》、《七姐下凡》、《槐蔭記》
2—4、《張朝宗告經承》——《張朝宗告漕》,此劇分上、中、下三本
5、《鸚哥記》:《西樓會》是其中一折
6、《金釵記》:《春香鬧學》是其中一折
7、《賣花記》
8、《烏金記》:《吳天壽觀書》是其中一折
9、《吐絨記》
10、《牌環記》——《拷打紅梅》、《紅梅裝瘋》
11、《雞血記》——《血衣記》
12、《趕子圖》:《送香茶》是其中一折
13—14、《繡花針》——《繡水橋逃難》,此劇分上下本:
上本《繡針記 》,下本《拜金鐘》
15—16、《羅帕記》,此劇分上下本:上本《羅帕寶》,下本《三鼎甲》
17、《鎖陽城》
18、《桂花樹》——《繡鞋記》、《曹正榜逃難》
19、《蕎麥記》——《三女圖》
20、《破鏡圓》——《雙合鏡》
21、《珍珠塔》——《方卿借銀》
22、《毛宏記》——《兩世緣》、《毛宏寫退》
23、《胭氈記》——《胭氈褶》、《岳州渡》
24、《白扇記》——《魚網會母》
25、《清官冊》——《葡萄渡》、《大清官》、《于成龍私訪》
26、《山伯訪友》——《上天台》
27、《下天台》,即《山伯訪友》的下部
28、《鐵籠山》——《三寶記》、《二龍山》
29、《羅裙記》
30、《菜刀記》——《蔡鳴鳳辭店
31、《鳳凰記》——《張孝打鳳》
32、《白布樓》
33、《血掌記》
34、《羅裙寶》
35、《青風嶺》——《杜氏賣身》
36、《葵花井》

七十二出小戲

(註:“——”後是其別名)
1、《報災》
2、《官棚打鬥》——《鬧官棚》
3、《李益借銀》
4、《李益賣女》
5、《逃水荒》
6、《馮氏勸告》
7、《於老四拜年》
8、《二姑娘觀燈》
9、《趕會》——《推車趕會》
10、《吃醋》
11、《反情》
12、《雙想》
13、《過界嶺》——《上竹山》
14、《張二女自嘆》
15、《於老四打瓜》
16、《於老四充軍》
17、《姑嫂望郎》
18、《小和尚挖茶》
19、《勸細姑》
20、《討嫁妝》
21、《張三請菩薩》
22、《下南京》
23、《撇芥菜》
24、《張德和休妻》
25、《攀竹筍》——《打豬草》
26、《夫妻觀燈》
27、《藍橋汲水》——《藍橋會》
28、《送綾羅》
29、《繡荷包》
30、《送表妹》
31、《賣棉紗》
32、《王小二賣鞋》——《打豆腐》
33、《種大麥》
34、《懶燒鍋》——《賣斗籮》
35、《釣蛤蟆》
36、《鬧黃府》
37、《葉武辭院》
38、《吳三寶遊春》
39、《毛子才滾燭》
40、《張監生調情》
41、《張先生邀學》
42、《打花魁》
43、《李廣大過門》
44、《楊二女起解》——《糍粑案》
45、《胡彥昌辭店》
46、《余文榜私訪》——《小清官》
47、《苦媳婦自嘆》
48、《郭素貞自嘆》
49、《煙花女自嘆》
50、《砂子崗》
51、《楊駝討親》
52、《補碗》
53、《染圍裙》
54、《痛姐坐院》
55、《水閣亭》
56、《青龍山趕會》
57、《賣大蒜》
58、《汪氏勸夫》
59、《趕春桃》
60、《補背褡
61、《賣大布》
62、《討學錢》
63、《登舟找子》
64、《羅鳳英揀柴》
65、《賣花籃》
66、《郭華買胭脂》
67、《湘子化齋》
68、《三字經》
69、《王婆罵雞》
70、《聶汝揀柴》
71、《乾隆游蘇州》
72、《剜木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