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梅戲,習稱採茶戲或花鼓戲,外省稱之為
黃梅調、黃梅戲、下河調、三角戲等。1949年後定名為黃梅採茶戲,成為
湖北地方劇種之一。
1920年安徽《
宿松縣誌》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安徽省在20世紀50年代將這一劇種正式定名為
黃梅戲。它直接影響了安徽黃梅戲的形成與發展。
黃梅採茶戲發源於湖北省
黃梅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邢繡娘、余海先等一批老藝術家是黃梅採茶戲的創始人。黃梅採茶戲是以北部山區(紫雲、壠坪、多雲等山區)茶歌為基礎,吸收黃梅其他民間藝術(如彈詞、旱龍船、文曲、道情、連湘、採蓮船、燈歌、小調、黃梅大鼓、鋤山鼓、三棒鼓、門歌、喝儺神、蓮花落、拋彩球、扇子花、鮮花調、竹馬調、俗曲等)逐步形成的。
黃梅戲形成於湖北
黃梅、
廣濟一帶。清
乾隆年間形成,在
道光年間已有較大發展。由於黃梅“背山面湖”,“水患歲有”,每遇災荒,逃荒藝人遂沿商路外出至
皖西南、
贛東北一帶賣藝,黃梅採茶戲隨之遠傳外省。清道光年間,黃梅採茶戲流入以
懷寧為中心的
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成為今天黃梅戲的前身。早期黃梅戲以演出小戲為主。由於安慶從清
康熙元年到1937年
抗日戰爭開始,一直是安徽省省府所在地,黃梅採茶戲流入安慶並在該地區的演出,對黃梅戲在安徽的發展直至成為安徽省第一大戲曲劇種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3月,黃梅解放,黃梅縣成立人民採茶劇團,成為黃梅採茶戲歷史上第一個職業劇團。
黃梅戲傳統劇目素稱“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實際上現存解放前演出的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表演上,分行不嚴格,一本戲中,除主要旦角和生角外,其他角色往往一角多代,很多都由丑角代扮。黃梅採茶戲的音樂,聲腔豐富多樣,曲調剛健樸實,節奏明朗輕快,地方特色鮮明。
源流關係
湖北
黃梅戲與湖北黃梅採茶戲同源。黃梅戲的前身即黃梅採茶戲。黃梅戲曾名黃梅採茶戲、采子、採茶、黃梅調、黃梅腔、花鼓戲、二高腔、三角色。起源於明代末年,形成於清隆年間。
黃梅戲源於黃梅縣的採茶歌。“楚人善歌”,黃梅縣乃歌鄉。山歌、樵歌、漁歌、秧歌、採茶歌為最。宋末元初,江西吉安詩人列詵(1268-1350)就曾仿黃梅採茶調形式寫過幾首《秧老歌》,其中一首寫道:“三月四月江南村,村村播秧無朝昏,紅妝少婦荷飯去,白頭老嫗驅犢奔。”《清一統志》載:縣北紫雲盛產茶,名紫雲茶。清《黃梅縣誌》介紹太白湖漁歌:“漁舟千艇,朝暮歌聲不絕,故有傾倒太白聽漁歌之句”;又介紹多雲山樵歌:“樵子放歌,回響山谷,有似屬和之者。”這樣廣為流傳的採茶歌、山歌、樵歌、漁歌、畈腔等民歌小調與同樣廣為流傳的彈詞、道情、旱龍船、鋤山鼓、蓮花落、連廂、採蓮船、高蹺,打花鼓等說唱及民間舞蹈相結合,且在湖北
清戲、
漢劇、江西湖口高腔等古老劇種的影響下,方黃梅戲這一地方戲曲劇種。
清乾、嘉慶年間,是黃梅戲形成兩小戲、三小戲時期;嘉慶至光緒年間,黃梅戲曲“三小”發展到“三打七唱”,在此期間,產生了一批以黃梅、廣濟真人真事為基礎的劇目,其中有《
張朝宗》、《告霸費》、《私情記》、《逃水荒》等等。這批劇目的產生,不僅對黃梅戲的成熟與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而且對打鑼腔系的
荊州花鼓戲、
楚劇、
陽新採茶戲、
東路花鼓戲均產生廣泛的影響。同時在此期間,先後產生了
邢繡娘、龔三齊、羅運保、梅金墳、帥師信、羅花子、帥登明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在此期間,唱腔和表演都相應地得到發展。
黃梅縣背山西湖,地勢北高南低,一當長江決口,常成澤國、乾隆五十一年,大水衝破嚴家閘,淹掉黃梅一十八畈。後至民間初年,120餘年內,發生大水災11次,小水災數十次。一當釀成水災,災民攜兒帶女,組班唱戲謀生。隨著災民的腳印,黃梅戲廣為流傳,分別傳播到
皖西南、
贛東北、
鄂東南50餘縣。清道光、鹹豐年間,繁昌縣知縣江西樂平人何無炳,曾寫過一首《下治調(黃梅腔)》七絕,記述了黃梅戲流傳到
鄱陽湖沿岸的盛況:“揀得新茶綺綠窗,下河調子賽無雙。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黃梅縣裡腔!”黃梅戲流傳各地,與當地的民間說唱和語言相結合,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特色的黃梅戲、採茶戲。
黃梅戲流傳到安徽安慶一帶,經當地民間藝人不斷完善和改進,大量吸收當地語言和民歌小調,並借鑑徽劇藝術的表演各式,得到很大發展,一時間獨領風騷。
辛亥革命後,黃梅戲進入
安慶市,1993年黃梅戲赴上海演出,1946年黃梅戲改人聲幫腔為胡琴伴奏,這對黃梅戲的成熟和民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建國後,整理改編的大型古裝戲《
天仙配》的上演,
嚴鳳英、
王少舫二位演員的出現,使黃梅戲的聲腔產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與豐富,表演展示了全新的面貌,為今天的黃梅戲打下了里程碑的基礎。隨之《
天仙配》、《
女駙馬》、《
牛郎織女》被拍成戲曲電影,大大陸與港、台放映,產生廣泛的影響。香港組織劇團,由衝擊波主演黃梅戲《
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一時,台灣
鄧麗君以唱《訪英台》電影插曲獲冠軍,從而開始了她唱歌的藝術生涯。國內,黃梅戲已走向全國,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老少鹹宜人們喜聞樂見婦孺皆知的劇種。
藝術特點
黃梅採茶戲傳統演唱形式,為鑼鼓伴奏,人聲幫腔,其唱腔分正腔和小調兩類,正腔中有七板、二行、火工、花腔、高腔、還魂腔等腔調,屬板腔體音樂。小調甚多,現存有60餘種,多為生活小戲中演唱的曲調。其聲調有六類,調值分別為:陰平11,如“夫”;陽平53,如“扶”;上聲45,如“斧”;陰去25,如“富”;陽去,如“父”,入聲42,如“蝠”。唱韻腳為十三轍,以人辰、江陽、言前、懷來、由求、發花、棱波韻部用得較多。主腔唱用韻較嚴,常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傳統劇目
黃梅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有《送香茶》、《
打豬草》、《多雲山摘茶》、《
王小六打豆腐》、《王瞎子捉*》、《割肉還母》、《二姑娘觀燈》、《吳三保遊春》、《羅鳳英拾柴》、《張先生討學錢》、《煙花女自嘆》、《毛子才滾燭》等代表性劇目。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湧現出一批優秀劇目,其中《
茶童戲主》由
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片在全國放映,新編現代採茶戲《姐妹皇后》、《知府賒官》也先後被搬上銀幕。
80年代初湖北省文化廳和省戲工室與縣裡協商安排吳淑林和劉孟德負責完成黃梅採茶戲采編任務。經多年對黃梅採茶戲藝人的調查、挖掘、整理的文字、唱腔曲譜近百萬字,錄音磁帶數十(盆)合。於1997年編成,選入《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為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於1998年3月由中國ISBN中心出版。
主腔七板源於鄂東一帶的茶歌(山區)、畈腔(平原及湖區)。其傳統劇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確有一批取材於黃梅、廣濟一帶的真人真事和民間傳說組成,如《張朝宗告經承》、《翟學富告壩費》、《於老四拜年》等。
保護與傳承
2006年6月,
黃梅戲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安徽安慶、湖北黃梅同時列為保護單位。
相關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