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羅帕
- 類型:黃梅戲劇目
- 製作單位:吳瓊黃梅戲工作室、馬鞍山市黃梅戲劇團
- 導演:喬志良、孫懷仁
- 編劇:金芝、喬志良、蘇浙、李建慶
劇情簡介,作品選段,主創人員,創作人員,表演人員,角色人物,戲曲表現,劇情結構,舞台展示,唱腔設計,劇目賞析,
劇情簡介
與陳賽金一起長大的世兄姜雄對賽金早有暗戀,乘已有孕在身的陳賽金在與丈夫王科舉赴京趕考花園餞行時,將賽金家傳紅羅帕偷盜。賽金不知其情,仍拜託姜雄陪同王科舉進京趕考,途中夜宿投店,姜雄因見店姐美貌故調戲而敗露紅羅帕,並向店姐炫耀紅羅帕是王之妻賽金親手所贈。店姐惱怒,與姜雄撕打,姜見調戲不成逃走。店姐憤指王科舉家風不正,妻子與姜雄偷情,王滿腹狐疑返回家中,決意以信物為證。不料紅羅帕果真不見,王科舉惱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致使賽金流浪街頭生下一子,因無力撫養,被好心的店姐收留,從此隱姓埋名幫工為奴。
十八年後,賽金之子錦龍與王科舉同進京趕考,錦龍高中狀元,科舉卻只中了探花,為查清十八年前的紅羅帕冤案,兒子審父親,妻子訴丈夫,一場紅羅帕冤情得以真相大白。
作品選段
選段:《魂牽夢繞雙合鎮》 | |
---|---|
劇中人:陳賽金 | |
魂牽夢繞雙合鎮, 輕風晚霞伴我行。 村前老樹對我笑, 他笑我又來為兒送學銀。 十二年換了人間境, 好似投胎重做人。 樊籠飛出一隻鳥, | 才知這,天青青,地青青, 山青青,水青青,草青青, 人更親。 多少話要與店姐親親語, 多么想再看到兒的好詩文。 縱然是不叫娘親叫“姨母”, 那也是,甘露醇酒,點點滴滴甜透心。 |
從左至右閱讀,選段參考資料 |
主創人員
創作人員
職位 | 人員 | 職位 | 人員 |
---|---|---|---|
編劇 | 金芝、喬志良、蘇浙、李建慶 | 導演 | 喬志良、孫懷仁 |
作曲 | 時白林、王冠亞、王少舫、夏英陶 | 舞美設計 | 白文福 |
總策劃 | 吳瓊 | 總監製 | 黃雙喜、王平 |
監製 | 吳大巢 | 統籌 | 趙西鰲 |
出品人 | 姜人青、吳啟靜 | 燈光設計 | 趙慶明 |
化妝設計 | 馮麗娜、武彥辰 | 服裝設計 | 王文茹、黃姍姍 |
音響設計 | 章鈺、彭建生 | 道具設計 | 王曉陽 |
司鼓指揮 | 李烈美、汪定祥 | 主音 | 李萬昌、洪卉 |
表演人員
主創人員參考資料
角色人物
劇中人 | 角色行當 | 角色演員介紹 |
---|---|---|
陳賽金 | 青衣 | 王科舉之妻。因世兄姜雄盜走她家傳紅羅帕,王科舉惱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致使她流浪街頭生下一子,隱姓埋名幫工為奴。 |
王科 | 小生 | 陳賽金之夫。因誤解妻子與姜雄偷情,惱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使得陳賽金流浪街頭,幫工為奴。 |
姜雄 | 小生 | 陳賽金世兄。與陳賽金一起長大,對陳賽金早有暗戀,乘已有孕在身的陳賽金在與丈夫王科舉赴京趕考花園餞行時,將陳賽金家傳紅羅帕偷盜。 |
店姐 | 青衣 | 豪爽潑辣,古道熱腸。陳賽金流浪街頭生子,無力撫養,被好心的她收留。 |
錦龍 | 小生 | 陳賽金之子,自幼由店姐撫養,十八歲時進京趕考,高中狀元。 |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
戲曲表現
劇情結構
《紅羅帕》改編自黃梅戲傳統劇目《羅帕記》,主要修改了其中三個唱段。在劇情上,《紅羅帕》與許多傳統戲劇一樣沒有悲劇只有悲情,它沒有將衝突引發到真正的生死的悲劇之中,讓悲劇精神懲罰那些應該受到懲罰的人,最終卻是和的精神來化解悲劇衝突,把藝術問題當生活問題來解決。
在《紅羅帕》中,陳賽金的父親(劇中未出場)沒有受到懲罰,當他女兒有孕在身,他卻聽信女兒不貞之謠言,將女兒拒之門外,並賜刀繩讓女兒自行了斷。道德概念在他的頭腦中遠勝於親生骨肉的生命,劇中並沒有讓他接受藝術法則與生活法則的打擊抨擊。王科舉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打擊,只是罰了一場跪本應革除官職以虐待婦幼罪論處,但在劇中卻變成了家裡事,說是要讓時間來化解恩怨恨給夫妻和解以可能性。看起來是給人重新生活的希望,從悲劇藝術本質來說,是給惡以再生的可能與希望。這些來自道德概念的惡,置生命的尊嚴於不顧,將懷孕的女人趕出家門逐上死路這是不可赦免的大惡,這種惡卻在劇中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可能連民間的基本善惡之報的觀念都沒有得到反映。
《紅羅帕》則花了十八年時間來完成故事結構,讓時間來解決問題。女主人公要完成自己的冤案昭雪她用心在培養孩子成才,最終孩子考上了狀元,擁有了國家權力,藉助國家威權來處罰十八年前的冤案,為母申冤匡扶正義。悲劇在這裡完成了一個大轉折變成了輕喜劇,而這在民間或傳統戲曲故事裡是屢見不鮮的情節。狀元情結在戲曲故事裡幾乎不可或缺,它是改變戲劇情節扭轉時局的關鍵力量。歷史書上的顛覆是一次又一次農民起義,而戲劇故事中的民間顛覆則是用合法的形式: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或報仇雪恨。
《紅羅帕》與眾多的傳統戲劇一樣,不是在敘述悲劇藝術,而是在敘述民間悲情故事,有輕喜劇色彩的戲曲故事。它是站在弱者的立場上表達正義觀念,劇中的兩位女性角色一個生了小狀元,一個養育了小狀元,她們生養的其實是一個文化符號:兒子是唯一的可寄託夢想的符號。當兒子成為狀元之後,就可以在家裡審理案件了,將成為縣令的王科舉帶回家中審理,本當要革官為民,最終養母出面,將依國法處理改為依家規處置,國與家在威權手中完成了自然的轉換,這是唐突的、不合理的。皇帝將威權賦予給知識的代表者狀元,狀元又通過威權來威加於民,與皇權一道寫成國與家的交易,“國”被“家”化了。
但該劇目在表演形式上把中國式的大團圓結局改成兩個“尾巴”,一個是“團圓”、一個是暫“不團圓”,由戲中人店姐“出戲”與觀眾互動,徵求他們的意見,觀眾說演哪個就演哪個。
舞台展示
《紅羅帕》的舞台布景突出了層次感和視覺效果,同時,留出了演員表演的空間,該實的實,該虛的虛,沒有讓布景桎梏了演員的表演;服裝和化妝的細節設計力求和人物身份相吻合,雖然採用的還是傳統的裝扮,但水袖、髯口都去掉了,避免了演員手沒地方放,腳沒地方擱。
唱腔設計
唱腔方面適應了演員的演唱風格,音樂元素是最傳統的黃梅戲,以字生腔,一詠三嘆,便於傳唱。劇中增加的幾段唱腔,是根據吳瓊的演唱特點設計的,在高音的爆發力和張力上有所突破,借鑑了歌劇的發聲方法,增強了黃梅戲的表現力,以激發唱段的激情。
劇目賞析
《紅羅帕》 不但保留了《羅帕記》中原生態的黃梅戲唱腔,還增加了大段唱段,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吳瓊演唱方面的非凡魅力。尤其是戲中高潮部分“回帕”一場中的唱段,長達70多句,一氣呵成的演唱,令人盪氣迴腸,一訴戲中“悲情娘子”陳賽金18年前的紅羅帕冤案。
演員的表演幾乎個個可圈可點。飾演王科舉的張輝唱作俱佳,從開始惱羞成怒地拷妻、逼妻、休妻,到最後求妻、跪妻,讓人又恨又憐;何玲飾演的店姐豪爽潑辣,其古道熱腸更是讓人歡喜;仝婷在戲中飾演陳賽金的兒子、少年汪錦龍,雖只有很少的戲份,卻演出了孩子特有的靈氣。(《江淮晨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