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鑄鼎瓊台山

黃帝鑄鼎瓊台山

根據道書記載,中華民族始祖軒轅氏黃帝,同時也是一位道法高超的仙尊。為了尋求治世至道,他祭過天圓丘,不遠萬里,來到天台瓊台,師事九元子。九元子見他求道心切,又是位大根器之人,就把《庚辛經》和提煉紫金摻合神丹的秘訣傳授給他。後來聽說廣成子有道,又趕到崆峒山去拜師,進入了仙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孫軒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前2717年
  • 逝世日期:前2599年
  • 職業:人文初祖
  • 主要成就:中華民族人文初祖
    首先統一中華民族
  • 即位時間:前2697年
歷史記載,瓊台山介紹,華頂峰,瀑布山,石橋山,赤城山,瓊台山,銅柏山,雙女峰,天台宗,發源地,真覺寺,國清寺,高明寺,善興寺,智豈頁,灌頂,湛然,羲寂,知禮,禪宗,遺則(,德韶,與日本朝鮮佛教,文化名山,

歷史記載

元始天尊派軒轅氏治理下界,他祭禮過天神地祗,登基稱帝,執政達百年之久。四方賓服,萬民稱頌。
黃帝決定功成身退,給人間留一尊寶鼎作紀念。他又來到瓊台,從首山采來銅,用金爐鑄鼎,這鼎不燒自沸,不汲自滿,五味齊全,價值連城。寶鼎鑄成那天,成千上萬的臣民,從四面八方湧來,天上的神仙也翩翩降臨。大地上,百花齊放,鶴舞鶯歌,法鼓琅琅,眾香馥郁,一片歡騰的景象。猛然,東方射出萬道刺目的光芒,一條火鱗金甲的赤色巨龍自空而降。黃帝腳踩蓮花,緩緩升起,騎上龍背,徐徐登天,還向臣民們頻頻招手道別呢!
黃帝鑄鼎瓊台山 圖黃帝鑄鼎瓊台山 圖
從此,人們就把黃帝升天的地方稱作“仙都”,把鑄鼎的地方稱作“金爐峰”。黃帝也被尊為道教的始祖。

瓊台山介紹

神秀山川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城北三里處。陶弘景《真誥》云:“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山為仙霞嶺主幹進入天台縣之一段,是甬江、曹峨江和靈江分水嶺,呈東北、西南走向。山有八重,“周回八百里”。由赤城、瀑布、佛隴、香爐、華頂、桐柏諸山組成。最高峰華頂海拔1136米。多懸崖峭壁、飛瀑、雲霧和奇峰,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晉代孫綽在其《游天台山賦》序中,對天台山的讚嘆很富有代表性,他說:“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入則有四明天台,皆元聖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主要的山峰有赤城山、華頂峰、石橋山、瓊台山、雙女峰和銅柏山等。

華頂峰

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60里處,海拔1138米,為天台山最高峰。從山頂望去,眾峰環拱如蓮瓣,唯此山孤峭中立,正當花心,故名華頂。有拜經台,傳為智者大師拜讀《楞嚴經》處。有華頂寺,建於五代。還有王羲之墨池,相傳王羲之與支遁和尚游天台山,臨池取水作書,故名。李太白書堂,傳為李白讀書處。華頂又稱“望海尖”,天氣晴朗時,登其頂可遙望東海。華頂峰也是觀日出的理想之地。由於地勢高峻,這裡夏猶積雪。天氣少晴多晦,故華頂常籠罩在虛無縹緲的雲霧之中。有詩云:“天台眾峰外,華頂當其空。有時半不見,崔嵬在雲中。”山上松杉扶疏,草木薰郁,如仙境一般。

瀑布山

瀑布山,在縣西40里處。山有瀑布,懸流數百尺,落於萬仞之崖,遠望潔白如練,懸掛隱映於蒼崖翠壁間,恍若天河傾瀉。

石橋山

石橋山,在天台縣北50里處。這裡有著名的“石樑飛瀑”勝景。明人葉良佩在《天台山記》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繪,他寫道,上曇華亭倚檻觀望,見“兩崖門立,而石橋橫亘其上,廣不盈尺”,“山北左右肩有雙泉飛出,合流而來,至橋下乃伏出,其下瀉為瀑布可百餘丈掛岩石間。”而下行至新亭觀之,“則見石橋已在半天,而隤雪之溜自空中下擊潭水作疾雷聲,震動林谷”,甚為壯觀。臨潭岩壁上康有為題書“石樑飛瀑”四字。左側有宋代書法家米芾題書“第一奇觀”四字。歷代文人墨客對此勝景吟詠不絕,題書甚多。瀑布東還有一景,稱“銅壺滴漏”,系澗水沖入一形同壺狀的山洞內,發出“口空口空”之聲,然後從壺咀(洞口)噴出,注入潭內,自成其趣。

赤城山

赤城山,距天台縣北6里,一名燒山,高海拔339米,石皆赤色,望之壁立如城,故名。加之“岩岫連沓,狀似雲霞”,因又稱為“赤城棲霞”,為天台勝景之一。赤城山還有“懸溜千仞”、“飛流灑散、冬夏不竭”的瀑布,及“崢嶸無底,長松蔓藟,幽藹其上”的“山谷絕澗”,美不勝收。山有石洞十二,散布各處,各具一格,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玉京洞和紫雲洞。還有二岩,一名“釋箋”,因湛然大師居岩中解釋天台宗而名。一名“結集”,因灌頂大師在此弘法而得名。“金錢池”相傳則因僧曇蘭憩池旁棄金錢於池中而得名。絕頂有七級佛塔一座,為南朝梁岳陽王妃所建。

瓊台山

瓊台山,位於桐柏山西北,與雙闕山“翠壁萬仞,森倚相向”。瓊台山三面絕壁,下臨龍潭,於大壑之中,孤峰突起。沿山腰懸磴可度,但下俯百丈龍潭,“心悸骨驚不可近視”。沿流五里可至雙闕山,但見“幽花凝岸,苔茵布石”,如入仙境。台上有石形如椅,相傳每年中秋月明之夜,李鐵拐總要坐在這把石椅上觀月,故石椅稱“仙人座”。明月當空,影落潭底,使人不免心曠神怡。“瓊台夜月”為天台勝景之一。

銅柏山

銅柏山,位於天台縣西二十餘里處。其勢偉峨,正所謂“勢岌山業而若馳,恙羝偃蹇而橫空,根厚地以盤盤,屹層霄其崇崇”。詩云:“千山盤鳥道,十里入猿聲。草木飄香異,雲霞引步輕。”唐代著名道人司馬承禎曾隱於此,景雲中(710—711)建桐柏觀,山以此而更為著名。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置身其間,竟產生隱居之意,他在詩中表示:“願言解纓綬,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四壁,元蹤得三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日夕望三江,雲濤空浩浩”。

雙女峰

雙女峰,位於天台縣西。山以桃源洞而著名。相傳東漢永平中,劉震、阮肇入山採藥至此迷路,見二少女笑迎至洞,留半載始歸,時家中已傳至七代。宋景?中(1034—1038),僧明照也因採藥至此,見二女戲水橋下,連繫以前故事,乃在此建亭並植有桃樹,洞因名桃源洞,而洞旁兩峰亦稱之為雙女峰,兩峰間還有一溪流過。宋元?二年(1087),邑令鄭至道鑿山開路,沿溪兩岸廣植桃樹。每當春天到來,桃花紅艷,流水沉碧。“桃源春曉”為天台勝景之一。

天台宗

發源地

佛宗淵源天台山是佛教在中國產生的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禪宗重要的弘法道場。三國吳赤鳥年間(238—251),有禪師來此結茅苦修,是為佛教在天台山傳播之始。兩晉南北朝至隋,為佛教初盛期,特別是陳、隋之際,高僧智豈頁入天台山創法華宗,建12道場,使佛教大播,影響深遠。唐代,禪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發展。五代十國及北宋初期是天台山佛教最盛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吳越偏安一隅,社會安定,而且吳越王錢氏幾代均重僧好佛的緣故。明清以後,佛教在天台山呈停滯和衰落狀態,新建、修建寺院均大大低於前代水平。據統計,三國赤烏元年(238)至民國的1700餘年間,共建佛教寺、院、庵、堂、亭等114處。最早建立的寺院有資福院、翠屏庵、回巒庵。資福院,位於天台山東麓,舊名“清化”,建於赤烏二年(239)。宋治平三年(1066)改興化,隆興初(1163)改今額。翠屏寺,在天台縣西南45里處,天台山下。赤烏年間建,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宋治平三年(1066)改淨安院,明代改翠屏寺。回巒庵,建於赤烏二年,宋代改稱興教院、興教寺,現存佛寺主要有國清寺、真覺寺、華頂寺、高明寺、方廣寺等。

真覺寺

,在天台縣北23里天台山中。隋開皇十七年(597)建。中有智豈頁禪師塔院。原稱定慧真身塔院,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塔院大殿中置大師肉身塔。塔高(連座)7米,2層6面,青石雕成,作工極為精緻。第一層正面置智豈頁坐像。殿壁排列有天台宗17位祖師畫像。其中之一即天台宗第十六祖高麗籍義通寶雲禪師。塔院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明代重修。寺外有一碑亭,中立《修禪道場碑》,為唐元和六年(811)行滿法師立,翰林學士梁肅撰文,徐放書。碑石現已移至院內廂房中。

國清寺

,在天台縣北3公里天台山麓,是我國佛教天台宗發祥地、祖庭。原為天台宗實際創立者智豈頁大師修禪處,隋開皇十八年(598)晉王楊廣承智豈頁遺願建立。初名天台山寺,隋大業元年(605)賜額國清寺。唐會昌中,毀於兵火,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權為書“大中國清之寺”額。宋景德二年(1005)改稱“景德國清寺”。建炎四年(1130)詔易教為禪。後寺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所建。寺院規模宏大,占地19600平方米,有殿宇14座,房屋600餘間。與南京的棲霞、山東靈岩、湖北玉泉合稱天下四大叢林。主要建築分布在三條軸線上,中軸線上依次有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雨花殿前兩側有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內有雄偉的釋迦弁尼坐像,通高6.8米,重13噸,為明代以青銅鑄成。兩側還有18羅漢塑像,為元代以楠木雕成。西軸線上依次有安養堂、觀音殿、文物室、妙法堂。妙法堂有台宗講席,為寺僧講經說法之處。東軸線上依次有齋堂、方丈樓、迎塔樓。此外還有修竹軒、禪堂、靜觀堂等建築。寺內有古梅一株,傳為隋代住持僧灌頂手植。寺外有隋塔一座,高59.3米,6面9級,空心,磚砌,四周還有許多浮雕佛像,形制挺秀。寺內藏有文物上千件,其中有隋代智豈頁禪師貝葉經,清雍正年間“欽賜藏經”及唐代詩僧寒山子的《寒山詩集》。日本名僧最澄大師於唐貞元二十年(804)來此,從天台宗十祖道邃習教規,次年回國創日本佛教天台宗,故國清寺也被日本佛教天台宗號為祖庭,常有日本教徒前來認祖參謁。寺外還有僧一行禪師之墓,掩映在濃蔭之中。寺周五峰聳峙,雙澗環流,景色清幽,為天台勝景之一。

高明寺

,在天台縣東北20里處,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建於唐天?七年(910)。原為智豈頁禪師幽溪道場,明萬曆年間重建,1980年重修。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殿、楞嚴壇。寺周多奇石題刻,有一巨石名“看雲石”,上刻“佛”字,直徑約7米,甚為壯觀。溪流之上,還有石樑形成的圓通洞,使人不禁感嘆大自然造化的精奇。

善興寺

,初名華頂寺,位於天台山風景秀麗的華頂峰。原為智豈頁禪師宴坐處,五代晉天福元年(936),德韶禪師創為寺。後屢毀屢建,現存大殿系1928年修。寺額題“華頂講寺”。現在寺中正在興建重檐歇山頂大殿。寺周有太白書堂及王羲之墨池。還有茅蓬數十,被稱為“七十二茅逢”,供齋期前來聚會的數百僧人居住。茅蓬掩映在綠樹叢中,自成一景觀。
以天台山國清寺為根本道場的天台宗是天台山最主要、影響最為深遠的佛教宗派。天台宗雖追龍樹、慧文、慧思分別為其始祖、二祖、三祖,但無直接師承關係,其實際創立者應為陳隋間的四祖智豈頁。
而隋代五祖灌頂承前啟後創建國清寺作為根本道場,則標誌著天台宗的真正形成。隋朝滅亡後,天台宗失去王權的支持,加之唐初慈恩、律宗、華嚴、密宗、禪宗的相繼興起,相比之下,天台宗漸趨低落,這個時期的六祖智威、七祖慧威、八祖玄朗都缺乏較大的影響力。
中唐九祖湛然發揮祖述,創“無情有性說”中興台宗。此時慕名求法者接踵而至,其中最著名的有鑒真、一行和日僧最澄。十祖道邃及行滿對天台宗的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在唐武宗發動的會昌法難中,許多佛教典籍損失嚴重,國清寺被毀,天台宗衰落。
五代時周世宗於顯德二年(955)又下詔滅佛,幸天台處吳越之地,未罹其難。十五祖羲寂針對國內天台宗教典極缺的現狀,請求吳越王錢俶向朝日購求典籍,使“一宗教文,復還中國”,從而奠定了宋代復興的基礎。十六祖為高麗人義通,創四明寶雲寺。知禮師承義通為十七祖,於四明乾符寺、保恩院開席講法、學徒雲集,使天台宗第二次中興。宋初,天台宗內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山家山外”之爭。昭恩、源清、慶昭等只信智豈頁所著《金光明經玄義》略本為真作,主張觀心法門應是真心觀,而知禮等相信《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為真,專說妄心觀。
兩派往復辯難,終未統一,知禮等稱為山家,晤恩等被斥為山外。後終以山家派代表天台宗盛於宋代。其後由於禪宗在天台山崛起發展,連祖庭國清寺也“易教為禪”,天台宗一度又沉寂下來。直至明末,百松真覺及其弟子傳燈才重興天台教觀,於高明寺重立祖庭,促成天台宗的再盛。縱觀前後,對天台宗的創立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僧主要有智豈頁、灌頂、湛然、羲寂、知禮、百松真覺、傳燈等人。

智豈頁

(538—597),世稱智者大師,中國天台宗的開宗祖師。俗姓陳,家居荊州華容。其父曾仕於梁朝,被封為益陽侯。18歲依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20歲受具戒。初從慧曠學律,復到大賢山習法華無量義普賢觀。
不久,即既精律藏又好禪觀,居然“怏怏湘東,無足可向”。陳文帝天嘉元年(560),慧思禪師到興州(河南光山縣)大蘇山,即往頂拜。慧思為說“四安樂行”。智豈頁夜以繼日刻苦學習,“經二七日誦經,至是真精進”。“照了法華,若高暉之臨幽谷,達諸法相,如長風之游太虛。”陳光大元年(567)遵師囑同法喜等27人至金陵弘法。金陵“朝野聞風,鹹來請益”。太建元年(569)受請主瓦宮寺,開講《法華經》題,樹立新的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一宗教觀基礎。
陳宣帝曾停朝一日,令群臣往聽。在瓦官寺8年,除講《法華經》外,還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禪門》,撰《六妙法門》。陳太建七年(575)聞天台幽勝,前往弘法。初止石橋,後隱佛隴。於北峰創立伽籃,在寺周植松引流。又往寺北華頂行頭陀行,晝夜禪觀。至德三年(585)應陳後主詔請,回金陵講授《大智度論》、《法華經》,弟子灌頂隨聽隨記,錄成《法華文句》。陳亡,智豈頁赴廬山留居。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遣使至廬山奉迎,智豈頁前往揚州為楊廣授菩薩戒,楊廣尊之為“智者”。次年回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創玉泉寺。此後兩年在這裡講《法華玄義》、《摩訶止觀》。
開皇十五年(595)春,應晉王請,又到揚州,居禪眾寺,撰《淨名經疏》,九月辭歸天台。時“吳越之民掃巷以迎,沿道令牧幡華交候”。雖然天台山寺“荒蕪已12載,人蹤斷絕,竹木成林”,然“師雅好林泉”,嘗負杖吟詠:“靜夜深山,澄神自照,豈不樂乎。”病中,還向弟子口授《觀心論》。
開皇17年(597),楊廣遣使請出山,行至石城入寂。終年60歲,僧臘40。智豈頁一生弘法,“東西重范化通萬里,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眾四千餘人,寫一切經一十五藏,金檀畫像十萬許區,五十餘州道俗受菩薩戒者,不可稱記,傳業學士三十二人,習禪學士散流江漢,莫限其數”。
《中國佛教》在總吉他的學說時說:“除繼承和發展了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觀之外,在教義上吸取了南朝盛行的三論、涅般木二系思想,攝取了‘南三北七’的十家判教之長,而倡導圓頓教規。”其著作甚豐,其中,小部分是親自撰寫的,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共29部,151卷。《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玄義》、《金光明文句》、《觀經疏》為“天台五小部”。這些都成為天台宗的主要典籍。

灌頂

(561—632),天台宗五祖。俗姓吳,字法雲,臨海章安(今屬浙江椒江市)人,故又稱之為“章安大師”。7歲入攝靜寺,依慧拯出家,20歲受具戒。
陳至德初,至天台山修禪寺事智豈頁,隨侍左右,“稟受觀法,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對智豈頁大師所講諸經,隨聽隨錄,前後共集有大小部帙百餘卷。智豈頁圓寂後,灌頂奉智豈頁遺書及《淨名經文疏》至揚州見晉王楊廣,揚廣旋即為智豈頁設千僧齋,並開始建造國清寺。
仁壽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頂為首任主持。曾應詔帶《法華玄義》及《淨名經文疏》至長安,繕寫校勘。晚年於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時人以“跨郎籠基超雲邁印”之語評價他。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華》,聞灌頂之道,廢講散眾,拜倒在灌頂足下,深悔前作之妄。唐貞觀六年(632)終於國清寺,壽72歲,臘52。
一生著作甚豐,有《天台八教大意》、《智者別傳》、《觀心論疏》2卷、《國清百錄》5卷、《涅般木玄義》2卷、《涅般木經疏》20卷、《真觀法師傳》1卷、《南嶽記》1卷。另外,智豈頁禪師平時弘法“不畜章疏”,其“天台三大部”與“天台五小部”均由灌頂集錄成書、流傳於世,故《佛祖統紀》認為無章安(灌頂)“恐智者之道將絕聞於今日矣。”灌頂在奠定天台宗典籍基礎方面,功不可沒。他以國清寺為根本道場,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承前啟後,使天台宗得以正式形成。

湛然

(711—782),唐代僧人,天台宗九祖。俗性戚,常州晉陵荊溪(今江蘇宜興縣)人。世稱“荊溪大師”,又稱“妙樂大師”。其家世習儒學。
17歲遊學浙東,尋師訪道。20歲求學於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門下,習天台宗教義。
38歲在宜興淨樂寺出家,既而往會稽從四分律相部宗名僧曇一,廣窮律部。後在吳郡開元寺講《摩訶止觀》。玄朗圓寂,湛然住天台山國清寺,以中興天台宗為己任,他對門人弟子說:“今之人或盪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將欲取正,舍予誰歸?”乃發揮祖述,撰天台三大部的注釋及其他凡數十萬言。他顯揚宗風,對抗諸宗,使天台宗復興於世。
天寶、大曆年間(742—779),玄宗、肅宗、代宗連詔,固辭。晚年歸天台山國清寺,學徒雲集。德宗建中三年(782)圓寂於該寺,終年72歲,塔於智者墓地西南隅。湛然在佛學上首創“無情有性”說,認為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佛性,發展了天台宗教義。
弟子有道邃、行滿、元浩等39人。主要著作有《法華玄義釋簽》、《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止觀義例》、《金剛釒卑》、《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始終心要》、《十不二門》、《法華文句記》、《摩訶止觀搜要記》等。

羲寂

(919—987),五代時期僧人,天台宗十五祖。俗姓胡,溫州永嘉人。幼入開元寺出家,後至天台山研尋止觀。因經安史之亂、會昌滅佛,天台經典“零編斷簡,本折枝摧”,金華古藏中僅得《淨名疏》。乃通過德韶請吳越王錢俶向朝日購獲不少經籍,為天台宗的復興奠定了基礎。曾於佛隴道場、國清寺講訓,後興螺溪道場,“四方學者霧擁雲屯”。其弟子最著名者即高麗人義通,被尊為天台宗十六祖。主要著作有《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

知禮

(960—1028),北宋僧人,天台宗十七祖。俗性金,字約言。四明(浙江寧波)人。
7歲依汴京太平興國寺洪選出家,15歲受具足戒,專研律部。20歲至寶雲寺從義通學天台宗教觀。義通圓寂後受請住四明乾符寺,遂開講席,學徒雲集。
鹹平六年(1003),日僧寂照攜其師源信並有關天台教義的疑問27條來詢,他依教答辯,著《問目二十七條答釋》。之後主“妄心觀”,領導同主“真心觀”的晤恩一派的辯難。自認為是天台宗正統,以山家自稱,而將晤恩一派貶稱為山外,天台宗有山家山外之分,即始於知禮時代。
大中祥符二年(1009),重建保恩院。六年建念佛施戒會,自此歲以為常。天禧四年(1020),宋真宗特賜“法智大師”號。其著作還有:《金光明經文句記》、《金光明經文義拾遺記》、《觀音別行玄義記》、《觀音別行疏記》、《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悲心咒行法》、《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知禮為天台宗的中興作出巨大的貢獻。

禪宗

,佛教在天台山產生重大影響的宗派之一。唐代,高僧遺則開始將禪宗傳入天台山。五代時期,高僧德韶在天台山興建13道場,弘揚法眼宗,使禪宗在天台山得到很大的發展。宋代建炎四年(1130),高宗下詔“易教為禪”,天台宗的祖庭國清寺也變為禪宗“江南十剎”之一,反映了當時天台宗與禪宗一消一長的事實。

遺則(

773—830),唐代僧人。俗性長孫,京兆長安(陝西西安市)人。20歲依牛頭山慧忠出家,得其心要。後南遊天台,至佛窟岩隱居,“蓋薜荔,薦落葉”。後在此弘揚牛頭禪法達30餘年,從其學者甚眾。其學被稱為“佛窟學”。遺則善屬文,其著作主要有《寶志釋題》、《南遊傅大士遺風序》、《無生等義》以及歌詩數十篇。

德韶

(891—972),五代時期高僧。俗姓陳,縉雲人。幼年出家於本郡,同光(923—926)中,為探求知識,尋訪名山,行程不計其數。初學於投子山和尚,後師臨川法眼禪師,得其心要,遂承其嗣。於天台山興建十三道場。弘法眼宗。周世宗於顯德二年(955)下詔滅佛,幸天台處吳越內地,未罹此難,而且德韶依靠吳越王錢俶的支持,使禪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的發展。此外,他還在天台山興智者道場數十所,亦禪亦教,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禪教一致的趨向。《宋高僧傳》讚頌他:“功成不宰,心地坦夷,術數尤精,利人為上。”時江浙一帶尊稱他為“大和尚”。終年81歲,法臘64。有弟子百餘人,其語錄流傳很廣。

與日本朝鮮佛教

佛教天台宗遠播日本始於唐代。鑒真(687—763)大師,曾從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頂的弟子弘景律師學習戒律和天台教義,是灌頂的再傳弟子。
天寶十三年(754)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律宗的同時,也大力弘揚天台教義。其弟子台州高僧思托隨師東渡日本,在招提寺內宣講天台教義,兼弘律宗,擴大了天台山佛教在日本的影響。日本僧人最澄(767—822)研習鑒真等人東渡時帶去的天台宗教典,並於唐貞元二十年(804)帶弟子義真西渡入唐至天台山,先後從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及行滿學習天台教義,後又從天台山禪林寺僧然習牛頭禪。
唐貞元二十一年(805),最澄學成歸國,臨行,唐台州刺史陸淳及台州司馬吳豈頁等都以詩話別。台州刺史陸淳《送最澄?梨還日本》詩云:“海東國主尊台教,遣僧來聽妙法華。歸來香風滿衣械,講堂日出映朝霞。”最澄回國後創日本天台宗。
公元822年最澄圓寂,嵯峨天皇批准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宗太乘戒壇。最澄弟子圓仁、圓載等也先後入唐求法,發展了日本天台宗。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宋代,日本天台宗寂照率徒7人前來,得到宋真宗接見。至天台山謁天台宗十七祖知禮,代其師源信提出27個問題,知禮遂作《問目二十七條答釋》。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天台宗高僧多次前來朝拜祖庭,於國清寺大雄寶殿東側建祖師碑亭,內豎智者、行滿、最澄三座豐碑。1988年又在天台山佛隴真覺寺建“般若心經塔”,日中佛教界關係越益密切。
天台山佛教禪宗正式弘傳日本當在南宋及元代。日本高僧榮西(1141—1215)兩次至天台山從萬年寺住持虛庵懷敬習黃龍派禪法。歸國後建聖福寺,弘揚臨濟禪法。宋嘉定十二年(1223)日僧道元入宋求法,師事曹洞宗十三祖如淨,得芙蓉道楷所傳之信衣、嗣書及《寶鏡三昧》、《五位顯訣》等回國,創興聖寶林禪寺,後又創永平寺,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日本臨濟宗、曹洞宗此後不斷有人入宋、元求法尋根,禪宗在日本日益興盛。
天台山佛教傳播朝鮮要早於日本。南朝時前來中國求法的朝鮮僧人已經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玄光。他曾從天台宗三祖,得其密授“法華安樂行門”,歸國後於熊州翁山結茅弘法,門生“譬如眾鳥附須彌山,皆同一色”。南嶽衡山和天台山國清寺祖堂內,圖畫28人,“光居一焉”。
開皇十六年(596),高句麗僧人波若至天台佛隴從智者學法,在天台山華頂修道16年未曾下山,後坐化於國清寺。天台八祖左溪玄朗門下弟子中,有新羅僧法融、理應、純英。唐景福元年(892),新羅僧道育來天台山求法,住平田寺(萬年寺),修道40餘年,晉天福三年(938)坐化於此。天台宗典籍經戰亂及會昌法難損失嚴重。
宋建隆元年(960),吳越王錢俶在天台十五祖羲寂要求下,遺使以50種寶向高麗求取。高麗王派高僧諦觀奉教典前來,並囑道:“於中國求師問難,若不能答,則奪教文以回”。諦觀往謁羲寂,“一見心服,遂禮為師”,而且在螺溪一住10年,直至坐化。與他同時代的天台宗十六祖義通(907—988)也是高麗人。
晉天福年間來游中國,至天台先後師事德韶及羲寂。宋太祖賜所居寺額為寶雲寺,義通被稱為“寶雲大師”。他在此弘揚教觀20年,升堂受業者不可勝計,天台宗十七祖知禮即出其門下。端拱元年(988)坐化於寶雲寺。真正把天台宗傳入朝鮮的是高麗文宗王第四子義天。義天(1009—1101),俗名王煦。宋元豐八年(1085)來華求法,從天竺寺慈辨習天台教義,後游天台佛隴,禮智者大師塔。
元年(1086)攜教典經書3000餘卷回高麗,於高麗肅宗二年(1096)創高麗天台宗。編、著有《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圓宗文類》)並《釋苑詞林》等,依《總錄》刊行教藏章疏4740卷,後人稱之為《義天續藏經》。後人編其遺文為《大覺國師文集》。到過天台山的朝鮮僧還有競讓等禪僧。新羅僧人集中居住,乃至於在國清寺內形成“新羅院”。這些都說明,朝鮮佛教與天台山佛教自古以來保持著極為密切的往來關係。

文化名山

我國自古富有崇尚自然的傳統,名山成為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崇拜的對象。天台山可謂有山皆奇,無水不秀,無比秀麗的山川自古吸引無數文人雅士前來遊覽、講道或隱居,在這裡留下無數優美的詩、畫和文章。特別是道教、佛教傳入,大量的寺廟、道觀建成,宗教文化和名山融為一體,使這裡具有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成為一座文化名山。
天台山既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祖庭,故有“佛窟仙源”美稱。道教以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為宗旨,這裡成為他們理想的修煉之地。道教傳入天台的時間,也在三國吳赤烏元年(238),時著名的道家葛玄曾在桐柏山煉丹。傳說華頂有葛玄茶圃,桐柏有葛玄丹灶。其後道教在天台山緩慢發展,直至明萬曆後,呈衰退趨勢。天台山道人中最為著名的有葛洪陶弘景司馬承禎等人。
葛洪(284—364),東晉道士和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曾在天台赤城、桐柏煉丹。著《抱朴子》,其思想基本是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對道教理論有一定的發展。還著有《金匱藥方》及《神仙傳》等。
陶弘景(456—536),南朝齊梁時道士和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南京)人。曾任齊朝左衛殿中將軍,梁代隱居句曲山,後遍游名山。齊武帝永明九年(491),住天台山煉丹。其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理論,並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著作有《真誥》、《登真隱訣》、《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藥總訣》,還整理《神農本草經》,著《本草經集注》。他為天台山道教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司馬承禎(647—735),唐代道士,天台山道藏的創建者。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今屬河南)人。21歲入道,後隱天台桐柏,自號天台白雲子。主張“收心去欲”。同唐王朝關係密切,曾先後被武則天、睿宗、玄宗召入宮,備受禮遇。睿宗還為他在天台山建桐柏觀,並置有藏經殿。著有《修真秘旨》、《坐忘論》、《上清天宮地府圖經》、《上清含象劍鑒圖》、《道體論》等。這些著作及整理的其他經文皆置藏經殿中,“桐柏道藏”初步形成。
道教在天台山最主要的道場要數桐柏觀了。桐柏觀在臥龍、玉女、紫霄等九峰迴環中,道家稱“金庭洞天”。吳赤烏元年,葛玄煉丹於此,建法輪院。唐睿宗於景雲二年為司馬承禎在此復置觀,名桐柏觀,規模宏大,為天台第一道觀、道家東南祖庭。此地環境清幽,歷代碑刻、吟詠甚多。唐代詩人孟浩然至此不願離去,他在《宿桐柏觀》詩中表示“願言解纓綬,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回壁,元蹤得三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日夕望三江,雲濤空浩浩”。
天台山除宗教文化蔚然發展外,儒家文化,特別是其中的理學在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理學大師朱熹在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十年(1183),三至台州,從釋、道二教汲取營養,豐富了理學內容。同時朱熹在此地廣收弟子,使台州理學勃興,車若水、方教儒等著名學者輩出。另外,許多儒士以同釋、道交遊為時尚,而許多僧人、道士本身就出身於儒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天台山的詩僧寒山子就是一位較典型的人物。他生活在唐代,其詩內容豐富,而且包含禪機。一些詩飄逸優美超凡脫俗,而一些詩則能反映深刻的社會現實。故得到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流傳至今。他的詩“一例書岩石”,寄情于山水之間。後人集之成卷,名《寒山子詩集》,共收詩300餘首。
釋、道、儒長期並存互相融溶,成為天台山文化的又一顯著特點。唐宋之際,“三教”相互影響加深,其代表人物都先後表示出寬容的態度。宋孝宗曾提出“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的主張。宋初天台宗十七祖知禮提出“凡立身行道,世之大務,雖儒釋殊途,安能有異?必須先務立身,次謀行道……”明確表示出向儒學的靠攏。釋道二教也相互吸收,日趨融合。《佛祖統紀》中記載:“天台張平叔,少得混元之道。……道成,著《悟真篇》傳於世,嘗遍參禪門,大有省發。”說明北宋初年已有道士參禪的風氣。其實早在唐代,司馬承禎已引佛入道,創立三戒、五漸、七階煉養理論,被稱為“佛道雙修”學說。三教融合還基於共同的認識,即都重內在的修養——“修心”。另外“三教”的互補性也是它們長期共存的重要條件。“儒”作為經世之學,注重調節人與人的關係,“道”重在調節人與自然的關係,而“釋”則重在調節人與“天”的關係。人們同時需要“三教”,而三教也因此長期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